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雍正小老婆-第5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齐妃李氏,熹妃钮钴録氏的结局倒是惨了些。

在她所知里,董鄂氏和富察氏的两个婆婆最喜欢做的事便是往自己的儿子后院塞女人,这如果站在儿媳的角度来讲,那是很讨厌的行为。便是那拉景娴听到后,都很为董鄂氏和富察氏怜悯。

可那拉景娴知道,几乎天下的婆婆这样做,而且从媳妇熬成了婆婆还是一样重复着,显然成了定律了。

所以那拉景娴遇到耿精灵这样的婆婆时,心中很是感激。因为她知道,即便她的姑母没有失势,她的表哥弘晖当了皇帝,可她若是嫁给了表哥,表哥的后宫中也不会没有其它的女人,而姑母也不容许这样,甚至姑母还是会给表哥赐女人。

有了对比之后,那拉景娴就觉得耿精灵就是天下最好的婆婆,打心底也尊敬这样从不给儿媳添堵的婆婆。

其实只要大家有心,和和睦睦的,也不会这样。但立场不同,所持的利益不一样,看问题也不样,关系能好才怪了。

如果媳妇生了儿子还好,没生儿子,婆婆再喜欢,终也会变味的。一个生不了孩子的女人,即便有娘家的依靠,丈夫的敬重,可终是底气不足的。

没哪个女人真的能淡定地面对自己的庶子庶女,特别是庶子,即便养在了身边,可到底不是亲生的,心中也会很不安。如果年老之后,庶子是条白眼狼,那可真是灾难了。

所以女人们想要在婆家站稳脚跟,首先得会生,有了儿子才有底气。

自己的儿子再不好,可也比庶子好,那毕竟是别的女人生的孩子,隔条肚皮隔条心。

那拉景娴同样想到了弘策的长子和次子,永璋和永珹,他们是慧妃舒舒觉罗氏和秀妃张佳氏所出。虽然在弘策的把关下,慧妃和秀妃没能把永璋和永珹养歪,但那拉景娴面对庶子庶女,都只是尽自己的本份,从来不会奢想庶子女与她的关系多好。

永璋和永珹对于生母慧妃和秀妃很是孝敬的,即便很多的时候,永璋和永珹不让生母闹,但对她们何尝不是一种保护。

在弘策当了太上皇,那拉景娴当了太上皇后,舒舒觉罗氏和张佳氏也成为了太上慧妃、太上秀妃。永璋和永珹、永珞等都把自己的生母接回府里住,即便舒舒觉罗氏和张佳氏把府里闹的鸡飞狗跳,永璋和永珹对生母一样的孝敬。

索性永璋和永珹也不是那等愚孝之人,在镇不住舒舒觉罗氏和张佳氏的时候,还是会搬出弘策来,让舒舒觉罗氏和张佳氏息了鼓。舒舒觉罗氏和张佳氏两人在弘策的后宫这么多年,可以说,除了弘策,她们是谁都不怕的。

甚至便是那拉景娴身为皇后,如今当了太上皇后了,可舒舒觉罗氏和张佳氏还是会顶那拉景娴两句,表达她们心中的不满和不服气。

那拉景娴很多时候都一笑置之,她知道舒舒觉罗氏和张佳氏对她有很大的怨气和不服,可又怎么样,最终她赢得了弘策。而她们是失败者,那拉景娴可从来没有想过把弘策的其它女人给赶尽杀绝,只要她们不害她,她也不是容不得人。

更何况,她有了弘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听听舒舒觉罗氏和张佳氏她们的不满又不会少块肉。

其实舒舒觉罗氏和张佳氏他们对那拉景娴是羡慕嫉妒恨的,如果那拉景娴是嫡福晋,她们就算是羡慕嫉妒恨也不会不服和幽怨。但那拉景娴是侧福晋,她们当初是格格,可升了长子和次子之后,却没有成为侧福晋,而只是庶福晋。为此,舒舒觉罗氏和张佳氏觉得这一定是那拉景娴的原因了,这么多年她们也看出来,弘策对那拉景娴有多么的不同。

尽管都知道弘策的嫡福晋多受弘策的宠爱,可毕竟那是死人了,她们更相信弘策和那拉景娴早有猫腻,而死去的嫡福晋纳喇诗意只是个晃子,弘策这么多年不肯娶妻纳妾,定是为了那拉景娴准备的。

可当初那拉景娴是有机会成为弘策的嫡福晋的,可弘策不愿意,所以那拉景娴便成为了侧福晋。只是这一点舒舒觉罗氏和张佳氏都忽略了,但现在即便是听到了,她们还是觉得这只是个愰子,毕竟那拉景娴是她们之中的胜利者,始终都是。

在后宫中被那拉景娴压了一辈子的舒舒觉罗氏和张佳氏两个女人,被接到永璋和永珹的府上后,狠狠地过了摆老祖宗的瘾。永璋和永珹的妻妾们早就领教了舒舒觉罗氏和张佳氏的厉害了,如今舒舒觉罗氏和张佳氏要被儿子们接回王府,那些妻妾们心中很是不爽的,但孝字摆在那里,谁都不敢说话。

而舒舒觉罗氏和张佳氏自然不会是那安份,想做个老闲翁的人,再加上在后宫生活了这么多年,与那拉景娴还有其它的后妃斗智斗勇,功力可非一般。

所以很快,舒舒觉罗氏和张佳氏不甘寂寞地和自己的媳妇争了权,闹的两个王府鸡飞狗跳,最后连永璋和永珹投降了,才搬来了弘策镇压两个生母。

如今永平二年,舒舒觉罗氏和张佳氏近七十岁了,年迈的她们早就没有以前的精力了,彻底的当了个老闲翁,养孙弄乐。可惜好景不常在,这一年的冬天,那拉景娴还是送走了舒舒觉罗氏和张佳氏。

大家斗了几十年了,如今大家都老了,那些什么争的斗的心思也早歇了。

在永璂上位后,舒舒觉罗氏和张佳氏再不甘心也不会想什么阴损和缺德的主意去害那拉景娴和永璂他们,在逝世前一晚,她们都要求见那拉景娴,嘴里还是吐出了下一世还要和那拉景娴再争再斗,而下一世,她们不会再输。

舒舒觉罗氏和张佳氏不愧这么多年的后宫姐妹,说出的话还真相似,而且个个都跟仇恨她。那拉景娴承认,比起自己,舒舒觉罗氏和张佳氏两人更加的了解对方,可惜两人进了后宫,成了敌手,不然绝对是很合拍的组合,又是最好的姐妹,比亲姐妹还亲。

可对于她们的话,她心中无语,真有下一世的话,那她可不想再和舒舒觉罗氏和张佳氏见面,最好永远都不要见面,永生永世。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广善堂

“弘策”走出门口的那拉景娴看到了弘策,也知道刚刚张佳氏的话弘策也听到了,脸上露出了无奈。

“景娴放心,朕下辈子不会遇上她们,你也不会。”对于舒舒觉罗氏和张佳氏在死前还这么闹腾,弘策同样也无奈。但到底她们是他的后妃,为他生了儿子的,且生命也走到了最后,弘策怎么可能会去计较。

弘策的话让那拉景娴笑了,虽然知道可能性很小,毕竟她们活着,哪里知道死后的事情。她是想和弘策约定下一世,可也只是说说,死后的事情谁知道。

不是她过于理智,而是她对以后的事情无能为力,且有了这一世,她已经很满足了。

弘策没再说下去,刚听到了张佳氏对那拉景娴说的话,再看到那拉景娴出来时,他想也没想就说出了口。

可是他知道,不说那拉景娴,即便他自己,哪里就能有下一世了。

皇额娘的遗言,了空的话,弘策都记住,可是要做起来非常的难。虽然这一世他有了记忆,但投胎后,他又是新生,没有记忆的,那想要达到要求,就更加的难了。

可是不管如何,只要有机会他都会去试一试,想到十世将要经历的磨练和苦难,弘策心中苦笑,要说原先还有想和那拉景娴在一起的心思也打消了。

他自己都没有搞定自己,谈何给那拉景娴幸福,而且这十世,他们也许真的无缘。

罢了罢了,等他有了机会再谈以后吧,自己成功了,也不知道那拉景娴到哪去了,失败后,更不用想了。

舒舒觉罗氏和张佳氏终还是去了,而她们死后。弘策终于仁慈大度了一回,敕旨追封她们为太上慧贵妃,太上秀贵妃,葬在弘策为自己修建帝王墓瑞陵的妃园陵里。

康熙的墓在清东陵的景陵,雍正的帝王墓在清西陵的泰陵,弘策把自己的墓也建在了清西陵,离自己的皇阿玛和皇额娘近一些。

“弘策,嫁给你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后悔过,真的,我很开心,也很幸福。”那拉景娴主动牵上弘策的手。幸福是自己争取的,她做到了。

弘策轻拍了那拉景娴的手,回应着,他也过的很好,很幸福。

自那天从了空那里回来后,弘策和富灵阿、瑚图玲阿、弘昼几人心中就挂着事情,这是秘密的事,所以便是对着他们的老伴也不能说。

而他们也不想说,毕竟这样闻所未闻的事情。让人听了只会觉得脑进水了。

可弘策他们相信,毕竟这是从他们信任的皇额娘嘴里听来的,还是遗言,再经过了空大师的确认,他们心中已经是热血沸腾后的沉淀了。

弘策握紧了那拉景娴的手,看着那拉景娴已经不再年轻的容颜,可在他的眼里。那拉景娴依然是那般的美。且这美不止是表面的,在他的心里,那拉景娴的心更美。

只是,他们的缘份也仅于这一世了。

弘策望望天,天依然那么的蓝,碧空上万里无云,澄净的天空却没有扫去他心底那一抹浅浅的遗憾。

他该知足了,人不能过于贪心的。

即便他退了位。让永璂登基,改了年号,到底没有留住皇额娘。可是弘策却猜不出自己的寿限在哪一天,也许他终会走在那拉景娴的前面,毕竟他足足大了那拉景娴十一岁。

“弘策在想什么。”那拉景娴看着沉思的弘策问道。

自当了太上皇后之后,那拉景娴倒不像以前那样称呼弘策为皇上。也没有叫太上皇,年老的他们去了称号后,叫名字更让他们觉得亲切自然。

他们之间并没有轰轰烈烈的感情,而是如涓涓细流般的细水长流,那拉景娴虽然也羡慕着那些故事里,轰轰烈烈的爱情,但却知道那样的感情最是脆弱不过的,如炫烂过的的烟花,转眼即逝。

所以即便是羡慕,她还是喜欢现在这样子,相濡以沫,相伴到老,这才适合自己。

弘策缓缓地摇了摇头,并没有把心底的心思说出来,而他也没有打算说,即便说了又能如何,不过是徒增烦恼罢了。

自上次了空那里回来之后,弘策和富灵阿、瑚图玲阿、弘昼几人倒不似以前那样拘在圆明园了。

以前他们是爱喜欢出去玩的,只是年纪大了,倒很少远行了。而这几年来,发生的事情也多,特别是耿精灵和耿精卫去世后,让他们很有种物似人非的感觉。

自从得了了空的话,弘策几个并不知道他们要怎么做才是真的好,真的对。所以他们穿着便服,走出圆明园后,便深入民间,在京城一处院子里生活。

永璂他们这些儿女对于弘策、富灵阿、瑚图玲阿还有弘昼几个的做法,很是头痛的。毕竟老父老母好好的皇宫不住,公主府不住,亲王府不住,圆明园不住,跑到外面来,又还不要护卫太监丫环跟着,怎么不让他们担心呢。

“皇额娘,你怎么也不劝劝皇阿玛。”永璂揉揉太阳穴,拿弘策和那拉景娴没有办法,想着怎么劝才能把这一双年迈却好动的父母给劝回宫去住。

富灵阿、瑚图玲阿、弘昼这里同样是如此,他们的儿女知道后,都劝着他们回公主府或者亲王府去住着。

可是弘策他们自然不愿意的,而且也不喜欢永璂他们过来,免的暴露了身份。

这一生早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他们现在也不是不让人侍候,只是不希望曝露了身份,免的让他们做不成事情。甚至弘策几人还对永璂他们道,若是永璂他们再来,让他们的身份曝露了,那们就出京去。

这一下,永璂他们再不敢乱来了,不然真的把弘策他们惹急了,出京就更麻烦了。

人老了,性子难免会比以前多了几分的固执,弘策他们决定的事情,就无法更改了,不撞南墙不回头。

弘策和富灵阿、瑚图玲阿、弘昼几兄弟妹就是想做善事,而那拉景娴、阿康、那木扎尔、吴扎库氏这些老伴自然也和他们的一起的。特别是在他们听到了弘策几个人隐姓埋名地在外面居住,做善事时,大家都来了劲了。

却不想有时候,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隐姓埋名的他们想搞慈善,想接济贫困区、求助病人儿童,可一无权,二无势,在天子脚下,还真是寸步难行。

就是表示自己有钱了,反而遭人惦记上了,倒惹了不少的事情。要不是永璂他们一直不放心,还让暗卫去保护他们,没准备还真出事了。

京城这天子脚下,各种关系千丝万缕复杂的很,而给弘策他们这么一闹,有一些蛀虫又被连根拔起,算起来让他们误打误撞倒也为民除害了。

虽然八个老爷爷老太太的,多才多艺,要智慧有智慧,要决心有决心,但若不运用一些关系,这好事也难做啊。

可弘策他们不是不想用权,用关系,但了空之缘,他们只能靠自己,不能有强权。不然以他们的身边,动动嘴就可以了,哪里还有自己亲自上马的。

不过在他们的恒心之下,很快在京城的贫民窟办了个广善堂,救死扶伤,接济困难户,帮助他人度过难关。

要说在这繁荣的大清,特别是天子脚下的京城里不家贫民窟,那是很意外的事情,便是弘策和富灵阿、瑚图玲阿、弘昼他们都诧异的很。

现在的贫民窟可不是以前的贫民窟,以前的贫民窟早被弘策所用,而没想到十来年后,这里又有了贫民窟。

有些人是真的让人怜悯,但有些人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虽然大清比以前富了,但不代表就没有穷人了。

相反,穷人也不是不少的,要是都富了,哪会这么多的奴才奴仆的。

弘策他们的广善堂,还收留一些孤儿,还有老年人,教他们读书写字等等。

这一次,弘策他们倒没有一开始的那么难了,顺顺利利地办了广善堂。

永璂见几个老人整个人打了鸡血一样,好似瞬间有了活力,把广善堂弄的风声水起,而且有声有色的。

心中一叹,罢了罢了,随他们去吧。长辈们这一生太寂寞了,这是想弄点事做,调剂一下生活。

本来很多人都观望着,毕竟现在很多慈善堂、医馆大都被清政府垄断了,当然民医还是有的,但清政府在各地都开设了政府的学堂,还有慈善机构。

现在这广善堂这么大张旗鼓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挂羊头卖狗肉,若是碍了别人的利益,或者被上位者疑心了,肯定会被查封的。

而永璂也确实收到了很多关于广善堂的投诉,说广善堂这是恶意地拉帮结派,拉笼人心,居心不良等等,让皇上下旨查封。

对于这样的奏折,永璂直接无视,便是他都不敢查封了广善堂,更何况是他们。

不管外面如何的想法,广善堂依旧开的好好的,更何况弘策他们的身份,还有幕后支持和儿女孙辈,广善堂不想成功都难。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皇帝梦(三更)

有了广善堂后,弘策他们似找到了生活的目标,找到了精神的寄托,不似以前那等老等死的感觉了。

毕竟他们才了,权利都交给了下一代,除了含孙弄乐,他们好似没啥事可做了。这不广善堂让他们有了生气,也有了精神,如今个个面带笑容,精神焕发着。

儿女们看到父母这样,渐渐的也就默认了,反倒更加的支持着,让广善堂的地位在京中更是杠杠的。

龙敖一直也在默默地看着儿女们的作为,他并没有出现,不是去跟了空下棋,就是到广善堂里,一坐就是一整天。

弘策他们不知道其实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在龙敖的眼里,可越是这样,龙敖就越加的思念着耿精灵。也不知道耿精灵重塑真身顺利么,或者现在怎么样了,还好么。

龙敖心思百转千回,但最后也只能做一件简单的事情,那便是继续等侍。

如今了空已经被龙敖虐的适应一些了,只要耿精灵一天不出来,了空就知道自己的苦日子还得继续。

所以念经的同时,了空更是为自己阿弥陀佛,保佑一下。

这一天,弘策接到了永璂的信,弘历递话想见他。弘策笑笑,也是好久没有去看弘历了,也不知道他如何怎么样了。

自绵德绵恩他们出来后,一直老实安份着,并没有闹出什么事情来。不过永璂也一直没有放松过对绵德绵恩的盯梢,这一点,绵德和绵恩他们不可能不知道的。

而弘策前几年经常找弘历下棋,自去年开始便没怎么去了,要是没有接到永璂的信,弘策都差点忘了弘历的存在了。

怎么说都是多年的叔侄和兄弟了,弘策觉得自己很有必要去看看弘历,也不知道现在的弘历和以前的还是那样的坚持么。

在永璂的安排下,弘策很快到了宝郡王府,此时的宝郡王府早褪去了曾有了光华,变得暗淡无光,萧条凄凉。

有绵德绵恩他们的陪伴还好,自绵德绵恩他们被放出去另自开府后,弘历的日子更加的孤单了。

弘策来的时候,他咬牙切齿,恼恨居多,但弘策不来,弘历反而不习惯了。

满是落叶的王府里,写满了秋意之感,弘策不由地心叹,现在可还没入秋啊。

到了园子里,弘策便见到了弘历,他一个人坐在棋盘边上,手执白子一个人自顾地下着棋。如今的弘历一袭素淡的白衣,披头散发地坐在树下,眉目认真的盯着棋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