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士无双-第2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排长感动的眼泪哗哗的,啥也不说了。

第二天,西北军的连排长们一窝蜂的都来了,依然受到同样接待。

第三天,营长们也偷偷摸摸的来了。

第四天,团长也来了,还是陈子锟的老相识,紫光车厂的洋车夫王栋梁。想当初老实憨厚的长辛店农夫现在已经是上校团长了,依然摆脱不了那股土气,吃饭呱唧呱唧响,学冯大帅的派头,系着绑腿穿着粗布军装,当团长的到底不同凡响,点了两个娘们****了一把,还把花车里库存的白兰地都给喝光了。

陈子锟听到风声亲自来会王栋梁,一见老东家,王团长眼泪都下来了:“老板,俺们过的苦啊……”这就倒开了苦水。

西北军的日子过的实在苦,冯玉祥的地盘大,几乎占据了整个西北,宁夏青海甘肃陕西这些省份本来就穷,西北军兵马又多,几十万口子人吃马嚼的,谁能养起,别说普通士兵了,就连王栋梁这样级别的军官,日子也过的紧巴巴的,手头存款不过几千大洋,连媳妇都没娶上。

“俺们西北军的弟兄打仗是能打仗,就两点不行,一是见不得女人,见了女人就走不动路,二是见不得钱,见了钱眼睛就睁不开了。”王栋梁说着,又闷了一口酒,这可不是山东产的金奖白兰地,而是陈子锟从南泰带来的透瓶香,度数高着呢。

王栋梁喝大了,舌头都不听使唤了,不过说话却不糊涂:“起初吃粮当兵,就是觉着总司令厚道、靠谱,不欺压老百姓,可现在看来,总司令干的这些事,那是人干的么,背后捅刀子啥的就不说了,把咱们这些当师长旅长团长的,当孙子一样打骂,一点面子都不给,这也忍了,可弟兄们连口饱饭都吃不上,你说这算咋回事……”

说着说着,声音越来越小,渐渐打起了呼噜。

次日,王栋梁回了自家阵地,留下一份作战计划,上面标明三日后会有一次大规模的进攻行动。

三日后,江东军严阵以待,零点,枪声大作,炮声隆隆,可没有一发子弹,一颗炮弹跑到江东军的阵地上,合着全是朝天放的,于是这边也配合了一下,朝天射击,双方“激战”大半夜,伤亡为零。

此后,双方即有了默契,打仗再不动真格的了。

中原大战如火如荼,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在继续,早在冯阎宣战之时,关外的张学良便一边通电调停,一边增兵热河、山海关,张氏的倾向,直接决定战局的胜负,于是乎,各方代表云集奉天,冯玉祥的人,阎锡山的人,汪兆铭的人,当然也少不了蒋介石的人,事后张学良和陈子锟打麻将的时候把这事儿当笑话谈,说阎锡山的代表只带了五千块钱来活动,冯玉祥的代表干脆一个子儿没带,而蒋主席派出的吴铁成,带了足足二百万元到处活动。

双方财力如此差距,反蒋一派焉有不败之理,这个细节,也决定张学良的选择。

八月初,反蒋派又出幺蛾子,阎锡山和汪兆铭在北平召开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会议,决定另组中央政fǔ,推举阎锡山为国民政fǔ主席。

九月九日,阎锡山在北平怀仁堂宣誓就职,俨然当起了国家元首。

此时张学良在关外宣布东北军总动员,对阎冯用兵,消息一出,形势急转直下,阎锡山只当了九天国民政fǔ主席就狼狈下野,退回山西老窝,平津直隶拱手让给张学良。

冯玉祥收缩兵力,做困兽之斗,但军心动摇,各谋出路,降的降,跑的跑,几十万西北军转瞬就垮了。

中原大战历时八个月,动员一百四十万兵力,伤亡二十五万人,惨烈远胜北伐,阎锡山失去了平津直隶察哈尔地方,晋军十万人被张学良收编,本人也下野去了大连,冯玉祥更惨,损失了九成兵力,从此一蹶不振,汪兆铭则取到逃往香港,继续从事反蒋大业。

收获最大的是张学良,几乎兵不血刃拿到了平津直隶,本人荣升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地位仅次于蒋介石,年仅三十做到如此位置,可谓年少有为。

而陈子锟则收编了包括王栋梁团在内的几万人枪,接管了豫东、皖北一些地盘,实力进一步扩充,蒋介石不忘他在困难时施与的援手,承诺给陈子锟国民政fǔ委员、军政部次长的位置。

而此时的陈子锟已经意兴阑珊,对加官进爵没了兴趣。

省城,枫林路官邸,绿草如茵的花园内,摆着白色的枫木桌椅,陈子锟一袭白西装翘着二郎腿翻看着《淮江报》,嫣儿已经长成一个胖嘟嘟的小丫头,在草地上疯玩,王大妈在后面追她,累的气喘吁吁。

“王大妈,您老歇一歇吧。”陈子锟劝道,自打从北京搬来江东后,王大妈的身子骨愈加的结实了,虽然,名义上是佣人身份,但府里上上下下都把她当老太太敬着,吃穿不愁,身体自然好,不过老人家庄稼人出身,闲不住,就主动揽起照料小姐的活儿来。

“小祖宗,你慢点跑。”王大妈虽然累的直喘,但心里乐滋滋的,走到陈子锟身边坐下道:“我那个儿子若是活着,怕也有孩子了。”

“我帮你留意着呢,高碑店老家一有消息,咱这边就知道。”陈子锟宽慰她道。

王大妈刚想唠两句,阎肃和龚稼祥来了,她便回避了。

“参谋长,龚总裁,你们看看报道,中原大战,战沟,尸骨遍野,禾稼未收,房屋倒塌,十室十空,瘟疫流星,旱灾兵祸匪患肆虐,灾民一千五百万,每天饿死一千人,中国这是怎么了!”陈子锟敲着报纸,摇头叹息。

阎肃道:“我正是为此事而来,北泰难民激增,足有三十万之众,而且每天都在增加,粮食不够吃了。”

陈子锟道:“不够就买,进口美国小麦,暹罗大米,总不能看着人饿死吧。”

龚稼祥道:“财政枯竭,没钱了。”

“钱呢,都用在什么地方了?我需要看支出报表。”陈子锟沉声道。

龚稼祥早有准备,拿出厚厚一叠纸来,尽是陈子锟签过字的批款单和报销单,军费开支是最大头,然后是北泰建设款项,设计费、施工费、材料款、监理费、购买机器设备的支出,收容难民、开设粥棚、学生免费午餐,政fǔ公务员薪水等等,林林总总不下数百项,总开支高达七百万之巨。

陈子锟头都大了,每笔开支都省不得,这可如何是好。

“再发公债不行么?”他试探着问道。

“公债发行的够多了,信用透支也要有个额度,万一银行出现挤兑风潮,后果不堪设想。”龚稼祥立刻打消了他的这个念头。

陈子锟再次将目光投在支出报表上,最终落在军费开支一项上,江东军现在越打越多,竟然有十五万之巨,吃喝拉撒每月都是一笔天文数字的开销。

~

第十章陈子锟高升

章节目录'第十章陈子锟高升——

见陈子锟的目光久久停在军费开支上,阎肃心中一寒,问道:“主席,不会是想遣散部队,节约开支吧?”

陈子锟道:“烽烟四起,恰逢乱世,手上好不容易有了几个兵,哪舍得遣散,不过江东地方太小,土地贫瘠工商业不发达,确实养不起这么多兵,弟兄们在我麾下憋了这么许久,也该撒出去活动活动身手了。请使用本站的拼音域名访问我们。”

阎肃喜道:“主席,你终于想通了。”

陈子锟道:“啸安,不是我想通了,是情势逼着人走,我没有统一全国的能力,逐鹿天下非我所愿,但让弟兄们都有一个好的归宿,也是我的夙愿,将来之天下,必然是蒋介石和黄埔系的天下,老盖和老陈都是野路子出身,若不趁早向中央靠拢,搏个军功出身,迟早被当作杂牌处理的。”

阎肃道:“那么,弟兄们应该向何处发展?”

陈子锟道:“这里面的名堂多了,各省的位子都有人瞄着,相邻几个省是没戏的,西北的省份太穷,也没啥意思,放眼全国,唯有广东是块宝地,粤人自恃革命先驱,不把蒋中正放在眼里,中央与广东,迟早一战,咱们秣马厉兵准备着,到时候再弄几个省主席干干。”

说着拍了拍阎肃的肩膀:“啸安兄,你也准备准备,等着接我的位子吧。”

阎肃道:“昆吾,你不会这么早就想收山吧。”

陈子锟道:“我倒是想收山退隐,可是我不在前面顶着,弟兄们的日子不会好过,所以我打算接受蒋主席的任命,到南京去,去当国民政fǔ委员和军事部副部长。”

阎肃和陈子锟搭档多年,接任省主席自然在情理之中,但他卸任参谋长后留下的空缺如何填补却是一个大问题。

“啸安,依你之见,谁来主持军队比较合适?”陈子锟很想听听他的意见。

阎肃似乎早已考虑过此事,侃侃而谈道:“江东军分三大块,盖龙泉和陈寿两人麾下俱是江北老弟兄,还有一块是咱们自己培养的军校生和后期收编的武装,论资历,老盖和老陈不相上下,谁上去都不好,曾蛟警察厅那一块就够他管的,也安排不上,以我之见,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不如找个大家都能接受,蒋中正也能认可的人做参谋长。”

陈子锟立刻猜到了人选:“你说陈启麟?他太年轻了吧。”

阎肃笑道:“他若是城府很深,手段老辣,我倒是不敢推荐了呢,正是因为他年轻,资历不够,军队依然掌握在你手里,他又是黄埔一期生,蒋主席的学生,正宗的中央军,咱们江东军有他坐镇,将来裁撤编谴就都好办了。”

陈子锟道:“就照你说的办,下个月我就去南京赴任。”

嫣儿跑过来,仰着小脸问:“爸爸,你要去南京了么?啥时候回来?”

陈子锟道:“宝贝,咱们一起去,以后就住南京了。”

嫣儿摇头:“不去,妈咪说了,南京夏天热,不舒服。”

陈子锟笑道:“暑假咱们可以回来啊。”

……

1930年秋,陈子锟卸任江东省主席之职,赴南京就任国民政fǔ军事部副部长,因为部长是冯玉祥兼任的,而老冯和南京政fǔ水火不容,所以陈子锟实际上是军事部的当家人。

但国民政fǔ委员的位子,却没有如愿以偿的坐到,蒋介石为了给张学良争取这个位子,已经和胡汉民撕破了脸皮,甚至不惜以辞职相威胁,这种形势下,陈子锟自然希望落空,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也算没有白来南京一趟。

经陈子锟推荐,阎啸安就任江东省政fǔ主席一职,陈启麟晋升陆军少将,委任为江东省保安司令部参谋长,保安司令一职,依然由陈子锟兼着。

盖龙泉陈寿曾蛟等人虽然职务没有变化,但实力大增,都是领兵数万的大将,只要有仗打,还愁不能升官发财么。

南京政fǔ的军事部长是个虚职,谁的部队也调不动,唯一的好处是加官进爵,从地方到了中央,成为正儿八经的中央大员,陈子锟的军衔也经过正式诠叙,从北洋的陆军上将,转为国民革命军的一级上将。

**的军装也发生了变化,从灰色大檐帽中山装改成德式山地帽、暗绿色呢子制服,军衔采用领章,将军为金色光板缀三角星徽,配武装带和佩剑,当然只有高级军官和中央军才有资格换装,杂牌部队依然是老式打扮,只不过把帽徽军衔换了而已。

军事部没什么具体工作,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更是闲的蛋疼,不过陈子锟乐得如此,他把主要精力都倾注在北泰的建设上,龚梓君性格柔弱,不能胜任县长一职,陈子锟便将他调到省府去做金融委员会主任,又从北方请了一位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县长来。

这位新县长叫何其巩,安徽桐城人,原来是冯玉祥的秘书,后被推荐为北平市长,在其任内,北平市政fǔ及附属机构没有贪污腐化的案例,可见其魄力手段。

何其巩担任北平市长时间不长,即称病在家,陈子锟久闻他大名,派人持自己的亲笔信请他到南京一聚,提出自己的请求,何其巩年不过三十,军人出身,快人快语,要求陈子锟全面放权,自己才肯做这个县长。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请你做县长,自然是要仰仗先生的能力,断不是请一个泥菩萨来装点门面的。”陈子锟道。

两人意气相投,相谈甚欢,何其巩谈起自己的经历,居然和陈子锟有异曲同工之处,他幼时家贫,受过贵人相助,十八岁进北京闯荡,投笔从戎入冯玉祥部队当了一名文书,后去了苏联两次考察,见识颇丰,是西北军系十大文官之首。

陈子锟叹道:“克之兄孤身进京闯荡之时,小弟也从关外赴京,当过洋车夫,挑过大粪,后来入吴玉帅的部队当兵,咱们兄弟的境遇竟然如此相同,只是在北京竟然没有碰过面,实在可惜。”

何其巩道:“现在相识也不晚啊。”

两人仰天大笑。

当晚,陈子锟摆酒款待何其巩,酒逢知己千杯少,喝的酣畅淋漓,犹不觉醉,何其巩喝的浑身发热,向陈子锟讨了一柄宝剑,脱了上衣,在院子里且歌且舞,竟然使的一手绝好的太乙玄门剑法。

陈子锟奇道:“克之兄,你的剑法哪里学来的?”

何其巩道:“幼时得贵人相助,教我识字,教我习武,剑法就是那时候练就的。”

陈子锟心中一动:“你可记得贵人的姓名?”

何其巩道:“说来惭愧,那贵人资助了许多幼童,我因资质太差,半途而废,不过恩人的尊姓大名还是铭记在心的,他就是光复会陶成章。”

陈子锟笑而不语,从脖子上取出一枚玉牌,上刻“昆吾”二字。

何其巩瞳孔微微收缩,也从衣领内拉出一枚相同款式的玉牌,上刻“克之”二字。

原来何其巩也是当年光复会培养的种子之一。

两人重新见礼,从此以兄弟相称。

……

年关将近,江东省城却不大太平,据说有位江洋大盗来到此处,作案十余起,专门糟蹋深宅大院的清白女子,警察厅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就是破不了案子,一时间人心惶惶,谣言四起。

枫林路官邸,姚依蕾和鉴冰也听下人说起了此事,传的有鼻子有眼的,说那采花大盗练过轻功,两丈高的围墙,蹭蹭两下就上去,能踩着池塘里的荷叶飞过水面,一手暗器功夫更是了得,什么金钱镖、梅花针,无人能敌。

对这些传言,姚依蕾嗤之以鼻:“一个小蟊贼罢了,整这么大动静,真不知道曾蛟怎么当的这个警察厅长。”

鉴冰道:“听说此人专门盗窃高门大户,确实有些胆量,老爷不在家,他若是偷到这边来,如何是好?”

姚依蕾冷笑道:“我的虎头****很久没开张了,他不来便罢,来了就是有来无回。”

话虽这样说,姚依蕾还是打电话给曾蛟,让他派了一队巡警加强枫林路的警卫,又让官邸卫队夜里加双岗,子弹上膛,电网通电。

一连几日那江洋大盗没有继续作案,老百姓紧绷着的神经又松弛下来,大街上也渐渐有了一些年的味道,买年货的小摊到处都是,家家户户忙着备年货,商人们忙着收账,在外奔波的旅人也忙着往家赶。

这天下午,嫣儿闹着要上街去玩,姚依蕾和鉴冰正在家里开了两局麻将,陪着阎肃、曾蛟、陈启麟、盖龙泉、陈寿的夫人们打牌呢,哪有闲空带她上街,于是让王大妈带着一个丫鬟一个护兵,抱着嫣儿去玩。

府里的汽车将他们送到省城大街附近,王大妈抱着嫣儿在前面走,丫鬟和护兵在后面跟着,街上满是琳琅满目的玩意儿和小吃,嫣儿目不暇接,看了这个要那个,开心的不得了。

正吃着糖葫芦,忽然看见有人耍把式,嫣儿闹着去看,王大妈抱着她过去,挤开一条人缝,看到圈里摆着刀枪剑戟流星锤,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正在翻跟头,那跟头翻得叫一个漂亮,如同风火轮一般眼花缭乱,随着锣声一连翻了十八个,气不喘脸不红,站定一抱拳:“老少爷们,咱们初到贵宝地,不懂规矩,有什么不周之处,还请大爷大叔们海涵。”

声音清脆中带着童稚,周围一片喝彩,敲锣的是个身材高挑的女子,箭袖劲装打扮,两鬓隐有银丝,正含笑看着男孩。

~

第十一章青姨

锣声又起,这回小男孩耍了一路猴拳,上蹿下跳、挤眉弄眼,真如一只调皮的小猴子般,看客们一阵叫好,嫣儿也乐的咯咯直笑

王大妈问他:“嫣儿,小哥哥打拳好看么?”

嫣儿点头:“好看”

“比爹爹打得好看么?”

“嗯,比爹爹打得还好看”

“小哥哥打得这么好,嫣儿是不是要谢谢人家啊”

王大妈心善,最见不得小孩子吃苦受罪,这男孩十岁上下,穿的青布棉袄,补丁摞补丁,但是洗的很干净,浑身上下透着利索,一双眼睛晶亮,就是鼻子红红的,挂着晶亮的鼻涕,脚下一双撒鞋露出通红的脚趾头,冻得跟小萝卜似的

小男孩让王大妈想起自己失散多年的儿子来,鼻子就有些酸,心道这寒冬腊月的,小孩子吃不饱穿不暖的咋办啊

猴拳耍完,男孩鼻尖上沁出细密的汗珠,看得出是使了真功夫的,那女子又下场耍了一套剑法,一团银光环绕身体,水泼不进,是赢得一阵喝彩

完了,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