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菜蔬什么的,都有专门的暖房,要现取也很麻烦,也少不得要闹出动静。
所以,董如怡只好放弃。
只是将早上吃剩下的馒头片儿,放在油锅里,炸成金黄色,再撒上辣椒粉。
随后,又炸了些花生米和肉粒子,舀了一大勺自己晒制的酱,拌在一起,看着也是油光发亮,很是诱人。
董如怡又让厨娘帮着切了葱花,打了鸡蛋,和了面摊了几张金黄焦香的薄饼。
看着手头的几样,董如怡终于拍了拍手,让厨娘端了过去。
齐弘烨自然吃得狼吞虎咽。
他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明明这么简单的东西,自己总是这么有胃口,御膳房那些精致的山珍海味,他却是丝毫提不起胃口。
吃完,一番洗漱之后,齐弘烨和董如怡一起,歪在软榻上,喝着香茶,唠着嗑。
因说道华贵妃,董如怡道。
“不知怎么的,华贵妃今日瘦了许多!皇上可曾瞧过?”
齐弘烨正在翻开一本书,手里的动作并未停下,只是道。
“她心里不干净,怕是被什么迷了眼!”,齐弘烨语气有些淡漠,好像事不关己一样。
董如怡皱了皱眉。
“可是当年二皇子的事,华贵妃还记在心里?”,董如怡试探性地问道。
齐弘烨翻书的手则是僵住,没有说是,也没有说不是。
只是,过了许久,才缓缓说道。
“那件事,是朕对不起她,只是,现在却不是她胡闹的时候”,齐弘烨淡淡地说道。
董如怡自然也知道什么意思。
上次,华贵妃来这里,神色很是激动,不就是为了想要借助自己的手,除掉晋王的嫡长子吗?
可那件事,从头到尾,都是许氏的错,如今,她也得到了惩罚,成为最低贱的奴婢,在自己宫里,永远暗无天日地刷马桶。
这还不够吗?
还要怎样?
“皇上,臣妾今日瞧着华贵妃的样子的确像是有些魔怔了,。皇上还是早些想想办法吧”,董如怡说道。
人一旦有了心魔,就很难控制了。
就想是练武之人走火入魔一般,最后闹得六亲不认,也不是没有可能。
齐弘烨却有些不以为意。
“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朕已经派了人盯着她了,应该不敢乱来”
她失了孩子,胡闹些可以,可他的后宫,可不需要疯子。
☆、612。第612章 第610 太子 1
皇上病情越来越严重,晋王开始每日进宫探望,但都被董文渊拦住。
“让开!”,晋王黑着一张脸,冷冷地说道。
董文渊已经是十七岁的少年将军,又是在战场上历练过的,其杀伐果断,自然不是晋王能比的。
当下,董文渊也冷着脸,恭敬而刻意地说道。
“皇上有旨,除内宫侍疾女眷外,任何人都不见,皇上病重,太医也说了,需要好好休养,晋王又何必难为属下!”,董文渊刻板地答道。
健壮挺拔的身躯,愣是将门口堵得严严实实,晋王一向以谦谦君子自居,虽然心里已经恼羞成怒,自然不好动手。
“本王身为皇兄嫡亲的兄弟,难道连探病也不能了?若真论起来,本王是君,你是臣,你竟然敢违逆本王”,晋王眼神又冷了几分。
董文渊如刀锋刻过的脸颊上顿时滑过一丝鄙夷,转瞬即逝。
连想也没想,就生冷地回应。
“属下身为御前一等侍卫,自然只效忠于皇明,对属下来说,皇上是君,任何人都是臣!”,董文渊一字一句,声音低沉,语气笃定。
晋王气得跳脚,但也毫无办法。
硬闯?看看被御林军围得水泄不通的龙乾宫,晋王背后只觉得一阵冷意。
自己的人马虽然也在京城,可皇宫大内,可不是谁说进就能进的,远水救不了近渴。
最终,晋王也没能进得去龙乾宫。
回到晋王府,晋王在书房发了好大一通脾气。
晋王妃来的时候,晋王已经将书房的东西,摔得差不多了。
“王爷,您这是做什么?”,晋王妃忙冲了过去。
晋王气得脸色铁青,晋王妃一看,也猛地一怔。
“哼!立太子,好一个立太子,真是我的好皇兄啊,哈哈……”,晋王冷笑,面目森冷。
晋王妃一听,脸色也变了。
“什么,王爷从……从哪里得到的消息,臣妾怎么没听说?”,晋王妃大惊,连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
要真是立了太子,那就算是皇上死了,也是太子名正言顺地继位,那皇位,就真的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了。
“从哪里?哼,钦天监连日子都算好了,内务府和礼部都开始准备了,你说本王从哪里得到的消息?”,晋王冷笑,眼神里的目光,及其吓人。
如果这一次,成功的话,那他,原本先皇的嫡子,就真的是皇室的旁支了。
“不,绝对不能!不可能!王爷,咱们索性不要等了,快些动手才好”,晋王妃慌乱地说道。
不过,转瞬间,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又问道。
“可有消息,是立哪一位皇子?”
晋王听了,冷笑。
“还能立哪一位,最近是哪位皇子在监国,难道还要本王告诉你吗?”,晋王对这样不经过脑子的问题,显然很是反感。
晋王妃也是公主脾气,哪里受得了这些,当下也只是冷冷地说道。
“王爷就算再气,又何必在这里发脾气,臣妾资质愚笨,不配和王爷商讨,以后,进宫的事宜,王爷自己去便是”,晋王妃说完,一甩袖子,抬脚就走。
自己堂堂一个公主,现在却为了他,时不时到宫里讨好人,他倒好……
晋王当下也觉得自己失言,忙追了上去。
哄了许久才和好,自去不提。
……
立太子这件事,董如怡却是没有接到消息,还是最后,从德妃那里听说的。
当晚,董如怡就去了龙乾宫。
“皇上,琮儿他还小,只怕担不得这些!”,董如怡一脸担忧地说道。
董如怡当然知道,这个时候,被立为太子,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就相当于,把你架在万人瞩目的靶子上一样。
琮儿他才八岁,哪里能经得起这些,不行,绝对不行。
齐弘烨则是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
“你放心,这太子是一定要立的,只是,这仪典,琮儿是不必去的”,齐弘烨笑着一脸狡黠。
董如怡有些不解。
“仪典不必去?只册封?那为什么礼部还要准备?”,董如怡很是不解。
齐弘烨却是再也不肯透露半点儿,只是笑道。
“你且放心便是,琮儿他不会有事的,你要相信朕!”
……
董如怡一路忐忑不安,回头,又立刻将董文渊叫了进来,得到的回答依然如此,三皇子绝对不会有事的。
到最后,董如怡也没能想明白,不过,不论如何,琮儿绝对不能有事。
……
靖泽十三年二月初八,靖泽帝病重,病危之下,立皇三子齐恒琮为太子,即日起和内阁大臣一起监国理政。
靖泽十三年二月十六,太子殿下册封仪典在太和殿举行。
这一日,自然是钦天监算出来的好日子,也是齐恒琮正式接受册封太子的仪典。
晋王出了晋王府,站在宣武门前,看着一波又一波昔日的政敌,正春风得意地往里走去。
“听说皇上的病还是那样,不好也不坏,幸而有太……有三皇子监国理政,不然这朝廷,岂不是乱了套了”
“那是,三皇子可是崔太傅的学生,那可不是一般的聪明,想这天下,能入得了崔太傅眼的学生,也没几个吧”
“可不是,老夫还听说,三皇子不但学识渊博,精通六艺,而且,还练得一手好字,就连当日,三皇子的胞妹三公主殿下,也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要我说啊,还是皇贵妃娘娘最有福气!”
“是吗?看来,皇上的眼光还真不错,这三皇子,定能胜任这太子之位”
……
呵呵,晋王一阵冷笑。
果然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不论昔日的政敌,还是昔日的旧友,都开口闭口,皇上,皇子,皇贵妃,公主的。
却没有一个人,会提起他这个晋王。
想到这里,晋王的双手攥成了曲拳头。
不过很快,晋王便调整好情绪,往宣武门走去。
只是,沿途不住地朝着某个地方使眼色,别人不明白,他自己却最是明白。
嘴角还时不时露出一股子,势在必得的得意。
太子?今日,不管是谁?都得死,他已经兵临城下,没有退路了。
☆、613。第613章 第611 太子 2
文武百官,陆陆续续到齐,在太和殿两旁,按照官职和品级一一站好,恭恭敬敬。
钦天监和礼部也已经准备就绪,各色的物件该准备的,全部都已经准备好。
只等着吉时一到,就可以开始了。
这时,长乐宫里,却出现了一个和琮儿身高体格都差不多的男孩儿。
董如怡看着这个和琮儿的体格,有七八分相似的男孩儿,眉头皱了又皱。
“胡闹,胡闹!!文渊,这可不是儿戏!”,董如怡神色严峻,语气决绝。
谁不知道,今日的太和殿,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晋王的虎视眈眈,文武百官的冷眼相看,皇上又是“病重”时候。
这个时候,自己的孩子舍不得出来,如何能让别人的孩子过去顶替。
只是,还没等董文渊说话,那孩子已道。
“皇贵妃娘娘,子淳的这条命都是董大人救回来的,子淳早已耳闻,董大人英明神武,今日,既然有董大人用得上的地方,子淳自当全力以赴,在所不惜!”
一番话,说得声音响亮,掷地有声。
董如怡忍不住又打量起这孩子,只见他小小年纪,已经是剑眉星目,眉眼如刀刻一般,俊朗分明,小小的身板儿,挺得直直的,鼻梁高挺,两只眼睛炯炯有神,皮肤却是和琮儿一样地白。
说话间,已经朝董如怡俯身拜了下去。
董如怡霎时间,全明白了。
感情,这就是文渊和皇上说得,琮儿绝对不会有事?
就是,找个和琮儿差不多的孩子,当替身??
董如怡有些哭笑不得。
自己的孩子是孩子,可别人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
这个时候,琛儿和琮儿却是一前一后从外头走了进来。
“舅舅,我不同意!”,琮儿大踏步走了进来,小小的脸上已经显现出几抹微微的怒意。
董如怡和董文渊忙回过头来看。
只见琮儿脸上已经微微带了些怒意。
“舅舅,男子汉大丈夫,理应要有所担当,我齐恒琮不是那等只享得起富贵,经不起历练的庸碌之辈,这件事,舅舅和母妃不必再多谈!”,琮儿脸上涌起一丝磐石一般的坚定。
董文渊脸色却越发凝重。
“琮儿……”,董文渊轻唤一声。
站在一旁的于子淳也道。
“三皇子殿下……!”
……
董如怡揉了揉额角,一阵头疼,当即便领着琛儿出去了,把地方让给他们三个。
出了正殿,董如怡沉着脸,叫来初柳,吩咐道。
“你和碧兰两个人好好守在这里,任何人不得出入,不管怎样,这件事最终都不能泄露下去”,董如怡沉着脸,严肃地说道。
“是,娘娘!”
初柳说着,和碧兰一起,领着几个心腹宫人将门守得死死的。
董如怡领着琛儿进了东暖阁。
“平儿呢?”
董如怡见琛儿一步三回头,心不在焉的样子,问道。
“四妹去淑娘娘那里找二姐学女红去了,我原本想让小路子带着我去找舅舅,没想到舅舅……”,琛儿说到这里,顿了顿,大眼睛里竟然莫名地闪过几丝不安。
“舅舅竟过来了!”,琛儿眼神有些闪烁着道。
董如怡此时也心乱如麻。
文渊和皇上既然都这么想,自然是有道理的,琮儿和那位少年……
不知为何,董如怡内心开始烦躁。
自己终究要变成自己一开始最讨厌的那种人了吗?
最终也要开始牺牲别人来成就自己的利益了吗?
可一想到琮儿,一想到今日太和殿上会有什么样的凶险。
董如怡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是的,没错,作为一个母亲,她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冒哪怕一丁点儿的险。
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呢?
董如怡转过头一看,琛儿也是小脸儿有些灰白。
“你放心,你哥哥不会有事的”,董如怡强自镇定,拍了拍女儿的脑袋,将她搂在怀里。
琛儿眼神微闪,胡乱点了点头。
哥哥不会有事,她在担心什么呢?为什么会这般心神不宁?
今日册封大典,董如怡身为后妃,就算是太子的生母,可按照规矩,也还是不能参与,只能待在自己的宫里。
所以,一旦琮儿今日出了长乐宫的门,自己能做的,就只有等待了。
“母妃,你说,今日会很危险吗?”,琛儿忽然抬起头,眨巴着大眼睛问道。
董如怡脸色微变,没有说话。
之前,齐弘烨已经跟她通过气。
只要“太子”一离开长乐宫,董如怡就要领着内宫所有的妃嫔,老老实实待在自己的宫殿里,哪里都不许去。
并且,还要死死守住宫门,不管是任何人叫门,都不许开。
想到这里,她倒是有些羡慕淑妃。
每日里,领着一儿一女,窝在自己的宫殿里,做针线,绣花,侍弄花草,或者是摆弄些吃食,日子过得竟有些超然世外的感觉。
就连今日这样的时候,她居然还有闲情逸致,领着两个女孩子绣花,实在是让董如怡羡慕不已。
母女二人和泰嬷嬷一起,干瞪眼,似乎连室内的气氛都有些不安。
不知过了多久,外头初柳的声音响起。
“娘娘,三皇子殿下已经启程了!”
董如怡这才松了口气。
“琛儿,咱们出去吧!”
董如怡说完,领着琛儿和宫人们一起回了正殿。
进了内室,董如怡看到一脸颓废,坐在一旁的琮儿,张了张嘴,不知该如何劝解。
不知过了多久,琮儿才开口,缓缓解释道。
“子淳是兵部尚书于贤大人的大公子,因从小就喜读兵书,擅骑射,又极其酷爱习学各类剑法拳法,所以身手很是了得,旧年舅舅领着大军征战北藩的时候,这小子不知怎么偷偷混进大营里,最后,还是被于大人发现,火急火燎地写信给舅舅……”,齐恒琮皱着眉说道。
“后来,那场战乱,大军局势很是不利,这小子也差点儿被……”,齐恒琮说着,眼神里流露出几丝钦佩来。
“最后,还是舅舅带着一队人马,杀进敌营,拼了性命将他救了下来,回京的时候,于大人很是感激!”,齐恒琮又笑道。
“虽然不过去胡闹了一场,可那时他不过才四五岁的年纪,胆识魄力实在叫人佩服,因此,当时在京城里也让人交口称赞了一回”
“如今,才不过八九岁的年纪,已经身手了得,一般身手的侍卫,根本无法接近他,儿子……自愧不如!”,琮儿说到最后,脸上竟有一丝愧色。
☆、614。第614章 安慰
董如怡有些哑口无言,这个时候,任何安慰的话语,只怕都是苍白无力的吧。
就在董如怡绞尽脑汁想着,该怎么安慰儿子的时候。
一旁一直沉默着的琛儿忽然一脸恐惧,小脸儿苍白地问道。
“母妃,前面父皇那边真的很危险吗?舅舅他们岂不是……”,琛儿脸色有些发白,嘴唇也微微颤抖。
不知为何,这是她平生第一次,感到害怕。
就好像,身体的某一部分,某一块,被剜去一般,或者,就好像要失去什么重要的东西一般。
董如怡内心其实也有些忐忑不安,只是,对着两个孩子,她不得不保持足够的镇定。
所以,当下便笑道。
“放心吧,你父皇不会有事的,舅舅可是很厉害的,你父皇更厉害”,董如怡勉强笑着说道。
“那于子淳呢?”,琛儿也不知道怎么的,这么一句话忽然就脱口而出。
声音里带着些许紧张,急切,浮躁和忐忑不安。
琮儿猛地抬头,像是被说中了心事一般。
不等董如怡回答,琮儿便‘腾’地一下从座位上站起身来。
“母妃,不行,我不能置子淳的性命于不顾,儿子不能这么做!”,琮儿说完,抬脚便要离开。
“站住……!”
董如怡忽然转身,对着琮儿的背影喊道,声音里不自觉地透露出几丝激动。
天啊,这个时候,她居然有些欣慰。
自己的儿子,终究没有让她失望。
政权交替,是一个国家最动荡不安的时候,哪怕只是立一个太子,都能这样血雨腥风。
如果……
如果琮儿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些,他将来,未必会是一个好皇上。
琮儿走到门口,脚步顿了顿,但还是转过头来。
琛儿也一来激动地跟了上去,想说些什么,却张了张嘴,始终没有说出口。
琮儿忽然跪了下来。
“母妃!”
再抬头时,已经是双眼满含期望,和那种带着惭愧之色的急切。
董如怡上前拉儿子起来。
“你可以去,不过……”,董如怡顿了顿。
转身,拿过一个盒子,在琮儿脸上涂涂抹抹。
“你可以去,但别辜负他的心意……”,董如怡笑容不知不觉间明快了不少。
……
太和殿
“三皇子殿下到……”,苏公公站在太和殿最前端,高声喊着。
底下的文武百官则是慌忙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