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不知道吧,明海这次走没少让人在村里说酸话呢。说什么把孩子媳妇儿抛了,自己一个人享福了,屁呀,还不是嫉妒咱们家明海能去上学他们不能。”徐三嫂给徐二嫂和韩秀英说着她从村里听来的闲话。
“不用管他们,就像你说的,就是眼红明海去上学了,他们没去成。说的人都是那几家吧。”村里啥情况,想想也都能猜出,徐二嫂和两个妯娌说。
“嗯,都是当初和明海争推荐的那几家或是和他们关系好的。”徐三嫂说。
“没事儿,说就说吧,对咱也没啥影响,反正明海已经走了,估计这时候,该走到了。他们眼馋给说几句嘴也没什么,不理他们,他们觉得没趣,过一段时间就散了。”韩秀英看着怀里乖乖的看看她的大儿子说。
一晃徐明海一家已经三天了,这三天徐母都是和韩秀英住在这的,但是不知道是年级大了还是昼夜颠倒的照顾孩子不适应,身体出现各种不舒服。韩秀英想想就让徐母回去,夜里自己一个人呆孩子。
反正孩子夜里吃奶的时间基本已经固定了,比较好照顾,就是小儿子在大儿子吃奶的时候总是哭,要人抱着哄。
徐母让了两让,最后说:“那行吧,我夜里回去,不过我白天一早我就过来。唉。老了,身体不行了。”
徐母回去的第二天正好赶上韩母过来看女儿,知道韩秀英夜里一个人带两个孩子,怎么想怎么心酸,所以决定在这住几天帮帮女儿。
“英子,你也别逞强,孩子还小我在这帮帮你正好,晚上有个替换的你也能睡一睡,不然两个孩子一整夜你都别想睡了。”韩母抱着老大,看着正在牟着劲吃奶的老二和韩秀英说。
“嗯,好的妈。”韩秀英看着韩母这样,就是到说不通,即使她不愿意估计她也不会走的,所以就顺着应承下来了,省的再打嘴仗。
“亲家母来啦。”徐母进来看见韩秀英和韩母正坐在床上说话。
“嗯,是呀,明海走了,来看看英子和孩子怎么样。”韩母心里对徐母有点意见了。自己闺女带着俩孩子呢,她这当婆婆的就不管,晚上扔给闺女一个人,这让她心里很不是滋味。
“英子和孩子都好着呢,明海走之前把家里一切都安排的好好的呢,而且还有我们其他人呢,要是英子家有什么事,肯定都会伸伸手帮一把的。你们家里怎么样呀?”在屋里随便找了个凳子坐下,徐母一脸笑的说着。
韩母听见徐母这样说,心里笑了笑,翘翘嘴角说:“家里都好着呢,这不是秋收前不用上工,我看家里也没啥事吗,就过来看看英子,顺便想在这住几天,即使照顾照顾闺女,也是好好看看这俩孩子,打从他们出生,我都好久没抱过这俩小子了。”
徐母一听韩母要在这住,心里一咯噔。
家里现在出了什么情况,徐明海是一点都不知道了,连着做了三天的车,大巴火车来回换着坐,整个人从要上学的兴奋都变的恹恹了,才终于到了学校,了解完情况,赶紧的办了入了手续,算是正式成为一名大学生了。
第65章
熙熙攘攘的大学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以及身边活力四射的同学,这一切让徐明海感到新鲜的同时,也对未来充满新的希望。
徐明海报道完拎着自己行李去往宿舍,他的宿舍在北二栋2103。宿舍是六人间的,上下两个人,中间放着并排的两张桌子,桌子下边有几个凳子。当徐明海拎着两大包行李来到宿舍的时候,里边已经有一个人了。
“你好,请问这里是2103吗?”徐明海笑着朝里边的年轻人打招呼询问。
“嗯,是的,你说新来的同学吧,我叫李建辉,也是这个宿舍的。”说着就从床上站起来,过来伸手帮徐明海那东西。
这个人叫李建辉的同学大概看着有二十来岁,浓眉大眼,短发齐根,皮肤黝黑,身穿崭新的蓝布衣服,一笑满口的大白牙,徐明海看人热情也没推却,递东西的时候和人笑着说谢谢。“谢谢你呀同学,我叫徐明海。”
李建辉的床正对着门口,是下铺,徐明海扫了剩下的几张床一眼,在李建辉对面门口的下铺开始放东西收拾。
徐明海来的时候在家里什么都准备好了,单子褥子被罩被子,连铁饭盒热水壶徐明海都准备了,还有临走前去县城谢何主任何主任给的几根钢笔和书。徐明海的东西实在不少,在路上没少费劲。
收拾东西的时候俩人迅速的熟识了,徐明海收拾完东西,俩人商量着一起去换粮票然后吃午饭。
大米和面条都是一分一两,素菜五分,荤菜一毛,像鸡蛋炒西红柿这样的事是八分钱一份。
徐明海做了三天的车,没有吃上一顿好的,快难受死了,终于见着饭食于是打了一份素菜一份荤菜另外要了三两的面条。李建辉则是要的素菜荤菜和大米白饭。
吃完饭俩人去打热水,李建辉没有热水壶主动和徐明海商量:“明海,我没水壶,我能不能和你一起用,我不白用,你出壶,我每天去打水怎么样。”
从刚才到现在徐明海觉得李建辉这人还挺不错的,不占人小便宜也热情实诚,于是就愉快的答应了。
俩人回到宿舍的时候已经又来了三个人了,大家互相介绍了一下彼此的名字就帮着收拾东西了,和徐明海紧挨着的下铺是一个叫张国栋的东北人,长得比壮士有三十岁,徐明海看他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就想帮着他的上铺郭冒才收拾。
“别动,放下。”徐明海刚拿起郭冒才的一个小包袱就听见他喊喊不让动,不明白怎么回事徐明海抬头看在床铺上的他。
郭冒才长得比较瘦弱,中分头,带着一副眼镜,和张国栋一样之前都是厂子里的工人,不过张国栋的是炼钢厂,他的是纺织厂。
“那里边可都是我妈给我做的新衣服,你给我弄脏了怎么办。”说着还快速的从床上跳下来,一把将徐明海手上的包袱躲过去。
徐明海看他这样,本来还高兴的心情,瞬间给淋了雨。什么玩意呀,老子刚才才洗的手,不知道比你那包袱干净多少倍呢,还你妈给你做的新衣服,哼,老子媳妇儿给老子做的新衣服不比你的强百倍么还以为谁稀罕你!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张国栋只是抬眼看了一下,又继续收拾自己的行李了,李建辉则是不好意思的冲徐明海笑笑本来也想过来的帮忙的又扭头坐会自己床上了。
宿舍气氛正沉闷的时候又进来一个人,穿着整齐的工装,梳着油头,身后还带着一个拿行李的妇人。
“呦,大家都来啦,怎么没下铺了?李嫂先进来把东西放桌子上,这没下铺怎么睡呀。”进来的青年看了一圈,发现三个下铺都有人,张口就问。
因为刚才郭冒才的事,再加上这男子进来的第一句话,徐明海和李建辉都没有动,倒是张国栋,听见青年的话,抬起头打量一下青年和他身后的李嫂,然后放下手里的东西走过去十分热情地说:“这位同志也是这个宿舍的吧,大家来上学都不容易,正好哦来的早有下铺,不过我睡哪都一样,这样吧,我把下铺让给你,我换个就行。”
说着还试着从李嫂手里接行李,看着李嫂和青年都没有拒绝赶紧一脸笑的接过去。把青年的行李放到自己现在的铺子上,然后把自己都快铺好的行李卷了卷,迅速扔到了李建辉的上铺。
其他三个人看张国栋这样,反应各不相同。李建辉是奇怪闹不明白,刚才还不冷不热的人怎么会突然就热情了,郭冒才则是心里不屑,扭过头又干自己的事了,而徐明海则是看看青年身上整齐干净的衣服,又看看那个李嫂,什么都没说的躺倒床上休息了。
还剩下一个床位,是徐明海的上铺不过这个同学一直到下午五点才过来,一个人,拎着一个大包,穿着一身军绿色蜜色的皮肤,健康的体魄,一看就知道是个兵。
一进来就主动和大家打了招呼,不过由于学校通知的是五点半去教室,所以其他人都比较着急去教室都不是特别热情。
张国栋主动说和刚才的工装清年王玉峰一起走,郭冒才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没说什么就出去了,李建辉则是看着徐明海说:“明海快走吧,别迟到了。”
每个男人都有一个当兵的梦,徐明海从小就羡慕当兵的,想将来长大当兵,但是就那几个名额,根本就轮不到他家。这次看见眼前有一个,而且给人的感觉还不错徐明海就想帮帮人。
“你先走的,我帮帮这位周恒战同志。”徐明海笑着摆手让李建辉先走,刚才打招呼的时候进来的新同学就介绍自己说叫周恒战。
“不用了,谢谢你,我自己就行一会就好。”周恒战听见徐明海和李建辉的话凶案这和他说。
“没事,没事,还有时间呢,不会迟到,而且咱俩一起整比较快。”一边说徐明海就一边开始动手了。
等俩人收拾好东西来到班里,基本上人已经来的差不多了。
都是陌生的同学,他们俩一进来就听见有人“明海,明海。”的叫。
“快过来,我给你们占位置了,我们做一块。”李建辉高兴的跟徐明海他们挥手说。
“走吧。”徐明海和周恒战一起坐过去坐那
“老师还没来呢,不过快了,这些都是我们一个班的同学呢,大家学的都是哲学呢。”李建辉给刚坐下的俩人说自己刚才听来知道的消息。
徐明海大致一看,大概有四五十人呢,看来这个专业人还不少呢。徐明海还一直以为自己是从村来的,专业会是和农业有关的,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专业最后会成了哲学。或许是何主任帮的忙吧,据说哲学是非常热门的专业呢。
没过多久就来了个四十多岁的年轻人,自称以后他就负责他们这一班的学生叫章德丙,让大家有事可以找他。
老师介绍完就该是学生的自我介绍了,一群正值青春活力的青年人刚迈进大学校门,一个个都激动的不得了,整个班级的气氛都很高,但是徐明海听着看着这热闹的景象,不知怎么就想起了家里媳妇儿和儿子。
现在这个点不知道英子吃上晚饭了没,也不知道小二有没有睡着,如果没睡着,哭闹起来英子该是连晚饭都吃不好吧,还有老大,如果弟弟哭,肯定也会受影响的跟着闹,不知道她们三个现在怎么了。
想到家里的媳妇儿和孩子,徐明海的心情就有些低落,轮到自己介绍的时候也没有想其他人一样搞那么多的花样,倒是和周恒战一样只是简简单单的介绍了一下名字就坐下了。
晚上回去,一行人洗漱完躺在床上还没有压下兴奋激动的心,李建辉提议大家都相互介绍一下。
“名字都介绍过了,咱们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庭情况和是这怎么上大学的吧。”这是张国栋说的。
“好呀,我先。”听见有人应和自己李建辉赶紧搭话“我家是农村的,我爸是大队长,我挑件符合,名额下来就有我了,我爸说来上大学不仅可以长知识学本领,将来还可以找个好看的媳妇儿。我,我就想将来学完东西找个好看的媳妇儿。”他一说完大家哄的就笑了,李建辉往被子里缩缩头满脸通红。
“我今年二十五在化工产以及那干了三年了。”这个说话的李建辉的上铺王玉峰,“我当初不愿意上学,上完初中我爸就把我弄到厂子里了,不过家里都是有头有脸的人,我妈才不会让我当一辈子的工人呢,我三叔是教育局的,他说我可以走推荐,所以我就来啦,哦,对啦,我家就是这的。”说完十分以自己家是本地的为傲。
“我也是工人不过是炼钢厂的,我连着五年都是厂里的劳动模范,所以我们主任才会推荐我来上大学,我今年三十三,婆娘没工作,不过给生的儿子都五岁了。”张国栋把家里的情况简单的说了。
“我没结婚也没对象,我舅是我们厂的厂长,我的条件符合,而且工作认真负责,所以大家推荐的我。”郭冒才推推自己的眼睛躺那说。
“徐明海,该你了。”李建辉看郭冒才说完徐明海没有动,高声冲着他吼了一句提醒。
“哦哦。”徐明海刚才孩子想媳妇儿和孩子呢。“我结婚了,有俩儿子,我家也是农村的,家里都是种地的,符合条件是村里推荐出来的。”徐明海心里想着媳妇儿不想提,嘴上不想和他们他。
“你小子都有俩儿子了,你才多大呀!”张国栋笑着用脚踢踢徐明海的被子。
“你别管我多大,反正我有两个儿子。”徐明海说的骄傲。
“就是,明海你都结婚了,我还以为你和我一样都还单这呢。”李建辉搭话。
“农村的都结婚早呗,所以他才会有俩个孩子,都那么早结婚了,还有两个孩子了,你干嘛还来上学呀。”说这么不好听的话的人是郭冒才。
“肯定是嫌家里不好,我告诉你这外边的女学生,那是一个长得比一个好看,将来他大学毕业留城里再找一个,不比在家里对着一个黄脸婆强。是不是呀,明海。”说这话的是王玉峰。
徐明海搂搂被子,嘟囔了一句:“不是。”就没再坑声,我才不会不要英子呢,我将来肯定要把英子也接出来,让她享福。
“我今年二十六,比郭冒才大一岁,符合条件,是部队上推荐的,家里也是本地的。”周恒战看徐明海恹恹的不愿多说什么,其他人说的有不像样就主动的揽话介绍了自己。
刚才大家提起媳妇儿他心里更不好受了,不管宿舍其他人再怎么闹,徐明海都躲在被子下面想家呢,他想明天早上起来他一定要给媳妇儿写信。
第66章
韩秀英收到徐明海来信的时候正和韩母抱着两个孩子在院子里晒天阳呢。
“英子,你婆婆如果不来,那你一个人看两个孩子怎么办?”马上就走了,该忙秋收了,而且也不放心家里的孙子,儿媳妇儿第一个孩子,怕她照顾不好孙子。
“没事儿呢妈,我能照顾的好,而且我婆婆虽然晚上不在,但是白天是会过来的。而且还有二嫂,她平时也会过来看看会搭把手的。”一个人带两个孩子确实有些吃力,但是个人有个人的心,韩秀英不愿意强求别人什么。这是自己的儿子,只靠她自己,她也相信,一定会把儿子养好。
“请问这是韩秀英家吗?”院门口站着一个推着自行车穿着军绿色衣服带着帽子背了个斜挎包的年轻男人。
“你是谁呀,你找谁?”韩母一看是个不认识的男人,马上就给反问过去。
倒是韩秀英不觉得人家有什么坏心:“我是韩秀英,请问同志找我有什么事吗?”
“呀,你是呀,看来没走错。你好,我是邮递员,这有你的信。”说着低着头从斜挎包里拿出信,笑的一脸白牙的举着冲韩秀英晃晃。
明海来信了!这是韩秀英心里的第一想法,但又怕不是。越在乎,越紧张。
“谁来的的信呀?明海不是才走吗?”韩母心里没有韩秀英心里想那么多,徐明海走了还不到半个月吧,没想到会是女婿的信,张口就问是谁来的。
“应该是明海的。”韩秀英把怀里的大儿子从新抱好,一边上前接信一边回韩母的话。
“谢谢同志。”韩秀英接过信冲着邮递员道谢。
“不客气,这是我的本职工作。”邮递员笑着说。
韩秀英大致在信封上瞄了一眼,是明海的。“同志,我想问一下,要是想回信怎么办呀?”她从记忆里知道回信要找邮局,但是她去镇上的时候好像没有看到过呀。
“要是回信,去镇上公社大院的左前边,那有咱们收信的工作点,而且信封和邮票都有。”邮递员很热心的介绍。
“好的,谢谢。”还没看到的信呢,韩秀英就已经想到了回信,打听好地方就赶紧的给人家道谢。
“不客气。”说完邮递员冲着韩秀英和韩母笑笑就调转车头回去了。
韩秀英和韩母等邮递员走远,抱着孩子回到了屋里,韩秀英没有立即拆信去看,虽然内心十分的迫不及待。
“你就不赶紧看看明海给你写的什么?”韩母看着女儿没有拆信而是放到枕头下边,就问她。
韩秀英看看下意识的又回头看看放信的地方说:“等俩孩子睡着吧,会儿不小了,俩孩子该睡觉了。”
没过半个小时呢,俩孩子就相继的吃完奶被哄睡着了。
韩母见女儿看着两个外孙在发呆,不知道在想什么。摇摇头没说什么径自去伙房收拾东西做晚饭了。
韩秀英看着两个儿子相似的小脸不由得想到了徐明海,不知道在外边过得好不好呢,适不适应。
想着想着心里就是止不住的思念。
韩秀英把信拿出来,打开一看。
英子
我想你了。媳妇儿你在家还好吧,两个儿子老大和小二有没有闹你,你看着他们累不累呀。光想想就感觉你一定很累,老大还挺乖的,就是小二那爱哭的性子,肯定没少给你添乱。对了,他们有没有长大,不会等我回去的时候都长老高了吧。
英子,才出来几天呀,我就想家了。现在我已经到学校了,这边一切都还好,学校挺大的,里边有好多大树,但是还是没有后山老林的树粗,不过他们都说长了几十年了,不容易。
我住进宿舍里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