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黛玉为妻-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太太一直惦记着,到了你除服那日,定然要摆酒请客,等你脱了孝衣,就穿这件斗篷出来,叫咱们瞧瞧是何等风姿仪态。”

黛玉摇头道:“哪里用得着如此,没的叫人笑话咱们眼皮子浅,非得穿出来炫耀。”

说完,忙以妙玉送给每人一枝的红梅以及她们在园内做的红梅诗岔开。

一时贾母房中传饭,叫众人过去吃,黛玉因在芦雪广里先吃了些东西,途中又灌了风,且晚上也不喜多吃,便不曾去,只在自己屋里喝了点儿汤。

次日雪晴,惜春过来,道:“林姐姐,得了闲快到我那里去,老太太只管催我画秋天里刘姥姥来时的景儿,本就不曾画完,偏生老太太昨儿见到二哥哥和琴姐姐抱红梅的情景,非叫我先画出来,我不得不答应,偏我画不出来,姐姐快去帮我。”

黛玉笑应。

及至到了暖香坞,温香拂面,黛玉听惜春道:“也不知老太太是怎么想的,昨儿晚饭后在上房里竟问薛姨妈关于琴姐姐的生辰八字。”

黛玉一呆,悄声道:“云妹妹不是住在潇、湘馆里?”

惜春亦悄声回道:“我当时也纳闷儿呢,老太太和太太打擂台不是一两日的事情了,连下人都说根据老太太的意思,二哥哥和云姐姐是一对儿,只是年纪小没提,过一二年都大了,必定提出来。老太太今儿忽然问琴姐姐的年庚八字,倒像是替宝玉求配琴姐姐的意思,幸而琴姐姐已经许了人家,这是薛姨妈说的,还是翰林之子呢!”

常和黛玉来往,惜春知道的远比其他人多,况她天性聪颖,凡事看得比别人更透。

黛玉想了想,忽然了悟,道:“我知道外祖母的意思了。”

惜春忙问,她凑到惜春耳畔道:“琴妹妹兄妹俩进京时早说了缘故,是要进京发嫁,因梅家上任去了才住在这里,你说,谁不知道她已经定了亲?外祖母定然也知道。今儿那么问薛姨妈,不过是告诉薛姨妈,薛家的姑娘她老人家看中了琴妹妹,没相中宝姐姐。”

惜春细细一想,拍手道:“姐姐说得倒有几分意思。早先老太太给宝姐姐做生日,我就觉察出老太太似乎说宝姐姐年纪大的意思,后来在玉虚观张道士提亲,老太太偏说宝玉命里不该早娶,又问云姐姐的金麒麟来告诉大家凡是闺阁千金哪个没有金,昨儿又这么说,我越发觉得老太太是不赞同金玉良缘了。亏得薛姨妈和宝姐姐心性稳重,竟一点儿表情不露。”

黛玉道:“怕是外祖母枉费了心思,到底二太太才是宝玉的亲娘,外祖母一年比一年老迈,二太太之势却因贤德妃娘娘越来越盛。”

惜春笑道:“理他们呢,凭他们怎么争去,和咱们不相干,咱们过自在日子。”

姊妹二人笑闹了一番,又讨论画儿。

时光如流水,转眼几日过去了,除服在即,黛玉也不管园内纷纷扰扰的其他事情,一心想着如何祥祭。贾母已命鸳鸯将衣裳首饰都送来了,她正看着人收拾,忽见宝玉穿着一件雀金呢面的乌云豹氅衣过来,金翠辉煌,碧彩闪灼。

黛玉见状笑道:“前些日子她们都说老太太疼琴妹妹,怕你我心里不自在,谁知今儿老太太就给了你一件比凫靥裘更好的。”

宝玉一怔,笑道:“何出此言。”却不敢问黛玉那日在蘅芜苑听到了什么。

黛玉喝了一口红枣蜂蜜茶,笑道:“蠢材,蠢材,难道你连这个都不知道?野鸭子毛和孔雀毛你说哪个贵重?你穿了这件衣裳出去,我保管没人再说老太太疼琴丫头越过你。”

宝玉笑道:“天阴着怕下雪,老太太才给我,难道不疼你?”

黛玉一笑,命紫鹃拿了些尺头清钱荷包糕点出来,道:“前儿晴雯和鸳鸯珍珠几个替我做衣裳,我都知道,着实累着她们了,这些东西拿去给她们,晴雯那份你回怡红院时捎给她。听说袭人的娘前儿没了回家送殡,你房里都是晴雯麝月两个管事,怕也抽不得空儿再来老太太房里。你跟她说,原是我谢她的,不必她拿了东西再来吃风。”

宝玉道:“我的丫头不就是妹妹的丫头,使唤她做一些针线累着什么了?还用着妹妹谢她。惯得她越发张扬肆意了,连我都不敢说她。”

黛玉听了笑道:“若说惯,不知道是谁呢。”

宝玉不觉一笑,只好命丫鬟拿着东西回怡红院,晴雯正和麝月在屋里笑闹,嚷着说做了几日活计累得慌,叫麝月给她揉肩捶背。

麝月道:“你别在我跟前充小姐的款儿,等袭人来了,你敢叫她伺候你?”

晴雯冷笑一声,翻身坐起,道:“谁敢叫她伺候人呢,该是人伺候她才是!前儿赫赫扬扬地家去,又有丫鬟,又有婆子,又有跟车的,穿着几件太太给的衣裳,得了大奶奶的安排,就张狂得不记得回家作什么了!你们见天地装神弄鬼,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做的那些事儿!”

宝玉忙道:“我就一会子不在,你们就磨牙。晴雯快过来,林妹妹给了你些东西。”

晴雯探头看时,伸手拿起一匹尺头,道:“这料子好,是上用的,我在老太太房里见过两次,做袄儿最好看,配松花裙子。我一会子就做去,才不穿别人穿过的旧衣服!这才是大家小姐的体统,该给赏钱便给赏钱,该给料子做衣裳便给料子,都是新新的,随便给几件旧衣服够做什么?没的让人恶心,偏你们这些人还当好东西捧着。”

麝月笑道:“罢罢罢,我们是说你不过,正经忙你的去罢,亏得袭人走后这两日你不在家,倘或你在家,我们都不得清净了。”

晴雯撇撇嘴,径自裁剪去了。

因黛玉除服一事,宝玉近来总不出门,不管谁来请,都借病推了,不是在怡红院和丫头们胡闹,就是去贾母房里看人送帖子。

贾母虽不大往各处走动,但世交情分尚在,十七日一早,宾客盈门。

黛玉祭完亡父,除了孝服,换上贾母给她做的新衣,方出来拜见来客,并致谢四方。

贾母恐她初次会客胆怯,沉吟片刻,吩咐凤姐叫三春和湘云、宝钗姐妹一并作陪,此时众人方见到贾家的姑娘,无一不是绝色,皆极口称赞,各送表礼。

难得受贾母之邀,卫母带着一双儿媳都过来了,而陈麒之妻方夫人受外甥之恳求,亦来了。卫若兰对于自己的亲事早有想法,意欲跟妙真说明心意,又恐唐突,总觉得中间有人做媒更好,忽然想起一直都疼爱自己的大舅母,千万拜托了一番。

方夫人素喜若兰,兼这二年丈夫因卫若兰得了不少好处,待卫若兰越发好了,又知卫若兰极有主意,闻得他想娶林公之女为妻,便先过来一探。

初见黛玉,方夫人顿时呆住了。

方夫人自恃见多识广,这些年见到的绝色女子不知凡几,哪知今儿却是出人意料,贾家这些女儿不负盛名,果然尽皆出色,其中最出挑的却是黛玉,虽然丰腴不如宝钗,娇艳不如宝琴,又稍显纤瘦了些,然观其容姿、察其气度,风流标致,非钗琴等人所及。

第050章:

难得在众人跟前露脸,宝钗等人知道其中的好处,皆打扮得珠围翠绕,独迎春、探春和惜春依然是一样的钗环袄裙,并无出奇之处。

许是年纪最长的缘故,宝钗最受瞩目。

当然,宝钗原生得比别人好,鲜艳妩媚,更有一种珠圆玉润的端庄沉稳之美,乃是各家挑媳妇的上等人选,在座诸人不免都叫到跟前问了几句,待听到是王夫人之妹皇商薛家的小姐,想起她那个打死人命致她落选的哥哥,便都不大在意了,倒是有几家高门为庶子留了些意,或是几个落魄世家中意薛家的百万之富,暗记在心里。

宝钗本性聪颖,如何猜不出这些人的心思?那些人家哪比得上宝玉知根知底,又哪里比得上宝玉体贴爱敬女孩子。因此,她腮上烧得通红,五脏六腑几欲焚成灰烬,低头不语。

趁着南安太妃叫湘云到跟前说话,姊妹几个拜见的时候,方夫人便先从年纪最小的惜春开始,一个一个地赞叹,不管哪一个她都能挑到独一无二的好处,任谁听了称赞自己的话都觉得心里舒坦,赞完宝钗,方夫人最后拉着黛玉的手,一长一短地问几岁了,素日喜欢什么。

得知她是卫若兰嫡亲的舅母,想起房的兰草,黛玉脸上不由自主地多了三分羞怯,然她亦不是没见过场面,倒是落落大方地一一应答,不见扭捏之态。

说话间,方夫人之婢已送上表礼,姊妹几个每人都是金戒指一对,玉戒指一对。

姊妹们见了,纷纷屈膝道谢,方夫人只扶住了黛玉一人,不受她的礼,含笑道:“不是什么好东西,留着你们姊妹赏人罢。既除了服,明儿就往我家里多走动,家里倒有两个和你年纪相仿的姊妹。想二三十年前,你父亲和我家老爷可是同科呢,也是有交情的。”

黛玉听她提起林如海,不觉红了眼圈,又谢过她之邀请。

别人都看方夫人看着黛玉的目光十分和蔼,以为她确实想到了陈麒和林如海的同年之谊,却不知她正在细细地打量黛玉。

卫若兰中意,方夫人难免用心,须得打探详细才好。

这一询问一打量,方夫人心里着实满意。

根基门第不用说了,林家起先虽不如卫家的爵位高,但是五六代下来,林如海从科举出身,林家成了正经的书香门第,脱离了武将粗野之风,比卫家还清雅,更别说黛玉如今有着县主的封号;黛玉的人品也是无可挑剔,长泰帝顾忌荣国府没将黛玉捐那二十五万两银子的事情宣扬出来,可陈麒负责户部诸事,却是知道得一清二楚,既心怀慈悲,必定纯良;模样儿自己亲见了,虽说略怯弱瘦削了些,但是她刚刚出孝,年纪又小,好生调理个三五年必然就好了,女孩子十七八岁还能长个头呢,若是此时脸圆体丰气色好那才容易引人诟病。

根基门第、人品模样,方夫人只觉得无一不好。若说唯一不好的便是黛玉没有父母,娘家也无人了,将来卫若兰得不到妻族之力。不过,凭着卫若兰手里掌握的本事东西,娶个有权有势的媳妇反而不好,容易惹长泰帝忌惮。而且,黛玉不同于史湘云,贾敏去世时年近四十,林如海也有四十多岁了,不是早逝,只是不长寿罢了。

这么一想,方夫人脸上的笑容更浓重了些,谁知不等她有所表示,就听不少人向贾母询问黛玉的年庚八字。她们想问的当然不是年庚八字,闺阁千金的年庚八字到问名纳吉才让夫家知道,他们这么问的意思其实就是问黛玉许了人家没有。

方夫人能想到的,旁人也能想到,何况她们比方夫人想得更多,黛玉可是县主,谁娶了她谁就平白有了二品武官之职,多少人一辈子都做不了二品官呢。而且,黛玉极得皇后的恩宠,长泰帝也念着林如海的忠心,多少银钱都换不回来。勋贵之家百年富贵,许多子孙早没了祖宗遗风,大多是斗鸡走狗之辈,有这样的好事谁肯错过?

什么是一家有女百家求?眼前就是。

黛玉今儿才除服,在场就有这么许多世交人家亲口询问了,再过几日,其他得到信儿的人家还不得闻风而至?趋之若鹜?

面对如此景况,黛玉是羞得满脸通红,忙忙地和姊妹们告退避开了。

贾母却是容光焕发,心中十分喜悦,虽说两个玉儿不能结为姻缘,但是凭着眼前,她就知道能给黛玉挑个四角俱全的亲事,笑道:“玉儿这孩子的事儿,我们不能十分做主,总得瞧着上头的意思,玉儿身边的刘嬷嬷说过一回,皇后娘娘说要给这孩子做主呢。”

闻得皇后二字,众人恍然,对黛玉得到皇后恩宠一事愈加了解了。

方夫人心道不好,这么些人惦记着黛玉,能让卫若兰拔到头筹么?结亲讲究父母健在为上,比起这些人家的子弟都有父母做主,卫若兰到底差了些,有母出家,又无父亲。

回来跟卫若兰一说,大冷的天,卫若兰登时急出一头汗。

这不是着急就能解决的事情,卫若兰很快就冷静了下来,沉吟道:“那些人打的什么主意,谁心里不明白?当别人是傻子不成。凭皇后娘娘疼林姑娘的那份心意,绝不会同意那些人家的求亲,也由不得贾家做主。我虽没有多大的本事,但总比他们强些,在陛下跟前说得上话,皇后娘娘总不会撇下我,去挑那些不如我的人家。”

非他自负,亦非自傲,而是他明白皇后和黛玉的性子,看似极柔,实则极刚,都是至情至性之人,不会任由别人挑三拣四,也不会随意定下黛玉的终身。

如此一想,卫若兰就觉得自己有胜算了。

自从那年在铁网山见到黛玉,他可没忘讨她欢喜,总比那些没见过的人强。

方夫人点头道:“倒是有几分道理,你是怎么打算的?我瞧着这门亲事竟好得很,虽说林姑娘有些弱,但是谁家千金小姐不是这样娇生惯养出来的?比她生得弱且又年长几岁的我见得多了,她有五六年的时间可以调理呢。好笑的是,今儿有人既中意林姑娘的身份,却又嫌弃林姑娘生得单弱,亏得她只是嘀咕了两句,除了我之外,没旁人听到。”

卫若兰道:“舅母说的对,林姑娘年纪还小呢。”

所以说,拿黛玉之弱和宝钗之丰相比并不公道,毕竟黛玉比宝钗小了整整三岁,尚未长开,加之六七岁起始就开始守孝,没能好生调理。

方夫人听了,就知道卫若兰是拿定了主意求娶林黛玉,想到卫若兰曾经得到林如海的指点,捐的银子也是林如海借了银子给他做本钱,讨了长泰帝的欢心,方夫人心里就有些了然,她却不知卫若兰早和黛玉有一面之缘。

“既然如此,你是怎么一个打算?”方夫人问道,无论是登门求亲,还是请长泰帝赐婚,都得先有个章法,赐婚之前得到贾家的同意更好。

卫若兰想了想,道:“请舅母先跟母亲说一声,母亲同意后,才好说后面的。”

方夫人不禁一笑,道:“你倒是个伶俐的。我知道了,一会子就去找妙真,瞧瞧她是什么意思,倘若她也觉得好,明儿就请和贾家交情最好的王妃诰命登门作保,你也好生留心,以备相看。若两家都满意,想来圣人和皇后娘娘都没有反对的道理。”

喜得卫若兰立即长揖道谢。

按他的意思,就是先得黛玉的同意,然后再去请长泰帝赐婚。黛玉那样的人物,本就不同于俗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用在她身上实在不妥。

比之世俗规矩,情投意合再结为百年之好岂不是更妙?

为了这个外甥,方夫人没回家,脚下不停地乘车去了道观,开门见山地问道:“妙真师父,如今兰哥儿是你的嗣子,他的婚事你有什么章程?”

妙真最近亦在盘算此事,闻言道:“这事关乎兰哥儿终身,总要看他的意思。”

方夫人眼睛一亮,就听妙真不好意思地道:“起先我也有些痴心,想着娘家有几个内侄女儿都生得好体面模样儿,若能结亲,岂不是更加亲密了?”她不知方夫人听到这句话时心惊肉跳,续道:“后来想一想,何苦来哉,难道不娶我娘家的侄女儿,兰哥儿就不和我亲了不成?因此,兰哥儿的婚事,就由他自己做主,他可是早早求了当今圣上,婚姻自主。”

妙真吐露心思时,脸上都是笑容,平和之极。

方夫人笑骂了卫若兰一句刁钻古怪,正色道:“虽说兰哥儿有婚姻自主之权,但这婚姻大事也得经过父母长辈,他小人家哪里懂得其中的繁琐?又不能亲自登门去看人家姑娘如何。不过是咱们瞧好了人家,再问他的意思,他若不愿意就作罢,他若愿意就结亲。”

妙真听得通体舒泰,莞尔道:“听嫂子的这些话,好似嫂子已经看准了人家?说来我听听,倘若我也觉得好,再去问问兰哥儿的意见。”

方夫人直言道:“我今儿去荣国府观礼,你说静孝县主如何?”

妙真一呆,旋即道:“是个好孩子,贾家几个女孩子个个都好,这孩子尤其出挑,我原本还感叹过,不知道哪个有福的得了去。嫂子怎么就看中她了?”妙真在栊翠庵里见过黛玉好几次,十分爱惜她的人品,倒是没想过择她为媳。

方夫人笑道:“初见我就喜欢上了。你不知道,真真是一家有女百家求的场面,我今儿才算见到了。这边刚除服,那边就有人家问年庚八字。”

妙真颔首道:“好女儿本该如此,更显尊贵。”

方夫人便知她对黛玉的印象极好,忙问她怎么看待这桩亲事。

妙真垂头凝思,半日后方犹犹豫豫地道:“实话与嫂子说罢,我实在是拿不准。若说毛病,我担心林姑娘身子弱,子嗣上不大顺,我们这一房只兰哥儿一个子嗣,开枝散叶全都靠他了,总想着娶个体格丰壮高大身材的媳妇。”

方夫人扑哧一笑,道:“天底下身娇体弱的千金小姐都不用嫁人了。你想得倒好,可咱们兰哥儿最是个眼高于顶的,他能相中体格丰壮高大身材的媳妇?指不定就是一双怨偶。”

说得妙真自己也笑了。

过了一会子,妙真道:“我说笑呢,哪能真这么想。若真这么想,我成什么人了?我算是明白了,人生百年,没有事事如意的。我喜欢林姑娘,极清极雅,偏又不是那种只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