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铺去买。这还不算,铺子里的红糖一看就成色不好,周芸芸索性劝阿奶别买了,回头自个儿熬糖浆得了。
等出了佐料铺后,大房的三个堂哥都已经背上了沉甸甸的东西。
接下来是往油坊去,周芸芸也是到了这会儿才知道,油不算佐料,或者说佐料铺不卖油,想要买油只能去油坊那儿。索性两家铺面离得不算远,没一会儿就到了地头,这回阿奶直接不说自己想要啥了,而是拿眼瞧着周芸芸。
周芸芸果断的大手一挥,要了十斤豆油、十斤花生油、十斤菜籽油和十斤猪肉。
最后是往米粮铺去,因为想要熬糖浆的话,最方便的是熬麦芽糖。可若是要熬麦芽糖,那就必须要糯米或者玉米。周家倒是囤了不少玉米,却连一丁点儿糯米都没有。周芸芸说服阿奶买了四十斤中等糯米,这才离开了米粮铺。
好嘛,二房三个堂哥也都没能幸免。
本来周芸芸还要往药铺去瞧瞧的,可阿奶有些不乐意,问了好几句,她才告诉周芸芸,不要轻易往药铺去,就算真的要买,回头让周家阿爹跑跑腿,左右药铺的掌柜伙计还是很实诚的,再说他们买的也不是甚么贵重东西。
周芸芸被说服了,她方才刚从原主记忆里得知,一般小孩子都不会往药铺里去,老人也不会去,只有身强体壮的壮年男子才敢往那儿凑。当然,若是事态严重谁还会在乎,说白了不过是忌讳罢了。
大采购结束,周芸芸意犹未尽的回头望了望:“咦?”
听得这声,阿奶赶紧扭头看着她。却听周芸芸道:“大堂哥二堂哥……你们几个怎么一直跟在咱们后头呢?”
为首的大堂哥一脸的茫然:“不跟着你们怎么办?”
“我以为你们已经先回去了,甭管是回摊位上歇着,还是去镇子口牛车那儿等着都无妨,反正咱们到最后都要过去的。敢情你们一直背着那么多东西,跟在我们后头呢?”周芸芸满脸的同情,同情他们蠢得惨烈。
要知道,这可不是现代逛街帮着拎拎包,她和阿奶今个儿买的都是颇有分量的东西,实打实的十斤二十斤的买。就连最轻便的酱油、米醋、料酒之类的,那也是带粗瓷罐子的,份量着实不轻。
再看众堂哥……
☆、第012章
见所有的堂哥瞬间都换成了一副生无可恋的神情,周芸芸对此深表同情。不过,周家阿奶显然不是这么想的,嫌弃的看了孙子们一眼,目光落到了他们手提肩扛的大包小包上,忽的想到了一件事儿。
今个儿他们采买了太多东西,粗盐、细盐各二十斤,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猪油各十斤,还有油、米醋、料酒各两罐,以及五斤辣椒粉和四十斤中等糯米。
当了小半辈子的寡妇,周家阿奶太清楚流言伤人了,也比任何人都明白何为肉埋在碗底吃。有时候,藏拙不代表怯懦,反而是一种生存智慧。阿奶素来信奉的是偷着乐,哪怕他们家事实上家底子要比张里长家更厚实,可明面上她却宁愿屈居人下。甚至在村里人有意无意的说起周家是村子里数一数二的富贵人家时,她也从来不置可否。
好日子自己知晓就成了,做甚么非要显摆出来让旁人羡慕嫉妒恨呢?
这般想着,周家阿奶当机立断:“咱们先回摊位上去,看看竹篓子卖光了没有。要是没卖光,你们就先背着东西回村里去,千万记得腿脚快点儿,趁着村里其他人还没回来,悄悄的回家藏在堂屋里。知晓了吗?”
几位堂哥皆目瞪口呆的望着阿奶,说真的,话是听得明白的,就是完全不理解。
“一帮子蠢货!以往白教你们要藏拙了,要是给人瞧见咱们家一次赶场子就买那么多东西,人家还不颠颠儿的跑上门来借钱借粮了?哼,我把话撂在这儿,回头要是哪个让人瞧见了,今个儿晚间就不用吃饭了!”
得了,还理解啥呢?考虑到最重要的温饱问题,堂哥们只差没诅咒发誓一定不让人看到了。
等回了临时摊位上,果然竹篓子等物还剩下好多。想也是,大青山这一带多的是竹子,倒不是甚么名贵的,就是最普通的青竹。且竹子这玩意儿本就霸道,要么不长,要长都是一整片,乃至一整个山头的。所以,这里的村家多半都有一手竹编活计,非跟精巧搭不上边,至少结实耐用。也因此,便是卖得再便宜,多半也得剩下来,谁让多半人都会呢?
周家阿奶亲自拿了竹篓子,将东西简单的分了分。
还真别说,东西太多,先前只是在镇上背着走走倒是无妨,可从镇子口到杨树村周家,轻装简行的怕是也要多半个时辰。要是负重前行,天知晓得磨蹭多久,到底是亲孙子,阿奶就算再怎么丧心病狂,也不至于将人累死。
于是,周家阿奶看向了她的仨蠢儿子。
分配的结果是,那哥仨各负重四十斤,大伯是四十斤盐,二伯是四十斤油,阿爹则是四十斤的糯米,格外的公平公正。至于几个堂哥,则负责背剩余的佐料等物,顺便替换大伯他们仨。
又因着想要避开同来赶场子的村里人,阿奶就跟赶鸡鸭一般,挥着手让他们绕道从镇子另外几条路走,且是立刻就走。想着家里没个女人照应也不成,阿奶又让两位堂嫂带上堂姐堂妹,都一道儿滚蛋。
很快,临时摊位旁就只剩下周家阿奶领着仨儿媳妇儿,并周芸芸姐弟俩。
便是这会儿,也不过才堪堪晌午,由此可见他们来的果真是太早了。周芸芸略感概了几分,忽的想起自己怀里还揣着半斤糍粑,忙掏出来拿给阿奶,懊悔道:“我却是忘了咱们要在镇上待一天,早知道就留点儿小笼包。”
“留那干啥?想吃回家再包,拿镇上就是为了换钱的。”周家阿奶拿了一个糍粑吃了起来,催促道,“你也赶紧吃,要是饿了就去买点儿其他东西,别亏着自己。”
周芸芸早已习惯了一日三餐都是正经饭菜,冷不丁的让她空着肚子待一天,还真是不习惯。眼角瞥到弟弟正盯着糍粑猛咽口水,周芸芸忙拿了一个给他,又向阿奶道:“方才卖小笼包时,认识了一家卖胡辣汤的店家,那汤极香,料儿也足,只卖三文钱一碗,店里还有卖掺了白面的玉米饼子,一文钱一个。要不,咱们午饭就吃那个?”
正经的饭馆子,镇上不是没有。可想也知晓,有炒菜有汤有米饭的,铁定便宜不了。周芸芸只是习惯了吃热乎饭菜,还不至于矫情到那份上,胡辣汤配饼子已经很不错了。
“行,你先领你弟弟去吃,回头给咱们买……八个饼子来。”周家阿奶心道,又不是搁家里,非要吃得那般饱,每人俩饼子铁定够了,想了想又添了一句,“要是那家人好说话,你让给点儿热水就成。”
说着,周家阿奶数出了二十文钱给周芸芸:“若还有剩的,回头买点儿零嘴儿吃。先前还说要来镇上买糖,买了那么多东西,咋又将糖忘了?自个儿熬糖……我看你能熬出甚么糖来。”
周芸芸笑嘻嘻的接过了阿奶递过来的钱,又将剩下的糍粑再度塞到了阿奶手里,拉过弟弟跑了。
阿奶的意思,她不是不明白,这年头熬糖的方子几乎不是甚么秘密,问题在于,能不能将糖熬好。其实,阿奶也会熬糖,可要不是将糖熬得太稀了,就是不小心弄糊了。毕竟,他们掌握的所谓方子,就是最简单的熬煮。这个真心纯粹看运气,一点儿技术含量都没有。可周芸芸却是有自己的秘方的。
“阿姐咱们去吃啥?胡辣汤是个啥玩意儿?”
恰此时,他们也已经跑到了胡辣汤夫妻铺子门口,周芸芸努了努嘴,笑道:“这不就是,等你尝过就知晓了。”
侧过头看了一眼自家亲弟弟,周芸芸拉着他就往店里钻。其实,比起阿娘,她反而更容易接受她弟弟。当初她娘生下她时,估计也是愁坏了,毕竟在那会儿她已经有六个堂哥一个堂姐了。堂姐且暂不提,光是那六个堂哥,就已经够阿娘吃一壶的了。也因此,阿娘忙着赶紧生个儿子,愣是在她还不到半岁时,就再度怀孕,生下了这个打小身子骨就有些羸弱的弟弟。
只不过,弟弟倒是有个好名字。
对了,周芸芸的六个堂哥,大房家那仨分别叫做周大山、周二山、周三山,二房家的那仨就叫周大河、周二河、周三河,跟她阿爹三兄弟的三头牛格外的相配,倒是她弟弟这名字赞得不行。
“大娘来两碗胡辣汤,再来三个饼子。大金,来这边坐。”周芸芸一面跟店家娘子打了招呼,一面唤弟弟过来。
没错,她弟弟名唤周大金。
周家这边,没有大名小名的讲究,都是一样的叫法。只不过,周芸芸阿娘是个有野心的,愣是撇开一堆的糟心名字,给她弟弟起了个一看就很有钱途的好名字。
当然,这也得亏他们姓氏好,周大金,现代知名珠宝品牌。
周芸芸一面在心里吐槽着,一面暗自决定,要是她这辈子有幸开一家银楼,就叫周黄金。
——周大金、周生生、周大福、周大生、老庙黄金的结合体!
绝对能发财。
等胡辣汤和饼子上来时,周芸芸还在欢乐的吐槽,结果她这边才吃了两口,那边她的大金弟弟已经将一大碗胡辣汤吃了个底朝天,顺便啃光了一个饼子。
“吃啊,你不是一贯吃俩饼子吗?”周芸芸叫了两碗胡辣汤,却只要了三个饼子,那是因为她不爱吃这玩意儿,饿极了吃一个填填肚子就够了,没必要拿不好吃的东西硬塞到肚子里。再说了,胡辣汤可比周家素日里煮的杂粮粥美味多了,且份量大料儿又足,完全不用担心会饿肚子。
“不是阿姐你吃俩吗?”周大金只比周芸芸小了一岁,却比她矮了两个头。好在他能吃能喝又惯常喜欢上蹿下跳的,身子骨倒不似小时候那般弱了,就是精瘦精瘦的,还长得黑,乍一看就像个黑乎乎的小猴崽子。
“是给你叫的俩。”
周芸芸虚点了一下,其实她真的蛮佩服阿爹阿娘的基因。原主被阿奶捧在手心里宠了十年,但凡是个性子稍微恶劣的,旁人也就罢了,堂姐堂妹绝对没活路,因为阿奶是真的能做出将孙女发卖这种事情的人,且这在村子里还并不算少见。而弟弟周大金则是被阿娘当成宝贝宠了这些年的,却愣是没将他养歪,给吃的他就吃,不给他也不会生气懊恼,素日里淘气归淘气,却从不曾闯祸闹腾。
由此可见,他俩的基因还是很好的,被宠成这样愣是完全没歪。
吃过了简单的午饭,周芸芸依着阿奶的要求,买了八个饼子,又跟店家娘子要了热水,结果被店家娘子拉着不让走:“小妹子,你先前拿来的包子,可还有?我同你说哟,别看你早先过来时,我铺子里的生意不算很好,那是因着今个儿赶场子,老食客都跑去吃新鲜玩意儿了,再说那会儿都挺晚了。要搁素日里,再早点儿,我这里可是很忙活的。”
“呃,大娘你的意思是……”周芸芸心下其实已经猜到了一点,可她记着了阿奶先前的话,做人千万要藏拙,左右她不是才十岁的小姑娘,做生意卖包子的事儿,完全可以推给自家大人,没的她亲自出面的。
“你阿爹呢?回头叫他过来同我说说?其实也没啥,就是想着给铺子里多添些新鲜吃食,也不论大小好看,好吃就成。唉,说起这包子,其实我也会,就是馅儿不好调,和面、发面、调馅儿、再包起来……我这铺子本来做的就是早点加半晌午的饭,要再弄包子,我们俩口子索性都别睡了。”
早餐铺子是最累人的,这点周芸芸倒是能理解,像在现代时,旁的快餐店饭店都是早十点才开门的,唯独早餐店四五点钟就开始营业了,再算上采买、准备的时间,多半人都是凌晨两点就起身的。若是店里的人手多一些倒是无妨,总归忙得过来的,可听店家娘子的意思,估计他们这个铺子就俩口子忙活,那确实蛮辛苦的。
“我阿爹先回村了,不过我阿奶在,我去唤她过来?”周芸芸索性也不要热水了,只拿了饼子拉着弟弟往临时摊位跑,回头将饼子分一分,又拉着阿奶往胡辣汤铺子跑。
虽说以周芸芸的能耐,谈这种小生意别提有多容易了,可这不是要藏拙吗?再说了,就阿奶那精明的样儿,也不怕她吃亏。
果不其然,没一会儿,阿奶就跟店家娘子谈妥当了。每日五更天往青山镇送一百个素包子,和一百个肉包子。至于价钱,素包子两文,肉包子三文。当然,这里的包子并不是指小笼包,而是纯粹的大包子,一个差不多抵得上两个半小笼包大小。且肉包子也不是指纯肉的,而是掺合了一点儿肉的。至于包子皮,则是粗粮掺白面。样子也不用太费心,不求多好看,过得去就成。
周家阿奶果真是谈生意的料,不单谈妥了数量和送货时间,连具体的馅料和面皮都说清楚了。这要是让周芸芸来谈的话,估计不会注意到这么细节的地方。
只是……
“阿奶,五更天送到镇上?谁来送?这得多早起身呢?”直到离了胡辣汤铺子,周芸芸才回过神来。
五更天约莫是凌晨四点半多,五点不到的样子,从杨树村周家到青山镇胡辣汤铺子,少说也要多半个时辰,若是负重前行的话,一个时辰都极有可能。也就是说,送货之人最少也要在三点出发了。
这还是建立在包子是头一天包好的情况下,要不然直接没得睡了!
“好乖乖,回头那馅儿还得你提前调好,旁的事儿你就不用管了。其实那帮子蠢货都会包包子,不会也可以学,丑点儿也没事儿,反正不窜味儿就成。至于谁来送……阿奶还能让我的好乖乖送不成?”
周家阿奶看向周芸芸的眼神甜的就跟掺了蜜一般,这可真是她的金娃娃,每天两百个包子就是五百文钱,所费的不过是些蔬菜瓜果、粗粮并少量白面,估算了一下成本,绝对不会超出两百文钱的。肉的话,不是有胖喵进贡吗?剩下的三百文全是利润。
这可是每天三百文钱呢!!
至于周家人因此所要付出的辛劳,包括多费的柴禾,多磨的鞋底……搁阿奶眼里,那就不叫个事儿!
☆、第013章
周芸芸打心底里认为,阿奶就是天生能折腾人的。
批发包子倒真的不失为一条财路,毕竟就算周家人再有空,也不可能每日跑镇上待个一整天的。再说天气越冷,包子凉得越快,周家既损失不起劳动力,又不可能长期的租人家灶台。批发,虽不比零售那般赚钱,至少省心省事儿,且看那店家娘子的态度,估计能干挺长一段时间的。
可如此一来,估计整个周家都要忙活起来了。不过转念一想,其实也不算甚么。要知道,搁在往年阿爹他们几个一早就进镇上打短工了,赚得少就不说了,还累得要命,且吃喝休息都不好。这要是在家里干活的话,除了摸黑进镇子送吃食的倒霉蛋儿外,其他人应该还算是轻松的,毕竟活计虽多,可周家的人口也多。
这般想着,周芸芸给阿奶出主意:“阿奶,到时候赚了钱,不如分些给专门跑镇上送货的人,毕竟摸黑赶路太辛苦了。”
“啥?还要分钱?!”周家阿奶震惊了,旋即立刻反驳道,“给钱?咋给呢,难不成跑一次算一次的钱?那我当年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他们都拉扯大,他们咋不给我钱?凭啥!”
周芸芸无言以对,因着这逻辑虽略强盗了些,可仔细一想仿佛还挺有道理。
“可这样一来,每天送货的人不是吃了大亏吗?”周芸芸琢磨着,甭管是快递小哥还是外卖小哥,人家不都是按单子拿钱的?就算拿死工资好了,那每月也该有一笔,要不然也太吃亏了。
“轮着来不就成了?哪个说我专使唤一个人了?身子骨还要不要了?”周家阿奶连声发问,愣是将周芸芸给问懵了。
对呀,没必要专门让一个人送货,反正周家人多,撇开女眷和她弟弟,那也有九个男丁。要知道,就算是她的六堂哥也有十三岁了,搁村里完全能当壮劳力使唤。这么一算,每人轮一天的话,九天才是一个轮回,仿佛的确不算很累?
许是见周芸芸被问懵了,阿奶略缓了缓语气哄她:“好乖乖,我知你心疼家里人,可他们各个都皮糙肉厚的,不打紧的。再说到时候也可以这般,第二日要送货的人早早的去歇着,其他人帮着剁馅儿包包子,不就成了?再不然,等阿奶赚了钱,多买些好吃的一道儿分着吃。”
“好,都听阿奶的。”周芸芸其实并不是甚么圣母,她只是担心长久以来的不公平会影响到这个家,更怕几房要是真的闹开了,阿奶会生气会难过。说白了,手心手背都是肉,当亲娘的还能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就算是她那个势利眼的阿娘,也不至于那么过分。
商量好了一切,周家阿奶还极是高兴的又买了半斤糍粑,还顺便将隔壁摊位上剩下的一点猪下水给包圆了。周家阿娘她们妯娌几个也很高兴,这若是买了好上的五花肉,估计轮不到她们,不过要是猪下水的话,多少还是能分到一些尝尝味儿的。
等到了下半晌,附近的摊子陆陆续续都收了起来,周家阿奶估算着村里人也该回去了,便让儿媳妇儿们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