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意书-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今上这性子,可不是那种能采纳谏言的。

所以陈复唐此话一出,皇上的面色便阴沉了下来,原本挂在嘴角的笑也消失不见。

旁边礼部尚书是个机敏之人,一见皇上这般,便立即开口说道:“老臣倒是觉得这状元和探花都位列三甲,倒也并无不妥,况且谢清骏的父亲,也就是右都御史谢树元大人,当年不也是被点为探花的。如今谢大人乃是国之栋梁,而当年的状元却是远远不如他的。”

他这话一说,旁边几位学士,立即有人在心中鄙视了他一番。

居然还好像意思提人家爹当年的事情,先皇当年就用这原因,把谢树元的状元弄没了,让居于他之后的榜眼当了状元,又让第四名的当了榜眼,谢树元最后成了探花。

先皇当年坑害了人家的爹,得了,皇上现在又要坑害人家儿子了。

好咧,这还是真是一代人坑害一代人。

陆庭舟听了礼部尚书的话,立即抬头,一双眸子盯着皇上看,只见他面无表情,嘴巴紧逼,似乎只是在为方才陈复唐顶撞他一事生气。

“皇兄,谢清骏在京中素有早慧之美名,当年他以十六岁之龄考取解元,如今又直取解元之位,如今他也是名正言顺的第一名。倒不如依旧将他钦定为状元,至于探花郎便从后面的七人之中再选也可,”陆庭舟淡淡地说。

坐在他对面之人,显然是没想到这位王爷方才还推脱,如今竟会突然出声。

而皇帝在听完他的话,却也是点了点头说道:“小六说的确实对,就在后面七人之中再挑选一个探花吧。你们看着谁比较合适?”

一听皇上不动谢清骏状元之位了,一时间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不过那个叫杨鹤的确实是有些拿不出台面,所以立即便有人说道:“臣观其中有一个郑明的倒是不错,回答皇上问题时进退有度,倒是难得。”

皇上想了一下,便点了下头:“他也确实是这十人之中除了谢清骏之外,长相最英俊,年纪倒也不大。”

有人一听皇上还没忘记惦记着谢清骏呢,一颗心又提了上来,生怕皇上再反悔。毕竟你说说这都叫个什么事,明明是科举考试,可最后却靠样貌取胜了。说出去,别人还以为他们这些评卷官都是看脸的人呢。

陆庭舟再不说话。

只是皇上又说:“我看这个杨鹤的位置再往后排一排,二甲第一之人也再重选吧。”

当即有人便要苦笑,这个叫杨鹤的学子可真真是天降横祸,就因面圣之时,表现的太过拘谨被皇上不喜,生生从探花之位落到还不知第几名的位置呢。

陆庭舟此时一只手搭在座椅上的金雕扶手,不经意地敲打了几下。

只是无心之人都没注意到,他敲打的是六下。

而就在众人争论不休时,一直没说话的翰林院学士杨英开口:“皇上,臣观那名叫蒋苏杭的学子回答问题时,引据论点颇有章节。如今短时间内,能答出这等答应,可见此人真真才是学富五车。”

“蒋苏杭,”皇上随意看了一下桌案上的卷子,竟是一眼看见他的名字:“苏杭两地可谓是人杰地灵,这名字倒是不错。”

于是最终这三甲之位定下,而余下除了皇帝钦定的几个之外,其余之人则是按照当日殿试考试的排名圈定。

这会皇帝身边的怀济便出去宣布,让众学子出外等候,再明日将于太和殿中,举行传胪大典。

传胪大典乃是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隆重典礼,不仅皇上会亲自出现,勋贵王公、文武大臣都位列其中。

因此一早,谢家便忙碌不已。萧氏早早地带着人去往谢清骏的院子,结果一进正房就看见他已着贡士公服,头上带着三枝九叶的顶冠,如玉的脸庞越发地皎洁。

萧氏突然眼中一热,竟是欲落下来泪来。

她上前两步,走到谢清骏面前,如今谢清骏已比她高出许多。她甚至要抬起头来看着面前的少年,她的儿子,在他出生时便给她带来了无限的快乐和期望。

从他还是个小婴儿是就乖巧地很,从不象别的孩子那般哇哇大哭。当他一天天长大时,慢慢变成一个沉稳聪慧的小小少年。

萧氏永远都没有办法忘记,她在前往江南之时,清骏突然从书院之中回来,抱着她便大哭着问道,他们是不是要去江南的,可为什么没有人告诉他,他们是不是不要带他去,是不是不要他了。

这是萧氏第一次看到清骏这样失态的大哭,她的儿子第一次这样哀求她,不要留下自己。

可是清骏并不是她的儿子,还是谢家的长子嫡孙,不仅仅是老太太不会让她带走他,就连老太爷都坚决不同意他们将清骏带到江南。

她的儿子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那么求她,可她居然还将他留了下来。

萧氏眼泪再也止不住地落下,让谢清骏都一下怔住。他过了好久,才轻声问:“娘,你怎么了?”

“娘亲对不起,”萧氏捂着嘴,便再也说不下去了。

谢清骏只安静地看着她,过了许久,才眉眼舒展,他扶着她的肩膀柔声说道:“好了,不要哭了,要不然这传胪大典我都不要去参加,只留在家中哄你开心了。”

萧氏原本就是心中酸涩,被他这么一说,突然就止住了。

她急急用帕子擦了眼泪,这才说道:“娘不能耽误你进宫的时辰。”

她又替谢清骏整理了贡士的公服,这才同他一道出门。两人走出院子后不久,就看见穿着一身朝服的谢树元。

谢树元是同萧氏一块起身的,原以为夫人是要替自己穿衣裳,谁知她自己梳妆打扮好了之后,就匆匆出门,只让丫鬟替他穿了朝服。

他一过来,就猜到她定是过来看儿子了。

谢树元看着穿着公服的谢清骏,此时也神色有些恍惚。一样的身高,一样的贡士公服,他一眼看过去,竟放佛看见了二十年前的自己,同样穿着这身衣裳,怀着忐忑的心情等待着自己的命运。

“好,”谢树元看着儿子,再不说出教训的话,只领着人出了府门。

谢舫和谢树元也都要参加此次传胪大典,但是为了不让旁人诟病,谢清骏并未同谢树元同坐一车,反而是独子坐了马车前往。

此次大殿乃是在太和殿举行,太和门两旁早早就设置了丹陛大乐,亲王以下及入八分公以上是在丹陛上,而文武百官则在丹犀内,按着品级排位。而此次二百九十二名贡士则是按着名次排列在文武百官之后。

待一切都准备就绪之后,便有到乾清宫中去请皇上到太和殿升座。

这些学子当中不少是寒门出身,何曾见过这般壮阔严肃的场景,此时连抬头都是不敢的。前面乌泱泱站着的都是朝中的文武百官,而站在最前面的王爷们更是连影子都见不着了。

蒋苏杭就站在谢清骏右后方几位,他也一样不敢抬头,生怕被旁边的皇宫太监瞧见。

三跪九叩行礼之后,鸿胪寺官开始宣制。而人人都知,这宣制结束之后,鸿胪寺官就会唱读此次金榜名次。

此时鸿胪寺官已经宣制完毕,几乎所有贡士都已经大气不出一口,生怕会错过自己的名字。因为只有三甲的名字是唱三遍的,而二甲及三甲都只宣读一遍而已。

鸿胪寺官已将金榜拿在手中,站在百官之列的谢树元还是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可是阳光有些刺眼,照在金榜上,将榜文背后绣制的金龙照的金光闪烁,竟是不能直视。

“第一甲第一名,谢清骏。”

“第一甲第一名,谢清骏。”

“第一甲第一名,谢清骏。”

第99章蜻蜓点水

第九十九章

谢清溪觉得,如果这要是搁现代,她是不是可以出一本书,就叫做《作为状元妹妹的幸福生活》。

“谢妹妹,你来吃这水果,这可是江南那边运过来的,要用冰块储存才能至其不坏,”主人家的姑娘热情地拿出据说只有江南才有的瓜果。

旁边一个姑娘立即冷笑一声,挽着谢清溪的手臂就咯咯一阵‘娇笑’:“咱们谢妹妹自幼生活在江南,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妹妹,不如你便给咱们讲讲状元郎在苏州大灭苏州解元威风的事情给咱们听听吧。”

“呵呵,”谢清溪笑。

“我倒是也想听听呢,只不过听说当年只比试了几个对联,倒是没写上一首诗,要不然也好让咱们一睹恒雅公子的风采,”说话的据说是号称京城第一才女的姚明珠。

“呵呵呵,”谢清溪再笑。

“我听闻前日三甲游街的时候,几乎所有姑娘手里头的花都是扔给状元郎了,我家规矩大,我娘亲寻常不让我出门,要不然我也瞧瞧三甲的风采,”另一个姑娘娇滴滴地说道,不过说这话的时候,眼睛却是冷不丁地看着旁边的几人。

“呵呵呵呵,”谢清溪还是笑。

待萧熙拉着她的手上马车的时候,谢清溪只是双眸放空盯马车上的帘子看。旁边的萧熙长叹了一口气,絮絮叨叨地说道:“这帮人一个个平日装的多清高,如今还不都是都露馅了。六妹妹,我可跟你说啊,不过她们怎么哄你,你可都不要请她们到府里去做客啊。”

结果她说了一大通,旁边人愣是没给个话。

后来还是她身边的丫鬟说:“小姐,六小姐这会正累着呢,你就让她歇息会吧。”

朱砂用力点头,她身为小姐的丫鬟,刚才都没能在小姐的身边伺候着。这些姑娘将自己挤到了一边,自己拼命跟小姐说个不停。

“清溪儿,”萧熙又叫她一遍。

谢清溪转头看着她,眼神里头全是迷瞪,气的萧熙在她胳膊上就是掐了一把。

“表姐,”谢清溪被她捏了一把,激灵了一下,立即喊道。

“我看你真是傻了,我刚才说的话。你都听到了没有?”萧熙问道。

谢清溪眨了眨,浓密的睫毛又卷又翘,恍如蝶翼挥动般,萧熙被她看得险些都失了魂魄。都说女大十八变,这个表妹如今越长越大,原本就动人的容貌,如今有一种摄人心魄的美。

“表姐你说什么了啊?”谢清溪无辜地问道。

萧熙险些被她气昏,不过一想到方才那些人围着她又是问话又是套话的,她也少不得教导说:“我是说,若是这些姑娘要让你请她们到你家中做客,你千万别答应。”

“你以为我傻啊,”谢清溪过了半晌才冷不丁地来了一句。

如今的谢家就跟烤炉里头即将出炉的鸭子一样,上京城内但凡有适婚少女的人家谁家不盯着。谢清骏一趟游街走完,脸上被鲜花砸的都快破皮了。

老百姓最是好看热闹,这可是大齐朝出的第一个连中三元的状元郎,所以这游街一开始,整个京城几乎是万人空巷了。京兆尹的捕快衙役全派上都不够,后来还是从五城兵马司调了人。

可就这样,一趟游街下来,状元郎的脸都险些破相了。

谢清湛少有慧名,那时候还只是在京城的贵族圈里头流传。后来得了解元,就变成在京城里头小有名气。如今状元的头衔戴实了,这恒雅公子的名讳简直就是传遍了天下。

所以象谢清溪这样,谢家还真不止她一人。听说她爹就更夸张了,自从儿子成了状元,上班连个玉佩都不敢挂了,生怕哪天去喝酒上头了,就被人哄的把儿子的终身大事定下了。

至于今日的宴会,要不是她早就答应了的,也是不会来的。

待谢清溪回去时,萧氏正在看册子,旁边站了好几个管事仆妇。而平时萧氏管家时一直都在谢明贞,今日却是不在的。

“这五十头猪一定要趁早杀好,还有如今天气也渐热了,可不能让猪肉坏了,”萧氏看着一个庄子上的仆妇说道,那人立即应了下来。

“大小姐的嫁妆是九十八抬,东西我早已经备好了,张全家的和田福家的一定要对着胆单子好生核实了。到时候蒋家的人来清点嫁妆,要是有一样东西对不上,我就拿你们是问,到时候也别给我找理由,只等丢了这管事的位置,”萧氏有些急躁,连说话的口吻都是平日的和风细雨。

不过谢清溪也知道,她娘这阵确实是忙疯了。

大哥哥中了状元,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所以祖父要开祠堂祭祖,要把这事跟祖宗汇报一下。可是开祠堂可不是随便就开的,祭祖所用的器具要清点出来,而祭祖的祭品也要精心准备的。

况且最重要的是,儿子中了状元,还得请亲朋好友到家中吃饭。可是谢舫和谢树元都是身居高位的,要是真请客的话,只怕大半个朝廷的人都能请来。可是不请吧,又怕会得罪人。

还有萧氏是出现永安侯府,这头是连着勋贵的,沾亲带故的亲戚在京城真是不要太多。

所以这算算起来,还真是太多了。况且依着老太太的意思是,我大孙子给我们谢家争了这么大一口气,咱们要风风光光大办。

还有明芳和明雪两人进宫选妃的事情,虽说是在六月份,可是五月中旬就要开始初选。如今也要准备起来,好在这事有闵氏在,萧氏干脆全权交给她了。

至于明贞的婚期,这会是定的准准的了,就是六月初六,这一天是六月头里最好的日子了。谢树元请了三个风水先生测的,说是这天成亲有助于夫妻生活美满。

于是这件事都积攒到一起来了。

虽说前期也有准备,但是成婚搁哪里都是大事,更别提这还是谢家这辈孩子中,谢明贞是第一个成婚的。

而且蒋家在京城根本没有房子,所以谢树元一早就同萧氏说过,到时候谢明贞的嫁妆里头要陪嫁一个两进的院子。

这院子也是萧氏派人去买的,刚派人整理出来。等蒋家那头来清点过嫁妆之后,象拔步床之类的大型家具就要送到家里去了。

所以这会萧氏简直是恨不能自己生出三头六臂来。

待吩咐好事情之后,她便让这些管事妈妈都下去了。旁边的秋水赶紧端了杯茶水过来,萧氏端起一口喝下去半杯。

“娘,”谢清溪有些心疼地喊了一声,她娘亲可真是够累的。

“你表姐回去了?”萧氏知道她是跟萧熙一块出门的,所以这会才问她。

谢清溪点头,说道:“表姐本来想进来给您请安的,不过我和她说,您这几日忙乱地很,只怕没空同她说话,便让她回去了。”

萧氏点了点头,又说道:“你大姐姐马上就要出门了,所以你也不要再出门,在家多陪陪她说说话。”

谢清溪点头。

********

方姨娘这些日子感觉自己走路都是踩在云朵里头,整个人都轻飘飘的,脸上的喜色是藏都藏不住。不过她也不想藏,只觉得这天空怎么这么蓝,这白云这么白,这人生怎么美好。

“你们姑娘在吗?”她刚到谢明贞的院子里头,就看见明贞的丫鬟巧丹提着个篮子正准备出去的模样。

巧丹立即说道:“姑娘正在里头做绣活呢,奴婢去厨房里头给姑娘拿两样糕点过来。正巧姨娘也来,奴婢顺便给姨娘端一碟子莲花糕吧。”

方姨娘立即笑着说:“你只管去忙你自己的,也别管我的。”

巧丹抿嘴笑了下,就告退出门去了。

方姨娘一进来也没要人通报,便自顾自地进了里间,这会谢明贞正坐在榻上做绣活呢。她上前一看,笑道:“我瞧着这颜色倒是成熟了些,是给太太绣的吗?”

明贞赶紧起身,让方姨娘坐了下来。她见方姨娘又拿着荷包看了看,这才垂着头支吾说道:“并不是给太太的,是给他姐姐绣的。”

“谁,”方姨娘没听清楚,反问了一句。

谢明贞还以为是方姨娘有意逗弄自己,便羞臊地叫了一声:“姨娘。”

方姨娘一转头就看见她这模样,心底哪有不明白的。她立即笑着说道:“傻孩子,这有不少说的,如今你这婚期都定下来了,马上就要嫁人的,还有不好意思的。”

谢明贞也不说话,只低头拿着荷包。

方姨娘又突然叹了一口气,轻声说道:“姨娘出身低贱,一辈子都只知道伺候人,眼皮子浅,以前姨娘说的话,你千万别往心里头去啊。”

谢明贞听了她的话,便立即抬头,正色道:“姨娘何必这般自轻,我是姨娘生的,虽不能叫你一声娘,可依旧不能否认我是你肚子里头爬出来的。姨娘说我也是应该的。”

“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姨娘只怕着你以后能和姑爷和和美美的过日子,姨娘这辈子就再没遗憾了,”方姨娘拉着她的手说道。

“我走了以后,姨娘在家里头也要好好的,”谢明贞突然眼睛一涩,轻声念叨。

“你别担心我,你日子过好了,便是比什么都重要,”方姨娘说道。

因着赶上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所以谢家连端午都没怎么准备,往年给下人们发的两斤粽子,全折现成了银子。不过这银子自然是粽子讨人喜欢,所以不禁没人说闲话,反而都是感恩的话。

五月初八的时候,谢家的流水宴摆开了。真不是谢家想要铺张,阁老家里头出了个状元孙子,内阁的人都得请吧,毕竟大家平日一个办公室坐着。而谢舫的门生有好些都在京城当官,这个也得请,毕竟清骏日后入朝为官也要这些提携啊。

至于谢树元自是不用说了,都察院的人从左都御史开始,他的直系下属官也得请。而萧家这边,是必须得到的。而萧氏自己也是有舅家的,这个也得请。

谢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