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赵雨的一份功劳。陈宫能跟赵兴,也有一份田丰的功劳。

赵兴估mo着田丰的心里应该已经愿意投效了,只是还缺少一个自然而然的表态机会。所以,他打算把一项重要的任务丢给田丰去做,顺其自然地把田丰招揽过来。没办法啊,现如今赵兴手下能用的文官实在是太少了,一只手就能数过来。 这一日,赵兴专登拜访了田丰。说到这里,还要cha一句话:自从卧虎城成立之后,赵兴专在城中原卧虎庄附近,让人修建了宾客住宿的酒楼客栈,把没有家室的手下和来往宾客安置于其中。

“元皓先生,今日国昌登打扰,实因有事相求,还请先生不要推脱!”赵兴开始下网。

“不知国昌所谓何事?只要是力之所及,丰绝不推脱!”田丰很豪爽地答应了。最近他看到陈宫、郭嘉等人忙得团团转,心里头还正纳闷着呢,为啥就自己是个闲人?后来田丰琢磨出了味道,感情是人家卧虎城还把自己当客人呢!客人在主人家里做客,当主人的那好意思安排客人干家务活呀!

“今年秋收,上党周遭大获丰收,而冀州却遭了大灾,很多百姓连过冬的粮食都没有,近日大批流民相继经壶关涌入上党,如不妥善安置,恐生民变!如今文和先生、公台和奉孝个个身兼数职,实在难以chou身安置流民。我知元皓先生刚正不阿,公道清廉,正适合安置流民,放救济物资,还请元皓先生挑起重担,勿要推辞!”赵兴这一番话,有理有据、言辞恳切、毫不做作,确实让田丰听了心里很着急,恨不得马上投入到安置流民的工作中去。

“国昌以天下百姓为己任,丰受教了!今日既然来邀我共度时艰,丰决不敢辞,愿与国昌共进退!”田丰郑重地表态了。

“哦也!”赵兴心里大叫一声,这下手中人马总算是全部归顺了,今后可以放心地抓生产、搞建设、谋展啦!

有了田丰这个得力下属加盟,赵兴马上派张辽前往弘农县联系外公李庆,将最近刘继礼收购的大批粮食转运回上党;将慕名投效而来的流民打散了分到上党下属的十三个县。由于已经进入冬季,正是农闲时候,上党各地开始大兴基础设施建设,流民正好可以加入各地的建设之中。赵兴给流民预留了大量可以参与的建设,比如可以垦荒囤田,挖地道和排水管道,修筑各县的城墙,建设城市污水处理点,建设村庄集镇等等。

田丰作为安置百姓的主要负责人,得到了赵兴的大力支持。无论是粮食、生产工具、过冬衣物、还是协助维护秩序的兵丁,只要田丰能够想象得到的,赵兴还不等他打招呼就已经派人给送来了。为此,田丰从心里开始佩服和接受起赵兴来。田丰不知道的是,上一世赵兴所在的部队,参加过众多的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对于如何妥善安置受灾群众,赵兴可是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的。

田丰在观察赵兴,赵兴其实也在考察田丰。现如今卧虎城的收入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富可敌国,但安置大批流民,需要的物资几乎耗去了卧虎城近一半的收入。(东汉的郡国很多,其实就是皇亲国戚当年的封地,一个大一点的国,面积与一个郡差不多,赵兴的财富可不是比一个郡国还要多嘛。把这么多的财物jiao给田丰分配处理,赵兴心里也没有底。他不担心田丰会中饱sī囊,因为田丰本人的品格可以保证;他担心的是因为人数众多而造成分配不均的情况生。自古以来,老百姓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做不到公平正道,就会民怨沸腾、群情jī奋,很有可能造成民变。

在别的州郡官员看来,流民是祸之源、是包袱,像现在和赵兴只隔一道壶关的广平太守袁术,就是想尽办法把境内的流民往赵兴所在的上党驱赶,心里还觉得这是一招嫁祸的妙计。袁术永远都不会明白人力资源在三国中后期的重要,可赵兴明白。从一开始,赵兴就把增加和保持人口作为一项长期坚持和提倡的基本策略来执行。等以后因为瘟疫、战争、饥荒等诸多原因而造成百姓大量死亡之时,就算是地方豪大阀,面对因为十室九空而没有佃农可用的局面,也只有看着大片荒芜的田地,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上党郡西南两个方向紧邻黄河,境内又有黄河的支流沁水贯穿全境,东边太行群山和西南边的中条山绵延相连,让上党处于一个十分优越的位置。赵兴在无力东进和南下之时,只要守住壶关和箕关,防备住冬季因为黄河结冰而流窜入境的鲜卑、匈奴、羯族的小股盗匪,就可以放心地展政治和经济。至于上党郡到底可以养活多少人,赵兴心里也是没有底,只能尽最大的能力多安置流民了。赵兴希望从明年开始,他的粮食增产计划和新垦荒出来的土地能够帮上大忙,再多安置一些因黄巾起义而无家可归的流民。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章节目录龙游洛阳第九十八章赵氏统兵五字诀

更新时间:201232115:13:15本章字数:3099

为了防止黄巾起义之后,自己所在的上党不会生大,赵兴做了一系列的部署和安排。***

先,加强对上党所属各县的舆情控制和管治力度。具体来说,就是把“卧虎安全局”和“暗影”在嫡系部队中招募的新成员全部撒了出去,暗中监视各个乡镇、村庄的异动,重点是盯住打着传道、治病等幌子走乡过县的太平道徒,防止煽动民众闹事造反。

其次,加大了对县以下官员的督查指导力度。专成立了以郭嘉为主要负责人的行政督查小组,对各县以下官员的治政能力、品德守进行考核和评定,优良者提拔重用,庸劣者罢官免职。同时,对于如何贯彻执行赵兴的一系列新政策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和帮带,防止因为个人理解不同而使上党郡守府出的政令到了底层变形走样。

再次,借鉴和吸收上一世正规军与公安系统各司外内的做法,扩大各县衙的衙役人数,增强职责,专负责内部缉拿盗匪、夜间巡逻、安抚乡里、调解纠纷、刑事诉讼等任务。目前这些衙役由招募新兵时,因为名额满编而落选的一些从军意愿强烈的壮年组成,赵兴明确表示,今后正规部队将从地方衙役当中优先选人,这项规定也随之一直坚持下去,成为无数青年报国从军的路。

最后,充分挥宣传工作的舆论优势,抢先一步对民众进行政策宣讲和防疫病基础知识的教育。黄巾起义的原因归纳起来有几个方面,但有三个重要的因素绝对不能忽视:一是官府的**无为,二是连年的灾荒,三是隔三差五地疫病。现如今,上党郡、县、乡三级官府被赵兴层出不穷的hua样,收拾地服服帖帖,大大小小的官员忙的脚打后脑勺,政fǔ执行力和公信力得到空前提高;这两年由于赵兴明的脚踏风力合型水车的大量使用,上党的粮食连年丰收增产,要不也没有能力一直接受外来的流民。前面两个不利因素对赵兴没有影响,那就只剩下防止疫病这一方面需要加强了。对于如何防止瘟疫霍的流行和爆,下一章南道将做专的jiao待说明。

上党处于北温带,冬天时间长,空气干燥少雨,正适合大规模地训练士兵。因为暂时不用担心外族入侵,不用担心其他势力攻击,不用担心内部生,不用担心粮食和经济困窘,赵兴就有了充分的时间来展示他那曾被战友称之为“魔鬼式训练方法”的练兵之道!

赵兴的统兵方法概括起来为五个字,即:“养、锻、治、教、比”。

养,就是通过改善士兵伙食和营养搭配,增强士兵身体素质。赵兴所在的上党,这两年畜牧业有了长足展,靠近山坡的地方都被百姓养上了成群的牛羊。赵兴一声令下,所有的羊nai和牛nai,官府定价收购,保护养殖农户的利益,牛羊nai经过高温定点加工,去除异味和病菌之后,一部分卖给乡里,一部分供给军队。至于一些农户养jī所生地蛋,当然也是被赵兴大量地收购起来,作为士卒每天一杯nai、一只蛋的来源。赵兴还要求各支部队每隔五天为士兵加餐一次,主要是吃一顿牛。在赵兴如此不惜hua钱地“豢养”之下,主要来自于流民的士卒,刚入伍时一脸菜、皮包骨头的情况得到彻底扭转,就如同周仓、裴元绍当年投奔赵兴之后的变化。

锻,就是在士兵的身体素质得到改善和保证的前提下,进行强化训练,把士兵的体能和体力锻炼得像老虎一般壮实。关于强化训练,这又是王牌特种兵营长出身的赵兴最拿手的专业技能了。光是赵兴让原卧虎庄“木器研小组”按照他的设计图纸制造出来地单双杠,山羊、跳马、平衡木就够战士们眼hua缭了,还别说“引体向上”、“俯卧撑”、“快慢跑”,以至于比较坑人地“武装越野”、“铁人三项”、“钻火圈”、“爬绳墙”等等,总之,怎么折腾人就怎么来!赵兴原话怎么说来着?“老子大把大把地hua钱给你们喝牛nai、吃jī蛋,可不是为了养一群i猪,i了多少,我给你练回去多少!”

治,就是士兵们被锻炼的野十足、虎头虎脑之后,用军规法纪来规范和约束他们的行为,使部队真正做到军纪严明,令行禁止。严明的纪律自古以来就是部队能否形成战斗力的基本保证;作为过来人的赵兴更是明白其中的关键之处。他专将上一世部队的军纪法规进行了回顾和提炼,依照汉代军队的特点,提出了一些简单易记,跟士卒日常养成,公差轮值、奖惩晋升相关的口号与制度,制作成《士兵守则》下给每一名士卒,要求每人都必须牢记遵守。本来赵兴还打算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也搞出来的,考虑到现在自己的身份还不足以出这样的命令,赵兴只好暂时忍住,等待合适的时机。

教,就是向士卒传授军事技能,并教化士卒效忠卧虎城、效忠赵兴。赵兴要求每名士卒都要懂得简单的战伤包扎救治,野外生存技能,挖掘掩体和防护工事,还有一些简单的信号传递以及手势语言。赵兴的做法是先挑选出一批头脑灵活,身体素质好的士卒,由自己带队进行强化培训,等到这一批士卒合格之后,再作为教官分到各营,分批教授赵兴为自己部队量身定做的生存技能和通讯联络手段。一开始学习时,很多官兵不理解,甚至不少将领都觉得赵兴有些不务正业,但既然大家都向卧虎城宣誓效忠,那也只好忍着头痛,认认真真地学习。不学不行啊,赵兴一个部队一个部队地过,通不过的部队没有资格参加团队比斗!等到后来比斗开始,学会了赵兴军事技能的连队的存活率和战斗力明显高于没有学习的连队。这下,包括关羽、徐晃等人都非常严肃认真地对待赵兴教授的单兵技能了。

比,自然就是组织军事比武了。赵兴受上一世太祖年年组织全军进行军事大比武的启,也在自己少的可怜的万把人马里面推行“全军大比武”活动。从单个士卒之间比拼到连与连之间比拼,再到营与营之间比拼。到了团一级比斗时,赵兴每次都要亲自到场,为双方加油鼓劲,为获胜一方放诸如整头的牛羊猪、整车的长河大曲之类奖品,只把士卒们馋的流口水。熟悉部队的书友应该知道,不管古今的部队,通过相互较劲和比拼,最能jī活力和干劲,而且还有助于凝聚团队jīng神,赵兴这招看似简单的方法,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整个冬季,赵兴基本上就在卧虎讲武堂、兵营、比武场三个地方呆着,除了晚上回去陪陪后院里几个娇滴滴的美人之外,他始终坚持与士卒同吃同练同乐,深得各营兵士的欢迎和拥戴,在士兵们心目中初步树立起了领袖的形象。

而“赵氏统兵五字诀”也被关羽、徐晃、赵云、张辽、麴义等人反复琢磨和研究,从中又衍生出更多适合不同军兵种的训法、战法来,极大地提高了上党各路兵马的整体战力和单兵战术素养,为下一步赵兴的强势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军事基础。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章节目录龙游洛阳第九十九章防瘟疫未雨绸缪

更新时间:201232115:13:16本章字数:5400

在紧抓部队军事训练不放松的同时,赵兴还授意贾诩与陈宫等人,利用冬季农闲时间,老百姓窝在家里闲散时间多的机会,在整个上党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卫生运动”。赵兴这么做,也是想从瘟疫和流行疾病的传播源头防范疫情,避免上党百姓过多的非正常死亡。对于东汉末年的瘟疫,南道在这里要多啰嗦几句,没有兴趣的书友可以直接略过……

根据几千年来古人留下的文献记载,许多种类的瘟疫,如天hua、鼠疫、白喉、猩红热、霍、斑疹伤寒、伤寒、肺病、麻疯、疟疾、吸血虫病等都曾在中原大地上肆虐横行。由于古人的对疾病的认识有限,因此他们往往对瘟疫的具体类型分辨不清。根据古人的解释,所谓疫,就是指“民皆疾也”,意即凡能传染的病都通称为“疫”。至于“瘟”,则是指烈传染病,可以在禽畜动物与人之间相互感染。基于此,古代中国把传染病、流行病通称为“瘟疫”。

早在东汉之前,历代王朝都曾有瘟疫生。由于中国是一个季风国家,地处太平洋和欧亚大6jiao接处,冬夏气温冷暖不均,气候变化很大,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也很容易引疾病灾害。

东汉末期的数十年间,大瘟疫更是连绵不断,其死亡人数之多,简直无从统计。东汉末年短短三十年间,有明确记载的全国大瘟疫共有十二次。在瘟疫流行期间,家破人亡者比比皆是,后果十分悲惨。

曾经繁华的中原地区,一度出现这样的惨状:“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而殪,或覆族而丧。”(曹植《说疫气》而当时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也曾悲痛地回忆道,他的家族本来人口众多,达两百余人口,但在不到十年的瘟疫流行期间,竟有三分之二的人口死去了,而其中又有七成是死于伤寒。在东汉王朝的都洛阳地区,瘟疫竟夺去了一大半人的生命。再加上当时这里不断生战,中原地区陷入极为恐怖的状态。

在瘟疫最剧烈的中原地区,到三国末年,其人口仅及汉代的十分之一!

毫无疑问,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多灾多难的一个时代。政治**、军阀战、灾荒频仍,再加上闻所未闻的大瘟疫,使得整个中原地区出现了大面积荒无人烟的情形。过去曾经繁荣昌盛的城市遭到彻底破坏,土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商品jiao换也陷入停滞。正是面对这种悲惨的景象,曹曾无比伤感地写下那著名的《蒿里行》: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於野,千里无jī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以上这段关于三国瘟疫的记载,献给已经消失于历史长河中无数你我的先人!

作为“后知先觉”的穿越者赵兴,他从来都不觉得普通百姓的命就要比王侯将相的低贱,他更不认为老百姓就该生如草芥、死如蝼蚁,他要用实际行动来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斗出一个和平安宁的新世界。在防范瘟疫方面,赵兴就充分借助了这次“全民卫生运动”,把一些当时人们根本不曾意识到,或者说没有应对经验的方法和方式教给了每一个老百姓。

第一,hua费大量人力和财力,对上党境内所有人畜饮用的水源进行清洁和保护。比如将所有水井里面的淤泥全部掏干净,在水井的四壁砌上青石,对井口进行遮盖。对水源地进行灭鼠、灭蝇蚊、灭虫蛇,大量使用生石灰、硫磺粉、雄黄等具有消毒作用的物品。对村庄和集镇、县城内的排污沟渠进行清理和冲洗,在河道两旁种植树木。

最为重要的是,赵兴要求今后无论人畜的饮水,都必须经煮沸待凉之后才可饮用,如果普通人家连烧水的柴火钱都出不起的话,没有关系!咱烧煤石!就东汉时期山西境内的煤,如果仅仅用来烧个白开水,估计用个几千年还不是什么问题。赵兴大概知道并州煤矿的分布和走势,这玩意在并州多的就像泥土一般,只要你有人力,采多少算多少,没人跑来问赵兴收税。

第二,修建公共厕所。有人说从一个城市的公共厕所的多少和卫生程度就能看出这座城市的建设水平,赵兴深以为然。他安排了正愁无业可干的大量流民在乡村、集镇、县城里面百姓密集和流动大的地方都盖上水冲茅厕,号召百姓不要随地大小便,不随地吐口水。虽然只是号召,但刚刚编入衙役队伍里面的赵兴崇拜分子们可不这样看,他们把这当成是赵兴的命令,不折不扣地紧抓不放。只要现有人随地大小便或者吐痰,立即逮起来进行政策学习,同时还要罚款。

刚来上党的流民因为不知道规矩而违反了赵兴的规定,衙役们就组织这些流民去修厕所,每天能管两顿饭,倒也不曾虐待流民。有这样一群如狼似虎的衙役天天到处巡视,公共厕所的生意立即好了起来,每日挣到的钱,竟然可以养活不少流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