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美色-第4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向她讨教做女人的道理。

    红拂女笑道:“我离开宫中。回这里。只为望月赏灯。”

    萧布衣抬头望。见月色如雪。普照天下。突然道:“其实二哥他。”

    “他做什么。你无我说。你们男人做的事情。们女人不需要插手。”红女道:“以前贫的时候。李靖只能**来赏月赏灯。我想着他不在身边。可在这明月下。总是站着他。这样的想。他就和在我身边一样了。”

    她说的朴实。萧布听到大为感动。遥想初见红女之时。恍若隔日。谁又想到。当初的那个张鸡婆。是如此深情款款的女子?

    “二哥有你相助。真的有幸。”

    “我能遇到你二哥。也是三生有幸。”红女微笑望着花灯突然道:“记的很久前。他做了个孔明灯。说许下心愿放出去就能实现。你可知道我许的是什么心愿呢?”

    萧布衣道:“我想该是和二哥有关。”

    红拂女望了萧布衣一。笑道:“三弟。你真的很聪明。我希望他能天下闻名。千古流芳。不负胸中所学。”

    “这愿望当已实现。”萧布衣正道:“现在谁提及二哥。都要肃然起敬。青史流传想当然耳。”

    红拂女发自内心的。“那我就心满意足了。她说的自然而然真情流露。萧布衣看感动。突然想到了什么。“德一直还没有被封赏如今新年。不如他个官做贺。嫂子。你想要我封他什么官?”

    红拂女倒不客气。“他爹手巧。不为将军。也能为个大匠。我希望德长大时。天下已定。我更希望他能做个工匠也胜于领军。因我不想。为他爹担心一辈子后。再为德担心。”

    “那以后就可以考虑封他为将作监的中校丞一职。不过德眼下还小。先封襄城公吧。”萧布衣马上作出封赏。

    红拂女神色喜悦。转瞬又担忧道:“只怕我家李不许。”

    萧布衣扳着脸道:“他若恼你。到时让他找我就好。”

    红女盈盈一礼那我就谢谢三了。”抱回儿子作为母亲的疼爱不言而喻。萧布衣也是心中高兴。“其实以二的功做兵部尚都是屈才。不过我数次封赏。都被他婉拒。”

    “我家李靖只盼望平定天下后。安居乐业就好。他其实。不求什么官职。”

    萧布衣叹口气。“好了。我知道了。嫂子。我还有事。”

    “好。你忙你的吧。”红女道。见萧布衣就要上马。突然想到了什么。叫道:“三弟。等等。”掏出一块玉来。递给萧布衣道:“这块玉。”

    萧布衣有些怕了。苦笑道:“嫂子。我现在不缺玉。你的家传美玉就留在门板后面吧。”他有些开玩笑口气。红拂女一笑。忍不住想起当年。“原来三弟对于当年的事情还是耿耿于怀。”

    “我是开玩笑。”

    “我也是如此。”

    二人都是笑。红女笑后道:“不是我的家传美玉。这块玉是大哥给大哥。又是从你父亲手上取。”

    萧布衣一震。接过那块玉来。见只有半块。而且还有些眼熟。诧异道:“这块玉是大哥给我?他什么时候来到的东都。他为何不见我?他什么时候见我爹呢?”

    他一连几问。红女摇头道:“往事我也不知。大哥来东都是在不久前。不过。那时候你不在。他说去了辽东。找到令尊。令尊就把这半块玉交给他。让他代为转传给你。大哥在东都没有停留。说又去找道信听佛法了。”

    萧布衣怅然若失。总觉的虬髯客是刻意躲避自己。现在他终于了解了虬髯客昆仑的苦心。他们不说当年的事情。只是想独立处理解决道中矛盾。这二人都是太平道威名赫赫的人物。终究还怕萧布衣以及朝臣的猜忌。索性避而不见。王远知袁天罡现在岂不也是一样的做法?这种心性忍耐。又有几人能够做到?

    总觉的手中这半块玉有些眼熟。又见红拂女真不知情。萧布衣心中一动。想到了什么。告辞红拂女后。匆匆忙回府。

    王府亦是灯笼高挑。烟花绽放。煞是美丽。

    蒙陈雪裴蓓和巧兮正女的陪同下。带着守业济民在庭院玩耍。见到夫婿前来。都迎过来。嘘寒问暖。

    萧布衣抱着孩子玩耍片刻。终于忍不住心中的疑惑。掏出红拂女送的那半块玉。递给了蒙陈雪道:“雪儿。你见过这玉吗?”

    蒙陈雪不明所以。接过一看。诧异道:“这。这不是文宇周那半块玉吗?”

    “不是。应该是另外一半。”萧布衣纠正道。

    蒙陈雪仔细看了半晌。点头道:“是呀。应该是半块。你从哪里到。文宇周说两块玉若是合起。当有个大秘密。秘密又是什么呢?”

五七三节 襄阳风云

    布衣初见红拂女送的半块玉的时候,就恍惚觉得见

    虽征战多年,但他观察力益发的敏锐。后来才想到这种花纹,这种缺口的玉,当年蒙陈雪也有一块。

    和蒙陈雪相见是偶然,可萧布衣从未想到过那块玉竟然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这块玉的另外一半,本来是文宇周所有,他说这块玉藏着个大秘密,当初文宇周喜欢蒙陈雪,就将半块玉送给了蒙陈雪,说蒙陈雪可凭这半块玉让他做一件事情,当然这里面就有表白心迹的意思。可后来蒙陈族有难,蒙陈雪本来想请文宇周出手,没想到半路杀出个萧布衣,替蒙陈雪解决了危难,蒙陈雪也就一直没有求文宇周出手。后来借故将那半块玉还给文宇周,示拒绝之意。

    回想往事,如烟如梦,蒙陈雪有些羞涩的望了萧布衣一眼。

    萧布衣也正望着她,调笑道:“看来我们真的是金玉奇缘呀。”

    “什么金玉奇缘?”三女都异口同声问。

    萧布衣在三女面前洋洋自得道:“想我情比金坚,和雪儿以玉结识,我们天生一对,郎才女貌,可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蒙陈雪听夫君调笑,含羞带愧,甜蜜中带着喜悦,不由垂下头来,轻啐了一口。

    裴蓓道:“其实更应该叫皮玉奇缘。”

    萧布衣糊涂起来,“此言何解?”

    裴蓓扳着脸道:“某人其实脸皮比东都城墙还要厚,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死缠烂打,这才抱得美人归。”

    萧布衣老脸也有些发红,讷讷道:“这个嘛……脸皮厚怎么会长胡子呢?”

    裴蓓‘噗嗤’一笑,蒙陈雪不干了,“好呀,你讽刺我们女人脸皮厚吗?”

    萧布衣倒没想到这个意思,忙对袁巧兮道:“巧兮当知我的心意。”

    “要我说嘛……应该是黑玉奇缘。”袁巧兮打趣道。

    “这玉好像不是黑地。”萧布衣苦着脸望着那半块玉。

    裴蓓接道:“巧兮妹妹,这话怎么讲呢?”

    “我听说某人本来是山大王,下山抢了雪儿姐姐,一路追到草原。这人还能说什么金玉奇缘,看来不但皮厚,而且心黑。”

    萧布衣哑然失笑,“好你个巧兮,竟然和她们一起欺负我,看我怎么收拾你。来呀,家法伺候。”他作势要扑过去,巧兮慌忙躲在裴蓓的身手,四人不由笑作一团。

    等笑过后,裴蓓才问,“夫君,刚才雪儿姐姐问你的话,你还没有回。”

    萧布衣这才将缘由说了一遍,三女听及和萧大鹏有关,都收敛了笑容,认真思考。

    蒙陈雪道:“这个大秘密,文宇周好像也不知道。”

    袁巧兮道:“会不会是宝藏有关?”

    萧布衣道:“真的和宝藏有关,那我可一点也不关心了。”

    “那当然,你现在坐拥东都,虎视天下,第一大财主就是你了。”裴蓓调侃道。

    萧布衣肃然道:“这算得了什么?就算全天下都加在一起,又怎么有你们三个在我身边珍贵呢?”

    三女微怔,转瞬又觉得欣喜。易求无价宝,难求有情郎,她们接受了萧布衣的思想,虽是三女共侍一夫,但已觉得知足,毕竟这个时代,萧布衣真的和杨坚那样,反倒让各阶层不解。听到萧布衣偶尔说句甜言蜜语,三女总能回味半天。

    见萧布衣肃然的脸,眼中带笑,裴蓓恍然笑道:“原来某人今天吃了蜂蜜,所以嘴巴这么甜。”

    萧布衣苦笑道:“我只怕我吃了猪油蒙了头,不然怎么总是受蓓儿你地敲打?苍天呀,大地呀,我做错了什么呢?”

    袁巧兮笑道:“你没做错什么,只是你本来应该一个时辰前就回来。我们已经念叨你一个时辰,这会当然有些怨气。”

    萧布衣这才记得的确有此事,不过因为百姓太过热情,再加上路遇红拂女,这才晚回来一个时辰。

    “被人思念的感觉,真的好。”萧布衣明白这点后,欣然笑道。

    裴蓓一笑,不再说什么,四人陷入这短暂的理解、甜蜜中,萧布衣思绪还是忍不住的想着那块玉。两个半块玉,文宇周、萧大鹏、大秘密?宇文三姐妹?萧布衣想到这里的时候,裴蓓突然道:“文宇周应该和你是亲戚?”

    “算是吧。”萧布衣道。

    “宇文家三姐妹中,宇文芳嫁到了突厥,婆婆嫁给了公爹。”说到这里,裴蓓抿嘴一笑也觉得有点别扭,“宇文嫁给了萧大鹏,宇文芷好像一直没有嫁人?”

    萧布衣想起宇文芷脸上的一刀,低声道:“她脸上被人砍了一刀……”他没有说下去,暗自琢磨着其中的关系。

    “公爹身上有半块玉,文宇周身上也有半块玉,他们之间的联系,当然就是宇文姐妹?”裴蓓分析道。

    萧布衣也是一般地想法,缓缓点头,一时间还在深思。蒙陈雪已道:“这玉里有秘密,会不会和北周复国有关呢?”

    “很有可能。”萧布衣赞同道:“你们可还记得思楠几天前给我们送来的一封信?”

    “当然记得。”巧兮抢着说,“她说公爹是被裴矩所逼,只能退隐。婆婆不满,这才忿然离去。婆婆此后会不会找到宇文芷,而公爹若还有情,多半也会去草原……”

    分析到这里,袁巧兮无以为继。裴蓓接道:“这块玉应该和宇文和萧大鹏有关!”

    萧布衣问,“那秘密又是什么?”

    三女都是缓缓摇头,蒙陈雪遗憾道:“可惜那半块玉我还给文宇周了,不然合在一起,说不定能知道的多些。”

    萧布衣看着手中的半块玉,翻来覆去,不得结果,更不明白萧大鹏为何要给自己这半块玉,又不说明白。叹口气,做出个结论道:“秘密多半就在草原。我爹不对我说,自然有他的道理。可草原……现在如何了呢?”正沉吟地功夫,有军士来报,“启禀西梁王,府外有人说叫莫风,请求见你。”

    萧布衣霍然而起,和蒙陈雪对望一眼,急急迎出府去。

    莫风、箭头一直留在蒙陈族,蓦地到来,想必是有了意外。

    府外站着两人,均是头戴毡帽

    皮祅,风尘仆仆。虽然那两人一副草原人的打扮,一眼就认出这正是曾经出生入死的兄弟。

    莫风黑了许多,见萧布衣上前,一拳打过去,笑道:“好你个没良心的,把我丢在草原这久,也不闻不问。”

    箭头嘿嘿一笑,“恐怕是你不舍得回来吧?”

    二人还是不改互相臭一下的习惯,兵士都看直了眼睛,暗想普天下,竟然还有人敢对西梁王出拳?

    萧布衣并不介意,带两兄弟进府,路上忍不住问,“草原现在如何?”多年不见,他见到兄弟,还是兄弟的态度,没有丝毫的架子。莫风、箭头见到西梁王地气势恢宏,守备森然,多少都有了点敬畏之意。

    “你不是让我们早点回来?裴小姐到了后,更是说形势极为险恶,让我和箭头带着家人离开。”

    “你的老婆和儿子?”萧布衣看了他一眼,“怎么没有见到?”

    莫风道:“我和箭头都比较想你,所以快马先行,他们还在后面,不过都很安全,有劳老大惦记。慕儒和阿锈呢?”

    “他们都在守城。”萧布衣道:“慕儒到了江南,阿锈就在金城当守将。

    沙场无情,阿锈都不算适应,所以……我没有让他出征。慕儒……到襄阳,也想寻找胖槐。”

    “那……得志真的做了和尚?”莫风喏喏问。

    萧布衣叹口气,“或许出家对他而言,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现在……唯一让人放心不下的反倒是胖槐。”

    莫风、箭头互望一眼,“胖槐难道到现在,半点消息都没有?”

    萧布衣摇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莫风饶是乐观,也担忧道:“兵荒马乱之中,这久没有消息……”

    “那真的是凶多吉少了。”箭头突然冒出一句。

    萧布衣让两兄弟坐下,发现蒙陈雪等人已退下,知道她们不想打扰自己和兄弟们叙旧,对胖槐,他算是竭尽心力,可人海茫茫,天地之大,找他岂是易事?

    三人默默坐了半晌,像是为胖槐默哀一样,想当年七兄弟意气风发,只想建立什么马业帝国,如今想起来,很是好笑。箭头突然道:“路都是自己选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莫风道:“可他……毕竟是我们的兄弟。”

    “兄弟就可以随心所欲吗?兄弟就可以不用担责任吗?”箭头道:“我们把他当做兄弟,他可曾把我们当做兄弟?”

    萧布衣摆摆手,“不用多谈了,对了,你们回来准备做什么?”

    莫风道:“我要做官。”见萧布衣沉吟不语,略微有些为难,箭头笑起来,“好了,莫风,别让老大为难了。我们以前最恨的就是那些贪官污吏,逼的民不聊生,难道我们还希望老大做个贪官?”

    莫风也笑道:“不错,我们这次回来,却是想把老大未成功事业完成下去……”见萧布衣惑,莫风道:“我们想要开马场,贩马!”

    兄弟如此体谅,萧布衣有些感动,含笑道:“这个主意好,我会全力支持。”两兄弟见夜已深,不再详谈,起身准备休息,莫风问,“老大,裴小姐知道危险,让我们先走,可她……还没有回来吗?”

    萧布衣道:“据我所想,她多半是想看看突厥兵地实力,能够帮我拖延下时间最好。”

    “突厥无论能不能抓到他们,开春肯定南下,眼下他们不过是杀一儆百。”莫风分析道:“蒙陈族对我们虽好,可又不能因为我们两个和突厥人闹翻。现在我们走了,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依附可敦了。”

    萧布衣点点头,示意知晓,等两兄弟离去后,缓缓坐下来,摆弄着手中地那块玉。灯光下,残玉上流动着一道绿光,将萧布衣脸照的碧绿。陡然间目光一凝,伸手缓缓地去摸玉地断口处,感觉有些怪异之处,萧布衣陷入了沉思之中。

    **

    草原地冰雪慢慢消融的时候,南方已一片苍翠碧绿。

    襄阳城又有了繁忙之色。

    冬季下的那点雪儿,经不起春日阳光的映照,早随着河水细细流淌。清晨时分,窦、萧铣已忙碌非常,处理政事民事。

    最近一段时间,襄阳已加强了军备,提防唐军出没。

    因为有消息说,唐军已有增兵武关的迹象,再加上李建成久攻谷、慈涧不下,趁开春时分,已分兵南下,入弘农郡抢掠粮秣。

    西京比起东都来,虽地势占优,但耕地受地形所限,并不广博,远逊东都地粮草供应。李建成带大军和西梁军僵持一冬,耗粮严重,为减轻西京地负担,索性以战养战。

    李建成或许犀利不如李世民,但沉稳之处,远远过之。他趁春季分兵,只为吸引张镇周的出兵,再求胜机。

    弘农郡、武关分别在和淅阳、南阳两郡的北方和西北,淅阳和南阳已紧靠襄阳郡,这让窦轶不能不慎重从事。

    从萧布衣当年占据襄阳、平定余匪后,襄阳就少有战事,等到萧布衣坐镇东都,逼近潼关后,襄阳更已算是后方。但李唐从潼关出兵,萧布衣回缩战线,却给襄阳北方拉出道口子,这让襄阳的局势遽然拉紧。

    不过襄阳虽无杰出将领,但城高墙厚,当然不虞闪失。窦得萧布衣命令,要适当出兵协助张镇周保周边安宁,窦轶不敢怠慢,当即找众官商议。

    襄阳文有萧铣、孔邵安等人,武有董景珍、雷世猛、张绣、郑文秀、周慕儒一班本来镇守江南的郎将。江淮已平,是以这些曾经平定江淮的领军将领,颇有才干。周慕儒不喜作战,到襄阳有心寻找胖槐的下落,同时协助窦轶将襄阳管理的井井有条。

    见众人到齐,窦开门见山道:“今日找各位大人来,是因最近李唐兵犯境一事。”

    众人都是神色肃然道:“请窦大人吩咐。”

    窦轶摆手道:“吩咐不敢当,老夫无德无能,却得西梁王器重,一直负责镇守襄阳。这些年来,百姓安居乐业,老夫甚觉喜悦。但李唐悍然兴兵,今天得到军情道,他们已经入淅阳、南阳两郡,为非作歹,百姓受苦,不知道诸位大人有何对策?”

    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