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趾高气昂地走远了。
待他们走后,墨誉站在原地久久未动,直到管家走过来,问道:“四少爷,您怎么来了?院子里穿堂风大,怪冷的。”
墨誉回神,敛去眼中的痛楚,挤出一丝笑意来道:“我来找父亲。”
“相爷刚与驸马爷一同回来的。”管家给他引路。
“驸马?”墨誉不自觉念出声,“与大哥一同回来的么?”
“是啊,如今驸马爷是陛下面前的红人,又是辅政大臣,无论官位爵位相爷都得听驸马爷的吩咐,咱们相府还真是沾了驸马爷的光啊。”管家谄媚地笑,为墨誉推开了门。
左相正坐在书桌前写着什么,见有人进来,他抬眼看了看,看到墨誉,又垂眸继续写着,口中道:“哦,是誉儿啊。坐。”
管家带上门出去了,墨誉一步一步走到椅子上坐下,整个人浑浑噩噩的,忽然听左相道:“誉儿,你得做好心理准备,突厥之祸发生后,朝廷查出了许多疏漏。陛下为了安抚百姓,整顿吏治,决定派遣年轻的官员下去各个州县历练,你是墨家最有出息的孩子,年纪又小,恐怕这次也得往地方上去才行啊。”
墨誉没想到父亲会如此直接地把一切都告诉了他,京官之子有诸多好处,一般可以不必去穷乡僻壤的地方受罪,因为他们的父亲和家族十分强大,有了这种庇护,他可以安然无忧。可是,谁能想到,堂堂左相府的四公子,却沦为了那些地方小吏一般的角色,由皇子侍读迁为州县官员,无论品级是否高于六品翰林院编修,这根本就是贬谪。
墨誉呆了呆,忽然问道:“父亲,大哥是辅政大臣,这事他知道么?去地方历练的有几人与我一样?”
左相墨嵩放下手中的笔,道:“是陛下的旨意,但这件事我和你大哥都知晓,毕竟他如今位高权重。”
“那父亲有没有同大哥说,在陛下面前为我求求情,一去到地方上,父亲应该知道即便是丞相之子,也不知多少年才能回来。”墨誉陪着笑脸,充满期待地讨好着他的父亲。
左相墨嵩叹了口气:“誉儿,不是父亲不想为你求情,实在是不能求情,陛下的意思太坚决,而我与你大哥同为朝廷重臣,绝对不能徇私舞弊,若惹恼了陛下,整个墨家都会不保。放心吧誉儿,父亲会为你安排一个好去处……”
这是再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墨誉在心底苦笑,为了墨家的利益,他的父亲和大哥联手将他这个墨家微不足道的末子推入了火坑,他们明知下放有什么风险,也明知他要受很多苦楚,可他们不肯救他,不肯帮他,看着他一人无助凄惶,他们无动于衷。他从来不是墨家的人,他从来没有在这个家里受过感受过一丝丝的温暖。
彻底心灰意冷,墨誉从左相处退出来,也不见他的父亲有半句挽留,所有事情都已下了定论,只在这最后时刻通知他一声。他是那棋盘上最无力的卒子,只能认命地被推着往前走,前方是滚滚的波涛,而他没有后退的权力。
回到西厢时,木莲正在亭中晒太阳,她已有五个月的身孕,也比前些日子胖了不少,见他回来,她笑道:“墨誉,今日你怎的回来得这么早?”
墨誉听到她的声音,吓了一跳,面上仍旧一丝笑容也无。
在百里婧去往战场的几个月里,墨誉对木莲的照料也算无微不至,而对于木莲肚子里的孩子,对于他来说,也是完全新奇的事务,有一日他趁木莲睡着,手掌不知觉地抚上她隆起的小腹,微微地笑了,木莲恰好在这时醒了过来,见墨誉要抽手,她笑道:“摸一摸又有什么关系?何必偷偷的?”墨誉当下便红了脸。
因为朝夕相处,墨誉与木莲之间也渐渐日久生情,何况还有着一层无法割断的血脉关系。似乎在百里婧未回来之前,一切都很和睦。
然而,现在一看到木莲,墨誉就想起墨洵和墨觉的那番羞辱的话来,他之所以沦落到如今这个地步,多半是因为木莲和她腹中的孩子,若非他的名声如此破败,即便大哥和父亲要将他作为鱼肉放在案板上,他也可以向陛下求情,断不会活成如今如此狼狈不堪的境地!他堂堂文状元,数月来只担着翰林院编修一职,而他的大哥不过是个弱不禁风的病秧子,却在短短的几月间就一跃而成为大兴国最初风头的辅政大臣一品驸马!
原本,他是个连出偏院都需要人搀扶的病秧子!这其中的差距,不过是因为他娶了婧公主!而他墨誉与婧公主的侍女苟合!
真是羞耻!
真是天道不公!
他隐忍了这些年,讨好父亲,用功读书,从不与府中任何人交恶,眼见着二哥三哥粗鄙不堪难登大雅之堂,大哥体弱十年不曾抛头露面,为了家族的利益,为了墨家的复兴,父亲必定只能抬举他这个最有出息的老幺!
一切都该如他所想才对,为什么半道上他的大哥却偏偏出来搅局!夺去了所有的风头不说,还将他逼入如此绝境,他到底是何居心!他们是兄弟,为何要对他斩尽杀绝!
墨誉的心里完全地变了样,然而,即便是去死,他也绝对不会去求他的大哥,绝对不会!在他的面前低下了头,他就再也没有任何尊严可言了。如今还有什么地方容得下一个墨誉?
就在墨誉走投无路时,宫里来人将他请了去,太监引着他往熟悉的未央宫方向,等在深秋的萧瑟花园里见到司徒皇后,墨誉的眼眶忽然红了,司徒皇后微微皱眉,拉着他的手道:“好孩子,你受苦了。”
听了这句话,墨誉本来已克制住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滑落,他从小就没有娘,天下间对他最好的女人就是司徒皇后。他曾无数次想过,如果他也有娘,哪怕不比司徒皇后位高权重,他到底也还有所安慰,不至于孤零零任人欺负。表面上他是相府的四少爷,人人都捧着他,可其实在相府,他受尽了委屈和欺辱,因此,在过去的那些年里,他才会真正地怜悯着他的大哥,在他门庭冷落时,带着同病相怜的心态偶尔去瞧一瞧他。可惜,不是每个人都是墨誉,在他的大哥攀上如此高枝之后,竟连自己的兄弟也不肯拉扯一把,真叫他彻底灰了心。
让一个京官之子出入后宫,传出去到底名声不好,司徒皇后便长话短说道:“墨誉,你不用担心,本宫已向陛下求了情,你年纪还小,妾室又有了身孕,委实不该让你去那些穷乡僻壤。”
墨誉惊讶地看着司徒皇后:“娘娘,这……”
没想到最后一个愿意帮助他的人居然是司徒皇后。
一瞬间云消雾散,墨誉感激地跪下道:“多谢娘娘恩典!”
司徒皇后看着他的种种神色变化和言谈举止,不动声色道:“男儿膝下有黄金,男儿有泪不轻弹,你年纪虽小,却万不可学那些没用的女人,只顾着抹泪,任何时候都该有不卑不亢的态度,即便你只是个庶出不受宠的公子,明白么?”
墨誉俯身再拜,字面上的意思他懂了,可言外之意他却一点都没明白,他只是个京官的庶子,对他的管束本不该是司徒皇后的事,皇后娘娘何其尊贵的身份,却对他如此教诲,墨誉既觉得受宠若惊又觉得不大真实。
墨誉从未央宫出来,迎面碰上了黎妃母女,因为要准备景元帝的大寿,百里落一直留在宫里不曾回去,这会儿见墨誉远远走来,百里落问咸福宫的大宫女:“七殿下当真那样对墨状元说了?”
“是。按照公主所教的,一字不差。”大宫女答道。
“很好。”百里落满意地笑道,“母妃,你先回去吧,我有话要单独对墨状元说。”
知道她又在打什么主意,黎妃很配合地走了。墨誉看到了百里落,不得不上前来行礼,然而想起七皇子对他说的那番话,说陛下马上会撤下他的侍读身份,这又让他觉得很羞耻,在瞧见百里落的时候越发地羞耻。
“墨状元免礼。”百里落抬了抬手。
墨誉直起身子,连墨状元这个称呼都让他觉得很讽刺,越听越不舒服。
百里落眼神略带着同情望向墨誉,叹气道:“墨状元,本宫很为你感到不值,同样的出身,却换来完全不同的仕途,如今还面临着被贬谪地方的危险,真让人不忍心。”
无论是任何人说出这番话,都会叫他不舒服,因此墨誉不自觉说道:“多谢落公主关心,皇后娘娘已经为臣求了情,微臣可留在京中了。”
“皇后娘娘?”百里落颇觉意外地蹙眉,然而他很快反应过来,掩唇笑道:“墨状元未免太天真了。听说这次官吏调动是辅政大臣的提议,而吏部不过是照着办而已。墨状元想想看,辅政大臣是谁,与你是什么关系,连他都在背后对墨状元下狠手,哪有人还会真心地为墨状元着想呢?再者,皇后娘娘与辅政大臣和墨状元谁亲谁疏,连瞎子都知道吧?皇后娘娘又怎么会格外地照顾起了墨状元,而与自己唯一的女婿闹僵呢?其中必有诈。”
百里落连墨问的名字都没有提,却轻而易举地将墨誉刚刚暖热起来的心又扯下了冰窖,因为她说的句句在理,皇后娘娘与墨誉无亲无故,又怎么会几次三番地帮他呢?大哥毕竟是皇后的女婿,他一个小小的庶子如何比得上?
见墨誉的眉头越皱越紧,神色痛苦,百里落继续添油加醋道:“墨状元的劣势不过就在于无法得到父皇的倚重,那是因为墨状元不曾得到一个机会。本宫已经对舅舅说了,举荐墨状元负责礼部办理此次国宴,父皇的寿宴自然不能疏忽,若是墨状元能操办的好,让父皇满意了,到时候墨状元还怕无法加官进爵么?”
百里落的话又一次说到了墨誉的心里,他长久以来所缺少的正是一个机会,他从来没有得到机会。然而她如此殷勤地为他打着注意……
“墨状元请宽心,”百里落似乎猜透了他的心思,笑道:“本宫知道你对本宫的用意十分怀疑,本宫实话告诉你,之所以处心积虑地为你考虑,不过是希望你到时候能知恩图报,本宫与黎家都希望七皇子能登大宝,若他日心愿达成,所有功臣自然该论功行赏。”
她并非对他无所求,她要他帮助她,因为交易才对他如此提携,这样明目张胆的用意却完全消除了墨誉的疑窦,他根本不再去想世上还会有人无缘无故地为他好,他只想着自己还有些利用价值,因为这价值他与人公平地交易,只有利益永远不会出卖他,也永远不会叫人失望。
墨誉起了心思,却并没有立刻答复百里落,只是聪明地回应她:“落公主今日所言,墨誉只当不曾听见,做好分内之事便罢。落公主,墨誉先行一步。”
转身看着墨誉匆匆离去的背影,百里落唇边泛起些微笑意,依照墨誉的城府,他若是面上不曾恼怒,那便是成了,如此,她可以安排下一步计划,在父皇寿辰当日送给百里婧一份大大的贺礼。
……
百里婧在未央宫中斋戒,墨问连个影子都没看到她,好不容易熬过了七日,当日便是景元帝的寿辰。一大早,他就去了宫里等候,未央宫的宫女瞧见他嘻嘻地偷笑,转而进去禀报了。不一会儿,他的妻一身海棠红的宫装自宫门踏出,三步并作两步地朝他跑来。
足足有好几个月没瞧见她的女装了,去了大西北一直是厚厚的铠甲束身,连亲热都有点膈应,久违了的海棠红让墨问心头一颤,她脚步匆匆地下着长长的阶梯,衣裙翻飞,黑发如墨。墨问想起墨誉偷偷作的那幅画,可画中人哪里及得上此刻朝他飞奔而来的女孩万分之一?可见堂堂状元郎的笔也不过如此。
墨问发现他越来越喜欢看着他的妻了,从上到下,仔仔细细,连眼睛都不想眨一下,等她跑到他面前来,气喘吁吁地开口道:“墨问,你怎么来这儿了?我的头发……嗯……”
她话还没说完,墨问已经上前一步捧着她的脸吻了下去,与以往任何一个吻都不一样,带着不容置疑的霸道,他的两只大手包着她巴掌大的脸,她怎么也逃脱不了,只得将红唇暴露出来任他采撷。
刚刚才抹了些唇红、胭脂,这会儿全给他毁了,百里婧心下一恼,张口就在墨问的唇上咬了一下,墨问脑子一清醒忙松开了她,这个吻根本不应该是墨问的……
然而,百里婧却不放过他,她圈住他的脖颈,用红唇在他苍白的双唇上摩挲,在墨问揽着她的腰闭目享受时,她却又在他的脸颊、鼻尖上分别印下一个吻,再是额头上,继而跳出两步远欣赏,笑嘻嘻道:“这样好看多了,你就这么着去参加宴会吧!”
她说着,拎起裙子又跑上了层层台阶。
旁边的宫女“扑哧”一声笑了,取过镜子给墨问道:“驸马您瞧瞧吧。”
墨问从百里婧的红唇印记上早就知道她使了什么坏,这会儿看到镜子里的自己,还是有点哭笑不得。他苍白而平淡无奇的相貌无端端多了数个鲜红的唇印,虽然滑稽,他却越看越欢喜,若非旁边的宫女领着他去洗洗干净,他还真愿意就这样去参加宴会,他家小疯子以为他不敢么?他什么都敢。她送的任何东西,他都敢留着,何况是如此甜蜜的印记?
墨问心里快乐疯了,他的妻怎么能如此可爱?他一直盼着她能喜逐颜开,与他撒撒娇耍耍赖,方才那算是撒娇耍赖了么?真让人回味无穷。
依依不舍地任宫女擦去他脸上的东西,墨问还在傻笑,旁边两位宫女从前一直伺候百里婧,这会儿对视一眼,调侃道:“驸马爷,您这是吃蜜吃醉了?您要再不进去,公主可就以为您走了。”
墨问忙回过神,心情特别好,很想开口夸夸这两位宫女会说话,他可不是醉了么?丢下镜子往纱幔当中走去,有嬷嬷正在为他的妻盘着头发,墨问才想起来,她刚刚出去见他时,头发是披散着的,很像是个无忧无虑的少女,而此刻,她云鬓高耸,代表着她早已嫁为人妇。何其有幸,这个人恰好是自己。
百里婧也从镜子里看到了墨问,她伸出手挡了挡他道:“不要过来,再弄花了我的妆,今晚你去打地铺。”
墨问一笑,顺势握住她的手,慢慢走到她跟前去,在她的身侧蹲了下来,直直地看着镜中人……薄延那厮真该死,说他的妻还不够美,这镜中人稍稍抹了些脂粉,遮住了战场归来略显暗淡的肌肤,那漆黑如点墨的眼眸,挺翘的鼻梁,嫣红的唇瓣,无一处不完美,简直能甩出薄延几十条街!
见他呆呆看着镜中的她,沉静的黑眸痴迷,百里婧有点不好意思地别开头,嗔道:“有什么好看的?你出去吧,别在这里惹我心烦。”
给她梳头的嬷嬷一笑。
墨问当然不会听话地走开,他摊开她的掌心,一笔一划地写道:“小疯子,夜里好冷,今晚让我抱着你睡,别让我去打地铺。”
百里婧哭笑不得,墨问最会的就是撒娇了。
“好。知道了。”百里婧还是不看他。
墨问得寸进尺地继续写:“身子有没有好些?月事有没有来?我晚上能不能做点别的?”
太无耻了,哪有人这样问的,百里婧的脸不由地红了,偏偏墨问只是写给她看,旁人都不知道他说了什么。她本来想骂他,但是一想到宫里这几天盛传的言论,对墨问很是不利,不由地有点愧疚,因为她的不愿意,倒让墨问成了笑柄,她太不应该了。
于是,她咬咬唇低下头轻声道:“别急,晚上回去再说。”
“公主,别动。”嬷嬷在身后小声提醒道。
墨问已经从她的神色里瞧出了端倪,心下喜不自禁,一连冷了七日的身子又热起来,接着有点慌,毕竟只做过半个夫妻,这一个夫妻怎么做,他心里有点没底。
宴会从傍晚的时候开始,出席宴会的有朝中六品以上的官员和夫人,为了避嫌,朝臣和女眷分开入座,女眷这一边以司徒皇后为首,后妃、公主、诰命夫人,相谈甚欢。
墨问作为辅政大臣比他的妻忙得多,加上心里甜蜜,一个晚上都带着笑容,黎戍负责安排宴会的戏,等一出戏唱完,他端着酒杯上前来给景元帝请安,随后站在了司徒赫的身侧,推了推他道:“赫,你看那婧驸马怎么了,笑得跟朵花儿似的。”
韩晔与墨问离得最近,墨问越笑,他心里越是不舒服,冠玉似的面上露出一丝浅淡的笑意,星目凝视着墨问道:“婧驸马有喜事?”
一旁有人不知是识趣还是不识趣地接话道:“婧驸马面有春色,应该是大大的喜事。”
墨问不说话,脸上的笑容更大了,毫不掩饰,视线越过一众女眷看向他的妻,他的妻坐在那里,周围所有人顿时都黯淡无光了,也并不是很随和的性子,和她的母后很像,众人不由地对她和司徒皇后有点敬畏,气势上也完全被比了下去。
韩晔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看了那个女孩一眼又匆匆别开头,望向头顶处漆黑的天幕。
等到酒过三巡,夜色已深,众人在御花园内随意观赏,这是皇家难得的恩典。百里婧刚迈步朝墨问走去,身边忽然走来一个太监,将一封书信递给她:“婧公主,刚才有人给了奴才这封信,请您过目。”
百里婧没接书信,盯着那个小太监道:“你是哪个宫里的?”
那个太监面容很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