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娘医经.-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村俗上不得台面的小东西,竟然也能吃的如此美味。

果然大俗便是大雅。

这个女子,真是古怪又有趣。

陈绍进了家门,换了常服,立刻就往父亲院子走来,一进院门就看到大开的屋门里对坐的老少。

虽然瘦弱但精神矍铄斜倚盘膝而坐的白发老者,素袍大袖黑发端正跽坐的少女,隔着棋盘相对,以及棋盘旁鲜红衣袍手拄头晃来晃去的女童。

陈绍一瞬间停下脚步,似乎不远打破这初冬对弈图。

“娘子,不会下棋?”陈老太爷问道。

程娇娘已经看着棋盘好一刻了。

“想不起来。”她说道。

想不起来?是会?还是不会?

陈老太爷一时有些不解。

“我会玩双陆,爷爷,姐姐我们一起玩双陆。”丹娘说道,打断了二人之间的谈话。

老者执黑子落,片刻之后,又执白子,原来是一个人自娱自乐。

“父亲。”对着门口的的丹娘一眼看到父亲,高兴的喊起来。

陈绍进门跪坐施礼,问候了父亲,又对程娇娘表示感谢。

程娇娘还礼。

“虽然好了很多,但目前,还是不要太多走路。”她对陈太老爷说道,“欲速则不达,如果此时再犯病,再多的钱,我也没办法了。”

陈太老爷哈哈笑了,伸手拍着腿,实在是能走路的诱惑太大了。

“再施针五日,就可以,单靠吃药恢复了。”程娇娘说道。

父子二人大喜,一是终于不用再受那种痛楚了,二也是说明,痊愈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真是太谢谢娘子了。”陈绍肃容再次道谢。

由他们父子说话,程娇娘便起身告辞了,丹娘自然也跟上。

“丹娘,莫要吵到娘子。”陈绍忙嘱咐道。

丹娘高高兴兴的牵着她的衣袖走出来。

天已经冷了很多。

“三五日后,就会下雪了。”程娇娘说道,抬头看看天。

“真的吗?太好了,那就可以去山上赏雪了。”丹娘高兴的说道。

走了没多远,迎面有女子的说笑声传来,然后便看到四五个花团锦簇的女子们走过来,见到程娇娘和陈丹娘,都停下脚。

第二十八章出游

程娇娘来家里这些日子,吃食独送,来往不过是陈老太爷以及自己居住的院子,除了初来那一次,家中人连见都见不到,更别提交集。

要说交集多的除了陈老太爷以及陈绍夫妇,就是女童丹娘了。

看着也看过来的程娇娘,女子们有些莫名的拘束。

作为陈家女子,虽然比不上王公贵族,但也非一般人家,举止做派都经过良好的教习,况且都是已经到了可以出外交游赴宴的年纪,最多会羞涩,拘束这种感觉还真是头一次。

“姐姐,你们要去哪里?”丹娘问道,先跑过来几步。

“我们要去且停寺赏梅。”一个女子说道,似是不经意的看了眼程娇娘。

“梅花开了吗?”丹娘惊讶的问道。

“是,且停寺的腊梅今年开的早。”女子说道。

丹娘高兴的拍手。

“我也要去,我也要去。”她喊道,想到什么又跑回程娇娘这边,“程姐姐,你也一起去吧。”

听她开口邀请,这边陈家的女子们莫名的紧张。

程娇娘没有说话。

“程娘子,如果没事的,不如一起去吧。”陈家一个女子站出来,说道。

让一个女童邀请,人怎么应答。

程娇娘看她。

“好。”她点点头答道。

丹娘高兴的雀跃。

此时的江南冷雨落下,带着几分阴寒。

程六娘蹬蹬迈入门内,一眼看到正笑着和管事娘子们说话的程大夫人。

“母亲。”她唤道,在仆从面前,规规矩矩的施礼。

程大夫人最近很高兴,招手让女儿坐过来。

“被那几个人折腾的还是伤了元气,要不然铺子的收益更多。”管事娘子说道,一面收起账册。

“不懂生意,就是糟践生意。”程大夫人说道,“那他们走了吗?”

“他们虽然放手不管事了,但人却还是不肯走。”仆妇说道。

“那就留着吧,咱们家倒也不在乎他们几个人吃口饭。”程大夫人说道,微微一笑,“让他们也看看,这铺子在我手里,是怎么越做越好,让他们姑奶奶的嫁妆越攒越厚,我们程家可不是故意糟践东西的人。”

“只是田庄那里的进出账册,二夫人要去看了。”一个仆妇低声说道。

程大夫人的脸色沉了沉。

虽然万般不愿,程二老爷还是得如期赴任了,程二夫人借口离家近,这一次没有带着孩子跟去任上,而是留在家里,说是一心一意的侍奉婆母,教养儿女。

周家来的人或许是因为人生地不熟,欺软怕硬,见程家一直不松口,也没了兴致,竟然不再争夺嫁妆,但人却不肯走,说要亲眼看着,免得姑奶奶的嫁妆被糟践了。

程家上下大为高兴,因为程二老爷仕途不顺的阴霾稍微冲淡了一些。

“那就给她吧。”程大夫人说道,“这都年关将近了,前几日老太太念叨二老爷的御寒衣裳,这几日对完帐了,你们抽出几个人陪着老太太跟前的梅香去送一趟。”

老太太跟前的梅香?仆妇们对视一眼,交换一个你懂我懂的眼神。

“梅香好针线,人又稳重,去那边看看二老爷安置的可好,要不然老太太怎么也是不放心。”程大夫人说道。

仆妇们低头应声是,看着坐在一旁早已经不耐烦的程六娘,收拾东西告辞退出去了。

“母亲,我要的玄妙观的十样点心可准了?”程六娘忙问道。

程大夫人似乎这才想起,唤仆妇来问。

“说,因为腊月要得人多,都是提前订好的,所以…”仆妇低头说道。

“所以还是没有我们家的是不是?”程六娘接过话头问道,坐直身子,转头抓住程大夫人的胳膊,“母亲,你看到没,他们就是故意的,不管我们说多早,就是没有我们的!”

程大夫人也有些惊讶。

“果然没有?”她问道。

“没有,夫人,真是供不应求,市面上玄妙观的点心已经炒到十两银子一盒了。”仆妇低头说道。

“这么贵?”程大夫人更为惊讶,这玄妙观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

她这才恍惚觉得,上一次见到那个玄妙观观主似乎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甚至都记不清样子了。

“一直没来取过供奉吗?”她问道。

难道来家里也不见她吗?

“不许给她。”程六娘竖眉喝道。

“夫人,玄妙观,除了第一次,后来,就再没来取过供奉。”仆妇低头说道。

十两银子一盒的点心,多少人抢着要,谁还在乎这点香油钱啊。

程大夫人神情微凝,程六娘咬住下唇。

原来如此啊,已经不在屋檐下,谁人愿低头!

“无妨。”程大夫人又微微一笑,“那就去买,不就是多花些钱嘛。”

程六娘猛然坐下。

“已经晚了,如今买不到的!”她气急要哭,“拿不到点心去赏梅,我要被她们笑的!好容易那个傻子走了,没人拿这个取笑我们,我们怎么还是出不了门啊!”

“我的儿。”程大夫人忙心疼的搂住女儿安抚,“这话说的可笑,你本才貌双全,江州城中数一数二,都眼巴巴的等着你去跟她们玩呢,哪里会小瞧你,六娘,被人取笑的自来只能是这个人,可不是因为什么物,比如你那傻子妹妹,难道开个点心会,大家难道就把她当神仙供起来了么?”

程六娘忍不住噗哧笑了,又忙再次拉下脸郁郁。

“你看,你也知道的是不是?所以,被人艳羡的也只会是因为你这个人,可不是什么物能做到的,放心,放心。”程大夫人笑道,帮女儿擦泪,“我们六娘可是最好的,谁人不喜欢,那些不喜欢你的,就是嫉妒你太好了。”

程六娘这才郁郁散去,破涕为笑了。

“那,母亲,我要用那套紫金璎珞。”她带着几分撒娇抱着程大夫人的胳膊说道。

“好。”程大夫人笑着点头,宠溺的抚着女儿的肩头。

室内母女其乐融融。

当听说女儿们邀请了程娇娘去赏梅,同样是父母的陈绍夫妇竟然有些紧张。

一时间颇有几分女儿初次可以出门交游的心情。

穿什么,带什么,谁跟着,冷了热了,说错话了,被人轻薄了等等忐忑不安,竟然不知道同意还是不同意,最终去告诉陈老太爷。

“不知她心里想什么?”陈夫人问道。

陈老太爷哈哈笑了。

“想什么?你们想太多了。”他笑道,“她是豆蔻年华,本该喜乐。”

陈绍夫妇竟有些恍然,又有些失笑,对啊,他们都忘了,这女子其实才十四五岁而已,并非老朽枯木。

“让家里的多去几个人,让她们兄弟去两个送一下。”陈绍说道。

程娇娘换了衣裳披了斗篷和婢女出来,看到等候的陈家女子们又多了两个。

“这个是十娘,这个是十二娘,这个是十八娘…”

丹娘热情的逐一介绍,或带着几分拘谨,或故作几分淡然的女子们一一和程娇娘见礼。

互相认识,接下来就要交谈了。

“娘子做的暖袖真好。”年长的十娘第一开口说道。

开口谈论衣裳首饰是最得体也是最合适的。

“是。”程娇娘点头。

“今日这天不算太冷,带着暖袖比手炉更好。”另一个女子也说道。

女子们纷纷迎合,气氛变得愉悦轻松起来,一众人起步走出来,到了二门外,见除了四辆马车,还有六七人骑马等候。

“怎么这么多人?”陈家女儿们吓了一跳。

马上各色斗篷的或英气或俊秀年龄不等的郎君们都转过头。

“父亲让我们送你们去。”他们乱哄哄的说道。

家中姊妹出门游玩,兄弟们相接送是再正常不过,不过,也用不着这么多兄弟们吧。

第二十九章可好

六七个英俊少年郎拥簇着四辆马车在街上而过很是显眼。

临近年节,出游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富贵人家的女眷们。

饶是街上人多,陈家这一众也引来无数瞩目。

少年们英姿勃发前开路后拥护,随风掀起的车帘不时传出女子的说笑,以及金钗翠玉晃晃。

街上行人避让。

“这还不到雪盛梅开时节,陈家这全家出游是为什么?”路边有人疑问道。

官宦人家出游,为了避免某些不长眼的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车马上都有徽记。

一般百姓认不得,但富贵人家以及一些读过书或者有心攀附富贵、或者靠生事为生的市井泼皮无赖等人,自然都熟记于心。

陈家的人马很快被人认出来。

路上车马回避也快了很多。

“或许是为了黄雀?”有人一本正经的说道。

周围响起一片哄笑。

陈相公家做的好黄雀,已经成了京城人尽皆知的事。

黄雀这种野物,一向只是乡间粗人聊以解肉馋而用,从未登上大雅之堂,自从传出陈家做的好黄雀后,京中各酒楼也都闻风效仿,但吃着没什么稀奇。

便有尝过陈家黄雀的人指出,陈家黄雀有秘方,这一下更引得人人好奇。

陈相公的名头也越发响亮。

据传有酒楼花费千金要买陈家黄雀秘方。

这个玩笑应景又有趣,人群里的秦郎君也哈哈笑起来,转头看周六郎。

“你这个表妹可真有趣。”他说道。

周六郎正笑着的脸顿时拉下来。

“你果然是,心心念的都是她,也就是我听见了作罢,要是被旁人听见,你待如何?”他哼声说道。

秦郎君只是笑。

“该如何,便如何。”他说道,一面笑,“真是可惜,其实你们老陕周,本该改名做周黄雀的,却被这陈家抢了先。”

周六郎皱眉。

“这有何干?”他问道,催马向前。

秦郎君催马赶上。

“你以为陈雀儿是真姓陈?”他说道,甩着缰绳,“早不吃,晚不吃,偏你表妹进门就开始吃,别忘了,你抢来的小炸食丫头。”

小炸食丫头…

炸食…

是娘子教我的,是娘子教我的…

是娘子做的…,是娘子看病挣来的,是娘子教我说的……

又是她!

周六郎面色凝凝,攥紧了马鞭,显然也想到了。

“嘴馋如斯!”他慢慢说道。

“精巧如斯。”秦郎君补充一句,“不管身在何处,皆能怡然自得,妙笔点睛生花。”

周六郎转头看着他。

秦郎君挑眉,点点头。

“没错,她就是,这样的好。”他说道,“有这么个妹妹,你要引以为荣。”

周六郎调转马头。

“不去赏梅了,枯树老枝的有什么好看,女人家才爱看,我去猎山。”他说道,催马而去。

京城,郊外八里镇,就是且停寺所在,此时寺中游人如织,笑语喧哗。

“……那仙人扔下桃核,转身飞去,此时众人察觉才忙喊,且停,且停,但还是晚了…。”一个少年郎君笑着说道,“由此,只留下这一座且停寺。”

身边的围着女子们纷纷点头而笑。

“四哥,你讲的这个无趣,这且停寺是先有碑后有寺,这碑也是大有来历…这碑…。哎?”另一个少年忙说道,一面说,一面看身边的姐妹兄弟,停下不讲了,“程娘子呢?”

大家这才忙看去,果然不见其中那个青斗篷兜帽的女子。

“和丹娘往那边看佛像去了。”一个女儿说道。

少年们纷纷转头往她所指的地方看。

“我们也去,我们也去。”他们齐声说道。

几个女子伸手拉住他们。

“十二哥,你们还没讲完呢。”她们喊道。

“没什么可讲的,这些京城人都知道,你们随便打听一下就知道了。”一个少年说道。

这话引得女子们一阵嘘声,嘻嘻哈哈的笑闹成一片,引来四周无数目光。

而此时的西侧偏殿,庭院的热闹被隔绝了很多。

“姐姐,你来看,这里的佛像好吓人呢。”丹娘高兴的说道,在前跑跑颠颠。

身后程娇娘缓步而行,旁边婢女相随。

侧殿中也有四五人,听到动静看过来,见是女眷,便都有礼的收回视线。

京中开化,又即将逢年,女眷们出游甚多,夏日里幂篱遮挡,到冬日多是兜帽遮面。

丹娘一心看佛像,程娇娘的视线却落在西侧墙壁上。

与其它间侧边站立护法金刚不同,这里的墙壁空落,雪白一片,墙角还摆着一排笔墨。

“那是专供文人游子题诗的。”婢女低声说道。

说着话,那边四五人中响起一阵笑声。

“庆林兄好诗好诗。”

伴着众人的笑声,一个男子放下笔,也再次端详墙壁上写下的诗。

“献丑,献丑。”

恭维谦虚相得益彰。

这热闹让丹娘回过头,看到程娇娘和婢女向那边墙走去,她忙跟上。

走近看,墙壁上零散有着几首诗词。

“姐姐,你也要作诗吗?”她过去问道,拉着程娇娘的衣袖。

那边说笑的几人再次看过来,虽然看不清形容,但看着女子气度衣着不凡,定然是富贵人家。

富贵人家教养女子也读书识字,其中也不乏精通诗文,比如安州李家二娘,文才有名。

遇到一个会吟诗的女子,倒也是有趣。

“我不会。”程娇娘说道,一面看婢女,“念。”

婢女应声是,从左到右,低声念墙上的诗。

原来是个不识字的。

这边几人收回视线,有些意兴阑珊,真是可惜。

所以说嘛,才女哪能轻易就遇到。

“我也认得,我也认得。”丹娘笑着,抢着接过婢女的声音念诗。

程娇娘安静听完。

“娘子,如何?”婢女问道。

“我不会作诗,不知。”程娇娘说道。

“我会,我会,爷爷教过我。”丹娘手捧着脸嘻嘻笑道,看着留白很多的墙面。

过年且停寺梅花盛开,才是最热闹的时候,也是文人墨客最多的时候,所以此时墙壁粉刷一新专等那时,等年后来看,这面墙必然已经写满了。

“甚好,我会写字,你做诗,我题写,如何?”程娇娘说道,看着粉白的墙壁,只觉得心中激荡。

她已经用手,用树枝练字多时,不知可能提笔落字了?

“好啊,好啊。”丹娘高兴的点头。

童真烂漫,只知直抒心意,尚不知何为谦逊藏拙。

原来是引顽童嬉闹,那边几人对视笑了。

“如此我们且去赏梅。”他们说道,一面谈笑方才的诗词从后门走了出去。

第三十章提笔

婢女慢慢的磨好了墨,看着蹙着眉头认真想的丹娘。

陈家诗礼人家,开蒙应该要早一些,但丹娘这般的女孩子,比男孩子要求轻松,想必如今不过是刚开始读三经,诗词歌赋可不是启蒙的孩童能做到的。

小姑娘估计是听过兄长师傅父亲祖父谈诗论词。

程娇娘神情淡然,只是看着墙壁。

“我们是来赏梅的。”婢女小声的提醒丹娘,“你可以以此为起。”

丹娘啊的一声。

“对,对,我想到了。”她说道,咳了咳嗓子,“赏梅,山寺,山寺来赏梅。”

婢女笑着点头。

“好好,就是这个。”她笑道,“接下来呢?”

“梅花…梅花…”丹娘歪着头想。

“不能用梅花了。”婢女提醒道。

丹娘便嘟嘴。

“我不会了。”她说道。

程娇娘低头看她。

“无妨,就一句也可以。”她说道,伸出手。

婢女忙将笔递给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