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在极度的疼痛之下是几乎丧失了意志的,眼下的小宫人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何况是眼下他们人在溪边,所以她的身下也没有刑凳支撑,就这样趴在泥土里。
而且,每个人都很清楚的是,在她没有开口招供事前,这身后的板子是绝对不会停下来的。
“陛下……陛下饶命。”
尽管声音已经有些微弱了,但是秦帝还是听到了她的声音,几乎是立刻地,执板的侍卫便停下来站在了原地。
“自……自打安妃娘娘薨逝之后,奴婢几乎是夜夜梦魇,每次都是安妃娘娘掐着奴婢的脖子,说她是冤死的,要求彻查此事。”
“梦魇是特别可怕的,就好像是有人有了千斤重的东西在身上,想动弹动弹不得,想喊又喊不出声音来。安妃娘娘说她那日根本就不是不慎落水,而是被人蓄意推下千鲤池的。而且千鲤池里面早已人在等,等她落水了,便把她往水更深处拖去,安妃娘娘她分明就是别人害死的,求陛下彻查此事。”
这小宫人言辞恳切,而且她在近日被安妃的冤魂吓破了胆,秦帝判断她没有说假话,便吩咐身边的总管彻查此事了。
花解语回到自己寝殿的时候,还不知道有了现在的变故。
等到她正用晚膳的时候,突然闯进来一队人马,一副浩浩荡荡的样子。
月妃几乎是下意识地就挡在了她的前面。
“母妃,没事儿的,您先坐着吧,我去问一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花解语安慰性地在月妃的肩膀处拍了拍,起身走到了门边,这才发现最前面的是秦帝身边的总管。
“七公主安好,眼下可是正用晚膳呢?”
那总管笑意盈盈地打了一个招呼,他这样的态度让花解语有些捉摸不透。
“还是安妃娘娘的事情,陛下有了一些新线索说要彻查,所以奴才不得不领着人来各处看看,有得罪的地方,还希望七公主和月妃娘娘谅解。”
他嘴里还说着客气的话,动作却是指示着众人开始搜查。
花解语不动声色地在对方手里塞了银子,转身回到了座位上继续用饭。
“没事了母妃,不过是寻常的搜宫而已,咱们这里什么东西也没有,不必在意。”由于今日的七公主已经不同往日耳语,因此即便这些人是总管带过来的,也不敢在她面前造次。
挪动器具的动作已经表明了他们的立场。
“那惊扰月妃娘娘和公主了,不适之处还请见谅。”各个方向的太监已经聚在了原位,很明显他们是没有查到任何东西。
总管正要走人的时候,突然从外面跑进来一个小太监,在总管的身边耳语了几句。
那总管的神色一变,几乎是立刻的,连道别的招呼都没有,便即刻跑远了。
花解语追上去几步,只听见一声快去禀报皇后娘娘。
现在的事情还尚在掌控之内,左右那边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花解语重新回到了餐桌上,给不明所以的母妃夹了一筷子的鸡肉。
“水妃那个贱妇,不过是拿着协理六宫之权,居然也妄图爬到本宫的头上,也不看本宫的父亲和长兄,在边境给大秦立下了多少的汗马功劳。那日把安妃推到池子里边的宫人,真的是水贵妃宫里的太监假扮的吗?”
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总管亲自跑到了未央宫,此时他看着皇后一脸的快意,只觉得自己的前程一片沃土,必定会青云直上。
“回皇后娘娘,是,这次不仅人证物证俱全,而且那小太监和水贵妃已经都被堵在了那里,有侍卫专门看守着,就等着娘娘过去把水妃缉拿归案了,这样一来的话,这协理六宫之权,陛下一定会收回的。”
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之后,皇后直接拔了自己头上的一支金步摇放到了对方的手上。
“此时情况紧急,对于此事,本宫另有重赏。”
皇后派人通知了丽妃之后,便带着花拢蕊等人一起朝着水贵妃的水榭赶了过去。
“母后,女儿总觉得此事有蹊跷,水贵妃能够凭借一己之力爬到如今的位置,怎么会连这么一点儿的警觉都没有?母后你不觉得这次的事情进展的有些过于快了么?而且安妃她在宫里宿敌太多,那日陷害花解语失掉了父皇的宠爱之后,对水贵妃已经没有了半点威胁,她完全就没有出去安妃的理由。”
在前去的路上,花拢蕊把自己的疑问说了出来,自然是没有得到半分的理解。此时的皇后被这个巨大的胜利淹没了,又怎么可能会把她的这一丝劝告给放在心上呢。
“够了,本宫带你去是让你帮忙咬实她的罪证,若是你还是这样碍手碍脚的,不如先滚回去。”
花拢蕊本来以为自己能够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谁知道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她刚要愤愤地往回走,哪知道身后的丽妃突然发了疯似的扑过来。
水贵妃是凶手的消息已经传开了,因此花解语、琬贵人以及其他的妃嫔和公主们此时都聚集在这里。
花拢蕊下意识地一躲,险些踩在了琬贵人的脚上。
“安妃你不得好死,为什么你受尽了陛下的宠爱还要害死我腹中的皇儿,太医院的大人说那是一个已经成型的男胎。”
“安妃你死有余辜,即便是沦为水鬼,也洗不净你身上的罪孽。我把你推下去的时候,恨不得把你的心肝都掏出来看看是不是黑的。”
丽妃她一向都是温婉的性子,此时这样的发疯当真是让所有人都为此心悸,她们实在是想象不到在这二妃之间居然还有这样的血海深仇。
皇后本来是作为正义者的形象去捉拿罪妇,哪知水榭还没到她自己的阵营里面就已经乱了拳脚。
她下意识地转身过来在丽妃的脸色狠狠地打了一掌。
“丽妃,你疯啦,你这是胡说什么呢?”
这一巴掌想必打地是极重,丽妃的身子本来已经扑出去了,此时完全坐在地上。
她的罗裙沾满了泥巴,两条腿直直地岔开在地面上,往日里四妃之一的亮丽全然尽失。
“是安妃那个贱人害死了我的皇儿,所以她也不得好死。”
皇后显然是没有想到会有如今的变故,就在前几天她刚处置了一个安妃,哪知道丽妃居然也紧跟其后。
“丽妃你在胡说些什么,你们,还不赶快把她扶起来。”
丽妃现在已经半个身子靠在了花丛里,旁边绿色的枝叶抽打着她,得到了皇后的命令之后众人去拉她,好不容易才把人扶的站稳了一些。
“皇后娘娘,臣妾没有胡说啊,都是安妃那个贱人,臣妾还会落到如此凄惨的地步,如果还能重来一次,臣妾还是一样会把她推进千锂池。”
丽妃一把推开了身边的宫人,跌跌撞撞地朝前走了几步,大概也就是几米的距离,就被闻讯赶来的侍卫制服。
这真当是一场精妙绝伦的好戏,现在的皇后站在了最中央,就像是唱段已经到了最为**可是戏子却偏偏忘了词一般的尴尬。
花解语看着这场由自己主导的戏终于开场,她抿住嘴,止住了想要大笑出声的冲动。
丽妃虽然素来都不受秦帝的宠爱,但是靠着皇后这棵大树日子也过得颇为得意,眼下她这样的结局想来是谁都不曾想到的。众人就这样看着疯疯癫癫的丽妃被架走,半响说不出一句话来。
当天夜里,丽妃被废了妃位赶往冷宫的消息就已经传开了。
然而,这也仅仅是开场而已。翌日。
花解语到了千锂池的时候,水贵妃便已经到了。
此时还仅仅是清晨,晨光熹微,而且因为昨夜下了一晚上的雨,此时的空气中有一股青草和泥土混合在一起的清新气息,特别的好闻。
第196章 道破梦中人
在不远处,千锂池里面又是一副波光粼粼的景象,水面处的鱼儿上下游动,怡然自得。如果不是特意回想的话,大概谁都不会知道就在这池子里前些日子还溺死了人。
“贵妃娘娘安好。”
花解语上前打了招呼,也正是她的声音打断了水贵妃的思绪,她赶紧转过身来,朝着花解语点头示意,便算是还礼。
“你母妃还好吧,前些日子为了你的事情,她的身子清减了许多。”
“当日也算是有惊无险,母妃她的身子已经好多了,谢贵妃娘娘关心。”
客套的话一说完,花解语却突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索性对方很快便开口了。
“花解语,昨日丽妃的事情,你是不是早已经知道了?想来真是多谢你,皇后已经有了坐实我罪名的决心,如果不是昨日丽妃突然交代了此事,恐怕此时前往废苑的便是我了。”
她的目光虽然很是平静地注视着花解语,但是花解语却从对方的眼睛里知道了肯定的答案,她肯定是知道了这件事情,眼下不过是过来寻求一个合理的解释。
有时候到了某些关键的时刻,不是人在主导事情,而是事情的发展趋势主导着人,花解语看着水贵妃的脸,轻轻地点了点头。
“关于安妃一事,我早已察觉,不管是瑞兽猫,还是丽妃,都已经在事前被人下药。”
这些话说起来简单,可是一旦行动起来,却是需要环环相扣,一环触动着一环,才会有如今的局面。
水贵妃看向花解语的眼光愈发地复杂。
如果这件事情花解语赌错了一环,那么眼下她们面临的将是什么样的结果。
时间、地点,分毫不差,甚至是选择了在自己最为危急的时刻把事实的“所谓真相揭开”恐怕也是已经事前预知的。
水贵妃突然感觉到了与虎谋皮的恐惧感。
她在这深宫里的这么些年,难道还不及一个小姑娘来的老谋深算吗?
可是不管怎么样,都是花解语的缘故,她才得以脱险。
水贵妃勉强稳定好自己的思绪,正色朝着花解语道。
“总之这次是多亏了解语你,否则的话我还不知道要被人如何宰割。眼下已经快到夏日,到时候明月宫设宴一定好好招待你们母女以表谢意。”
“娘娘与其感谢我,倒不如想想太子的事。”
水贵妃扬起眉梢:“此话怎讲。”
“娘娘忘了,之前解语和您说过的话吗?我们女子掀起再大的风浪也是在后宫,但太子不一样,太子登基,您才是太后。”
“这……”
“我已经给您物色了人选。”
花解语意味深长一笑:“接下来的路,就看娘娘您怎么走了。”
“那一切,还要劳烦七公主了。”
“娘娘放心。”
与水贵妃商议后,花解语吩咐了莺儿琴操,将消息传了下去。
这事不是心血来潮,当初太子被禁足时,花解语寂静开始着手,不过今日才实施而已。
安妃一事,倒是让花解语越加明白,强大己身才是正事。
三日后,花解语穿梭于御花园中,神色打量。
这是花解语正甄选摆宴之地,想来此次摆宴的由头,就借百花宴之由头在秦宫之中,宴请京都官妇贵妇。
以贪玩为由,自是一个极好借口。
花解语带着众人缓步行在御花园内,一旁木嬷嬷正轻声讲着,御花园内摆宴、赐宴的宫中规制。花解语一旁听着,一旁选着合适之所,正看一处,四周打量之际,就见秦帝正龙行虎背而至。
“儿臣参见父皇,父皇万安。”花解语本就欲找秦帝,求他准了赐宴之事。此处得见,自然心中生喜,连忙带了众人见礼问安。
“起吧。”秦帝见到花解语,眼中厉色稍缓,随意抬了抬手。
“父皇。”秦帝话音刚落,花解语就冲至了他身帝,扯了他的袍袖,高兴道:“您下朝了吗?儿臣本就欲去寻您?”
“噢?何事?”
“儿臣知京都百花节之事,不过想来儿臣无福,也出不了宫,就想在宫中也办个百花节,宴请一些官妇贵女,一起于宫过个百花节,可好?”花解语满面兴奋,一双水润大眼看着入秦帝之心,干净、清澈,或许这就是他宠爱这个小女儿原由。
“自然可以……”
秦帝未完之语,被花解语突然抚他眉间之手,打断了。众人皆被花解语如此动作吓出一身冷汗,龙颜岂可是随便能摸?秦帝未出声,未打断小女儿突然的动作,只紧紧盯着她,似要把她的身体看出个窟窿一般。
“父皇,你可是很累?”软软糯糯声音响起,花解语小小声里有不满,:“怎会眉羽间都是倦色……”
宫廷之内无父子,帝心不可揣度。所以,在这宫廷之中,无论大臣、妃嫔,对于皇帝之事,只是心中揣摩,若是要表达关心,只会说些套话、官话,以免被他疑心为窥视帝踪。现下,花解语所言虽是普通人家最平凡的关心之言,在皇家却是大忌。
但,不知为何,秦帝在听了花解语如此放肆言论之后,那被朝堂之上,惹得烦躁不已,生出疲倦之心,瞬时就得到了治愈。
“小七,你可有怨过父皇?”不知为何,秦帝竟想起上太后之事,禁足花解语之行,以及以往很多往事。以前,他待这个女儿并不好。
“为何要怨?不过……”花解语反问秦帝,而后似不好意思道,:“之前,在清心庵时,儿臣没吃没喝时,还是怨过一阵的……”
对皇上心怀怨怼!花解语此番言论,又让周遭众人惊也一番冷汗。
明光宫中之人,现下更是恨不能上去捂了花解语之口。可不知为何,秦帝听后,面上笑意却多了起来,当下就拉了花解语之手,说要陪她逛园子选赐宴之地。而后,又在御花园内,春光之中用完午膳。眼见,天色有些暗,有下雨之象。于是,父女二人这才在一群宫侍伺候之下,各自回宫。
春雨贵如油,花解语领着众宫侍才行到一半,天空之上就飘起细细小雨,打在人身,到底有些清冷。
木嬷嬷等人连忙将花解语护到宫廊之下站好,又打发了小太监快快回了明光宫中取雨具,而后才立于宫檐之下,纷纷躲起雨来。
花解语看着眼前雨帘,细润如丝,虽大却密集无比,似一张大网一般,交织无疑,将人困于网中。
此时,正是降雨最盛之时,宽阔无遮掩之地,自然无人再行,一眼望去只有远山雾景。突然,一个急急行至雨中白色身影引得起花解语注意,那匆匆离去的白色身影,让她瞬时想起了傅颜。他们似又有月余未见了……
此时,花解语极其想要出宫,想要离了这个金碧辉皇的囚笼。
德孝长公主欲在宫中赐宴,邀京中官妇贵女共享百花节之事。随着秦帝一道圣旨,似在京都砸一道巨雷。
公主赐宴之事,自开国以来,自是有的。
只是公主禀了皇后,由皇后在下凤旨于各家各宫之中。从未有过,则皇帝下圣旨之例。众朝臣百思之后,终是得出七公主乃是受宠的事实。
如此一来,因太后病倒之事禁足,被人小觑,以为花解语圣宠不过云烟之人,终是被恨恨打了一巴掌。一时之间,京都中贵女都以接到七公主邀花贴之荣。
宫中皆事不过如此,花解语自是全力准备起宫宴之事,索性木嬷嬷原本就熟知宫宴规则与流程,加之秦帝遣了宫九前来盯摊,因而一切宫宴之事,虽是繁琐,却也未费太心神。想到此次欲为太子选妻,想了想,五皇子花子轩也早弱冠之年,若是有了合意之人,自是也可称此机会如了心意。
何况,梁国公主将至,若是和亲,必会在候爵以上亲贵之中的选一位俊俏儿郎为夫。且听说,这位梁因公主极得圣宠,若是双方有意,就是皇子迎娶,也不再话下。加之这公主身份,怕是不能以正妻之位以下待之。
如此,想登鼎九五之位者,自不可娶了梁国公主,只因未来秦国国君皇后,必不能为异国之人。
想到其中利害,花解语自是将利害之处传了到五皇子处。
毕竟,如此早做决断最好。只没想到,花解语百花宴还未开始,有“第一公主”之称,梁国公主耶律若音就快马加鞭的来到秦国京都。
许是之前耽误时间过多,耶律若音病愈后,竟是弃马车、送亲车队,带着一队随从轻骑,骑马先行来了秦国京都。京都驿馆接到耶律若音一行人时,还恍若梦中一般。
耶律若音即已到,自是需上朝面圣,呈报梁国国书。于是,终在百花节前夕,呈上国书,上殿面圣。
如此大事,花解语自是知晓。接到耶律若音与使臣面圣之期后,花解语心中就有了一策。此时,花解语正换了一身云纱白锦堆成的襦裙,上身着白色纱衣,腰带绣了一圈淡蓝的迎春花,梳了一倭堕髻,髻端用雪色锦带系上,长长锦带尾端系上几个银铃铛,远远看去,犹如雪之精灵,狡黠精怪,不似凡间之人。看得一旁侍候的宫人,惊艳万分。
大朝会开始时辰,为在每日卯时三刻,朝会开始之前,则为秦国重要之事的奏报时间。待重要之事言毕,自然才会领了外国使臣觐见。花解语想着心中之事,自然掐准时间,在朝会开始之前,就偷偷领了莺儿,藏在了秦帝龙座之后的屏风小隔间内。
待大朝会内事快议完之际,花解语这才偷偷从前小隔间出来,正见欲退身回列的傅颜、宋尚二人,花解语远远看去,只觉二人此种姿态极为熟悉。今日朝堂之上,内事争议依旧为东宫太子的废立之事,大约因有梁国使臣前来有朝见。因而,今日众臣争议此事之时间,到是短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