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长与大黄-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端着阿善婶递给他的一大盆饭菜,高长和大黄也回了自己家,这一天一夜忙得高长又饿又累,阿善婶的手艺不错,因为这只鸡是高长给的,她大半只都装在了高长这个饭盆里。

因为大黄昨天晚上表现不错,为自己出头了,高长在分饭菜的时候就把大部分鸡肉都给了它。平常有鸡吃大黄都是很高兴的,骨头嚼得嘎嘣响,今天不知道怎么了,对着一盘鸡肉哼哼唧唧的老久都没下嘴。

“怎么了?突然不爱吃鸡肉了?”高长一脸疑惑地看着大黄,这丫突然转性了?难得他今天还感动了一把,特地想犒劳犒劳它呢,就这反应?

“没……”大黄伸出舌头舔了舔鸡肉,然后一口叼进嘴里,一边嚼一边抱怨:“锄头柄太硬,牙疼。”

第11章

忙了个通宵,这会儿终于沾上床板了,高长也不敢倒头就睡,修行这回事全在积累。已经经历过一次末世生活的他清楚的知道,以后的生活不会比现在更容易,如果轻易被身体的疲惫打垮,那接下来,就只剩下抱头鼠窜了。

大黄给的心法虽说是以延长寿命为主要目的,但是高长这几年能清楚地感受到自己身体上的变化,不仅精神更好了,就连动作也灵敏了不少,体能更是成倍地增长。这对于其他修真者来说或许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对于高长这个曾经被一群老鼠追赶到丧命的衰人来说,已经是天上掉馅饼了。

稍微休息了一会儿之后,高长开始盘腿打坐,这一坐,就直坐到下午两点。缓缓睁开双眼,看到床上正在呼呼大睡的大黄,高长忍不住想要踹两脚泄愤,相对于高长的辛苦,大黄的修真之路简直轻松到天怒人怨,由于血脉上的优势,它就算什么都不做,修行也会保持增长。

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高长眯着眼睛也钻进了被子里,这会儿已经是十一月份了,他们这地方虽说是亚热带,天气也已经开始有些冷了起来。被窝被大黄捂得暖烘烘的很舒服,高长的脑袋刚一碰到枕头,就沉沉地睡了过去。

傍晚高长醒过来的时候,院子里已经传来村民活动的声音,看来这些人适应得相当快。高长边打哈欠边往外走,大黄跟在他身后,也张大了嘴巴打哈欠,这家伙睡了整整一个白天,大概是有点睡太饱了。

院子里多了些人,都是他们村的,大概是看他们这院子修了墙,觉得安全,纷纷想搬进来。昨天村长想要努力保住的空房子也被人占了,门上的那把挂锁似乎是被砸掉的,锁头就随便丢在地上。

“国邦叔,你就别生气了,这房子我们住就住了,哪天等纵凡他们回来了,指不定还得靠我家帮衬着呢,他们一家老小都在城里住着,这会儿哪来的粮食啊?我住他们的房子,他们吃我家的米,这不挺合适的吗?”

说话的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叫郑方毅,年纪小小的已经是两个娃娃的爹了,他哥比他还厉害,生了三个,这两家就是九口人,加上老头老太太,总共十一个,到时候屋主郑纵凡他们要回来了,真不知道该怎么才能挤得进去。

“你都住进去了我还能说啥,不过这个事我是不同意的,到时候纵凡他们回来了,你别拿我说事。”村长也不是完全没脾气,他这人客气,对郑方毅一家的流氓行径相当不齿,不过他不齿他的,郑方毅兄弟俩显然没当回事。

“高长,我们要去地里摘点菜,你跟大黄一块儿去吧。”发出邀请的是郑春化。

“行。”高长没意见,大黄昨天露了一手,这些人大概是想让它陪着走一趟。

出了三合院的后门,大伙儿就觉着有些不对了,后院这一片竹林好像离他们村子近了一些,仔细看,就发现昨天被砍掉的竹子,今天又从剩下的竹节上长出不少枝条,在黄昏里横七竖八张牙舞爪的显得有几分渗人。

“这一棵昨天是我砍的,当时明明没有这么多竹枝啊!”

“看来不止是动物出毛病,连竹子都出问题了……”

虽然对眼前的情形感到很难接受,可眼看着天就要黑了,村里的人还等着他们弄菜回去呢,几个人也没敢耽搁,快速往地头上走。结果到了那里一看,乖乖,这些花菜都快赶上脸盆大了,奶白菜长到男人大腿那么高,许是因为地里头肥料足,蔬菜的变化比后院的竹林还要大。

“这菜还能吃吗?”这是大家心中共同的疑问。

“管它能不能吃呢,往后日子长了去了,不吃难道光等着饿死啊?”到底还是光棍看得开,郑春化抽出别在腰上的割草用的弯刀,三两下就砍了一颗奶白菜丢到路边。高长则往包菜地里去了,包菜比较经得住放,多砍点回去能多吃几天,省得每天傍晚外外头跑。

“村长地里种土豆了,咱去刨点。”剩下的几个人也都纷纷有了动作,有砍菜的有刨土豆的有挖红薯的,种在田埂上的毛豆也拔了不少,这会儿没工夫摘,扛一大捆回去给村里的女人慢慢收拾。

今天晚上的动静比昨天又小了许多,就连天上的乌鸦都没剩下几只了,大概是又死了不少,毕竟被太阳晒过的,能活下来的并不多。

倒是有一只野猫,又凶又狠,咧着牙齿冲着地头上的男人们就冲了过来,有个村民反应慢点,手臂上被狠狠抓了一爪子,流出来的鲜血一下子就把衣服染红了。

正好高长离得近,三两步跑过去,瞅准了一刀就把那只猫劈在了菜地里。大黄就蹲坐在路边上,听到动静后抬头看了高长一眼,见他没事,就继续管自己坐着,除了高长以外,它似乎不太关心其他人的生死。

后来高长问起,它就反问道:你会关心其它犬族的生死吗?高长想想也是,他自己现在能为了体谅大黄,不在家里吃狗肉就算不错了,狗对他来说跟鸡鸭一个概念,当然了,大黄这只犬神后裔除外,这家伙会说话,他俩还是拜过堂的。

眼看天色越来越暗了,几个人挖了个浅坑把那只猫埋了,然后背着刚刚从地里收获回来的东西赶紧回村里,等天黑了,他们的眼睛就不好使,再来只野猫什么的就麻烦了。

考虑到大伙儿以后每天都得聚在一起干活,三合院里的住户,拿出红白喜事的时候才派上用场的大铁锅,打算在院子里做大锅饭,高长他们回来的时候女人们都已经把准备工作做好了,就等着新鲜蔬菜下锅呢,可这菜看着不大对劲,一下子我看看你你看看我,都没了主意。

“都煮上吧,愣着干嘛?”有人催了一声,然后女人们就开始动了,洗菜切菜炒菜,来回也没几个程序,人手又足,没一会儿就把饭菜都弄好了,只是大伙儿端着碗拿着筷子,对着几大盆子菜,谁也没动筷子的意思。

高长洗了手端着饭碗正要去夹菜,旁边一个老头子挡了他一下:“年轻人都别动,让老头子先尝尝。”

“嘿,放心吧,吃不死人的。”高长左右看了看,才明白大家的顾虑,他也没多说,打了一大盆饭菜搁在地上给大黄先吃上,村里人还以为他想拿自家的狗试毒呢,没想到高长自己很快也吃上了。

这大锅菜缺盐少油的,味道实在不怎么样,但贵在方便,高长家里没有女人,晚上干活白天修行,要还得自己做饭吃的话,实在是有点忙不过来了。素点就素点吧,改天嘴馋了自己还能弄个小灶,村里这些人大概也是这么个意思。

一个男人一天交一斤米,女人和十二岁一下的小孩都交三两,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也交三两,菜就由男人们去地里挖。村里很多人都有盐罐子,食盐一时半会儿还不缺。

猪油也不是大问题,昨天晚上杀死的那条疯猪已经被料理出来了,但是这只猪到底是吃还是不吃,这个院子里的人还没有统一意见。反正地里的菜长得旺,村里还有几头猪,有几头小猪还没阉割的,到时候等它们长大了再配上种养上猪崽子,应该也不缺肉吃。

饭吃到一半,就听到有人站在新修的围墙外头小声喊村长。

“谁啊?”村长郑国邦端着饭碗走到围墙下压低声音应了一声,也不怎么敢大声喊,生怕又招来几只疯狗什么的。

“村长,我是日新啊,你们这院怎么堵起来了呢,打哪儿进去啊?”

“哦,日新啊。”村长嘴里应着,转头看了看院子里的村民,见大伙儿都没有反对的意思,这才对外头的人说:“打后面水池边进来。”

不多久,墙外的人就进了院子,一行三人,一男一女还抱着个孩子,那孩子约莫有四五岁了,这会儿软软地趴在他爹怀里,看样子像是不大好。

“日新啊,小航他怎么了?”见这孩子这样,村里那些原本不大欢迎外头的人再进来的,也都关心了起来。

“就是发烧了,怎么都不退,我过来看看你们这边有去镇上的没有。”

“你没给他吃药啊?”

“几片感冒药吃下去都没什么效果,现在药也没有了,再这么烧下去,非得烧坏了不可。”儿子的母亲廖明月明显是有些慌神。

“你晓得镇上现在还有没有大夫啊?我看去了也是白去,医院就算有开门,也肯定也挂不上号。”这时候谁也不打算陪着这一家三口到镇上去冒险。

“那你们还有退烧药吗?”郑日新这话一问出口,院子里的人就都不出声了,眼下这日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家里有几片退烧药的,都想自己留着以后救命用。刚刚那个被猫抓了的男人,也就裹点香灰止血而已,消炎药感冒药,那样不金贵,这时候谁也不舍得往外拿。

“日新啊,不然让老九叔先给小航捉松吧,出了湿气可能病就好了。”老九叔是村里的老手艺了,平时有个中暑感冒的,村里人喜欢找他扎针,这孩子这么小,扎针太危险,捉松刚好,通过刺激穴位排出体内湿毒,就算治不好也出不了什么事。

趁着老九叔给那孩子捉松的时候,高长回了一趟自己屋,拿出三包柴胡颗粒,感冒退烧药他没少囤积,但也没打算过要往外拿,这会儿真正见到一个生病的孩子因为没有药而被拖延着,高长才发现死守自己那一堆囤货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第12章

“上次我自己用剩下的,你拿去吧。”高长把药递给郑日新,被人家用就救命恩人的目光看着,还真是让人觉得不适应。那孩子捉松后出了一身汗,然后又泡了半包柴胡颗粒喂下去,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大伙儿都说他的脸色眼看着好多了,高长也觉得好像是比刚刚好一点了。

这事解决了,大伙儿这顿饭也都吃得差不多了,又都在院子里干起活来,郑日新夫妇却没走,抱着儿子坐在厅里,小两口不知道商量了些什么,不一会儿,他就向高长走了过去:“高长,刚刚谢谢你啊。”

“谢什么,几包药放着也是放着。”高长编不来竹板,劈竹条也劈得不均匀,那些都是手艺活,他在这方面是外行,就拿把砍刀给那些毛毛刺刺的竹子先去杂枝。

“我听说你家屋子还挺大的,你看,这个院子也修得结实,我家就三口人,是不是能在你家里借住一阵子?”

“住我家?”高长手里没停。

“是啊。”

“不怕被我克死啊?”高长忍不住扯开嘴角笑了笑,这个叫郑日新的家伙年纪跟他差不多,身高也差不多,但是小的时候,这人发育比自己快,没少欺负高长,骂他是灾星扫把星什么的,今天发烧的要不是他儿子而是郑日新本人,高长肯定鸟都不鸟他。

“诶,瞧你说的,这都小时候的事了,你还记着呢?”郑日新有些尴尬,从前因为高长没有爸妈,大伙儿又都说他命硬,村里的小孩啥也不懂,就胡天胡地的瞎闹,合伙欺负人什么的,那些事郑日新小时候还真没少干。

“别指望住我家了,老破房子有什么好住的,这不是有这么大一个厅吗?”

高长家的确破,这个院子里所有的房子都是两层楼的,就他们家还只有一层,大概是从前大伙儿一起修房子的时候高家没赶上趟,也可能是高家人少,那房子挺宽的,修不修都住得下。

“住厅里?那不是连个躲太阳的地方都没有?”

“你有手有脚的,难道不能休整休整吗?你看这厅也修了两层呢,就是没装地板,后头就有竹子,你砍几棵回来铺一铺,不就能住人了?”

听了高长的话,郑日新抬头看他们这个厅的二层,还真不错,跟平常人家的二楼没什么两样,就是窗户开得有点大,到时候自己弄点东西挡一挡就行了,楼梯都可以省了,厅里就有一把梯子,用它上下就挺好的。

同样没找到地方住的还有几户人,院子里唯一的空房子已经被郑方毅他们一家给占了,要住进来,就得有人肯收留他们,乡里乡亲的大家都不太好推辞,可是真要让人家住自己屋里,又很不情愿,所以脸色大多不太好看。

郑日新跟几个人说了要把厅里的二楼铺上竹板住进去的想法,马上有三户人家表示也有这样的想法,能不用看人脸色当然是最好。刚好这天晚上大家都在砍竹子做竹板,那几个人也很快加入到了劳动当中,只不过他们得先为自己弄个住的地方。

三合院的院子不小,但是考虑到以后他们全院的人就只能在院子里头活动,大伙儿还是打算把这个顶棚做高些,以后不那么逼仄。院子里立起了九根高大的毛竹柱子,然后就着这九根柱子搭出来一个高大的竹架,竹架的顶部和村里的屋脊一样高,等竹板都铺上去的时候,各家的房梁也能帮着承担一部分重量。

村里的男人们对于搭棚修架的活并不陌生,热火朝天地干了一个晚上,三合院的上空就出现了一个高大的顶棚,顶棚上铺了好几层竹板,竹板遮阳透气,从此以后他们这个院子的人对白天就不用那么恐惧了。

他们厅里的二楼也被休整了一下,用劈开的竹子铺上地板,又用竹板格出四个房间,前面靠窗户的房间小,后边的房间大些。郑日新一家三口就住在前面的小房间,小房间有窗户,晚上能打开来透透气,现在院子上空修了顶棚,白天太阳也不怎么能照得进来。

干完活收拾完院子,时间才凌晨五点半,大伙儿围坐在院子里吃着女人们做好的饭菜,一起等待黎明的到来。

“我家国喜在外头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坐在高长这一桌的阿善婶突然说了一句,国喜的年纪不大,但是辈分大,跟他差不多年纪的都得喊他叔,这也是他爸阿善叔这个称呼的由来。

“国喜就在咱们市吧?”旁边一个妇女问。

“是啊,从前坐车也就两个钟头。”

“外头也不知道怎么样了,你说他们会想着回村子吗?”

村里的人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起来,原本挺乐观的气氛,一下子也被打破了,围墙修好了,顶棚也搭上了,自己好像能活得下去了,于是各种各样的烦恼便接踵而来。

“城里的房子结实,你们别瞎想了,肯定比咱这里安全。”

“你糊涂啊!这么一闹,城里哪还能买得到吃的用的?”

“是啊,那不是要饿死么……”

“看地里那些菜是长得挺旺的,可城里全都是水泥地面,上哪儿刨吃的去啊?”

“这些人可千万要回来才好。”

“怎么回?外头多危险啊?还不如好好待在家里,等太阳变回来呢。”

“照这么说,他们就都没有活路了?”

之前大伙儿肯定也想过这些问题,只不过村里的形势也很不好,大家埋头干活不怎么多说话,现在有人带头,就全都说开了。

其实也不是所有人都希望那些外头的人回来,村里的物资本来就很有限,现在他们是按人头派粮食出来吃大锅饭,可到时候等那些外头的人回来了,村里人难道真能看着他们眼睁睁饿死吗?但是这些心思,是不可以说出来的。

就在大家各有所思的时候,院子外头再次响起了一道声音:“爸,妈,你们在不在啊?我是国喜啊,怎么院子都堵了?”

“国喜!是国喜!”一听到这个声音,阿善叔和阿善婶都喜出望外:“国喜啊,前面堵了,你从后边进来,外头天黑,小心着点啊!”

“妈你们都在院子里呢,我就说好像看到火光了!我马上就进去了。”

没多久,高长就看到国喜扛着辆自行车进了院子,这人看来是一路从市里骑车回来的,没出事也算是命大了。和郑国喜一起回来的是一个高大的男人,长得挺高挺帅的,板着一张脸看起来不太好相处。

“妈,这是我朋友,前两天乱起来他也没地方去,就跟我一块儿回来了。”郑国喜有些不好意思地介绍道。

“没事没事,人回来就好,朋友就住在咱们家,有咱们吃的就有他吃的。”世道都乱成这样了,阿善叔和阿善婶都差点要做最坏的打算了,现在儿子就好端端地站在自己跟前,心里一高兴,就什么都不计较了,儿子回来了就比什么都重要。

一会儿天就亮了,太阳依旧是蓝色,大伙儿的心也都快死了,不再说什么,一个个默默地回到自己家里关好门窗。

接下来的日子里,陆陆续续有人从外面回来,谁家的亲戚就住谁屋里,倒也没多出什么是非,外面零散着的住户,又搬了几户过来,给了些好处从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