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捕本色-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妃楚楚动人又令人怜惜的神色微微收了收,露出些许狐疑,斟酌地说道:“你自然是要杀了本宫灭口!”

成青云微微眯眼,立即追问,“我为何要杀你灭口?”

萧妃定了定,轻声说道:“因为本宫怀疑,你就是杀害沈太妃和三公主的凶手!”

成青云顿住,一瞬之后,突然很想笑,她隐忍片刻,收起了轻轻上扬的嘴角,问道:“哦?萧妃娘娘为何怀疑我就是凶手呢?有什么证据?”

“证据就是驸马的指控,还有在密室时,你带了短剑,而你的短剑上又染了血迹。”萧妃说道,“其实不知是本宫一人怀疑而已,恐怕其他人,包括嘉仪公主、驸马,还有平王殿下,也在怀疑你吧?”

“既然如此,为何我只杀你灭口呢?按照萧妃娘娘如此推断,我不应该把这些怀疑我的人都杀了灭口吗?”成青云蹙眉。

萧妃正欲辩解,成青云先发制人,不给萧妃说话的机会,直接看向皇帝,厉声说道:“皇上,皇上命臣调查沈太妃和三公主被害一案,如今臣已明白一切原委,也知道真凶是谁。”她微微抬起下巴,精巧的下颌线条柔软却倨傲,“既然萧妃娘娘说我就是凶手,我无论如何辩解都没有办法洗脱嫌疑,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出凶手,还自己一个公正清白!”

她的声音清和如山涧,清丽而铿锵,掷地有声,气沛声洪。声音虽不大,可气势迫人,不容小觑。

众人齐刷刷地看向她,她那道被纱幔轻掩的身影模糊隐约,却仿佛如高山流岚之中的青松,孤傲挺立,立于绝壁之上,遗世独立,气势如虹。

萧妃与萧衡脸色同时一变,蓦然间阴沉下去,诧异又阴冷地看着成青云。

“成大人真的已经知道谁是凶手了吗?莫不是为了狡辩,故意杜撰出来的吧?”萧衡半信半疑地问道。

成青云只稍稍看了他一眼,眼神淡漠得如同不把他放在眼里,只是轻描淡写地说道:“萧都尉只听我细细分析案情就可。至于作案手法,作案时间和凶手,我只想奉劝一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若是想要算计我,给你一个忠告——那就是彻底把我打垮,否则我会让其永无翻身之日!”

萧衡轻蔑一笑,双眸敏锐犀利地沉了沉。

南行止神色复杂地看着成青云,一时百感交集,酸涩之中,又有着浓烈的欣慰。

或许他人不知成青云如何成长的,他却是一清二楚。

她做捕头时,被人小看,被官阶高的人轻视。她做员外郎时,被人质疑能力,甚至因断错案,她险些自我放弃。她不过官阶六品,要面对的,却是这京城之中权大势大的官僚门族。她不是万能的人,也会害怕,也会自卑,也会不安,更会失去信心,甚至想要退缩。

她的成长,是一次又一次的涅槃换来重生,如今她能傲然站在这大殿之上,他内心既宽慰,可有又无限的怜惜和心疼。

她原本可以不必如此,终究是他,将她卷入了这一场场风云之中。

成青云目光如铁,沉毅睿明,只是坚定地看向皇帝,说道:“皇上,事已至此,请皇上召集中秋当晚涉案的所有人,臣今日就揭开一切真相,为死者讨一个公道,也为自己争一个清白!”

萧妃脸色惊疑不定,一时六神无主。

皇帝的脸色依旧看不出任何喜怒,他轻轻地摩挲着盘龙浮云的袖口,轻声说道:“朕准你所求!”

事关重大,无关人等纷纷退避,中秋当日的涉案人,陆陆续续到达这萧妃的寝殿之内。

嘉仪公主、驸马、成青岚、南澈、李胜。还有本就在此殿宇之中的南行止、成青云,以及萧妃、彩月。

不大的寝殿人潮涌动,议论之声此起彼伏,众人惊疑困惑,面面相觑。

南行止静静地站在成青云身前,置于身后的手微微握紧。

成青云微微垂眸,静静地看着南行止轻握的手,忽然间有些茫然。沉默间,忽然察觉有人靠近,她愣神抬头,发现成青岚不知何时在她身侧坐下。

皇帝命人赐了座,其余人也纷纷入座。成青云深深看了成青岚一眼,眼底情绪意味不明。

成青岚对她轻轻一笑,轻轻颔首。成青云抿唇,轻轻垂眸,有意无意地避开他的注视。

待皇帝再次开口,众人才立刻安静下来。

“人已经到齐了,成青云,破案吧!”

第220章 前因后果

殿宇内暖香熏人,阵阵暖气岁流通的微风轻轻缓送。

仅仅以纱幔之隔,气氛却截然相反。

萧妃已被人伺候着更衣洗漱,妆容整齐地半倚在床头,或许是受伤的缘故,她精神不济,神色憔悴。但那双修长的双眼明亮迫人,隐忍的情绪似暗潮,深藏眼底。

皇帝起身,目光沉沉的扫过众人,最终看向成青云,说道:“成青云。”

成青云站在殿宇中央,身旁两侧便坐着沉静却急迫地想知道真相的涉案众人。她向皇帝行礼,“微臣在。”

皇帝开口,众人纷纷安静下来,“人已经到齐了,破案吧。”他沉声说道:“你是朕钦点的,这皇宫之中,近日出现一桩桩一件件血案,朕早就想趁机肃清皇宫。今日,朕就借你之手,清一清这宫中的牛鬼蛇神!”

“是,”成青云站定,看向皇帝,早已在脑海之中整理好的思绪,她说道:“这一桩桩、一件件的血案,看似错综复杂又无甚关系,但其实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可能是巧合,有的可能是蓄意谋杀,臣需要一件件说清楚。”

“好,”皇帝点头,“你就按照你所查所知的方式说,其余人若有疑虑,尽管提出来。”

成青云沉了沉眸,抿唇说道:“那么臣,就从中秋夜宴当晚开始说起。”她顿了顿,沉缓地继续说道:“也就是从沈太妃之死开始说起。”

众人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她身上。

她缓缓地抬头,清晰地说道:“中秋当晚,沈太妃在拙政苑中被人杀害,而当时在拙政苑之中的人,却没有一个人能够有机会去作案。且当时在高台上放飞孔明灯的人,都有不在场证明,这的确,是此案最大的一个疑点。”

嘉仪公主蹙眉,困惑地说道:“既然如此,那么难道就没有人能去杀了沈太妃?”

萧妃冷声说道:“可在成大人的坐席之上发现了染有血迹的匕首,这又如何解释?”

话音一落,一道道质疑的目光似冷剑般向成青云投来。她脊梁微微僵硬,她定了定,轻嘲一笑,“是啊,我若是杀了人,就算没有时间处理凶器,也不会蠢到把凶器放回自己的位置上。何况,沈太妃的席位离我的席位其实很远,就算要藏,也藏得安全一点或者干脆随手藏在最近的席位上。时间那么紧迫,我何必舍近求远把凶器放到自己的席位上呢?”

嘉仪公主似信非信,沉思片刻,斟酌却冷漠地问道:“你的意思就是当时有人杀害了沈太妃,并且将凶器藏在你的席位上,想要嫁祸于你?”

成青云沉默地看了她一眼,不置可否。

“中秋当晚,在宫宴之后,宫外的官员先行离去,其后皇上和其余宗亲宫妃,依旧留在拙政殿相聚。宫宴结束之后,皇上携领众人离开拙政殿到高台放飞孔明灯,在放飞孔明灯期间,三公主回拙政殿寻沈太妃,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现沈太妃被人刺杀。”成青云平淡而冷静的陈述着当晚的情况,简单的描述却让人感觉当晚的欢情和惊恐依旧历历在目。

“从拙政殿到殿宇前的高台放,再放飞孔明灯,也不过是半刻钟的时间。而凶手要杀害沈太妃并且不被人发现,作案的时间恐怕更短。而且,当我们进入殿宇中,发现被刺杀的沈太妃时,沈太妃当时还未彻底断气。由此两点,可见凶手作案的时间很短,且十分仓促。”成青云说道。

“这么说来,凶手只能是趁着所有人离开拙政殿到高台这段时间去杀沈太妃了?”皇帝若有所思,沉声问道。

“不错,”成青云笃定地点点头,“当时所有的人包括宫人,都随各自的主子离开拙政殿,但是只有沈太妃因为身体不适留在了拙政殿之中。而她的侍女,也因为要和三公主去取孔明灯而被沈太妃支走。那短暂的时间里,只有沈太妃一个人落单。所以凶手,自然要趁着沈太妃落单的这短暂时间,将她杀害。”她抿唇,继续说道:“可能凶手很清楚,等所有的人将孔明灯放飞完之后,就会有宫人回到殿宇之中收拾整理,所以更加要利用这短暂的时间。”

“可你也说了,当时所有的人都在高台上,而且,每一个人都有不在场证明。”萧妃冷淡而轻柔地说道,“你方才的推断,难道就一定成立?”她轻笑,“成郎中前后所说的话和所调查的事实很矛盾,怎么能让人信服?”

萧妃话音一落,殿宇之中有片刻骚动与混乱,众人交头接耳、面面相觑,但此刻众人急于知道真相,也很快安静下来。

隔着薄薄的一层纱幔,萧妃的身影绰约模糊,十分不真实。成青云目不转睛地看着,目光锐利得仿佛要刺透纱幔,狠狠地落在萧妃的身上。

“前后的推论矛盾,并不是推论结果有问题,而是凶手的作案巧妙手法而已。”她的心声音平静似水,“许多的凶手都会利用人的思维的漏洞迷惑众人,可是一旦查清凶手的作案手法,就能清楚地知道,其实再精明的手法,被破解之后,都粗糙得很!”

萧衡脸色淡漠,闻言轻笑,“这么说来,成郎中已经查清凶手的作案手法了?”

成青云立刻斩钉截铁地说道:“是!”

这掷地有声的一字,让人意外又感觉有些惊愕震撼。

“哦?”萧衡若有似无地笑了笑,“那么,在下洗耳恭听。”

成青云转头,眼尾轻轻地扫了扫萧衡。他端坐于座椅之上,双手闲适地置于扶手之上,平静而冷硬地看着她。

她恭敬地笑了笑,态度谦逊有礼,“既然如此,那我便为萧都尉解释清楚。”她转身面向皇帝,说道:“皇上,事出突然,微臣还需要一些时间准备物证和人证。”

“准,”皇帝沉吟片刻,点头应允。

成青云恳切地看向南行止,南行止双眼嗪着笑意,对她轻轻点点头。成青云微微抿唇,心绪稍定。

“物证劳烦由世子准备整理,”成青云微微颔首,又向皇帝行礼,“皇上,微臣还需一个人证。”

众人面面相觑,神色疑惑。嘉仪公主质疑而困惑地问道:“既然有人证,为何中秋当晚却没有人指认凶手?”

一句话道出了在场之人心头的疑虑,众人纷纷看向成青云。

成青云说道:“等人证到了,我再向各位解释。”

有人摇头,半信半疑。萧衡无声轻笑,对成青云冷然而视。

“人证是谁?”皇帝沉默片刻,终究沉声问道。

“回皇上,是钟灵郡主。”成青云说道。

皇帝蹙眉,疑虑重重地点点头,“传钟灵郡主。”

不过多时,南行止已准备整理好物证,钟灵郡主也进入殿宇之中,好奇又兴奋地环视一圈,又很神气地看着成青云,惊叹道:“青云,我再一次看你破案啦,还成了你的人证!简直太兴奋啦!”

她蹦跳着就要掀开纱幔,正欲走入寝殿,皇帝轻咳一声,钟灵郡主立刻挺住脚步,瘪了瘪嘴,赶紧欠身行礼,“钟灵拜见皇兄。”

“免礼,”皇帝平淡地说道,又为钟灵郡主赐座。

钟灵郡主入座之后,得意欣喜的看着成青云,雀跃地等待着成青云让自己作证的时候。

成青云从南行止准备的物证箱子中拿出一物,众人好奇而探究地看过去,却见她拿出的只是一盏孔明灯。

萧衡疑惑不解,虽然不屑,却警惕着成青云手中的灯。

“不知有谁注意过这盏孔明灯?”成青云轻轻地摸了摸孔明灯的灯罩,“这种灯罩材质普通,且图上绘制的颜料也并不贵重。但是皇宫之中所有物资的供给与分配都有记录,只要查一查这灯罩和颜料的出处和去处,就能查出这盏孔明灯出于哪个宫,出于谁人之手。”

俪贵妃起身,示意让身旁的宫女来检查孔明灯,随后又说道:“这种灯罩和颜料许多宫中都会有,而且并不贵重,说不定会有嫔妃赏赐下人。这样一来,其实出处能查,只是复杂麻烦些,得耗些时日。”

萧妃轻轻垂眸,虚弱而娇柔地半倚在床头,闻言轻轻地抓住身下的软垫。

成青云轻轻点头,“贵妃娘娘所言极是,虽说查出处会很费劲,而且查找的番外很大,也不够准确,但是……”她稍稍一停,轻柔的语调却让人的情绪随之起伏不定。

“但是什么?”俪贵妃问道。

成青云轻轻转动孔明灯,将绘制着嫦娥奔月图画的一面展示给众人看,“这盏孔明灯上的嫦娥,与我们平日里所见的嫦娥有所不同。”

“我看并未有何不同,”嘉仪公主依旧疑心未消。

成青云指着嫦娥眼角,“这幅画中的嫦娥,眼角多了一颗泪痣。”

“那又如何?”嘉仪公主急切又少许焦躁,正欲追问,身旁的驸马轻轻地按住她的手,对她摇了摇头,她欲言又止。

成青云只是淡淡地将在座的人轻轻扫了扫,便知道众人对她的质疑有多深。她垂眸看着奔月的嫦娥,说道:“我一开始,也并没有发现这颗泪痣的不妥,原本也以为,这只不过是绘画者的创意而已。可经过一段时日,再看这颗泪痣,却发现原本是殷红朱色的泪痣,变成了黑色。”

钟灵郡主闻言,立刻起身,贴近孔明灯仔细观察,她用手轻轻地摸了摸那颗泪痣,说道:“果然是黑色的,不注意看,还以为是墨水。”

第221章 残灯暗影

钟灵郡主好奇地看着嫦娥眼角的泪痣,又问道:“你说这颗泪痣会变色?从红色变为黑色?什么颜料会变色?”

成青云摇头,“郡主,这并不是颜料,颜料也只是会褪色,而不会变色。会从红色变为黑色的,只有血!”

“血?”钟灵郡主稍稍惊讶,错愕片刻之后,便立刻联系到案情,连忙问道:“人血?”

成青云沉缓地点头,“是,这盏孔明灯上的血,是在中秋放飞时染上的血……当时流血最多的,便只有被凶手杀害的沈太妃。”

“可笑,”萧衡闻言嗤然而笑,这突兀的笑声引得众人纷纷侧目。他冷然看着成青云,问道:“就算那孔明灯上有血,你又怎么证明那就是沈太妃的血?或者,你如何证明那就是人血?万一是其他动物的血呢?”他锋利的眉尾轻轻上挑,面如冠玉,却带着几分冷漠。

成青云早就知道,这画上血迹的线索,或许不足够有力,她立刻定下心神,说道:“萧都尉所言甚是,这画上的血迹,不过就是给鄙人查案提供了方向而已。中秋祈福所用的孔明灯沾上血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定是个忌讳,甚至很不吉利。我想,在座诸位,若是不小心在孔明灯上染了血,一定会放弃这盏孔明灯了,但是这盏孔明灯的主人却没有。”

萧衡蹙眉,“那又如何?万一放灯的人就是没发现染了血呢?”

“嘉仪公主,”成青云却将话题引到了嘉仪公主身上,“请问,你在放灯之前,可会仔细检查孔明灯?”

“当然,”嘉仪公主颔首,“孔明灯上写了心愿帖,若是染了血不吉利,万一心愿不成,反倒倒了霉怎么办?或者,万一孔明灯不小心是坏的,飞不起来怎么办?”

“所以,若是在放飞之前检查孔明灯,那么孔明灯上染血的可能很小。”成青云立即接话,“既然放飞之前没有问题,那么,这盏孔明灯或许是在被放飞时染上了血。若是放飞的人受了伤流了血,一定会发现。但是若是没发现,那便是,放飞的人不小心染上了血迹却不知情,放飞的时候,把血染在孔明灯上了。”

如此细微的线索和推测,让人听得有几分云里雾里,可到底还是明白了——很有可能,是放飞孔明灯的人手上染了血而不自知,所以将血染在了孔明灯上。

而中秋当晚,能有机会触碰到血的人,很有可能是杀害了沈太妃的凶手。

“未免太牵强了!”萧衡连连摇头,“成郎中这推测之中,其实含有臆测和巧合,根本就勉强附会得很。”

成青云愣了愣,蹙了蹙眉,“是,但是这盏孔明灯的线索不止这些。”

萧衡皱眉,沉默冷淡地看着她,眼底终于难掩怒意。

“一盏孔明灯而已,能有什么线索?”萧妃虚弱轻柔的声音似寒冬中微弱的风一样,虽然轻柔,却夹带风雪。

成青云不置可否,又将孔明灯拿起来,“诸位,可能看清孔明灯上的字?”她指着画图之上的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有人侧目,“中秋佳节,竟然写了这样一句悲凉哀怨的诗,真是有些扫兴……”

“这孔明灯上还有另外的字迹,也就是许愿贴。”成青云指了指那张许愿贴,又指了指那句诗,“这两行字,明显字迹不同,出自于两个人之手。”

“这也正常,”驸马说道,“那画和诗,或许是制作孔明灯的人写的,而许愿贴,自然是起伏许愿放灯的人写的。”

成青云轻轻点头,“可是我请世子查了这许愿贴上的字迹,却有意外发现。”

众人沉默,殿宇之内熏染暗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