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墨正色说道:“我准备先请这些人聚一聚,大家坐下来吃顿饭聊聊天,你觉得怎么样?”
杨钦东瞠目结舌的摇了摇头,旋即满脸的兴奋,他左手握拳在右手的掌心锤了一下,坐不住的在办公室内走来走去,口里说道:“不管怎么样,我要先给这些人打个电话。陈墨你知道吗,如果你这份名单传出去了,绝对会在娱乐圈内引起大爆炸的。”
“咱们华夏娱乐圈内,还从来没有一部影视作品,能够囊括这么些影帝影后老戏骨的。”
一方面是投资成本不允许,还有另外一方面,那些爱惜羽毛的超级巨星和老艺术家们,也不会轻易的接拍电视剧。
“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如果一点水花都没有的话,那还叫什么国庆剧呢?”陈墨嘻嘻一笑,起身说道:“剧本出来了,我还得给宣传部、礼部送去两份让他们审核,不知道这个阵容他们是否满意。还有当初在《食色》上给予支持那些个世家,就让我去再拉一笔投资吧。”
“联系演员的事情就交给你了。看看大家的档期,最好约个时间面谈。”
“放心吧!”杨钦东兴致一起,向陈墨行了个军礼,笑眯眯说道:“保证完成任务!”
第227章
当天下午,陈墨带着《百年世家》的剧本赶到宣传部,李部长立刻给礼部负责此事的官员打了电话。大家在宣传部的会议室率先开了一个内部会议,主要内容则是讨论《百年世家》想要邀请的演员是否足够正面。
至于剧本内容到底如何,礼部的廖大人表示会把剧本带回去交给陛下亲阅,估计还会有翰林院的大人帮忙查遗补缺。
陈墨充分理解朝廷对于大明六百六十年国庆剧的慎重态度,事实上这也是朝廷第一次对华夏娱乐产业提出硬性要求,单从这一点而言,不论朝廷的态度又多严格,甚至是吹毛求疵求全责备,对于华夏娱乐产业的从业者们来说,这都是一则毫无疑问的好消息——至少比前几十年朝廷对于娱乐圈置若罔闻视若无睹的情况要强得多。
不过在听到自己的剧本很有可能被呈上御书房由陛下亲自翻阅的时候,陈墨还是不可抑制的生出几分忐忑,虽说还不至于到“双股战战”的程度,但一时的手足无措还是无法避免的。
礼部廖大人眼见陈墨如此拘谨,忍不住笑道:“陛下早就看过了你的《食色》,还有当年的《小经筳》,因此对你的观感很不错。这一次有内阁王大人向陛下举荐由礼部、宣传部和华夏影视界通力合作拍摄六百六十年国庆剧,陛下听到王大人举荐你来做导演,立刻就同意了。”
陈墨只得表现出诚惶诚恐的态度,开口说道:“有负圣恩。”
大概是很满意陈墨的态度,廖大人笑了笑,又温颜鼓励了陈墨两句,这才拿着剧本离开。
没过两天,廖大人向陈墨传达了陛下的旨意,有关于《百年世家》的剧本问题一字不易一字不改。至于演员人选问题,廖大人明确指出朝廷的意思是要充分考虑到演员的人品和形象,至于其他方面,可全权由陈墨自行负责。需要朝廷帮忙协调的地方直接打报告。
主基调一定,下面的事情就更好办了。
杨钦东按照陈墨给的演员表挨个联系对方的经纪人,接到电话的人都表示愿意接受陈墨的邀请。就算是很多不能确定形象需要对方先来试镜的,在杨钦东礼貌热忱且再三保证保密的情况下,大部分影帝影后视帝视后也答应了试镜邀请。
而接下来,陈墨又以星光影视和《百年世家》剧组的名义面向社会各界召开角色海选试镜。消息传到各大媒体的时候,全华夏都炸了。就连远隔重洋的好莱坞都感受到了《百年世家》的余波。
同星光影视有过多次合作的寰球影业最先联系到杨钦东,表达了愿意共同出资的意愿。与此同时,在《第七个宝藏》里同大家有过合作的克里斯金等多位好莱坞巨星也打来电话,表示如果档期允许的话,自己愿意过来客串——要知道在《百年世家》的剧情中,可是有相当一部分角色需要外籍演员。
如果是一般的华夏电视剧,这些素性高傲票房和粉丝影响力能够席卷全球的好莱坞巨星们肯定连问都不会问。可是陈墨不一样,别说之前还有一部《食色》珠玉在前,单看《百年世家》有大明礼部和宣传部做靠山,还是朝廷钦定的六百六十年国庆剧这一条,就知道《百年世家》的投资制作绝对比《食色》还要大手笔。
如今华夏因为人口众多国力富强,早已成为众人皆知的世界市场,全球不论是哪个国家哪个行业,都不会轻视疏忽华夏市场的购买力。
因此克里斯金等人才会主动示好。
一来是给《百年世家》的全球关注度做个很好的宣传,二来也可以提高这些好莱坞巨星在华夏市场的国民度。
说起来倒也是双赢的想法。
陈墨当然不会拒绝。只是具体客串哪个角色,还得先做一下试镜——毕竟剧本中的很多角色都是老牌的帝国贵族外交官,为了体现出角色的形象气质,有时候需要演员染发换装。
考虑到这些好莱坞巨星的档期问题,陈墨直接把需要的角色人设发了过去,让对方自行准备试镜的妆容,基本上只要确定了角色的形象和口音问题,这些好莱坞巨星的演技反倒是不必担忧的。
除此之外,陈墨自己也亲自出面再一次联系了拍摄《食色》时的灯光道具摄影化妆后勤团队考虑到整部电视剧的基调,陈墨依然从文学院聘请了多位教授来担任顾问,甚至还从礼部请来了几位大人,专门负责指导当时的服饰礼仪等等问题。朝廷考虑到娱乐圈的整体文化素养,还专门从鸿胪寺和外交部各拨了两名官员负责培训演员们的外交礼仪。
陈墨为了干一票大的,甚至还打报告申请能否进入紫禁城采景拍摄。
胆大妄为异想天开的提议把朝野上下都惊着了,反倒是皇城内的皇帝陛下龙颜大悦,金口玉言道:“好,只要他敢拍,朕就敢允。”
这个时空的紫禁城可不是陈墨穿越那个位面的北京故宫,花几百块买张门票就能随便逛,还敢穿着龙袍坐在金銮殿上拍照的旅游胜地。
大明建国六百多年,别说是平民百姓,便是朝廷官宦,能位列在班参加朝议的也是屈指可数。多少人奋斗个祖祖辈辈也不一定能得见天颜,如今陈墨却想在紫禁城里头拍戏……等到陛下还真答应了的新闻传到各界媒体的耳中,简直比二战时期引爆的两颗原子弹还让人震惊。
一下子就连远在埃及拍戏的那帮人都坐不住了,纷纷打电话来询问“我们有没有进入紫禁城的戏份?”“能不能给我加一场戏?”“拍戏的时候我能不能跟组?”
陈墨对此简直无语。随便加剧情加台词这种事情他肯定是不会干的。不过考虑到大家的好奇心,陈墨只能在跟组这件事情上琢磨一下。
没想到当陈墨回到穆家本宅的时候,就连一向对他的工作不怎么过问的穆老爷子都在询问剧组还缺不缺人?从来没有对陈墨提出过要求的陈爸陈妈也旁敲侧击的询问起剧组还缺不缺做饭工???
更别提借口联络感情不断打骚扰电话的大学同学和老师们,热忱的态度简直让陈墨无言以对。
就算是把紫禁城那几场戏的群众演员都加上,估计也满足不了这么多人的需求吧?
更何况紫禁城的戍卫森严,就算有陛下应允,剧组想要进宫拍戏,也不是那么轻易的事情。
这一点在陛下口谕之后,立刻有人来调查陈墨和剧组所有成员的家世背景,并再三告诫需要拍摄紫禁城戏份的时候必须提前一个月打报告,任何拍摄人员拍摄场地拍摄器具必须以书面形式报备,哪怕是一针一线都要接受禁卫严格搜查,拍摄期间必须有禁卫跟随,任何剧组成员绝对不允许私自携带手机和各种现代化点子设备,更不许无故乱走等严格要求上就能看出来。
陈墨估计等到了真正拍摄那一天,都会有荷枪实弹全副武装的禁卫军包围自己。
不过就算是这样严格的审核标准,也没能阻挡大家想要近距离接触皇城的热情。一些同陈墨和穆家并不熟悉,此前也从未在娱乐圈开展业务的外地外地世家也纷纷走门路的联系上陈墨,从剧组投资到群众演员事无巨细的问了一遍,尤其是身处徽州和晋州两大发源地的徽商和晋商,以及远在江南,祖上曾经是盐商的那部分人,以自己可以担任剧本顾问为由,挥舞着钞票表示愿意倾力相助。
陈墨不知道这些人是否真心看重《百年世家》,不过有些人想要借助《百年世家》来拓展人脉,结交豪门的意思他倒是看出来了。
考虑到这部剧的ZZ意义,陈墨没敢答应这些不请自来的投资者。只是按照规矩将所有事情以书面形式上报到礼部和宣传部,至于对方会做出什么决定,那就不管他的事情了。
大概是外界纷纷扬扬的议论太叫人动心,那些原本碍于面子和媒体议论不想来试镜的大咖们也纷纷改变了主意,悄悄加入了试镜的大部队。
此时最尴尬的就要数圈内那些出了名只有人气没有演技的小鲜肉们,任凭各家粉丝在网上闹翻天,大多数却连试镜邀请都没捞着。只能跟着那些没有经验没有作品的学生和社会人士参加海选竞争角色。不过在听到《百年世家》通知所有演员从试镜开始到演员杀青期间不准接任何通告代言、甚至在培训期间都不准携带手机,而在培训结束之前都未必能真正确定角色的严格要求后,很多人都私下里衡量了利弊,最后直接退出海选。
因为他们不敢保证自己一定能凭借这部剧获得成功,更何况人气偶像的保鲜时间也是有限的,有《食色》这部从立项到拍摄长达七八年的“慢工细活”珠玉在前,《百年世家》就算有硬性的档期要求,估计一部剧也至少要拍三年。
这个时间对于那些潜心拍戏的老戏骨和真正的演员来说还能忍受,可是对于需要大量曝光度的人气偶像们而言,危机残酷更大过机遇。
佛家讲涅槃,浴火重生的才是凤凰,挺不过去的只怕连灰渣都不剩。
很多人不敢拿自己的事业前途去拼,也只能黯然放弃。
但不管怎么说,整个华夏乃至全球影视界都被这一部《百年世家》搅成一锅热油,人心浮躁流言纷纷,所有人每天最关心的话题就是哪位演员选上了哪个角色,谁谁谁已经被星光影视邀请到公司总部开始了礼仪培训。为了保证作品的质量和角色的契合度,整个试镜环节罕见的长达三个月。有些时候,就因为导演组、编剧组和顾问组不满意某个角色的演员,这个角色的试镜居然能展开二轮三轮,大家盯着试镜的录像不怕麻烦的严格筛选,直到筛选出最契合角色的演员,才宣布这个角色试镜结束。
而在长达三个月的海选之后,陈墨延续《食色》的严格要求,将所有演员结合到一起开始了漫长的培训期。
第228章
有鉴于陈墨特别喜欢在上镜之前提供超长期“岗前培训”的习惯,《百年世家》剧组的所有演员——包括好莱坞的几位客串巨星,都被他召集到华京进行了长达十个月的礼仪台词等方面的培训。
在此期间,有文学院的老师,礼部、鸿胪寺的大臣和盐商、徽商、晋商世家派来的指导老师专门给演员们讲述当年的历史国情,针对剧本的某一情节分析当年的情况究竟是怎么样的,剧本里为什么会这么改,甚至连当时的人说话用了什么语气,什么动作,都一点一滴的复原出来。
还有一部分礼仪形体老师要根据剧情的需要给演员们塑形,比如说女演员吧,百年前的大明以丰腴莹润为美,认为女子要端庄秀丽,珠圆玉润,现在市面上那些锥子脸要放到百年前的大明,那都是没眼看的存在。所以大部分女演员都得增肥。还要男演员,演商人的要什么体型,演军人的要什么气质、演文人的又该有什么样的举止……最为凶残的一点就是某些演历史名臣的演员在礼部大臣的要求下还得背诵这些名臣的履历文章,一篇篇的骈文八股背的大家头晕脑胀,这还不算完,演掌柜的还得学打算盘,演大臣的还得学写毛笔字。就连斯蒂文金等几位好莱坞演员,虽然用不着写毛笔字了,但也得学习如何用鹅毛笔写出花体英文……
反正一番折腾下来,除了圈中颇有底蕴素养的老戏骨外,大多数年轻演员都被折腾的不轻!
所有演员在培训过程中立刻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而这些压力不光来自浩如烟海逼死人不偿命的培训内容,还有给他们做培训的人——
能够被陈墨看上,被朝廷派来做培训指导的老师们要么是文采斐然的鸿儒大家,要么是六品以上有资格站班上朝的大臣,要么就是掌管世家集团的老掌柜们,甚至还有宫中专门负责教导女眷礼仪的教养嬷嬷。
偶尔,陈墨还会邀请那些闲赋在家的老爷子老夫人们过来给掌掌眼,让这些演员们可以近距离的感受一下真正的世家贵胄是怎么行事的。有了具体的模仿目标,总比凭空想象来的更容易。
但是这样有身份的人素来都不与娱乐圈接触,这回屈尊降贵给大家做培训指导,虽然大部分人的态度都还平和中正,可是一番相处下来,还是让许多艺人战战兢兢的。生恐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得罪了人,一个个乖的不得了。
原本对陈墨的硬性规定还有些抱怨的几位好莱坞巨星也忍不住啧啧称叹。克里斯金一边坐在书桌前临摹花体字一边笑向陈墨道:“也只有你能做到这种事。换了另外一个人,哪怕他是威尔森导演,我也不会在剧组开机这么久之前就加入培训的。”
“感谢你为大明六百六十年国庆做出的努力。”陈墨一本正经的行了个绅士礼。
斯蒂文哈哈大笑,又说道:“说起来这一次我也没有吃亏。原本以为是消磨时间,顺便熟悉一下华夏文化。却没想到在培训期间竟然结识了这么多大明官员。我现在应该也是你们华夏粉丝的好感路人了吧?”
陈墨笑着接口道:“怎么能是好感路?你可是我们的男神啊!”
顿了顿,陈墨又戏言道:“不过在许多大明官员的心目中,你应该也算是好感路了吧!”
作为《百年世家》唯一一位好莱坞A…LIST级别的外籍客串演员,斯蒂文金居然能真的推掉那么多通告代言蹲守在剧组中,这样的选择就连陈墨都没想到。那些官员应该也是如此吧?
俗话说“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斯蒂文为了《百年世家》付出的一切大家都看在眼里,相信他今后想要拓展华夏市场的话,一定比其他人更容易一些。
斯蒂文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他夸张的挑了挑眉,朗笑着说道:“这大概是我参演《百年世家》最大的收获。”
可不是么!
说到这里,斯蒂文不知道又想起了什么,耸了耸肩膀,遗憾的摊手道:“可惜安吉丽娜没有坚持她的选择。老实说我并不觉得去参加那个真人秀的效果,会比参演《百年世家》更好。”
当初陈墨要拍《百年世家》的消息传开以后,曾经有过合作的《第七个宝藏》的大部分演员都打电话来问客串的事情。结果在听到陈墨的严厉要求以后,接下通告的只有克里斯金和另外两位不怎么活跃在大屏幕上的好莱坞二线男演员。其他人都找各种各样的借口离开了。
其中安吉丽娜是先答应下来,结果却在试镜结束培训开始前突然反悔了。导致陈墨不得不延长了试镜时间,另外去找合适的演员。而拒绝了陈墨的安吉丽娜却并没有反悔好莱坞,而是另外参加了一档由香蕉电视台制作的真人秀节目。
斯蒂文对安吉丽娜的选择不置可否,直到培训真正开始以后,看到了那么多深藏不露的培训老师们,他才知道安吉丽娜错过的是什么。
陈墨笑了笑,随意说道:“人各有志。《百年世家》的制作周期是长了点,大部分人不能忍受也属于正常状况。”
像克里斯金这种接戏挑剔,经常三年五年都不接一部戏也不接任何通告,除了拍戏就是神隐的A…LIST巨星也实在少有。
陈墨在好莱坞的时候曾经听过一个八卦,说克里斯金是唯有缺钱的时候才会出来拍戏,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两人笑着聊了一会儿,斯蒂文留意到陈墨手里拿着的两个白玉盒子,忍不住好奇的问道:“那是什么?”
“是蔷薇硝和胭脂。”陈墨摇了摇手上的东西,笑着说道:“我求人专门给做的道具。”
“让我看一下。”斯蒂文特别好奇的伸出手。
陈墨只好把两个白玉盒子递给斯蒂文。
斯蒂文拿在手里把玩,那白玉盒子当然不是天然的羊脂玉,而是人工制造的“白玉”,然而上头的雕工精美,篆刻出纹理细腻的西洋番草图案,托在掌上更显精致。
斯蒂文打开其中一个盒盖,只觉得一股沁香扑面而来。那盒子里面是殷红色的脂状物,稠密润滑,比斯蒂文见过的许多好莱坞女星用的化妆品更精致。
“它们可真漂亮。”斯蒂文由衷的赞美道。
“我们华夏有一句古话,叫做工欲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