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小地主-第2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她有些不服气媛媛对王氏的亲近。

这么多年了,傅氏依然习惯的将李苏两家分开来看,但王氏却早已习惯将两家当作一家。

在这一家里,她只要把李石动作公公,木兰当作婆婆,媛媛和桃子当作小姑子,傅氏当作妯娌就好。

这个认知体系是她还没嫁给苏文的时候就设定的,因此她和夫家人的相处一直无障碍。

但傅氏对李苏两家以前的事大多是别人和丫头们的议论,她很难代入进去,加上嫁给李江以后大部分时间都是和李江在任上,很难将苏家也放到夫家的行列来,她始终认为苏家是苏家,李家是李家。

这也是傅氏不满木兰将粮食蔬果之类的分给西宅的原因。

媛媛和桃子对王氏也比较亲近些,虽然面上两个嫂子都是一样的,但她们明显和王氏说的话较多。

本来因为李江苏文去边关任职而合作的妯娌突然间又有了些微妙的气氛,关系又紧张起来了。

木兰感觉灵敏,虽然不太懂发生了什么事,但也猜出不是什么好事,因此主动拉开话题,问傅氏,“募捐已经结束了四天了,唐夫人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傅氏笑道:“听说明天唐夫人就会叫人送账册来,还叫人抄录了一份,要挂到城门口那里。”

木兰点头,“那就是资金已经统计出来了,剩下的就是买物资了。”

“唐家的生意做的大,只怕是直接从唐家那里进。”

木兰不在意的道:“唐家一向诚心经商,从他们家进也没什么不好的,不过下次见到唐夫人的确要和她说一声,既然是从唐家进货,怎么也要给些优惠才是。”那么多物资,一样优惠一点就又能省下一笔钱来买不少的物资了。

傅氏犹豫道:“这样不好吧,唐夫人那里……只怕不太好说话。”

“唐夫人很好说话的,”木兰若有所指的道:“我想她一定会答应的。”

唐夫人不仅会答应,而且会很干脆的答应。

第二天账本就送到木兰手上了,一家一本,木兰翻开,直接看了总账,嘴角微翘,这些资金加上她这边捐的衣服,北边大半的将士应该就能够确定保暖了,剩下的,就看朝廷的了。

唐夫人的账册一贴出来就引起了轰动,大家都赞扬她菩萨心肠,而北边的战事也会因为有她的支持而战胜的。

唐夫人很高兴,找了个时间问过几位太太的意思,就决定买上大量的防寒物资送到太原。

捐献物资的人中有部分表示唐夫人可以自主决定,却也有人问起物资从哪家购买。

木兰就趁此机会提出由唐家供应,一来,唐家的实力和信誉摆在那里,二来,这件事是唐夫人打头,怎么说唐家也要便宜一些吧。

唐夫人是已出嫁的女儿,自然不可能做的了唐家的主,只能说尽力而为,但优惠总是有的,优惠多少却不一定了。

木兰直接提议由几位德高望重的夫人和唐夫人一起与唐家的负责人讨价还价,争取为北地将士争取更多的过冬物资。

被选出来的几位夫人不仅德高望重,能力还非常出色,有两个甚至对唐氏有些看不顺眼。

当拿到唐氏送过来的采购单时,木兰的眼睛都笑眯了,没想到他们这么给力,这下子木兰不用再担心北军因为过冬物资单薄受不住边关而导致敌军冲关了。

李江在太原,算是在后方,苏文在河间府,那可是前线,好在他是文官,只负责调度部分粮草和维护河间府的秩序。

但如果敌军冲关,他们两个一定活不了。

唐大爷拿着采购单,摇头失笑,“这几位夫人都厉害的很。”

唐夫人脸色有些难看,“大哥,你怎么就答应了这样的条件?这样一算下来,我们家几乎不赚什么钱了?”

唐大爷看了一眼妹妹的脸色,暗自摇头,温声解释道:“我们不是还赚了六千多两吗?不算赔本的买卖。”

唐夫人的脸色却更加难看,“六千两,这么一大宗的生意就只赚六千两!”

唐大爷脸上的笑容微淡,“六千两也是银子,想当年祖太爷手上不过是五十两银子,硬是打下了这么大一番家业,难道你现在还看不起六千两?多少人家撞破了脑袋也不可能有这么多钱。”

唐夫人张张嘴,唐大爷就挥手打断她道:“更何况,你是为了做善事,不是为了让唐家赚钱,你该明白自己的立场才是。”

唐夫人不说话了,只是蹙眉。

唐大爷一看就知道她不服,想到妹妹的骄傲及习惯,也不再说什么,挥手道:“行了,你回去吧,这批货我早就在准备了,不过比我预计得要多很多,看来我得叫下面的人加快动作了,无论如何要在南方第一场雪到来之前运到北方去。”

北方的冬天来得要比男方早得多,在南方第一场雪到来的时候,北方的路也快要被封住了,所以他们要加快动作了。

唐夫人离开了,虽然面无表情,但熟悉唐夫人的人都知道她现在心情正不好,丫头们都远远的跟着,不敢走近。

唐大爷看着唐夫人离去的背影微微摇头,点了点采购单,低声道:“倒是个聪明的女子。”

相对于妹妹和来谈判的几位夫人,唐大爷更关心的是组织她们来的木兰。

据他所知,苏木兰还私下里准备了将近六万套的棉衣棉裤,在他看来,这才是做善事的主儿,妹妹那样的,也就图个好听的名声。

☆、381。第381章力所能及

木兰将济善堂的那一批棉衣与江南筹集的资金一起送往太原。

这一批物资差不多够北地将士过冬了,而朝廷准备的军资里虽然有掺了芦絮,也有克扣下来的,但因为当今严明,所以还在控制之中。

有了这一批物资,至少大家都不用担心会被冻死冻伤了。

对北方部族的讨伐更加坚定。

将近半年的战事,朝廷已经收回了一半的失地,现在已经将战线往前推移了六百多公里,只要粮草供应得上,天气也不是很糟糕,应该可以完全收复失地。

其实要不是百姓还需要休养生息,皇帝是不介意开疆扩土的。

因为战线往前推移,李江和苏文也更加的安全,跟随江南那批货一起去的棉衣,到了太原后却是直接交给了李江。

捐献的名字虽然是李石和木兰的,但谁都知道他们的关系,李江也聪明,直接分出一半运往河间府,交给苏文送去河间军营,那边人比太原少,但却比太原这边要艰苦得多,民风也更加的彪悍,苏文施恩于他们,更容易取得当地百姓的信任以及拥戴。

六年的官途,让他们运用这些心计更加的纯熟。

他们也知道这批货不能是他们捐出去,所以拿到军营的时候明言是家中兄嫂所赠。

军需官笑眯眯的接过这些物资,承的却是李江和苏文的情,转身就把这件事夸了又夸上奏给皇帝了。

江南运送来的那批物资虽然也多,但大多是先供应在前线和更北的将士,轮到他们的时候也不知道还有没有,而且,战时情况混乱,谁知道有没有人浑水摸鱼?

所以还是李江送来的这批现成的物资更得人心。

苏文那边更不用说了,朝廷反攻是从大同那边进去的,河间府这边因山脉阻挡,只需防守,他们的物资往往是最后才送过来的。

所以苏文这批物资一送过去,就连河间守将都笑眯眯的跑出来迎接了。

李石收到他们平安的信,又知道战线往前推移,就丢开信,对木兰笑道:“我们可以过一个好年了。”

“今年风调雨顺,百姓大多收获颇多,加上前几年的积累,也应该可以过一个好年。”这就意味着今年他们将不会太过辛劳了。

李石扯过木兰,捏着她的手道:“今年的确要松快许多,你不是说济善堂的日子不好过吗?今年我们就多捐些东西过去,秦孝廉也忙了许久,就算是酬谢他。”

“说起济善堂,我想起一事,”木兰有些犹豫的道:“我想在济善堂附近开一个学堂,只教孩子们读书认字,算术,若是能请到一些手艺人前去教学是最好的,那些孩子大多是孤儿,他们长到十二岁就会被赶出济善堂,小小年纪也只能依靠乞讨和力气吃饭,大多成了混混,不然就是……”不然就是饿死或冻死街头。

“我想,他们若能学得一些本事,十二岁满之后多少能找些活干,日子也不会太难过。”毕竟李家家业少,每年能帮的有限,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

李石沉吟片刻,“就如同苏家庄的学堂?”

“苏家庄学堂里主要教的还是科考举试,但这个学堂我却不想设这个,前头只认些字,然后学算术记账,若能请到教授手艺的先生最好,当然,若有学生于科举上有天赋,我们也会帮忙一二,这就要设立奖学金与一些助学金了,其中分几个学科就分为几种,不仅读书成绩优异的学子可以获得,那些手工厉害或有创新的学子也可以获得,算术记账厉害的又算一种……”

这些奖项看着多,但能帮助的也不过是这几个,所费的银子也不多,别的不说,每学期的奖学金只设二十两,对学生来说是巨款,但对他们每年捐献出去的东西来说也不过是九牛一毛。

李石越听眼睛越亮,“松山书院也有奖学金,不过大多是作为荣耀所在,只做激励作用,不像这个学堂……”

木兰点头,“学堂里的孩子大多贫困,甚至没有资产,二十两银子足够他们生活两年了,但若是算上买书和各种读书需要的东西,一年也就花完了。”

但就是这样,对于无产阶级的孩子们来说,依然是一个非常大的诱惑。

这是一个大的工程,李石还有些犹豫,“只怕府城的这个学堂一开,其他地方的孩子就要都跑到府城来了。”

木兰垂下眼眸,“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们的能力有限,现在也只能在府城这么干,他们若来,我们也只能接收。”

这件事还只是一个想法,要做成还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李石也没有再纠结下去,拉着妻子去饭厅,“这件事我和范飞商议一下,我们先去吃饭吧,今天阳阳他们跑去河边钓鱼,厨房给做了,我们一会儿尝尝。”

“河里不是结冰了吗?”

李石笑开,“他们把病砸碎了,薄薄的一层冰,用石头砸了两下就破了,也就是现在,不然阳阳可钓不到鱼。”

阳阳多动,总是静不下来,每次和李石去钓鱼不是在旁边捣乱就是自己跑到一边玩去了,也就是冬天的鱼比较好钓,结了冰的河,只要把冰砸开,放下鱼饵,不一会儿就能钓起来一条。

若是遇上冰层够厚,鱼在水下憋得久了,用镐将冰层砸开,鱼就能自己跳上来。

以前村里的人并不知道这个规律,也很少有人想过冬天去垂钓的,就是博学强记的李石也不知道。

还是有一年冰冻得厉害,大雪封山,木兰没法进山狩猎,一连半个多月都没收获,那时候又快要过年了,家里好几张口都等着她投喂,他们没敢动用以前存下来的钱,木兰就想办法从外头赚些钱或食材,就想到了屋后的一条河。

午后太阳比较大的时候,木兰就提了桶带着李江苏文小心的避开人走到隐蔽的地方,这才走进河中间。

那时候河的冰很厚实,冻上也有一个多月了,木兰直接拿着镐将冰层给砸了,小心的不叫河水溅到身上。

那时候实在是太冷了,河水若溅到身上,只怕会立马结冰。

她小心的砸开冰层,没过多久,一条鱼就从河里跃起来,尾巴甩开一个弧度,“啪”的一声就摔在了冰上。

木兰赶紧将鱼踢开一段距离,预防它再跳回水里。

李江和苏文却高兴坏了,他们已经将近半个月没有荤腥了,十来岁的小子肚子里没油水最难捱,看见鱼立马跑上去抓,苏文还扑通摔了两次,然后后面的情景却让趴在地上的苏文和小心捧着鱼的李江一辈子也忘不掉。

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都很少能遇上那样让自己心情激荡的事了。

一条一条鱼接连着从河里跳出来,就落在他们的身边,那些水溅到手上,脸上,就是一片冰凉。

那时候他们的眼里就只有前赴后继跳上来的鱼,而木兰却着急的给他们擦脸上的水,使劲的拉他们起来。

那一天,他们直装满了两桶鱼才回来,小心的避过人,回到家里就忙将已经结冰的鱼倒出来。

因为是冬天,鱼连杀都不用杀,直接可以丢在雪中保鲜。

后来不用木兰教导,李江和苏文也能自己砸冰捡鱼,但后来日子越来越难过,村里甚至差点饿死了人,木兰到底不忍心,就带着镐在自家屋后当众砸了一次冰,从那以后,村里就学会了这个技能,那个冬天,村里没人饿死,而那个方法也传了出去。

好在村长和几位老人出面,明确要求了小鱼要放生,只需抓大鱼,这么多年,河里的鱼硬是没绝迹。

这几年日子渐渐好过,冬天也很少有那样鱼跃冰层的现象,大家多是砸开冰后用钓钩垂钓,但这大冷天的,大家又不缺那点钱,还真没几个人愿意冒着风雪跑河边去钓鱼。

也就阳阳几个孩子好玩,而村里的大孩子们也喜欢自己开小灶,所以就带着阳阳他们一起拿着钓钩去钓鱼了。

村里的大人们都会远远的看着,或蹲在树下三五成群的聊天,或是直接在地上生一堆火,然后在那里说话,一边看着孩子,倒也没事。

木兰也让周春等人看着,所以并不拘着阳阳和天天,她希望阳阳和天天能融入到孩子之中去,他们总不能不交朋友。

李石和木兰才出现在饭厅门口,圆溜溜的天天就跑出来一把抱住木兰的腿,仰着头高兴道:“娘,我今天钓了好多鱼,快来吃鱼。”

木兰将天天抱起来,掂了掂,对李石笑道:“又重了。”

天天嘟嘴,“是衣服重的。”

李石捏了捏他的胖脸,“你要再这么吃下去,以后就算不穿衣服也会这么胖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才入冬,三岁的天天就一天比一天圆,三岁的孩子正是最可爱的时候,圆圆的天天,别说是木兰,就是阳阳也总是忍不住又抱又掐,晚上还主动要抱着弟弟睡觉。

但木兰也知道天天不能再胖下去,不然以后减不下来就糟糕了。

李石开始有意识的控制他的零食,所以这几天这孩子的点心供应都少了不少。

只是李石和木兰都没想到,总是欺负弟弟的阳阳会挨不住天天可怜的小眼神,将自己的点心让给他吃。

☆、382。第382章生气

木兰抱着天天进屋,阳阳正给小毅和小彬展示自己做的玩具,三人看见父母进来都起身站好。

李石挥手道:“坐下吧,今天就尝尝阳阳钓回来的鱼。”

天天忙道:“还有我,还有我,我也钓了。”

李石宠溺的看着小儿子,“对,还有你。”

小毅就对阳阳道:“明天我们陪你们去,我们多钓一些回来存着,过年的时候吃。”

小彬连连点头。

这两孩子小时候饿伤了,储存食物几乎是本能。

木兰也不拦着他们。

“这时候傅氏和王氏他们应该快到了吧?”

李石心中算了算日程,点头道:“若没有意外,应该是快到了。”

“现在战事还没定,过去还是太危险了。”

“这是她们的决定,有什么后果她们心中应当明白,孩子们大了就该让他们自己去处理事情,你操心太多了。”

木兰顿时闭嘴。

小毅和小彬也照顾着弟弟吃饭,不敢多说话。

天天没察觉出什么,正抓着勺子努力的吃饭,而阳阳眼珠子转了转,很老实的吃掉大哥夹过来的食物。

木兰见李石黑着脸,就给他夹了一块鱼,低声道:“快吃吧,春红的手艺又好了不少。”就好像哄着天天吃饭一样的语气。

李石心情顿时好转,脸上神情稍缓,他几乎听到几个孩子呼出一口气的声音。

眼里闪过笑意,低下头的嘴角微翘。

吃过饭,一家人在屋里玩过一阵消食,李石看了一眼沙漏,见几个孩子都有些困了,就对小毅道:“你带着小彬回去睡觉吧,晚上别看书了,免得伤眼睛。”

“难得有一个长假,你们也玩一玩,只要先生们布置的作业不丢下就好。”

李石本想说读书就是日积月累什么的,听木兰这么一说只好将话咽回去了。

算了,江儿和阿文也是这么教养出来的,也没见这两个孩子比别人差多少,休息一段时间就休息一段时间吧。

小毅和小彬隐隐有些高兴。

李石和木兰也抱着阳阳和天天回去睡觉了,大冷的天,李石和木兰到底不放心他们两个独自睡觉,就在自己屋里的暖阁里放了一张床。

晚上李石会起来看一眼,给他们盖盖被子什么的。

屋里烧了地龙,就算是起夜也不会太冷,披一件衣服就行。

李石半压在木兰身上,咬着她的耳朵道:“她们不领情,你又何必去为她们操心?以后我不许你再管着她们,我们自己过自己的日子不好?”

木兰无奈,“可她们是弟媳啊。”

“你放心,她们可比你厉害多了,我们就在府城,有能力就帮帮江儿和阿文,为身边的人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空了,我就带你和孩子们出去游玩,好不好?”

木兰微微点头。

李石就含住木兰的嘴唇,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