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转念一想,她又释然了。
论起来,她和刘桐认识的时间也还不到一年,哪里犯得着因为这件事而心情抑郁?
这还是她的新婚期,还是好好度个蜜月的好。
放下心里一闪而过的不愉快,常润之脸上又挂了笑容,同刘桐闲聊起了未出嫁时在侯府里的生活,听得刘桐津津有味。
不一会儿,马车便到了礼部。
两人携手径直找到了登载皇家宗牒族谱的人,拿出那道封赐常润之皇子妃封号的圣旨,迅速地办完了此事。
至此,常润之的皇子妃名号便算是定了下来。
礼部的官员都上前来给二人道喜,一连串的吉祥话就没停过。
刘桐眯着眼笑得见牙不见眼,牵着常润之的手一路感谢过去。
眼瞧着就要出官厅的门,侧面却有人拐了进来。
刘桐的步子停住,常润之随着他的视线望去,觉得有点儿眼熟,似乎是在哪儿见过的。
然后她便听到刘桐道:“三哥好。”
刘桐的三哥,那便是礼王了。
五位王爷,祁礼祝瑞岑,分别是元武帝序齿了的次子、第三子、第四子、第五子和第六子,其中,祁、礼、祝三位王爷的母妃都是一宫主位妃位,位份只在贵妃娘娘之下。
常润之觉得礼王眼熟,是因为鲜卑宫宴上,她也见过这位瞧着便面善的王爷。
刘桐给礼王见了礼,便又轻轻拉了下常润之,示意她上前,对礼王道:“这是弟弟昨个儿娶的新妇。”
常润之忙正经地给礼王施礼:“弟媳见过三哥。”
“快起快起。”礼王忙虚扶一把,笑着道:“恭喜你们结为连理啊。”
礼王又看向刘桐:“九弟这是往哪儿去?”
“刚在礼部办完事儿,打算就回皇子府了。”刘桐道:“三哥来礼部做事儿,弟弟弟媳就不打扰你了。”
礼王笑道:“无妨,我每日也都是闲着。”
刘桐与礼王只寒暄了几句,便带着常润之告辞走了。
回府的路上,刘桐对常润之说道:“三哥这个人,瞧着是挺面善的,不过五哥说他两面三刀,还是别和他太亲近了的好。”
常润之识人倒也有两分自己的本事,她点头道:“礼王爷看着挺好说话,不过他眼里有两分算计,瞧着让人不喜。”
“我与他也没什么交集,今日碰上也纯属意外。”刘桐笑道:“好了,不提他。明日我们再进宫请安,今日我便先带你逛逛皇子府,瞧瞧皇子府的景色。”
“好啊。”常润之点头,刘桐笑了笑道:“我那皇子府,比起安远侯府的景致来说,要差上不少。”
之前刘桐在常润之的庄子上待的那两天,也与常润之仔细说了说皇子府的情况——他的皇子府,是所有皇子出宫开府里,最小也最不值钱的。而他这个皇子,也是个比所有兄弟都要穷困的。
常润之知道,因为刘桐母妃是西域人,所以在愉贵人死后,刘桐等同于是没有了外家扶持帮忙。而又因为他自小便不得宠,这些年便也没得什么赏赐,皇子的供奉他虽存了起来,却也用于帮扶西域人了。
对于嫁了个“穷人”,常润之早有准备。
好在他们夫妻都不是那种金钱至上,喜欢物质享受的人。
常润之自认为凭着自己的那些嫁妆,只要经营妥当,不愁没进项。
便是要她养着刘桐,她也是养得起的。
常润之便对刘桐笑道:“以前在侯府,有时候还觉得地方太大了。我要去看我姨娘,还得走上好一会儿……地方大了有地方大的了好,地方小也有地方小的好。”
常润之靠在刘桐的肩上,轻声道:“地方小,转眼就能瞧见你,不用费心思去找。多好。”
刘桐心中微动,伸手揽住她的肩,嗫嚅了下嘴唇方才轻声道:“你不用找,你叫我一声,我就会出现在你面前。”
两人柔情蜜语地办完正事回府,温存了一会儿,用过午饭后,刘桐便让人将府里管事的人都叫了来见过皇子妃。
第一百一十二章 见人
九皇子府里做事的人不多,而且很多都是“关系户”。
常润之打眼一瞧,好些人很明显的有外族血统,高鼻深目的,显得另类。
“我还没出宫开府的时候,就开始帮助有困难的西域人了,因此认识了些和西域人通婚的,和有西域血统的大魏人。等我出宫开府,需要有人帮我打理皇子府的时候,便找了他们。他们愿意进府里来的,便一直在府里帮忙做事。到现在,在府里做事的人大约有三四十个,大多数都是我开府那会儿,那些愿意进府做事的老人。”
常润之迟疑了片刻悄声问刘桐:“他们是签的什么契?”
“就是一般的雇佣契,他们做事,我付银子。”刘桐道:“卖身契这样的东西……我不大喜欢,我也不认为卖身契就能保证一个人的忠诚。还是用银子付酬劳来得直接实在。”
常润之轻轻点了点头,对刘桐心善的理解又高了一分。
他对人|权的理解,在这个时代是有些超前的。
常润之这般想着,一边听着刘桐一一介绍了来了的管事。
采买物资的,管理整个院子的环境卫生的,在厨房做事的……都见过之后,剩下一个嬷嬷出来见礼,说她是闲落院的管事嬷嬷。
常润之之前听刘桐说过,他两个通房都是住在九皇子府的闲落院里。从他和莫氏订了亲后,便不再让那两人在他的院子里伺候了。
常润之面上一顿,刘桐看了看常润之的脸色,方才咳了声问道:“她们怎么没来给皇子妃见礼?”
嬷嬷愣了下赶紧回道:“宝琴姑娘和柔南姑娘说,不知道皇子妃要不要见她们,所以也不敢贸然来给皇子妃见礼……”
嬷嬷斟酌道:“皇子妃若是要见她们,老奴这便去通知她们过来。”
“不用了。”常润之笑了笑,对刘桐道:“不需要这般劳师动众的。”
刘桐便点了点头,又对那嬷嬷道:“明个儿还是让她们过来给皇子妃请个安。”
嬷嬷忙点头应下。
见所有人都安静地站着,刘桐便表明自己的态度,对所有人道:“皇子妃既进了府,今后府里的一切事宜,管事的有什么拿不准的,便都询问皇子妃,请皇子妃定夺。府里的印鉴印章、钥匙等物,一会儿总管的全部都拿给皇子妃保管,一一说明清楚。”
众人赶紧应是,总管的当即便上前问常润之可有什么吩咐的。
常润之倒没想到新婚第二日,刘桐就这样交了管家的权。
她知道这是刘桐重视信任她的表现,她心里高兴,面上便也露着笑容,回总管道:“府里日常原本是怎样运作的,待会儿管事的同我细细说一遍便是。暂时不用有什么改变。”
总管便应了一声,又问刘桐有什么吩咐。
刘桐摆手道:“早些将事情和皇子妃交接清楚,其余的,听皇子妃的吩咐,做好自己本份的事便行了。”
总管答应着带着人下去,说一会儿后带了印鉴等物再来。
常润之舒了口气,对刘桐道:“你该早些和我通个气,我若是早知道……”
“早知道什么?”刘桐好笑道:“不是你说,以后我一日三餐,四季衣裳,你都包了吗?如今你过了门,掌管家权,以后吃穿用……我可都只问你要了。”
常润之失笑:“你这是要当甩手掌柜?”
“那倒不是。”刘桐一本正经道:“每年的皇子供奉,我会一文不差都交给你。而且我保证,绝对不私自藏钱。”
常润之讶异道:“连这个你也保证?”
刘桐反倒奇怪:“不是说,做妻子的都不喜欢男人藏私房钱吗?”
“唔……”常润之有些无言以对:“你自己留着点儿零花也是好的。”
刘桐便打蛇随棍上:“润之你真好,还给我留了零花。”
说着他便往常润之身上缠了过去,一路将人缠到了内室。
倒是苦了管事的,等了好些时候才能在常润之跟前禀事,时不时还要受两个来自自家主子爷的白眼。
新婚时两人自然是腻歪得不行,第二日常润之起身后发现自己浑身酸软。
她瞪了刘桐一眼,刘桐讨好地凑到她身边,殷勤地给她揉着腰。
常润之道:“今日要进宫谢恩,宫里的娘娘们见到我这样,不想歪才怪。”
刘桐笑道:“娘娘们都是过来人,不会笑话我们的。”
“你倒说得简单,到时候丢人的可是我。”常润之伸手轻掐了下刘桐腰间的软肉:“我发现你脸皮越发厚了。”
“哪有……”
刘桐摸了摸鼻子,正笑嘻嘻要和常润之说话,姚黄却过来说,闲落院的两位姑娘来了。
常润之立刻推开刘桐,坐得笔直,道:“让她们进来吧。”
刘桐在庄子上时从曾经和常润之说过闲落院里的两个女子。
王宝琴是显嫔娘娘送的,从五岁起便一直在宫中当值,直到二十五岁到了要出宫的年纪,因为没有家中的任何消息,所以王宝琴便也没有选择出宫,而是求了显嫔娘娘,到了九皇子身边,求个出路。
段柔南则是贵妃娘娘送的,是贵妃娘娘家乡里选上来的民间秀女,在二轮时刷了下来,就此做了个普通宫女,留在贵妃娘娘宫中伺候。本来贵妃娘娘是准备将她给元武帝的,结果元武帝并没有瞧上她。等到段柔南年纪见长,再不嫁人便拖不下去了,正好贵妃得知显嫔要送个知冷热的人给九皇子,便也一道将段柔南送了过去。
常润之见王、段两人的第一眼,便知道刘桐没有骗她。
这两个女子真的是那种安守本分的人。
两人瞧着年纪的确要比刘桐大一些,尤其是王宝琴,大概是因为从小便做宫女,吃够了苦头,老态更明显些,眉眼温顺,低眉敛目着。
而段柔南则显得畏缩许多,比起王宝琴的大方淡然来,她有点儿小心翼翼。
贵妃娘娘已经打算将她献给元武帝,可元武帝这都没看上她……只能说明,一,她没有这个心思;二,她太不解风情了。
从段柔南在她面前这副紧张的样子来看,常润之恍然大悟——她只是胆子太小了。
两人给刘桐和常润之福礼,常润之柔声叫了起,并让人端了绣墩让她们坐。
段柔南连道不敢,王宝琴却是迟疑了下,谢过常润之后坐了下来。
见王宝琴如此,段柔南也只能忐忑地跟着坐了下来,却坐立难安的,时不时看一眼常润之。
第一百一十三章 龙颜
老实说,常润之对王、段二人并没有什么敌意。
看得出来她们俩也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不会得九皇子的欢心,所以连今日的打扮也是中规中矩,甚至有点儿老气横秋的。
王宝琴是因为看得清楚,知道刘桐不会对她失信,所以在常润之面前表现随意,自然大方;
而段柔南却因为担心常润之这个府里新嫁进来的主母会对她有敌意,所以提心吊胆一刻也不敢松懈。
常润之闲聊一般和二人说了会儿话,见段柔南还是去不掉那份紧张感,便也只能无奈地道:“我和九皇子还要进宫去,就不与你们多说了。你们且先回去吧。”
王宝琴和段柔南忙站起身道了句“是”。
等两人走后,刘桐方才开口道:“她们俩一直挺老实的,我让她们搬到闲落院,不再让她们近身伺候,她们也都不敢有异议,至此再没有主动在我身边出现过。闲落院的嬷嬷回禀事情的时候说,她们俩住在一块儿,每日有说有笑的,日子过得倒也不错。”
常润之迟疑了下,轻声问刘桐:“她们难道就……不想男人?”
刘桐咳了咳,也同样轻声回她道:“宝琴姐从前在宫里有个同乡的对食,两人的感情很好,后来那人因为一些事情丢了性命。显嫔娘娘说,若是那人还在,宝琴姐想必也是不愿意来伺候我的。至于那段柔南,听说原本也是挺娇俏的一个姑娘,后来在宫里被吓破了胆,做什么都小心翼翼的,每日能吃饱穿暖,她就十分满足了。”
宫里的阴暗事情不少,想必她们两人都经历过其中的黑暗吧。
常润之不想去探究,她只需要知道,这两个女子虽然顶着她丈夫的女人的名头,却对她毫无威胁,便可以了。
用过早膳后,两人便启程进了宫。
这是常润之第二次进宫,第一次进宫时留下的心理阴影已经没有了——若不是那一次,她也不会和刘桐相遇。
一路坐着马车进了宫中甬道,一会儿后便有小黄门前来,拦下马车,与刘桐小声说了几句,便在前方引路。
常润之问刘桐:“先去见圣上还是……”
“父皇这会儿在贵妃娘娘那儿,直接去贵妃娘娘宫里就行了。”
常润之点了点头,心里有些忐忑。
见她紧张,刘桐柔声道:“别怕,父皇不吃人。”
常润之顿时闷笑道:“哪有你这样说话的……”
“你不紧张就行。”刘桐拉着常润之的手,道:“你瞧,你手心都有些出汗了。”
常润之无言以对,拿了帕子擦了擦手,做了个深呼吸:“我得保证自己不会说错话……”
“放心,不会的。”
刘桐对她安抚一笑。
两人到贵妃宫里的时候,元武帝正好和贵妃下了一盘棋。
宫人禀报说九皇子携九皇子妃来了,贵妃便笑着让宫人引他们进来。
“儿臣携妇,叩见父皇、贵妃娘娘。”
“臣媳叩见父皇、贵妃娘娘。”
刘桐和常润之恭敬行礼,贵妃瞄了元武帝一眼,见他无动于衷地低着眼,便知道他心里还有些不得劲。
贵妃只能出声道:“算着你们今日会进宫来,快别多礼,起来吧。”
刘桐倒也不管元武帝的反应,贵妃叫了起,他便带着常润之起了身。
“九皇子来陪皇上下棋吧。”贵妃笑着招呼刘桐,免得气氛太冷:“叫你媳妇儿来陪我说说话。”
刘桐应了一声,常润之蹲身对贵妃施礼道:“打扰娘娘了。”
“不会。”贵妃携了常润之的手到一边儿去了,留下刘桐面对着冷脸的元武帝。
他见元武帝也没有想要和他下棋的意思,便站在元武帝跟前,低垂着头。
“傻站着做什么?坐下。”元武帝不悦地低斥了一声,刘桐抿了抿唇,道:“儿臣遵旨。”方才坐了下来。
元武帝执黑先下,刘桐便紧跟着落下一子。
“这门婚事可如你意了?”元武帝看着棋盘,状似无意地问道。
刘桐落子很快,闻言道:“儿臣自己求的婚旨,自然如儿臣的意。”
“娶个和离的庶女,你可真有出息。”元武帝冷哼一声,“啪”一声落下一子,棋盘上的其他棋子似乎都跟着跳了一下。
刘桐还是不疾不徐地跟着下了一子,道:“儿臣也不过是个克妻的鳏夫,倒也轮不着儿臣嫌弃别人。”
“好歹你是皇家儿孙,配谁配不上?”
“配得上儿臣的人也多,可都不是儿臣喜欢的。”
这话堵得元武帝没脾气:“你看上那女子哪点儿了?巴巴的求上门要娶回来。”
刘桐执子的手一顿,半晌后才慢吞吞下了一子,轻声道:“情不知所起,已一往而深。”
元武帝气笑了:“瞧你那点儿出息!”
刘桐也不辩解、不反驳,手执白子等着元武帝落子。
“不下了!”元武帝没了兴致,丢了手中的黑子,瞪了刘桐一眼,想了想道:“朕瞧着你府里也冷清,如今你既然娶了妻,子嗣的事儿也该提上日程,后院里的人也合该添添。太子……”
“儿臣不用。”刘桐顿时抬头,目光一刹那间有些锐利得刺人:“子嗣儿臣早晚会有,至于后院,父皇日理万机,就别操劳儿臣这点儿小事了。”
元武帝十分不悦:“朕话可还没说完。”
“父皇说完了,儿臣也还是这句话。”刘桐固执道:“儿臣后院不添人。”
“朕自然是没那个心思管你的后院。”元武帝恼怒道:“若非太子在朕跟前递了话,替辅国公府说合,想要许一个莫家的姑娘给你,朕顾及着他友爱兄弟的那份心,朕管你后院做什么?你倒是不知好歹,不懂感念兄弟关爱之情。”
刘桐唇抿得死紧,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滔天的怒气压了下去。
“太子替儿臣做过一次媒,可惜结果不是那么如意……如今儿臣已娶得贤妻,发誓会对她一心一意。太子的好意,儿臣心领了。父皇若是不想太子这份心意付诸东流,那莫家的姑娘,不若父皇收进后宫,也全了太子的关怀之心。”
元武帝被刘桐这一番胡话说得老脸通红,顿时恼羞成怒骂道:“你简直不知所谓!”
这一声音量比较高,殿中伺候的人顿时都跪下匍匐在地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推拒
刘桐自然也跟着撩袍跪下。
正和常润之闲说的贵妃听得宫人禀报说元武帝发怒了,忙寻了过来。
元武帝正对着下跪低头的刘桐怒目而视。
常润之见此心里也是一个咯噔,忙跪到了刘桐身边。
“这是怎么了?”贵妃赶紧上前打圆场,挽住元武帝一边手臂道:“九皇子若是有哪儿惹圣上生气,圣上可别和他一个小孩子计较。”
元武帝顿时道:“都二十好几的人了,还小孩子?!”
“那您给说说,到底是什么事儿?”贵妃笑哄道:“九皇子从来不是个忤逆不孝的孩子,圣上也不会无缘无故发火。您给说说,让臣妾来断断理?”
贵妃哄着元武帝又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