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见着就能收了,等收了这茬,种下一茬的时候,我来帮你!保准你种出咱村里最好的稻子!”
徐越笑眯眯地说:“那我就提前谢谢吴霞姐了,您要是有时间,就来我们家玩。”
第三十四章
本只是口头上说说的话,却没想到,当天晚上吴霞就提着一筐桃子过来了,水灵灵的红色桃子,鲜得像涂上去的颜料,凑近一点,就闻到了水蜜桃的甜美的味道。
徐越惊奇地拿起那桃子:“吴霞姐,你在哪儿摘的这么好的桃子呀?”
吴霞不客气地提着一筐桃子去院子里水井旁打了一桶水把桃子放进去利落地洗了几遍,豪气地说:“我家男人喜欢种果树!院子前后种了好几棵,它们也争气,年年都结出好大的果子!都是又香又甜的,我跟你说,你认识了我,以后可有的口福咯!”
听着吴霞自信的口气,欢喜和小桃都笑了,欢喜拿着一颗没洗的桃子往小桃的脸上去蹭,小桃叫着痒,也要蹭回去,一时间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吴霞洗好一筐桃子走了过来,拿出一只个儿大的递给徐越:“你尝尝,保准一口就喜欢上!”
说着又递给老刘几只,老刘立马往柳老太太的房间里送了去。
徐越举着吴霞递过来的水蜜桃,轻轻咬了一口,唇齿间立马被一股酸甜包围,香味儿溢满了口腔,那种曼妙的难以形容的滋味瞬间袭击了她,怪不得人家都说水蜜桃是恋爱的滋味,她虽没有正经恋爱过,但是想想如果恋爱就是这种滋味的话,那也真是美妙。
“确实很不错,吴霞姐,你家的桃子真是美味!”徐越忍不住夸赞。
吴霞也乐得咔擦咬一口,笑哈哈的。
晚间,徐越留了吴霞吃饭,吴霞起初还推脱,让了几回便也罢了。
徐越拿出一包面粉,又从地里去割了几把长得并不是很好的细小韭菜,但是好在韭菜味道冲,只要放一点味道便足得很。
青绿色的韭菜放到井水里淘洗干净,切成碎末,往面里活进去,再打两个鸡蛋,和成一大团面团,徐越拿过擀面杖,正准备擀面皮,欢喜却跃跃欲试地说:“姨太太,让我来做吧,我会擀面皮的!”
说着,她看了看徐越的肚子,徐越知道她是担心自己别影响了孩子,便笑着把擀面杖递给了欢喜。
欢喜做事情牢靠,没一会,就擀出了一大块平平整整的面皮,又圆又薄,徐越夸赞道:“做的不错。”
锅里的水早已经烧开了,面皮切成一片一片的,丢进锅里,沸腾的水几下便把面皮煮得变了颜色,再放几片青菜,倒进去一点炸好的葱油,撒点盐巴,盖上锅盖煮了一会,那韭菜面叶便已经做好了。
这韭菜面叶,是前世的时候,徐越家乡的一种吃食,去了别的地方就很少有这种做法。
热腾腾香喷喷的一锅面叶,煮好以后一碗一碗盛出来端到桌子上。
“吴霞姐,家里还没有收成,暂时没有十分可吃的,就只能拿这个招待你了。可别嫌弃啊。”
吴霞大喇喇笑着说:“不嫌弃不嫌弃。”一边拿筷子挑一块面皮吸进嘴里,烫得哇哇叫起来,却忍不住连嚼几下咽了下去。
“鲜!鲜!怎么想到把韭菜放进面皮里做的?!徐越妹子,你真是个巧的。”吴霞嘴里吃满满一口面叶,呼噜不清地说着。
欢喜,小桃和老刘也吃的酣畅淋漓,甚至刘老太太竟然破天荒地吃光了一碗饭。
徐越看着她们,也笑了:“这都是我娘教的。”
这的确是她娘教的,上一世,她还没有案板高的时候,就时常站在案板旁边看着自己的妈妈给自己擀面条擀面叶,擀各种花样的面食,每次都是那么好吃,吃得她这辈子都忘不掉那种滋味了。
有吴霞的介绍,很快,徐越和村子里的几个比较开朗热情的女人都认识了,偶尔出去看田里的庄稼都会打打招呼。
田里的稻子估计还要半个月就要收了,天气也越来越热了,徐越觉得自己越来越需要补充营养,虽说在林府里那段时日吃食都好,身子健壮了许多,但是仍旧不是十分扛得住的。
看着村子里跟她一样是十四岁的陈萍,孩子已经生下来了,脸上还是红润润的,说起话来中气十足。
原本,她都难以接受,十四岁怀孕,简直是ri了狗了好么!二十四岁生孩子她都觉得早!
但是打听了一圈,周围人家十三四岁怀孕的女孩一大把,徐越两眼一抹黑,只得接受这个设定了。
虽然好似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她还是担心自己身子吃不消,曾经在坝头村饿了那么些年,不可能饿出一个好身子来。
刘家村这所大院里,没有什么可吃的,老刘贡献出的那包细面也就吃了四五顿就没了,稻子收割前,徐越只有拿出出林府时带着的银子。
精打细算算了半天,拿出一点碎银子嘱托小桃跟欢喜一起去附近的集市上买点米面和吃食。
她俩临走前,徐越还是不放心,借口让欢喜给自己找东西,暗暗嘱托欢喜一定要算好价格看清钱都是怎么花的。
欢喜牢靠,虽没什么心眼,但是也看得出来小桃是个不大安分的,于是便笑着说:“姨太太,您放心好了。我会放在心上的。”
欢喜跟小桃拿着钱走后,徐越便拜托老刘带着自己去吴霞家,想了想,把上次老刘拿出的鸡蛋带上了几个。
老刘面有难色:“姨太太,这鸡蛋……本身就剩了这几个,若是拿了送人,家里可就再没有了。”
徐越笑了一笑:“所以自然是要用这鸡蛋做更重要的事情。”
她带着那鸡蛋跟老刘一起去了吴霞家,约莫走了七八分钟,村子里没有特意修的路,都是人走的时间久了,就自然而然变成的一条条泥道,晴天的时候倒也平平整整干干净净。
道路两旁都是些杂草,青色的小草细细密密地长着,被风吹的扑簌簌地动,这儿的人家比坝头村要富裕一些,家家住的都是瓦房,虽说大部分也是瓦片加了稻草的。
屋子的前后左右都种了许多大树,基本上都是洋槐树,白杨树,和泡桐树。
有的人家屋子后边修了园子,园子里都种些蔬菜,一排一排长得十分喜人。不像老刘种的那些个菜,看上去东倒西歪营养不良的。
走到了吴霞家的后院,果然看到吴霞家屋子的周围种的好几棵树,都是果树,树上枝叶繁茂,有几棵是桃树,几棵是梨子树,还有几棵没有结果子的不知道是什么树。
风吹过来,桃子的清香也飘过来,徐越心神愉悦,在这样的地方散步,真的是像逛氧吧一样啊。
真是每天都是休假的感觉。
吴霞正在她家的菜园子里拔草,徐越一眼望去,就看见吴霞的园子里有长势旺盛的已经可以吃的大菜,同时也育了好些苗,果真是个会生活的人。
徐越叫了她一句:“吴霞姐。”
吴霞一回头,高兴地说道:“哎,徐越,你咋来了。”
说完用围裙擦擦手,从院子的篱笆处掀起一道栅栏,走了出来。
徐越笑眯眯地说:“我来看看吴霞姐家里的果树和菜园子。”
吴霞笑着说:“可是觉得那桃子可口,又想吃了?菜园子有啥看的?走,去前头院子里,我给你洗桃吃!”
她亲亲热热地挽着徐越往家里走,一边指着一棵挂满果子的梨树道:“看到没?那树上的梨长得可多了!等到熟了,你就来吃,我们家的梨也是顶好吃的!”
徐越也笑着答应:“好呀。”
道旁的树上有鸟儿悠闲自在地站在树枝上唱歌,徐越跟着吴霞一路走进了吴霞家的小院子,院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的,一看就知道这家的主人都是爱干净的人。
吴霞给徐越和老刘拿了俩凳子放在院子里,利落地打出一桶井水,洗了几颗桃子,几个人一边吃桃一边说话。
吃着吃着,徐越开口了:“吴霞姐,是这样的,我能买几颗你家的菜苗么?移到我家园子里,以后也好吃口新鲜的菜。”
看着徐越不好意思的脸,吴霞却不高兴了:“你这说的啥话?我这桃子都是白给你吃了!把我当啥人了?还用买?那菜苗我往常都要拔掉好多扔了的,种得太稠了也不长的!走,吃完这桃子,我就带你去移菜苗。有我在,保管你以后想种什么有什么!”
看着吴霞这么热情,徐越从心底感动了,真的有一种人就像一颗暖烘烘的太阳,热烈得让你忍不住感动。
吴霞带着徐越到了她家的院子,连拔几颗菜苗放到她手里:“这是大白菜的!”
再拔几棵:“这个呢,是芹菜!这几棵是龙葱!这是韭菜……”
没一会,徐越手里就拿满了,又塞了一半到老刘手里,吴霞又风风火火地带着自家的锄头跟徐越,老刘三人合力把徐越家的菜园子地给翻了一遍。
锄地,浇水,栽菜,再浇水。
一道道工序完成后,看着菜园子里整整齐齐的幼苗,三个人互相看了看,擦了擦汗,都笑了。
第三十五章
种好了菜,按照吴霞的指点,菜园子的篱笆也要换一换,村子里有些散养的鸡有时候会冷不丁冲进菜园子里把辛苦种的菜都给啄翻的。
老刘立马说:“我去找树枝编篱笆。”
吴霞喊住他:“村子里的那条小河边有一片竹林,那是野生的没人管,竹子随便砍,你砍些竹子做篱笆吧。”
依着吴霞的意思,老刘很快就砍了些竹子回来,三人又合力编了个篱笆,把菜园子团团围住。
总算大功告齐了,不知不觉一天过完了,欢喜和小桃恰好背着一口袋东西回来了。
徐越赶紧留吴霞:“今天你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一定要留下吃饭。”
吴霞笑得合不拢嘴:“吃就吃,就怕把你吃穷了!”
欢喜和小桃从前在林府也都是负责给主子打水送饭梳头洗脸之类的活儿,对于出门买粮买菜的事情也并不是很熟。
好在小桃是个心思活泛的,拉着欢喜先是跟在前头的买家后面看了看,了解了价格,差不多知道优劣,才下手,把集市从头逛到尾,买了些细面,大米,红豆之类的,又按照徐越的吩咐,特地买了点做酒酿的酒曲。
小桃拿着那酒曲,撇撇嘴:“买这个做什么?姨太太真是会浪费钱。”
欢喜连忙伸出手指放在唇边:“嘘!不许你这样说姨太太,姨太太要买,自然是有用的。”
小桃哼一声,转身就走:“你那么护着她又是何苦?她又不是咱们的正经主子。”
欢喜瞧着小桃的背影,也没说话,紧赶着她一起回来了,果然,徐越见到她们第一面就是问:“我要的那酒曲可买到了?”
欢喜立马从小桃手中拿过口袋,翻了翻,拿出两枚圆圆的白色小疙瘩:“买到啦,姨太太!”
吴霞看见了,接过来一瞧,有些可惜地说:“徐越,你买这个做啥?难不成你自己做酒酿?那个东西费米得很!做了也不顶吃,倒不如直接买一勺酒酿回来了!真心不划算。”
听着吴霞惋惜的声音,徐越也理解,这个酒曲确实不便宜,但是她这几日食欲越来越差,孕吐也越来越频繁,口味也变得十分奇特,这几日想一个东西正想得发狂。
“吴霞姐,我不是用米做酒酿,是做另一个东西,回头做好了,拿给你尝尝!”
吴霞瞪着眼:“还能做其他的?那行,我可得尝尝!”
徐越笑眼弯弯:“好嘞!”
既然晚上要留吴霞吃饭,徐越自然想着法子做点可口的特别的,她厨艺一般,只因着味蕾的那一份独特的记忆,想着用自己曾经的家乡小吃,能给这些关心自己的人增添些趣味和味蕾享受。
真是幸运,自己家乡的那些小吃都是蛮好做的,更感谢妈妈,给她做过那么多遍,她吃着吃着也就记住了做法。
大概所有人都知道粽子是用芦苇叶子包的,但是徐越离开家乡以后,问过很多人,却鲜少有人吃过芦苇叶子熬成的粥。
那是怎样的一种粥呢?看上去泛着浅浅的嫩绿,比任何的甜品都要雅致,端起来还没放到脸前,就可以闻到芦苇的清香。
喝一口,米粒的清甜和芦苇叶子的清香混在一起,舒心沁脾。那是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因着不放心别人采摘的芦苇叶子是否合适,徐越带着欢喜一起来到了刘家村的河边,竹林的旁边就是一片不大的芦苇荡,一排排青绿色的芦苇长得茂盛,有晚归的鸟儿掠过芦苇荡。
暮色四合,倦鸟归林。天色愈暗,沉沉的黑压到河面上,整个世界安静下来,月亮浮上了山头。
徐越停住手里的动作,看着周遭的一切,在心里暗暗叹道,有家可回的感觉真好。
欢喜抓着一把芦苇叶,问道:“姨太太,我都是挑得最嫩的芦苇叶子,已经摘了十几片了,您看可够了?”
徐越回过神来,笑道:“已经够了。”
说完,准备跟着欢喜已经离开,临走的时候,却又动了情思,找了一片稍微大些的芦苇叶子,两下编成了一只小船,放在了河面上。
水流缓缓地把小船带走了,徐越在心里默念:“爸妈,我很想你们,爷爷,我很想你,好想回到曾经的童年啊。”
欢喜有些疑惑:“姨太太,您这是做什么?”
徐越淡淡笑道:“我家乡有个传说,把思念放到芦苇叶子做的小船上,沿着河飘走,你思念的人就会收到。”
虽然确实是传说,但是人人都知道这不过是个美好的寄托而已。
欢喜愣了一下,转眼就也照着样子折了一个,放到了水里,她有些害羞:“希望他真的能收到……”
放完小船儿,俩人拿着芦苇叶回到大院子。
刚买的新鲜大米,一粒一粒都是浑圆饱满的,徐越抓一把淘洗干净,心里想着有钱真是好的,有钱什么好东西都买的到,真心的……
锅里水放好,米放进去,再把洗好的芦苇叶子放进去,大火煮了约莫小半个时辰。
徐越也正好和好了面,擀成了一大张薄薄的面皮摊在案板上,小桃把洗好的青菜以及小葱生姜和两个小红米椒端了进来,徐越看了看,问道:“哪里来的生姜和小红米椒?”
小桃答道:“吴霞姐刚刚拿过来的。”
想也是吴霞拿过来的,徐越笑了笑,也没说其他的,用菜刀把青菜切碎,小葱生姜小米椒剁成碎末撒上去,再撒了点盐巴。
搅拌了两下,往面皮上倒下去,再磕俩鸡蛋在上面,倒了点菜籽油,就着面皮拌了拌,摊成均匀的方形,再用面皮的边儿盖上来,用手摁了摁,面皮就完全盖住了菜。
这个吃食,叫做咸馍,看上去和菜盒子差不多,实际上味道却截然不同。
里锅的芦苇米粥冒着热气,清香已经溢满了屋子,外锅里的水也已经烧好了,篦子上铺了块棉布,把咸馍切成一块一块的,沿着锅贴了一圈,盖上锅盖,锅底下继续烧着火。
因着擀了面皮有些累,徐越也不敢做太多事情,吩咐着小桃把米粥盛出来。
看着瓷碗里绿莹莹的粥,小桃一边盛一边忍不住说道:“我,我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粥哎!真好看!”
徐越轻轻笑道:“等会吃着好吃才算成功。”
外锅里的咸馍大伙烧了两分钟也差不多好了,徐越对着烧火的欢喜说道:“欢喜,停火吧。”一边递给她一块毛巾,欢喜感激地接过毛巾擦了擦头上的汗。
徐越一边等着锅里的咸馍再闷一会好出锅,一边在心里想,欢喜这个丫头,做事情太容易投入了,真怕她哪天傻乎乎地为了不值得的事情就害了自己。
米粥已经盛好端到了堂屋里的桌子上,就等着咸馍出锅了,其实徐越也不是十分有把握,揭开锅盖也是个诀窍,揭开太早,咸馍有可能不熟,揭开太晚有可能已经吃起来不鲜或者已经焦黑了。
犹豫再三,循着从前的记忆,徐越一狠心,揭开了锅盖,拿着锅铲铲起来一块。
嗯很漂亮,一面是薄薄的面皮,熟了以后几乎透明一般,看得到里面的绿色的青菜,黄色的鸡蛋,看着就想咬一口,另外一面,是靠着锅的,则已经变成了适当的焦黄色,咬起来酥脆。
这跟菜盒子最大的不同就是,吃起来完全不会油腻,仿佛在吃菜,又夹带着一点点面皮,有软的有脆的,吃起来非常清爽有滋味。
咸馍全部起出来端到了堂屋里,几个人一道坐下,老刘赶紧把徐越特意给柳老太太准备的送了过去。
众人端起来碗,都带着些好奇的心态喝了一口那米粥,吴霞又赶紧咬了一口咸馍,嚼了两下,眼睛里带着无限喜爱:“徐越,按说你这脑袋还没我的大,怎的就会这么多我不知道的法子?做起饭来,次次都让我意外!你可是天上的神仙,你还知道些什么好的吃食?”
听着吴霞略带夸张的说辞,其他人都笑起来,欢喜歪歪头看着徐越:“我们姨太太可不就是小神仙?我也这样觉得。”
小桃喝一口粥,没理会她们,继续大口吃着手里的咸馍。
老刘也爽朗一笑:“好吃!”
徐越端起粥,笑道:“你们喜欢就好,可别再打趣我了,都是些我们家乡的小吃,上不得台面,也就只你们这样肯赏面子。”
这一顿饭又是吃得欢欢喜喜的,徐越连着喝了两碗芦苇米粥,只觉得肺腑都是清爽的,对于个人而言,锅里有饭,床上有你,大概已经是最普通的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