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药女淼淼-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还说,原本辣椒是要与天碗一起展示,现在想提前,问您是否可行?”

徐淼淼想了想,“可行。”

如同云义黎所说欲速则不达。天碗制作已经很快了,再提速就容易出事故。按照现在的速度,天碗再过一个月就能制作出来。

在此期间,把辣椒展示出来也能分散一下老百姓的注意力,让水灾给李严及朝堂的压力小一点。

赵大山得了回复这就回了东宫。

李南立刻派了五十名御林军速去徐府封田接辣椒。

黄昏,御林军就把几万斤辣椒从长安县运了回来。

李南令人把辣椒铺在东宫偌大的广场上,红通通的一大片仿佛红湖,很是壮观。

整个东宫飘漫着呛鼻的辣味,宫人时不时的打个喷嚏。

海丽荣闻讯,特意过来瞧看。

她在南地的时候见过老百姓晒粮食,也知道晒辣椒是为了把辣椒的水分晒干,这样保存的时间更久,可是现在是夏天,担忧问道:“太子,这要是下雨可怎么办?”

“你刚才是不是打喷嚏了?”

“是。”不止她打了,好些宫人也打了喷嚏。

李南仰望灿烂星空,坏笑道:“你打喷嚏,明个就不会下雨。”

海丽荣纳闷问道:“我打喷嚏跟下不下雨有什么关系?”

流云忍不住道:“狗打喷嚏天要晴。”俗话一孕傻三年,这个徒媳已经开始傻了。

“李南!你又作弄我!”海丽荣提起裙子冲了过去。

“哎哟,你是不是我的媳妇,你出手这么重,当我是铁块?”

“我没有多用力啊,打痛你了吗?”

流云心里暗笑:徒儿皮躁肉厚,还练了内功心法,只是被轻轻锤了两下,岂会痛?

“痛死了。来,你扶我回去。”李南朝宫人使了眼色,而后由一脸担忧的海丽荣扶回了寝宫……

三妃听闻东宫晒辣椒,十分好奇,竟是当晚就结伴过来瞧看,却被御林军以李严口谕阻止,连东宫的门都没能进去。

邓老八去了辣椒封田,当晚就没离开,特意派了王大宝去给徐府带话。

“陛下对辣椒的事很重视,司农江大人及几位农官更是如此。邓大人就留在封田,直到辣椒采摘结束。”

徐淼淼问道:“江昆是什么态度?”

王大宝恭敬的答道:“江大人听说辣椒能在南地、北种植,很感兴趣。”

徐淼淼终于明白江昆重视辣椒的原因。

辣椒与籽瓜不同。前者能够在整个大唐朝乃至全天下种植。后者只能在类似陇地永靖县的地方种植。

“这些天你也辛苦了。快去瞧瞧二宝、三宝吧。”

王大宝得了赏赐,五分银钱、两丈上等的棉布、一只鸡,十分欢喜的出府去了赵二宝在长安家。

这个家是徐府派人找的,离东市大概六里路,离洋芋蛋上学的长安学堂只有两里路。位置不算偏僻,但也不繁华。

整条街有半条都是外来户租住的。

家是三间房的三合院,院子不到十平米,每个月的月租是五百个铜钱。

除去房租之外,每天吃用的水跟四户邻居共用一口井,每月给水井的主人三十个铜钱。

另外,洋芋蛋的上学的学费,一个月是五两银钱。王大宝、王二宝每人出一半。

这样算下来,房费、水费加上学费,王二宝每个月要出二两八百三十个铜钱。

洋芋蛋下了学堂回到家,见门上的锁开了,以为王二宝提前回来了,推开门嗅到了浓郁的肉香,喜道:“二哥,你回来给我做好吃的啦?”

“你二哥还在做事,我今个去了徐府见淼淼姑,淼淼姑赏了布银钱、棉布、鸡。我已经把鸡炖在锅里,今个咱们三兄弟好好吃一顿。”

洋芋蛋见到王大宝,欢喜的跟什么似的,把书袋往卧房兼书房的房子里面一丢就去跟王大宝说话。

“天气一天比一天炎热,长安学堂是不是快要停课了?”

“再上三天就停课了,一直到七月十五才长课。”

“我跟你嫂子合计,你再开课就到沣河镇的学堂读书。”

洋芋蛋一下子没了笑容,不过也没有吭声。他自是知道家里的情况。

王大宝见小弟弟哑巴了,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发,问道:“你是不是已经听你二哥说了此事?”

洋芋蛋摇摇头,目光黯淡,胖乎乎的脸仿佛没了光采。

他二哥每天很晚才回来,那时他都已经睡下了。次日早上,二哥起来给他做早饭及中饭,他匆匆忙忙吃完就上学堂。

每天他与二哥说话的时间很短。

十天前淼淼姑让二哥开始当帐房,二哥怕算不对,每天把帐本带回来再算几遍。

二哥这么忙,也没有忘记给他做饭,不过说话的时间就更少了。

他没有听二哥说不让他去长安学堂读书的事。

现在大哥提了出来,他觉得很突然。

“你在长安学堂逃学,回到家里不做功课,被老师罚功课。”王大宝停顿一下,仍是和颜悦色的道:“你去沣河镇读书,有我、你嫂子、姥姥管着你。”

洋芋蛋满脸愧疚,低下头更是不吭声。

这时外面传来几个小童的叫嚷声,“王胖子,出来跟我们玩?”“王胖子,昨个说好得,你今个得爬树挖鸟窝。”

王大宝轻叹一声,拍了拍洋芋蛋的肩膀,“你去跟他们说一声,今个要在家里做功课,过几天就离开长安去沣河镇。”

洋芋蛋出去后很快就回来了,不去跟王大宝说话,独自在房间里一边默默的哭一边做功课。

王大宝把饭弄好了,左等右等不见王二宝回来,也不好去凯旋楼把王二宝叫回来。

凯旋楼的买卖那可是一个晚上两千两的流水银钱。王二宝做为帐房可不能出一点的差错。

或许心有灵犀,傍晚,王二宝就回来了,还带回来一斤卤羊杂碎、四只卤羊蹄、半斤白吉馍。

兄弟三个终于团聚。

晚饭是炖鸡肉、羊杂、羊蹄,还有炒花生米、炒芸豆,主食是白吉馍、大米饭,十分丰盛。

洋芋蛋见到一桌的菜,脸上的泪痕还没有消失就嘻嘻傻乐。

王二宝笑道:“大哥,这么大多鸡肉可吃不完,我添一半出来,你明个给嫂子、姥姥带去。”

“不用带。我们吃的可好了,昨个还吃上地里刚采摘的辣椒了。”自从刘喜儿与高大姑做了吃食买卖,王大宝家里的伙食标准提高了不少。

饭后一会儿,洋芋蛋去做功课,王大宝跟王二宝就坐在院子里,头顶一片星光说话。

“过几天,我把洋芋蛋接到沣河镇读书。”

“不行。洋芋蛋还是在长安学堂读书。”

王大宝挥挥手道:“我是老大,你得听我的。”

王二宝高声道:“洋芋蛋,你愿意去沣河镇读书吗?”

“他不愿意也得愿意。今个你回来的晚没瞧见,唉,他下了学堂刚进院子,门外就有好几个小娃娃叫他去玩。”

“镇里也有小娃娃啊?”

“镇里有喜儿、喜儿娘看着洋芋蛋,每天洋芋蛋不做完功课,就不许出去跟小娃娃玩。”

“我把兰兰娶进门,兰兰只是上午做事,下午没有事做,可以管着洋芋蛋。”

“兰兰有五风、六风,再管着洋芋蛋,可顾不过来。”王大宝声音提高,“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洋芋蛋顺着耳朵听,见最后的结果仍是要离开长安学堂,不由得又哭了起来。他舍不得徐文、赵五风、赵六风。

“我忙完这些天,就去请媒婆去给你向兰兰提亲。”

“谢谢大哥。”

“谢什么。我是你大哥,做这些还不是应该的。”王大宝的声音里透着自信,“我们来合计合计聘礼都送些什么?”

王二宝有些害羞,不过天色已黑,看不出脸颊红了,笑道:“全凭大哥做主就是。”

“三十两银钱、一幅金镯子,再加上布、肉几样,你看怎么样?”

“太多了。”

“你砌火炕挣的银钱可不少。”

“我只赚了一年的银钱。”

“兰兰今非昔比,我们的聘礼若是送少了,就显得没有诚意。”

闻言,王二宝就点点头同意了。

“我听洋芋蛋说你被淼淼姑提任了帐房?”

王二宝一脸的自豪与感激,“是。”每天几千两的帐都归他管,徐淼淼是何等的信任他。

王大宝用极低的声音问道:“凯旋楼的利润如何?”

“五成的利润呢。”

“好家伙,真是极好的买卖。”

“如今东、西市的酒楼就数我们凯旋楼生意最红火,每天桌桌都满。”

“冬至现在做什么?”帐房原来可是赵冬至。

“淼淼姑让冬至哥教我管帐,还让冬至哥跟海伯学着当掌柜。”

“哟,淼淼姑是不是准备开酒楼?”

“我回头让兰兰去问问淼淼姑。哥,你是不是想到酒楼里来做事?”

“没有。”王大宝在封田干得很顺心也很有成就,这么问只是关心王二宝以后能不能在当上酒楼的掌柜。

“你们辣椒地如何了?”

王大宝激动无比的道:“大丰收。今个陛下怕坏人偷盗放火,特意派了长安军队把我们府及云府的辣椒田全部围了起来。司农江大人带着七个农官到封田来巡视。”

王二宝赞叹几句,便道:“我们的凯旋楼天天来的不是朝廷的高官就是豪商。”

“嗯。你嫂子在沣河镇集市上都听到有人说凯旋楼如何如何的好。”

“我们凯旋楼的好名声竟是传到沣河镇去了。”王二宝自豪的哈哈大笑。

王大宝低声道:“淼淼姑及笄之后就要定亲嫁人,不知她把我们带去婆家,还是把我们留在娘家?”

王二宝收了笑容,正色道:“青滇少爷人不错,不过海族的子弟太多,事非就多,我们要是跟着去海家,就得跟许许多多的人打交道。”

王大宝问道:“我们为什么要去海家?”

“你不是刚才说淼淼姑的婆家吗?”

“云家!”

“不是海家吗?”

“云家!淼淼姑与云族族长一起来过封田好几回了。”

“淼淼姑跟青滇少爷也来到凯旋楼、大唐麻花铺几回。”

两兄弟一个在凯旋楼、大唐麻花铺只见过海青滇,一个在封田只见过云义黎。

“你去问问兰兰就知道淼淼姑未来的婆家到底是哪家了。”王大宝就不信会看走眼。

封田的赵德等人都知道徐淼淼的意中人是云义黎,同样云义黎也十分中意徐淼淼。

“好。我明个就去问兰兰。”

“你再问问她,聘礼只送一对金镯够不够。”

次日早朝,司农江昆及七位农官联笔写下奏折为徐清林的郡公府及云族请功。

江昆高声道:“臣已向郡公府要了辣椒种子,明年亲自在南地、北地十几座城府种植,待成活丰收,再向全国推广。”

有官员出列问道:“辣椒出自徐府,你们为何为云族请功?”

江昆板着脸道:“云族重视农事,无条件支持徐府种植新的农作物,就是有功!”

又有官员冷声问道:“辣椒不是粮食,不能裹饥,你们怎么能给徐、云两族请功?”

江昆瞪眼道:“徐府的奏折上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辣椒能在我国的南北地都能种植,亩产量颇高,又有药用价值,百姓种了可以增加收入。”

那官员反问道:“百姓都去种辣椒,谁来种植粮食?”

江昆冷哼一声,“百姓比你聪明,不会本末倒置。”

这次不止两位官员,又有几位官员出列,咄咄逼人的道:“百姓与商人一样逐利。辣椒能卖银钱,地里肯定就多种辣椒,不种粮食。”

“百姓家家都种辣椒,谁来种粮食,粮库空空,万一有战事,如何是好,这个责任江大人,你能担得起吗?”

“江大人,辣椒不比水稻、麦子。依我看朝廷就不要让百姓去种辣椒。”

江昆的一位下属农官出列,大声道:“各位大人,花生、瓜子、芝麻比种粮食挣银钱多很多,老百姓为何不在地里都种上,还要种不挣银钱的水稻、麦子,那是因为到了秋季要给朝廷交粮食,一年四季自家还要吃。”

江昆环视众位官员,直接往脚下的精美的波斯地毯上啐了一口,骂道:“你们这群王八蛋狗屁都不懂,一天地都没种过,也没当过农民,整天坐井观天,还想管农事!”

------题外话------

我去外地了,还能坚持更新。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以各种方式支持。把系统赠的不用花钱买的月票投下来,评价票请打五分。谢谢。

强烈推荐亲们去看下我的完结一对一宠文《药女晶晶》(出版名《君心不悔,青春作证》,纸书当当网有售)、《嫡女玲珑》。

☆、176 名留史书贵妇懊悔生怨气

那几位官员气得叫道:“江昆,你嘴巴放干净些,你骂谁?”

“陛下,江昆出言不逊!”

“江昆,谁是王八蛋?你再骂一句试试!”

江昆撸起袖子,嚷道:“他娘的,老子就骂你们这群小人王八蛋。你们一个个的妒忌徐、云两族立了功!”

“江昆,你可不要血口喷人,你把话说清楚,谁妒忌徐、云两族?”

“徐郡公是陛下的亲舅舅,陛下若是破格赏赐郡公府,会不会引来非议?”

“对啊。我们都是为陛下好。”

那些官员一个个扯着脖子大叫,也不是一回两回在早朝跟江昆吵架了。

江昆直接脱下一只鞋子,跑到离他最近的也是叫的最凶的右脸长着绿豆大黑痣的官员身边,大手钳住这名官员的胳膊,直接用鞋底去抽这名官员的脸,怒道:“谁再敢放屁,老子抽死谁!”

有两名站在对面的武官反应快,均是风一般跑至,一个紧紧抱住江昆用力往后拖,一个去救黑痣官员。

江昆力气很大,一般人可制不住他,不过这次的这位是名武官,不是别人,正是兵部尚书贺步立,这可是一员猛将,把江昆硬生生的拖到了一旁去。

黑痣官员右脸颊通红,痛得眼泪都掉下来了,嚎道:“哎哟。陛下,江昆打了臣的脸,您要给臣做主!”

李南站在不远处,面无表情,心里大骂道:打得就是你这个小人王八蛋。

江昆朝几位下属农事官员叫道:“你们跟老子一起上,看谁敢叫唤就抽死谁!”

李严瞧江昆摆出拼老命的架势,这下在龙椅上都要坐不住了,忙道:“江爱卿,你不要激动。”

江昆气的脸色都紫了,大声道:“陛下,他们这些狗官,口口声声说重视农事,可是回回都阻止农事的好事。庶人李动在位三十几年,从未有过一人或是家族因为农事受到过朝廷褒奖。如今我朝农事水准没有上升反而还下降了。”

几位农事官员纷纷道:“陛下,我国的农事目前农作物总产量已经降至本朝最低。”

“农事需要振奋人心的喜事。眼下正好有一件,我等恳求陛下重奖徐、云两族种植出辣椒。”

“陇地小梨村百姓种的籽瓜已经成熟,近日就会运到长安。百姓富了,日子就好过了,就会感恩朝廷。”

“徐族心系朝廷,为何不奖赏?”

江昆语重心长的道:“陛下,徐族无私把籽瓜种子送给陇地百姓,如今又没有要任何条件的把辣椒种子送给下官,试问那些狗官有谁家能做的到?”

他是很倔强,但是绝对恩怨分明,在农事上面,谁对他有恩,会尽所能为回报。

徐家付出,若没有得到,那么日后别人得到新的农作物就不会无偿的献给朝廷。

为了大唐国的农事,他必须要为徐家争取奖励荣耀。

李南环视那几位反对的官员以及刚才在嘀咕不同意见的官员,这些人的名字全部记下了,反问道:“谁家有了好东西都藏着捂着,能像徐家这样献给朝廷的有几家?”

这下众位官员集体哑巴了。那位黑痣官员低着脑袋揉脸也不叫唤了。

李严十分动容的道:“江爱卿,你放心,朕不是李动。朕重视农事不只是口头说说而已。”

李严在前世时,江昆就是这样为了农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时李严重视的国家的稳定及军队,对农事不是十分重视,导致农民饿着肚子,到了冬天为了活命就把县衙门的粮仓抢了,造成暴动。

今生李严会把农事放在首位,让农民的地里不但有粮食种还有可以卖到好价钱的农作物种,有饭吃有银钱花,这样才不会抢粮仓引发暴动。

朝廷能有江昆这样忠心耿耿的官员是与大唐国百姓的福气。

要是人人都像江昆这样为国为民,大唐国何愁不繁荣昌盛。

“陛下……”

“朕会给你最大的便利,使得我国的农事一步步繁荣起来,将来百姓不饿肚子还有银钱可花。”

江昆大喜,率几位下属跪下磕头,口呼万岁万万岁。

李严起身从龙椅上走至,双手扶起江昆,又叫宫人把鞋子给江昆穿上,“江爱卿,气大伤身。你可要好好保重身子骨,朕与大唐国千万的农民还指望你了。”

“微臣遵旨。”江昆热泪盈眶,与众位农官再次感恩。

见状,官职与江昆一样的黑痣官员又气又妒忌,竟是晕倒过去。

“天气炎热,他这是中暑了。”李严随手的挥手让宫人把黑痣官员抬出去。

当即,史官将辣椒记载于大唐国的史书。

最新一期的大唐国官报将会把辣椒放在第一页,除去介绍还配着一幅图及《辣椒赋》。

原本放在第一页的南地的洪灾改为第二页。

李严赐徐家、云族亲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