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母去找崔氏商量婚事去了。
没想到崔氏却惊喜异常,中原宋家原本在读书人里就很有名望,宋垣箐又是宋家的长房嫡孙,虽然因为战乱家里已经败落了,可是这种时候,又有几家完好无损的呢?只要孩子是好的,依靠着夏小桥这边的香火情,宋家早晚也能重新立起来的,到时候,她的阿欢就是正经的长房当家主母,咳咳,说句不好听的,上面没有公婆压着,下面也没有难缠的小姑子,可比嫁入那些人口繁盛的大户人家轻松多了。
于是,阿欢和宋垣箐的婚事,就这么定了下来,双方约定后年春三月上举办婚宴,因阿欢和宋垣箐身上都有孝,正好后年都出了孝期,年龄也正合适,多养两年也好,崔氏在心里暗暗决定,回头就多给闺女补补,争取嫁过去就生个大胖儿子,替宋家传宗接代,坐稳了当家主母的位置才好。
因着阿欢的亲事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今年的新年大宴,便格外的显得喜气洋洋,城主府前院后宅宾客盈门,十分热闹。
然而,什么时候都不缺没有眼色喜欢煞风景的人,请的客人多了,难免就有那么几个没有眼色的东西……
“大人!如今西南诸城平定,百姓安居乐业,大人也该早日聘娶贤妇、诞育子嗣才是。”酒过三巡,宾客中,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走出来,痛心疾首地看着夏小桥。
这西南诸城,谁不知道夏小桥放言要和那个姓姜的男子结为夫郎的?可是,一般人家尚且要借母诞育子嗣呢,更何况,夏小桥在他们这帮人眼里,那可是要逐鹿中原、问鼎天下的人,怎么可以娶一个男子做夫郎呢?那将来后宫怎么办?逢年过节的时候,命妇们谁来招待?
更要命的是,若是真到了那一天,即便借母生子,将来的皇太子登基,总不能连生母都还是个婢妾吧?
一瞬间,原本还热热闹闹的宴客厅,顿时鸦雀无声,众人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这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老头儿,心里不由得大呼坑爹!
第169章 双修1
“这老东西到底是谁带来的?”杨邺恼怒皱眉,目光犀利地看着旁边的陈家望。
“下官也不认识啊。”陈家望苦着一张脸; 今天大宴除了上下官员之外; 还邀请了一些中原和北地流亡来的文人和一些旧族遗老; 看这位的年龄和做派; 说不定就是哪位号称礼仪传家的旧族遗老呢,只可恨陈家只是本地土著,根本不认识这些中原的旧族。
众人正在议论纷纷; 当中那位旧族遗老还在洋洋得意自以为在夏小桥这个土包子面前露脸了,正咳嗽一声; 准备继续“谏言”夏小桥身为西南诸城的领袖; 不该不注重礼仪; 即便娶了男妻,也该采纳淑女、诞育子嗣,否则一旦他有个三长两短的,难道让他们这些人继续群龙无首?
当然了; 顶好是能劝服夏小桥娶一位名门淑女做正室,将来也好母仪天下; 那位恬不知耻的姜先生嘛; 给个妃位就算不错了……毕竟他一个男子,将来就算当了皇后,没有子嗣; 等到新皇登基,追封生母,到时候下场也是难说; 倒不如现在就正了位份,将来收养一位皇子,往后也好跟着分封出去的皇子享福去,免得留在宫中余生凄惨。
心是好心,只可惜,夏小桥从来就不是那种按套路出牌的人,作为一枚护短星人,夏小桥立刻冲着旁边的铁甲护卫队长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将此人“请出去”,没想到姜元祯却一把按住了他。
“这位老先生言之有理,此事我与大人早有打算,待到我们二人成亲,三年之内,必定让大人诞育子嗣。”姜元祯沉声道。
“姜大哥……”夏小桥不可置信地看着他,他们俩可都是男的,两个男人在一起,能生出个毛啊?
在桌案下捏了捏夏小桥的手,姜元祯冲着他暗暗摆摆手,示意他回去再说,三言两语将这个可恶的老头子打发下去,新年大宴重新恢复了之前的歌舞升平,只是,暗地里究竟会有多少关于他和姜元祯的非议,就不是他们能知道的了。
其实这也是夏小桥最受不了的地方,之前崔氏也曾经私下提醒过他,说是北越虽然不禁男子成婚,可这些男子为了保住自己在家族的财产继承权,大多会找个女子替他们诞育子嗣,谓之“借母”。
在一些有钱的大户人家,这种“借母”的人选,一般都是从家生子中挑选出来,孩子出生后,还会赏赐一笔钱财给她出去嫁人,要是实在家贫的,就会出些钱财找那贫农家里“租借”一个已经生育过的妇人,一般都是两年或者三年,等到生下孩子断奶之后,就算“租借”协议完成了,双方各取所需,倒也没有多少矛盾。
只是,在夏小桥看来,无论是前一种还是后一种,对于他这种感情洁癖患者来说,都是没办法接受的,不说拆散别人母子吧,就说他和姜元祯,到底谁负责让这个女人怀孕呢?不管是谁,今后俩人的感情势必都会留下一道裂痕,甚至只要看到这个孩子,都会不自觉地想到对方在身体上的背叛……这是他完全没办法接受的!
一想到姜元祯可能也是这么打算的,夏小桥的心里就跟揣着一团火似得,一阵一阵的冒邪火。
好不容易等到大宴散去,该留宿的留宿,该道别的道别,直等到屋子里只剩下他们俩个人了,夏小桥才忍不住一把将姜元祯推到了墙上:“说吧!你今晚那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要是敢让我答应“借母”生子,你就死定了!
“能忍到现在,功力大进啊。”姜元祯笑眯眯地将某个炸毛的家伙搂在怀里,一个旋身将人反压在墙上,重重地吻了上去,清甜的米酒残留着淡淡的酒香,顺着俩人气息的纠缠飘散在空气里,甜腻腻的令人忍不住沉醉。
半晌,俩人气喘吁吁地分开,夏小桥的大毛衣服早就被扔到了地上,里面镶着毛边的石青色禅衣衣襟半开,里面纯白色的里衣也被扯开了一道口子,露出一抹白皙诱人的肌肤,淡白色的夜明珠光芒下,相对而视的俩人满面赤红,发丝纠缠在一起,姜元祯低下头,将头抵住夏小桥毛绒绒的脑袋,轻笑出声——
“蠢奴!我怎么舍得让你去碰别的女人?”
“除了你,我又怎么会去碰别的什么人?”
“天上地下,就我们俩个,再不会有第三个人了。”
“那你还说三年之内生个孩子出来?你……你不会是打算从外面抱养一个孩子吧?”夏小桥狐疑地瞪着他。
“怎么会?别人的孩子谁稀罕养?再说了,我知道你也不会愿意拆散别人母子亲情的。”
“那你从哪儿弄个孩子出来?难道是妖族的小崽子?”夏小桥仿佛想到了什么,顿时眼前一亮,“姜大哥你的原身是猫妖对吧?那,那你能帮我抱一只小猫崽子吗?不不,要是可以的话最好抱一窝,毛色无所谓,健健康康的就行!”
一想到自己未来很有可能被一堆小毛团子围住,毛团子们的小嘴巴里还要甜甜地嚷嚷着“爸爸我要吃奶羹”、“爸爸我想吃仙贝饼”……哎呀呀,夏小桥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姜元祯脸色一黑,他当然知道夏小桥对于毛团子的痴迷,一想到自己心爱的小夫郎不但要忙公务,剩下的时间还要被一群毛团子围住,晚上说不定俩人的被褥里还会挤满吱哇乱叫还会尿床的毛团子……姜元祯整个妖都不好了。
“幸亏当初留下的是雪鸮的魂晶。”姜元祯不无庆幸地暗自抹了一把冷汗。
想到这里,姜元祯从丹田内掏出一直用自身妖力蕴养的雪鸮魂晶,暗夜中,纯白色的魂晶散发出阵阵淡白色夹杂着一丝天蓝的光晕,十分好看。
“小桥你看,这便是我为你精心挑选的雪鸮魂晶,有了这个,咱们就可以有自己的骨肉了。”妖王殿下小心翼翼地将纯白色的魂晶捧在手里给夏小桥看。
夏小桥:“……”为什么我一个字都没有听懂?
“小桥,那些人不是总拿子嗣来逼迫于你吗?只要有了这个,咱们想生多少就生多少……”
“等等!生什么?谁生?生出来是什么?”夏小桥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这颗纯白色的魂晶,他好像听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自然是你来生,我如今这身体是生不出来的,不然我自己生更好。”妖王殿下的语气里还有些不甘心呢,“之前吞下这枚猫妖的魂珠的时候,没想过子嗣的问题,还好,现在还来得及,小桥你还是凡人,这雪鸮魂晶的原身是个雌的,传说中雪鸮一窝可以生两到三枚卵,孵化速度也很快,我又用妖力蕴养了这许久,想必生出来的孩子必定是天赋惊人的。”
“等等!姜,姜大哥,我怎么还没听懂呢,你的意思,是我变成一只雪鸮妖之后,就能自己生蛋孵娃了?那,那生出来的,是鸟还是人啊?还是鸟人?人鸟?等等!能生蛋,难道你要我变成女的?”夏小桥面色苍白,整个人都不太好了。
“咳咳!那个,小桥,刚才是我没说清楚,你别害怕。”仿佛想到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姜元祯强忍笑意,将手里的雪鸮魂晶收回丹田,这才牵着夏小桥的手,慢慢解释道——
“我也是前不久才发现,吞噬了妖兽的魂晶后,除了妖兽原本的妖力之外,原身附带的一些妖兽的本性也会保留下来,不过,只要变成人形,那些属于妖兽的本性就能压制住了,因此,你不必担心会变成雌鸟或者女人什么的……咳咳!只是这样可以让你生蛋……”
“生蛋……”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咱们要想有自己的血脉,现在看来,就只有这个法子了,小桥,委屈你了,咱们也不多要,就一次,好不好?你想想,到时候,咱们的孩子整天追着你叫爹爹,难道你不开心?更何况,有了子嗣,那些人便没法子再催逼你纳妾了。”
“可是……生出来的,不会是几只小鸟吧?”
“这个你不必担心,我已经问过凤羽魔尊了,凤羽魔尊你记得吗?”
“就是那个山雀妖?”
“嗯,凤羽魔尊已经和他的妹妹,那只小麻雀成亲了,他们刚有了自己的一窝小崽子,凤羽魔尊告诉我,鸟类妖兽产卵孵化和寻常鸟类差不多,只不过妖兽的后代,一般长大后就可以化形了,至多也不过半年时间,也就是雏鸟的时候需要耐心照料着,比人类的婴孩可结实多啦。”
“那个,我真的不会变成女人吧?”一想到自己要跟只老母鸡似得生蛋孵蛋,夏小桥就有些牙疼。
“不会的,你若不相信,不如咱们找个人来试试?”
“算了,我倒不是不相信,只是,总感觉有些别扭呢……”夏小桥无语道。
生蛋神马的,是男人该做的事儿吗?
第170章 双修2
嘴上说着不情愿,但实际上; 如果真的能有属于他和姜大哥自己的亲生孩子; 夏小桥还是愿意吃点苦头的; 毕竟; 即便在他们那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空,如果不是找代孕机构的话,两个男人在一起; 真的一辈子也没办法拥有属于自己的亲生骨肉了。
现在,他能自己生了; 即便只是蛋; 夏小桥也是愿意的。
更何况; 毛绒绒的肥啾啾,想想也是很可爱的呀。
因为在新年大宴上被人扫了兴,深觉这些闲的蛋疼,夏小桥决定给自己的下属找点事情做; 省得这些人一天到晚没事干就惦记着让他结婚生娃!
要不怎么说,每一只加班狗身后; 都有一个热爱奴役下属的老板呢。
刚过了正月十五; 衙门一开印,整个西南地区的各级官府立刻高速运转起来,青城外; 距离城池六十里地的一大片开阔地带被圈了起来,从西南各地征召的工匠们聚集在这里,加班加点地忙着打土坯烧青砖挖地基……城主大人给了他们半年的工期; 务必要将西南军校第一期的教职工宿舍还有学堂、讲武堂等基础设施给造好。
与此同时,从县城开始,各级部门开始为即将到来的第一批军校生招考运转起来,核查报名学子户籍、确定报名资格、安排报考学子入住各县学、组织考前学习培训、请大师和名将们来讲课、组织车队护送学子们到青城参加统一考试……种种新奇的工作,忙的众人焦头烂额,一时间恨不得再长出七八只手来,再也无暇去八卦城主大人的子嗣问题了。
这期间还出了个不大不小的笑话。
原来,正所谓名师易得、一将难求,给这些准备参加军校招考的学子们组织考前冲刺,笔试还好说,毕竟南北书院如今大多数学子都在西南,山长和大儒们不好请,那些执教的名师们,只要有门路倒也不难请来,只是,这武试就难了呀!
正值年节,军营里的将士们难得有个假期可以回乡与亲人团聚,这种时候,就是扛着成箱的金银珠宝上门,也不一定能请得到人啊。
于是,也不知道是哪个脑洞大开的家伙先起头的,一些偏远地区的县令们开始放大招了:当兵的最怕什么?除了吃喝就是内务啊,尤其是洗衣服,一帮大男人为了谁洗衣服能打起来信不信?不然你以为那些人闲着无聊每天比武呢?输了,就得给一整个小队的人洗衣服!
于是,大过年的,那些放假回乡探亲的小将们发现,似乎,想给自己洗衣服的人很多啊……不但如此,有的县令还说了,只要自己肯去给县里的学子们补补课,明年一整年,他们这支队伍的脏衣服,都归县里面统一清洗了!
“这是要开一批古代的洗衣店吗?”听到这个消息,夏小桥目瞪口呆,他没想到自己那些下属的脑洞竟然如此清奇,连代洗衣服这种招都弄出来了。
还真别说,这一招对那些厌烦了洗衣服的将士们来说真是挺有吸引力的,毕竟,按照现如今部队里的规矩,只要不是大将级别的,甭管级别大小,都得自己动手整理内务,铺床叠被还好,随便捯饬一下无所谓,洗衣服什么的,真是要人命啊!
这帮将士在家里的时候,再穷也有女眷帮忙洗衣服啊,哪里自己动手洗过衣服,现在好不容易有人愿意接手了,不就是去上几天课吗?教教那些学子们骑射功夫而已,换自己一整年不必洗衣服,简直不能更完美!
很快,各地的县学都招到了武学教习。
“驻军那么多军服,他们怎么洗的完啊?”听到这里,夏小桥忍不住幸灾乐祸道,“到时候若是洗不完,那些将士们可是要打上门要债的哟。”
“还不是跟您学的,那边如今从官办作坊里学了那个流水线作业,官府雇佣了城里那些闲在家里的老阿嬷们,轮流洗涮军营里送过来的脏衣服,这些人倒也精明,如此一来,军营里的将士们得了好处,可不得好好护着他们?再者,花一些小钱让那些碎嘴婆子们有点事情做,也免得一天到晚闲着无事生些口舌事端出来,属下可是听说,最近那下面的民事官司都少了许多呢。”陈家望笑眯眯地回道。
不提西南诸城为了军校招生的事儿忙的一团乱,只说这个新年过后,中原和北地原本胶着的战事,眼看着又有烽烟四起的势头了,许是夏小桥等人挑拨离间的功夫下的太大了,两帮人马一时间也顾不得西南这种“蛮荒之地”了,自己就先厮杀了起来,没多久,北地传来战报,说是梁国国都被中原大军攻陷了。
“呵!他们果然挑了梁国下手。”捏着战报,夏小桥冷笑道。
当初樊练跟他详细拆解过中原和北地三个诸侯国的局势,中原地区胜在物产丰饶人口众多,而北地却是地广人稀、腹地特别大,原本双方胶着,没有外来力量干涉的话,起码也要打上好几年才能分出胜负,夏小桥他们可等不了这么久,天下受苦受难的老百姓也等不了。
于是,他们便定下计策,想办法让双方实力失去平衡,先从梁国入手,樊练凭借他敏锐的军事眼光断言,只要梁国势弱,中原大军必然会趁机攻下梁国,在北地安插自己的据点。
而这样一来,剩下的齐、吴两国兔死狐悲,必然要拼尽全力和中原大军拼死力扛,夏小桥要做的,就是等到两路大军正式对阵的时候,实施他早就策划好的阵前斩首行动,到那时候,他也差不多能培养出一批可以接管全国各地要务的自己人了。
归根究底,不敢现在就实施斩首行动,不是因为他没有这个能力,只是,西南诸城毕竟人手奇缺,他又不放心将辛苦打下来的江山白白放到那些旧族手里,就只能一面平衡各方势力,一面抓紧时间培养自己的一套班底。
到时候,什么旧族,什么遗老,胆敢鱼肉百姓的,统统滚球!新朝不用你们这些尸位素餐祸害百姓的东西!
现在,梁国被灭,暂时看来,中原和北地陷入了僵持的局面,而且,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中原旧族的胜算更大些,一些原本犹豫要不要投奔西南的士族,又重新开始和中原旧族眉来眼去地勾搭上了。
这样也好,这种四处钻营的墙头草,夏小桥也不屑于收为己用。
短暂的示弱,不过是为西南诸城争取发展经济人口的时间罢了。
翻过年,北书院也在青城外的大青山重新修筑新址了,为表祝贺,夏小桥亲自带人到场,这一次他可是带了一份大礼过来的。
一整套命人从皇陵陪葬古籍中抄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