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回东北1970-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比啥都强了。”

闫宝福就是这样一个人,能力不是顶天的大,但贵在人品老实厚重,顾家孝顺又疼媳妇儿,这样的男人,也算王姑娘有慧眼,往后的日子里幸福可是不会长翅膀飞了的。安慰了心急的闫宝福之后,闫宝书再次把精力投入到了第一批布衫当中。

其实,这批衣服投入的钱总共就有一两百块,布料都是中级料子,都是闫宝书和完四宁动用了所有的关系,要么是借要么是换来的布票弄到手的,除此之外就是海绵,定肩棉虽然也是海绵,但材质却有所不同,为了节省成本,闫宝书不得已让完四宁跑了一趟哈尔滨,总算是淘来了不少海绵,大块小块的都有,小心谨慎的弄着总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这次的投入几乎是血本无归的,毕竟成品是要自己穿来打样子的,更何况穿上了还未必一时间就能有人上门,还得看大家伙的接受程度。闫宝书仔细算了一下,老闫家一共就有八口人,除此之外还有陆向北、完四宁和静儿,另外又加上了李队长媳妇儿,还有陆建军和他的另外三个儿子,算下来就有十六个人,并且男女款有所不同,虽然都是大尖领,但男款明显要比女款长,除了这一显着特点,也就是定肩棉的安放了,男款要厚大,女款则是注重精致。

于是,这一忙活下来竟然有半个多月了,十五件衣服排放在自家炕头,一群人围座在屋里都忍不住松了口气。闫宝书面带微笑走了过去,从炕上拿了一件女款的布衫,“妈,这件是你的,你来试试!”

金桂琴笑的眼睛眯成一条缝,“这个……我就不试了吧?”这衣服虽然使用布做成的,但款式完全就没见过,臭美思想的罪名她还比较记忆犹新,所以让她来试,她还真有点不敢。

闫宝书也不强求,转过头扫了屋里众人一眼,结果都是面面相觑细思极恐,闫宝书心想得嘞,这是衣服又不是老虎至于怕成这样吗。闫宝书没办法,只能先拿自己开刀,脱了原本打了补丁的外套换上了新衣,这件是按照他的尺码做的,穿上了极为合身,不大不小正正好好,闫宝书原地转了一圈,“咋样?”

完四宁眼睛都看直了,喉结微微耸动,“好……好看。”

闫宝书冲他露出微笑,“好看吧,那你也来试试。”闫宝书把完四宁那件儿递了过去,完四宁本就人高马大,尺码也比闫宝书的大,衣服上身一瞅,小伙子顿时精神了不止一点。闫宝书走上前替他整理了一下扣子,身后在他的肩膀上拍了一下,“这定肩棉可是我用了好几个晚上用刀一点点抠出来的,你觉着咋样?”闫宝书多少有点恐吓的意味,如果完四宁敢说不好,哼哼……

完四宁耸了耸肩,“哎,别说,还真挺舒服的,比我以前的衣服感觉都得劲儿。”完四宁转过身让闫宝福看自己,“宝福哥,你赶紧穿上试试。”

闫宝福长的也挺俊,就是人比较黑,这是他常年在矿里晒的,“我……我也试试?”闫宝福不好意思的笑着。

“赶紧试试。”闫宝福把衣服递了过去,闫宝福急忙套在了身上,双手拽着衣襟说,“别说,肩膀看上去高了,感觉我人都挺拔了,像不像大白杨?”

王姑娘美的合不拢嘴,“福哥,你这样真好看。”

被自己媳妇儿这么一夸,闫宝福甭提多高兴了。有了几个男人的身先士卒,女人们也都胆子大了起来,纷纷回屋把衣服换上,走出来时个顶个都是脸红红的。闫宝书仔细一看,连忙打了个手响,“好看。”

当然,在这好看的背后还是付出了不少的汗水和辛苦的,看看偏厦子那一堆堆裁剪废掉的布料和海绵,以及闫玉芬王姑娘等手指上的伤,大家伙也都对自己做出来的这些衣服产生了难以言表的情感,倍感珍惜。

家里人都被成功的说服穿上了新衣,小资产阶级臭美思想被彻底的瓦解,闫宝书和完四宁拿着剩下的衣服出了家门,但凡有心的都能发现闫宝书和完四宁身上的衣服是哪里出现了不同,指指点点的有,看热闹的有,无视的人也有……

闫宝书拿着衣服先是去了李队长家,他之所以没有准备李队长的那件,完全是考虑到他这个人的思想顽固,必定不会穿的,于是只准备了干娘这一件。李队长媳妇儿听说闫宝书是来给她送衣服的,一时间高兴的不知所措,等打开衣服一瞅就愣住了,款式虽然和现在流行的没什么不同,但这里面的加料她还是很容易就发觉了的,“哟,宝书,你这衣服里塞了啥啊?”

“干妈,你先别问这个,赶紧穿上看看合身不。”

她有点纳闷,“怪不得你前几天跑来问我衣服的号呢,合着是捣鼓这些呢。”她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动作上却是很麻利的,脱了外套把衣服穿上,随后到了镜子前照了照,“我咋觉着我长个了呢?”

闫宝书微笑着,定肩棉也就是垫肩,起初的流行只是为了改变衣服的外形,但在之后的发展中,垫肩成为了一种矫饰,是一种可以作为提升气质的存在而存在!

男人更帅气,女人更自信!

作者有话要说:  刚开始总要有点甜头,后面还是要有点坎坷的。

大家都还记得海魂衫不,78年以后那叫一个流行啊,还有小白鞋,几乎风靡全中国,还有懒汉鞋,假领子,喇叭裤,迷你裙,发型也慢慢有了追求,费翔式发型在春晚之后那叫一个火,先烫在吹,不要太费事儿哟。

例如还有交际舞,霹雳舞,闫宝书要开舞厅就是教这个,赶时髦,门票二毛到五毛一张,妥妥赚钱啊。

衣服料子比如的确良、尼龙、牛仔……想致富发家只要趁早就绝对赔不了,这可比要想富先修路来的容易多了。

第147章

其实闫宝书在改良这些衣服款式的时候做的手脚并不大,可尽管如此还是引来了不少人的目光和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李队长的媳妇儿在闫宝书的说服下也穿上了这次改良的布衫,由于定肩棉和领子的改变,让她整个人的气质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为此她还特意地去了趟理发店修剪了头发,干净利落又不失大方,回到单位往人前一走,立刻就有人凑过来问东问西了。

李队长在得知这衣服是闫宝书送来的以后,倒也没说什么,只是表情上有些怪怪的,其实他的想法很容易理解,小资产阶级臭美思想是要不得的,可问题的关键在于,长达多少年的大动荡时期已经过了,时代的降临是人为的却也不是一个人能够去改变的。

相比李队长家的风平浪静来说,闫宝书家里可就热闹了,在一家人穿着这次的新衣逛了好几天之后,终于有人忍不住了,堵着家门和金桂琴吵了起来,骂她臭美思想,应该拉出去批斗。这一状况换了以前,金桂琴铁定是要夹着尾巴做人了,不过就在闫宝书和她细细讲明白了时代不同了之后,金桂琴似乎无所畏惧了,掐着腰和人在家门口骂了起来。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光脚的岂会怕穿鞋的?以往打闫永贵那儿受到的窝囊气今儿终于可以全部发泄出来了,金桂琴骂的尽兴,却又浑身发抖,在闫宝书回来之后,她拍着胸脯说:“过瘾是过瘾了,但这心里总是突突,不会出啥大问题吧?”

闫宝书笑着安慰了一通,并表示不会有问题了以后,金桂琴才逐渐地松了口气。不过,金桂琴的心很快又被吊了起来,毕竟这十几件衣服扔进去了两百来看,换二个人也得担心能不能有点响声,为此,金桂琴第二天就上了一股火,嘴角烂了舌头上布满了泡。

闫宝书安慰无果,这种事情也是一时间急不来的,毕竟要让周围的人群适应了这种款式的存在,毕竟他要在之后往衣服上添加大颗的有机玻璃纽扣,到时候金桂琴看了还不得更担心啊。幸亏老天爷没有苛待闫宝书,半拉月过去了,突然就有人找上了门,希望闫宝书能够帮忙弄几件一模一样的来穿穿,价钱问题只要不是太贵就可以。

闫宝书仔细算了一下成本,布料钱海绵钱以及手工费都算上,卖个六七块钱绝对不算贵,而现如今农村经济发展迅猛,城市更不在话下,二级员工的工资都可以抵达38元之多,于是花个六七块钱买件新衣裳应该不成问题。如果不趁着流行趋势马上到来提前存点资金出来,等到了流行起来之后,闫宝书在想做这些物价可定就是另一种价格了。

这是闫宝书拿到的头一笔生意,虽然只有两件,但一家人总归看到了回头钱,为此一通忙活是避免不了的,在四天以后,那人前来取走了衣服,交了一共十三块钱走了,虽说这钱是有点少,但总归是靠着双手挣来的,一家人还是非常欢愉的。至于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大概有一个多月,陆续找上门的人就更多了,这其中少不了完四宁的卖力宣传,当然,这些宣传的手段都很粗略,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也只有靠着嘴皮子去宣传自家的产品了。

完四宁跟外头跑了一天,进了闫宝书家的大门直奔水缸舀了一瓢凉水猛灌,“哎妈呀,今儿可把我给累惨了,跑了一天连口水都顾不上喝。”

闫宝书扔了手巾给他,笑道:“咋就累成这样了,你不知道歇歇啊。”

“歇啥歇啊,咱们可是撞上大运了。”说着,完四宁从兜里掏出一张纸,上面鸡爪子爬的字密密麻麻的布满了整张纸,闫宝书接过来一看,竟然都是人名,“这是啥意思?”闫宝书隐约有了一种预感,幸运女神在微笑啊。

“这……这可都是我跑了好几天的成果,一共有这些人想要衣服,定金我都收了。”完四宁口干舌燥,端起水舀子又是一瓢子凉水。

闫宝书挨个数着上面的人名,“一、二、五……十、二十……竟然……”闫宝书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看着完四宁,“三十五个人?你是怎么办到的?”

“还不是你教的好啊,名师出高徒。”完四宁这几天把闫宝书告诉他的那些宣传策略都背的滚瓜烂熟,产品的好处与经销理念的熟练掌握,已经让完四宁成功地走上了销售的不归之路。说着,完四宁从兜里掏出一把钱,零零整整,一共壹佰零伍元,“给你,这些都是定金。”

闫宝书兴奋难抑,“你小子可真行,一声不吭就弄出来这么一大批订单?真牛。”

“嘿嘿嘿,我都这么牛了,你不得奖赏我点啥啊。”

“你想要啥?请你吃顿饭?”

“这用不着,你就……”完四宁想说你亲我一口咋样,可是又怕闫宝书生气,犹豫了好半天也没敢开口,最终还是让闫宝书请他吃顿饭,当然,吃饭地点是闫宝书选的,也就是在老闫家的炕头上吃了顿大锅饭。

有了这么一大笔订单,一家人可真是要忙翻天了,为了赶工和适应节气,一家人拧成一股绳,终于在冬天来临之前把衣服都交了出去,最终获得另外的一百四十块钱。布衫冬天是没办法穿的,要想强行穿还得跟外头套件厚实点的衣裳,于是另一笔生意就此展开了,闫宝书在拿到了所有款子之后,和完四宁连夜赶往了哈尔滨,经过打听终于在一些倒爷的手里搞到了一批毛线,价格虽然比供销社里贵了点,但闫宝书还是大手笔的买了不少,一百来块的毛线拎回家,趁着冬天一家人连带着完四宁围坐在炕头前开起了小会。

闫宝书接下来的计划很简单,适应时节出产品,譬如毛线帽子毛线手头,图案可以花哨点,毛线的颜色可以随心所欲的搭配,当然,只在已有的几种颜色里随意挑选。再加上黄历上标注了今年冬天有不老少的好日子,想来结婚办喜事儿的少不了,因此闫宝书增加了手秀产品。闫宝书自己不会绣花,但金桂琴和闫玉芬还有王姑娘都会,让她们负责教授也不是难事,除了几个小丫头要学之后,闫宝书也加入到了其中。

闫宝书心灵手巧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在画好图案之后,一群人就围着钻研了起来。

生意要想做大靠的是良好的口碑,这个年代那可是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啊,在上一批产品打下良好的基础之后,偶尔还真能够碰到自己弄出来的衣服,因此有了这些能够接受新鲜东西的人们的宣传,想要卖出个枕套、床单、门帘、柜帘什么的完全不是难事,再加上还有李队长媳妇儿这么一个热情人儿的存在,只怕供不应求,不怕货囤在手里。

人在忙碌的时候总觉着时间过的非常快,事实还真是这样,一转眼七六年到头,随着新年的来临,一个小道消息就传到了闫宝书的耳朵了,也就是高考很快就要恢复了。

高考正式恢复是在一九九七年的九月,这短暂的时间只不过是一晃而过,闫宝书自己是没什么想法再去高考的,他毕竟已经经历过一次了,所以在他被这个小道消息提醒了之后,他便找到了闫宝龙以及两个妹妹。

四兄妹坐在一屋,闫宝书想了想说:“哥问你们,你们还想继续上学吗?”

两个小丫头似乎很想,但闫宝龙却表现的有些排斥,闫宝书叹了口气,“宝龙,高考就要恢复了,哥希望你能正视这次机会。”

“可是……文工团。”闫宝龙现在已经被佟建华收了徒,关门弟子岂能没有工资白干活,如今好歹也是二十块的薪水了,他有点不舍得。

闫宝书无奈的笑了笑,“宝龙,哥知道你对表演很有兴趣,也非常的执着,正因为你有这方面的才华,你才会被佟团长看中,但是你别忘了,人往高处走,电影学院才是你真正应该去追求的。”闫宝龙以往的文化课烂出了一定境界,可贵在他有灵气有天赋,高考恢复电影学院也很快就会招新,闫宝书洗完闫宝龙能够报名去参考,不用等他毕业,也就是一年两年,到时候闫宝龙就会派上更大的用场。

“电影学院?”闫宝龙对这个学校名字还很陌生,主要是佟建华从未对他提起过,所以……

闫宝书叹了口气,“明儿到了文工团,你找团长问问就知道了。”

闫宝书强行给闫宝龙灌了一剂迷魂汤,按照他的个性,一定会去找佟建华的。因此,闫宝书也就在没提过这茬,毕竟距离高考恢复还有几个月呢。七六年后半年就这样在忙碌中过去了,陆向北远在大西北仍旧未归,直到年关过去,闫宝书才收到了陆向北的一封来信。

信中说:“宝书,我就要回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在布衫之后的打算不是做冬天的棉产品,那个时候其实有台球了,但就是不普及,而且也贵,大概要几十块一盒吧,更何况还要弄个台案出来,我记得小型球桌广东生产过,多少钱忘记了。

没办法,为了吻合时间,我只能往后推了,台球和交际舞,这个需要场地,于是我开了个挂,让完四宁家有足够宽敞的地方可以开起来,小年轻们的消费能力一直都很好,就定在77年后半年吧。

这里介绍一下闫宝书想要进入的领域,民以食为天,吃可是不能落下的。譬如可以从早餐铺子开始,然后到小饭馆,大酒店……

衣,这个也不能少,先在自己做,而后可以拿到街道证明,开个小服装店,在上海引领时尚潮流之后,闫宝书可以有大动作。

住,这个……得等往后,其实可以和大酒店联系在一起。

除此之外,闫宝书虽然没有自己想当明星的想法,但不代表他不愿意当经纪公司的老板啊。手头有闫宝龙这么一个能唱会跳还会演的活宝,不用可浪费了啊。

第148章

闫宝书在收到陆向北的来信后一直是已兴高采烈的状态等待着他的归来,可结果却让闫宝书心里很不是滋味,一天、两天……五天、十天……渐渐地,闫宝书的那份热情就在时间的打磨下消失殆尽了。陆向北迟迟不归,闫宝书总不能守着这封信过日子吧,毕竟现在是百忙之际,他得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第二批产品和第一批产品不同,除了要适应季节之外,闫宝书还在这次的产品中加上了现代化元素,譬如毛线帽,女款的他特别在头顶的位置加上了毛线球,这种东西很容易做出来,先用钩针钩出个毛线套,随后塞进去些废布条之类的,待鼓囊起来以后用针线封口然后固定在帽子上,由于毛线团是有颜色可以挑选的,所以这一类的帽子都是适合大姑娘们佩戴的,年轻俏皮还可爱。手套就更容易了,可以在织的时候加上团,花花草草小动物,实在不行还可以在手腕的地方加上些有机玻璃纽扣以此来点缀,总之,这批产品能多前卫就多钱为,不必有所保留。

就这样,十天半个月之后,毛线产品出炉了。老闫家的女人们可以带上棉帽子棉手套,发型也在闫宝书的帮忙下捯饬了一番,外甥打灯笼照旧,用炉钩子烫了一下刘海,蓬松的有点像空气刘海。老闫家的几个女人都是短头发,一来是为了节省经常剪头的钱,二来干起活来也方便,不像扎了个大辫子那么难打理。闫宝书把她们当成了模特,一水地靠着炕沿站好,挨个打量下来,当属闫玉芬和王姑娘最好看。

这也难怪了,闫玉芬都是大姑娘了,也是时候该谈婚论嫁了。

女人和男人的产品当然是要不同的,颜色不能够太花哨,需要稳重厚实的颜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