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家的院子坐北朝南,正对着的门是三间大瓦房,中间是堂屋,左边的是杨昌发爹娘的屋子,右边住着杨家的小儿子一家。东厢房住着大房两口子和他们的四个孩子。西厢房杨昌发住一间,剩下的一间放着粮食和农具。
院子的东南方向那里有一块菜地,西南方向那里有着低矮的土坯房,分别是厨房、浴室、柴房。
杨家因为杨昌发不时的上山打猎赚钱所以日子还算是好过,离厨房不远的地方有口井,上面盖着块木板。茅房、猪圈、鸡舍都在后院。
刚到堂屋肖月便感到了一股不善的目光,抬头看去只见堂屋的中间坐着杨昌发的爹娘杨老爷子和吴氏,杨老爷子看起来身体还不错,常年劳作使得人看起来显老,皮肤也较黑。
吴氏则比杨老爷子胖,整个人一脸的刻薄相,三角眼,薄嘴唇,那股不善的目光就来自于她,肖月不是很明白她为何会这样。
李氏的目光在肖月的脸上转了一圈,说:“呦,二弟、二弟妹这好大的架子,让一大家子等着。”随着的李氏的话吴氏的目光更加的不善了。
杨昌发开口说:“爹,娘,我们来了。”说完之后就拉着肖月跪了下去,理都没理李氏。
肖月跪在地上端着茶递给了杨老爷子,说:“爹,请喝茶。”杨老爷子接过来喝了给了一个红包,什么话也没有说就好像是走个流程而已。
到吴氏的时候,她喝完茶就了了,肖月愣了一下,这敬茶的红包都免了吗?并不是肖月有多在乎那点钱,刚杨老爷子给的那个红包肖月接过来的时候就感到了分量很轻,里面不会有多少的。
但是这红包是长辈对新人的祝福是流传下来的习俗呀!算了,不给就不给吧。没有了解到杨昌发的心思还是先别跟吴氏对上了,而且这时候孝字压头呀!
“娘,这就完了?”谁知杨昌发开口了,他不愿意自己的媳妇难堪。
吴氏挑着那双三角眼问:“怎么,还想干嘛?”
“红包呢?”
吴氏一下子就嚷开了,气愤地说:“你还有脸提红包,啊?卖了大虫的钱你不是都拿了一半了?你成亲不用钱啊。这会儿你还想跟我要钱,我怎么就有你这么个不孝的东西,吃老娘的喝老娘的,这会儿还敢要老娘的钱。”
杨昌发的脸色也变得很不好,他没想到自己娘会在新媳妇刚进门第一天就说这些话,虽然自己经常听早已习惯,但自己媳妇能受得了吗?
心里想着他就往肖月那里看,肖月回给他一个安心的眼神,他心中安稳了才开口说:“成亲是用我打大虫卖的钱,家里可是一分钱都没出的。那卖大虫的另一半钱不是给你了吗?”
吴氏心中正因为杨昌发没有把钱都给自己生气着听到杨昌发的话火气更旺,“那是你的钱吗?没分家这家里一文钱都是老娘的。”
杨昌发说:“我给你的钱还少吗?我成亲你们不给钱我没办法只能上山,你们还真是。。。。。。”
第七章 新婚生活
杨老爷子听到杨昌提起家自己成亲家里没有出钱的事情就开口打断了他的话,杨老爷子这人是一个极度好面子的人,杨昌发成亲没给钱是事实但不能说出来,因此他带着点埋怨地说:“好了,敬茶就敬茶,说那么多干嘛,老二,你怎么跟你娘说话的。”
杨老爷子没有责怪吴氏反而是责怪杨昌发的说话态度,也没有提红包的事情从头到尾好像是杨昌发和肖月在无理取闹。
听到吴氏跟杨昌发的话,肖月才明白原来杨昌发跟自己成亲,他爹娘不但没出钱反而还得到了钱,这样的父母会不会太极品了呀!她也见识到了吴氏无理取闹的本事。认识到自家相公在这个家里的地位,简直就是没地位呀!
刚刚那场闹剧,杨家的其他人都是置身事外的看热闹,最后杨老爷子还直接把错推到杨昌发身上。肖月顿时更加心疼自家相公了,不过该做的事情还是得做的,肖月拿出做好的两双鞋子给了吴氏跟杨老爷子。
结果两个人接过之后都放在桌子上没再看一眼,杨昌发脸色一变又要开口了,肖月拉住了他摇了摇头,杨昌发只能不甘心的闭了嘴。
都是同一个村子的人,肖月也都知道杨家的人,但因为原身不太爱出门所以对于村里的人也仅限于知道而已。
杨昌发的大哥杨昌贵是一个憨厚老实寡言少语的人,他的媳妇李氏是个厉害的,所以完全被媳妇给拿捏住了。
昨天新房里肖月已经对李氏有了解了,李氏平时在村里也是东家长西家短的,整个一长舌妇什么事情都喜欢嚼舌根。
两人有四个孩子,大儿子杨大宝11岁,二儿子杨二宝9岁,老三是女儿叫杨娇8岁,小儿子杨三宝7岁。
几个孩子中杨三宝像极了李氏,其余的孩子倒是跟杨昌贵比较像,特别是大儿子小小年纪就整天跟着自己爹干活。肖月送给四个孩子每人一条长命锁。
杨昌发的弟弟杨昌富是吴氏的心头宝,是整个杨家地位最高的人,他一直在镇上的学堂上学,娶的是隔壁村秀才的女儿林氏,肖月打量了几眼杨昌富,他给肖月的感觉很不好,他的眼睛深处满是阴骘毒辣,这种人对自己狠对别人更狠,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惜一切手段,肖月相信自己的直觉,后来的事情也证明了她的直觉是对的。
林氏看上去柔柔弱弱的,不过肖月明白她的心思也很是深沉,昨天跟着李氏一起到新房,结果话让李氏说了,得罪人的事情让李氏干了,她自己倒是一直笑眯眯的,可整件事却是由她来掌控引导的,杨昌富和林氏成亲一年了还没有孩子。
见过了家里人之后一家便开始吃早饭,早饭都是酒席上剩下的东西,也没有分类什么的都倒在一起看着就没有食欲,但这时候的人肚子里都缺油水,这些剩下的菜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好东西,一大家子除了肖月都吃的津津有味的。
新人前三天是不用干活的,吃完饭肖月便和杨昌发回屋了。
杨昌发拿出另外的东西带着肖月去了杨大伯家,毕竟当初下聘的时候是杨大伯娘主事的。
回到屋里肖月准备整理自己的嫁妆,他们刚成亲所以这喜被也不用收拾。她打开了原本的那个旧柜子,里面就是一床褥子一床被子,几件衣服。褥子被子应该是杨昌发平日里用的,成亲铺床的时候才收拾起来的,不过不太像自己家做的。 “这是我回来之后去镇上买的,”像是看出了肖月的疑惑杨昌发开口解释。
翻了翻那几件衣服都已经破了也没有补,洗的也不干净看着脏脏的,肖月取出来放在了一边准备洗干净之后补补。这个衣柜已经很旧了,所以肖月不准备放衣服了让杨昌发把它搬到角落里了,把脸盆还有陪嫁中暂时用不上的木桶等放在里面。
把自己的衣服还有布什么的都收拾到了自己陪嫁的那个新衣柜里,陪嫁里的两床新被子放在了箱子里,然后把箱子放在了炕梢那里,针线笸箩放在了箱子上面,这样在炕上做针线活的时候也方便。
杨昌发看了一眼肖月忙忙碌碌的身影,蹲下从炕洞里取出了一个陶罐,“媳妇,这个给你。”
“什么呀?”肖月好奇的看着他,只见杨昌发从里面取出了一个成色一般的玉镯还有几块碎银子和一些铜钱。肖月惊讶他竟然还有钱,“这是哪来的?”
杨昌发说:“打仗的时候会去那些富贵人家里抄家,我只是小兵所以没拿到多少东西,只拿了一百两银子和这个手镯,我回来的时候银子给了家里,这个玉镯我一直藏着是留给你的。”
肖月点头表示明白,听到他说打仗来了兴趣说:“你跟我说说你打仗的事呗!”
对于媳妇的要求杨昌发当然都会满足,他就看着肖月说:“好,那时候我17岁去了战场什么都不知道,心里很害怕,好在上了3次战场我们那个军队就留守当地了,后来又赶到大部队那里汇合,大部队里面的人都是训练的士兵,所以我们这些人就在后方镇守,战事结束后就地解散我就回来了。”
尽管杨昌发说的很简单,但肖月明白怎么可能那么简单,行军有多苦,特别是这个年代只能靠步行那就更苦了,为了转移话题她又问道:“你不是把钱都给娘了吗?那这些银子呢?”
“我刚回来的时候娘就把我带回来的东西搜了一遍,所以钱全被拿走了,这个镯子我贴身放着才留了下来,回来的时候屋子里就只剩下这旧柜子还有那个桌子,我只能上山打猎卖钱买了被褥什么的,打猎的银子要交给娘,这些是我偷偷留下来的,怕什么时候用钱却没有。这些有10两左右,那些铜钱有四百三十二。”
“那这个呢?”肖月指着陶罐里另一包用红布抱着的东西。
杨昌发的眼神冷了下来,淡淡地说:“这个是卖大虫的钱,大虫卖了50两,我想跟你成亲又怕家里办亲事不好好弄,所以我跟他们说成完亲我就把一半的钱给家里,因为知道他们不会给我出钱,所以另一半我就拿来办我们的亲事了,这些是要给家里的25两。”
原来是这样啊,但是杨昌发的态度好奇怪,在这个时空整天说没有不是的父母,他怎么什么话都很她说,这表示他信任她了是不是,表示他们才是亲人。“为什么跟我说这些?”肖月想到了就问出了口。
第八章 不安分的妯娌
杨昌发愣了一下,摸摸肖月的头发说:“我们是最亲密的人呀!我们要过一辈子的呀!我对你不会有任何隐瞒的。”
肖月的脸慢慢地红了,这男人干嘛这个时候说情话呀!肖月假装镇定地站起身从衣柜里拿出了一个匣子,打开里面是5两银子,这是肖老爹和郑氏给她的压箱底钱。两个人把他们的财产归到一起,他们小两口有15两432文钱,把这些钱和那个镯子又放回了炕洞里,给家里的25两拿了出来,免得让人看到了他们放钱的地方。
收拾完东西,肖月躺在了炕上,昨晚没有休息好,又收拾了屋子,所以肖月感到腰酸腿疼的,杨昌发也躺在了她的旁边抱着她一起睡。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吴氏就把那25两银子要走了。
这里的人为了省粮食就只吃早晚两顿,只有农忙的时候才是一天三顿。对于一直以来一日三餐的肖月来说极度的不习惯,在娘家的时候肚子饿了找东西吃爹娘不管,但是在杨家不同,这么多人她要是说吃中午饭又得吵吵了,所以肖月就只能饿了就喝水或是早上的时候吃玉米饼子留点拿回屋子中午的时候吃。
杨昌发显然也发现了自己媳妇中午的时候要吃点东西,看着媳妇饿了只能喝水他很是心疼,所以在去镇上买回门礼的时手他专门买了几包点心和2个白面馒头。
现在天热馒头放不长就只买了2个,回来把给媳妇买的东西放进了一个大匣子里,然后把匣子放进了炕梢的箱子里,对着肖月说:“媳妇,我看你中午还要吃点东西,所以我给你买了点心,你以后中午就吃那个吧,别再喝水了,你吃完了我再给你买。”
“嗯,好,谢谢你”肖月没想到杨昌发这么细心,心里甜甜的,想着果然没有嫁错人。
回门当天,吃过早饭之后肖月换了身粉红色的上衣,一件橘红色的裙子,杨昌发也换了件藏蓝色的衣服,两个人带着5斤猪肉,两包点心,一斤糖,还有一只鸡往肖家走。
本来新媳妇的回门礼都是由婆婆准备的,杨昌发明白自己娘不会给媳妇准备的,因此他提前去镇上买好了。杨昌发去镇上买回门礼的时候杨家集体失声,没有人说给钱也没有人告诉他们要买什么,还是杨昌发问了隔壁的马婶,肖月一直觉得自己两口子就像是借住在杨家的客人一样。
到了肖家的时候,肖夏早就在门口站着等他们了,看见肖月跟杨昌发之后就冲家里喊:“爹,娘,大姐跟姐夫回来了。”然后就跑到了肖月跟前,亲亲热热地拉着肖月。
肖月摸摸他的头顶问:“等很久了?”
肖夏摇摇头,“嗯,大姐,我可想你了。”
两人刚走到门口郑氏跟肖老爹就出来了,肖月忙喊道:“爹,娘。”杨昌发也跟着喊人,郑氏跟肖老爹笑着让他们进屋。
进到屋里弟弟妹妹都围着肖月问东问西,肖月耐心地回答着他们的问题。杨昌发则陪着肖老爹说话。
郑氏去厨房准备饭菜了,她把肖月他们带回来的那只鸡炖在了灶上,然后把肖月带回来的糕点分给周围的邻居。
吃过饭郑氏拉着女儿说悄悄话,知道女婿对女儿很好也就放心了,又嘱咐了女儿一通。
在下午太阳下山之前杨昌发跟肖月回到了杨家。新婚三天过了,肖月明白自己的好日子过去了。
果然这天早晨吃过饭,吴氏就开口了 ,“老二媳妇,既然你已经进了咱们杨家的门,那么以后这家务事也要做,家里的家务事一人一天,老三还有半年就要院试了老三媳妇要照顾他,所以这活就你和老大媳妇一人一天。”
这老三考院试与老三媳妇干不干活好像没有太大关联吧!
肖月看了一眼站在吴氏身后的林氏,只见她一脸的理所当然,这人还真是把自己当回事。不过肖月是不会当这个出头鸟的,这不有人就喊起来了。
“娘,老三考院试还有半年呢,再说了这活是轮着干又不是一直干怎么就不能照顾老三了,娘,这可不行。”李氏一听就炸锅了。
吴氏瞪了李氏一眼,说:“怎么不行?老娘说行就行,这个家谁做主啊?老三考院试是大事,是光宗耀祖的事,老三考上秀才你们不都跟着沾光。”
“娘,话不是这么说的吧,老三整天念书,地里的活家里的活都不沾手,这老三媳妇再不干活这不是三房两人就都成闲人了,就指着我们干活了。”
吴氏气的拍着桌子说:“不是还有老二媳妇嘛,她跟你两个人干,你喊什么!”
“都是一样的媳妇,老三家的要照顾老三不干活,娘,我也要照顾您三个孙子,要不这活就让老二家的干算了。”李氏舔着一张胖脸,眼睛滴溜溜的转着,心想:这老三媳妇不干活了,自己也不想干,反正娘不喜欢老二,就让老二媳妇一个人干娘肯定同意。
这人倒是会想,也不想想别人会不会同意,把人当傻子以为就她聪明,还有脸说她要照顾孩子,那几个孩子都是放养的,杨三宝整天只知道满村跑着玩,其余的孩子要么干活要么在家里呆着。
吴氏听了这话,心里一想这样也行,便说:“那行,那以后家里的活就老二家的干吧。”
听了这话杨昌发就准备开口了,肖月一把拉住了他,看着吴氏说:“娘,这恐怕不行,按理说儿媳干活是应该,但大嫂也说了一样的媳妇,这大嫂和三弟妹都不干,我这一个人干,知道的说她们有事不能干活,那不知道的还以为娘苛刻新媳妇,偏心的厉害,这人言可畏呀!要是咱们家的名声坏了,三弟还怎么考秀才,而且这事传出去了娘不是要被人议论了。”
一听到事关自己的名声,还有关系到自己小儿子的秀才,吴氏一下子就变了,“行了,老二媳妇说得有道理,这老三还要考秀才了,你们一个个的省点心,谁要是害得老三考不了秀才,看老娘不撕破谁的嘴,就按原来的你们三个一人一天。”
林氏站在吴氏的身后说:“娘,这有什么,咱们出去的时候就对着村里人解释解释不就行了。”
李氏也赶紧开口,“就是娘,再说要是老三考上秀才了谁还敢说咱们家的闲话。”
第九章 第一次有人等
肖月的这两个妯娌一个遇事乱搅和,一个绵里藏针,肖月岂会如他们的意。
她装作一脸的勉强说:“娘,既然大嫂和三弟妹都这样说了,那我只能同意了,只是你也知道找我爹做家具的人四处都有,万一哪天别人要是问起了我爹实话说了,您可别多心呀!”
吴氏一想是呀,这二儿媳妇的爹走街串巷的,万一到处说那自己家不是要坏名声了,真的让二儿媳妇一个人干家务活她爹肯定得为自己女儿出头的。
林氏听到肖月这样说看着吴氏的脸色就知道今天这事恐怕是有变了,她就聪明的不再开口了。
李氏却是个无脑的,她斜睨着肖月说:“哟,瞧二弟妹这话儿说的,你爹出去还要乱讲坏咱们杨家的名声。”
肖月看着李氏说:“我爹娘这个年纪的人在一起讲话不就是孩子的事情嘛!再说如果家里只有我一个干活;我爹说出去怎么能是乱讲,明明是实话实说,至于别人怎么想;这谁能保证。”
吴氏听到这话直接做了决定,“行了行了,都被说了,一人干一天。”说完就赶着众人去干活了。
其实临水村谁不知道吴氏拿杨昌发不当儿子,吴氏被人议论也不少了,只是这是人家自己家的事,所以村里的人都只是背后说说心里同情。
李氏和林氏走之前还瞪了一眼肖月,肖月完全不在乎。
杨老爷子跟杨昌贵、杨昌发去地里了,杨昌富回屋看书去了,李氏去厨房收拾了,林氏回了屋,肖月也回到了屋子。
肖月把杨昌发之前的衣服全收拾出来了,杨昌发之前用的那套被褥被她给拆了,被里子和被面都要好好洗洗。八月多的太阳很快就能干,棉花她也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