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昌发点头同意了,对于他来说住什么样的房子没有关系,只要跟自己媳妇在一起就行了,既然自己的媳妇已经有了想法,听她的就是了。
小两口有了盖房的计划就开始行动了。第二天的时候,杨昌发去了隔壁王村,王村的青砖质量不错,杨昌发定了5万的砖。
因为肖月要把整个院子都围起来,这里的人都习惯用石头或是泥砖垒院墙,院墙只到成人腰的位置,在院子里干个什么,外面的人一眼就能看到,肖月一直很不习惯,所以趁着这次修建屋子,她决定把院墙加高。
两块砖一文钱,所有的砖就花了25两银子,瓦也买了1万,花了5两银子。跟卖砖瓦的人商量好了,杨昌发又多付了1两银子让他们送到临水村。现在还没有动工不急着送,杨昌发就自己先回家了。
盖房子的木材,杨昌发请了村里的几个人帮忙,每人每天50文钱,10天把所有的木材准备好了。还差了一根主梁,这主梁木要结实笔直,杨昌发找了好几天都没有遇到合适的,所以准备买一根。刚好村里人家有,就花了一两银子买了回来,
两人去镇上做买卖的时候,买了糯米和石灰粉。要用的石料也买了,盖房子的材料准备的差不多的时候,两个人挑了个吉日就准备盖房子了。吉日是在五天后,所以两个人就要再想想还有什么没有准备的。
肖月自己不会用毛笔,就用柳树的细枝条自己烧了几只炭笔,找了张纸自己设计房屋的结构图。
杨昌发进屋看到媳妇趴在桌子上,拿着只烧过的树枝在纸上画,他也走了过去,“媳妇,你在干什么?”
肖月头都没抬地说:“我在想怎么盖我们的房子,这是设计图,你看看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的。”
杨昌发接过图纸,肖月指着给他讲解。两个人边说边想,对不好的地方改改,直到深夜两个人才上炕睡觉。
肖月的设计图比较复杂,交给村里的人肯定是干不好的,所以两人商量之后就从镇上请人帮他们盖房子。是一个姓王的工头带的队,请好人,准备好材料,肖月也买了做饭的材料送到了肖家。肖家离新房隔了十几家的距离,做饭就借了肖家的地,肖老爹知道女儿女婿盖新房,心里是很高兴的,也跟着忙前忙后的干活。
到了吉日那天,肖月和杨昌发一大早起来,吃过早饭就到了新房那里。肖月拿出准备好的香烛黄纸,在新房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敬各路神明,然后在新房中间的位置敬土地神。敬完神拿出一把新扫帚在地上扫几下,杨昌发在门口的位置放鞭炮。
盖房子的工匠都来了,杨昌发在敬土地神的位置用铁锹铲了第一锹土。然后工人们就开始热火朝天的干起来,王工头带了5个人,每天是50文钱,这5个人是专门砌墙的技术工。杨昌发在村里找了5个干杂活的人,每天30文,每天管一顿中午饭。
这个时候没有机器,所有的活都只能靠人工。肖月在做饭的时候就没有吝啬,每天都有肉,有了油水人在干活的时候也有劲。
地基挖好之后,用石料填充相当于现代的圈梁。盖房子是用黄泥、石灰和糯米混合。10天左右,房子的墙面就砌好该上梁了。
村里的人看到杨昌发的新房子是砖瓦房,就会打趣几句,当然也会有人明里暗里的打听他们是怎么赚钱的,杨昌发跟肖月统一口径做小买卖赚了点钱,还借了肖月娘家的钱。
上梁是件大事,肖月和杨昌发去镇上买了菜和上梁要用的东西,回家就准备着第二天的上梁,两人正在商量事情的时候,听到外面杨三宝的声音,“二叔二婶,爷奶叫你们去堂屋。”
肖月和杨昌发对视了一眼,两个人都想起在镇上的时候,看到杨昌富和一个富家公子在一起,这会儿叫他们过去肯定没好事,但又不能不去。
第三十二章 新房落成
两人去的时候跟以往一样全家都在,杨老爷子看到他们来了,咳嗽了一声开口,“好了,人都到齐了,那我就说了,这次叫你们大家过来是有件大事要说,老三考上秀才很是光宗耀祖。现在老三已经找好路子了,只要拿出200两银子就能做官,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肖月听到这话明白了,原来他们见到的那个富家公子就是杨昌富那个要好的同窗也就是县太爷的小舅子,看来杨昌富跟在他身边下了不小的功夫,不然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好事。
杨老爷子说完没人开口,杨昌富有点着急对着林氏使了个眼色,林氏抿了下唇开口,“爹,娘,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你们也知道相公一直在努力的读书,但是在往上读的话家里也供不起了,相公也只能放弃不读了。”说着还拿出手帕压了压眼角。
肖月真是无语了,这不读了是因为杨昌富的天资不行也就到秀才好嘛,这会儿林氏的话说得好像杨昌富是因为家贫而不读了,真是无语。肖月只是在心中想着,她不会开口的因为自家已经分出去了,她和杨昌发来此只要听着就行了。
肖月不说自会有人说,这不李氏就开口了,“听三弟妹这话的意思,老三要是有个有钱的爹,老三就是状元也能考上,那说来说去还是怪咱爹呢?”
林氏一听李氏的话心中暗惊,该死自己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李氏抢先了,自己刚才那么说只是想让杨老爷子对自己相公产生愧疚,这样才会尽全力支持。被李氏这样一捣乱,按照杨老爷子爱面子的性格,自己的话可就说错了。
她抬头去看杨老爷子的脸色果然已经黑了,旁边相公的眼神中也带了责怪的意味,林氏瞪了李氏一眼,“大嫂,你怎么能往我身上乱泼脏水,今天是来商量相公当官的事情的,我是看你们都不说话这才开口,话没说完你就插嘴了,还乱歪曲我话的意思。我是说相公很爱读书的,一直记着爹的话要光宗耀祖,现在是秀才了,往上读还要花钱。但是相公不忍心看爹娘操劳了,而且想让爹娘享福所以就不读了,现在有做官的机会希望家里的人帮一把,毕竟咱们村还没有人当过官呢,相公要是当了官那可是咱村里独一份呀!”
李氏听到林氏的话,想起老三可是要当官的呀,自己还指望跟着沾光,刚刚的话可是得罪林氏了,心里急了有暗自懊恼真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只图了一时之快,所以她又腆着脸对林氏说:“三弟妹,你知道大嫂这个人的,就是嘴快,没有什么恶意的,你别放在心上。”
林氏眼中闪过一抹得意,看吧,还没有做官就有人巴结,那做了官可就有更大的好处了,“大嫂这是说哪的话,咱们是一家人呀!”
李氏笑着连连点头。
杨老爷子皱了皱眉,“好了,说到哪儿去了,说正事。”
屋子里又没有人开口了,杨昌富刚才给林氏使眼色差点让她坏了自己的事,所以这会儿他是不敢再让她开口了,只能在那里暗自着急。
杨老爷子看到没有人说话,气就上来了,“好,都不说话是吧,你们还是杨家的人吗?行,都不说话是吧,那好,老大,老二,每家20两。”
李氏一听直接开口,“爹,我们没钱了,上次三弟去赶考的时候要10两银子,我把自己的嫁妆都给当了,这回要20两银子,那我只能把你孙子卖了。”
杨老爷子“奥”了一声,脸上满是恍然大悟的样子,“对,你们没有分家是没钱,那行,老大家就别出了。老二,这里只有你们分出去了,我看你们还盖了砖瓦房,要不你们出50两吧!”
事情到了这里,肖月跟杨昌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今天全家聚集在这里,是想让他们出钱,刚刚演的那一场戏只是为了告诉他们,老三做了官他们想要跟着沾光就要出钱。真是好算计可惜不会如愿,因为杨昌富和肖月从未想过沾光。
杨昌富的眼神暗了暗,看了肖月一眼对着杨老爷子说:“爹,娘,我们没有钱,我们盖房子还欠着债,哪里拿得出钱给老三。”
“那就别盖房子了。”吴氏开口。
肖月听着吴氏的声音嘶哑无力,不知道是不是着凉了,怪不得从刚才开始就感觉怪怪的,原来是吴氏没有开口说话。
杨昌发瞟了吴氏一眼,“那钱是我岳父借给自己女儿盖房子的,你让我怎么给老三。”
吴氏瞪了杨昌发一眼,杨老爷子开口,“这老三做官是大事,你们盖房子的事情往后放放,又不是没有地方住。”
杨昌发冷冷地说:“是有地方住,但是总不能长久不是,更何况我还得为孩子打算。”
听到孩子众人的视线不自觉的转移到肖月的肚子上,肖月红着脸不自然的动了动,“还没有,只是打算。”
众人移开了视线,杨老爷子也松了口气,要是肖月怀孕,自己还真是不好开口让他们别盖房了,“这不是还没有吗?事情总要紧着重要的先来。”
“对你们重要的事对我们来说不重要。”
杨老爷子拍了一下桌子,“什么你们我们的,你不姓杨啊。”
“我姓杨又怎样,你们有把我当一家人,我再说一遍我没钱,你们想让我出钱的算盘打错了,”杨昌发瞟了杨昌富一眼,他知道这件事绝对是老三两口子背后撺掇的,继续说,“我回来给了娘100两,这一年打猎也赚了七八十两,娘手里的钱怎么都够了。行了,明天新房上梁,你们有时间就去吃席吧,明天事多我们先回去了。”
杨昌发起身就走了,肖月跟在他身后也走了。
主角一走也就没事了,所以杨老爷子也就遣散了众人。他回到屋子里指使着吴氏拿出200两银子给杨昌富送过去。
吴氏听到要自己取200两,心肝肺都疼了起来,“老二这个遭天谴的,盖砖瓦房都不知道拿出银子来帮兄弟。娶了媳妇忘了娘,真是不孝,当初就不应该生他。”
杨老爷子听得心烦,“行了,别说了,他说没钱我们能怎么办?”
“他说没钱就没钱?”
杨老爷子瞪大眼睛,“那还怎么办?他那里每天那么多人干活,稍微说两句老三的官还做不做。行了,赶紧拿钱。”吴氏拿出钥匙去取钱。
杨昌富和林氏回到屋里,杨昌富的脸马上就拉了下来,眼中满是阴狠的看着林氏,“你今天是怎么呢?说的话差点坏了我的事,我可告诉你要是拿不到钱,你小心我收拾你。”
林氏唯唯诺诺的点头,完全没有平日里的精明能干,小心翼翼地抬头看了杨昌富一眼,见他脸色和缓了才敢开口,“相公,我知道了,以后不会再犯了,我这次也是为了相公的事心急,所以才会出现失误。”
杨昌富开口,“行了,下次注意。”
林氏这才松了口气,成亲一年多了,她总是看不透这个相公。平日里温文尔雅,一旦涉及到他的利益就是她都讨不到好,而且心思深沉的让人猜不到他在想什么。每次他用那种阴狠的目光看着自己,她都觉得好像是被毒蛇盯着一样,让人喘不过气。她觉得自己聪明有心计,但是在杨昌富面前她就好像小白兔一样不敢反抗。
上梁吉日,肖月一早起来就拿着卤好的猪下水去了肖家,工匠们都到了开始为上梁做着准备。
到了吉时,肖月就开始拿着香烛黄纸开始敬神,上梁敬神是要女人做的而且必须是及笄的女人才行,传说没有及笄的女人敬神的话,神是收不到香火的。
在屋前摆上供桌,祭品有猪头、猪尾、点心还有素菜三样,荤菜三样,象征六六大顺。要有一个德高望重的人来带领着祭梁,杨昌发请了杨族长来祭梁。杨族长边说好话边敬酒。
祭梁结束后就把梁上到屋顶,上梁的时候,放了鞭炮,王工头高喊:“上梁喽,大吉大利!”
梁平平稳稳地上去,把3个铜钱还有一叠黄纸和一个装着红枣、花生、大米、小麦的红色布袋挂在梁的中间。
上梁最热闹的就是抛梁了,梁上好了,把两个红色木盘递到房顶,里面装着糖果、花生、馒头和一块红色的布料。红布是要绑在梁上的,然后匠人们开始在梁上把糖果等往下抛,底下的人看到抛梁了就开始放鞭炮。大人小孩都抢着东西,热热闹闹的,匠人们边抛东西边说着吉祥话。
抛梁结束后就是坐席了,上梁的席只请村里的里正、族长,还有就是盖房子的工匠和主家自己人,所以人不多三桌就够了。
肖月准备了红烧肉、水煮鱼、回锅肉、小鸡炖蘑菇、鱼香肉丝、麻辣豆腐、蒸白菜卷、酸辣土豆丝,还有一大碗的卤肉。肖月原本还想着像穿越前辈学习,利用土豆赚钱,结果这个时空已经有土豆了。
工人们都是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菜,纷纷赞不绝口,“这菜做的可真好吃。”
“是呀是呀,跟镇上的酒楼里的菜一样好吃。”
杨昌发举着酒杯站起来,“大家这段时间辛苦了,我在这里敬大家一杯,多谢了。”
众人也都举着酒杯,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吃完饭大家就都走了。这梁上完之后要晒晒,所以明天才会干活。
肖月今天忙了一整天,把东西都收拾完,觉得浑身酸疼,筋疲力尽的,跟杨昌发一起回家去休息了。
第三十三章 轰动山村的生意
肖月跟杨昌发那晚被杨家的人叫去,就知道杨昌富会去做官。原本这个消息也只有杨家的人知道。
一天肖月去买豆腐的时候遇到了李嫂子,她拉着肖月问:“昌发媳妇,听说你们家老三要去做官了是真的吗?”
肖月愣了一下回神说:“是吗?你怎么知道的?”
李嫂子扫了肖月几眼,“哎呦,咱们这关系有什么话不能说的,真是的,嫂子这不是为了你们好,你想想你跟昌发兄弟分了出来,你们老三做了官你们不是吃亏了。”
李嫂子紧紧盯着肖月的表情,肖月一眼就看明白她想要干什么了,这种长舌妇唯恐天下不乱,整天盯着别人家,东家长西家短的乱侃,这会儿是想从自己嘴里听到抱怨,好让她有新料多嘴吧,这个消息估计是李氏跟她说的。
肖月淡淡地说:“这有什么,我们还不都是一家人,嫂子,你忙,我还有事先走了。”
李嫂子盯着肖月的背影恨恨地说:“呸,什么一家人,扫把星的媳妇。”说完转身又去找肖月大嫂李氏了。
一个月的时间,房子的主体已经完成了,只剩下后续的工作了。
肖月跟杨昌发就准备做新房子的家具了。肖老爹最近接了个大活没有时间,肖月就自己画了图去请镇上的人给他们做家具。
这样下来原本的钱已经花的差不多了,刚好葡萄酒酿好了,肖月用一个小坛子装了2斤去到了镇上,直奔福兴居。
高掌柜看到了肖月马上迎了上来,“弟妹,你怎么有空来镇上。”
肖月笑笑说:“高掌柜,这次是酿了点酒来给你尝尝。”
高掌柜看着肖月拿出的坛子好奇的说:“什么酒?”
“葡萄酒。”
“葡萄酒?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是什么样的。”
肖月在酒楼中找了一个白瓷小碗,雪白的碗中深红的葡萄酒,给人视觉上的享受,浓郁的果香气味,华润柔和的口感。
高掌柜尝过之后,另倒了一碗,对肖月说:“弟妹稍等。”说完端着酒上了二楼。
肖月明白上面的人权力应该比高掌柜的高,她就安稳的坐在大堂里等他。
高掌柜没一会儿就下来了,满脸笑容的对着肖月说:“弟妹呀!不瞒你说楼上是我们酒楼的东家,刚才他已经品尝过这酒了,很是满意,咱们来商量商量这酒的价格如何。”
肖月想原来是酒楼的东家,怪不得高掌柜可以跟她直接定下来。她来这里的时候想的是先带着2斤酒让高掌柜尝尝,等高掌柜跟酒楼东家禀报后,就可以定下来,没想到东家居然在酒楼里这样正好可以省事了。
“行,高掌柜咱们都合作这么多次了,我还能不相信你,你说价吧,我相信你。”
高掌柜想了想,“不知道弟妹还有多少斤这样的酒。”
“500斤”
“这样吧,这酒我们酒楼全要了,100两银子怎么样?”
肖月点头同意了,酿葡萄酒的成本不高,自己已经赚了很多,“行,高掌柜你知道我们最近在盖房子,这酒你们酒楼自己来拉可以吗?”
高掌柜也是知道杨昌发和肖月在盖房子,就同意自己派人去拉酒。
两人正在说话间,从二楼走下了一个穿着富贵长相英俊,年约二十七八的男子。
高掌柜站起身,“东家。”
那男子点了下头,转身看着肖月,“姑娘就是酿制出葡萄酒的人?”
肖月疑惑这公子怎会跟自己说话,但也没有过多的想,点头说:“是的,小妇人就是。”
那男子开口,“在下是这酒楼的东家沈俊凌,姑娘跟我们酒楼合作过好几次了,姑娘应该知道我们酒楼向来童叟无欺,以后有东西要卖尽管来我们酒楼。”
肖月明白这是葡萄酒引起了沈俊凌的注意,他才会跟自己讲话的,不然他一个酒楼的东家怎么会理自己这乡下农妇。“萧公子客气了,还得多谢贵酒楼愿意买我的酒。”
“姑娘客气了。”沈俊凌说完吩咐高掌柜去拉酒。
他刚才看到葡萄酒的时候很是震惊,这种酒他曾经在西域的那边看到过,没想到这偏僻的山村竟也有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