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淑惠皇贵妃-第3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所有人都齐聚正厅之时,李公公果然带着手下的几个小太监从外头走了进来。

“于大人,于公子!”,李公公上前见礼。

可于老爷哪里真的敢受李公公的礼,连忙上前,将李公公搀扶了起来。

“李公公辛苦了,来人呐,快上茶!”,于老爷忙吩咐道,有小厮应声而去。

“李公公!”,于子淳倒是大大方方上前,打了个招呼。

琛儿却是没动,站在一旁,冷眼旁观。

这位李公公,本就是在三哥身边伺候的,那时候,三哥在东宫,自己则住在内宫,见面机会不多,又时隔三四年,变化又极大,自然认不出来琛儿的模样。

毕竟,做奴才的是不可以正视主子的脸,都不过是看个大概罢了

李公公笑着对于子淳点了点头,算作回应。

随后,左右看了一圈儿,见人都来的差不多了,便扬声道。

“于大人,于大公子,于夫人,接旨吧!”,李公公说着,从身后的小太监手里的锦盒里,拿出了圣旨。

众人见了圣旨,连忙跪了下去。

大厅内,里里外外,都跪满了人。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闻皇后之亲妹白氏无忧,才思敏捷、品貌端庄,德才兼备,特封其为正三品郡主,封号无忧,另赐黄金百两,三县封地,又闻兵部尚书兼内阁大臣于贤之嫡子于子淳,能文能武,人品贵重,又立下战功,特封其为正三品威武将军,赐威武将军府,而今闻威武将军已过弱冠之年,尚未婚配,故朕下旨钦定为威武将军之正妻,择日完婚,钦此!”

李公公洋洋洒洒,念了一大段。

于夫人秉信,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没有太多学问,这里头的话,也是似懂非懂。

不过,将一位郡主,赐婚给了他儿子,她倒是听懂了,高兴地差点儿晕过去。

“臣/臣女接旨”,所有人对着圣旨叩头,于老爷还亲自高举双手,将圣旨接了过来。

时至此时,他的双手已经微微发抖。

李公公念完圣旨就要离开,而于夫人却是立刻站起身来。

“公公喝杯茶再走吧!”,于夫人笑容满面地说道。

李公公摇头。

“杂家还赶着回去复命呢,夫人还是快些准备着吧,皇上的意思,是越快越好!”,李公公说完,还看了一眼于子淳身后的无忧郡主一眼。

“老奴在这里,先给老爷夫人道喜了!”,说完,便摇着拂尘离开。

送走李公公,于夫人心里有些没底气,连忙快步跟着老爷进了书房,挥退丫鬟,这才凑上前去问。

“我说老爷,那女孩子,真的是皇后娘娘的亲妹妹,我怎么瞧着一点儿都不像!”,于夫人一脸不相信地说道。

“什么那女孩子,是郡主,现在皇上已经亲封了郡主了,你还不信!”,于老爷没好气地说道。

于夫人一脸委屈。

“她那个乡野丫头的样,我哪知道她是谁,再说了,皇后娘娘出身也不高啊,这又不能怪我!”,于夫人有些不服气地小声嘀咕着。

“你……!”,于老爷气得一甩袖子。

“罢了罢了,内宅之事,我也管不了许多,你还是想想,怎么去跟郡主赔个罪吧,另外,淳儿的婚事既然定了下来,我也不插手了,你快去准备吧!”,于老爷无奈地说道。

于夫人见状,这才讪讪地出去。

是啊,她要怎么赔罪呢。

……

李公公前脚从于府出来,后脚,于公子被皇上赐婚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京城,豪门香闺,不知多少女儿家心碎一地。

接下来的这一个月,于夫人恨不得使出了浑身解数,来讨好琛儿。

今儿又是亲自下厨炖补品,明儿拉着手,家长里短,一脸讨好。

弄的琛儿满脸的尴尬。

于子淳对此却是笑道。

“娘这是对你好!”

琛儿有些无语,这样,还真是好啊,好的她都快招架不住了。

不过,好在这段日子并不长。

御赐的威武将军府已经重新修葺完,里头一应的东西都是全新的。

二人自然是在将军府成亲。

成亲的这一日,十里红妆,席开百宴,几乎大半个京城的公侯官宦都来庆贺,甚至,连一向深居简出的皇后娘娘都亲自到场,这让于家长足了脸面。

一向爱面子的于夫人,仅这一天,几乎将这辈子的脸面都赚足了,往后的日子里,自然对无忧郡主小心讨好,又敬又爱。

洞房花烛夜。

于子淳轻轻挑开红盖头,终于看到了那****夜夜思念的人儿。

“我终于娶到你了!”

“我终于嫁给你了!”

☆、923。第923章 番外之瑜王府

又两年后,靖元五年

十六岁的瑜王大婚,瑜王妃也出身京城名门世家,是出了名的温婉贤淑。

这瑜王虽然和皇上不是一母同胞的,可淑太妃和先太后娘娘董氏,自闺中时便是密友,在京城这么多年,二人一直亲如姐妹。

所以,皇上自然也不会亏待了瑜王的。

昨日,恰逢乞巧节,京城本就热闹,再加上京城瑜王殿下大婚,更是万人空巷,新娘子的嫁妆,足足有几里路,再一次让京城百姓过足了眼瘾。

直到第二日,众人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样子。

这不,一大早,德太妃就带着儿媳妇和小孙女儿,往瑜王府赶了过去。

因为德太妃和淑太妃两人关系非比寻常,两家又是隔壁,下人们也都习惯了,德太妃直接从小门儿走了进来,下人们行过礼之后,就各自干各自的了。

而这厢,淑太妃这边刚好喝过媳妇茶,坐在软榻上,在和儿子媳妇说着什么。

“妹妹,你这喝媳妇茶,怎么也不叫着我,当年,我喝媳妇茶,可没忘了妹妹你啊!”,德太妃笑着调侃。

一到声音,让众人目光都望过来。

“见过德太妃娘娘,见过瑞王妃嫂嫂!”

瑜王妃见德太妃进来,连忙起身,落落大方上前行礼,走路温婉贞静却不失大气,举手投足间,皆是京城大家闺秀的气质。

德太妃看了,满脸的惊艳,拉着瑜王妃的手,左看右看。

“啧啧!好一个温婉贤淑的孩子,这模样,这举止,啧啧……妹妹,你可真有福气!”,德太妃满眼的惊叹。

淑太妃掩嘴而笑,看了一眼跟在德太妃身后的瑞王妃,笑道。

“姐姐你这样,也不怕你家王妃吃醋?我们家的孩子是大家闺秀,你们家的就不是了?你啊,怎么这么偏心”,淑太妃笑道。

德太妃听罢,原本拉着瑜王妃的手,此时更是一把将那瑜王妃的大半个胳膊都拉了过来,一脸护犊的样子。

“我这还叫偏心?那妹妹你不是最喜欢瑞儿媳妇?你家媳妇还不吃醋呢,我家媳妇自然不会吃醋!”,德太妃一脸骄傲得意地说道。

一旁的瑞王妃和瑜王妃二人对视了一眼,二人但笑不语。

而淑太妃却是笑了起来。

“你们瞧瞧,我不过才说了一句,她就这么多歪理,我以前怎么不见你这么尖牙利齿!”,淑太妃笑道。

“还是瑞儿媳妇懂事,快来,坐到淑母妃这边!”,淑太妃让道。

瑞王妃黄氏,这几年,跟在德太妃身边,性格也开朗了不少,见淑太妃相让,便俏皮地笑道。

“还是淑母妃疼我!”,说完,还真的就径自坐在了淑太妃的身边。

德妃却不情愿了,不过,仍旧是拉着瑜王妃的手不肯放。

“怎么,姐姐想两个王妃都是你家的?”,淑太妃用帕子掩嘴而笑。

“既然这样,京城里这么多大家闺秀,再挑一位侧妃也不错!”,淑太妃笑道。

瑞王妃脸色顿了顿,不过,面上依然保持着笑意,她知道,这不过是淑太妃在打趣罢了。

德太妃果然道。

“那可不行!”

“我的孩子,断不能这般!”,德太妃理直气壮地说道。

淑妃听罢,眼神里的笑意和钦佩都多了几分。

随即转过脸,对瑞王妃说道。

“听听,你婆婆可是亲口说了的,将来,要是她不兑现,我们可不依!”,淑妃这话一出,众人都笑了。

一时间,屋子里欢声笑语。

因为一屋子都是女人,瑜王给德太妃见了礼,也就出去了。

室内,只剩下一介妇人,还有德太妃的孙女儿,小郡主。

“怎么不见世子爷?”,淑太妃一脸狐疑地问道。

而不等德太妃说话,小郡主就用那奶声奶气的声音说道。

“哥哥说要上学堂,不可以陪我和娘亲祖母玩!”,小郡主奶声奶气地依偎在祖母身边说道。

淑太妃一见,不过三四岁的小人儿,就这般冰雪聪明,口齿伶俐。

现在是七八月的天气,小郡主身穿金丝八宝大红夹衫,梳着娃娃头,一张圆圆的小脸蛋,粉雕玉琢,一双大眼睛如黑宝石一般晶莹剔透,小小的人儿,别提多讨人喜欢了。

“哎呦,我们婉儿真乖,来到淑祖母这边来!”,淑太妃一见,心都要化了。

小人儿一听,果真扭着圆圆的小身子,快步走了过去。

淑太妃将小孙女搂在怀里,满眼的疼爱。

……

“听说,中秋的时候,京城最大的戏园子要开新戏,席位都快订满了,我让瑞儿去定了一个最大的包间,到时候,咱们都去,妹妹你说好不好?”,德太妃笑道。

淑太妃这几年,跟着德妃,在京城的戏班子里,不知道听了多少名曲。

也爱上了听戏,这时,一听有戏班子开新戏,两眼瞬间放光,当下就应了。

“还是你消息灵通,你要不说,我可不知道,这段日子真是忙坏了,到时候,中秋节,咱们少不得要好好热闹热闹!”,淑太妃笑着应了。

随即,又转过身子,拉着瑜王妃和瑞王妃的手,笑道。

“到时候,你们两个也去,咱们好好热闹一天!”,淑太妃兴致很高。

两位王妃自然是点了点头,随即,淑太妃又看向德太妃。

“既然,姐姐你定了包间,那我少不得要定一桌吃食了,这府里的厨子,做来做去就那几个口味,咱们既然都爱吃福满楼的菜,到时候,我就出银子,挑几样最好的菜,最好的点心,都定几样,摆在桌子上,好好玩,如何?”,淑太妃兴致盎然。

德太妃听罢,也是两眼放光,连连叫好。

随即,又指着淑太妃说道。

“瞧瞧,我觉得,我都够会玩儿了,没想到,才出宫不过几年,你就比我会玩儿多了,到底还是你们大家出身的会享受!”,德妃朗声大笑。

对于自己出身卑微这件事,德太妃早已心怀坦荡,这本就没什么好丢人的。

而且,母凭子贵,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别人想说也没的说,不是么。

话音一落,一屋子人又是大笑起来。

“祖母,娘亲,我也去,我也去!”,依偎在淑太妃怀里的小家伙连连出言抗议。

出去玩儿?怎么能忘了她?

☆、924。第924章 番外之京城

“好,好!我们婉儿也去!”,淑太妃搂着小人儿,恨不得疼到骨子里去。

……

到了中秋节这一日,淑太妃和德太妃二人一大早就起身准备。

淑太妃坐了马车,带着瑜王妃,先是去瑞王府德太妃那里蹭了一顿早膳,又往园子里逛了一圈儿消消食儿。

一行人行走在后花园。

德太妃和淑太妃自然走在最前头,两位王妃领着小郡主,走在后头,身后还跟着众位丫鬟婆子。

“这里的菊花开得这样好,你们府里园艺师傅的技艺可真不错!”,淑妃笑着赞叹道。

说话间,目光还紧紧盯着面前的一大片花海。

这里头的菊花,有黄色的,紫色的,甚至,竟然还有极为珍稀的绿色的,可见,这个花园,是花费了心思的。

“是瑞儿请来的师傅,这孩子心细,我从来没管过!”,德妃一脸满足地笑道。

淑太妃又道。

“我们瑜儿可从来不管这些,不过,瑜儿媳妇可是个好的,家里上上下下,井井有条的!”,淑太妃也是一脸笑意。

不过,二人说着说着,就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当初被遣散出宫的那些女人。

“我从小就出身不好,我从来不觉得,我自己会有多幸运,现在,儿子媳妇和和美美,孙子孙女也都有了,也算是,儿孙绕膝了!”,德太妃忽然长叹一声,随即感慨道。

脸上眼底,尽是满足。

现在,她是偌大的瑞王府的老太妃,上至王爷王妃,下至丫鬟婆子,哪一个不是小心翼翼的伺候着。

儿孙绕膝,金玉满堂,那些京城里的世家大族的老太君,也不过如此了。

甚至,她身为先皇的妃嫔,当今的太妃,品级又是正一品,太后又不在了,因此,即便是皇后娘娘,也得念着个长辈的情分的。

“我这一生,也算是完美了,瑞儿争气,皇上又心怀仁义,善待我们母子!”,德太妃心里止不住的感慨万千。

她这么一提,淑妃也颇为感慨。

“当初进宫,我就做好了老死宫中的打算了,我就没想着还能出来,如今,我也算是儿女双全的人了!”,淑太妃也笑着感慨。

她自从进宫,好像就没被皇上正眼瞧过,除了最开始得宠,到后来,基本上,所有的宠爱,都被太后娘娘占去了。

她不是没有恨过。

凭什么,都是女人,她就万千宠爱在一身,而她,只能这样,等着老死宫中,她不服气。

可到后来,不服气又能怎样,有了女儿,接着又有了儿子。

哪怕是为了孩子,她也要忍。

只是,没想到,如今,她自己儿女双全,过着受人尊敬,尊贵无比的生活,可太后娘娘,却是早早地去了。

“当年,太后娘娘宠贯后宫,一连近十年,皇上都不曾再踏入别的宫门,可谓是历朝历代都没有的,只是,没想到,太后娘娘的福气,竟然这般浅薄,刚刚熬出头,年纪轻轻的,就这么去了……”,淑太妃说着,眼角有泪光划过。

人都没了,还计较那些个什么是是非非,又有什么意思。

德太妃脸色也不大好看。

“许是中秋团圆节,咱们姐妹又不得团圆吧,你看,我们俩这是做什么!”,德太妃说着,用帕子擦了擦眼角,又重新笑着说道。

淑太妃也吸了吸鼻子。

“好了好了,都过去这么久了,咱们也不提了!”,淑太妃又重新展开笑颜。

“就是,太后娘娘去了之后,皇上亲自哭灵,将她和先皇葬在一起的,他们一对夫妻,也算是伉俪情深,团团圆圆了!”,德太妃又笑道。

不管怎样,今日,都是团圆节。

当初,董如怡在董家救董夫人的时候,中了毒,原本齐恒琮,也就是皇上,要去救的,却不料,遇到了齐弘烨。

震惊过后,齐弘烨让儿子不要声张,将董如怡抱走之后,又让儿子做出一番太后为了救治母亲,被毒人所害的迹象。

为董如怡脱去了身份,齐恒琮见父皇这般说,自然没有不同意的。

因此,也就有了后面的事。

“好了好了,时候也不早了,戏园子都要开张了,只怕,我定的席面也快要送到了,咱们快出门吧!”,淑太妃笑道。

德太妃笑着应了,一行人往花园外走去。

……

两位太妃一辆马车,两位王妃一辆马车,丫鬟们一辆,婆子们一辆,再加上护卫,马夫等人,足足有上百人,一行人乌泱泱从路上走过。

到达戏园子之后,老板亲自将一行人迎入豪华包厢,席面果真已经摆上,众人落座,上茶之后,戏才开始。

“祖母,娘,婉儿要吃这个!”,小郡主叽叽喳喳,指着桌子上的一盘点心。

“好好好!”,瑞王妃搂着女儿,心都要化了。

连忙亲自拿着桌子上的糕点,给婉儿递过去一个。

“两位太妃,这是我们掌柜的送上的香茶,不成敬意!”,一个小丫鬟捧了一壶香茶上来。

德太妃和淑太妃点点头,小丫鬟才将茶壶放下。

是一盏精致的紫砂壶,明亮金黄的茶水从里紫砂壶里徐徐倒出来,茶香瞬间溢满整个包间。

这茶,一看就是价值不菲,掌柜的出手果然大方。

“太妃娘娘,王妃娘娘慢用!”,小丫鬟给每个人斟了茶,这才恭恭敬敬离开。

席面上,热气腾腾的菜肴,精致玲珑的各色点心,琳琅满目。

“这出戏,据传是民间的真实故事,戏园子里将它改编成了戏!”,德太妃十分了解。

“原来如此,要不是你说,我还真不知道,有这么一出戏!”,淑太妃一边端着一碗莲子甜汤喝着,一边笑盈盈地说道。

身后,五六个小丫鬟随身伺候着,席面上丰盛的美食,雅致的包厢,对面戏台子上,咚咚锵锵的热闹声,台下时不时的叫好声,小郡主叽叽喳喳的嬉戏声。

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有滋有味儿。

就如同两人现在的生活一般,富足,尊贵,儿孙绕膝,金玉满堂,这样的日子,只怕,持续一辈子,都不会厌倦……

☆、925。第925章 番外之董府 1

这几年,董府的变化也极大。

当年,董夫人醒来之后,董文渊心知,若是告诉母亲大姐已经死了,只怕,好不容易救回来的母亲,会直接一命呜呼。

因此,董文渊也不敢隐瞒。

将皇上和三公主没死,而是隐居在忘忧谷,这一次,也是皇上将大姐给救走了,这些消息,通通一股脑儿地告诉了董夫人。

一开始,董夫人丝毫不相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