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捕本色-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吏部侍郎见南行止出来,连忙迎了上去,拱手行礼。

南行止问道:“赵侍郎,在京城为官之人的卷宗,都在此处了吗?”

礼部侍郎立即回答:“是,凡是有品级的,都记录在卷宗之上。”

成青云稍稍怔了怔,心里的疑惑越发深浓。

若是在有品级的官员都由吏部记录在案,那为何找不到关于她父亲的记录?难道父亲并不曾当过官?或者……父亲成怀谷的身份是假的,他真实的身份,从来不曾告诉过她。又或者,这吏部有关于她父亲的卷宗,都被人销毁了?

吏部侍郎谨慎地看着成青云,又看了看南行止,问道:“世子可是要找什么人的卷宗?”

南行止与成青云对视一眼,说道:“刑部和大理寺的卷宗都在这里了吗?”

吏部侍郎立即让人来核对,核实之后,说道:“是,都在此处了。”

南行止若有所思,说道:“请你再仔细查证昭熙十七八年的卷宗,尤其是大理寺和刑部的。”

“是,”吏部侍郎立即让人去查阅。

成青云的心微微一蹙,惊愕又茫然。她没想到,南行止竟然已经看出端倪,知道她是想要查昭熙十七年到十八年的卷宗。

昭熙十八年,也正是成青云五岁那年。她与父亲离开京城,随后达到蜀郡。

五岁之前的记忆,成青云记得十分的模糊。五岁南下那一年,对于她来说,或许是整个童年的转折,那年的风雪和艰困,深深地烙在了她的脑海之中,以至于她忘了其他的事情,可离京时的情景,却历历在目。

南行止敏锐地察觉到她失神,却并没有揭穿。

与礼部尚书商议了片刻之后,他带着成青云离开。

昭熙十七年,禹王被判谋逆,被软禁于皇宫清华殿。昭熙十八年初,祥昭太子被禹王谋害去世,禹王被判斩首,禹王一府及其子女被流放。

昭熙十八年,成青云离京到达蜀郡,那时茫茫北方,千里冰封。

昭熙二十年,先皇去世,当朝天子南明德登基为帝,天子年幼,先帝遗诏,瑞亲王与三公辅政。

当朝天子在朝十年,如今年近二十,却还未完全掌权……

一路上,成青云思绪难定,直到南行止轻轻的握住她的肩膀,她才恍然抬头看着他。

“有心事不妨说出来。”他蹙眉,看着她。

被南行止得知自己是女人那几天,成青云惶恐不安,甚至想过亲自去向他解释,只求他就算要治罪,也不要连累青岚。入京为官,虽然一开始并不是她的意愿,但是欺瞒已成事实。后来发现南行止并未追究,她放心下来。

如今她要怎么说?难道告诉他,她怀疑自己并不是父亲亲生,而是逆贼禹王之后……

她脸色一白,低下头去。车内昏暗的光线将她眼底的阴翳涂抹得更加深浓。她眨了眨眼睛,说道:“世子,我没事……”

南行止浅笑,那双锐利的眼眸倒是依旧洞察秋毫般,灼灼地看着她。

“无妨,”他将手挪开,“以后再说也行。”

成青云抿唇,轻轻地点点头。

当天晚上,成青云便收拾好东西,与胡柴一同回了卫宅。

南行止并未多说什么,只是多吩咐了胡柴几句,让他保护成青云周全。

成青云回了卫宅,最开心的人莫过于清婉。

自从成青云开始查案,她便是三天两头地住在了瑞亲王府,清婉甚至担心她不会回来了。她又听卫则风说,成青云在追查罪案过程之中受了重伤,担心害怕得不得了,想要去看成青云,却因为自己只是个奴婢,无法进王府。

如今好了,她终于见着成青云了,而且她完全无损地回来了。

第170章 浮生小闲

成青云要收拾屋子,没想到这么些天不住人的屋子依旧纤尘不染。

窗外皎皎月色,月色如霜,映照而来,越发衬得干净的房间清静整洁。她只把衣物等放好,刚要点灯,清婉便端着热水进来了。

清婉眉开眼笑,淡淡的笑靥映得双眼明亮清澈。

“先生,热水准备好了。”清婉笑意吟吟地对成青云说道。

成青云将灯芯拨亮,满室淡淡流转的华光染上旖旎温暖的灯光。成青云坐下,示意清婉将水放好,便可以离去了。

清婉却舍不得离开,“先生,听说你受了重伤?”

成青云漫不经心地笑了笑,“是。”

清婉脸色变了变,“真是吓人,我听卫大人说,你都快要……快要死了……”她声音哽咽,“先生,你查案可真是危险啊。”

成青云摸了摸桌面,“我不在时,都是你帮我收拾屋子吧?辛苦你了。”

清婉轻笑,唇边的笑靥甜美,“不辛苦的,这本来就是我该做的。”她顿了顿,试探又小心地问道:“先生,今后你查案,都要长时间住在瑞亲王府了吗?”

成青云定住,立即摇头,“当然不是,我并不是瑞亲王府的人,也不是瑞亲王府的门客,我只是一个六品下的员外郎,长期住在瑞亲王府,会让人说闲话的。”

“哦……”清婉笑着点头,又问:“先生饿不饿?我煮了粥,蒸了鸡蛋羹。”

“我不饿,”成青云轻笑,可又不忍心拂了清婉的好意,便说道:“但是可以当做宵夜。”

清婉秀丽的眉眼立即笑得弯弯的,雀跃地蹦跳着去厨房。

成青云继续收拾包袱,一一将东西整齐的放进柜子或者匣子里。打开衣柜时,忽而发现衣柜抽屉里的锦盒。

盒子里放的是端午节南行止送她的长寿缕。她将锦盒打开,那长寿缕之上两颗珍珠浑圆皎然若月,她用手轻轻摸了摸,突然就笑了。

一切拾掇妥当之后,清婉也将粥和鸡蛋羹端过来了。她喝了粥,让清婉将鸡蛋羹去送给胡柴,清婉虽然不愿,但也送去给胡柴了。回来时委屈地对成青云说:“胡柴好凶,说话好大声,我一点都不喜欢他那么粗鲁的男人!”

“呃……”成青云愣了愣,说道:“胡柴只是生性豪爽耿直了些……并不粗鲁的。”

胡柴就住在她院子里,她方才也听见胡柴的声音了,清婉给他送夜宵,他分明很高兴,连说话的声音也不由得高昂欣喜。

看来清婉这小姑娘不喜欢男人太大声说话,否则就以为是在凶她,她得跟胡柴提个醒才是。

早早入睡,倒有些不习惯了。她静静地睁着双眼,呆怔地看着云影从窗棂之上姗姗移过,直至终于熬不住了,才昏沉地入睡。

次日破晓,京城的晨钟缓缓涤荡过京城,成青云有些恍惚地看着屋梁和淡淡的晨曦光色,这才记起这是回卫宅了。

院子里有了走动声,她起床梳洗,照了照镜子,仔细看了看脸上的伪装,用粗细不一的笔细细地补过之后,才换了衣裳,开了门。

清晰的空气扑面而来,清婉刚好从厨房之中走出来,手中端着水盆,盆中冒着白色的雾气,热气腾腾。

早在院中锻炼的胡柴见状,立即上前帮她。清婉瘪瘪嘴,半推半就的将手中的水盆给他:“本来就是给你准备的,你拿去吧。”

“啊?”胡柴蒙了蒙,“你为我准备的热水?可是我刚刚已经用井水洗过了。”

清婉蹙眉,怒道:“爱要不要,不要的话我就倒掉!”

胡柴迟疑地看着她,有些无措,他木讷地不知清婉为何突然就生气了。

成青云出了门,对胡柴说道:“胡柴,那是清婉特意为你准备的,是一片心意,就算你洗过脸了,也要谢过清婉才对。”

“……哦,”胡柴低下头,片刻后又对清婉一笑,用袖口擦了擦浸着汗水的脸,说道:“那谢谢你了。”他伸手就把清婉准备的热水端了过来。

清婉咬牙,轻哼一声,转身看向成青云,脸上的笑靥甜美清浅,“先生,我为你打热水去!”

成青云见清婉雀跃地打水去了,便对胡柴说道:“今日我会去户部,继续查看卷宗。”

胡柴胡乱用热水洗了脸,拿搭在肩上的毛巾抹了抹,说道:“世子已经对我说过了,他说你今日肯定还会去户部,让我护你周全。”

“是吗?”成青云微微愣住,说道:“如此,那用过早膳之后便去刑部吧。”

成青云已经许久不曾去过刑部,入了刑部之后,才得知刑部的人正忙得无瑕顾及她,更没有时间去讨论她断错案子的事情。

蒋府一案由她破审,她一到刑部,刑部尚书便将整理此案卷宗的事情交给了她。

她的桌案上,已经堆起了高高的卷宗,她一坐下,堆得如砖块般的卷宗便挡了她的视线。更麻烦的是,刑部整理卷宗的人不断地询问她关于案情的细节。她一面整理,一面纠正,还要应付大理寺的人,一整个上午都没有空闲。

“青云,来。”卫则风将一份卷宗放到她身前,“你看看这份白司琪的口供,若有误就快说,我不想再重写一遍了。”他一手握笔,另一只手夸张地揉着手腕。

成青云揉了揉干涩的眼睛,快速阅览白司琪的口供,确认无误之后,问道:“白思雨现如今怎样?”

“哎呀,谁管她怎样啊?”卫则风将口供整理好,“她擅自替白司琪定罪,还扰乱公堂,误导三司审案,如今能得到宽免已然是朝廷恩德,你还想她如何?”

成青云欲言又止,定了片刻,才说道:“如此。”

她虽然同情白思雨,可却同情不了天下如白思雨那样的人。

不过卫则风倒是想到什么,说道:“不过,白思雨身体瘫痪,行动不便,朝廷倒是会给她一些补贴和优免,至少不会太艰困。而且,她不是会做磨喝乐吗?你不必担心她了。”

成青云轻笑,“如此,”她将其他人的口供也检查过,递给他说道:“这些都没有问题,这三份验尸的尸单我再看一看。”

“你看吧,”卫则风眉头舒展,“我希望不要再发生这样大的案子了,我今天整理完卷宗,都没空去挹秀楼和安王殿下聚会了。”

将卷宗整理得七七八八之后,已然过了申时,众人饥肠辘辘,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相约出去用饭。

成青云惦记着去户部查看卷宗,便与胡柴一同出刑部。刚放下卷宗出门,便见刑部尚书走了进来,甫一见到成青云,便将她拉到一旁,见周围无人之后,问道:“你可有升官之意?”他压低了声音,“这段时间,六部可向吏部递交可晋升的官员,门下省复审之后,便可定夺是否升官授职……”

成青云愣住,她如今虽然官阶不高,但俸禄还过得去。而且,从未想过升官一事。她咬唇,有些迟疑。

刑部尚书也没勉强她,说道:“你先考虑考虑,至于吏部那边的批注,本官已经递交过去了,结果如何,我也不知,全看你自己的造化。”

“多谢尚书大人。”成青云赶紧行礼。

刑部尚书也未与她多谈,看了看天色,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轻叹道:“哎,这天有些阴沉,怕是要下雨。”

成青云看了看万里无云的天,沉默不语。

刑部尚书走后,胡柴也轻声说道:“不像要下雨的样子啊。”

成青云往刑部外走,脚步微微顿了顿。说道:“我们骑马去户部吧。”

胡柴将两人的马牵了过来,成青云越上马背,与胡柴一同策马赶去户部。

户部掌管天下民政、财政,包括土地、户籍、婚姻、贡赋、钱谷等,其实说起来是个肥差。但凡朝廷之中的人,都想与户部搞好关系,多多少少也可以压挤一些钱财。

去了户部,与成青云交涉的人是户部司郎中,在官场混迹的人,大约都比较玲珑些。这位户部司的郎中,或许便是比较逢源的一类人。

一见到成青云,他倒是也没有端架子,妥妥贴贴地将成青云带进卷宗阁,还让人拿来了灯盏和茶水。

见成青云要单独查看卷宗之后,这位郎中倒也没有打扰,带着人出去了。

成青云依旧如昨日一样,找到了昭熙十八年左右的全部卷宗,一摞一摞的搬到地上,席地而坐,慢慢地查看。

并没有太出乎她的预料,依旧没有查到任何线索。

她失落地将卷宗一一放回去,忽而地上的灯盏轻轻晃了晃,最后一星飘繆的灯火,便这样熄灭了。

视线稍稍一暗,她好一会儿没有适应昏暗的光线,看不清任何东西。卷宗阁之中防火防潮,出入并不能带火折子之类,她便摸索着放好卷宗,俯身去找放在地上的琉璃灯。

刚刚俯身,忽而有稀稀落落的灯光若隐若现,透过重重卷宗架子,闪烁地照过来。她起身,微微屏住呼吸,听见有轻缓平稳的脚步声慢慢地靠近,那黯淡的灯火也慢慢地明亮清晰起来。

“嗯?这里的灯竟然灭了。”那人隔着好几排架子,轻声疑惑地说道。

第171章 难以自拔

这声音温和清浅,十分熟悉。

成青云捡起地上的琉璃灯,站定之后,向前走了几步,从阴暗之中走出,那人手中灯盏的光,恰好将她的身影照得朦胧隐约。

“拜见平王殿下,”成青云行礼。

南澈在原地站定,将手中的灯盏往前递了递,“是你?”他说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成青云握紧灯盏的灯柄,神色自若地说道:“有个案子要查,便来看看卷宗。”

南澈一身水天色常服,锦衣之上绣着飞鹤与稻穗,颜色清浅,并不华丽,倒显得清贵雅贵。

他看了看这四周的灯盏,问道:“这里的等都灭了,你来了多久了?”

成青云迟疑,稍稍沉思之后,说道:“大约两个时辰了吧。”

“来了这么久了?”南澈缓步走来,伸手指了指她手中灯。

她将灯递给他,见他吩咐身后的人去为她添些烛火。

成青云谢过,南澈淡淡地应了声,便开始往书架之上查阅。“这里都是许多年前的卷宗了。若是本王没记错,是十二三年前的。”

成青云愣了愣,还未说话,便又听他说道:“你在查什么案子,竟然能查到这么久远?”

南澈静静地看过来,冷淡的眼神似打量着她。他手中那盏琉璃宫灯映出淡淡的光色,琉璃灯罩之上竹影轻烟,将这偌大的卷宗阁照得绰约朦胧。淡淡的光影勾勒剪裁,将成青云的身影笼罩得纤窕细致。尤其是地上的身影,挺立若竹。

南澈很快便收回目光,却在等着成青云的回答。

“回王爷……”成青云抿唇,斟酌了一个模棱两可的说法,“下官只是知道要来户部查卷宗,可是否能查到,也要看情况。否则以世子的聪慧,定然会直接告诉我卷宗的信息。”

“如此,”南澈轻轻点头,又问道:“你前段时间伤得极重,如今伤情如何?”

“已经大好了,”成青云眼中微光轻闪,带着感激。

南澈快速扫过书架之上的卷宗,问:“这些卷宗你都看过了?”

“是,”成青云点头,“王爷想要找哪一年哪个人的卷宗,说不定我还记得,我可以帮你找找。”

南澈却是淡然一笑,“本王自己找就可以。”

成青云行礼,“那我到那边的书架去看看。”

南澈并未理会她,成青云一转身,便看见一位侍从将她的灯盏提了过来。灯盏之中已经添好了烛火,明亮的烛火将琉璃灯盏照得明亮通透。

天色渐晚,户部的人陆陆续续离去,卷宗阁之内的人也换了一拨。成青云提着灯盏往后排的卷宗架子走,快速查看完毕之后,又与南澈相逢。

南澈蹙眉,“你还未走?”

成青云轻笑,“我需要多看些卷宗,以免漏看了。”

南澈不置可否,将灯盏放到一旁,轻叹一声。

“王爷可找到卷宗了?”成青云问。

“不曾找到,”南澈轻轻摇头,“罢了,今日已晚,先回去吧。”说罢,他便吩咐侍从过来,侍从从他手中拿走琉璃灯盏,在前方引路。

“你还要查找吗?”南澈回头看着依旧呆怔地站在原地的成青云,蹙眉说道:“此时已经快过戌时……”他略微定了定,又看向侍从,疑惑地问道:“可是下雨了?”

侍从躬身回答,“回王爷,已经下了好一会儿雨了。”

成青云一惊,果然看见那侍从鞋子和下裳已经被水沾湿了。她方才在地上蜷坐久了,膝盖有些发酸,本以为是正常的,此时才知道,或许是因为天气变凉的原因。

她脸色有些发白,灯光如月色,将她的脸照得更加苍白。南澈端详了她片刻,从袖中拿出小药瓶,倒出两粒药丸,递给她。

“吃下去,身体会暖一些。”他说道,“听行之说,你有腿疾,天气变凉便会腿疼。”

成青云并未迟疑,诚恳地吃了药丸,“多谢王爷。”

“我来时,并未见到有马车,你应该不是乘车来的。”南澈继续往前走,“我回府会经过瑞亲王府,顺道送你回去吧。”

成青云跟了上去,恭敬地婉拒,“王爷,我已不住在王府了,等会雨停了,我自己回去就好。”

南澈淡淡地看了她一眼,干净利落地说道:“随你。”

成青云抿唇,躬身行礼,送他出去。

天地一片濛濛,雨水潺潺,淅淅沥沥,整座京城似被雨帘拢住。千家万户,房屋瓦舍,在雨水中,显得淡然而宁静。

灯火初上,京城往日绮丽旖旎的灯火在雨水地浸没之中,变得氤氲而缭绕。

成青云看着南澈上了马车,马车渐渐远去,消失在夜色雨幕之中。

胡柴将她往屋檐下拉了拉,“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