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临水村的第一场雪在十一月初就来了,看着飘扬的雪花,肖月却是皱着眉头,“昌发,我记得去年可是到了腊月才下雪的,怎么今年这么早就下雪了?”
杨昌发也是皱着眉头看着屋外的天气,“今年的冬天估计要比去年还难过,这么早下雪不是好事,很容易发生雪灾的。”
第一百九十一章 五辆马车
听了杨昌发的话肖月的心里也很是不安,去年冬天的种种可都是还记忆犹新,她最怕冷了,去年冬天因为怀孕也没有出去整天在屋子里呆着就也还好。
要是今年冬天比去年还要冷的话,那他们家的三胞胎可怎么办?小孩子最是冷不得的热不得。
想到这里肖月就赶紧拉着杨昌发一起去了自家的地窖里面,现在就要赶紧看看自家过冬的东西还够不够,而且家里今年的碳也要赶紧去买了。
在地窖里整理了一番,肖月的心就稍微的放下来了,家里的粮食足够了,之前他们将自家今年的粮食卖掉了,沈俊凌就让人送了两辆马车的粮食过来,秋天的时候肖月也没少晒菜干,再加上她做的辣白菜,酸菜,香辣酱,牛肉酱等等很多的酱料,家里的食材是没有问题的了,之前家里买的酱料什么也就够了。
剩下的就是药材了,家里的药材还起那么放着的,柳溪寒专门来收拾了一次,他们不懂药材,有的存放的方式不对,柳溪寒专门将药材分门别类的整理好了,放置好。
还有就是家里的布料,棉花什么也足够了,这样下雪的时候她跟杨小姑也可以做针线活。
现在家里唯独缺的就是碳和肉了,家里的猪要到了腊月的时候杀年猪,现在家里没有生肉,只有活着的鸡和猪,之前肖月怀孕和坐月子吃了很多的鸡,现在家里还有10只了,这些也就够了,只是现在猪和鸡都不能杀,这些得留着过年。
万一到了年跟前家里没有肉了,这个年还怎么过,而且雪一旦下大了,势必会封山的,到时候大家都出不去,买不到肉年过得就要很穷酸了。
算好了家里缺什么东西,杨昌发就准备赶着牛车去镇上了,现在才刚开始下雪,还是可以出去的,要是再晚几天那就不行了,看天气这场雪还是会下大的。
知道杨昌发要去镇上买碳跟肉,沈俊凌摆摆手,“不用去了,我已经让人去弄了,估计下午就能送过来,而且你们镇子上的碳不好,烟大味大,我让人买的可是上好的碳。”
杨昌发被沈俊凌的话给说的发愣了,在他的记忆里冬天就是硬扛过去的,记得小时候吃不饱穿不暖,冬天冻得手脚都红彤彤的,人就只能呆在屋子里,出去了冻得人牙齿都打颤,又吃不饱,肚子饿的直叫唤,那时候就觉得冬天又冷又漫长的。
去年家里是因为有媳妇和姑姑,他怕会冻到她们,才买了点碳,谁知道在沈俊凌的眼里还是嫌弃那些碳的,要知道那些碳他可觉得很宝贵的,想到这里他的心里不禁酸酸的,他一定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不再受他以前的苦。
肖月看着杨昌发的脸色知道他心里的想法,不过她没有戳破,生活环境的不同势必会造成人眼界的不一样,对于沈俊凌的生活杨昌发无法想象那是正常的。
既然不用去镇上了,杨昌发就去肖家还有杨家老屋以及杨大伯娘还有杨三叔家里去看看,这几家除了肖家有牛车,其余家都是没有的,杨昌发想着去问问,要是去的话就一起送他们去镇上,不然晚了东西不好而且还贵。
杨昌发出去转了一圈,问得几家全都说是要去,杨昌发就把牛车赶了出来,然后跟肖老爹两辆牛车载着几家人去了镇上。
杨家老屋是杨昌贵带着杨大宝一起,李氏没有去,不是她不想去,是杨昌贵不允许她如,杨昌贵之前将家里的钱全都拿走了放到了自己的手里。
李氏是个贪小便宜还抠门的人,钱倒是存了不少,可是她除了张罗着给她自己偷偷的买点吃的,剩下的全都藏着,也不给孩子们花,孩子们长那么大可怜巴巴的都没有吃过几次零食。
之前杨昌贵要买分给杨昌富的地,找李氏要钱结果她不给,没办法杨昌贵就找杨昌发借了点儿,后来李氏去藏钱的时候被杨昌贵给看到了,杨昌贵直接将家里所有的钱都给拿走了,没想到李氏还挺能攒钱的,居然已经有一百两了。
杨昌贵还了杨昌发50两,剩下的50两被他给藏起来了,李氏发现钱不见了,就在家里大吵大闹,哭的撕心裂肺的。
杨昌贵二话不说就拿出了放在家里的纸笔说要找人去写休书,要休了李氏。
这下子李氏也顾不上自己的钱了,只能是乖乖的不敢再说话了,就这样杨家老屋的财政大权被杨昌贵给掌着了,但是杨昌贵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家里的花用还有一些必须的他都会给李氏钱。
而这次之所以不让李氏来,是因为之前杨昌发去老屋喊他们一起去镇上买过冬的东西,谁知道李氏心思不正,她居然不想自家掏钱,她想着杨昌发也要去镇上,到时候就跟杨昌发借钱买东西。
说是借,其实李氏压根就没打算还钱,杨昌贵跟她生活了这么多年,怎么可能不知道她再打什么主意,当下就让李氏呆在家里不许去镇上,他自己带着杨大宝一起去。
到了镇上将牛车寄放好,大家就去镇上买东西了,因为大家要买的东西不一样,正好杨三叔家和杨大伯家都是老两口一起来了,所以他们就自己去买东西了,而肖老爹还有杨昌贵都是一个人,所以杨昌发就跟着他们一起买东西去了。
这几家都是不用买粮食的,之前害怕打仗买的粮食还都在家里地窖放着,他们都是通透的人,这些事情谁都没说,但大家心里都明白。
不用买粮食剩下的就是一些零碎的东西,酱油,醋,盐等调味品,还有就是家里缺少的东西,什么菜或者鸡蛋,杨昌贵给几个孩子买了一包糕点,肖老爹给肖夏买了点纸,之后他们又在街道上转悠着。
杨昌发买了一筐的梨还有一些橘子,又给三胞胎买了几个玩具,四处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需要的。
结果就看到了一个熟人,这个人就是福兴居的高掌柜,不过福兴居关门之后听说他好象去了县城,这个时候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杨昌发上前几步对着高掌柜说:“高掌柜,你怎么会在这里?”
高掌柜刚从马车上下来,听到声音转过身看到是杨昌发就拱着手笑着说:“原来是昌发兄弟呀!我这是刚从县城回来,这不我们东家让从京城运的东西来了,我这正准备去你们家呢!你到镇上来干什么呀?”
杨昌发往高掌柜的身后一看,哇,居然整整五辆马车,这都是些什么东西呀!沈俊凌住在他们家里已经一年多了,他的人往自家送的东西可不少,可是以往最多就是三辆马车,这次居然有五辆。
杨昌发的心里惊讶,脸上并没有表现出来,“这不是冬天了嘛,我出来买点家里用的东西,不然大雪封山就出不来了。”
高掌柜点点头,“那行,我跟你们一起回去吧!”
杨昌发想着他们都是坐牛车来的,高掌柜这可是马车,马车那可比牛车快多了,怎么一起回去呀!不行他就跟着高掌柜一起先回去,牛车让大哥赶回去就行了。
高掌柜看出了杨昌发的困惑,笑着:“昌发兄弟,别想那么多了,这会儿天气不好,路上还湿着,而且马车上的东西多,有的还是比较容易破的,我们这马车也是赶得很慢的,你就放心吧!”
听到这话儿,杨昌发点点头,那就好呀!这样子他们就可以一起回去临水村了。
等到杨大伯和杨三叔两家回来后,大家就准备回去了,说是每家就买一些零碎的东西,可是到了最后也是将两辆牛车给装得满满的。
本来杨大伯他们也都想着回去的时候大家就走回去算了,结果高掌柜看到了就让大家上马车。
高掌柜一个人坐了一辆马车,拉东西的五辆马车跟在他的后面,他的马车还有很大的地方。
看到高掌柜的样子,杨昌发知道他是真心让他们坐马车的,不是装样子,因此杨昌发就带着杨大宝还有杨大伯娘,杨三婶一起上了马车,这样子肖老爹和杨昌贵还有杨大伯,杨三叔两个人坐一辆马车倒也可以。
不是杨昌发不想让他们一起坐马车,而是他们压根就不坐,看着高掌柜的马车蓬子都是用绸缎的绒布料做的,他们哪里好意思上去,要是坐在上面肯定浑身不自在。
到了临水村,几家人拿着自己家的东西就都回去了,因为有高掌柜杨昌发也没有开口留他们。
沈俊凌知道高掌柜来了,就喊着肖月和杨小姑出来,肖月一看有马车就知道沈俊凌的人送东西过来了,只是她没有想到高掌柜会亲自过来。
赶紧的倒水,幸亏天气冷了之后他们家就在厨房里的炉子上放着壶,壶里面都是烧开的热水,这样子可以保温,直接冲茶就可以了。
肖月给高掌柜和几个伙计倒了热茶,他们吃了好几杯才算是缓过来。
高掌柜开口说:“哎呀,真是太冷了,现在可是才十一月呀!这要是到了腊月还不得冻死人呀!”
杨昌发点点头,“就是呀!只是这大山里要是发生雪灾那可就麻烦了。”
高掌柜也是穷人出身,杨昌发说的他也是知道的,眉头不自觉的就皱了起来。
肖月看到气氛有些沉重就转移话题,她笑着说:“高掌柜,你这次怎么带这么多东西过来呀?”
第一百九十二章 昌发奶奶
高掌柜看了一眼沈俊凌说:“是从京城送来的东西到了,我这不是特意送过来给东家,而且这不是马上就要到年跟前了,这一年的账也要给东家来过目,我就过来了。”
肖月点点头,他们都知道镇上的福兴居不开了,但是心里也都明白像是沈俊凌这样的人他一定是有自己的想法,他肯定是有其他的生意。
说到送来的东西,肖月看着那五辆马车有点好奇,不知道这次送来的东西是什么,居然会有这么多。
高掌柜跟伙计们坐了一会儿就起来搬东西了,肖月这才看到有两辆马车是碳,不用说这些碳看起来就比他们家用的要好很多,这两辆马车是足够家里用的了,毕竟他们家里除了取暖要用碳,其余的都是烧柴。
还有一辆马车上面是一些小零碎东西,什么糕点,茶叶,红糖,白糖,猪肉,鸡肉,牛肉,羊肉,排骨等等,整整装了一马车。
还有一辆马车上面装的是布料,这辆马车没有装满是半马车,不过就这些也已经不少了,这么多的布料肖月就是给家里的人一个月做两身衣服三年也用不完这些布料呀!
沈俊凌的心也比较细,这次的布料不像以前还有绸缎的,这次全都是细棉布的,这些布料比较适合他们乡下,绸缎的衣服肖月他们根本就穿不出去呀!
整个村子里的人穿的还是粗布衣服,他们家穿绸缎,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别人我们家很有钱,而且乡下这地方不可能像城里那样整天坐着。
他们都是要干活的,穿个绸缎的衣服怎么干活,因此之前沈俊凌送来的绸缎的布料除了几匹给三胞胎用了,其余的肖月全都卖掉了,倒是细棉布全都用完了。
因为肖月也穿不惯粗布的衣服,穿着不舒服割人的皮肤,所以肖月自从赚钱之后家里全都换成了细棉布,粗布的衣服就只有那么两三件,还是留着下地的时候穿,现在沈俊凌送来的就全都是细棉布了。
还一马车居然全是给三胞胎的东西,玩具,衣服,还有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肖月摇摇头直叹息,“你们再这样宠着三胞胎,估计他们长大就要无法无天了。”
沈俊凌听到这话摇着扇子说:“怎么可能,爷的干儿子干女儿可是很听话的!”
自从知道可可就是九爷的有缘女子,沈俊凌就时不时的让可可叫自己干爹,这很明显的是想要占九爷的便宜,只是可惜的是可可还不会说话,而九爷听到一次揍一次沈俊凌。
高掌柜让伙计们将东西全都搬进了肖月家里,然后他从自己的马车里拿出一沓账本,递给沈俊凌,“东家,这是今年的账册。”
沈俊凌接了过来,放在了一边,这些账册等他有时间了他自然会看得。
高掌柜送了账册跟东西就带着人离开了,肖月则是跟杨小姑一起收拾沈俊凌送来的东西。
然后她又拿出了一些糕点和几匹布,她准备让杨昌发去杨大伯和杨三叔还有老屋那边,至于自己的娘家她想着的是自己去一趟。
刚才他们都是跟杨昌发一起回来的,不过去送点东西未免显得太小气了,因此每家一匹细棉布,一包糕点一斤糖一斤猪肉,这样子过去看看,也算是自己家的心意。
肖月给自己娘家拿了三匹布料,糕点,红糖,白糖还有几斤猪肉和牛肉,她做这些杨昌发也是知道的,不过杨昌发也是同意她给娘家拿这么多东西的。
曾经在他们困难的时候肖老爹和郑氏尽全力帮助他们,现在自家的日子好过了,正是报答他们的时候。
临水村的这场雪真的就跟他们想的一样,纷纷扬扬的下了三天,天气冷得不行了,杨昌发今天又去镇上了,之前他跟着肖老爹他们去镇上的时候,那几家都没有买碳,现在的天气真的是不买不行了。
这还有一个多月腊月才能过去,这天气已经冷成这个样子了,要是再往后冷得人受不了了,家里又没有碳,那可就糟糕了。
因此这几家都过来买碳了,他们就选择最便宜的碳买,花个五两左右的银子就可以了,这些碳买回去够他们用一个冬天了。
杨小姑和肖月在堂屋里做针线活,九爷三人则是在一边逗三胞胎,现在三胞胎已经快三个月了,正是好玩的时候,他们三人对于三胞胎那是喜爱的很。
肖月跟杨小姑就坐在一旁,做会儿针线活再逗逗孩子,不知不觉的时间也就过去的特别快。
等到他们都吃完了饭,杨昌发才从镇上回来了,他的衣服已经被雪给打湿了,而肩膀上还有头发上全都是厚厚的雪花,嘴唇也冻成了青紫色,手也是红彤彤的,棉鞋已经湿透了。
肖月看到他回来之后,整个人冻得已经是说不出来话了,只是不停的跳动着然后去炭盆旁边烤火。
肖月知道他这是冻得狠了,赶紧去屋子里拿出了干净的棉袄,棉裤,棉鞋,然后又去烧火给杨昌发做酸辣面,这个时候吃一碗酸辣面是最好的,又能吃饱又驱寒。
等到杨昌发在炭盆旁边烤的差不多了,肖月就让他进屋去将衣服给换了,之后就坐在炭盆旁边吃面。
等到吃完了面,杨昌发的额头上已经有细细的汗珠了,肖月这才放下心来,将体内的寒气逼出来了这就好。
杨昌发吃完饭整个人才舒服了一点儿,然后出去将牛车给收拾好,将牛牵进了牛棚里。
回到堂屋杨昌发才对着大家说:“看来今年的冬天不好过呀!今天出去都冷得要命,要知道我已经很多年没有感觉冬天有这么冷了。”
杨小姑看着外面的大雪,还在纷纷扬扬的下着,这鹅毛大雪已经下了有三天了,她听到杨昌发的话眉头皱了一下,“也不知道今年会不会死人,我记得我10岁的时候也下过这么大的雪,后来就闹雪灾了,家家户户吃的东西也没有多少,穿的也很单薄,而且雪将屋子给压塌了,死了好多人,大雪天还要出去外面找吃的,可是那时候一片的雪哪里有吃的,就只能是喝水了,实在饿的受不住了才喝点米汤。”
可能是那时候的记忆太深刻了,杨小姑现在想起来还记得饿肚子的滋味,她的身体不自觉的打了个冷颤。
肖月握住她的手,安慰着说:“放心吧,小姑,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点钱,而且家里的粮食还有不少,不会有人饿肚子的。”
杨小姑点点头,对着肖月说:“你说的没错,现在周围人的日子都好过了,就是不能吃得饱饱的,也是可以吃个半饱,不会像以前靠喝水硬抗了。”
肖月也是点点头,杨小姑又继续说:“就是不知道老人受不受得住这个冷了,你奶奶就是那年雪灾没了的!”
肖月知道杨小姑说的是杨昌发的奶奶,其实她也有些奇怪,她从小到大没有听人说过杨昌发奶奶,她问杨昌发,杨昌发也说他不知道,现在突然听到杨小姑说起昌发奶奶,她心里还有点没有反应过来。
杨昌发也是听着杨小姑的话,他小的时候问过爷爷,他爷爷每次都是一副悲哀的样子却不说话。
杨小姑接着说:“那年雪灾,家里没有吃的,你奶奶被冻得生病了,家里吃的又不多了,她就自己偷偷的不吃饭,每次做饭的时候都是给我们兄妹跟你爷爷煮米汤,她自己就喝点水,结果病是越来越重,后来干脆就下不来炕了,王大夫给开了方子却没有药,大雪封山也不能去镇上买,后来大雪天你大伯带着我们兄妹三个去了山上采药,可是我们找了一整天也找不到药,后来回到家里你奶奶已经不行了。”
杨小姑说完眼泪就流了下来,“从那以后,你奶奶的死就是家里的禁忌了,因为你爷爷和大伯三叔他们很内疚,你爷爷觉得是自己没本事,让你奶奶饿肚子了,你大伯和三叔是因为内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