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虽然不太明白婆婆为什么要这么做,但也不会犯了她的忌讳。
何况,她也觉得这样其实很好。
其实,秦姝只是觉得,佑安有那些有名分的妻妾就够了,其他的野草野花的,就别去祸害了。再说,她也不想看到一大堆有名分、没名分的女人在自己眼前晃,为了一个男人,搞得府里乌烟瘴气的,她还是想要清净一些的。
而秦佑安到底是当了一世皇帝的人,什么没见识过,对于女色早就不那么看重了。秦姝的这个决定,对他根本没什么影响。
沈静芳到底不愿意让母女情分破裂,还是跟她解释了一番。
徐夫人听完之后,才勉强接受了这个结果。
只是撇了撇嘴,小声抱怨道:“你婆婆到底怎么想的,哪家有这种规矩?”
沈静芳微微蹙了蹙眉,却也没说什么。
徐夫人转了转眼睛,说道:“既然府里的丫鬟不能替你分担,倒不如我里另找……”
“义母!”沈静芳突然打断了她,声音里带着几分严肃和冷淡说道:“您还是不要白费心思了,此事行不通。”
“可是……”徐夫人依旧不肯罢休。
沈静芳抬起手来打住了她,继续道:“母亲和元帅都是明理重规矩之人,只要我不出错,他们不会让妾室压到我的头上的。您根本不用担心。”
“重规矩?”徐夫人嗤笑,“就她?”
若说秦姝重规矩,她一百个不相信,因为她本身就不是什么规矩人。
徐夫人当初就看不惯秦姝的行为,如今,对她的不满更是日渐加深,虽然碍于她的地位,不敢表露出来,心里对她,却又是不屑,又是嫉妒。
那秦氏有今日,不过是有幸养了一个好儿子罢了。
沈静芳闻言眉头皱得更紧了,她看着徐夫人,神色肃容地提醒道:“义母,这里是元帅府,不是徐家。您最好还是注意一下您的态度和口气。您对婆婆如此不敬,若是被人知道了,怕是又要生出许多事端来。元帅对婆婆的孝顺您又不是不知道……”
徐夫人闻言脸色一僵,心中升起一丝惧怕和心虚,却硬撑着辩解道:“这里是你的院子,周围都是你的人,难道还有人通风报信不成?再说了,我哪有对她不敬?我只是心疼我的小外孙,发几句牢骚罢了,这也不行?”
沈静芳知道她心里已经害怕了,也不再咄咄逼人,说道:“好吧,就当是女儿说错话了。只是还是希望母亲多注意一下自己的言行,需知隔墙有耳。”
徐夫人被她这么一吓,心底有些不安,到底没有心思继续待下去了,很快就匆匆地离开了,也没让沈静芳去送自己,颇有些落荒而逃的意味。
想必段时间内,她是不敢来元帅府了。
沈静芳揉了揉自己的额头,突然眼神一利,说道:“这苏嬷嬷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原本看在义母的面子上,我只想疏远了她,让她衣食无忧享清闲,可惜她实在是……”让人忍无可忍。
说到这里,她摇了摇头。
“那老虔婆早该处置了,留着她早晚是个祸害。”双喜说道,“她就是夫人派来监视您的,您有点什么动作,她就立即通知徐家,连您的命令都不听。现在又三番两次做您的主,一点都不把您的话放在眼里。”
一边说,一边亲自给沈静芳脱了鞋,帮她躺在榻上。
沈静芳微微眯起眼睛,没有说话。
……
时间进入了八月底。
秦归不断有捷报传来,江对面的城子,有不少被秦家军占据了,源源不断的粮食被搬运了回来。
秦家的粮仓顿时满了许多。
只是依旧没有打退朝廷军,依旧在僵持着。
秦佑安却并不着急,打算亲自率军渡江攻打。
如今他手底下的船只很是不小,水军也已经颇具规模。
他打算在年底之前,将集庆拿下。
如今他兵强马壮,船只众多,水军强悍,想要攻下集庆不是难事。
而另一边,祁五也已经打退了胡天义率领的朝廷军。
胡天义并没有像朱错一般套住,而是英勇战死。
麾下二十万兵马,死的死,降的降,朝廷军已经全军覆没。
祁五的势头更盛。
面对这种情况,朝廷却缩起了尾巴,装作不知道,依旧在粉饰太平。朝堂上根本没有提到这件事,还是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吵闹不休。
京城里一副醉生梦死,歌舞升平的景象。
周太后依旧整日享乐,知道自己的行宫刚刚建好之后,甚至还打算出宫赏玩。
------题外话------
我感觉到了满满的爱,谢谢大家,(*∩_∩*) 话说,今天事情好多,差点更不成了。
尹小狐 投了1票(5热度)zy144808 投了1票(5热度)
月票——
千珠城主 投了1票
159**7536 投了1票
zy144808 投了1票
smqsmq 投了1票
yangtianchen 投了1票
成天在线 投了1票
135**7908 投了1票
尹小狐 投了3票
菀欣 投了1票
188**1571 投了1票
Kriston 送了1颗钻石
海在飞 送了1朵鲜花
欲将心事付瑶琴 送了1朵鲜花
923855919 送了9朵鲜花
☆、第六十六章 称帝
周太后的行宫别苑,到底是建成了,全赖那些被抓来的民工,被鞭打着日以继夜的干活,不知道死了多少人,才用他们的血肉建成了富丽堂皇的行宫别苑。
周太后原本还想要去游玩一番,最终却被孙丞相给劝阻住了。
因为宫外实在太乱了,京城里也有逆贼涌入,周太后早已经激起了民愤,想要杀她的人数不胜数,万一遇到刺杀可怎么办。
周太后虽然喜欢享乐,但更加惜命。因此,怕死的她,到底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孙学义也松了一口气。
如今,他也是焦头烂额,可没有余力替周太后收拾烂摊子了。
他手底下已经没有多少底牌了,地方上的势力,都不听他的调度,只剩下了京城的守卫。
所幸,忠于大焱的将领,依旧有不少。
他们未必看得上他这个丞相,却肯定忠心朝廷,忠心大焱,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大焱被打垮。
只要有他们在,想要拉起一支军队,就十分容易。
这些将领,才是大焱现在的支柱和灵魂。
孙学义跟那些只知道争权夺利的人还不一样,他也有忧患意识,知道大焱没了,自己也活不下去,他的命运,已经跟大焱彻底连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为了保住大焱和自己的荣华富贵,他也不得不做出一些让步,并且放下身段,亲自去请那些赋闲在家的将领,让他们替自己出征。
这些人,当初被罢免职位,还跟他有关,都是政治的牺牲品。
原本,他还不知道该用什么借口,请他们出山,替自己,不,替大焱卖命。
然而,就在这时,也就是元光十三年九月初,白莲会首傅景山突然在河南称帝,定都汴梁,又号明王,国号“周”,年号“龙兴”,这一年,也被称为隆平元年。
傅景山自称后周皇帝柴荣的后代,大焱从后周手中夺得了天下,现在,轮到他将祖宗基业夺回来的时候了。
在傅景山之前,也不是没有人称帝,但那些人,不过都是无名之辈,小打小闹性质的,朝廷根本没有放在眼里,随手就镇压了。但是傅景山不同,他还是白莲会首,势力庞大,有民心,至少,那些百姓们都更乐意见到他称帝,又扯上了前朝,自诩正统,将大焱归到了反贼一类。
如此一来,大焱岂能坐得住?这都已经欺到头上来了,若是再不反击,谁还将大焱的朝廷当一回事。
立即将傅景山视为最大的威胁,全力对付他。
什么宋家余孽之类的,全都顾不上了。
可惜,傅景山已经不是大焱轻易镇压的,大焱早已经无兵可用,只能看着傅景山在那里耀武扬威。
孙学义就是用攻打傅景山做借口,诚心诚意地请那些老将出兵攻打,顺便保证一定要供应军饷的粮草,许给他们高官厚禄,为他们加官进爵。
有人同意了,而有的人,则不吃他那套,他就命人逮捕了他们的家眷,威胁他们替自己卖命。
无论是威胁利诱,还是用大义压人,总之,无所不用其极。
总算有了替朝廷卖命之人,军队很快重新组建完毕,有了兵权在手,他瞬间有了自信,想必过不了多长时间,他就能出兵镇压逆贼了。
秦佑安是在即将率领大军渡江的前一天,听到了傅景山称帝的消息。
他虽然有些惊讶,却也没有什么异常,依旧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
当天下午,秦佑安来到秦姝这里。
秦姝真在让人给自己收拾东西,其实,她的东西早已经收拾好了,只是想看看还什么遗漏没有,添减一番。
没错,秦姝也要跟着秦佑安一起走。
她已经不想继续待在后宅了,她要带领自己的娘子军上战场。
其他的将领的亲眷,还是要留在合州的,毕竟这里才是后方基地。不但要有亲信之人镇守,将士家眷也要有人看管,这样可以使将士安心作战。
就是沈静芳和赵涵秋也要留在这里的。
对于秦姝这个决定,秦佑安当然是反对的。
上战场,就意味着可能会受伤流血,他怎么能让母亲置于危险之中呢!
但是,反对无效。
秦姝既然打定了注意,就不会轻易改变。
这一次,秦佑安是打算做最后一次努力。
母子俩相对而坐,却谁都没有说话。
秦佑安喝了两盏茶之后,才开口说道:“娘亲就不再考虑一下了?”
“我意已决。”秦姝说道,“整天待在家里太闷了。”
“母亲若是闷了,可以出去游山玩水,总比上战场强!”秦佑安眉头微蹙说道。
秦姝笑道:“我明白你的孝心,只是,你也知道的,我并非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而且还有很多保命手段,不会有事的。”
她身体里也有不安分的因子,总不会一直安逸下去,前世的经历,到底是不能从灵魂中彻底抹去的。
秦佑安也知道她的决心,闻言,也只是轻轻一叹,不再劝了。
秦姝再次道:“沈氏是个能干的,如今过了头三个月,腹中胎儿也稳当了,我即便离开了,她也能将府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再说,我也会留下史嬷嬷和张嬷嬷辅助她的。她们有经验,有能力,此时留在沈氏身边,也能替她分担一些。”
秦佑安点了点头。他倒是不担心沈静芳。她前世都能做的很好,这一世,也不会例外。
秦佑安在这里坐了坐,又离开了,他还有很多事要做。
晚上,他去了沈静芳那里。
到底是他的妻子,又怀了身孕,他心里还是很在意的。
秦佑安让她好好养胎,不要亲力亲为,太过操心,又告诉她,娘亲将史、张两位嬷嬷留给她,好让她也能轻松一些。
沈静芳笑着应了,满脸感激地谢过母亲。
在秦佑安要走的时候,沈静芳忽然说道:“元帅明天就要走了,身边却也没有个人伺候,我心里很是担忧。今天,赵家妹妹亲自来求我,想要随着元帅一起离开,也能贴身伺候元帅,我想了想,也是这个理儿,有妹妹在元帅身边,我也放心,元帅您意下如何?”
不等秦佑安回答,她又说道:“再说,赵妹妹从水边长大,极通水性,又不怕坐船,想必不会耽误了元帅的大事。”
秦佑安对此并不在意,前世他就是这么做的。
妻子镇守后方,身边只带着小妾。只是,他经常是在外面直接另娶妾室,而非将人带过去。若是喜欢了,带在身边的时间也会长一些。
其实,这也是常态。
不止是他如此,就是手下的将领也是如此。
甚至他登基之后,还特意定下规矩——
“将官正妻留于京城居住,听于外处娶妾。”
相当于人质了,将官顾虑妻子的安全,自然不敢投敌或者反叛了。
然而,想了想,秦佑安还是拒绝了,说道:“算了,不必麻烦了。你有身孕,家里也没个说话的人,还是让赵氏留下来陪着你吧,也能给你打打下手。”
沈静芳也只能应下。
秦佑安走了之后,沈静芳叹了口气,说道:“我也尽力了,希望赵妹妹不要怪我才好。”
双喜扶着她走到软榻上坐下,说道:“不会的,赵姨娘是个聪明人,无论结果如何,她肯定会承情的。”
沈静芳点头道:“我也不需要她承我的情,只要她安安分分的就成。”
她让赵涵秋跟着也有自己的私心。
有赵涵秋在,元帅身边就有人伺候,别人想要给元帅送女人,都少个借口。
如今,元帅不肯带赵涵秋,到了外面,照样还是需要娶妾的。
不过这也说明了,元帅对赵涵秋,并不是那么喜欢。否则,带着她又何妨?
赵涵秋想必也明白这一点,以后应该就会更老实一些了。
想到这里,沈静芳微微翘了翘唇。
她本就不怕元帅纳妾,若是生下长子,她就更不会担心了。
但是,若是院子里的女人能少一些不是更好吗?
双喜瞧了瞧她的脸色,说道:“少夫人,那个史嬷嬷和张嬷嬷,您打算怎么办?”
沈静芳摸着已经显怀的肚子,神色不变地说道:“当然是敬着了,毕竟是母亲身边的得力人,等我身子重了,少不了麻烦她们。”
“可是……”双喜有些焦急。
苏嬷嬷的前车之鉴还在那里,她可不希望再多一个苏嬷嬷了。
所幸,前段时间,苏嬷嬷吃坏了肚子,一直腹泻,拖拖拉拉的怎么都好不了,后来,就这么去了。
“不用担心。”沈静芳道,“她们跟苏嬷嬷可不一样,都是有分寸之人,不会对我指手画脚的。”
“可是有她们在,少夫人岂不是做什么都束手束脚的?”双喜忧心道。
“我也没有什么不可告人之事,不怕她们通风报信。再说了,母亲也未必愿意打听我的事情。”沈静芳不知是苦笑还是庆幸。
苦笑是因为,婆婆不够重视她。
庆幸,则是因为婆婆对于不重视的人,向来不怎么上心,也懒得去理那些破事。既不会揽权,也没什么控制欲。她有什么要求,只要不过分,她都会同意。
比如,她院子里要建小厨房,她只是这么一提,婆婆就答应了。
得罪了两位嬷嬷,让婆婆恶了自己,对她又有什么好处?
她能稍稍开罪一下义母,毕竟,她已经不在她的手底下讨生活了。她也管不到自己,甚至还要依靠自己,求着自己。
但得罪了婆婆,那事情就不一样了。
她很清楚,在元帅心里,她的地位,远远比不上婆婆。
就算她生下嫡长子,这一点,也未必会改变多少。
见双喜还是十分介怀此事,沈静芳声音有些严厉地道:“好了,此事以后不必再提。你只要知道一直对两位嬷嬷恭敬客气就可以了。其他的不要多想。”
双喜闻言,连忙诚惶诚恐地应了。
次日,秦姝随着佑安一起上了最大、最气派的那只楼船。
站在甲板上,满目望去,一望无际的江面上,满是大大小小的船只,上面站满了军士。
那五十名女学生,也已经以秦姝亲卫队的名义,上了楼船。
经过几个月的实践,她们手中的兵刃都已经见过了血,多少少少都负过伤。身姿挺拔,眼神坚韧,身上已经有了一些凛然气势。再不会一遇到危险就惊慌失措了。
她们身上已经有了铁血军人的气势,尽管面容已经显得稚嫩,却有不屈不挠的决心,和强大的心脏。
就是秦佑安见了她们也有些惊讶。
但这还不够,至少跟秦姝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
她们需要上真正的战场磨砺。
她们现在,只能勉强算是一个合格的士兵罢了。
过了长江,正对面就是平州了。
如今,平州已经被秦家军占领,彻底成了佑安的地盘。
合州跟平州之间,只有水路,他们也只能坐船去平州。
平州东北,便是他们想要攻取的集庆。
那里,曾经是秦佑安称帝的地方,也是都城。
他是无论如何,都要拿下的,而且,必须亲自攻下。
……
“什么?这不可能!”何韵婷听到傅景山称帝的消息,简直大吃一惊。
她眼神呆呆的,口中一直说着“不可能”。
在历史中,那傅景山是个短命的。
先是称“明王”后来被朝廷镇压,他也被朝廷军杀死了。
他的妻子带着儿子外逃。
后来,他的儿子又被部下接回去,立为皇帝,也是打着后周后代的旗号。
也就是说,历史中称帝的是他的儿子小明王,而不是他。
何况,这时间也不对,简直提前了好几年。
她有些痛苦地捂住额头,这么重要的事情,她应该不会记错才对。
难道是蝴蝶效应?
过了一会儿,她忽然说道:“不行,我得去问问宋良秀。”
她快速跑了出去。
她也只能问宋良秀了,因为,祁五和他的手下,根本就不理睬她。
这几个月里,她见到祁五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更别说说上话了。
所幸,她在宋三公子这一方的人缘还算不错的,甚至还有些地位。
当初,她整天想着投靠祁五,宋良秀的手下,自然对她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关系实在算不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