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王祥刚见到淳歌,便直接跪了下去。
“你这是做什么。”淳歌疾步上前,说着便要扶起王祥,心说这人就算是没完成任务也不用行此大礼啊。
“大人,你别扶我。”语毕王祥便结结实实地磕了一个响头,说道:“这是我爷爷要我磕的,不过我自己也是极愿意的。”
一个头磕完,王祥便抖了抖衣服自行站好,沉声道:“北方大难,许多官员都弃城而逃,唯独大人,你不曾放弃,王祥这头是爷爷要我为北方众人磕的,再者说我是真的敬服大人的为人,这头我磕得不冤。”
“王公可有说什么。”淳歌早就派人联系王公只是迟迟不见王公的回复。
“爷爷说,大人尽管做,王家将会提供所有的支援。”王祥至今还记得王公当真说这句话是的神情,想来王公对淳歌这番所为是满意极了。
“对了,这次的粮食有一半是东南买的,还有一半是王家送的。”王祥从怀里记载粮食的册子,他这回算是完美的完成任务,并且王家上下第一次团结一致帮着淳歌筹粮。
相比于宋琦等人,王公王祥他们都对淳歌这次死守松城的行为感到惊讶,因为在他们的眼里,淳歌可是一条滑不留手的鱼儿,这人就是官场上的老油条,虽然不讨京中官员的喜爱,但是趋利避害这事儿,淳歌却是极为擅长的,他们做梦都想到,淳歌会在这种情形下,挺身而出为北方的最后一道防线做出招兵这样应急的事儿。就是王公也不敢轻易说要招兵,毕竟王公背后不只是一个人,而是整个王家,还有北方的氏族。但淳歌却甘愿冒着背叛家族以及聚众谋反的罪名,为北方做最后一搏,这就是王家放下以往瓜葛,这次力挺的原因。
淳歌接过小册子一看,那叫一个心花怒放,细细算来这次的粮食竟有两万多担,足有他们半年的军粮。宋琦也迫不及待地走到淳歌身边一同查看册子,宋琦可没有淳歌那么好的忍功,当他一看到册子上的数字,他就恨不能那那些粮食都压死他。
“大人北王世子回过来了。”衙差领着苏祐仁向淳歌报道。
“世子。”淳歌将册子交给宋琦,微笑着向苏祐仁打招呼。
“世子”有淳歌带头,屋内的众人也纷纷向苏祐仁打招呼。
“不必多礼。”苏祐仁一挥手,看了一看淳歌,说道:“本世子带兵四万可供松城御敌。”
“多谢。”看着苏祐仁一脸的疲惫淳歌只能道一句谢,并且递上糕点说道:“世子受累了,吃些糕点吧。”
苏祐仁本想见了淳歌就去休息的,毕竟他赶了两天两夜的路,十分疲惫,只是淳歌稍稍的看了他一眼,他的疲惫竟然消减了不少,为了掩饰他内心的小变化,苏祐仁还是接过了淳歌递来的糕点。
“兵,粮。”就在苏祐仁吃上糕点的那一刹那,淳歌瞧着面前的王祥与苏祐仁,不知不觉便吐出这两个字。也是王祥的归来,带来了充足的军粮,而苏祐仁的到来则是为王祥的粮食找到了吃主,这两人所象征的可不就是一兵,一粮。
“有了。”淳歌左手握拳往一旁的桌子上重重一锤,说道:“秦陵说北夷是五万兵马压境,他如今只剩下两万人马,要是将世子的四万兵马带给秦陵,咱们在人数上便可压制住北夷。”
“再加上王祥的粮食足够咱们撑过大半年,北夷大旱粮饷奇缺,咱们只用守在边境之外,等着北夷自己耗尽粮食,到时他们向前无仗可打,向后无路可退,野外又没有东西抢掠,不出一个月,咱们便可不战而胜。”淳歌眼中闪过异样的光芒,这一次天时地利人和都站在他这一方,就看阿史那怎么接招了。
第三百二十一章 疯魔的淳歌3
第三百二十一章疯魔的淳歌3
北方冬日的第一场雪终于来了,只不过有些小,但却也足够使人们感到寒冷,尤其是现在的边境,可谓是地白风色寒,守城的士兵只觉得风头如刀面如歌,更别说是缺粮少衣的北夷了。
“可汗,有苏传来消息。”方远由外头跑进,关上了门低声说道:“官淳歌在南方购进大批粮食,昨日已经到了松城。”
“哦”阿史那放下手边的地图,略有所思般问道:“可知具体数量。”
“照着探子回报的消息,少说也有一万担。”方远从怀中拿出那封绝密的信纸,毕恭毕敬地递给阿史那。
阿史那接过那种不过巴掌大的纸,纸上密密麻麻地写着北夷文字,然而对于阿史那这种一目数十行的人来说,也不过片刻的功夫,便将那纸条放在火上给烧了。
“好个官淳歌,当真是世间少有的人才。”阿史那扔掉自己手上的纸灰,摇头笑道:“只可惜这样的人才却在有苏。”
“这个官淳歌不愧是有苏最具盛名的天才,才不过短短三四天就已经召集了一万多的壮丁。”方远对淳歌的佩服算得上是一言难尽了,他跟在阿史那身边数十年,阿史那栽得最惨的那次当属松城与淳歌一战,他更想不到的是乐山被杀,淳歌却仍能按部就班的抵御外敌,这样的淡然在他的认识中也只有阿史那能与之匹敌。
“不过是些凑数的人,大可不必算在军队之列。倒是要当心北王借出去的四万兵马。”阿史那冷冷一笑,用汉字在纸上写出了‘四万’两个字。
“真不想不到北王竟然会趟这趟浑水,北王的亲兵向来训练有素倒是个大麻烦。”北夷不曾与北王交过手,谁让人家北王是块铁骨头。当年也不知是哪个北方部落不长眼得罪了北王,第二天就连部落带人尽数死在北王的铁蹄之下,就是再给方远十万兵马,他也不愿意与北王杠上。
“只怕这四万兵马不日便会增援秦陵。”阿史那虽然自负但却从不自大,北王这四万兵马的战斗力,正也是他近来忧心的地方。
“这个秦陵是个极好的军师却不是十分擅长领兵,北王的四万兵马若是到了边境,会由何人领军呢。”北方最厉害的定山王在京城享福呢,北方优秀的将领也都在自己的岗位,边境的将领奇缺。如此多的兵马倒是没个统筹大局的人。
“要说官乐山没死的话。这三军统帅一职定是他的。”乐山死前的不屈已经深深扎入方远的记忆。乐山也成为方远最为敬服的有苏将领。
“听说北王这次是让他儿子领兵而来的,或许会由他来领兵吧。”阿史那不曾与北王世子打过交道,也不知这人是什么底细。但是就凭这他是北王的儿子,也就不能忽视这人的存在。
“对了,可汗,官淳歌未曾公布官乐山的死讯。”方远本以为乐山的死会给淳歌造成致命的打击,至少会让淳歌失去狼,不过他在边境足足等了三四天,愣是没听到乐山死了的消息,反倒是听到了乐山受伤养病的事儿,他一度以为官乐山是逃过了一劫,可是阿史那的箭术从未有失手过。所以官乐山是必死无疑,而官淳歌秘不发丧又是为那般呢。
“官乐山的名头在有苏也是不小的,想必官淳歌是不想动摇军心这才故意欺瞒众人的。”倘使是方远被杀,阿史那同样会像淳歌那样,为了稳固军心压住这个消息。
“若是我们将这个消息公之于众,岂不是能扰乱边境的军心?”方远嘴上虽是这么说,但他心中却没有丝毫的惊喜感,他总觉着淳歌这个人会留下这么大的漏洞给他们捡吗。
“他官淳歌巴不得有人能替他宣传这个消息呢。”阿史那眼睛一眯,不痛不痒地说道:“如今有苏要兵有兵要粮有粮,如果传出官乐山已死的消息,只怕会激励有苏的那些士兵更加的奋勇杀敌。”阿史那他知道自己已经错过传播乐山被杀消息的最佳时机,其实就他个人而言,他更想让全有苏人都知道官乐山已死,因为这样的一个氛围,无疑是打击淳歌的最有效方法。
“那还是瞒着的好。”方远低着头叹了口气,这回的官淳歌可以说是他遇见过最厉害的人了,一方面他很期待淳歌的反击,一方面他又为自己这方的军饷发愁。
“怎么粮草不够了?”阿史那深知北夷军队的弱点,他们从边境抢来的粮食一些运回北夷内部,只是留了少许在军队,而他们又在边境耗费了许多天,只怕粮食已经将近枯竭。
“只怕撑不过七天,这些日子将士们都在省吃俭用,可惜下了雪,天寒地冻的也不能到野外找些吃的。”方远的体格算是好的,因此他一天就只吃一顿用于充饥,剩下的则是分给别的将士。
阿史那陷入深深的思索,想来他们北夷运回去的粮食也是没剩多少了,假如再没有粮食入账,只怕他们这一族过不了这个冬天。
“他官淳歌不是买回了许多粮食吗,要不我带人去夺过来。”方远握了握腰间的佩剑,为了夷族的将士和百姓就算豁出他的性命又有何妨。
“官淳歌的粮食,十有**是用来耗死我们的。”阿史那指了指地图上的一处隐秘山谷说道:“若我所料未错,他一定会让北王的四万兵在此处帮他押送粮草,倒时畏于北王的威名我们定是不敢轻举妄动,那么这批粮食便能顺利到达秦陵的手上,只要粮食一到,秦陵压根就不需要做什么,只用原地待命,等着我们粮食耗尽自取灭亡。”
“兵不血刃,官淳歌好计谋。”方远不由得为淳歌鼓掌,这样省力的方法也只有淳歌能想得出。
“他倒是将他的优势扩大到极致,将我们的劣势利用得连渣都不剩。”阿史那何尝不为因有淳歌这样的对手感到兴奋,只是他与淳歌就像是他与自己抗争一样,乐趣无穷但也危机四伏。
“看可汗的样子定是想到了应对之策。”方远跟阿史那这么多年,阿史那细微的表情之后的意义他可是门清,这时阿史那的眉角上扬,一定是有了对策。
“他官淳歌不就是借了北王的势。”阿史那眉毛一挑,媚邪道:“他就料准了本汗会怕那个北王吗,呵呵呵,本汗就偏要试试北王的兵是三头六臂,还是铜墙铁壁。”
三日后苏祐仁带领他的四万士兵从松城出发前往边境支援秦陵,据官方情报,淳歌这次让北王世子押送的是巨额的粮草,途径一个山谷路线之隐秘,若不是淳歌的心腹是断然不会知道分毫的。
“世子,还有两天便能到达秦将军的驻扎地。”说话的是一个骑在马上的将军,他是北王的家臣,这次跟随苏祐仁支援淳歌,一则是保护苏祐仁的安全,二则是帮着有苏抵抗北夷。
“还有两天,已经到山谷了,一定要格外注意。”苏祐仁虽是北王的儿子,对那到底没经历过战争的洗礼,空有一脑子的想法,这次正是实践的好时机。
“是”那将军的话音刚落周边便出现了大批的北夷士兵,呈现围攻之势,他的脸上除了第一时间的惊诧,剩下的就是镇定。
“誓死保卫粮草。”
说罢,这场战争便已开始,四周充满了血腥,好在北王的兵士都是百里挑一的好手,面对北夷的突袭丝毫没有示弱,于是乎双方便陷入了僵持。苏祐仁没想到北夷会出动四万人前来劫粮,想必边境此时一定是无人守卫。
“可汗,北王的兵果然名不虚传,我们强攻不得啊。”方远带着阿史那隐在一边的高处,时时刻刻注视这战局。
“前方的四万人已经吸引了他们的注意,让后方的一万人在夜间偷袭,只要抢到粮食就迅速撤离。”阿史那从来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况且他就不信他的五万精兵难道还不敌这区区的四万人。
“是”方远应声离去,想必这次的粮草应该能顺利到手,也不枉他们冒险只留下几千人在边境守城。
黑夜如预期的来临,北夷的一万人从侧面绕到了有苏的临时驻扎地,等到军队有人发现夜袭时,北夷前方四万大军与后方一万大军已然分工合作,在绊住北王军队的同时偷偷地将粮草给运了出来。一声炮响,北夷的军队借着夜色的掩护消失在了山谷之中。
“世子,粮草没了。”那将军也是北王身边的老人了,头一次吃这样的败仗,心中的不服气可想而知。
相较于那将军的气氛,苏祐仁倒是没什么脾气,淡淡的说了句:“随它去吧。”
当夜苏祐仁便带着仅剩的粮草连夜前往边境,与此同时阿史那一行也不放松一刻,火速照着原路返回边境。
“可汗足足有五千担粮食,可够我军吃上三个月。”方远望着那带被苏祐仁开过的白花花的大米,一个劲儿的傻笑。
“本汗倒是想看看官淳歌的脸色。”阿史那朝着松城望去,他能想象得到,淳歌一定会气个半死的,真不知淳歌还会有什么困兽犹斗的举动,说实在的他很是期待啊。
第三百二十二章 疯魔的淳歌4
第三百二十二章疯魔的淳歌4
当阿史那满载而归的时候,连寒风都带着些许的春意,直到边境城楼上挂起了有苏的旗帜,阿史那或者说是所有的北夷将士全都变了脸色。
“可汗,待我等去查明。”说话间方远便要领着一队前锋攻入边境城池。
“慢着。”阿史那望着城楼上随风而飘扬的有苏旗帜,面色一沉。
“全军压境。”阿史那不是无知之辈,淳歌不可能不动声色地夺下了边境,即便是夺下了,他也有办法在夺回来。
“是”身为军人,方远要做的就只有服从命令,他与阿史那一前一后带领着五万精兵,直逼边境城下。
达达的马蹄声预兆着一场腥风血雨的掀起,而城中的众人却仍然是笑逐颜开,甚至穿戴整齐,似是在期待一场绝美的盛宴。
“阿史那伊然,许久未见,不知可汗过得可好。”淳歌依旧是淳歌,那个温文尔雅的贵公子,身着绯袍,淡然地望着城下数万大军。
“官淳歌,当真是许久未见。”阿史那的嘴里挤出这么三个字,若不是熟知他俩身份的人,是断然想不到这类似与知己般的言语是从两个死对头口中而出的。
“今见可汗风采依旧,想来这些日子过得甚好。”淳歌笑得越发灿烂,彷如天地间的一切都不如他的嫣然一笑。
“本汗当真没有想到竟能在边境见着你啊。”阿史那摇着头,眼前的一切都如梦幻一般。他一直以为人家是他戏台上的戏子,殊不知自己早已粉墨登场了。
“本官不远千里而来,无非是与可汗叙叙旧,今日再见。本官先送上一礼,不知可汗要是不要。”淳歌抖了抖发凉的袖子,阿奴便将一件披风往淳歌身上一搭。
“既是你不远千里而送,本汗岂有不受之理。”阿史那同样拢了拢自己的斗篷,前一刻他还在期待淳歌气得发青的脸,下一刻,淳歌便和颜悦色地出现在此处,当真是世事无常。
淳歌瞥了阿史那一眼,随即让人将一面大旗呈上,淳歌接过大旗。像模像样地摆了摆。撅了撅嘴。不以为意道:“莫不如我有苏的一星半点。”话音刚落淳歌便将手中的大旗,随手扔下,就像是扔一面废旗一样。
“官淳歌。你”方远望着北夷的帅旗如同垃圾一般地丢到阿史那跟前,心中恼怒不已,急忙命人取回大旗。
一军帅旗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这个军队的军魂,帅旗倒了也就是这个军队倒了,帅旗被践踏也就是这个军队被践踏,也就是这个民族被侮辱。淳歌攻下了边境夺取了北夷的帅旗,在此时将帅旗**裸地丢在北夷人面前,无疑是狠狠的掴了北夷一巴掌。
“官大人的大礼,本汗收到了。来而不往非礼也,本汗也回礼一份,不知官大人要是不要。”阿史那面色未变,似乎方才的一切都不曾发生,只有他身旁的方远明显感到自己身边的气压瞬间低了好几个档次。
“我有苏怏怏大国,本官虽是沧海一粟,本是不该私下收礼,但可汗盛情,本官自是不能拂了可汗的好意啊。”淳歌眼神微眯,左手靠在城楼的围墙上,竟露出一副兴趣满满的样子。
“来人,将官大人所赠之粮,拿出一二与官大人分享分享。”阿史那右手轻挥,让人将那些白花花的大米抬出一二,他手下的将士自是照着吩咐行事,只是所有的都未曾留意,一直陪伴阿史那身侧的方远领着千余人悄悄的不见了。
“这是秦陵的军粮。”淳歌微微诧异,顿时就变了神色,瞅着阿史那似是要勾起嘴角的时候,微微一笑,不急不慢说道:“可汗说笑了,这哪是可汗给本官的大礼,这是本官让北王世子给可汗捎去的见面礼啊,哈哈哈。”淳歌轻笑着,肩膀不时地抖动,看着所有人都觉着毛骨悚然。
阿史那一愣,面色微变说道:“挑出三袋大米打开。”
“是”阿史那手下的士兵,闻言便从粮草车内运出三袋大米抬到阿史那前方,用刀一刺。
“哗啦啦”
这是一种掉落的声音,所有北夷的将士脸上一阵哗然,谁也不敢多说一句,而阿史那的脸就像是踩了什么不堪入目的东西一样,分外难看。从米袋里掉出的竟是黑米,那种白米坏了发黑的长毛的米,平民百姓一般都将这种米做成糠给鸡鸭吃。
伴随着黑米掉落的声音,淳歌似有若无的笑声更显清晰,听得阿奴都觉着有一种浑身战栗的滋味。
“好,好,好。”阿史那连道三声好,若说之前淳歌扔了他北夷的帅旗他还能容忍,但次淳歌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