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轻声斥着,白璎珞抿嘴笑了起来。
一旁的沉香看到,也不赞同的说道:“小姐,奴婢觉得流莺说的对呢,舅老爷家有两位小姐,如今都是豆蔻年华,可这样的金镯子,小姐手里却只有一对,到时候,是给哪位小姐呢?给了其中一个,那一个领不领小姐的情且另说,可另一个心里却怎么都要生了埋怨之心的。”
犹豫了一下,白璎珞虚心受教的应道:“可见是我糊涂了,那,你们斟酌着准备吧,总之,宁可礼厚些,也莫让人挑出毛病来。等你们斟酌好了,再报给我看看。”
沉香和流莺脆声应下,下去准备了。
知晓柳庭怀进京的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白璎珞便不再和自己拗劲,转而欣然接受,如此,每日便殷切的盼望起来。
初冬第一场大雪降临的时候,已是十一月中,想着柳庭怀一家如今是在路上,白璎珞再看向那飘飞的大雪,便有些担忧起来。
院子里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白璎珞不自禁的扭头去看,便见流莺脸蛋红扑扑的进了屋。
“小姐,方才张二哥来寻我,说在白家二老的馄饨摊儿上,见到了白家大姐,白家大姐双眼红肿,像是哭过的模样。”
知晓白璎珞对白秀一家很在意,得了消息,流莺便立刻来回禀了。
果然,白璎珞顿时变了脸色。
“还说了什么?”
白璎珞目光急切的看着流苏问道。
流莺摇了摇头。
紧蹙着眉头,白璎珞沉思了半晌,却一点儿头绪都没有,眼看,便到了去小雅斋上课的时辰。
“流莺,你取几两碎银,就说,就说我想吃余味轩的红豆糕,出府一趟亲自去瞧瞧,务必打探清楚了来回我。”
白璎珞想出了一个不怎么靠谱的主意。
点头应下,流莺催促着白璎珞去上课,自己收拾了一番,径自出府朝东大街去了。
一下午,白璎珞都有些心神不宁的。
听说馄饨摊前,白秀一边拉风箱一边掉眼泪,而白家二老也是愁容满面,白璎珞便胡乱的猜测起来,难道,白秀的公婆又刁难她了?
白秀嫁给李大壮已有五年,至今为止却只生下了一个女儿,在乡下,这可就是了不得的事了。
前世时,白秀和李大壮夫妻情深,为了白秀,李大壮没少被自己的爹娘埋怨,可如今,与白秀相隔数百里,白秀的事,白璎珞再难得知。
一盘棋下的七零八落,白璎珞再回过神来,半壁江山已经尽数被毁,面前,姚夫子一脸戏谑的打趣目光,仿佛在笑白璎珞有了女儿家的心事。
也不否认,道了歉,白璎珞便疾步回了兰心阁。
得知白秀此次来京城并不是因为和夫婿闹了别扭,白璎珞暗自长出了一口气,可待到流莺说清了始末,白璎珞的脸色却比下午胡乱猜度时还要难看几分。
开春时,白璎珞跟着白老太爷和白老太太去了京郊的庄子里,也是在那儿,白璎珞不仅看到了心心念念的白家小院,也看到了白玲那副趾高气扬的可恶嘴脸。
左邻右舍帮着白秀赶走了孙府的管家,本以为,孙府会知难而退,不成想,仅仅半年的功夫,竟然发生了那么多的变化。
“你是说,白家的小院子,已经被孙府占为己有,李家耕种的那几亩地,也被孙府暗中使了手段,被侯府在庄子上的管家收回了?”
脸色铁青,白璎珞看着流莺沉声问道。
流莺一脸愤慨的点了点头,“不止如此,白家大姐的夫婿本是村子里杀猪卖肉的,如今,但凡有谁家有猪要宰杀,孙府便会派人上门去抢生意,如今,白家大姐的夫家,仅靠着自家的那一亩三分田过日子呢。”
眼看这便要过年了,白玲这是要断了白秀一家的活路吗?
白璎珞的眼中,积起了浓郁的寒气。
第121章幸事
思忖了一整夜,白璎珞直到早起坐在梳妆台前,脸色都还有些不虞。
可是,现在的她,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一整夜过后,白璎珞愈发体会到,身边没有可靠可用的人,莫说在京城或是远郊的白家庄,便是在靖安侯府,也寸步难行。
是该想想办法了。
心中轻声叹着,白璎珞回头看着流莺嘱咐道:“白家大姐,咱们已经见过好几次了,你今儿再想办法出府一趟,去问问她,可愿意到我身边来做事。”
“小姐……”
白璎珞的话,让流苏和流莺顿时吃了一惊,便连一旁收拾床榻的沉香,手里的动作也停了下来,就那么一脸不解的看向白璎珞。
“若是不认识,也就罢了,既然如今知道了,便不能视而不见,能帮一把是一把吧,至于祖母和大伯母那儿,我会想法子去说的。”
轻声说着,白璎珞的表情透着一份不容置疑的肯定,流莺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
临近午时从小雅斋回来,白璎珞得知,白秀说要考虑考虑,白璎珞就猜到,兴许是有戏,沉思了一会儿,她起身去了庆安堂。
用罢午膳,白老太爷起身在院子里散步,白璎珞起身坐到祖母身边,有些犹豫的说道:“祖母,我想在身边添个人,您帮珞儿瞧瞧,可好?”
以为白璎珞想添个使唤的丫鬟,白老太太不疑有他,笑了笑道:“既然是你相中的,那肯定有她的好,若是定了,回头去你大伯母跟前说一声,让她拨了给你便是。你啊,便当是提前练练眼,回头若是做的不好,再发落了就是,自己拿主意吧。这以后等你嫁了人,后宅之中的丫鬟仆妇,哪个不都得你过目?祖母还能帮你相看多久?”
显然,白老太太以为是靖安侯府的丫鬟。
见白璎珞迟疑不做声,白老太太觉出不对了,“不是府里的?”
点了点头,白璎珞将两次遇见白秀的事,告诉了白老太太。
白老太太之所以偏疼白璎珞,一个原因,是因为白士鸣是她最疼爱的儿子,另一个原因,也是白璎珞自小就乖巧懂事,什么事都不瞒着她,是个心思纯正清澈的好孩子。
小山寺也好,远郊的白家庄也罢,两次遇见白秀,回到白老太太身边,白璎珞都毫无隐瞒的告诉了祖母,唯一绝口未提的,兴许就是她与白秀并不是初识这件事。
此刻听白璎珞再提起白秀,白老太太就简单的认为,白璎珞是起了恻隐之心。
“她爹娘既然在京城里做小生意,那她在身边照看着,既能全了孝顺父母的心,兴许还能把小本买卖做大些,不也挺好的吗?做什么非要让她来你身边做事呢?再说,都已经是成过亲的妇人了,府里,除了你伯母婶婶身边的几个管事媳妇,其他人,不是婆子就是丫鬟,珞姐儿,你……”
讲道理一般的劝说着白璎珞,白老太太的话语,顿在了口中,满眼犹疑的回头看着白璎珞的眼睛,白老太太将信将疑的问道:“难不成,你想让她做你身边的管事媳妇?”
但凡有女孩儿出嫁,爹娘都会挑几个稳重的人给女儿当陪房,陪过去的,便是那几个人各自的一家人,也都是可靠老实又有能力的,而这些人,必定是用过多年,爹娘暗里考校了许久的。
白璎珞爹娘早逝,将来出嫁时,必定就是白老太太和薛氏为她张罗此事,如今,白璎珞已经十三岁了,可薛氏也好,白老太太也好,都从未想过这些,怕是都等着白璎珞订了亲事才开始筹备。
可到那时,就一定来得及吗?
更何况,白老太太早已不管内宅之事,手头可用的老人,有些早已脱籍回乡享福去了,剩下的那些,也都给了薛氏调拨,这些年下来,怕是已尽归薛氏所用。
而薛氏,给白璎珞筹备亲事时能用几分心思,这就不得而知了。
“哎……”
轻叹了口气,白老太太满是怜惜的伸手将白璎珞揽在怀里,拍了拍她的背道:“既是你相中的,必定有她的过人之处,得空了,你带她进府,祖母相看相看。”
白璎珞本想借着祖母人老心慈,眼见与自己投缘的白秀落了难,兴许会考虑用她,不成想,竟想到了自己的陪房一事上去。
虽有些阴差阳错,可到底目的已经达成,白璎珞再未辩解,软语哄着白老太太心情好了些,服侍着她睡下,才径自离去。
两日后,白璎珞将白秀带进了庆安堂。
一身干净整齐的青花粗布衣裙,头发梳的一丝不苟,只发髻间簪了一只做工简单的素银簪子。
有些局促的站在白老太太身前,白秀按着来之前流莺叮嘱过的,跪倒给白老太太磕了头,“见过老太太,愿老太太寿比南山,福寿双全。”
“起来吧……”
头顶响起了一声慈和的声音,白秀抬头看了白璎珞一眼,方规矩的站起了身。
“你与六小姐有两面之缘,如今见你落了难,六小姐心生不忍,所以想帮你一把,你可想好了,愿意卖身进靖安侯府为奴吗?”
打量着面前的这个年轻妇人,白老太太沉声问着,话语中的严厉,是白璎珞从未见过的。
白家,包括白秀如今都是良籍,不但可以自由行走,便连愿意耕种谁家的地,或者做什么小生意,都可以自由选择。
可一旦白秀决定进靖安侯府做下人,她的户籍,则会变成奴籍,这一辈子,她都是靖安侯府的奴婢,除非主子开恩,愿意交钱到官府给她脱籍,否则,便连她的孩子,将来也也就是奴籍。
白秀轻咬着嘴唇,旋即肯定的点了点头,“小姐对奴婢有大恩,奴婢愿意服侍小姐。”
眼睛虽有些浑浊,可听了白秀的话,却泛起了一抹精明的光,白老太太盯着白秀问道:“你已经嫁了人,你夫家同意?你那夫婿也应允了?还有,你不是有一个女儿吗?过了八岁,你女儿可是也要送进府来当丫鬟的,这些,你都想好了?”
原本坚定的态度,在白老太太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问出后,变得不那么肯定了,白秀低垂着头,面色涨的通红。
轻喘了几口气,白秀求助的看向白璎珞,一抬眼,正对上白璎珞满是关切的眼神,不自禁的,白秀就像是有了天大的底气。
“老太太,奴婢愿意。”
说罢,白秀一咬牙,“奴婢成亲五年只诞下一个女儿,公婆要夫婿休妻,奴婢夫婿不肯,如今,奴婢夫妻二人已经被公婆逐出家门了。卖身进靖安侯府为奴,奴婢和夫婿商量过,我们都愿意……”
说着,白秀跪倒连连磕头,“奴婢会好好做事,报答老太太,报答小姐,请老太太成全奴婢,给奴婢一条活路。”
这会儿的白秀,其实心思并不单纯。
被亲生妹妹逼迫的无法在田庄里继续生活下去,她的心里,早已积出了一团愤怒的火焰,可是,孙家财大气粗,她们除了一亩三分田,就是自己的一双手,怎么能斗得过她们呢?
可老人常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谁能知晓,将来是什么情况呢?
白璎珞差人寻上去的时候,白秀觉得,这兴许就是老天爷给自己的机会。
大户人家身边的丫鬟,熬上几十年,若是在主子身边得脸,说出来的话,比外头的九品芝麻官还好使,像孙家那样没有官身只有钱的人,想对付她们,不是易如反掌?
更何况,白璎珞到底是真关心白秀,还是作假的,白秀觉得,从她那双眼眸中就看得出,否则,这天下每日有多少落难的人,怎么偏偏就是她和白璎珞结识了?
如此想着,白秀认定,即便是卖身为奴,境况也绝不会比从前更差了。
存了这样的想法,白秀虽然觉得有些愧对白璎珞,可到底自己也没有做什么对不起白璎珞的事,只要进府为奴后好好伺候白璎珞,忠心事主,一辈子很长,总有机会报答她的吧?
想通了这些,白秀的话语中,便多了几分坚定。
白老太太活到这把年纪,白秀又是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乡野妇人,虽只说了几句话,可白老太太笃定,白秀不是故意接近白璎珞,存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排除了那个可能,再就白秀此人单独来说,倒也算是个好人选,毕竟,是白璎珞救了她,只这份忠心,兴许就是别人比不上的,如此算来,当陪房,也算是合适。
再说了,白璎珞的亲事,八字都还没有一撇,将来若是有合适的陪房人选那最好不过,没有就另说,也不妨碍现今的事。
点了点头,白老太太应允道:“既如此,那便应了你,你记着,既然入了靖安侯府的大门,以后,六小姐便是你的主子,你的心里,时时刻刻都要以她为主,不得背主,不得心存龌龊做不利于她的事。”
“老太太的教诲,奴婢记下了,绝不敢忘。”
磕了三个头,白秀起身跟着秋纹出去了,白璎珞忙讨好的笑着,朝前去凑到了祖母身边。
第122章秀娘
第二场大雪洋洋洒洒飘落的时候,李大壮和白秀签了卖身契,迁进了靖安侯府。
茗雅园正屋,薛氏细细的打量着站在面前的白秀和李大壮,眼中有些审度。
薛氏还记得,那日,白璎珞随着秋纹过来回话,言谈间虽是一派轻描淡写,可善于识人的薛氏怎能看不出,白璎珞淡然的面孔下,藏着怎样一颗急切的心。
如果自己推脱几句,她会撒娇痴缠,会低泣祈求吧?
薛氏笑了笑,到底是个孩子,不管是什么缘由,随她去吧,终归能随心所欲也就这一两年了,等嫁了人,要看公婆的脸色,要看夫婿的脸色,还要注意那么多人的眼风,何曾能像在娘家这般自在?
“既是六小姐对你的恩典,那你们心里便该时刻记着,你们的差事,一会儿自有管事带着你们去安排,打从今日起,你们就是靖安侯府的下人了,做什么事都要守规矩,莫把你们从前在乡下时的懒散习气都带了进来。”
沉声说着,薛氏的目光再次从白秀脸上扫过,直视着她说道:“你从未做过伺候人的事,以后,就从兰心阁的粗使丫鬟开始吧,若做的好,六小姐自然会提拔你,若是做的不好,便发落到后院去洗衣砍柴,免得糟践了六小姐对你的一片提携爱护之心。”
这样的话,每每教导下人时薛氏都会说,白秀听了,虽心里有些伤自尊的不忿,可转念一想,自己已经卖身进了靖安侯府,以后的脸面都是主人家给的,若是连这样的话都听不进去,以后就更是难留了。
侧头安抚的看了一眼夫婿,白秀抿了抿嘴,跪倒在地拜道:“夫人的教诲,奴婢记下了。”
面色稍缓,薛氏抬眼看着谷香道:“你带她们出去吧。”
“是。”
轻声应下,谷香上前几步,温和的说道:“你跟我来吧,我送你去六小姐那儿。至于你,在院子里候着吧,一会儿王管事来,你跟着他去便是。”
低声应诺,白秀和李大壮转身,跟着谷香出了院子。
“我去了,你自己小心,凡事别莽撞。”
下台阶的时候,白秀飞快的跟李大壮交代了几句,见他肯定的点了点头,方加快几步,跟上了谷香。
“六小姐,奴婢把她带过来了,夫人的意思,先放在院子里教导一阵子,若是没什么问题,再许她进屋。”
兰心阁正屋内,谷香温和的说道。
“有劳谷香姐姐了……”
白璎珞起身,从流莺手里接过一个荷包,上前牵起谷香的手,放在了她掌心里。
一脸的坦荡,谷香福了一礼道了谢,转身出了正屋。
“秀娘,你进来……”
与白秀擦身而过,身后,传来了流莺的唤声,谷香不由的回头看了一眼,正好看到白秀有些紧张的侧脸。
微微一愣,谷香心内轻轻一叹:这白秀,只看侧脸,还真是有些像六小姐呢,怪不得六小姐与她投缘,兴许,就是前世修来的福分。
捏了捏手里握着的荷包,谷香加快了脚下的步伐,出了承欢居,不自禁的仰头看了一眼那高悬着的匾额。
承欢……
三爷和三夫人没能承欢膝下,如今,老太爷和老太太定然会把对三爷的疼爱,加倍加诸于六小姐身上,自己这般,也算是结个善缘。
谷香在心里默默的念叨着。
“六小姐大恩,奴婢永世难忘。”
仰头看了一眼白璎珞,白秀忙跪倒在了地上,自进了靖安侯府便一直强忍着的泪,猝不及防的滑落下来。
几日的功夫,白璎珞并不是什么都没做。
李大壮家原本耕种的地,本就是孙府的,既然不想再受孙府的气,那几亩地自然便没有了要回来的道理。
而白家的那处小院子,却是不能不要的。
摆明了态度要白秀,白璎珞便去寻了白进远,如同在白老太太面前说过的一般无二,白进远对这个妹妹的话,深信不疑。
虽打趣的说她心太善,这世上有那么多的可怜人,哪里还救的过来,可白进远却依旧爽快的应了下来。
经过了此事,白璎珞才觉得,从前给白进远做些小物件,常陪着贾氏说话,给坤哥儿做小衣服小袜子,看起来都是不足挂齿的小事,其实,未必没有助益。
白进远做事麻利,第二天,就将白家那处小院子的地契交到了白璎珞手上,一同送来的,还有孙府赔偿的五百两的银票。
想来,孙府也知晓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这银票,是破财免灾的。
五百两也并不算是个小数目,可白进远却也没瞧在眼里,虽知道这是孙府孝敬自己,抑或是打点去办事的人的,他还是连同地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