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间重生又一个娘-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绞币菜愣嗝藕诘谋臼隆!�

她这番豪赌总算是赢了,只有付出才有回报。投桃报李刘家给了她们庇护,赵家也愿意传两手,不知郭家、张家会是什么反应。

郭家、张家再一圈转回刘家,海子、河水以后所有的医疗,包括学艺都有了着落,虽然知道这几家不可能拿出那种最精妙的医术出来,但能多学一些总是好事,而且顺道还去了附和二丫要求的村西头那块渣石地。从村西头斜走,上了一个陡坡,下来就是大概有两三亩地大的满是碎石子的渣石地,以前这里曾经是村里放石料的荒地。陡坡把这里和村里天然的分成了两段,背后没多远就是大山,为了安全起见真要是在这里建房,围墙必须要高、结实。

丁香嫂子左左右右环顾一圈,犹豫的开口道:“妹子,这有点太偏了,咱们换个地方吧。村西头那井附近有几亩粮食地,要不屋子你先缓缓再盖,等药王庙那里出了水源,让村里把那几亩地给你让出来盖屋子。”

那几亩地二丫第一天就看见了,因为离井近能浇上,是药村耕地里少有的茁壮长庄稼的上田。二丫虽然觉得自己给了药村足够的好处,可这种抢人香饽饽的事还是少干、不干为妙。再说了自己有空间土地、空间水做依靠,把这些地整修一下覆盖一层泥土,种出东西来想来不远。

于是摇头拒绝道:“千万不敢,好好长庄稼的地可不敢糟蹋了,我要是因为自家盖房子毁了,会心头不安的。”

说完看着眼前的渣石地满怀希望的憧憬道:“要是能定了这块地,先把地整修填土再盖房子,然后圈起来慢慢试着种点东西。家里有小驴车,到时我赶着驴车多拉几趟水浇地,总有一天会长出庄稼来的。”

看着二丫满脸憧憬的幸福模样,丁香嫂子和柳叶不由也跟着微笑。

而等她们回家,刘族长已经搞定二丫的新居的事情道:“村里族老们决定好,村西头那块渣石地划给你了。其实你要是不着急,等井挖出来找块好地也不是不行。那块渣石地明天就能动工,不过因为迁药王庙的事,一开始人手可能有点不足。”

二丫闻言回道:“我不着急,那块渣石地我打算整修一下,然后在弄些土覆盖上,种草浇水养上几年说不定能种出庄稼。”

见二丫兴致勃勃,刘族长也不多劝什么点头答应道:“行,你自己慢慢琢磨,到时让他们按你想的盖房子。整修地不是什么难事,可是运土就有点麻烦,那样的话的多耽搁十天半个月,得一个月才能把房子盖好。”



第23章;

听到二丫想要整地种东西,一旁的刘掌柜插话道:“二丫,渣石地那块挺大的,你打算圈多大的院子?”

二丫想了一下回道:“看那样子有三亩地大吧,我喜欢大院子打算全圈起来。”

刘掌柜闻言摇头否决道:“不行,院子圈太大,下来花费的厉害。反正那块地就在你门口,干脆先整修一亩半盖屋子、圈院子,剩下的等住进去了再慢慢整修。你一个女人家拼死拼活一下子支撑那么大干什么,多留点私房钱比什么都保险。海子、河子现在是小,等过些年可就是两个大后生了,让他们也知道知道知道你这当娘的辛苦,自己打拼挣份家业。省的以为安生日子是天上掉下来的,万一让那没良心的说几句好话就哄的离了心。”

刘族长见刘掌柜毫不掩饰的说出二丫的窘迫,严肃的呵斥道:“老二,你说哪去了?”

刘掌柜闻言理直气壮分辨道:“大哥,陆丫头既然成了我闺女,我就得给她打算好。虽说现在还不知道她男人到底是在八路那扛了枪打小鬼子,或是真有没有狐狸精在跟前,但富贵险中求,万一这小子要是发达了当了官怎么办?他能平白无故一走就几年不管家里老小,你觉得他到时身边会没人,肯乖乖的把乡下老婆接过来?咱们在外面也经见过,那些发达的有几个不是喜欢新潮洋学生的,好点的把孩子接过来婆娘扔乡下,那没良心的纯粹就管自己享福。

是,二丫在药村站稳脚,再加上出了药方子以后分下来的,足够她们母子四个过好日子。可以后日子太平了她们母子也躲山上不下去?万一那王铁蛋要是找过来呢?我闺女辛辛苦苦拿娘家祖传的东西养大孩子,就给那没良心家的养了?可到时候就怕你愿意退让,人家还不依不饶呢!

人无伤虎心虎有害人意,兵荒马乱的他都能舍得扔下家里出去,管他是打小鬼子还是偷着享福去了,反正咱们是的为二丫留个后手,让三个孩子知道是谁养大的他们,让他们有安生日子过。所以二丫不能什么都替他们想好的光过好日子,的让他们也干活知道日子的艰辛。咱们村子里的孩子那个不是四五岁就跟着大人种地、采药,等过几天海子安顿好了,二丫你带着跟你嫂子们上山去。”

二丫现在是真被刘掌柜这个干爹给感动了,她走霉运来到这个破战争年代,带着三个嗷嗷待哺的小屁孩,日子朝不保夕还得绞尽脑汁准备和陈世美斗心眼。可有了黑暗就有光明,这时候人心淳朴,不管是大王庄的乡亲、邻家、亲戚,还是灵光一闪来投奔的长春堂、药村,那个都给了她温暖。

一直听着不开口的刘婶子此时也开口说话道:“闺女,干娘问你件事,你男人那事准不准,会不会传错了?”

二丫闻言坚定点头道:“不会错的,我娘家表哥生怕自己看错,还跟了段路确认了一下。”

刘婶子闻言语气高昂道:“那就成了!我昨天和你干爹因为这半宿没睡着,俗话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可这种没良心男人发达了没你的份,落魄了还要带着狐狸精回来吃你的,别到时我闺女辛辛苦苦熬下点家底再让人端了。

那种没良心的等着他有什么用,他要真是带着狐狸精投奔了八路咱们就不怕了。你姑姑家小郭子去年也去了八路那里,还是在什么总部大卫生队,跟当长官的还算能说得上话。咱们让你表哥帮着打听一下,总有碰着的时候。捉贼捉赃拿奸拿双,只要他跟那狐狸精胡来,要理有理要人有人,咱们就给他嚷嚷出去离婚。你才刚二十,就是等上十年再嫁,咱刘家也能给找个好的。孩子只要养好了,谁养的亲谁,所以你可不能什么都往自己身上扛,替那没良心的瞒着,咱也不说他坏话,可该告诉孩子们的就得告诉。

你爹说得对,盖那么大屋干什么,让孩子们以为你养他们容易?知道你手里有几个,可那都是你靠祖传药方挣回来的,得留着你以后防身用的,就是以后分给你的那份也好好赞起来少乱花。两小子要是孝顺有本事,靠着在村里学到的就能成家置业,你多操些心让他们多学本事明白事理比什么都强!”

刚起意要弄个小农庄,就被接连打击,二丫无奈保证规规矩矩弄个住处让小屁孩卧薪尝胆,新上任的爹娘才止了唠叨。

二房家好几个小孩子,三个小屁孩一去就不舍得回来,反正就在对门,再加上二丫也想让海子和二房大孙子厚朴熟悉熟悉,就让留下一起玩。

和丁香婆媳做好饭,二丫拿了一包上山时买的麻糖去二房叫人。进了门海子们正跟二房是四个小孩子围在院子里玩,一人给了一根麻糖,二丫进屋和二嫂子说话。

二嫂子是村西的张家人,看到二丫来热情招待道:“妹子你过来了,海子他们和厚朴一起吃过饭了,我正说等会送他们回去呢。”

推辞了半天收下二丫给的麻糖询问道:“对了,刚才听说大伯来了,是不是你看中的那块地说好了?那地方是偏点不过离我娘家近,妹子你要是决定了我回去说一下,以后搬过去海子上学和家里的孩子相跟着也不孤单。”

二丫赶忙道谢道:“那可真是要谢谢二嫂了,这些天有厚朴,过些天有嫂子你娘家人,海子上学我是不用操心了。”

刘家的伙食不错,小米粥、凉拌野菜、杂粮窝头,三个小孩子一人还有一个鸡蛋,所以晚上二丫除了给他们增加营养的牛奶,没再从空间那什么好吃的。

躺被窝里二丫仔细回想干爹干娘的训导,的确在药村平安顺当,她要是什么都给三个孩子安排的妥妥当当,让他们以为日子就是那么容易过,等以后碰到那王铁蛋说不定三两句就被哄着走了,就像陆祖奶奶那会一样又是一堆白眼狼。可真要是饥一顿饱一顿的过艰苦朴素日子,别说不忍心就是她自己都撑不下去,看来怎么教育三个孩子这些日子她还得好好跟干娘取一下经。

听说学堂的先生要成亲,二丫和大嫂丁香参谋了半天,从带上来的东西里选了一块花布和一包糖、一包茶叶当见面礼,半袋小米则是这几个月的束修。厚朴早早的就过来见太爷爷、太奶奶,顺道叫海子上学。把有点黏人的龙凤胎交给干娘、柳叶照顾,两人带着海子、厚朴去了村里的学堂。

路上看着厚朴带着海子认识同路的几个小孩子,二丫忍不住询问道:“大嫂子,四姓既然传授子弟医术,自然长辈都认字,怎么还要让族里的孩子来回跑去村里的学堂念书?”

大嫂子丁香看着前面已经有说有笑的四五个孩子,抬头示意道:“看见这几个孩子了吧,有两个不是四姓族人家的。一开始村里没几个外姓人,大部分都是四姓族人,可时间长了村里外姓人越来越多,大家因为不常来往,他们日子又过得苦,就时常起矛盾。后来大家商量了一下平时相互帮忙,然后在村里办一个学堂,村里所有孩子都去念书。孩子们从小一起长大,情分处出来自然就会相互照应没那么多冲突。”

知道了这是乡村版的和谐相处方式,小孩子们从小一起念书有了同窗之谊,你四姓人好意思再不管不顾吃独食?

说起先生大嫂子介绍道:“先生是个年轻后生,不是四姓人是村东白家人,叫白林风,他家从祖辈起就是村里的先生。”

说完笑道:“其实要是论他媳妇的辈分,他还得叫你姑姑呢。天冬认识吧,一直跟着爹学医术在铺子里抓药,他姐姐天青和林风再过一个月就成亲。”

学堂的先生是个二十一二的年轻人,干干净净一个斯文人。安排好了海子,大嫂子笑给两人介绍道:“林风,这是你陆姑姑,自家人以后海子你多看顾着点。”

二丫也开口寒暄道:“自家人是自家人,可海子有点调皮,林风你对他严厉些。”

等海子放了学回来,吃饭时都叽叽喳喳说着先生交他怎么握笔、学堂里认识了几个孩子,学堂里的孩子许诺带它去抓小鸟等等新鲜事。最后还是讲究食不言寝不语的刘掌柜老爷子咳了一声,才强忍住兴奋之情乖乖的吃饭。

吃了饭,老爷子笑眯眯的逗着海子继续说话,老爷子则是兴致盎然的说到药王庙搬迁的事道:“二丫药王庙那百分之八十是大水源,大家从后墙挖地越挖土越湿,比村里那口井附近的地都要湿。”

老爷子这句话说完,大家都高兴的追问,要不是药王庙现在到处挖开乱糟糟的,老太太还要带着大媳妇和二丫去凑凑热闹。



番外一;

听说同事说里头是王军长、王省长、王次长,三个大长母亲的追悼会,奔着说不定能看到电视里大人物的想法,殡仪馆开车的小伙子偷偷的跑到工作人员进出的偏门踮起脚尖仔细打量。可眼神满场转了四五回,放着哀乐的追悼会仍是小猫三两只的冷冷清清。再仔细打量穿着黑衣、带着黑纱,明显应该是老太太儿孙的孝子贤孙们,除了顶头一身军人气质的老头,其他人脸上并没有死了自家人的悲伤。

小伙子正奇怪,身后突然被人顶了一下,吓一跳的扭头发现是车队里的老师傅,随即抱怨道:“师傅你干什么,人吓人吓死人的!”

老师傅嘿嘿笑一下询问道:“臭小子不在车库好好待者,跑这里凑什么热闹?没看见外头的小汽车、门口的警卫员,里头的人身份可不低,快滚回去。”

小伙子边和师傅往车库走,边高声叨唠道:“师傅,不是说三个大长家的老娘吗,怎么冷冷清清的?那场面还不如咱们见的普通人家热闹。还有哪些家属您看见了没有,没几个红了眼眶的,真是不孝顺,老太太白生养他们了!”

老师傅狠狠的给了小伙子头上一个锅贴,吓唬道:“闭嘴,工作不想要了敢这么大咧咧说话?你也知道是三个大长家的老娘,要是没见不得人的能来咱们这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早就去八宝山那了。”

闻言小伙子也顾不得脑袋疼,贼兮兮的凑到老师傅跟前卖乖道:“师傅,我是不是您徒弟?咱爷俩可是一家人,里头有什么了不得的,说说。”

回头瞄了一眼大厅,其实早就憋不住的老师傅开口道:“知道里头三个大长是亲兄妹吧?”

小伙子闻言不屑的点头道:“师傅,这还用你说,我要听厉害的。”

老师傅假怒的呵斥道:“臭小子,着什么急?今天那老太太是他们的亲娘,是大字不识一个的乡下女人,三个大长能飞黄腾达靠着是后娘、亲爹。后娘、亲爹活的好好的,听说一个以前是军区司令员,一个是军区医院的院长,多大的权势,你想他们敢明目张胆的祭奠自个亲娘。”

亲娘、后娘、亲爹、高官子弟,九零年各种五花八门狗血电视剧无限渲染的时代,小伙子闻言脑海里顿时冒出无数个纠缠剧情,于是更加兴奋的追问道:“到底是怎么着,怎么着的,师傅你快说呀。”

老师傅叹气道:“你问我,我问谁去?能知道这些还是我顶着老脸,蹭到前面招待的地方听来的,其他的自己胡思乱想去吧。”

看到弟弟妹妹火葬完就频频看表一副迫不及待离开的样子,老大王海强忍了怒气询问道:“我打算过了五七,咱们好好祭拜几场,再按娘的心意一起送回老家安葬,你们觉得怎么样?”

老二王河闻言可有可无的回道:“你是老大,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老三王溪则是不耐烦道:“大哥,二哥现在是省长,为了老太太一点小事放着一个省的工作不管,说的过来吗?我家孩子们可是忙着呢,没工夫耽搁这么长时间。当初我们两个快病死了,她不是早就不要我们、不认我们了,只靠你这个大儿子?关系早就断了多少年,我现在可没功夫装孝子贤孙!”

王海气的扬起手就要给妹妹王溪一个巴掌,想起老太太临终前一晚和自己说的话,硬生生的放了下来。

见大哥、妹妹斗不相让鸡眼互瞪的样子,王河开口打圆场道:“大哥,溪子的德性你还不知道就是嘴犟。六零年你不在那会,到了给娘送口粮的时候,那次没有她省下我和她的口粮给填上的。饿的我俩头晕眼花,回去一趟就大扫荡的连吃带拿,让爸看了以为单位亏待我们。其实是妈中午给我们俩打电话,说有事让我们回去一趟,妹夫现在在小舅舅手下做事,自然的勤快着些。”

听到妈、小舅舅,王海想要说什么,又咽下去深深叹息一声吩咐道:“既然是刘姨叫你们那就去吧,娘回老家安葬的事顺道告诉爹一声。”

听到大哥这样说,王河疑惑道:“大哥你不去了?,我听妈的意思,也叫了大嫂、侄子们呢。”

妈、妈,听到龙凤胎毫无嫌隙的叫着那个可恶的女人妈,王海恨不得捅破那个娘说的秘密,可是想到已经是中组部的她娘家表弟,想到为了孩子隐忍了一辈子的娘,意兴阑珊道:“不去了,我想一个人待上几天,碰上你嫂子告诉她我这两天不回去了。”

等回到办公室,看着桌子上骨灰盒上老太太笑的满脸慈祥的样子,王海心酸的不行。老太太临终的一番话解开了他不解几十年的一个疑问,可听完却生出力不从心的感觉。以后报复回来又怎么样,大家了解了真相又怎么样,是那女人耍了手段又怎么样,苦了一辈子的是他亲娘,背负了儿女愤恨一辈子的也是她亲娘,那女人却是安享富贵的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和好名声。

从有记忆以来,他和弟弟、妹妹和娘就是每天不停的下地、挖野菜、编柳条筐子、打酸枣、摘柿子,从早忙到晚都吃不饱、穿不暖,认字念书更是成了奢望。娘每当他们辛苦的连脚步都挪不动时,就会一直告诉他们兄妹三个,爹是厉害、有本事的人,等他回来全家人就能过上好日子。他和龙凤胎没一点关于爹的印象,听到的都是娘嘴里爹怎么怎么好,村里人偶尔传出来的他爹不喜欢他娘所以才离家出走话。

四六年一个本家表叔送回来十块大洋,并说了爹在部队当了官的好消息。从那以后每当他们母子四个累的受不了、饿得受不了,娘就会描述爹回来带着他们出去享福,有吃不完的好吃的,穿不完的好衣服的美好未来,就是这些让他们坚持的活下来。

他到现在都记得,四九年在他十六岁,龙凤胎十二岁,两个穿军装的人终于来带他们四个去北京、去爹当官的地方。离过冬还有半个月时他们到了北京,下了火车接他们的并不是他们一路上幻想的高大、威猛的英雄爹,而是一个穿军装、短发、面相温柔、漂亮的女人。那女人自称是爹的战友、妹子,特地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