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小地主-第3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天上头有三个哥哥,一个外放为同知,一个在老家中孝顺父母,还有一个天天却从未提起,不过天天与他每月都有书信往来……”

这下大家再不怀疑,连忙追上去,“唉,天天,李将军是你哥哥?什么时候替我们引荐一番……”

天天不理他的同窗们,直接回了李府。

哥哥要进宫面圣,也不知道今晚会不会回来得很晚,天天坐在哥俩的院子里发呆,傅氏叫人过来请他去大厅,天天不耐烦见人,就挥手道:“就说我在看书,二婶若没有什么要紧事,明日再说不迟。”

丫鬟不敢深请,回去回禀了。

傅氏本想问他一些阳阳的爱好,见他不过来也只是眉头微皱,并没有多说什么,只道:“天天少爷的心情既然不好,你们就不要去打搅他了,派了人去前面看着,见二老爷和阳阳少爷回来了,就立马来报。”

李江现在是正二品,与这个侄子只差了半品,他们两个一起回家,李江笑道:“天天肯定在你们院子里等你呢,旭明几个你明天再去见,先回屋去休息吧。”

阳阳犹豫道:“总要先见过二婶。”

李江挥手道:“行了,你二婶那里我与她说,明天再见就是,你也累了,快去休息吧。”

阳阳这才行礼退下,快步往自己的院子而去。

李府这么多年来,布局早改了一些,好在前面有下人引路,他不至于迷路,下人边在前面走,边低声介绍道:“因家中主子多,前头院子有些不够,几位少爷又不肯像小时候一样住到后院,所以就两位拼一个院子,天天少爷搬出后院时就把阳阳少爷的东西也给搬到落君院了。”

“少爷们为何都不喜欢住在后院?”

下人笑道:“这个小的就不知道了。”他哪敢说几位少爷是不耐烦二太太教导他们,加上二老爷纵容,就搬到前院来了。

阳阳没再问他,因为他已经到了落君院门口,推开门进去,就对上了坐在台阶上的天天。

天天眼睛一红,委屈的看着哥哥。

阳阳心中又酸又涩,却又好笑,挥手对下人们道:“行了,你们都退下吧。”

阳阳回身关上院门,上前摸了摸天天的脑袋,好笑道:“都这么大了,还是这么爱哭。”

天天委屈的抹了一把眼泪,“你也不知道回家看看,边关离京城又不是十分的远,你不知道娘亲有多想你,有好几次都精神恍惚的冲我叫你的名字。”

阳阳的身子一僵,扯了笑道:“这不是军务繁忙吗?”

“你就扯谎吧,看回头父亲上京来抽不抽你。”

“父亲要上京?”

天天点头,“他们离京城也不远,父亲才带了母亲和朗朗暖暖出门游玩,听说你打胜仗回京肯定是要到京城来看看的。”

“朗朗和暖暖长大了吧?他们可还听话?”

天天撇撇嘴,“听话才怪,父亲和母亲常带着他们往外跑,把心都玩野了,淘气得不得了,特别是妹妹,”说到这里,天天忧愁的一叹,“她本来就够泼辣的了,偏父亲还宠着她,现在除了母亲,再没人能降服住她,以后也不知道谁敢娶她。”

阳阳就哼了一声,“我的妹妹多的是人求娶。”

兄弟俩就并排坐在台阶上,说着这几年的事,渐渐夜深,阳阳见露重,就起身拉他道:“走吧,进屋去说,外面雾气重了。”

兄弟两并排躺在床上,天天问他,“哥哥,你还会走吗?”

“自然是要走的,我还这么年轻,这次是回京受封献俘,回头还要回去镇守边关的。”

“你现在接任五叔祖的职位了?”

“还不算,五叔祖是正一品的大将军,我现在才是从二品,差得远呢。”

“那赖旭怎么办?”

“那小子现在还在军中历练,回来之前我和他谈过,五叔祖有心让他换个地方,你放心好了,五叔祖受宠,赖旭本事也不弱。”

“哥哥,我还只是举人呢。”太太有些沮丧的道。

阳阳就伸手摸了摸他的脑袋,笑道:“你才多大?现在就是举人了,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嫉妒你呢。”

“可你只比我大三岁,就已经是从二品了。”天天只要想到这个就好灰心,觉得自己和哥哥的差距真是太大了,小的时候还能跟在哥哥屁股后面跑,现在却是连飞都跟不上了。

阳阳听了天天小声的抱怨,忍不住哈哈笑起来,道:“我去参军就是为了保护你和弟弟妹妹们的,要是还叫你追上,那我怎么保护你们?”阳阳眼里满是自得,“天天很厉害,以后会追上哥哥的,甚至成就比哥哥还要大。”

“真的?”天天不相信的问道。

阳阳点头,似有些怅惘,“天天,你将是文官,而哥哥是武官。”

天天抓住他的手,“娘亲说,文武并没有所谓的贵贱,那都是文武之间斗争自己弄出来的东西。”

阳阳笑道:“我知道,我也不会妄自菲薄,只是告诉你,你以后的成就不下于哥哥而已。”

天天的心渐渐安定下来,从此后,在哥哥的注视下,他再也不会急躁的前进,宦海升沉,当几次升降他到达最高点时,再回过头来看这段走过的路程,他才知道,哥哥留给他的鼓励有多么的重要。

要让天天说生命中最重要的是谁,那非哥哥莫属。

父母宠他爱他也教育他,但他们更多的是他自己选择,而哥哥,却为他指明了道路,并且作为他最可靠的后背替他挡掉风雨。

小的时候,哥哥虽然嫌弃他,但还是会牵着他的手带他出去玩,要是有人敢笑他或欺负他,必定会被揍。

再长大些,兄弟俩的感情更好,哥哥虽然依旧会嫌弃他,却慢慢的教会他强势。

再后来,哥哥会给他做后盾,让他做他想做的事,天天是有些任性的,他知道,父亲和母亲已经有些累了,对他们几个儿女虽有关怀,但于前程上更多是放任他们的发展,而真正帮着他们选择并支撑他们的却是青年成名的哥哥。

☆、587。第587章番外李石

一开始和苏木兰定亲时,李石是很不愿意接受的,他自认自己聪明不凡,品貌超人,但这是母命。

母命不可违。

何况,对方也的确可怜,小小年纪就带着一双比她还要小的弟弟妹妹,她父亲已亡,母亲又眼看着要消逝,照顾对方倒也不是不可以。

母亲的打算和苦心他也是知道的,无非是想借着这门亲事能找上钱塘苏家,可以帮扶一下他们几个孩子。

可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他年纪虽小,但人情世故并不缺,甚至在一些方面看得比自己的父母还要深,还要明白。

苏家真要有心,真还认苏木兰这个女儿,早就派人去接她或是救济她了,何苦等到她亲自上门去?

不过他不会说出来让母亲忧心的,他只希望她走的安稳些,所以他抓着母亲的手认下了这门亲事。

既然已经认了这个人是自己的未婚妻,李石自然会保护她,只是他没想到她的胆子这么大,竟然敢去杀人。

但是奇怪,自己不仅不厌烦,反而隐隐有些激动,甚至是欣赏。

反正最后他们杀了吴君,他们县城的县令公子,还从他身上搜出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让他们在府城活了下来,甚至是,安家立业。

之后,他无比的庆幸,当时他们杀了吴君,不然,这日子还不知道要怎么苦呢。

在内心深处,李石想过各种自己如何辛苦养家,唯独没想过要一个才七八岁的小姑娘扛起整个家庭的重任,但木兰就是承担了这个重任,从她第一次拿着弓箭护着家人开始,她就慢慢的揽过了养家的重任。

他愧疚过,更懊悔过,但这些情绪都渐渐沉淀下来压在心底,化为他更努力的动力。

不知道感情是何时变化的,或许是在她为了几个孩子倔强的接过苏家的施舍开始,那点心疼就沉浸在心底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发酵成更深厚的感情。

他心里对木兰满怀愧疚,当他受着木兰供养读书时,他发誓,以后一定要为挣一份诰命回来,可元太医的插手,让她失去了这份机会,连带着他的那份理想都沉寂下来。

理想可以有人继承,但带给木兰的荣耀,却不是别人可以代替的。

可他必须接受元太医的“好意”,因为这对李家和苏家来说,的确是很好的选择。

他一个人入松山书院,出息的只是他一人,用一人的名额换李江和苏文俩人进入松山书院。

而松山书院,有良师益友,李江和苏文考中的几率起码增加了一半。

李石不是没纠结过,但他到底没法自私的自己用这个名额,因此他才会答应和元太医学医。

可也只有真正的接触到医术,他才知道木兰为了他们付出了多少,那并不只是表面上的辛劳而已,还有劳作中落下的疾病。

因为要在寒冬腊月中捕猎,她只能横卧在雪地上静待猎物,腿脚落下严重的寒症,甚至因腹部接触到冰冷的雪,宫寒得严重。

他给木兰把脉,本只是想练手,谁会知道得出如此严重的病症,他劝过木兰,甚至想办法创收,不叫她进山打猎了。

可惜,家里六个人,两个小孩子,还有两个要读书,再加上他一个花销同样不小的少年,所花费的钱太多,他并没有想出什么赚钱的好法子。

所以,木兰依然每天都进山,下山后又要把精力花费在做衣服上,因为长时间的做衣服,她的眼睛也有些近视,李石每一日都看在心中,每一日都觉得心被架在火上烤一样。

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学有所成,只有他学有所成,才能真正帮到木兰,让她轻松快乐起来。

所以他拿出了拼命的架势,每日早早的起床背诵医书,在元太医讲解的时候认真听讲,晚上回去又要将白天所看的脉案整理出来,将自己不懂的问题誊写一遍,先自己找答案,再去找元太医解答。

终于,他用了最短的时间,终于可以跟着元太医出诊,可以在医馆中坐堂为病人看诊开单,后来,更是一步一步的向元太医靠近。

终于有一天,他可以用自己的诊费来养活家人时,李石就限制了木兰进山的次数,在他看来,这世上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

所以他开始给木兰调理身体,先将腿脚上的毛病调理一下,然后是体弱宫寒的症状。

木兰一向表现得彪悍,力气又大,箭法又好,没有谁相信她的身体竟然不好。

所以他一开始给木兰吃药的时候,不仅木兰吓了一跳,家里的孩子们也吓了一跳。

但这有什么关系?正好让几个孩子看看,木兰为他们付出了多少。

他从木兰十二岁多的时候给她调理身体,不敢用猛药,又怕吃多药积累毒性,所以调理身体时,除了隔一段时间吃药外,平时都是用的药膳。

但药膳难吃,木兰宁愿去喝药,他想了许多办法,才将药膳改得不是那么难以入口。

每晚又用药水给她泡脚,每隔十天为她行针拔寒毒一次,这样折腾下来,三年多后,木兰满十六岁的时候,身体上的寒症还是没有消失。

但为了挡掉那些总是不断上门给他们说亲的人,他们也只好先成亲。

李石是不会承认他是因为等不得了才提议在木兰十六岁的时候成亲的。

九年的心愿一朝得偿所愿,李石不知道别人的感想如何,他只知道,他的心软成了一滩,觉得此时此刻木兰让他去做什么他都会去做的。

果然,美色误人,古人诚不欺我。

总之李石是彻底栽进去了。

李石喜欢孩子,李江苏文和李媛苏桃都是他和木兰带大的,就当儿子女儿一样养大,所以他一直希望能有个和木兰的孩子。

可他知道不是时候,因为木兰的身体还没有彻底调理好,此时怀孕容易流产,而第一次流产后,以后再想要保住孩子就困难了。

他设想过许多次木兰怀孕时的场景,无一不是被自己捧在手心里,可万万没想到,木兰竟会被苏婉玉劫掠上京城。

李石第一次恨起苏定,恨他没有管束好他妹妹,恨他没有察觉到此事。

偏偏,苏定当时正在昏迷中,让他想要发火也发不出来。

当他在一片混乱中看到坐倒在地上的木兰,李石只觉得心一胀,再把脉得知她已有孕,却动了胎气,胎儿可能不保时则只剩下心疼与恼恨了。

这个孩子,他盼了三四年,没想到却会是这种景况,他怕,木兰被劫掠上京时担惊受怕,路上的条件又不好,多年调理好转的病情变差,加上正在怀孕,更是凶险。

李石不得不留在京城,等待木兰安胎。

也许是因为这个孩子来得这么不容易,所以李石对第一个孩子阳阳非常的宠爱,就算是幺儿朗朗也不及阳阳。

他最宠爱阳阳,也因为他是长子,对他有不一样的期望,他希望这个孩子以后能够照顾弟弟妹妹,孝顺父母,支应门庭。

所以,他虽然宠他,但对他同样要求严格。

可这孩子本来挺乖巧听话的(你确定),谁知在天天被张君堂劫持过后却变得固执起来,非要去参军。

李石心里面是不愿意的,他是读书人,读书人又向来比武人尊贵,他自然也希望自个的儿子做个读书人。

读书取士,科举出仕,而他和天天都很聪明,到时候兄弟两个一起考科举,前面又有他们的二叔为他们开道,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可阳阳就是嫌弃文举太慢,想要走捷径儿,李石不是没反对过,但自家的儿子自家了解,这孩子的性格很像他,李石常想,若自己是他,有了这个主意,只怕就是半夜爬出墙去也要去参军,所以他只好无奈的同意了。

木兰为此大半个月不理他。

李石为了逗她开怀,不得不时常带她进山林里去打猎游玩。

阳阳一个月一封信回来,到最后,夫妻俩已经适应了和儿子的这种通信却不能相见的状态。

两人只希望阳阳能够平安,至于建功立业,俩人都不再多做要求了。

直到此时,李石才明白,原来家有征人,家人的心态是这样的,以前的一些执念瞬间消散,他再也不会为自己不能亲自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耿耿于怀。

等到苏文起复,带着天天离开府城,李石就带着木兰四处周游去了。

这是李石小时候给木兰的承诺,带她看遍天下山水风光,只可惜,以前都只行走一段路就因事不得不停下。

这一次,身边有幼子幼女,天天被托付给京城的李江,阳阳在边关,他们都能独挡一面了,再没有需要他们劳累奔波的地方,终于可以好好的走一趟了,从江南往南,再往西,一家四口走过了不少的河流山川,看到好玩好吃的就停下多玩几天,累了就租了地方在当地住上一两个月再启程。

李石以前总觉得自己眼界已够开阔,这一次出去才真正明白钟先生所说的他“还嫩的很”的意思。

但他更珍惜的是在这一路上与木兰的相濡以沫。

李石拥着木兰,共赏弯月繁星,双手共握,低声的道:“我们再做三生三世的夫妻,好不好?”

木兰轻笑的问道:“只做三生三世就够了吗?那三生三世之后你要娶谁?”

“……那就做永生永世的夫妻好了。”李石牢牢的保住木兰的腰,道:“只要你不嫌弃我。”

木兰眼里满是温情,低声道:“我不嫌弃你。”

☆、588。第588章番外李江苏文(上)

李江和苏文都无字。

俩人在考上举人时,俩人的先生们曾抢着要给他们取字,最后王先生因为与俩人关系最好,又是苏文的准岳父,就拿到了主动权。

他曾笑问李江和苏文,“我给你们取字,就要先问问你们的志向。”

李江和苏文对视一眼,拱手回道:“多谢先生,只是我们不想取字。”

“为什么?”王先生很惊诧,“读书人哪有不取字的,出去交友论起时也不好称呼,何况,你们要走仕途,取字是在所难免的。”

一个人,有名就有字,只有那些布衣百姓才不取字,但凡讲究一些的家庭,就算孩子不读书,在孩子加冠的时候也都会给他取一个字,这样,以后就以字称呼,这是常态。

李江和苏文又是读书人,又是要出仕的,虽然还未加冠,但长者赐,也是可以提前取字的。

李江和苏文都低下头,此事他们何尝不知?可大哥自断绝了仕途,成年加冠后也没取字,大哥既然不取,他们自然也不取。

王先生看着低头倔强的两人,叹了一口气,挥手道:“算了,你们两人下去吧。”

王先生以为,就算此时俩人不取字,他们加冠的时候总会取的,谁知道他们会一直不取字,甚至在以后皇帝要为他们赐字的时候还推辞了。

李石并不知道两个孩子的心思,当李江加冠,李石要为李江取字,李江推辞,李石才明白过来,他好笑的劝他,“我不取字是因为没必要,你何必坚持这些?你不取字,叫你的同年和同僚以后如何称呼你?”

李江笑道:“大哥,不仅我不取,阿文也不取呢,就让他们叫我们的名字就是了,何必去在乎这些?”

李石微微皱眉,李江就给苏文使眼色,两人就一起苦巴巴的看向木兰,“嫂子(姐姐),我们不觉得取字好,还是叫大哥饶了我们吧。”

木兰看了他们一眼,对李石道:“算了,随他们去吧。”

李江和苏文立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