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吉时医到-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医院的官员站在旁边议论纷纷,然后其中一个站出来咳嗽一声道:“我们后天就要动身去平疟,杨大小姐也准备一下,”说着顿了顿,“朝廷的差事非同小可。杨大小姐要仔细应对,否则出了事…只怕谁也帮不了你。”

这话是说给她听,恐怕也牵连上了闫阁老。是她求闫阁老要拿回杨家的保合堂。整件事和闫家离不开关系。

杨茉道:“平疟这样的大事,朝廷真正依仗的是各位大人,民女不敢逾越。”

无论他们说什么,杨氏总能伶牙俐齿地回过来,太医院官员冷笑。现在不是跟黄毛丫头逞口舌之快的时候,几个人互相看看甩了甩袖子。陆续走出杨家大门。

杨茉将手中的圣旨又打开细读了一遍,陆姨娘这时才敢走出来,“大小姐,这是真的,朝廷将保合堂赐还给杨家了。”

杨茉上前走几步伸出手来紧紧地保住陆氏。

陆氏被吓得不知所措,半晌才回过神来,也伸出手试着安慰杨茉,“大小姐别着急,疟病一定会治好的,大小姐若是害怕,就…就…多带些人过去…要不然我也跟着”

杨茉从陆氏怀里起身,脸上都是笑容,“姨娘,晚上我们摆桌宴席庆贺可好。”

陆氏忙点头,“好,我让厨房准备饭菜。”

陆氏尽量地张罗做杨茉平日里爱吃的饭菜,有这样的喜事,大家做事都觉得轻松,很快就将桌子摆满了,杨名氏才坐下,莹姐就抓了块奶汁角,杨名氏不禁斥骂,杨茉笑道:“族婶就由着莹姐吧,这里也没有旁人。”

杨名氏这才住了嘴,埋怨地看女儿,“你瞧瞧杨大小姐,若是能学到半点,将来也能嫁个好人家。”

连陆姨娘也跟着笑起来。

这样随意的说笑,没有了席间虚假的应酬,才是杨茉最向往的日子。陆姨娘平日里吃的少,如今女儿在身边,胃口也好了些,吃了几块碳烤的羊肉,就开始不停地给杨茉夹饭菜,杨茉面前的盘子很快就高耸起来。

屋子里饭香四溢,杨茉让秋桐几个丫头也坐下,大家热热闹闹吃了顿饭,一直闹到很晚杨茉才梳洗完和陆氏一起躺在床上说话。

屋子里只有母女两个说话的声音,陷在软软的被褥间,杨茉觉得说不出的舒服,闭上眼睛一会儿就睡着了。

京中大多数人家都灭了灯,只有童御医还跪在冰冷的石板上等着见冯阁老一面。

“我们老爷真的已经睡了。”

冯家下人来相劝,童御医却依旧不肯起身,哭丧着脸,“那我就等到明日一早。”

下人不禁叹息,“大人这是何必呢,我们老爷受不起啊,大人是堂堂的朝廷命官,怎么好跪在我们家的院子里,这若是传出去可如何了得。”

童御医仍旧不为所动,“我不知别人,冯阁老就是我的衣食父母。”说着悲悲戚戚地哭起来。

下人在一旁等了一会儿,没有法子只好又去冯阁老屋里通禀。

童御医正觉得膝盖如同针扎般疼痛,腰也断了般再也挺不直,下人恰好这时候回转,“老爷请大人去书房呢。”

童御医顿时欣喜,身上的疼痛也去的无影无踪。

童御医进了书房,冯阁老正躺在贵妃榻上休息,童御医二话不说立即跪下来,“恩师您可要救学生啊。”

童御医学着文官的样子和冯阁老攀师徒的情分。

冯阁老抬起眼睛,仔细看了童御医一眼,才缓缓道:“我当是耍原来是保定,保定啊,你快起来,我何时成了你的恩师。”

“恩师,学生知道错了,学生该听恩师的话,不去招惹杨大小姐。”

冯阁老叹口气落下眼皮,“就算你不是寒窗苦读科举入仕,想必也一样寒窗苦读才有了今日的仕途,堂堂七尺男儿。和一个姑娘家过不去,也不怕别人看着笑话,”说着意味深长。“我早就让你们将目光放远点,不要计较一时得失,你们偏不肯听。闹出事来,又让我想办法。”

冯阁老说着挥挥手,“走吧。走吧,我年纪大了,这把老骨头快被你们折腾散了。”

童御医抬起满是冷汗的额头,眼看着冯阁老闭上眼睛,呼吸越来越平稳,趴伏在那里不知道如何才好。

是该出声吵醒冯阁老。还是安静地退下。

过了一会儿,冯家管事上前给冯阁老盖上薄被,然后将童御医引了出去。

童御医不知所措。拉着冯家管事不肯松手,“阁老这是什么意思,是不肯管我了,还是”

冯家管事这才道:“大人回去吧,我们老爷这是答应要帮忙了。您就安心去平疟到时候您就知道了。您就想着若是立下大功,将来也能功过相抵。您说是也不是。”

童御医慌忙不迭地点头,“是,是,是,您说的对。”然后作揖行礼,提着官袍转身退出去,活像夹着尾巴的狼。

冯家管事半晌才抱起手看童御医的背影,就这个模样还能当官。

内室里传来冯阁老咳嗽声,冯家管事才进去服侍,冯阁老要去内室里歇着,就让冯家管事伺候上了床榻,“要找一个接班人喽。”

“满朝文武都在老爷心中,老爷说谁行,谁就行。”

冯阁老摇头,“都不中用。”

下人一时揣摩不透冯阁老的意思,“您是说”

“要看这次科举…常家的后人也该入仕了。”

原来老爷心中早已经有了打算,“您是说常五爷。”

“他这样挺好,早早撇开身上的婚约,才更有前程,”冯阁老说着脱下长袍盖上锦被,“女人啊…何足道哉,该有的时候妻妾成群,甩也甩不掉。”



杨茉才让人将保合堂收拾出来,还没来得及采买药材,就到了要随太医院出京的日子。这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杨蟠的案子还没有贴出审理的日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个定数。

杨名氏干脆地道:“大小姐放心,这里还有我呢,你那族叔明日也要来京了,这案子我们怎么也会告到底。”

话是这样说,可是她不在京中总是放心不下,杨茉嘱咐杨名氏,“有什么事就让人捎信过去。”

杨名氏点头。

杨茉这才上了马车,秋桐、春和也跟着上车,车外有两个跟车的婆子和四个家人一起出城。

等了一会儿,沈微言才背着药箱气喘吁吁地过来,站在车前喘口气,沈微言向杨茉赔礼,“药铺有事耽搁了片刻。”

沈微言用黄花蒿治疟已经有了些经验,这次能随她一起去治疟,也让杨茉安心不少。

第八十四章满城惊艳

沈微言上了杨家家人的车马,大家都纷纷向他看过来,沈微言觉得有些拘谨,其中一个管事打扮的下人低声道:“沈先生是怎么认识我们杨大小姐的。”

被问到这个,沈微言眼角有些微红,看起来十分腼腆,表情诚恳,老实本分的男人很快被车厢里所有人喜欢。

“是在常家看诊的时候,后来又在董家、闫家遇到”

“将来是要来我们家药铺坐诊吗?”

“不是,”老实的男人摇头,“之前和药铺的东家说好了,要在药铺里两年。”

“可惜啊,不过两年一眨眼就到了。”

沈微言觉得杨家的人很热情,就多说了几句话,“你们是才到杨家的?”

“很久喽,”其中一个家人道,“我们本来就是家仆,老太太走的时候将卖身契还给了我们,还给了份银钱让我们自立,我们也是听姨娘说杨大小姐要从常家出来,我们就回来了。”

原来是这样,一定是杨家一直待下人不错,下人才肯在这个时候回来。

大家说着话向车外看,许多人聚在街道两边议论纷纷。

“是杨大小姐。”

“一个姑娘家跟着那么多男人去平疟。”

“哎呦,可了不得的女娃娃,就是不知道将来还能不能找到婆家。”

车厢里的下人不屑地道:“这些人就会乱说,我们家大小姐怎么能和寻常女子相比,那些女子不过就是做些针线,我们家大小姐是真正的治病救人。”

沈微言觉得杨家下人说的很对,杨大小姐若不是这样行医,就不能救这么多病患,每次他站在杨大小姐身边看杨大小姐诊治病患。他就觉得那些是让他永远无法企及的,“会有人明白大小姐的苦心。”

胆小的男人双手规矩地摆在膝盖上说出这样的话,让车厢里的气氛更加愉快起来。

“你瞧着吧,今天还有更解气的。”赶车的下人也回过头笑着说。

沈微言正要问是什么,马车忽然就停下来。

杨家人低声道:“大兴县衙到了。”

大兴县衙,沈微言探出头去看,杨大小姐做的两轮车架停下来,车厢门打开,青缎面的绣鞋先从里面迈出来,然后是鹅黄色的衣裙和青色素面褙子。没有大户人家小姐身上带的金银首饰,也不见什么名贵的饰物,只是简单的衣着却看起来十分的清丽、大方。长长的幂离垂在腰间,让人难见幂离后面的真容。

沈微言顿时惊在那里,杨大小姐怎么在这里下车。

众目睽睽之下,杨大小姐带着下人走到县衙前。

本来喧闹的街道和县衙前,顿时安静下来。周围人将目光纷纷看向走来的杨大小姐。

今天是县衙放告日,但凡有要告状的今日要将状纸递上去,小案当日上堂,重案等候府衙发下来开审的布告。

“大姑娘家怎么出来抛头露面。”

“你懂得什么,这是治好了疟病的杨大小姐。”

到了夏秋大家就谈疟色变,听说有了治疟的药方又听说朝廷派人去京畿平疟。大家便多了几只眼耳,打听了许多消息互相议论。

本来排了长龙的队伍,纷纷让开。排在前面的大婶主动将几个人拉开,“快,快,让杨大小姐先递告状,你那不过是三五两银子。着什么急,打赢了也富不了你。”

杨茉特意比太医院约定的时间早了一个时辰。就是要来县衙将状纸递上去,原告将状纸递上,讼师才能说话,这是规矩,再说这样牵扯到常家的案子,不知何时才能开审。

“姓谁名谁,哪里人士。”

衙差接了状纸,按部就班地询问起来。

杨茉一一作答,等到状纸呈给师爷翻看,典吏详细记录。

“哪个是祖籍燕京的杨氏?”

杨茉抬起头向前走了几步,说话的衙差看向杨茉,“杨氏进来吧!”

在现代,杨茉还没有上过法院,来了古代却走进了公堂。堂上一阵震耳欲聋的鼓响,在衙差的唬威声中,杨茉走上前跪下。

“堂下所跪何人。”

杨茉听到威严的声音响起,便依照之前讼师所说仔细回答。

县丞和师爷边听边小声商量着。

堂上典吏又问,“杨大小姐按旨平疟,何故此时递上状书。”

杨茉低声道:“民女状告之事和之前族婶状告的族兄被害之案有关联,民女恐此案开审时民女不在京中,故此时将状纸呈上。”

之前的命案还没有审理,现在又有了侵吞财产状书,县丞也惊讶起来,常家到底是大族,怎么会接二连三惹上官司,县丞将长长的状书又看了一遍,杨大小姐可真会挑时候,谁敢误了朝廷平疟的差事,他一时寻不到理由将状书驳回,就只得将状书接下来。

“开审之日另行布告。”

杨茉应承了一声从衙门里出来,在众人议论中径直上了马车,杨家的马车向前走去,街边议论的声音才又大起来。

春和不明白,“小姐为什么要这时候递交状书?”

“因为我要借着朝廷平疟的声势,这样才能让更多人知晓我告常家侵吞我的嫁妆。”她一个孤女必定势单力薄,最重要的是,“好让更多人注意杨蟠的案子,免得常家塞出一个下人就不了了之。”

不管怎么说,常家在财物和名声上都要付出代价,常家人一定盼着她不能顺利回到京中,她就是要常家知道,就算她不在京中,常家这个官司也是吃定了。



很快常家下人将消息传给常大太太。

“杨大小姐将状纸送上县衙了,”管事的道,“街面上很多人都看到了。”大多数人都是因平疟的事认识杨大小姐,又顺藤摸瓜打听到杨大小姐要状告常家。

常大太太皱起眉头,刚要问清楚,只听院子里传来哎呦一声惨叫,一个小丫头被常大老爷一脚踹倒在地上。“瞎了你的眼睛,竟敢撞在我身上。”

小丫鬟捂着下身脸色青白,疼的说不出话来。

常大太太忙迎出来,常大老爷一脸的怒气,冲着大太太喝叫,“这个家你是怎么管的?下人愈发没有规矩了。”

常大太太看向身边的余妈妈,余妈妈忙吩咐下人将那小丫鬟抬了下去。

常大老爷冷哼一声从常大太太身边走过,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你可知外面的人都在说什么?同僚们在我背后指指点点,都是因为那个贱人。我早就跟你说,既然她病成那个模样,就不要按时请郎中来看。随她自生自灭,你偏不肯听,说什么好歹是一条人命,若不是你的妇人之仁,哪里会引来今日的祸事。”

常大太太听着眼睛就红了。“老爷怎么能怨在妾身身上,从前茉兰也不是这样的性情,订婚约的是两位长辈和老爷。”

“内宅是你管的,闹出丑事来,你还要怨谁?”常大老爷说着一拳打在矮桌上,花瓶摇摇晃晃掉落在地。屋子里顿时传来碎裂的声音。

屋外的小丫鬟吓得浑身颤抖,生怕老爷的怒火会烧到她们头上。

常大太太脸色难看,也不敢再出声。听着常大老爷喘气的声音渐渐轻下来,才问,“老爷到底怎么了?”

提起这个,常大老爷的怒火一下子又烧起来,“今年的拔擢名单上没有我。”

常大太太听得这话眼皮顿时一跳。“怎么会这样,要不然去乔家问问。请乔老爷帮忙”

“找过了,”常大老爷满眼怒火,却也遮掩不住落寞,“吏部议奏官员升迁,也没有乔文景,乔文景考满只得了中上。”

常大太太惊讶,竟然乔老爷也没能升迁。

“那些老不死的御史,竟然上了一份奏折,参我指使家人杀人。”自从冯党执政,已经很少见御史上奏折,这次连公堂还没上,家里的事就闹得朝野人尽皆知,常大老爷攥起拳头,“我本要回来拿银子准备去冯阁老家中,看看还有没有门路,谁知道看到那贱人去县衙递了状书…我们常家真要毁在那贱人手里不成?”

原来是这样,老爷是亲眼看到杨大小姐去了县衙,怪不得会这样生气。

“不要脸的贱货,让满街的人瞧着她走进县衙,生怕别人不知晓她要告谁,你说她恭谨温顺,我看她比谁都有心机,竟然赶在这个时候”

常大老爷话音刚落,外面传来常老夫人的声音,“着什么急,今年没有拔上,还有明年,明年不行还有后年,只要脸面保住将来就有机会,趁着茉兰去京畿,你该想的是怎么将这两个案子平息下来,你儿子就要科举了,我们常家还不容易出来这样一个后辈,你误了他的前程,我便与你没完。”

常大老爷起身去扶常老夫人,“母亲,您说怎么办才好?”

常老夫人慢慢地走进屋子坐下来,喝了口茶才抬眼看向急切的常大老爷,“杨蟠的事牵连了太医院,童御医从冯府出来之后都稳住了心神,你怕什么?等着吧,等着看看茉兰什么时候从京畿回来,是不是能立下功劳。”

常大老爷揣摩不透母亲的意思,“母亲难不成还盼着杨氏立功。”

“是啊,”常老夫人落下眼皮,声音极其温和,“我是盼着她能回来,毕竟是我妹妹的血脉。”

常大太太听得心中一动,这样的好事落在杨大小姐身上,人人看着眼红,可是杨大小姐真的能平安回来吗?

——————————

周五我在y——y上有访谈,有愿意来听的同学,早点报名吼~缺副版主一名,帮我管管评论区,有米有人愿意呀。

第八十五章求医小粉红

马车出了城门,杨茉端坐在车里,周围不再有嘈杂的议论声,她的心也更加安静下来,杨茉将马车窗帘拉开一条缝隙,向外看去。朝廷的兵马威武地跟在外面,她的车马在整个队伍的中间,不管太医院有什么打算,至少表面文章上做的很好。

能来治疗疟疾,将黄花蒿和防疟病的方法推广开,就算有些阻力也值得一试,现在就是要仔细想想该怎么及时控制疟病。

车队在中途休息了片刻,大家用了些茶点在天黑之前赶到了通州的一个小村子。

朝廷已经收拾出几座院子让大家住下。

丫鬟将东西收拾进屋,不一会儿功夫沈微言看过周围的情形赶过来,“和朝廷之前说的不一样,并不是只有伤兵住下的村落染上了疟症,旁边几个村子都已经有不少人染病。”

朝廷向来是粉饰太平,否则前世疟病也不会向周围蔓延开来,一发不可收拾,直到入冬才平息。

“有没有驱蚊?”杨茉在村口看到有堆起的驱蚊草药。

“有,”沈微言点头,“听说昨日开始烧的草药,特别是我们这边都已经点了香炉。”

最害怕染病的还是太医院的大人们。

“接下来怎么办?”沈微言看向杨茉。

平平安安到了这里,太医院的人却没有来向她说明,接下来要她怎么帮衬治疟,杨茉道:“治疟的方子太医院早就知晓,让我过来也是迫于朝廷旨意,不见得会让我们做什么,不过是做个陪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