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吉时医到-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茉看向秋桐,“将纸笔拿出来写脉案。”

听到杨大小姐要写脉案,旁边的太医都住了嘴静静地听过去。

“病患行动困难,不能张口说话,神志清楚,精神不振。”杨茉说着侧头向韩季胸口贴过去。

周围质疑的声音还没有响起。

杨茉已经道:“呼吸音清。”

呼吸音是什么意思?还要听呼吸音?大家都听说杨氏的诊治方法不一般现在算是真正见识到了。

杨茉说完伸出手去触摸韩季的腹部。

“腹部平软,未见包块,”按下去韩季也没有痛苦的面容,“和压痛。”

“身热,心跳快,脉玄数。”

杨茉一口气说出来,本来板着脸的陈院使也抬起头,正式将目光落在杨茉身上,杨氏虽然年纪小不是没有一点的本事,她所说的话虽然听起来和寻常不同,却仔细想起来经得起推敲,而且诊的细致,将病患从头到脚都看了一遍。

想到这里陈院使又摇了摇头,杨氏切脉终究不太仔细,将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外表上,这样的诊病未免花哨不实用。

想到这里,陈院使道:“杨大小姐可诊出什么病?”

————————————————————————————

感谢大家投粉红票,到了月底了,大家手里有票票就投一下吧,谢谢大家。

第一百八十一章破伤风

杨茉摇摇头,“还不能确诊。”

不能开一系列的化验单,对于西医来说诊断少了很大的助力,只能依靠触诊、叩诊等简单易行的方法检查。

屋子里传来轻笑声。

御医们互相看看,诊脉断脉那是要有几十年的功力才能断出别人断不出的疾患,哪里是一个生手能辨别出来的。

杨大小姐在脉象上不过说脉玄数,还不是更加诊不出病症。

陈院使让人扶着站起身,“病患脉象是热毒内蕴之证,应该先用祛风热的方子配伍穴位针灸来治。”

“院使大人说的有理。”

“正是此症。”

“应该先用祛风热的单方。”

陈院使看了一眼杨茉,停顿了片刻。

杨茉正翻开韩季的眼皮看眼睛,眼睛不见黄疸,身上不见有水肿,但凡是高热的病要一点点地排除,如果是脑炎,应该是高热、头痛、昏迷、惊厥为主,可是病患没有昏迷,明明是有意识的。

喷射性呕吐是最明显的症状,可以确诊颅内压增高,现在病患也没有这样的表现。

“杨大小姐有没有异议?”

太医院院使在问杨茉,杨茉摇摇头,“大人能不能再给我一些时间辨诊。”

杨大小姐已经诊了半个时辰,无论是谁诊脉也不可能用这么长时间,明显就是诊不出来。

“韩大人的亲随有没有跟进京?应该问问韩大人有没有过往病症。”杨茉抬起头,这个是最应该询问的。

“病患不能说话,望闻问切就少了一步”杨茉的话还没说完,旁边的御医已经打断,“杨大小姐是自己诊不出来,心里不甘心想要想方设法强过旁人才说出这样的话。”

她确实是诊不出来,让她现在下结论。她也是给疏风解表的药。

屋子里讨论的声音渐渐多起来,大殿里的皇帝已经等得不耐烦,不停地让人去催促,内侍一遍遍地来询问。

“还有什么好辨症的,”御医私下里悄悄议论,“明明就是这样的病症。”

这次杨氏没有从前那么笃定,更没有新的秘方来治病,凡是被这女人压制过的御医心里都有一丝欣慰,没有谁是能诊断一切病症,如果这次太医院占了上风。不管是之前的痘疮还是醇郡王世子的病症,都可以揭过,毕竟是童御医统领太医院不利才有的这样结果。

大家正议论的欢。床上的韩季忽然抽搐起来。

陈院使立即吩咐御医,“快去让人抓药来,另加平肝风的天麻。”

御医们改了单方,宫人们立即下去抓药。杨茉站在一旁仿佛被人遗忘了。

陈院使点了点头,现在这种情形才是正常的。太医院广纳天下名医,怎么会不如一个民间的女子,很明显杨氏在辨脉上经验不足,之前在外诊治杨氏都带着白老先生,就是依靠白老先生诊脉才能迅速辨症,现在离开白老先生这根拐杖。杨氏只能一瘸一拐的走路,以杨氏这样的医术,就算是男子。不过只能进太医院学习,连独当一面的御医都不能做,之前的童应甫是一心放在贪墨上,才将太医院上下弄的乌烟瘴气。

“将幔帐拉上。”杨茉不管外面怎么议论,依旧转头吩咐宫人。

听得这话御医们面面相觑。这是要做什么?

韩大人已经抽搐应该立即用急药,施针。为什么杨大小姐让拉幔帐。

“这是什么道理?”终于有人不禁道。

“请大人们保持安静。”杨茉转过头来打断御医的话。

这不就是要让他们住嘴。

她怎么敢这样说话。

一个小小的女子竟然敢站在这里向官员发号施令,众人不悦地皱起眉头。

杨茉旁若无人一般,站起身亲手将幔帐拉上。

“院使大人,您瞧…这像什么话。”

陈院使看向杨氏,这个杨氏的确胆大,刚才在大殿里还好,一举一动十分的恭谨,可是到了诊治病患上却分毫不让,不似一个经验不足的小郎中,而像行医多年小有作为的堂医。

“按住病患。”杨茉看向宫人。

宫人这才上前帮忙按住床上的韩季,杨茉伸出手来去按韩季的颈部,韩季颈部肌肉绷直,不光是有抽搐还有痉挛,杨茉放开手,又去摸韩季的腿。

腿部肌肉强直。

正当杨茉要接着检查,床上的病患忽然松弛下来,痉挛和强直的症状顿时消失了,一个病名一下子跃入杨茉的脑海里。

撩开幔帐,杨茉走出来,陈院使看过去,刚才若有所思的杨大小姐,眼睛一下子变得明亮、锐利起来。

杨茉上前行了礼,不知怎么的屋子里顿时安静。

原来等待了这么长时间,大家心中还是想听听,在医术上向来惊世骇俗的杨氏能有什么结论。

杨茉不徐不疾地道:“我认为是破伤风。”

破伤风这几个字出口,让所有人一惊。

“院使大人,民女以为不能排除破伤风的可能。”《理伤断续方》已经用了破伤风的病名,古人创的病名一直延续到现代。

破伤风?

陈院使看向旁边的御医,然后走进幔帐里为韩季检查。

破伤风在断骨、疮肿中多见,韩季身上没有明显的伤痕,这也是让人无法确诊的其中一个原因,但是神志清楚却有阵发性痉挛和肌肉僵直,牙关紧咬不能开口,虽然还不是明显的苦笑状,却已经符合破伤风大部分临床表现。

杨大小姐诊为破伤风,陈院使再次给韩季诊脉。

“没有伤口,哪里来的破伤风?”

难道就是额头上的伤?

陈院使拉开帐幔走出来,“杨大小姐靠什么征兆诊为破伤风。”

“腱反…应。”又爆出一个现代医学名词。

现代名词叫腱反射是肌牵张反射的一种,她现在说的通俗点叫腱反应。

什么腱反应,屋子里的众人闻所未闻,这是什么诊病方法?

杨大小姐总是会说一些别人不知晓的东西。

杨家这些年到底弄出了什么样的医理。难道真的要自成一派?又为什么之前没有人用出来。

杨茉说着走过去伸出手来将韩季的腿屈起来,一手持病人小腿,拇食两指夹住髌骨上缘,突然向下方推动,来回这样几次,髌骨忽然出现连续上下有节律的颤动。

天哪,这是怎么回事,人的骨头怎么会自己上下颤动。

杨氏这是用了什么方法。

站在一旁的御医不禁惊讶地“啊”了一声,将外面的人也吸引过来,可是隔着裤子大家并不能看清楚。

“看到了没有?看到了没有?”年轻一点的御医已经忍不住说出话。“这是骨头自己在动。”

杨茉将韩季的腿放下来,“请各位大人仔细查一下,韩大人腿上是否有伤。”一般会在腱反射亢进部位附近有感染。

韩季仿佛是对嘈杂的声音和亮光有反应。这一点提醒了她,她才会从脑炎想到了破伤风,破伤风没有到严重的症状确实不好鉴别,早起误诊率还是很高的。

杨茉走出幔帐,宫人将韩季的裤子脱下来。在小腿内侧果然发现了伤口。

“这…是有伤口。”

有伤口,真的有伤口。

真的让杨大小姐猜对了。

“韩大人和王大人一样坐船来京,半途遇到水贼,应该是那时候受伤,伤口见水见风所以引发破伤风。”

刚才的御医一眨不眨地看着杨茉动手检查,现在他脑子里只有韩大人跳动的腿。是不是人人都这样,还是就只有韩大人。

否则杨大小姐怎么知晓韩大人腿上可能会有伤。

陈院使在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走出去。想要径直去养心殿,还是看向旁边的杨茉,“破伤风是项背直起,腰部反折,韩大人还没有这样的症状。”

杨茉点头。“现在才刚刚发病,还没有到那样严重的地步。”

陈院使心里不禁犹疑。按照他的经验,现在还不能断诊是破伤风,杨大小姐却敢这样定症。

杨茉道:“应该用祛风定痉的方子。”古代对破伤风的方子不少,但是这种病却很少能治愈,没有大量的抗生素该怎么治。

立即就有御医道:“现在没有破伤风的症状,如何能当破伤风来治。”

破伤风现代已经根据前人总结出许多临床表现,不是单单一个角弓反张才能诊断的。杨茉一步也不肯退让,“《外科正宗》里有玉真散,有祛风化痰,定搐止痉的功效,韩大人如今已经有风症,还有痉搐之症,防风、白芷、天麻、羌活几味药本也是大人们要用的。”

好个伶牙俐齿的杨氏,用这样的话来辩解。

太医院的御医们看向陈院使,院使大人是不是能认同杨氏的断症。

陈院使慢慢思量,然后抬起眼睛看向杨茉,“就用玉真散加减。”

御医们忍不住抽凉气陈大人这是认同了杨氏的结论,要当做破伤风治了。

陈院使说完道:“我去禀告圣上,虽用玉真散,到底是不是破伤风之症,还要看韩大人往后的病情。”

——————————————————————————

《复贵盈门》下部出来了,封面很漂亮,没想到简体出版也会用这样漂亮的手绘图,下部包括网络没有公布的一万多字的番外,如果有想买签名书的同学可以留言哈。

第一百八十二章恶化

“破伤风”几个字传到养心殿上,皇帝睁开了眼睛,冯阁老神在在依然心平气和,仿佛韩季的病好坏都与他无关,王振廷嘴角似是微翘又似是没有任何神情。

在场的人都是人精,谁也不想就此发表任何意见,可是谁都知晓破伤风这种病十中有九是要死的,韩季查了这案子这么多年,他一死恐怕没有第二个人能讲清楚。

“太医院可能治愈?”皇帝懒懒地撑着头低声问。

陈院使道:“若真的是破伤风,只怕是凶险。”

整个大周朝也没有谁能保证治好破伤风,这个病症可是比痘疮和疟病都要凶险的,杨大小姐治好了之前两个病,却不一定能治好破伤风。

皇帝伸出手理理长发,“杨氏呢?杨氏怎么说?”

杨氏,王振廷只觉得可笑,真是破伤风,杨氏岂能治好,王振廷想着正好迎上冯阁老的目光,两个人心照不宣地又各自挪开眼睛。

“闫阁老来了。”内侍低声禀告。

皇帝点点头,内侍将闫阁老传进来,闫阁老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见到皇帝,如今整日里就在家中做学问,干脆连奏折也不上了。

皇帝身体直起来几分,眼看着闫阁老跪下行礼,然后开口道:“闫阁老,都察院的案子你也听说了,王振廷和韩季各执一词,你也曾分管过户部,这案子就交由你来办如何?”

在皇帝印象里闫阁老始终盯着冯党不放,将案子交由闫阁老再合适不过。

闫阁老弯腰行礼,“老臣年迈,恐难胜任,闫阁老对户部事务比臣清楚,皇上何不交与冯阁老。”

皇帝饶是不在意,听得这话也惊讶地微睁眼睛。什么时候连闫阁老也会推辞。

“冯爱卿,”皇上每次叫到冯阁老时声音都有几分的愉悦,“你觉得这案子该不该接着审?”

冯阁老这才咳嗽一声道:“皇上,老臣以为光凭疯癫的童应甫一人之词不足以将案子重新审过,更何况整件案子牵扯的杨秉正等人早已伏法,案卷封存,无从查证。”

皇帝满脸笑意,“冯爱卿别忘了,还有韩季。”

韩季。

大殿里无人说话。

韩季,就如同一个死人。不能开口说话的人,有什么用处。

王振廷又偷偷地看向冯阁老,别看冯阁老老迈。哆嗦的如同秋天枝头的树叶,这些年因为皇上的信任和宠幸,冯党势力早已经扎根朝野,别说一个安庆府案,就算是宫变。也要看冯阁老怎么掂量。

安庆府案就如同一根线绳,不能被扯出来,否则后面连带的可是整个冯党。



董昭坐在椅子上看着父亲背着手走来走去,“父亲不用着急。”

文正公董绩叹口气,“怎么能不急,宣王以退为进就是要换来如今的局面。如果弄不好再让冯党占了上风,什么时候才能再等到机会。”

董昭没有做声。

董绩觉得自己都看不透儿子的真实想法,“你怎么想?”

父亲这样问。董昭才道:“我们是武将,武将手中握着兵权,更容易让皇上猜忌,武将不问政事,就算父亲想要涉政。也不能让任何人看出来。”

儿子这番话让在边关吹了几十年风的董绩也只能默然,是这个道理。他一直不在家中,这次回来发现儿子变化尤其大,已经不是那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如今也能独当一面。

“杨氏进宫诊治,她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不知道为了给她父亲翻案会做出什么事来,别因此坏事。”

对父亲这话,董昭不认同,“父亲别看不起她一个女子,杨氏做的这些换成男子,也未必会有今天的结果。”杨氏性子坚韧,胆子大又聪明,兼有一身的好医术,别说女子,就是男子中他也没见过这般的。

只要说到杨氏,儿子态度就会大变,不但执拗又坚定,仿佛拿定了主意谁也改变不了。

父子两个话才说到这里,就有下人进来向董昭禀告。

董昭站起身来,向父亲行礼,“我出府一趟。”

董绩听得这话,皱起眉头,“做什么去?衙门里不是没有事了?”好不容易有一天在家,怎么听到禀告就要急匆匆地向外跑。

董昭道:“找到了王振廷的家眷,我过去看着免得落入冯党手里。”

王振廷就是冯国昌的走狗,董绩道:“王振廷没有将家眷托付给冯党?”

董昭摇头,“没有。”

董绩觉得很奇怪,儿子从来不会轻易下结论,“你怎么知道没有。”

“父亲想一想,王振廷遇到水贼和家眷失散这些都是在公文中的,王振廷被找到之后,家眷一直没有消息,现在朝野上满是冯党的人,若是在冯党手中何必遮掩,除非王振廷是有意躲避冯党。”

董绩听出儿子的意思,“你是说遇到水贼是王振廷安排的,只是为了让家眷脱身。”

董昭觉得这件事已经再清楚不过,“何止家眷,若不是冯党找到王振廷,王振廷也会消失的无影无踪。王振廷虽然为冯国昌办事,却也怕被冯国昌牢牢握住,王振廷想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董绩心中一亮,这条后路很有可能成为冯党的弱点。



太医院将药煎来却发现韩季牙关紧咬,药怎么也灌不进去。

“做鼻饲管吧!”杨茉看向秋桐,“将软管拿出来。”

这些药吃不下去就等于没有了半点机会。医学杂志上介绍过中西医结合治破伤风的临床试验病例,用过中药的实验组治愈率比没有用过中药的普通组高出百分之三十,也就是说中药具有西药无法达到的效果。

秋桐将鼻饲管递给杨茉,杨茉走上前,旁边的御医自然让出位置来,毕竟鼻饲管这样的东西只有杨大小姐会。

杨茉缓缓地将鼻饲管送进去,然后拿出水晶做的针筒向进送中药液。

中药发挥作用应该会缓解现在的高热和肌肉痉挛症状,眼下除了吃下中药还应该将伤口割开,清除感染的部分,敷上厚厚的药粉。

将一碗药送下杨茉将鼻饲管固定好,又向秋桐道:“将隔离布巾和工具都放好,准备清理感染的伤口。”

太医院的方法只是开出单方和针灸,现在这些手段都用完了,就只能在旁边看着杨大小姐治疗。

陈院使坐在旁边将杨茉的一举一动都看得清清楚楚。

用药,下管不是内科正宗,相信白老先生也教不出这样的学生,倒是用外科的方法很像样子,仿佛出自济子篆的手。

“止血钳、填塞布巾、止血药粉。”杨茉一件件地要,秋桐不停地递过去。

杨氏手法娴熟,眼睛里只有韩季的伤口,周围仿佛一下子安静,一旦遇到病患就应该这样专注的治疗。

大量的血涌出来,杨茉用布巾按住止血,旁边的宫人看的不禁颤抖,虽然看过被杖责的宫人,却还没有这样仔细地看着有人将长好的伤口割开,而且还将周围的肉都切下来。

一条肉就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