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掌家娘子-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氏身边少了两个得力的下人,现在又是这样的心情,定然会想要找人帮忙,正好这时候五叔来了,张氏又有些不合礼数地去了书房。

职业的敏感,让她觉得张氏至少是信任五叔,欢哥的那种对五叔的喜欢和依赖也是需要张氏点头才能有的。

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玄机。

“让人去趟沈家,跟我舅舅说,少跟五叔来往。”

谁知道五叔那芝兰玉树下面是张什么脸。

……

沈敬元看着妻子收拾准备要带给婉宁的东西。

“酱菜不要装那么多,婉宁年纪还小不能吃那么咸的东西,扬州的小菜到了京里都不好吃了,不如趁着婉宁能自己挑选下人,就将家里的厨娘送去姚家。”

听着老爷絮絮叨叨地说,沈四太太直起腰身,“老爷什么时候这样仔细,连厨娘都想到了,我早就和婉宁说了,就将我们带来的厨娘送过去一个,这样一来吃食上我们也安心。”

沈敬元点点头,“姚宜闻总算做了一件人事。”

自从辰娘被休,他是第一次心平气和地提起姚宜闻。

沈四太太点头。

刚刚将东西装好。童妈妈就赶了过来,将婉宁说的话跟沈四太太说了,“小姐说。不管怎么样,舅老爷都要小心些。”

沈四太太觉得婉宁的话有道理,“让婉宁放心,我会劝说老爷。”

童妈妈说完特意向院子里乜了一眼,“舅太太,奴婢过来的时候,看到院子里在准备东西。这是要做什么?”

眼见就要到最冷的时节,难不成沈四老爷一家还要远走?

沈四太太道:“还没跟婉宁说,老爷想去趟宣化府。”

童妈妈听得一惊。

“去宣府?那边不是不太平吗?离瓦剌那么近。四老爷怎么好过去。”

沈四太太也有些担忧,“这两年已经好多了,朝廷有专门驻守的兵马,老爷不会到宣府镇。而是到周围去打听打听。年前就能回来。”

“这冰天雪地的,”童妈妈想想就觉得冷,“那可是北边,这个时节可能已经下雪了,就算过去了也不好行车啊。”

“家里在西北那边可能会拿不到盐引,”沈四太太抿起嘴,“老爷有些着急,沈氏全族上下还有伙计都等着盐引换盐来卖。万一有个闪失,老爷没法交代。正好有人在北面有屯田,想要将屯田卖给我们沈家,老爷想了好几天,说什么也要去看看,将来就算西北那边供应不上,北面还可以用粮换引。”

这样到底能不能行。

童妈妈看着眉头紧锁的沈四太太,“太太怎么不去问问小姐,让小姐劝劝舅老爷。”

沈四太太看了一眼身后葱绿色的帘子,将童妈妈叫到东侧室里说话,“我们老爷肩上毕竟压着整个沈家,那些重担不是我们妇孺能都担下的,我也劝说过,老爷却说沈家能趟出一条商道,也是费劲千辛万苦……”

沈四老爷这样的话都说了出来,看来是一定要去看屯田了。

童妈妈也不好再劝沈四太太。

沈四太太顺势将话题引到婉宁身上,“婉宁怎么样?可出了口气?”

童妈妈道:“哪里能呢,张氏不过是受挫而已,我们太太是被休出了姚家,老太爷那边倒是气得不轻,听说我们小姐不但回来了,还在身边大肆换人手,只要小姐去请安,老太爷就气得翻白眼,骂小姐是逆子,将来不会有好下场。”

听到这些话沈四太太气得咬牙切齿,“没有好下场的是那个老东西。”

说话间,下人将要送给婉宁的东西拿来。

沈四太太都分开放好,“这是护手、护膝,过几日是一定要穿的。”

童妈妈就看向那雕花镂空的手炉,“手炉我们家里有。”

“我知道,让人购置的时候我就忍不住想到婉宁,”沈四太太满脸慈祥的笑容,“昆哥也喜欢,我还特意绣了个手炉套,昆哥的是蓝色的,婉宁的是粉色。”

看着说得仔细的沈四太太,童妈妈心里叹气,舅老爷一家对小姐是真的好。

……

从沈家出来,童妈妈将沈四太太的话仔细地说了。

婉宁伸手要地图,宣化府她是听过的,那是本朝的边陲重镇,舅舅怎么会想到要将米粮送到宣化府换盐引。

她之前跟舅舅说过,等到茶叶卖出去就会有银钱,明年春天再做计较,这段日子她一直在忙茶叶和紫砂壶,就很少去舅舅那里,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舅舅做了决定要赶在年前去宣化府看看。

童妈妈好不容易找到地图放在婉宁眼前,用手指了指,“宣化府就在这里,倒也听说那边太平的很,离京师也不算太远,说不定也没什么。”

如果这么简单,为什么会有人卖屯田?舅舅到底有没有问个仔细?

“也许四老爷就是谨慎起见才会去看那些田地。”

婉宁站起身来。

在沈家的时候舅舅就说,二舅舅每年都要冒着危险去边疆送粮,有一次边疆不太平,二舅舅就带着粮食躲在民户里,结果被那些外族人发现,将身边的伙计从屋子里一个个拖出去杀了,就要抓到二舅舅。还是二舅舅身边的小厮挺身救主。

二舅舅因此捡了一条命。

就这件事,舅舅一直觉得亏欠二舅舅,舅舅的心情她能理解。作为沈家主事的人,哪里能一直缩在别人的后面。

舅舅不想将来龙去脉和她讲,她也知道为什么。

在舅舅心里她毕竟是个孩子。

“让人去备车吧,我要去舅舅家。”婉宁低声吩咐童妈妈。

童妈妈点点头,刚要下去安排,落英进来道:“老爷过来了。”

父亲怎么会这时候过来。

婉宁皱起眉头。

“婉宁。”姚宜闻兴致勃勃,满脸的笑意。

婉宁上前给姚宜闻行礼。

“婉宁。”姚宜闻道,“你小时候一直想要父亲给你找个女先生回来,正好我今天遇到了陈阁老。陈阁老给家里的小姐请了女先生,我就问了一句,陈阁老的意思,可以问问那女先生。她若是愿意也能来给你做西席。”

能和陈阁老家的小姐同一个西席那是好事。

姚宜闻捋着胡子。

“陈阁老家的小姐多大年纪?”婉宁看向姚宜闻。“和女儿相仿?”

姚宜闻点头,“差不多,我记得……”

“父亲在我小时候想要请西席,如今已经过了多少年?”婉宁抬起头来,“如今女儿已经长大了,琴棋书画自学了不少,还在京里买起了茶叶,这时候再学着书香门第家的女子书画不离手。未免太晚了些。”

姚宜闻被说得一怔。

“多少年了,女儿都没想过还会有父亲可以依靠。”婉宁顿了顿,“父亲真的想对女儿好一些,弥补这些年的缺失,不如急女儿所急,让人去打听打听那个华茗轩,为什么在女儿的茶铺开张之前,就有了女儿让人新做的新茶。”

屋子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奇怪。

姚宜闻身上那股身居高位的文臣风仪立时卸了一半。

婉宁上前给姚宜闻行礼,“父亲,女儿要去大伯那里,听大伯说说往后该怎么办。”

姚宜闻压制着怒气,额头上的青筋隐隐跳动,眼睛里却又有一丝的愧疚,这样两相为难地挣扎了片刻,转头吩咐下人,“多几个人跟着小姐去大老爷那里。”

送走了姚宜闻,婉宁去内室里换衣服。

童妈妈看着皱眉的婉宁,“小姐放心,沈四老爷就算要走也不会这么快,我们定然能赶上,小姐好好劝着,就算是再急哪怕等到明年春天。”

婉宁点点头。

童妈妈看了看外面,落英让人守着门口,屋子里也没有旁人,这才低声道:“奴婢还没见过老爷那样的脸色,想要生气却又要忍着,”说着顿了顿,“小姐不是一直想要请个西席来教字吗?”

姚宜闻没有给她太多学习的机会,以至于到现在很多繁体字她还是用猜的,从泰兴到京里她倒是跟着昆哥蹭了不少杨敬先生的课,可是这些显然还远远不够,她真的需要一个先生。

却不是现在,更不是陈阁老家推荐的。

“我们家和陈家有婚约,”婉宁看向童妈妈,“你觉得陈家会要我这样的媳妇进门吗?”

陈季然她是见过的,能看得出来,陈家十分宝贝这个儿子,以她现在的处境,陈家是不可能同意的。

“那怎么不可能,”童妈妈有些不服气,“小姐是进过宫,受过皇后娘娘赏赐的。”

“可我也将姚家闹得一团乱,气病了长辈,还将亲六叔送进大牢,现在又惊世骇俗地做起了买卖,时不时的更会抛头露面给人治病。”以陈家的审美,教育孩子的方法,怎么可能接受她这样个媳妇。

除非陈家是另有打算。

不管陈家的打算是什么,既然彼此看不上眼,也最好不要硬牵扯在一起,既然陈阁老已经试探了父亲,想要看看她是不是还能学习礼仪,干脆她现在就回过去,让陈家彻底断了这个心思。

第一百四十四章春心

听出婉宁话里的意思,童妈妈张大了嘴,“小姐是不想嫁去陈家?”

婉宁点头,“别人能随随便便给我订门亲事,我自己自然要仔细思量。”

童妈妈脸色有些难看,“陈家的亲事是太太想方设法让老爷定给小姐的。”那时候太太离开姚家,可就有这样一个要求。

“母亲为什么想要我嫁去陈家?”婉宁转头问童妈妈。

那还用说吗?童妈妈道:“那是因为陈阁老家家境好,小姐嫁过去之后衣食无忧,也会被人高看一眼,陈家三爷也是一表人才。”

“那时候母亲就知道陈季然一表人才?”

听到婉宁的问话,童妈妈一怔。

婉宁拢好了袖子,笑着看童妈妈,“不管是衣食无忧还是让人高看一眼,都不能将希望寄于别人身上,而是要靠自己,这样才来得稳妥,如果为了嫁进陈家,现在我就听命父亲,整日里在家中读书,将来勉勉强强地被抬去陈府,我和从前又有什么区别?”

“至于我将来会嫁给什么样的人,”婉宁顿了顿,“妈妈放心,我不会亏了自己,定然会嫁个极好极好的人。”

童妈妈听得眼睛湿润点了点头,“小姐说的对,我们从泰兴到京里,卖茶点又卖茶,都是小姐一手做出来的,没有依靠谁,将来定然也是如此。”

婉宁穿上氅衣。

童妈妈道:“老爷吩咐的人还跟着,我们……要去沈家吗?”

婉宁摇头,“我们去大伯家里,跟外面的贺大年说一声,让焦无应带着人去等我。”

……

一路上婉宁一直在想商屯。

商屯的兴起是因为运粮需要的花销太大,商贾无利可图。朝廷才批准在边关重地屯粮,宣化府若是有垦好的商屯卖,对沈家来说的确是个诱惑。

从先帝的时候开始。边疆战端开始由西北转为北边,朝廷开始折银换盐引。经常有瓦剌饶边的宣化府等北边重镇却不在其中,如果沈家还想接着屯田,靠商队运米,就要在北边重镇种粮。

舅舅急着去看屯田,是想要早些买下来,等到春天的时候耕种,否则就会来不及。

这是在边关做过商屯的人才有的经验。

卖商屯这种情形也并非没有,经营商屯是要耗费巨大精力的。有些商贾经过几代家境凋零,无论是雇人耕种还是运粮都难以支撑就会变卖屯田,舅舅是买过这样的商屯,心里觉得有几分的把握,再说在宣化府也有沈家的屯田,只不过数目不多而已。

关键是,这余家到底可靠不可靠,宣化府离京城这么远,若是有什么差错也没有人接应。

到了姚家,婉宁去给姚宜州行礼。

姚宜州正笑着喝茶。“这茶卖的好,我听说京里几个铺子都被挤的水泄不通。”

可以预见京里会开始流传这种茶叶的泡法,泡茶的过程很讲究。尤其是泡茶用的紫砂壶,根本是谁也没有见过的,用普通的紫砂壶却又泡不出那种味道。

姚宜州道:“你是请的哪里的师傅,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东西。”

宜兴紫砂壶这是后世谁都知道的,现在这里虽然已经有了类似陶壶的紫砂壶,却还没有真正的宜兴紫砂壶踪迹,商机就是要走在别人前面。

周高起里面说过宜兴紫砂壶:一壶重不数两,价值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

她让人去宜兴找紫砂。又请来制壶的师傅,这里面虽然有些波折但也算是顺利。很多事只要着手去做,就会发现没有那么难。

婉宁道:“大伯喜欢。将来有了新样子我再让人送来。”

姚宜州摇摇头,“哪里要得了那么多,我知道你们做来不容易,现在正是要卖的时候,送给京里的达官显贵才是要紧的。”

“什么是要紧,”婉宁笑道,“自家人喜欢才真的要紧。”

看着婉宁舒展的眉眼,姚宜州有一种子女绕膝般天伦之乐的感觉,所以母亲会喜欢婉宁。

说话间,焦无应来了。

婉宁和焦无应到屋子里说话。

“这次的新茶不会泄露,”焦掌柜道,“我们几家铺子上上下下都查了一遍。”借着这次泄露茶叶的机会,将那些吃里扒外的活计和掌柜都清出了铺子,不过在此之前要弄个清楚,这些人到底是为了谁在害沈家。

“就这一次机会,”婉宁道,“要让人盯仔细了。”

焦无应点头,“小姐放心,既然已经有了眉目,就一定会弄个明白。”

“有没有弄清楚舅舅要买哪家的地?”

焦无应道:“是余家在宣化府的地,去年余家的大老爷得病死了,隔了三个月二老爷也死在了运粮的路上,家里剩下了一堆妇孺,两房又忙着争家财,今年连地都没有种。”

表面上看起来,余家是因为家里的麻烦事才要卖地。

既然是争家财,婉宁看向焦无应,“你让人装作商贾去余家问地价。”

焦无应道:“小姐放心,这样的事我们在泰兴就做过。”

焦无应的话音刚落,童妈妈匆匆忙忙进了屋,“小姐……来了……来了……”

“谁来了?”婉宁问过去。

童妈妈挥着手里的信,“小姐,太太……娘子来了。”

看着童妈妈的样子婉宁顿时猜出来,“你说我母亲来了?”

童妈妈不停地颌首,“是,娘子来了,再有两日就能进京。”

母亲来的真是时候,她送去扬州的信恐怕还没到母亲就起身了。

到底是放心不下她,这样也好,她们母女就要团聚了。

婉宁看向焦无应,“让贺大年去京外迎我母亲,舅舅那边去知会一声,”说着顿了顿,“让下人去将我新买的院子收拾出来。”

……

张氏帮嘉宁长公主画花样子,到了年底该做荷包,好赏赐给家里的小辈。

嘉宁长公主拿起张氏画的样子,不禁叹口气,“你看看你,心不在焉的,一朵花让你画出两个蕊子来,我要是让人照着这个绣了,家里人看到要笑起来。”

张氏顿时红了脸,放下手里的笔,“长公主还不知道,我是心里有事……”

“什么事?”嘉宁长公主道,“你也别总是放在心上,最终她还是要认你这个母亲,将来靠着你才能出嫁。”

张氏摇摇头,“我们家七小姐可不是寻常的内阁小姐,现在京里谁不知道姚七小姐。”

这个她倒是听说了,嘉宁长公主道:“茶我还没来得及去尝,我家老夫人去了趟宴席,回来就打发人去买什么荷叶紫砂壶,还没有买到。”

听到人提起什么紫砂壶,张氏的眼皮就会跟着乱跳。

张氏抿起嘴唇,“如今谁都知道,姚家要因此发家,将来这京里最有钱的小姐,恐怕就是我们家七小姐了。”

话说的又气又恼。

嘉宁长公主道:“好了,你不想说就别提她了,我们这么多年的交情我还不知道你,在这件事上你是难做,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你也要想开些,就像我,想要生这份闲气还没有呢,再说女孩子十三岁已经是要议亲的年纪。”

张氏坐了一会儿才走。

嘉宁长公主用了饭,坐下来将手里的花样子一个个地收进笸箩里,吩咐下人要仔细绣好,对整个公主府来说最热闹的恐怕就是过年。

每年过年她都是要送荷包出去。

前年做了十八只,去年做了二十三只,今年二房添了一个儿子,三房添了两个女儿,这样又多了三只,还有亲近的族亲要送,要足足做三十只才会够用。

她却每年都一样,自从嫁人之后,身边的人走的多,来的少,有时候她想也许她就是这个命。

大约知道长公主在想什么,晨露道:“公主,您别想太多,兴许明年我们就不用做这些荷包了。”

“乱说什么……”嘉宁长公主不悦地看了晨露一眼。

“奴婢没胡说,皇后娘娘都说了,皇上惦记着您,您是先皇最疼的公主,皇上怎么能让您就这样下去。”

嫁人之后深居简出?开始她还没觉得如何,就是身边冷清了些,后来……只要到了晚上她就会觉得院子里又大又静的可怕。

嘉宁长公主刚想到这里,胡妈妈进来道:“公主,人来了。”

嘉宁长公主点点头,“将我买的纸笔送过去,让他跟陈文实少喝点,陈文实是个粗人,他不是对手。”

胡妈妈笑着点头,“是,看起来就是想要听您说话才会过来的。”

……

嘉宁长公主府的后门打开了一条缝,一个长衫玉立的人影早就等在那里,听到声音迎过去。

“这是给您的纸笔。”

他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