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吉时医到-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神医,会用血救人,这次不知道怎么治童应甫。”

“血有用,喂他吃血呗,之前不是也有郎中说过。杨大小姐的血能治百病,醇郡王公子能好,是因为喝了杨大小姐的血。”

梅香听着身边的议论,目瞪口呆,原来外面都这样说大小姐。

童应甫犹自在那里跳来跳去,嘴里喋喋不休,仿佛有用不完的力气似的。

杨茉将药箱放在桌上,从里面拿出事先让梅香准备好的工具。

“那是什么…锤子”

惊呼声传来,“锤子也能治病?”

“啊…还有凿子,这是干什么用的?”

听着外面嘈杂的声音。看不到牢里到底是什么情形的右院判有些着急。

“是斧子吗?是斧子,真的是斧子,这些东西能拿来治病?怎么治?”

杨茉看向童应甫。“犯人的病是头症,应该将头打开,切除里面患病的地方,人也就自然好了。”

童应甫喊叫的声音忽然一顿。

“将头打开,那不就死了吗?”

右院判听不下去。大步从角落里走出来,向董昭行了礼,“世子爷,我们也来旁听杨大小姐诊治。”

董昭不动声色,声音低沉,“大人来的早。”声音里带着些许讽刺。

右院判假装没有听到。看向杨茉,“杨大小姐说的简单,将脑打开谁还能活?你这是治病还是要杀人?”

杀人对牢吏来说不陌生。可是切开头颅杀人…还是这样一个大小姐…听起来觉得心里冰凉。

不可能将头打开人还能活,这是谁都知道的事。

杨茉道:“大人可将和我一起去疫区的姚御医叫来询问,在疫区时有个病患头中汁液外流是否被我治好了。”

头中汁液外流…那不是…脑…

右院判脸色变了,脑出来人还能活?这怎么可能。

杨茉道:“我需要煮沸的水,一条长凳。绳子,要将犯人绑缚住。我才能动手。”

绑着人将头打开。

右院判的脸越来越黑,“皇上有命,不准动私刑。”

“这不是动私刑,这是给童应甫治病。”董昭不冷不热地回了一句。

治病不是用刑,话说的好听,这比刑司里所有的刑具都让人恐惧,与其这样熬下去,不如就死了,右院判想着抬眼看向童应甫。

“犯人已经疯癫,不会知晓我们要做什么,”杨茉看向右院判,“大人我说的可在理?”杨茉说着将旁边的外科工具打开,“就算犯人有什么差错,我自认也能将人治好。”童应甫和太医院的人害了杨家,就算父亲生死未卜,光是母亲自尽殉葬这笔血债,她也要让这些人还清。

童应甫若是害怕,无非是咬舌自尽,她话先说在前,她有办法将童应甫救活,只要童应甫的病没好,她就会治到底。

右院判道:“若是治不好该如何?”

“接着治。”杨茉十分自然地回过去,眼睛看着童应甫,童应甫已经好一会儿没有要——下蛋了。

精神病患者也能听明白她要做什么吗?那不如试一试。

右院判道:“不说明白,本官不会让你动手。”

杨茉道:“脑能支配人的行为、情绪、感觉、精神和生命,犯人将自己想成一只鸡,向来是精神出了问题,只要找到脑中能支配精神的地方,将它切掉,人就会恢复原状,就算和从前不一样,也不会这样疯癫。”

“要切开脑,就得用这样的工具。”

杨茉说着话,外面传来脚步声,杨茉转过头看到济子篆,人都到齐了可以开始动手。

“胡说”右院判大声喊叫,才发现声音已经嘶哑,说着从怀里掏出文书,“你们这是变着法的动刑,皇上看在童应甫多年在宫内诊脉也算尽职尽责才作此安排,你们谁帮杨氏这般作为,就是有违圣命。”

牢吏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董昭道:“不劳大人费心,出了差错自然算在我身上,我自会去皇上面前复命。”

右院判冷笑,“世子说的简单”话还没说完。

外面传来笑声。

“那我呢?我和都察院的官员能否作保。”

身后周成陵的声音,杨茉想转过头去,还是忍住。

周成陵带着身后的都察院官员,慢慢走过来。

“宣王爷”众人上前行礼。

“宣王爷。”右院判心中登时五味杂陈,看向都察院的官员,那官员也是一脸呆愣,眼睛被杨大小姐拿来的东西吸引。

右院判装作并不在意,低声道:“宣王爷,本官也是按章办事,生怕一步走错,大家都被责罚,杨氏的法子实在是闻所未闻”

“那她动手,”周成陵淡淡地道,“我也想知道打开头颅能否治好疯癫病,”说着看向右院判,“太医院有别的法子疹症?”

右院判觉得宣王那双眼睛里仿佛有熊熊烈火,正在找一个宣泄口,一不小心那把火就要烧到他身上,可现在他也顾不得那么多。

“宣王爷,这案子是三法司会审,王爷在这里…皇上那边恐怕会”皇上的旨意都不遵守,这是要引圣上猜忌吗?

周成陵笑起来,飞起的眉宇黑亮润泽,眼睛闪烁出迫人的光亮,“右院判,有旨意要核对太医院的账册,你可知晓?”

那把火,右院判眼看着那把火,烧到他身上了。

——————————————————————————

抱歉啊,这两天有点卡文,汗死。

第一百三十章招认求票加更

周成陵说完径直坐在已经摆好的椅子上,右院判一时六神无主,站在那里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宣王不会随便说起太医院的账册,一定是哪里出了纰漏。

会是什么地方?难不成真正的账册被宣王找到了?他昨日就将那账本藏在了脉案当中。

右院判想到这里,他恨不得立即回去太医院。

右院判夹着尾巴就要开溜,一个高大的身影挡住了他的去路。

董昭道:“院判不着急,既然已经来了,就看完再走。”

周成陵发现杨大小姐侧过脸向董昭点了点头,两个人似是早有约定似的,不由地心里似有一块石头在磨,蛰得他很不舒服,他抿着嘴唇不动声色。

右院判在看董昭。

文正公世子向来死脑筋,不是那么好惹的,跟他疏通定是没有结果,不如就不声不响地从后面绕路走过去,好汉不吃眼前亏。右院判点点头,顺从了董昭的说话,“也好。”

右院判说着慢慢向后走去,路过宣王身边,他抬起头看向宣王。

宣王紧抿着嘴唇不动声色,可右院判却闻到了浓浓的火药味道,仿佛随时随地都会爆开般,右院判心中一紧,恨不得立即离开这里,他不想这火药就爆在他身上。

周成陵看一眼蒋平,蒋平悄无声息地跟了过去。

右院判刚要开溜,就觉得双脚一下子离开地面,整个人像是被吊起来了般,右院判手脚乱舞,“我是朝廷命官,我是”

话未说完,紧接着嘴里被塞进一个咸湿的东西,双臂被扭在后面用一根绳子绑起来。几乎是被拖回了原地。

右院判瞪大了眼睛,嘴里呜呜咽咽。

杨茉不由地回头看,右院判惊慌的神情慢慢地变成了恐惧。

周成陵坐在椅子上,一袭圆领对襟五爪金龙官服淹没在黑暗中。

大约是看到了右院判也被绑缚起来,再也没有人给他撑腰,童应甫倒像些人样了,嘴里“咯咯哒,咯咯哒”的声音也渐渐模糊。

想要攻破一个人的心理防线,就要将他的心理支柱击垮。右院判就是童应甫的支柱,如今右院判自身难保。更遑论要挺身帮童院使。

牢吏看到这种情形也开始动手将童院使抓在椅子上。

杨茉看向济子篆,“请济先生先用针,免得在治疗中病患晕厥。”

童应甫听得这话挣扎的更厉害。他一个人怎么能挣脱几个牢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济子篆将针扎在他身上。

一块布巾展开铺在童应甫脸上。

众人低头看过去,杨大小姐伸出手在童应甫右额上按来按去。

杨茉看向济子篆,“济先生看看,从这里割开可合适?”

济子篆弯腰接手过去。

大家看得白色的布巾瑟瑟发抖。杨大小姐低下头来安抚童应甫,“不用害怕,藏在布巾下,没有人能看得见。”

童应甫却没有任何反应,偶尔传来牙齿打颤的声音。

“先要剃掉周围的头发。”

冰冷的剃刀贴在童应甫头上慢慢地移动,不时地发出刺刺拉拉的声音。

童应甫双腿合拢。只怕他稍稍一放松,尿液就会喷出来。假的,假的。定然是吓他,没有谁割掉脑子还能活着,都是骗人的,只要他害怕了杨氏就赢了,他变成这样都是因为杨氏。杨氏就是他的催命鬼,每一次只要见到杨氏。他就会倒霉。

如今他的脑子也要杨氏来摆弄。

为什么,为什么上天要这样折磨他,童应甫的心脏仿佛就要从喉咙里跳出来。

杨茉将泡好的药酒拿出来敷在童应甫额头上,然后利落地取出外科小刀。

童应甫听到杨氏挑选刀的声音,来了,来了,来了,他试着翻眼睛要晕过去,可是却没有半点要晕厥的意思。

“从这里下刀?”杨茉和济子篆一起商量从哪里割开比较好。

济子篆点点头。

杨茉二话不说一刀划下去。

“割开了,割开了”

“快看啊,要将人头割开了。”

血很快涌出来,杨茉拿起旁边的布巾擦血。

布巾下童应甫睁大眼睛,只觉得额头上有暖暖的东西喷出来,流过他脸颊,湿了蒙着他的巾子。

“妈呀,血…这么多血”

童应甫想和旁边的人一样也喊出来,血,血,都是他的血,杨大小姐会用那些东西打开他的头,斧子、凿子,弄出一个孔洞,将他的脑子割下来,他会一直清醒,就算他咬舌自尽,杨大小姐也会救活他,然后接着给他治病。

“杨大小姐真厉害。”

“看…看…取出什么东西了…是脑吗”

血淋淋的东西…

童应甫听到周围传来呕吐的声音,这些见过血淋淋皮肉的牢吏也忍不住要吐。

杨茉看向济子篆,“剪子。”

济子篆将工具里面的剪子递过去。

杨茉慢慢地剪开童应甫的皮肉。

童应甫顿时感觉到说不出的疼痛,大喊大叫起来,“啊…啊…啊”

杨茉似是被吓了一跳,手一抖,夹子上刚才剥出来的东西顿时滚落在巾子上。

那一团的东西就是他的脑?是不是?童应甫不知道怎么想才好。

杨茉感觉着童应甫的呼吸,若是让他这样惊吓过度真的晕厥过去,反而得不偿失,“还没开始凿开骨头取脑呢,动了斧头难免会疼,你要忍着些。”

还没开始…童应甫鼻端传来浓浓的血腥味。

“放了我…我好了…我好了,”他再也忍受不住,“快放了我,放了我…我什么都说,我什么都说”

只要从右院判查下去,他的罪名也会接着加重,再这样守口如瓶又有什么意思。不如少受苦痛,童应甫哭喊着,“放了我吧,放了我”

杨茉惊奇道:“已经好了?”

“好了,好了,”童应甫不停地点头,“真的已经好了。”

“那要怎么办?”杨茉似是没有了主意看向济子祝济子篆道:“不如先消毒,然后将伤口缝合。”

杨茉点头,用新做好的吃针剪将童应甫的头皮缝合好,最后冲洗伤口。将童应甫头上的布巾拿下来。

童应甫脸色已经青紫,仿佛喘不过气。

“童应甫,”董昭走进牢房里看向童应甫。“既然你已经痊愈,就将没有说清楚的内情道出来。”

童应甫看向旁边被绑成粽子呜呜呀呀的右院判。

“太医院有两笔账,一笔是真的,一笔是假的,真账在右院判那里。平日里就收在我那里,现在我进了大牢…就给了右院判…收在太医院中。”

真账册在太医院,谁能想得到。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他们是想着整件事平复之后,再将账目核对清楚,一把火烧毁。

右院判两额的血管忽然之间暴起。狰狞的可怕,眼睛如同两柄刀已经将童应甫砍成肉泥。

之前说出账目的事右院判急着溜走,如今童应甫更是招认太医院做出两笔账来。就算没有账册,太医院每年用的药材和上清院拿去炼丹的数目也是核对不上。

关键时刻董昭看着童应甫,丝毫不放松,“太医院向商贾强借草药和银钱的账目可在其中?”

童应甫点头,那些都是他私下里记录下来的。

“说说都有谁的?”

童应甫眼睛一转落在杨茉身上。“有…有…京城中…就是杨家”

朝廷借了杨家的财物,为何没有欠款条子。那些条子在哪里?虽然找不到欠条,但是杨茉已经得到她想要的答案,接下来她要做的,就是径直找上常家,借着这件事要回她的嫁妆。

“有一件事,关系到我族兄的性命,”杨茉看向董昭,向董昭行礼,“劳烦世子爷询问,我族兄到底是何时亡故的。”

董昭如松般站在那里,眼睛沉下看着童应甫。

童应甫慌忙道:“这件事和我没有关系,我到那里杨蟠就已经死了,是…是常家人干的”

这下好了,立即就能和常家秋后算账。

“世子爷,”杨茉低声道,“我杨家的东西都托给了常老夫人,欠条也必定在常家,怎奈常家人不肯归还,若是果然证据确凿,还请朝廷做主要回欠条。”

周成陵抬起眼睛看着站在大牢里的杨茉,她的神情安然、放松,和他说话时不一样,总是带着几分的忧虑、迟疑,或许他真的给了她太多的压力和不确定,董昭进可以是忠臣,退也可以安然做个勋贵,他却不同,要么任皇帝摆弄做砧板上的鱼肉,要么起身反抗成王败寇。

在他病发等死时,皇帝安排他的婚事,以便于将来决定康王一脉由谁承继,从那一刻开始他已经做了选择,他注定是个乱臣贼子,所以他能给杨大小姐的,不过就是——在一起,他不许诺,他给的只能是真实而不是约定。

父亲在世时常说他,不如先祖做事思量周祥游刃有余,进可攻退可守,从来不让自己身陷险境,而他秉性太过笃定、刚烈,桀骜不驯,将来必定因此吃亏,他的缺点,也是他的命。

第一百三十一章翻案

童应甫认了罪,这里面也就没有了杨茉的事,杨茉和济子篆从大牢里出来。

看到师父和杨大小姐的身影,胡灵忙迎上来,“大小姐、师父,里面的人是什么病?能治的好吗?”

杨茉和济子篆相视一笑,这是她来到古代治的最容易的病,头皮脂肪瘤,第一次看到童应甫时她就发现了,这次到大牢中她发现童应甫的脂肪瘤还没摘除,她就觉得可以假戏做真,否则开颅那样的手术,别说在这里,在现代她只不过有旁边观摩的资格。

“多谢济先生教我。”济子篆先生是治这些病症的行家,这次更是利用童应甫给她做了次详细的讲解。

“大小姐千万莫这样说,”济子篆道,“就算没有我大小姐也能做好。”他不过只是点了点,杨大小姐立即就明白了,若是没有几年的功底根本做不到,杨大小姐真是难得的学医良才。

济子篆想到这里忽然道:“杨大小姐说的,打开人的头颅切掉一部分,人真的还能活?”

杨茉道:“只是我觉得会如此,大脑控制人的行为、情绪等等,就和朝廷的六部一样,各有职司”

杨茉说到这里,济子篆很兴奋,“也就是说,切掉其中一个部分,整个朝廷也不会瘫痪”

杨茉谨慎地看向周围,她这个比喻真不好,引得济子篆先生失言。

济子篆也闭上了嘴,胡灵也一脸的惊诧,“师父,这不是你一直想的事吗?”

济子篆满心欢喜,杨茉却忍不住道:“可是这个条件下是不行的,脑是人身上最重要的地方,稍有不慎不能救人反而让病患立即有性命危险。”没有抗生素。没有麻药,没有止血的工具,更没有放射线检查脑子里的病灶在何处,怎么能做开颅手术。

济子篆也叹口气,欣喜的心情也慢慢平复下来,“说不定将来会有办法。”



童应甫的“病”被杨大小姐治好的消息一下子传满了京城,乔文景反应过来时,太医院的那本真账目已经被搜走,紧接着账目被抄成了几本,一本由都察院仔细比对。一本送去户部核查,这些年朝廷的支出都是户部来办的,只要和户部的账目相合。就证明这本账才是真的。

董昭回到府中,丫鬟立即将董昭请到董夫人屋里。

董夫人让人给儿子端了茶径直道:“差事办得怎么样?”

董昭坐下来,不慌不忙地道:“挺顺利,如果按照假账来看,皇上一天就要吃掉十几斤的燕窝。上清院一年就烧掉大周朝六成的税银,这笔账送到皇上那里,皇上也绝不肯认,尤其是这些年朝廷下发的各种赏赐、赈灾银、军饷都在缩水,太医院还敢这样作为,文臣的奏折也都堆满了内阁。”

董夫人没想到会这样简单。“冯阁老那边就没阻拦?那账目是你查到的?”

宣王早了一步,然后将账目妥善交给他,他担着办差的名声。这样一来就名正言顺,董昭道:“是宣王办的。”

董夫人一脸怪不得的神情,“宣王回京之后还没来府中吧?你们两个不是向来喜欢凑在一起说话。”董夫人边说边看着儿子的神情。

董昭道:“母亲不用管这些,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