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的份上,帮我们抹掉咱们不经意间留下的痕迹。”
周嬷嬷见阮大和阮二都这么说,便放下心来,道:“哎,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就希望咱们能够平平安安把少爷养大,将来我闭眼了,对王妃也有个交代了。”
阮灏君听到嬷嬷提起母妃,眼有点酸,拉着嬷嬷的手,道:“母妃已经不在了,嬷嬷可不能撇下我,一定要长命百岁,看着我娶妻生子!”
周嬷嬷很是欣慰,擦擦眼睛,说道:“好,好!”
从两个哥哥那里得到答案之后,阮灏君对于美人夫子的关注,并不那么讨厌了,反倒觉得是夫子对他好。
光景似箭,一转眼就到了八月,三天后就是八月十五中秋节。
广陵王收到一封信之后,思索一会儿,决定回到广陵的封地。因为后日便又圣旨道,他必须要去接旨。
“恒五,他们都是我的血脉,你定要保护好他们。”广陵王看着不远处,正在练字的杜八郎和杜九妹,沉声说道。
失而复得的血脉,绝对不能再出半点差池!
恒五连忙跪在地上,道:“主子放心,属下冒死都会保住主子的血脉。更何况这次主子给我留下五十人,完全可以保护小主子们的安全。”
“嗯,那好!”广陵王点点头,走到书房,给杜八郎,阮灏君布置了未来半个月的功课。
杜九妹好奇,和美人爷爷相处快一个月,开始逐渐喜欢上这个高冷的美人爷爷。美人爷爷虽然有点别扭,但却有一个疼爱他们的心。
“爷爷,你要走了吗?”杜九妹面上做恋恋不舍的表情,务必让爷爷了解她此时此刻的不舍的心情。
广陵王看着小肉脸纠结在一起的杜九妹,长手一身,抱起了杜九妹,道:“我回去有事儿,在家里老实待着,我还会回来的。”
“哦!那爷爷,你一个人回去之后,要保重身体。”杜九妹关切道,虽然这段时间,美人爷爷的身体好了很多,但离开之后,没有她们家的空间水滋养的蔬菜,不知道会不会反复?
“我知道了,走,我去跟你娘,还有哥哥姐姐们告别。”时间紧急,广陵王没有那么多时间了。
杨氏,杜五郎,杜七妹,杜八郎,对于广陵王的离开,表现出一定的不舍。杜七妹虽然嘴巴笨,但她却用行动表达了自己的心意,用干净的食盒,把刚做好的鸡蛋糕,全部给广陵王带上。
第二百七十一章 未雨绸缪求良法
杜五郎则是送了两坛好酒,杜八郎,杜九妹但倒是两手空空。这样杜九妹面上有点发热,想了一会儿,拿出一串酒果核做成的手串,带到美人爷爷的手腕上,道:“这个是我收集的果核,找二舅打空,戴上可以保平安。”
“好,我带着!”广陵王很是高兴,自从父母,以及妻子灵儿去世之后,他太久没有收到亲人送的礼物。
杜八郎挠挠头,道:“爷爷,我虽然没有礼物,但我会好好读书,光宗耀祖!”
“很好!”广陵王呵呵笑道,“好好呆在家里,不要擅自出门,有什么事情,可以交代恒五!”
“知道了!”一行人应下。
广陵王最后看向杨氏道:“好好保重身子!”
“是,公爹!”杨氏低着头,声音很小,因为她还做不到理直气壮叫这人公爹,毕竟现在夫君还没有认祖归宗,有点名不正言不顺。
不过每次广陵王要求,杨氏便也只能顺水推舟了!
广陵王整装待发,骑着马,转头看了一眼杨氏娘几个,温润笑笑,一扬鞭而起,疾驰而去!一行穿着黑色镶金线斗篷的人,犹如黄蜂过境一般,呼啦啦一阵马蹄声之后,留下飞溅的灰尘!
恒五见主子走了,便转头看向众人道:“几位小主子,外面灰尘大,咱们回去吧。”
一行人的心情有点失落,有点复杂,有点迷茫,回到家里。
吃饭的时候,发现那个秀色可餐的美人爷爷不在。貌似菜的味道也差了一些。
好在这样的冷清没过一天,陈桥回来了,把自己的老娘,还有两外两个兄弟的家眷接回来了。
陈桥的老娘是个四十多的妇人,虽然皮肤很黑,但身体还算康健。另外一个是跟着爹爹一起去西北的陆风的妻子,闺女和儿子。另外一个则是冯祥的二叔。
恒五带的人用了六套房子。所以房间够住的,这是三家,一人一户。
当天杨氏亲自带着儿子闺女给各家各户送了米粮和各种日用品。还有十两银子,让他们买一些想要的东西。
陈桥安顿好人,便急急忙忙跑去猪圈,那里有他买的好几十头猪啊!
离猪圈老远。就听到一个女子的声音“噜噜噜……”
声音很熟悉,陈桥走近一看。果真是杨桃花。
“哎呀,桃花妹子,多谢你了!趁我不在的时候帮我看着这些猪崽子!”陈桥呵呵笑道,一脸憨厚。跟平时的精明大相径庭。
杨桃花正在观察小猪们的情况,要是有生病的,趁早弄出来。单独喂,这样不光可以好好护理小猪。还可以避免其他的猪仔被传上。
“呀!”杨桃花吃惊,红着脸,“你怎么来了?”
“接到人了,当然就回来了,以后俺们也在这里安家落户了。”陈桥笑道,“这里味道重,你先回去吧,我在这里看看。”
“哦!”杨桃花应下,毕竟她是大姑娘了,不能跟外面走的太近。
“对了,桃花,我从家乡回来,给你带了礼物,待会我给你送去。”陈桥背着杨桃花说道,他的家乡是出产各种青玉。虽然不是名贵的玉料,但做成的首饰还不错!
“哦!”杨桃花欣喜,红着脸回去了。
家里来了很多人,生计是个问题。不是说杨氏现在养不起这些人,而是觉得人越来越多,这样只给银子东西,貌似也不是个办法。时间长了,有的人会觉得不公平,影响以后的和睦相处。
杨氏有心事,描的花样也没有往日好。
进屋的杜九妹,就看到唉声叹气的娘亲,为了不让娘亲患上难缠的产前抑郁症,杜九妹连忙问道:“娘亲,你为何事发愁?”
杨氏放下手中的小毛笔,叹气说道:“现在家里这么多人,短期内不会有事儿,时间长了,大家觉得干多干少都一样,就会有人偷奸耍滑,满腹怨怼。”
听了娘亲的话,杜九妹觉得母亲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道:“娘亲啊,你说得对。还有我发现,我们不能一直给他们钱,而应该改成让他们挣钱,我们发钱。这样他们也不会觉得我们施舍他们,而且也可以让大家明白,好好做事,就会有工钱。不好好做事,不光没工钱,还要受到大家的谴责,这样以后就不会有偷奸耍滑的人了,也不会有人觉得不公平了。”
杨氏仔细斟酌女儿的话,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点点头道:“等到晚上吃饭的时候,让你宋明叔,陈桥叔过来,咱们好好商量一下。”
“是啊,爹爹不在家,五哥就要多费心了。”杜九妹赞成道,虽然都是父亲的兄弟,但也要亲兄弟明算账,否则到后来矛盾重重,也会影响兄弟情义的。
杜九妹去通知宋明和陈桥,他们晚饭便过来吃饭。因为杜大山不在家,不好经常让其他男人到家里吃饭,所以杨氏请了一个村子里的孙婆子的三儿子,三儿媳妇夫妻二人给那十几个兄弟做饭。
晚饭的时候,宋明问道:“大嫂,您叫我和陈桥过来,什么事情啊?”
杨氏想了想,道:“现在咱们家里人越来越多,我觉得应该想个个法子,让兄弟们的日子过得更好。”
“嫂子,你和大哥收留我们,我们已经非常感激了,日子过得非常好。”陈桥感激说道,这次回家,家里没有粮食,老娘在家里只能吃红薯,高粱,一年到头吃不到白米和白面。
“话虽这么说,但兄弟们总有一天会成家立业的,分的清楚一点,以后大家不会有矛盾,也不会有攀比。”杨氏沉声说道,虽然可能会让宋明,陈桥心里有点不舒服,但先小人后君子,总比以后互相扯皮埋怨较好。
这样的事情,杨氏虽然没有经历,但从以前和大宅的相处经验总结出,人啊,就不能无限制对被人少,必须有所保留。否则有的人,就会利用你的善心欺负你!
宋明,陈桥互相看了一眼,大嫂是不是嫌弃我们了?
第二百七十二章 每逢佳节倍思亲
宋明,陈桥互相看了一眼,大嫂是不是嫌弃我们了?
杨氏当然看出两人的疑惑,笑笑道:“你们千万别多想,你们和夫君出生入死,我绝对不会嫌弃各位兄弟的,否则也不会盖那么多房子。我的意思是说,大家干活,我给工钱,干的多干得好,就给多一点奖励。”
宋明一愣,连连摇头道:“这怎么行!我们吃吃喝喝都是大哥,大嫂的,再拿钱,那成什么人了!”
杜五郎见状,跟着劝解说道:“宋叔,我娘是为了以后考虑。最近我娘让人给各位叔叔相看,将来都会有自己的小家。通过劳动赚取工钱,年底还有分红,以后也可以养活一家老小。干得好,工钱就多,日子过得就越好;干不好,工钱就少,日子就过不好。就是希望用这样的方法,引导大家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宋明本就很聪明,很快想到了这样做的好处,是啊,若是手里一点钱都没有,将来有了妻小,想买点东西都得张口问大嫂要,时间长了,大家心里的确不舒坦。再好的关系,也会变得疏离的!
“嗯,大嫂,五郎,我明白你们的意思了。”宋明点头,“那行,咱们就给兄弟们发钱,让那帮小子好好干活,挣钱娶媳妇,不好好干活,就让他没钱娶媳妇。”
陈桥呵呵笑道:“二哥说的是,这法子的确很好。开始的时候或许大家不适应,但时间长了,就能看出好处来了。”
杨氏见两人想明白了,很是高兴,说道:“呵呵。咱们商量一下,这工钱给多少合适!你们是这帮兄弟的头头,督促这些人就靠你们了。”
宋明想了想,道:“大嫂,不如这样,现在各家都没个女人。吃饭还是一起吃,大嫂出钱。那么工钱就给的少点。一两银子一个月。谁有媳妇了,不愿意吃大锅饭的,就工钱就给涨到一两五钱。咱们这里活多。男人可以干活赚钱,女人也可以。陆风家的,若是愿意,也可以帮着喂喂猪或者做做饭。小孩子嘛。若是想干湖,也有工钱。”
“嗯。那这样挺好的。”杨氏点头道,“只是工钱有点低了,每个月工钱二两银子,若是做得好。奖励一两钱银子。若是以后有了家室,想单独吃,那工钱就三两银子一个月!”
杨氏之所以这么决定。是因为她家每年赚不少钱,却给兄弟们很少。夫君估计会怨她的。再说了,各人有钱了,也不会埋怨她这个做大嫂的小气。
“多谢大嫂对各位的提携了。”宋明笑道,大嫂大方,他也拒绝。
“你和陈桥平日里要干活,还要管理这多人。平时的工钱和他们一样,但我月底会多发你们一两银子作为你们辛苦的奖励。这些钱,你们就不要跟其他人说了。”杨氏沉声道,这两人平日里最是忙碌,不能让他们白忙活。
“大嫂……这样不好吧?”陈桥为难道,虽然他想要那一两银子,但总觉得不对劲。
杜五郎呵呵笑道:“宋叔叔,陈叔叔,你们平日的辛苦,我们都看在眼里,这钱该拿着。再说了,到年底的时候,还有一笔分红,各位叔叔也能拿到一些钱,别人不会注意到这一两银子的。”
宋明想想也是,道:“好,那就这么定了,明天我就跟那些兄弟们说。”
宋明和陈桥的动作很快,现在做饭不需要从村子里雇佣人来干活了,直接让陈桥的母亲和陆风媳妇,一个月每人二两银子。其他人听说有工钱可以拿,也很高兴,总之一切皆大欢喜。
工钱的事情定下来了,杜九妹原本以为杨氏可以放心了,不再犹豫了吧,可谁知翌日一早,杨氏又开始愁眉苦脸!
“娘,你又怎么了啊?”杜九妹无语,哎呀,这怀孕的女人情绪真可怕,反复无常!刚才还晴空万里呢,转眼就乌云密布了。
“没什么,就是想你爹了,明日就是八月十五了,咱们一家人不能团聚。”杨氏惋惜,不知道丈夫现在怎么样了?
杜九妹翻翻白眼,道:“娘啊,爹爹虽然不能回来和我们团聚,可你对比去年,今年爹爹活着,而且还当了官,可比去年好了。”
果真听了杜九妹的话之后,杨氏紧皱的眉头微微舒展,点点头道:“是哦,是我贪心不足了。明天就说中秋节,咱们也得好好庆祝一番。”
“好,我这就列清单,让宋明叔叔去买东西,我们要做各种好吃的月饼。”杜九妹很是激动,更娘亲一起列清单,整整列了两大张。
宋明带人赶着马车,急着去县城,买了很多东西。去了的时候,顺便给县城陈大人,武大人家里送了节礼。杨梨花前几天和郑强来送节礼,这次顺便要回礼。
太阳落山之前,宋明买好东西回来。
杜九妹,杨氏,杜七妹做了五仁月饼,莲蓉月饼,蛋黄馅的等等好几种。装成一个个小篮子里,让杜五郎,领着杜八郎送给村子里的相熟的人家。
杜九妹看到杨氏在准备两个大大的篮子,里面放了十六块月饼,一大盘子蒸蛋糕,还有其他的滇西,整整一个篮子,另一个篮子里,则是准备了十斤肉,四条鱼。
“娘亲,这些都是要给大宅那边送去吗?”杜九妹问道,昨天已经给外租家送过节礼了。
杨氏点头,道:“是啊,我还做了两件衣服。今年是我们家分离拿家的第一年,不能寒暄。”
“哦!”杜九妹拎着给装衣服的包裹,“娘,我跟你去送节礼。”
“忙什么啊!等你五哥来,咱们一起去。”杨氏嗔道,对于去大宅,心里一点都不害怕,和之前的心境大相径庭。
不一会儿,杜五郎回来,娘几个收拾好,一起去给送节礼。
杜长和这几天一直在琢磨,如何跟杜大山这个养子相处,尤其是得知杜大山的亲生父亲找来了,他的心情就更加低落了。
哎,都不是他家的人了,还能有什么指望呢!
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速之客突然至
杜婆子这几天没少在跟刘桂花一起嘀嘀咕咕,骂骂咧咧,无非就是白养了那家人,丧良心的……
不过她只敢在家里说说,根本不敢到外面说。那些人一看就不好惹,被听到了,才不管她是不是杜大山的养母,直接揍她一顿,她也没地方说理啊!
杨氏带着儿子女儿一起来给杜长和,杜婆子送节礼。当然了,之前已经给族长,杜长顺以及几个族老送去了。
家里不缺这点钱,礼数周到,让杨氏和杜大山在几位长辈心里更加懂礼数。
“爹,娘!这是给您老二准备的衣服和节礼。大山在外面当差,不能回来给你们送节礼,还请爹娘不要生气。”杨氏柔声道,神情恬淡不骄不躁。
杜婆子看了杨氏一眼,尤其看到杨氏微微凸起的小肚子,没好气“哼”了一声,转身进屋,没有搭理杨氏。
其实原本杨氏怀孕,不需要亲自过来送礼的,但杨氏这人好脸面,觉得杜大山不在,而且还是第一年分支出来,若是让孩子们送东西,会给杜婆子说嘴的口实。
杜长和虽然看到杜婆子态度不好,但现在杨氏等人都已经是外人,他当然不会因为一个外人训斥自己人。
“有心了!”杜长和客气说道,干巴巴地笑笑,连让杨氏坐下的客气话都没说。
吴翠花从屋里出来,看到杨氏,转头对屋里的杜六妹道:“六妹,赶紧给你婶娘搬椅子倒水!”
杜六妹从屋里搬了椅子,看到是三婶,呵呵笑笑道:“婶娘。你坐,我去倒水!”
“不用客气了,二嫂,六妹!”杨氏笑道,这个二嫂一向是聪明人,“二嫂,我们是来给爹娘送礼的。家里还有事儿的呢。就不多坐了,赶紧把篮子里的东西拿下来吧。”
吴翠花见杨氏这么说,也不客气。道:“好,你先坐坐,我把篮子给你换出来!”
很快吴翠花把东西都拿出来,自作主张回了自家做的月饼和点心。放在篮子里。
见吴翠花出来,杨氏接过篮子。才缓缓说道:“家里还有事儿,我们先回去了。”
“那弟妹慢走!”吴翠花把人送到门外,目送杨氏娘几个回来。
杨氏的目的达到了,不管杜长和。杜婆子理不理他们,反正一路上的村民看到她们送了很多东西给杜长和,杜婆子。这就够了。
杜九妹,杜五郎。杜八郎也陪着娘亲演戏,虽然没意思,但一丁点儿都不厌烦,走个过场而已!
等到杨氏等人走后,刘桂花从屋里面出来,翻了翻东西,撇撇嘴道:“果然越是有钱人越是小气!”
吴翠花听到刘桂花的话,反驳道:“光这两身有就好几两银子了,加上这些鸡鱼肉蛋,各种点心,也有十两银子了。大嫂有钱,也可以送这些的。我们没钱,送不起!”
过节了,吴翠花给公公婆婆做了鞋子,阎荷花给婆婆做了一身里衣,给公公买了烟丝,杜鹃给杜婆子买了一根银簪子,给公公做了一身衣服,可再看看这刘桂花,什么也没给,整天还嫌这不好吃,那不好吃。
刘桂花被吴翠花堵得说不出话,嗑着瓜子,扭着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