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娘医经.-第3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倒也不是。”皇后说道。“是以前陛下得到的心意太多了。”

她说道这里站起身来。

“好了,别耽搁了朝事。”

皇后走出天子寝宫。回头看朝臣们鱼贯迈入。

安妃在一旁等候着迎接过来,亲自搀扶着皇后前行。

“娘娘。您说陛下能听到吗?”她忽的说道。

除了大朝会天子无法前往,其他时候的朝事太子都坚持在天子寝宫,就连批阅奏章也在这里,每一本奏章还都念给天子听。

外界一片赞叹太子纯孝,但同时私下都很多嘲讽。

惺惺作态,沽名钓誉,奸猾之辈之类的说辞都有。

“有时候人做事并不是为了让谁听,让谁看的。”皇后说道。

“那是为了什么?”安妃问道。

女为悦己者容人之常情啊。

“什么都不为。”皇后说道。

怎么可能!

安妃心里说道,当然不敢说出来,她可不是傻子。

想到傻子便想到一事。

“娘娘,太子妃您去看过了吗?”她低声问道。

皇后的脚步微微一顿。

自从宫变之后,程娇娘再没有出现过,从晋安郡王府到太子府,一直藏于内宅,太子妃身子有病的消息便渐渐的传出来了。

说太子妃身有疾,但从来不曾有太医去诊治,因为神医娘子的身份,传言便越来越离谱。

皇后却心里便更肯定是那日宫变受伤的缘故,没想到伤的这么重。

她提出去看望太子妃,但太子却委婉的拒绝了。

不知道到底怎么样了。

午后安静的东宫变得热闹起来,伴着脚步声,院子里的内侍侍女纷纷低头施礼。

“太子殿下。”

方伯琮负手疾步而过,门前的侍女拉开屋门,室内的侍女们随同进了净房,一番洗漱更衣。脱下了太子礼服,换上了月白家常袍,也不束带。木簪挽冠,松松垮垮的走出来。

“今日吃了什么?”他问道。

内室里两个侍女忙施礼。

“回殿下的话。太子妃殿下吃了一碗参粥。”一个说道。

“吃过饭就伺候着太子妃到园子里走了一刻钟。”另一个则说道。

“回来后饮了李太医配的茶汤。”先一个接着说道,“歇息了一刻。”

“刚刚给太子妃读了一节书。”另一个接着说道。

有侍女从外边进来捧着一个盖盅。

“殿下,太子妃用的梨子汁好了。”她说道。

方伯琮点点头,伸手。

那侍女忙屈身递过来。

两个侍女将卧榻上的程娇娘搀扶坐起,垫好靠背,便低头退了出去。

方伯琮盘膝坐在卧榻上,小心的慢慢的将汤盅里的梨子汁喂给程娇娘。

“凉的好喝?还是热的好喝?”他说道,一手扶着她的下巴。助她嘴闭合,但饶是如此还是有汁水流了出来,又拿起帕子擦拭。

喂汤汁,助咽,擦拭,几乎是一瞬间同时发生,但做起来动作流畅丝毫没有慌乱狼狈。

“我都尝过了,觉得凉的好喝。”他继续说道,“不过谁知道你呢。”

他说着看着程娇娘。

“你这么古怪的人。”

抬手再次慢慢的喂一口,重复着抚擦的动作。

“李太医已经到了湘南了。只是不知道能不能找到要找的。”他说到这里又叹口气,“我不问你,你就不和我说这些事。你看看,现在有多麻烦,找都没地找,问也不知道去哪里问。”

他说着话伸手戳了戳程娇娘的额头。

“你还真是说到做到,一闭眼扔下这些事什么都不管了,不就是欺负我这个老实人吗?”

听的室内嘀嘀咕咕似乎很热闹,但始终说话的只有一个声音,门外的侍女们忍不住对视一眼。

“以前殿下和宣文太子在一起就这样。”一个侍女低声说道。

以前和宣文太子就这样,自己说着自己的话。对方根本就听不到听不懂不回应。

宣文太子不在了,太子妃又成了这样。

“殿下真是可怜。”一个侍女喃喃低声说道。

原本不觉得如何。听着侍女一句可怜说出来,在场的侍女们都愣了下。旋即再听室内的说话声就觉得心口发闷。

一个人的自娱自乐自言自语,是挺可怜的。

内里的说话声渐渐小了,外间的侍女透过珠帘子看去,见卧榻上方伯琮侧卧着,一只手搭在程娇娘的身上睡去了。

侍女们便忙低头轻手轻脚的退了出来,拉上屋门,院子里再次恢复了安静。

……………………………………………………。

一盏盏灯点亮,照得亭台楼阁璀璨生辉,其间更有一片菊花光彩夺目。

“你看那边。”方伯琮说道,伸手指着远处,“那是进贡的,只有三盆,陛下那里留了一盆,余下的皇后都送来了。”

他说着转头,看着一旁被四个内侍抬着的软轿上的程娇娘。

“皇后说想让你看了画下来。”

一面抬脚迈步,在摆满了菊花的小径漫步,内侍们抬着软轿跟随。

“原来你字的好,画更好,周箙这混帐什么都不要,就从家里拿了一卷轴。”

他说着回头一笑。

“孤,就不给他,气死他。”

软轿上裹着大红斗篷的女子神情安静,深秋的夜风吹来,兜帽飘动挡住了她的脸。

方伯琮伸手抚开,将兜帽整理好。

“这些日子忙,等到今日才有空陪你转转,我知道你不在意,谁让我在意呢。”

站在路旁看着这边的景公公微微皱眉,一旁一个内侍叹口气。

“大人。”他低声说道,“这样下去,不太好吧。”

明明太子妃不是个正常的人,偏偏殿下像待正常人一样,夜里同眠,膳食共进,就连晨练都带着太子妃,他在校场拉弓射箭,太子妃的软轿就在一旁,更别提随时随地的说话了。

他们这些跟在身边的人有时候都看得毛骨悚然。

“至少太子府也该进些新人了。”内侍接着说道,“殿下身边可是一直没人伺候呢,殿下年纪可不小…”

景公公转头看他。

“这话谁和你说的?”他问道。

内侍愣了下。

“没人啊。”他说道,“我自己想的,大人,我也跟着太子殿下这么多年了,没别的心思。”

景公公点点头。

“那就好,要死你自己死去,别拖累别人。”他说道。

内侍愕然,顿时又惶惶,抬手狠狠的打了自己脸。

景公公不再看他,看那边方伯琮和程娇娘的轿子转回了,忙疾步迎接去。

那内侍低头避让一边,待一行人向寝宫而去,才再抬起头。

“可是,这是早晚的事。”他喃喃说道,“陛下因为子嗣艰难才过继,难道太子殿下不为子嗣考虑了吗?现在不考虑,那等将来登基为帝呢?”

………………………………………………………。。

九月末的夜已经有了寒意,北风呼呼,天子寝宫内灯火摇晃。

侧殿里的皇后已经换上了亵衣散了发在灯下看书,听到风响,便抬起头。

“陛下那边可加了被褥?”她问道,“太医说了,陛下久病之人,受不得寒气。”

门外的内侍应声是。

“已经加了。”他说道。

皇后便低下头接着看书。

“娘娘。”门外传来有些急促的声音。

皇后抬起头。

见是陛下那边伺候的内侍,灯下那内侍神情惶惶。

皇后心里咯噔一下,猛地站起来。

“陛下怎么了?”她问道。

…………………………………………………………。

门上轻轻的敲击声在夜色里格外的刺耳,卧榻上的方伯琮猛地起身。

室内夜灯昏昏,门外又响起两声。

“殿下,殿下。”伴着低低的呼唤。

“什么事?”方伯琮问道,一面伸手将因为起的猛带起的被褥掖了掖。

内里昏昏夜灯下程娇娘安睡依旧。

门被拉开了,景公公疾步而进。

“殿下,皇后问,您可方便进宫?”他低声说道。

方伯琮面色微变。

不是传进宫,而是问可便进宫。

皇宫自然不是随便就能进的,但如果要你进宫的话,可不会问你方便不方便。

宫内肯定出了不便的事。

皇帝陛下。

方伯琮立刻就想到了,他起身下床。

“殿下。”景公公开口唤道,带着几分提醒。

虽然按常理天子有事太子应该立刻去,但作为过继的太子还是有些不同,更况且因为当初宣文太子事件时方伯琮带兵也入城还炸了宫城们,如今私下流言很多。

如果天子出事他也在身边的话,只怕更有不堪的流言。

这也是皇后的所以悄悄的来问的缘故吧。

如果太子不在身边,天子出了事,虽然可能还会有流言,但到底是无根虚无一些。

方伯琮的脚步没有停顿。

“更衣,备车。”他说道。

我方伯琮何惧他人说什么。

*********************************************

本想大章一口气写完,可是不愿意让大家等,且写呀写呀的还是写不完,那我就分着写和更吧,晚上还有一更。

第八十一章敢为

天子寝宫内灯火昏昏,似乎比先前还暗淡了一些。

门外班直肃立,值夜的内侍一个也看不到,更添了几分阴寒。

“殿下来了?”

听到回禀,坐在天子卧榻前的皇后有些惊讶,又转头看了眼卧榻上的皇帝,昏昏灯下神情有些复杂又有些欣慰。

门外脚步声响,方伯琮疾步而进,带着了一阵寒气。

皇后从帘帐后走出来。

“陛下怎么了?”方伯琮顾不上施礼问道。

皇后看着他欲言又止。

一旁的内侍们立刻退开了。

“都过了这么久了,你怎么还跟当初宣文太子出事的时候一样。”皇后说道。

方伯琮一怔。

是跟当初六哥儿出事当众责问是不是怀惠王谋害一样,还是跟拒绝皇后让他放下六哥儿离宫一样?

前者是指他以身涉险有勇无谋,后者是指他意气用事自寻艰难。

总之都是不赞同他进宫来。

“娘娘何尝不也是如此?”他说道,“娘娘还是要护着孩儿。”

就像当初六哥儿出事她第一时间赶来拦住了自己的话,避免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

皇后也笑了笑。

“不过儿臣自来依照本分本心行事,坦荡无惧。”方伯琮说道,再次施礼。

就算他不进宫来,皇帝驾崩的话,那些流言难道会少吗?

流言总是不会少何必在意。

皇后看着他。

“陛下醒了。”她说道。

方伯琮惊愕的抬起头。

不是死了,是醒了?

这应该是好事啊,但是……

他看着皇后昏昏灯下神情晦暗不明的神情,面容也肃然起来。

皇帝是怎么病的?贵妃谋害安妃,怀惠王要挟求情被雷劈死,而后才又发生了那么多事。如今贵妃疯了,怀惠王死了,高凌波死了。陈绍死了,六哥儿死了。太后被囚禁,皇后掌管后宫,曾经的晋安郡王成了太子,这样的变化,皇帝他可能接受?

而且他如今还是皇帝,皇后也好,太子也好,都有皇帝来决定。昏迷的皇帝可能不被大家在意,但一个醒过来的皇帝就不一样了。

“陛下刚刚睁开眼。”皇后低声说道,抬头看着方伯琮,“也许,是本宫看错了。”

方伯琮看着皇后。

皇后说也可以是她看错了,皇帝也可以没有醒。

他环视殿内,这个天子寝宫说是天子寝宫,其实也可说是皇后的寝宫了,不止这里,整个后宫都已经在皇后的掌控之下。

宫门一关。谁生谁死,皇后一个人说了算。

其实他们现在已经不需要这个皇帝了。

昏迷的皇帝不需要,清醒的皇帝更不需要。因为那是一个清醒的掌握着生死大权的皇帝。

清醒的皇帝能不能清醒的接受现实?能不能不迁怒此时看起来得利的他们?能不能忍受权利被太子和皇后分走?能不能抵挡各种蜚短流长的冲击?

太多的不确定了。

而一旦以上的事发生一件,等待他们的结果就只有死路一条。

“我们输不起。”皇后低声说道,转头看向后,层层帘帐之后就是天子的卧榻。

所以最好的结果就是皇帝永远不要醒来了,这才是最万无一失的。

“烛光斧影又如何。”皇后低声说道,看着方伯琮,“难道你还想要被逼着去做燕懿王吗?”

室内的气氛陷入凝滞,本就昏昏的烛火更加不明。

仅有的几个内侍努力的将自己贴入黑暗里。

“儿臣想看看陛下。”方伯琮说道。

皇后看着他,方伯琮也看着她。

“你想好了?”皇后看着他。“看了不如不看。”

方伯琮点点头,抬脚迈步。皇后垂下视线侧身让开。

帘帐其后更为昏昏,方伯琮走进去投下一大片阴影遮住了卧榻上的皇帝。根本就看不清形容。

“举灯来。”他说道。

一盏灯被举过来。

“再举。”方伯琮说道。

两盏灯,三盏灯举过来,卧榻前变得明亮。

方伯琮矮身跪在卧榻前,看着其上的皇帝。

皇帝的眼闭着,面色带着病态的蜡黄,似乎与往日并没有不同。

“陛下。”方伯琮唤道。

皇帝的眼皮动了动,慢慢的睁开了。

“陛下!”方伯琮拔高声音喊道,人也向前倾身。

皇帝的眼却又闭上了。

“把灯拿开一些。”方伯琮立刻说道。

两个内侍忙从卧榻边退后,床头的光线便暗了几分。

皇帝慢慢的睁开眼,看向方伯琮。

“陛下。”方伯琮再次喊道,带着几分期盼,“您认得臣是谁吗?”

皇帝的眼神有些迷茫,他的嘴唇动了动,发出一声干干的哑声。

“陛下,我是玮郎啊。”方伯琮看着他,伸手握住皇帝的胳膊,“陛下,是玮郎啊。”

皇帝看着他迷茫的眼神渐渐凝聚,张开嘴,却还是只发出一声毫无意义的干哑嘶声。

“陛下!”

方伯琮却猛地拔高声音,同时低下头,看着皇帝的胳膊慢慢的抬起来,伸向自己,他下意识的伸手就握住了皇帝的手。

干枯的比实际年龄要苍老很多的手。

这只苍老的手颤抖着握住了这只年轻的修长的光洁的手。

“啊!”皇帝说道。

终于发出一个声音,方伯琮伸手另一只手将皇帝的手握住,贴上呜咽一声。

“来人。”他抬起头转头喝道,“传太医!”

站在帘帐外的皇后猛地转过头。

方伯琮站了起来。

“传太医。”他再次说道,声音朗朗,“传中书张纯、严昭、林泽,传当值翰林。”

伴着他的声音,殿内的灯光似乎变的更亮了。卧榻前的帘帐已经被拉开了,方伯琮站在那边,烛光将他的身影拉的更加高大。

皇后轻轻叹口气。疾步向卧榻走去。

“陛下。”她抬手掩面哽咽说道,跪坐下来。

。。。。。。。。。。。。。。。。。。。。。。。。。。。。。。。。。。。。。。

张老太爷屋子的灯亮了起来。

“老太爷。”

老仆急匆匆而进。看着披衣起来的张老太爷,低声说道。

“宫里的人。”

能半夜叫开张家大门的,除了宫里也没别人了。

张老太爷点点头。

“无妨。”他说道,“时候也不短了。”

他的话音才落,听得外边脚步响,张老太爷和老仆都惊讶的看过去,见散着头发的披着衣衫的丫头站在了门外,门上的灯笼映照下。面色惨白。

“老太爷。”她颤声说道。

“半芹,不是你家娘子的事。”老仆忙说道,“别担心。”

丫头这才扶着门抽干了力气一般跪坐下来。

张老太爷的神情却沉沉。

“皇帝有事,对她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他说道。

才松口气的丫头猛地抬起头,跪行进来几步,面色惊恐。

“不,不。”老仆忙说道,“老太爷,不是皇帝有事,是皇帝醒了。”

皇帝醒了?

张老太爷惊愕的看向老仆。

“是。皇帝醒了。”老仆低声再次说道。

张老太爷神情恢复下来,看向丫头。

“那,你家娘子暂时没事了。”他说道。视线又看向外边,微微皱眉,“那对他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第一句里的她是指程娇娘,第二句里的他指的谁?

丫头一面胡乱的擦泪一面闪过一丝疑问。

………………………………………………。

天色渐渐亮起来,皇城外值守的禁军发现,今日宫门前上朝的官员似乎比往日早了很多,但这也很好理解,昨夜宫城门打开内侍们进出,另有几个重臣夜半进宫。这种事肯定瞒不住。

“皇帝陛下怎么样了?”有官员低声说道。

“大行了吧?”一个官员低声答道。

“大行的话怎么会这样安静?钟鼓楼都该敲响了。”另一个官员低声说道。

“那半夜的闹什么?七八个大臣都被叫进去了呢。”

“难道是皇后?是太子?”

“别逗了,怎么可能。”

“我看肯定是陛下出事了。只怕病情恶化,夜里不好说。等白日在宣布。”

或者说就算是夜里已经大行了,也应该拖到日光下人前再说。

朝臣们议论纷纷猜测着,晨钟敲响,宫门终于打开了。

今日是大朝会,百官云集在大殿内,虽然有御史们来回走动,但还是隐隐有嗡嗡的议论声响起,随着太子出现的越来越延迟,这种嗡嗡声音更大。

另一边天子寝宫内,张纯等几位重臣都在,带着几分疲惫看着方伯琮。

“殿下,您真要这么做?”一个朝臣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