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鸣金收兵的讯号之后,颜良、文丑便打便退,渐渐向己方阵营靠拢。赵云没有必胜的把握,于是停下马来,看着二人撤出战场。

城头的曹见场上的打斗已经结束,于是立即命令隐藏在暗处的chung弩手和明处的弓箭手做好准备,防止城下的袁军突然发动攻城战斗。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章节目录第三一八章袁绍碰了一鼻灰

更新时间:20124100:30:08本章字数:3747

第六卷各自算计'第三一八章袁绍碰了一鼻灰

见颜良和文丑安然撤出了战圈,袁绍立即下令第一拨攻城部队向壶关靠拢,准备发起攻城战斗。***

赵云不等颜良和文丑二人走远,便已经翻身朝壶关之内撤回。现在斗将已经结束,接下来就是十分残酷的攻防战,就算武力再高的将领,也不可能一人独战袁军成千上万的围攻,所以赵云撤退也很正常。那种一名武将在敌群当中大杀四方,从早晨一直打到晚上还毫发无损的场景,纯粹就是扯淡。

一俟赵云进得关内,负责起落城的士卒便迅速将壶关那扇重逾万斤的大铁放下了闸。为了增强壶关和箕关的防御能力,当初赵兴可是动用了五万民夫,用了整整两年时间重新修建了壶关。

当时赵兴这么大动干戈地重修二关,一来是想给涌进并州的流民找点事干,二来也是为着将来做打算。这扇超厚超重的大铁,可是用去了上党钢厂整整三炉钢水才熔铸成功。

光是为了运送这扇铁抵达壶关,赵兴就废了很多的心思。他首先是让人修筑了从壶关通往卧虎的宽阔大路,然后命人砍伐了许多直径超过两尺的巨木,采取滚动平移的方法,才将铁运送到壶关。为了将铁安放在闸之间,赵兴又设计了许多定滑轮和动滑轮出来,这才解决了工程力学上的一些问题。

如今的壶关,比起当初大汉朝廷修建的旧壶关,不仅主体城墙要高出一倍,而且城墙的厚度也要向并州方向延伸出来两倍。这样一来,不仅城头上可以站立更多的守军,而且可以放置大型的弩车、投石车,在靠近并州的一侧还可以修筑延伸出去的耳堡,专用来对付试图靠近城进行破坏作业的冲车。

壶关城墙的最外层,全部使用了成块的huā岗岩垒筑起来,厚度至少达到了三尺,石板的缝隙之间全部用灰泥勾缝,涂抹的光滑整洁,从远处看就是浑然一体,根本没有任何缝隙。这种筑城的办法,耗费自然非常巨大,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任何的投石车或者其他攻城器械,都难以破坏关墙的主体,就算是过上几百年,雄关依然可以担负防守任务。

重修壶关这种大事,自然不可能瞒过冀州袁绍的眼睛。至于壶关那令人窒息的高度,是个人用目测都可以估算出来。袁绍既然是来攻城的,别的东西可能不会多带,但专制作的超长云梯绝对是准备的很充分。

随着袁绍一声令下,五千攻城的先头部队呐喊着向壶关冲了过来。跑在最前面的士卒六个人抬着一架云梯,只要一靠到关墙根下,他们便会立即竖起云梯,为后面负责攻坚的士卒提供支撑。

已经重新走上城头的赵云,冷峻地看着cho水般涌来的袁军士兵,对身边的曹说道:“暂时不用chung弩,等袁军靠近时,命令长弓团进行无差别击,对于已经爬上云梯的少数敌军,则使用手弩,务必要将这第一拨攻城的部队留在城下。”

赵云之所以下达这样的命令,就是不想过早地暴l己方的实力,只采取密集击的方法将袁军这一bō试探的攻击打退即可。守关之战这才刚刚拉开序幕,真正难熬的日在还在后面。

“长弓团各营听令!将攻城的敌人放近了进行无差别的攒,务必保证不让一人登上城头,已经爬上云梯的敌兵,可以使用单手弩进行击!”曹从关上一头走向另外一头,一边走一边大声传达赵云的命令。光是壶关近百丈长的关墙,从一边跑到另外一边,还真要用些时间呢。

“一营准备!”、“二营准备!”……看着城下越来越近的袁军,长弓团各营营长开始下达准备击的命令。

“预备,放!”看到袁军已经迈过了城下事先标记好的击距离校准线,不知是哪位营长首先下达了攻击命令。随后箭雨从壶关城头如蝗虫一般飞速而下,纷纷命中正像蚂蚁一般向壶关靠近的袁军。

据关而守的一方,自然占尽地理优势,高耸的关墙不仅可以让士卒的视野更加开阔,而且出的箭矢可以抵达更远的地方。赵兴给赵云和徐晃分别配备了四个长弓团,人数达到两千,使用的是清一近乎一人高的英格兰长弓(注1,不仅击距离远,而且穿透力强,绝对是防守反击的上等装备。

随着一轮箭雨落下,关下原本汹涌的人cho立即减慢了势头,一片凄惨悲恸的呼喊声此起彼伏,中了箭矢的袁军有的被当场死,有的还在残喘呼吸,还有的则是伤了肢体。

后面的袁军见关上守军的箭矢厉害,纷纷举起手中木盾,护住头顶继续向城下靠近。

“预备,放!”城头的先锋军无视城下袁军的防护,继续向靠近的袁军发箭矢。虽然将木盾顶在头上可以挡住一部分箭雨,然而长弓箭矢的飞行路径是弧线,并非自上而下垂直发,所以仍然有大量的袁军被箭矢中,倒在了血泊之中。

终于,有一些悍不畏死的袁军士兵来到了壶关城下,他们开始用木盾护住头面,缓慢地沿着云梯向上攀爬。

“短弩手准备!jiāo叉击,预备,放!”城头的各营将领继续下达着命令,这一次换成了伏击近距离击的短弩手发威。

所谓的jiāo叉击,意思就是一营的短弩手从斜上方击二营或者三营当面的敌军,这种办法的好处就是可以避免自上而下的垂直击难以命中藏在盾牌后面的敌军。

短弩的缺点是程近,但优点是速快,命中jīng度高。果然,在一轮jī烈的短弩攒之下,爬在云梯上的袁军被悉数落关下,即使没有死,也被摔死。

只是半个时辰过去,攻打壶关的先头部队伤亡已经过半,碰了一鼻子灰的袁绍急忙命人鸣金收兵。现在袁绍算是有了切身体会,壶关这块硬骨头实在不好啃,不填上去成千上万士卒的命,只怕是难以攻克。就算袁绍手下有五万jīng兵,要是这么消耗下去,那也不是他所能承受的。

小打小闹的第一仗结束,城头守军凭借密集的箭雨击退了袁军。除了极少数士兵中了城下袁军反击的箭矢,出现了十余人的伤亡之外,第一仗镇北军团几乎是毫发未损。

注1:英格兰长弓,一般长5英尺(1。5米左右,大致齐眉,个别的长达1。8—2米,比欧洲常见的4尺弓要长。弓背由一条完整的木材弯制而成,上好的弓用紫杉木(Yew制作,坚硬而有弹。榆木(Elm、白蜡木(Ash、橡木(Oak等坚硬的材质也是可用的替代品,但能要差一些。在1516世纪的英法百年战争中,长弓是英国弓箭手的主战武器。

长弓出的箭可达300米左右(在古代兵器中已经是非常远的距离了,也就是说,可以达到“弹幕”的效果,当自方的士兵冲锋在前时,後方的长弓手仍然可以放出高抛物线的箭攻击敌人的上部。战马的弱点正是来自上方的袭击,大部分战马没有护甲所以一旦受伤,就会变的难以控制。而即使在三百米的极限距离,锥形箭还是可以穿透普通的锁甲。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章节目录第三一九章关下来了观摩团

更新时间:20124100:30:08本章字数:3159

第六卷各自算计'第三一九章关下来了观摩团

毫无建树的袁绍,丢下两千多无辜士兵的尸体,灰溜溜地撤回了林县,短期内想必是不会再来光顾壶关了。(按照大家轮流坐庄的潜规则,下一轮就该袁绍坐着看其他势力或者朝廷中央军的表现了。如果还是采取常规的攻城手段,他不认为别人会比自己好到哪里去。

袁军一撤离,立即从壶关置内涌出不少面戴口罩的预备役部队,将遗落在壶关之下的袁军遗体和被人抛弃的重伤士卒全部清理干净。这些尸体如果不及时处理掉,任其腐烂在壶关之下,很有可能会引发新的一场瘟疫,既然袁绍不管,镇北军只好负责清理战场。

已经中箭死去的一千多袁军士卒,被预备役部队用特制的密封马车运往远离壶关的一处焚烧场,当年瘟疫肆虐之时,并州各郡挖掘下来的焚烧场用上的很少,如今派上了用场。这些袁军亡卒,都是冀州当地的子弟,如今却要落得身死灰飞的结局,真是可怜加可悲。他们不过是想当兵那一份军饷,好养活家中的老幼,谁曾想过这份染血的军饷,是需要用生命做代价呢?

重伤的八百多袁军,赵云并没有残忍地下达杀害命令,而是让人送往距离壶关较近的潞县,那里有一所专为壶关守军配备的大型战地医馆,里面配备有许多可以实施外科手术的郎中,能够救活绝大多数还没有断气的袁军伤兵。

这些伤兵,一旦被并州救活,今后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具体是什么作用,大家可以回想以前赵兴的一些惯用的做法,总之只赚不赔就是了。

返回林县的袁绍前去拜见朱儁,将攻打壶关的战况含含糊糊地汇报了一下,大意就是守关主将赵云厉害非常,关上士卒弓箭犀利,第一次攻打壶关失利了。

朱儁听完袁绍的诉苦,也不管袁绍的脸上是不是挂得住,仔细询问了一番当时攻城的一些细节。比如“关上士卒的弓箭可以多远,发长箭的士卒大概又多少人,从开始发起攻击到撤回部队huā了多少时间,先头部队的伤亡人数是多少?”

袁绍没有办法,只好红着脸硬着头皮将朱儁的一些问题做了回答。虽然朱儁在朝中的地位没有袁隗高,可人间手握重兵,高居九卿之列,也不是他袁绍现在可以得罪的起。

听完袁绍的介绍,朱儁紧皱眉头,凝神思考了一会,然后对身边的副将说道:“派人召集东路联军的大小将领前来中军议事,共同商议攻打壶关事宜。”

一个时辰之后,公孙瓒带着田豫和慕容平,张郃带着沮授和许攸,太史慈带着武安国和陈登等人来到卢植帐中,大家按照职位高低分析而坐。代表朝廷的朱儁自然坐于中间的主位上,出兵最多的袁绍一方坐于紧挨着朱儁的右手边上,公孙瓒则坐于朱儁左手边上,凑合着出兵的青徐两周代表太史慈坐在了外面。

朱儁将袁绍率兵试探攻击壶关的结果告诉众人,然后不等大家发表意见,便又说道:“早知并州士卒战力非常,如今看来只比我们想象之中的更强,攻打壶关势必难以一蹴而就,还需诸位同心协力,持久作战!明日吾将率领朝廷兵马前去攻打壶关,各位随吾亲临一线观战!”

第二日,朱儁亲自带着两万南军从林县出发,到了中午时分终于抵达壶关五里之外,于是就地安营扎寨,当日并未立即发起攻关战斗。利用下午的时间,朱儁带着各路将领一起前出到壶关之外一里处,仔细观察了壶关的地势和布防情形。

实地看完战场之后,众人心头都很沉重,因为大家几乎没有发现壶关的任何破绽。安安静静的壶关就那样不动声地耸立着,城上的守军明显可以看到五里外朝廷大军安营扎寨的情形,却一点反应都没有。这种静寂的可怕地部队,要么是一支即将溃散的哀兵,要么就是一支决死不退的劲旅。从前几日袁绍碰的一鼻子灰看来,镇守壶关的先锋军显然属于后者。

手中握有“千里眼”的赵云,自然很早便看到了五里外的朱儁部队,城下的东路联军战地观摩团靠近壶关之后,赵云甚至从单筒望远镜里看清了众人脸上凝重的神。要说脸还算正常的人,那就是太史慈了。赵云从未见过太史慈,为何能够认出这位武将呢?无他,还是暗影的功劳。这次前来围攻并州的三路大军之中,凡是重要的人物,赵兴都让暗影临摹出了真人的画像,送到各军主要将领手中以作参考。

尽管朝廷一直封锁着并州,但是渗透力和行动力超强的暗影队员仍然活跃在一些地区。赵兴与孔融之间的书信来往就从未间断过。当赵兴命人将修订和装帧一新的《四书五经》送给孔融时,可想而知这位孔子后人的心情会有多么的jī动。

这次攻打并州,孔融原本就不想掺和,实在是碍于卢植的面子,只得让太史慈和武安国带领一万青州兵前来东线助阵。孔融明知道当初镇北将军府家将赵虎不惜动手杀人,也要救下太史慈的老母,却仍然派太史慈为主将前来攻打赵兴,个中奥妙也只有几个当事人心里头明白了。

见朱儁不急于发起攻击,赵云也就下了关墙。与其在城头傻站着,还不如回关内房中多读一些书,反正何时发起攻击那是攻方的权力,防守一方只要按照部署严防死守就成。

实地观察外壶关的“战地观摩团”返回了朱儁大营,众人复聚一起,开始商讨明日的攻击方案。

“关上守军弓箭程明显超过吾方,从其毫不吝啬的攒来看,关内箭矢的储量一定十分惊人,想要耗光守关士卒的箭矢,只怕吾方这十三万大军尚且不够。”沮授说出一个让大家无法否认的事实。

“既然壶关守军箭矢占有,吾方只好在人数上进行压制,明日吾将调动八千弓箭手对城上守军进行压制击,让城上守军不敢l头,趁此间隙命令攻城部队登上关头。”朱儁按照常规打法的思路,想出了这么一个简单易行的办法。

如果守关的长弓团被迅速靠拢的八千弓箭手压迫的不能还击,到时候就得依靠镇守壶关的重步兵发挥阵地战优势,将冒死爬上关头的南军士卒撵下关墙。只是这样一来,先锋军的伤亡就要直线上升,这一仗只怕是不好打了。

不管如何,该付出的代价,镇北军团早已有了心理准备,只要赵云的身影始终伴随着关上士卒,这支最早由黄巾流民起家的军队就会爆发出惊人的韧和战斗力。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章节目录第三二零章漫天箭矢如雨下

更新时间:20124100:30:09本章字数:3529

第六卷各自算计'第三二零章漫天箭矢如雨下

不出赵云所料,第二日上午,吃过早饭的南军终于动手。(

在朱儁的亲自指挥下,八千手持大汉制式长弓的jīng锐士兵,排着整齐划一的阵型缓缓向壶关接近,快要抵达关上守军的程之内时,突然全体停下了脚步,似乎在等待什么。

不一会,从后面跟上来的攻城士卒,抬着云梯接近到八千长弓兵的身后。这时卢植又下了一道命令,八千持弓士卒立即冒着城头倾斜而下的箭雨,飞快地向壶关城下涌来,等他们抵达所持长弓的有效程之内后,立即向城头密集地发箭矢,竟然跟守关的士卒进行对。

先锋军内的长弓团士卒,为了发挥技,身上只穿比较柔软的皮甲,仅有一些重要部位垫着钢板,比如心脏等位置。城下弓箭手的数量明显多于关上的守军,在双方都能中对方的时候,自然是箭雨密集的一方占优。

一见己方长弓兵开始中箭,赵云立即命令士卒停止击,躲进了呈斜面设计的nv墙缝隙之下。这种与关头平面呈六十度角击的斜坡nv墙,可以完全抵挡住城下抛上来的箭矢。只是这样一来,城下八千弓箭手身后跟着的攻城士卒便可以迅速接近并且最终利用云梯爬上城头。

赵云在命令长弓团停止击的时候,便已经决定将攻城士卒放到城头上来再动手。到了那个时候,城下的长弓兵自然不能不顾己方战士的死活,继续向关头发箭雨,而一场近身搏战也就在所难免。

“周仓听令!命你亲率重步一师全体士卒接替长弓团作战,务必将攻上城头的朝廷士卒全部赶下去!”赵云向周仓下了死命令。

“停止击,攻城部队登城!”几乎是同一时刻,朱儁也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现在攻防双方的情况是:壶关之上的长弓团虽然在最初杀了数百快速接近的南军弓箭手,但现在被城下的箭雨压制的不敢l头。而一旦南军数千攻城部队开始攀爬云梯,城上的长弓团便可以利用nv墙和垛口的地形优势向云梯上的敌军进行袭扰击。但袭扰击毕竟不是攒,一旦l头时,还要面临城下弓箭手的威胁,所以很难阻挡攻城南军最终登上壶关。

果然,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攻城部队便在城下弓箭手的掩护下来到了壶关城墙根下,他们将朴刀负于背上,头上戴着类似于大草帽一般的头盔,冒死开始攀爬云梯。一旦被他们登上城头,躲在nv墙后面的弓箭手可不是对手。当然,赵云也不会这么轻易就让攻城部队真正在壶关上头站稳脚跟。两千重步师的jīng锐,可是跟鲜卑人的骑兵都死磕过的,居高而下,跟爬在云梯上的南军对阵,怎么都占着优势。

看到攻城的士卒已经快要爬上城头,卢植下令弓箭手停止击。袁绍、公孙瓒、太史慈等人在远处一直观战,看到这里也不由得为朱儁的指挥暗暗叫好。到底是身经百战的老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