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第2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亮认为:既然这次赵兴不再像以前那样跑到东北方向晃荡,反倒是跑到了大西北去修建敦煌新城,那么只有一个结果,辽东的公孙度只怕是要倒霉啦!

尽管诸葛亮对公孙度意图在辽东称王的企图心中明了,但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这一基本原则,他还是第一时间便建议刘备派出得力的心腹,秘密潜往辽东地区与公孙度进行接洽,让其小心晋国的算计。

对于诸葛亮的分析,刘备也认为很有道理。他在赵兴手下吃过几次亏之后,现在对这个危险分子也是越来越了解。刘备接受了诸葛亮的建议,但认为只派出一位心腹明显不够保险,所以准备同时派出两位密使潜往辽东。

经过反复挑选,最终刘备派出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新进孝廉郭淮作为正使,让他平日里扮成是另外一位同样声名不显的副使廖化的护卫,一明一暗同往辽东。

郭淮是何人?正史之中,三国时期魏国后期名将是也!此人以擅于谋划且行事精密而著称。杜甫有诗吟咏蜀汉丞相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让诸葛亮“出师未捷”的人中,除了司马懿这位老狐狸以外,便有智勇双全的魏国名将郭淮。

廖化又是何人?正史之中,三国时期蜀国后期名将是也!此人经历了三国的兴衰全过程,以作战勇敢果断而著称。后世的广大人民都欺负廖化说“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真是天大地冤枉了他。实际上廖化与黄忠和严颜三人并称为“蜀汉三老将”,可见其人还是很有本事的。

在顶尖人才逐渐被各方势力挖掘和招揽之后,就连赵兴如今也想不出来还有什么可以重点培养的“成长期”小牛人。但刘备就是有这个本事,在各地上报朝廷的鱼龙混杂的孝廉之中,暗暗挑选出了类似于郭淮和廖化这样的人才。

两人现在虽然声名不彰,但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更加容易混进辽东,去帮助公孙度对抗赵兴。~

第六四一章一场暗战正上演

更新时间:20128163:04:15本章字数:3131

第六四一章一场暗战正上演

?郭淮和廖化二人在临行前,刘备专门设宴召见了他俩,此举既有鼓励鞭策之意,又正好让诸葛亮为两位小将仔细分析了辽东目前错综复杂的形势,以及确保公孙度势力存在对于朝廷的重要意义。

郭淮和廖化都不是愚钝之人,加之又有孔明这位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大谋在一旁帮着分析,很快他们就理解了此次任务的目的和要求,同时也对刘备如此信任和器重他们而觉得感动。

这年头,有本事想混口饭吃的人海了去了,刚一露头便能得到大汉皇叔、当朝廷尉、吏曹尚书刘玄德备的器重与赏识,不啻于是爬上了可以通天的云梯,轮到谁都会去珍惜这种难得的机会。

赵虎不知道郭淮和廖化的名姓,因为在暗影总部的档案库中目前尚且没有这二人的单独资料和图影;赵虎也不知道郭淮和廖化是如何穿越层层封锁的冀州、幽州众多关隘,最终竟然安全抵达了辽东。赵虎只是凭借多年来从事情报侦察工作的经验,敏感地嗅到了这两人身上不同寻常的气息。

以皮货商身份作掩护,一直在襄平城内暗中活动的赵虎,他的目光自然是一刻也不停地盯着公孙度的府邸。

某一天的早晨,他看到一个衣着普通的年轻人来到了公孙度府邸的后门。若非赵虎喜欢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坚持认为习惯于从后门出入的必定有奸情,而他就一直守着公孙度家的后门,这次他可能真的是要错过发现廖化的机会。

手持高倍单筒望远镜,透过虚掩的二层阁楼的窗棱,赵虎清晰地看到了廖化从怀中摸出一样信物递上前去的时候,守在后门的护卫脸色便起了明显的变化。就在这一刻起,赵虎便清晰地下了结论,这个年轻人只怕大有来头。

赵虎所不知道的是,就在廖化进入公孙度府中不久,另外一名暂住在客栈之中的年轻人,混在送菜的队伍中顺利地溜进了公孙府中。溜进公孙度府中的这位年轻人自然是郭淮,而他之所以能够不被人阻挡地进了公孙府,自然跟先前进入的廖化有关系。

远处的窥伺和观察还在继续,但一头扎进公孙度府中的郭淮和廖化,很长时间却没有再被赵虎和他的兄弟们所发现。

一场悄无声息地暗战已经展开。一方是经过系统训练,深入敌后的暗影队员;一方是初出茅庐,尚未引起各方注意的青年才俊。由此也注定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必定精彩迭出,好戏不断。

公孙度听府中护卫头领说朝廷派来了密使,他立即停下巡视襄平驻军的例行性活动,面不改色地乘车返回了自己府中。

初次见到年仅十七、八岁的廖化时,已经四十多岁的公孙度露出一脸的质疑和不恭。他实在无法想象朝廷难道真的是无人可用了,所以才派了这么一个连毛都不曾长齐的家伙前来跟自己交涉。公孙度一脸淡漠地问廖化:“是谁派你来的?”

廖化平静地回答: “当今天子皇叔、当朝廷尉,刘玄德刘尚书委派我来的。”

看到廖化有胆色,言语对答自如,公孙度脸色稍微好转,于是又问:“刘皇叔派你秘密前来辽东,所为何事?”

廖化仍然一辆平静地回答:“主公派吾前来,只为挽救辽东于旦夕之间!”

“大胆!狂徒休得口无遮拦,莫要以为你是刘备密使,吾便不敢杀你!”被廖化一语气得不轻的公孙度,沧浪一声拔出要间佩剑,直指廖化。

廖化面无惧色,冷笑着说道:“当年赵兴一赴渔阳,则西凉董卓倾覆;二赴渔阳,则冀州袁绍被缚;如今赵兴去了玉门关,公孙将军难不成认为接下来倒霉的真的会是西域三十六国?”

廖化这话说的够狠够明白,直接震得公孙度心中一咯噔。于是他收起手中长剑,翻脸比翻书还快地换上了一副笑脸,赶紧向廖化赔不是,说:“方才初闻密使之言,难免心中动怒,多有不恭之处,还请勿怪!”

廖化前来辽东自然不是跟公孙度来摆谱的,见公孙度改变了态度,便不再失礼的事情上纠缠,他故意环顾了公孙度身侧之人,含混地说:“吾受皇叔委托,今次前来有重要事情与公孙大人相商……”

公孙度意会,立即摒退左右之人,然后有些奇怪地看着廖化身后的护卫,脸上的表情仿佛是说:“我都让下人离开了,你怎么这么不上路子?”

廖化看着公孙度,沉着地说:“只因此次前来辽东所为之事十分重大,所以主公实际上派了两名密使前来。吾为副使,这位才是正使!”说完话,廖化将身后的郭淮让了出来,他本人则是站在了郭淮身侧。

“在下太原郭伯济,后学末进,见过公孙大人!”郭淮于是抱拳向公孙度见礼。

公孙度心中虽然纳闷,怎么又是一个毛都没有长齐的家伙,但他一想到刘备竟然派出正副两位密使同来辽东,顿时便不敢再有轻慢之心。

三人坐定之后,郭淮从怀中取出一封刘备亲笔书信,递给了公孙度。

公孙度仔细看完密信之后,脸上的表情越来越凝重,到了最后他再次起身,对着郭淮和廖化长揖到地,口中说道:“多谢二位壮士冒死前来示警,方才言语之中多有轻慢,还请不要见怪!”

郭淮和廖化赶紧站立,一左一右,共同将公孙度扶起身来。

刘备写给公孙度的信中,详细分析了司隶地区、凉州地区以及青徐战场的形势,指出赵兴对于开疆拓土的巨大胃口,毫不讳言地点明如今中原地区处于战场对峙阶段,而赵兴已经在西凉地区开始用兵,下一步晋国如果想要找人动手,则辽东必然首当其冲!

公孙度能混到“东北王”的地位,自然不是酒囊饭袋之辈,实际上他从来就没敢放松过对赵兴和晋国的防范,不仅在辽西郡的令支和海阳一带驻守了重兵,更是在海上组建水师,严密防范晋国可能的水陆并进,攻打辽东。

看了刘备的密信,他觉得确实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晋国的防范,防止因为松懈麻痹思想而导致覆灭的悲惨命运。~

第六四二章人到用时方恨少

更新时间:20128163:04:15本章字数:3391

第六四二章人到用时方恨少

?见过郭淮和廖化之后,公孙度先让人将两位密使秘密安排住进府中,然后立即召集手下一干文武幕僚聚众议事。

按照郭淮对他提出的建议,公孙度目前需要抓紧时间做好三件事情。

一是加强对辽东地区,特别是襄平一带的防范控制,仔细搜捕可能潜伏进来的晋国奸细,确保辽东内部的稳定。

二是立即在辽西郡临渝东北方向、秦长城临海的地方,修筑一道要塞,掐断辽西通往辽东的道路,并将前出令支和海阳一线的兵马撤进要塞之中。

三是派出使者前往辽东东北部的高句丽和西北部的乌丸,与这两股势力达成谅解和互信,避免相互直接攻伐征战,消耗实力。

从郭淮一来襄平便给公孙度出的三条主意来看,这位史书之中的魏国名将果然十分了得。他这几条计谋,与赵虎送给卧虎城方向的密信几乎是针锋相对。在他对暗影的手段和赵兴的本事毫无察觉的情况之下,郭淮能够做出如此精准的判断,当真是不可小觑。

前来公孙度府中议事的主要有阳仪、柳毅、王烈和公孙康四人。其余公孙恭和柳远二人,如今驻守在马訾水(鸭绿江)畔的西安平(今丹东市);柳浦率军驻守在辽西郡;韩起率军驻守在玄菟郡东北与高句丽毗邻的西盖马(今抚顺市),郭昕率军驻守在玄菟郡正北的高显(今铁岭市),李敏则在乐浪担任太守。

为了避免引起手下恐慌,公孙度并未将朝廷派来特使的情况告诉众人,只是借口探子回报说赵兴如今正在西凉用兵,问大家有什么想法。

谋士阳仪于是建议正好趁着赵兴无暇东顾之际,一举拿下被乌丸人占据的饶乐水下游,大辽水以西的大片地盘。一旦将这块水草丰茂的地盘占据之后,今后辽东骑兵将会拥有源源不断地战马补充。

谋士柳毅却建议可以趁机向玄菟郡的东北扩张,将一直威胁着辽东的高句丽国彻底消灭,从自解除来自后背的危险。

公孙度见自己这两位谋士没有一人提到赵兴可能会声西击东,心中不免失望。现在他觉得阳仪和柳毅二人与刘备派来的郭淮和廖化想比,简直就不是一个档次。于是公孙度心中更加倾向于日后信任郭淮和廖化。

文士出身的王烈(注1),本来就对军事和用兵不甚精通和关注,所以他只是出语规劝公孙度要罢兵戈、修政事,多做安抚百姓的事情。对于王烈这些话,公孙度从来都是一面听一面忘,之所以邀请这个老学究前来,无非是让手下谋士觉得他尊师重道而已。

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是个资质平平的人,他之所以有资格前来参加议事,主要是公孙度向身边人传递一个信号,即他选中的接班人是公孙康而已。公孙康没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所以规规矩矩地站在那里,一声不吭。

公孙度对自己这些手下非常地不满意,但却没有办法。谁让他是玄菟小吏出身,没有四世三公的名头呢?谁让他占据的是人烟稀少,偏远苦寒的放逐之地辽东呢?

有时候公孙度常常叹气,感慨自己没有赵兴那种好运气,可以招揽到关羽、赵云、张辽、吕布、太史慈等猛将,又有贾诩、田丰、郭嘉、陈宫等一流谋士辅助,否则现在的他一定不是割据一方这么简单。

若是赵兴知道了公孙度的这一番感慨,肯定恨不得上去踹两脚:“金角银边草肚皮,辽东这么大一个金角都被你老小子占据了,你还不知足!想当年老子白手起家多辛苦,还得从卖家具贩酒做起,我容易吗?”

既然手下人没有提出更好的建设性意见,于是公孙度将心中已经想好的部署一一说了出来。

他命令谋士阳仪携带财礼,出使高句丽王都国内城,与高句丽交好,换取对方的信任与和平;命令谋士柳毅携带财礼,出使乌丸,与乌丸一族达成停战协议,双方共同应对咄咄逼人的幽州晋军;命令长子公孙恭押送一批军需物资和钱粮前往辽西临渝,亲自监工督造屯兵要塞和城墙,彻底阻绝辽西与辽东的交通联系。

公孙度看见议事厅中如今除了王烈没有受领任务之外,其余诸人都有事在身,只好将最后一项最为要紧的事情咽了回去。指望王烈来帮忙清查辽东境内的晋国奸细?公孙度还不如自己去干。

等到众人退去,公孙度将郭淮和廖化二人请出,有些迟疑地说道:“如今我手下可用之人已经尽皆派出,却还少个智谋机警之人作为军师,少个精明干练之人四处搜捕奸细,不知两位特使能否屈尊就驾,帮助辽东一二?”

郭淮一听公孙度这话,知道他是因为手下没有可用之人,又觉得没有面子不便直说,这才转着弯来询问自己和廖化,于是答曰:“主公既然委派吾等前来辅助公孙将军,自然是希望我们能够尽心竭力地在公孙将军手下听用。只要公孙将军信得过吾等,淮愿意为公孙将军马前先锋!”

廖化接着也说:“愿为公孙将军效力!”

公孙度见郭淮和廖化愿意出力,于是心中大定,立即让人取来可以调动一定数目士兵的兵符,临时任命郭淮为军师将军,任命廖化为先锋将军,并将排查襄平城内奸细之事的重任委托给了二人。

郭淮和廖化二人正愁来了辽东之后无用武之地,结果因为公孙度自己手下将领缺乏,所以不费口舌便在辽东站稳了脚跟。接下来,这两个“革命斗志”十分旺盛的年轻人,准备用实际行动来向公孙度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本事。

注1:据史料记载:王烈,字彦方,平原县(今山东平原)人。生于永和六年(公元141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王烈少时师从陈寔,闻名遐迩。董卓作乱时避乱辽东,并多次拒绝曹操的聘请。七十八岁时病死于辽东。

王烈青年时曾在陈寔门下学习,因为品德高尚,称著乡里。有个盗牛的被主人抓住,盗犯向牛主认罪,说:“判刑杀头我都心甘情愿,只求不要让王彦方知道这件事。”王烈听说后派人去看望他,还送给他半匹布。有人问这是为什么?王烈说:“盗牛人怕我知道他的过错,说明他有羞耻之心。既然心怀羞耻,必然能够改正错误,我这样做正是为了促使他改过。”

后来有个老汉在路上丢了一把剑,一个过路人见到后就守候剑旁,直到傍晚,老汉回来寻剑,得到了遗失的剑,惊奇地询问他的姓名,并将这件事告诉了王烈。 王烈派人查访守剑人是谁,原来就是那个盗牛的人。

乡里百姓,凡有争讼曲直的事件,都去请求王烈排难解纷,断定是非,由于王烈平素德教影响,有的走到半途,忽然愿意放弃争执,双方和解而回来的,有的望见王烈的屋舍,就感到惭愧,彼此相让而回来的。可见王烈盛德感化之深,已远胜过刑罚的力量。 ~

第六四三章种子计划露端倪

更新时间:20128163:04:17本章字数:3418

第六四三章种子计划露端倪

?郭淮和廖化被有些手足无措的公孙度聘为客卿,自然不能做“三饱两倒”的酒肉将军,所以他们很快便在襄平城内开始了清除奸细的行动。

按照老规矩,仍然是廖化在明处,郭淮在暗处,俩人联手从清查襄平常驻人口作为突破口,一条街一条街、一片住户一片住户的进行排查。

赵虎本人住在距离公孙度府邸约一里之外,隔着两条横街的一家名为“东云”的客栈之中,对外掩护的身份是从冀州过来的皮货商,专门收购山中各类猛兽诸如老虎、豹子和熊瞎子的皮毛。

当廖化带着卫兵堵上“东云”客栈的前后院时,赵虎已经在一天之前便向襄平城内潜伏的队友发出了示警,此刻他正像个财大气粗地商人一般,从外面找来了几位卖艺女子,陪着自己在房中“喝花酒”。

“砰、砰、砰!”粗鲁的捶门声似乎惊扰到了房中的春色无边,只听一位操着冀州口音的男子声音从屋内传出:“哪个不长眼的小厮?敲你家刘大爷的门怎么急得跟投胎一样?老子这次出来非抽你几个大耳刮子不可!”

随后,房门被赵虎一把从内拽开,然后他便大惊失色地看着门口真刀真枪的几名士兵说不出话来。

跟在廖化身后的客栈掌柜点头哈腰地向赵虎作揖,然后解释说道:“刘大客官,公孙将军府中有令,说要捉拿晋国奸细,还请您多担待一些,这几日的房钱小店免收!”

赵虎于是不耐烦地打量了廖化几眼,然后说道:“几位官爷,有什么话还请快些问,莫要吓坏了吾房中的几个花头。”

廖化仔细打量了一番赵虎,然后沉声问道:“报上姓名、哪里人氏、前来辽东何事,在城内可有亲友……”

赵虎无奈,只好皱着眉回答:“本人刘福,冀州中山人氏,前来辽东贩卖兽皮,在城内无亲属,好友倒是有几个。”

“都是哪几个好友?”裴元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