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妾本贤良-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生怕有变,再者也怕水慕霞离开皇后宫想出什么坏主意来阻止紫萱去九黎,因而是一再的坚持,连小时候皇帝为水慕霞遮掩功课没有做完的事情都拿出来说,最终各让一步:水慕霞做副使,让礼部侍郎做正使带使团去九黎。

这个结果皇帝很满意,有水慕霞在,再加上紫萱能得马家一族相助,他还会给其一些兵马,九黎那里的事情应该可以解决的;并且把紫萱远远的支开,能让太后睡得踏实,同时让他的姑母、姐妹们都安稳些,也免得钱天佑再发疯。

水慕霞也很满意,虽然他一脸的苦相和皇帝喝干杯中的酒:如此一来紫萱可以离开京城,免得总被太后、公主们惦记。萧家会为他所逼不再找紫萱的麻烦,可是那些公主们却是无法无天惯了的,哪会那么容易放过紫萱呢。

如今紫萱进可以躲去九黎,一个不开心就可以留在九黎永远不回上唐,这里的纷扰当然同紫萱再无干系;如果九黎不成,紫萱再回来事过境迁,世事多变啊,到那个时候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形呢——至少,给了他足够可以安排的时间。

各怀鬼胎的君臣对饮三杯后,皇帝开心的和太后又饮一杯;而水慕霞却低下头吃菜,好像是一肚子的沮丧实则是为了掩饰眼中的喜色。

紫萱谢过恩后早已经起身,没有想到连去九黎她就要和水慕霞一起,实在是忍不住在心中翻了个白眼;不过想到水慕霞的才能,她心知到了九黎要借助水慕霞的地方肯定有,为了外祖父一家她倒是真心的想和水慕霞能有个愉快些相处。

她着急去九黎救人:“不知道何人是婚使?”没有婚使,就算是有了去九黎的正副使,她也不能马上启程的。

皇后看紫萱一眼:“婚使还没有定下人选来,而要娶亲的人也没有定下来呢;再说使团要启程还需要准备很多事情,就是商队至少也需要十几天的准备,妹妹还是按住性子等一等吧。本宫知道你心急外祖一家人的性命,但是也不急在这十几天了——九黎王后不会轻易杀人,不然也不会等到现在还容你外祖一家在世。”

紫萱当然是等不及的,可是她还没有说话那边钱天佑已经道:“我,不,臣愿为婚使。”

皇帝差点被酒呛到,看向钱天佑道:“太皇太后还需要你侍奉,你岂可以稍离?”

钱天佑看到太皇太后不赞成的目光,只得低下头默不作声:没有太皇太后的支持,他心知自己是不可能成为婚使的,就算是副使也不可能。

太皇太后想了想道:“哀家倒是认为晋亲王已经到年岁理应成婚了。”

此话落到太后的耳中极为不快,要知道晋亲王那几乎就等于是她的另外一个儿子:“晋亲王不妥,他的性子必不会得大阳蛮的承认。此事关系重大,太皇太后。”她向来和太皇太后不太和,倒不是因为她不贤惠,而是因为宫权之争。

说白了,就是太后远不如端贤皇后有心机手段,在保地位、宫权的时候不能同时取悦于太皇太后;当然,她和太皇太后并没有红过脸,都是在宫中过了大半辈子的人,就算是再不和也不会摆在脸上。

皇帝心知皇祖母和母后的性子,不敢让她们在此事较劲,尤其太皇太后越来越糊涂,如果较起真来他和母后根本就拿其没有法子:“皇叔那里朕早有安排……”

“小王是正使,大阳蛮的正使。”晋亲王开口了,他低着头看着眼前的杯子并没有抬头;他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不得嫡母太皇太后的欢心,不说其它就算是到了现在他的生母福太妃还住在宗庙中祈福——皇帝和太后想尽了法子也不能让其回到宫中,或是到他的王府里享福。

太皇太后的目光微微一闪,垂下眼皮来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于她来说,晋亲王这一去少说也要一年半载的,在南蛮之地会发生些什么谁也说不准:如果让大阳蛮不高兴了,兴许晋亲王再也回不来。

203章打理一切

晋亲王的话音一落,紫萱就接到太后的两道目光冷箭,但是她能说什么呢?晋亲王忽然间冒出这么一句来,又不是她的主意,也不是她给晋亲王有过暗示——晋亲王,你要是千金之躯啊,为毛要去南蛮那种危险的地方?

她要去九黎主要是为救外祖一家,虽然还不知道她能不能救得成,但总是要去得;另外也有借此远避晋亲王、水慕霞和钱天佑的意思,可是谁知道除了一个钱天佑,另外两个人都要和她一种同行去九黎。

又接到太后的冷箭以及公主郡主们的明枪时,紫萱真想大声说:晋亲王你,求求你就留在京城吧,不要再来添乱了。有个水大公子我已经很招人恨了,但那是皇帝的意思太皇和公主们就算是不满,还不会怪到她头上;如今,晋亲王你这唱得是哪处啊,非要去南蛮那种要命的地方做什么。

皇帝也没有料到晋亲王会来这么一句话,这次是真得被呛到:“皇叔,那个事儿我们还是商量商量为好。”他还真不想让晋亲王去南蛮那么危险的地方。

晋亲王看皇帝一眼:“出使大阳,我是正使。”然后再次低头吃酒,表示此事就这样决定了。

太皇太后慢悠悠的道:“晋亲王去大阳很好啊,既然是国之大事,一位亲王、还是当今天子的皇叔亲去,可当真是给足大阳蛮的面子,他们还有什么不高兴的?定会高高兴兴把王女嫁过来。”

太后和皇帝对视一眼无奈的点头同意了,晋亲王打定主意的事情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得。倒是水慕霞很奇怪的看向晋亲王,不明白他倒底是打得什么主意,这么辛苦的差事连朝臣也会能推就推,何况是向来不愿多事的晋亲王呢。

紫萱离开皇宫的时候,感觉自己后背已经被公主们的目光刺穿了,牙疼看看晋亲王倒底什么也没有说就回府了;她能去说什么呢,总不能质问晋亲王为什么要出使吧?她可很清楚自己的身份,那样的话不是她应该问得。

反正事情已经成了定局,她除了打算看看能不能在九黎定居外,还能怎么做?不用想,也知道等她回京后,太后和公主们就会把她活活的吞下肚。

紫萱成为县主之事传到丁家,丁老太爷在床上再次吐出一口血来晕过去:他现在也不知道是在恨紫萱,还是在恨自己的妻儿没有长脑子。

丁阳召来大夫救醒了丁老太爷:“父亲,你不必如此气恼,朱紫萱不会有好下场的;这次出使晋亲王和萧家的嫡长子都去,等到她再回来太后和公主们岂会放过她?”到时候他能救她一命的话,她肯定能感动再回丁家吧?让她做个妾,让京城中的人都明白他丁阳的女人最终还是离不开他的。

丁老太爷努力瞪大眼睛也说不清楚话,最终只能用毛笔抖动着勉强写字;他写得的是:等,不要着急;要动,也不是丁家动,应该让司马家动,让京中那些议亲的高门们动。

丁阳努力半天才看明白那些字,又想了一会儿道:“父亲你还是想要借刀杀人?”

丁老太爷看着他轻轻的点头,然后合上了眼睛;如今,他已经是个废人,不过是折腾着写几个不算字的字,就让他累得丢了半条命。

“司马家?”丁阳轻轻的咬了咬嘴唇:“萧家不表态他们怎么肯动?”

丁老太爷闻言猛得睁开眼睛,怒视丁阳嘴巴里却只能发出“嗬嗬”之声。

“儿子去做,您不要着急好不好?”丁阳忙安抚父亲,直到他再三的保证会听丁老太爷的话,丁老太爷才再次合上眼睛睡过去。

丁阳自父亲的房出来正好遇上母亲:“父亲刚刚睡着。”

看到丁阳的神色就知道丁老太爷又发脾气了,丁太夫人叹气:“他糊涂了,我们不必同他一样;他说什么我们应下来就是,应该怎么做还不是我们拿主意?你何必当真和你父亲较真。他又让你做什么了?”

自从丁老太爷能勉强在地上写几个字后,就给丁太夫人和丁阳添了不少的麻烦;丁阳母子也没有办法,大多都是丁老太爷说完就算。

丁太夫人听完丁阳的话想了想:“我们现在也没有什么法子对付朱紫萱,在长泰公主面前我们也不能太过热切的想除掉朱紫萱,会让公主反感的;嗯,倒不如试试你父亲的法子,反正予我们也没有什么坏处;到时候等到朱紫萱回城了,我们有什么好法子自管用,也不会因为你父亲而误事的。”

丁阳点点头没有说话,他有一点和丁太夫人想得不同,对于朱紫萱他不想除掉她而是想让她感恩戴德的回来;公主嘛做正妻,到时候让曾经做县主的朱紫萱为妾,也不算是辱没了丁家和他丁阳。

“长泰公主为梅英说得那门亲事如何了?虽然说做填房委屈了你妹妹,但那倒底是位王爷啊。”丁太夫人挑起眉头来:“你妹妹的亲事能成,以后你和长泰公主的亲事也就顺理成章,不会被人责难了。”

丁阳挥手:“谁会责难?只要长泰公主愿意,无人会来责难的。”

丁太夫夫人看向儿子:“就算是如此,你妹妹如果能成王妃,你身份也尊贵三分不成?到时候也不用担心被长泰公主生生的压过一头去。”

本来行到转角处的梅君听到母亲和兄长的话,心头鹿撞急忙躲开,以手抚了抚脸烫得她自己都有点吃惊:王妃啊,那可是王妃如果当真能成为王妃,那她以后再见到那该死退亲的人,哼

想到妙处的梅君终于舒展开了她的眉头,眼珠转了转去寻芳菲了:她如果能成为王妃,绝不会饶过那个朱紫萱的。

因为九黎之事太过着紧,原本需要准备十几天的使团,皇帝只给了三天时间;紫萱做为辅国县主,在使团中虽然不是正副使但身份最高,所以每天都有不少的事情有人过来请示她,加上她要收拾行李等等,忙得每天晚上都要睡到半夜。

三天时间几乎就在眨眼间快要过去了。

看着西坠的太阳紫萱抚抚文昭的头:“舍不舍得?”人离乡贱啊。她倒底不是这里的人,离开上唐予她来说并没有什么不舍得,让她牵挂放不下的是那个二十一世纪的真正家乡;可是文昭不同,他自幼生于此长于此,如今离开有可能不会再回来自然会生出不舍来得。

文昭依偎在紫萱的身边:“没有什么舍不得的,只要姐姐在哪里都是家。”

紫萱闻言抱住他:“嗯,姐姐在哪里文昭就在哪里,姐姐会看着文昭长大成人的。”摸摸已经长了半头、身子壮了不少的文昭:“我们姐弟在一起,哪里都能是家。”回头看一眼朱大夫人的墓:“以后有机会,我们把母亲也送回九黎去。”

泉下有知的话,朱大夫人肯定不会再愿意同朱老爷为夫妻吧?紫萱不能肯定,因为她并不知道朱大夫人倒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最后在墓前叩了几个头,她在心中默默的祷告:朱大夫人,我定会好好照顾文昭的,不管是在上唐还是在九黎定能让他平安的长大成人。

看着文昭也叩了三个头后,姐弟二人一步三回头的登上马车回府。明天,他们就要离开京城了,再过十几天他们就会离开上唐的国境。

虽然对上唐、对京城没有归属感,可是紫萱不知道为什么偏生睡不着,到了天快亮得时候才合了会眼。同样没有睡着的人还有雪莲、琉璃和璞玉。

琉璃和璞玉是因为要离乡,自然是有百般的不舍,而雪莲是因为挂念马家的人,再加上等不及要出发,晚上根本就没有上床。

紫萱看到丫头们的神色苦苦一笑,什么也没有说默默的收拾东西,不想一会儿因她们再耽搁使团的时间。

用早饭的时候天色还漆黑的,文昭和紫萱一样没有什么胃口,不过他看到姐姐没有吃多少东西,便悄悄吩咐琉璃带上些热水放好,自己收拾了几样点心放起来:就是想在路上给紫萱吃。他倒没有想过自己会饿,只是认为不能饿到他的姐姐。

就在她们准备好一切等使团的时候,宫里来人了。来得人是个太监,紫萱认得他是在皇帝身边伺候的人,连忙让进屋里吃茶。

太监摆手:“洒家是来传旨的,就不领县主的茶了。”他说完立好:“皇上有口谕。”

紫萱和文昭带着众人跪倒在地上听旨,每个人的脸上都很担心:会不会是皇上反悔,不同意他们去黎了?不然这个时候来传什么旨意呢。

太监看也不看跪下的众人:“皇上有旨,着镶龙卫朱文昭留在护国夫人府里打理府中一切,静待辅国县主回来。钦此,谢恩。”他宣完口谕笑着扶起紫萱和文昭来:“皇上说让县主安心去九黎,朱大人在京城您一切不必担心的;奴才不久留了,免得耽搁了县主启程的时辰。”

204章小丫头

传旨的太监说完看向文昭:“朱大人和小人进宫谢恩吧。”

文昭没有想到皇帝会不让他随姐姐一起去九黎,要知道马家同样是他的外家啊,一直以来皇帝并没有说要拦他去九黎,忽然间的旨意让他双眼含泪抱住了紫萱:“姐姐……”

太监一看文昭的样子上前名为相劝实为拉开他:“朱大人你何必如此,皇上宣你入宫可是天大的喜事,小人听说要封你为从四品的骁骑将军呢,皇恩浩荡啊。”骁骑将军不是实御,只是个虚名罢了。

文昭却怒而推开他:“你给我滚一边去不过是个从六品的管事儿,也敢过来拉扯我一个正五品的骧龙卫?不要忘了,骧龙卫乃是天子亲兵,辱我等就是辱皇上可以先斩后奏。”他斥完太监回头看向紫萱,眼中的泪水滚来滚去却并没有滚下来:“姐姐,文昭已经长大,不但可以照顾好自己,还可以保护姐姐了。”

他不要紫萱为他担心。圣旨已经到了家中,在这种时侯根本就没有任何时间去想法子,他再不舍得姐姐、再想和姐姐在一起,也是圣意难违;既然如此,不如让他的姐姐安心去九黎的好,他相信姐姐定会回来的。

就算是姐姐要算留在九黎,也不会把他独自丢在上唐京城,定会来接他走。现在,他还太小什么也帮不了姐姐、什么也做不了,但是他至少要像个男人般不给姐姐再添麻烦。

紫萱看也没有看那个被文昭推开的太监,抱住文昭道:“你等姐姐,我这就进宫……”她怎么能舍得下文昭?皇帝如此做无非就是嫌朱家不够份量,换句话说,就是皇帝在明明白折的告诉她——我不相信你;而文昭就是那个人质。去九黎会发生什么她根本不知道,把文昭留在上唐怎么能让她放得下心来。

“姐姐。”文昭定定的看着紫萱,用手用力的握着紫萱的手:“你听我说,文昭已经长大了,可以照顾好自己;姐姐,你要相信我,我在这里等着姐姐回来,和姐姐一起早起跑一跑,和姐姐一起用早饭,和姐姐一起……”他把快要流出来的眼泪憋了回去:“以后会和姐姐永远在一起。相信我,我一定会好好的在这里等姐姐的。”

他说完抱一抱紫萱:“我进宫谢恩,姐姐一路顺风。”水大哥说过,男人要流血不流泪,所以他就算是再难过、再不舍得姐姐,为了姐姐好、为了姐姐能放下他启程,他绝不能让泪水掉下来。

紫萱的泪水滚滚而下:“文昭……”

“姐姐,外祖父一家于我们有恩,而且母亲亏欠他们的我们做儿女的应该还,你不能不去的;而我们这个家也需要有人打理,是皇上想得周到。”文昭退后两步,如大人般行礼:“姐姐,我先进宫去了,让皇上久侯不妥。”

紫萱看着文昭,泪眼模糊了文昭的样子,忍不住脚下移动想拉住文昭:这个孩子如此说话行事,他的心里倒底会有多苦?他还是个孩子啊,才过上几天安稳些的日子,如今却为自己要留在这个吃人的京城。

文昭摇头再摇头,最后看一眼紫萱毅然转身:“我们走吧。”他对太监说话时,眼中虽然有泪却勉强自己笑了笑:“刚刚多有得罪,这些银子给公公添个茶钱算作是赔礼吧。”他跟在姐姐身边已经学了不少,自此以后他不要再成为拖累。

太监看看文昭笑了,掏出圣旨来递给紫萱:“这是皇上的旨意,县主自己看吧,小人这就引朱大人进宫。”他施礼带着文昭走了。

紫萱也知道此时不可能违拗皇帝的意思,一边是祖父的深恩一边是她最牵挂的弟弟,要如何取舍实在是难死她。看着文昭那不大的后背她含泪咬牙:“文昭,你是个护国夫人府的男丁,顶门立柱就靠你;姐姐,会很快回来的。”不去九黎不可能,她如果不去说不定会为自己和文昭引来杀身之祸。

文昭回头:“姐姐你放心,我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他说完走了几步忽然跑回来,看得紫萱眼泪再次落下来。

如果文昭不能舍下她,那她死也要带走文昭的,不会把他单独留在京城:“文昭,不要难过,一切交给姐姐。”

文昭却自袖袋中掏出包好的点心放在紫萱的手中:“姐姐,你没有吃几口早饭,出门在外吃饭不会那么及时的,饿了你就吃些点心。就是因为赶路人倦不喜欢吃东西,你更应该多吃些,实在吃不下也要带些在身边。路上遇到的天气不定,早晚很冷一定要记得加衣……”他就如同是六十岁的老婆婆般那么罗嗦。

看着文昭稚气的脸,听着这些叮嘱使紫萱再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