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簪花扶鬓长安步-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年前半个月,就可以看到家家户户杀猪宰羊,成车成车的往家里拉年货,那年味比起往年足了不知道多少倍。

当然了,大家也心知肚明,他们的好日子都是崔蒲这个县太爷为他们打拼来的。百姓们大都淳朴,有恩必报,所以根本不用慕皎皎张罗着安排年货,从进了腊月开始,就不停的有人送东西过来,林林总总将他们所需要的东西都给准备周全了。

面对堆满了半个院子的年货,慕皎皎感动之余,又有几分无力。

崔蒲看见倒是很高兴:“这说明咱们这两年的举动很得民心啊!这是个好现象,咱们要继续保持下去,争取把最后一年也做好了。”

“所以。百姓们的东西你就心安理得的收了?”

“当然!比起我收到的,我给他们带来的更多好吗?而且马上我还要给他们修路,等路修好了,他们的日子必然会越过越好,这点东西算得了什么?”

“也是。”慕皎皎点点头。便冲他一笑,“如此说来,我就可要先恭喜崔县尊您这一任知县做得有声有色、三年下来的考绩必定都是优了。”

“同喜同喜。我现在所得到的一切,也全都是源于你的倾力相助。这里头的功劳,至少也要分你一半!”崔蒲连忙笑嘻嘻的回礼。

小夫妻两个互相恭维。互相行礼,玩得不亦乐乎。到最后,便都笑成一团。

欢欢喜喜的过完一个年,到了初四这天,夫妻俩又去到扬州府城左知府拜年。

这一次。不仅扬州府内所有知县都对崔蒲恭敬有加——当然,武立新除外,就连左知府也对他笑意盎然,热情得不得了。在吃饭时,眼看崔蒲和其他知县要一起入座,他连忙主动对他招手:“崔县尊,你过来这里,本府还有几个朋友要给你引荐。”

崔蒲过去了,便在左知府右手边坐下。放眼看去,桌上的其他人都是扬州城内有头有脸、几乎可以和左知府平起平坐的人物,平时对崔蒲这等小小的知县根本就不怎么搭理的。

不过这一次,眼看崔蒲过来了,他们纷纷起身与他寒暄。等酒菜上来后,更是轮番和他喝酒,彼此之间热络得很。

全扬州府内的知县里头,唯有他享受到了此等优待,其他知县们依然老老实实蜷缩在下头一张桌子上,自己人和自己人玩儿。

对于崔蒲受到的超级别待遇,大家说不嫉妒是不可能的。只是,谁叫崔蒲的确是能干呢?年纪轻轻的小郎君,才来两年,就做出这么大一件事来,让天长县上下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都是县令,他们自愧不如。

“看样子,再等过一年。这位崔知县就要远走高升了啊!”看着那边热火朝天的情形,黄知县由衷感叹道。

“是啊!真没想到,这么年轻的小郎君,居然有此等魄力,而且还真把事情给办成了!换做我在他这个年纪。只怕还没这个胆量投入那许多人力物力去做这些事呢!所以,就算这把年纪了,我也只能屈居在他之下,我服!”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赞叹应和。

这话钻进武立新耳朵里,便叫他的心里很不是个滋味。大家看在眼里,也嘲讽一笑,话语丝毫没有多少收敛的味道。

武立新坐不下去了,便起身道:“我去一下茅房。”

“武县尊请便!”其他人赶紧乐呵呵的恭送他离开。而等人一走,立马就有人嗤笑一声,“做知县做到这个地步。他还好意思给我们甩脸色?也不想想他现在的名号——东施县令!”

噗!

这个称呼一出,其他人纷纷喷笑。

当慕皎皎听说这个称号的时候,她也笑得不行。

“东施县令……东施县令!这是谁想出来的?可真是……”太羞辱人了!

“这难道不是实话吗?从你们到了这里开始,他什么事不是学着你们在做?你们治县里的恶霸,他学着干;你们架了个暖棚种东西,他也跟着砸钱这么办;你们张罗着种甘薯改善民生,他还悄悄叫人去偷你们的甘薯苗!诸如此类,全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俨然就是东施效颦。东施县令这个名号送给他,再合适不过了!”柳氏笑眯眯的道。

慕皎皎紧紧攥着手里的帕子也没忍住这份笑意。只能勉强道:“话虽这么说。可是就这么叫出来,还是未免太促狭了些。”

“他们有脸这么干,难道还不允许人说吗?有本事他们倒是自己做出点事业来给人看啊!永远跟在别人背后捡现成的,还暗地里给人挖抗使绊子,要不是因为背后有人,他以为他现在还能安然坐在这里和别人一起饮酒作乐吗?”柳氏冷哼。

看来,就连扬州城里的人们对武立新这位海陵县知县的很瞧不上眼啊!做官做到这个地步,他也是厉害。

两人说着话,互听一声冷笑传来:“两位可是在说我的夫君?”

慕皎皎连忙回头,便见一个容颜端庄秀丽、穿着打扮都十分入时的少妇款款朝这边走来。

这个人便是武立新的夫人。出身京兆韦氏的小娘子,去年过完年后被武家人送来陪伴武立新的。

来到他们跟前,武夫人又问一遍:“我刚才听你们在说什么东施县令的,可是在说我的夫君?”

柳氏面色一僵,慕皎皎则含笑点头:“是啊!我们就是在说他。对了。这个称呼想必武夫人你也早已经听说过了吧!”

“我是听说过了。”武夫人笑道,“不过听说过后,我也十分好奇。你说,他们都说我夫君是东施效颦,那么这效颦的对象可不就是崔县尊吗?崔县尊生得好,拿他类比西施没什么问题。可是我似乎记得史册上对西施这位大美人的记载可不大好,那可是个亡国的妖姬,最终结局也很不好呢!”

这女人的道行可比武立新高多了,难怪武家人会把他给送过来。

瞧瞧,现在她就已经开始阴阳怪气的诅咒崔蒲以后不得好死了。

只可惜。慕皎皎向来不信这些东西。闻言她只是扬唇浅笑:“武夫人这么说,可是承认这个说辞了?”

武夫人脸色微变:“我只是在提醒崔夫人你,这可不是个什么好称呼。”

“无所谓啊!史册上记载的,西施美人是越国人,因她而亡的是吴国。吴国是她的敌国。为了故国,她略施美人计,将敌国亡了,这是好事啊!我家郎君生得这么好,要是真能做出如西施一般的事情来,用美色麻痹他国,再协同我新唐王朝的将士们将他国灭了,并入我新唐王朝国土,我一定举双手赞同!”慕皎皎柔声道。

说到这里,她忽的话锋一转:“只可惜,这世上似乎还没听说过什么因为男色而亡国的事情。而且我新唐王朝有百万大军,锋锐如刀,百战百胜,又哪里需要他用美色去做这等事情?他现在所能做的,也只是用自己仅有的一点本事。给天长县的百姓们能谋得更好的生活罢了。”

武夫人闻言暗暗咬牙:“崔夫人真会说话。以前我可从不知道,你的牙齿有这么伶俐。”

“以前不知道,现在知道了也不晚啊!反正以后咱们需要打交道的时候还多着呢!”慕皎皎笑道。

“的确,以后咱们要打交道的时候还多着呢!”武夫人也扬起笑脸,似乎无比赞同她的说法。

说话间。左知府夫人一行人往这边走了来。当看到笑意盎然的慕皎皎时,左知府夫人眼神一闪,下意识的便别开头去。

“二郎媳妇,你在那里做什么?赶紧过来,我这里还有话要和你说呢!”她连忙对武夫人招手。

武夫人便又冲慕皎皎一笑:“表姐在叫我,我就先过去了。”

“武夫人慢走。”慕皎皎也回以一笑。突然间她像是想到什么,连忙又冲着武夫人的背影道,“对了,我觉得东施县令这个称呼似乎真的挺契合的。你看,我家郎君已经和西施美人一样名扬天下了,以后名垂青史也是肯定的。只是那个东施,她借着效颦这件事,也跟着名传千古。虽然不是什么好名声,但好歹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让后世一直不曾忘掉她,这也是一种本事呢,你说是不是,武夫人?”

武夫人身体一僵,明显可以看到些微的颤抖。

她深吸口气,这才回转头来,冲着慕皎皎灿烂一笑:“崔夫人您说得没错。不管因为什么原因,能名传千古,这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说罢,便扭开头去,快速和左知府夫人汇合。两个一起急匆匆的走了。

柳氏将她们的对话收入耳中,不由咋舌。

“崔夫人,你刚才的口气也未免太不客气了些。这姓武的一群人都是极小心眼的,你就不怕他们又记恨上你们,然后偷偷的报复吗?”

“我们的仇都不知道结了多少了,也不差这一个。”慕皎皎不以为意的道。说着,她又长叹一声,“不过说起来,这个武夫人其实是个好娘子,我喜欢她的性子。只可惜嫁给了武立新这个怂包。她这辈子毁了,我们也注定做不了朋友了。真是可惜啊!”

节节高升 第255章 就炫耀给你看

和慕皎皎一番短暂交锋过后,武夫人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二郎媳妇,你不会是被崔六他娘子给气到了吧?”左知府夫人连忙小声安慰她道,“那小娘子心眼小得很,偏偏脾气却大得不得了,嘴巴又毒,是个不肯吃亏的主,你别和她一般见识。”

“我没有生气。我只是在想,她似乎并不像你们说得那么不堪。”武夫人道。

左知府夫人闻言一怔,连忙摸摸她的额头:“你不会是被气傻了吧?”

武夫人摇头:“我说的是真心话。如果不是因为二郎和崔六之间的敌对关系,我是真心想和她做朋友的。只可惜……哎!”

在左知府府上用过午膳后,崔蒲一行人又约好了出去喝酒。这次瘦西湖是打死不去了,他们便选定了观音山。

黄知县提议:“不如这次大家将夫人一起带上吧!人多些,更热闹不是吗?”

其他人连忙点头表示同意。一个个心里却都在悄悄打着小算盘——崔蒲对他那位病怏怏的夫人的在意,他们早有耳闻。只要能让自家夫人同慕皎皎搞好关系,那么以后崔蒲那边再有什么好事。难道还会不想着他们?而且如果有什么想求崔蒲帮忙的,只要央求慕皎皎去帮忙说两句好话,还怕他会不多考虑考虑?

不过对于这个提议,崔蒲比较抗拒。“我夫人她身体不好。怕是经不住这样来来回回的折腾。不然她就算了吧!”

他们这次的目标就是慕皎皎,怎么可能让她算了?

“这不是有我们的夫人在吗?尊夫人要是不舒服了,就让她们陪着她。”黄知县连忙便道。

其他人也不住的劝,崔蒲没办法。只得叫人去给慕皎皎传话。慕皎皎很爽快的应了。

观音山乃隋炀帝在扬州的行宫迷楼故址。隋亡后,迷楼也被毁了。后人在迷楼的地基上又建了一座寺庙,便取名观音山。因为观音山地势在扬州最高,山寺的设计者也独具匠心。依山势而建筑宝殿。一路走上去,两边古树枝桠盘曲,枝头刚刚抽出一抹绿芽,与高耸的红墙相映成趣,于庄重间透出一抹生气。

慕皎皎身体不好,这是众所周知的。所以上山之前崔蒲就已经命人备好了竹轿抬她上去。

黄夫人这次是领了黄知县的命令,特地来和慕皎皎打好关系的。见状,她便掩唇笑道:“崔县尊对崔夫人你真是好。我活了这么多年,还从没见过哪个小郎君将自家娘子如此呵护备至。看看你们,再想想我家那死老头子,我真是又妒又恨,真想让他来向崔知县好好学学!”

其他夫人也都有此意,便纷纷附和,将崔蒲和慕皎皎两个人的感情夸了又夸。

慕皎皎淡然一笑,瞥见那边武夫人一脸的不屑,她便道:“我家郎君心疼我,是因为我身体不好,所以他对我更上心一些。一对夫妻,总是弱势的那个更受关照些。武夫人,你说是不是?”

武夫人心口一扯——在她和武立新之间。不正是她更关照武立新一些么?武立新这个人,做个纨绔是完全合格的。只是做知县……那是差远了。可是现在,武家已经决心要让他进官场历练。不管他做得多差,这条路既然已经选定了。就不会再有回头的机会。即便明知道他不是这块料,她也只能硬着头皮陪他到底。

便如现在,武家之所以送她过来,为的也只是让她盯住武立新,不让他再做出其他错事来。只要平平顺顺的熬过这一年,他们就有法子给他一个优等的考绩,然后再将他的官位往上升一升。

可武立新哪里是这样安分守己的人?尤其身边还有一个崔蒲在时时处处和他对比着。看着崔蒲一再的做出这么多的成绩,他早已经按捺不住了!天知道为了让他老实点待着。她费了多大的力气!

当初武家之所以将她定给武立新,就是看中了她这强硬的性子。现如今,可不就是她在盯着他、管着他?只是身为一个女人,谁希望天天过这样的日子?她也希望能有个顶天立地的男人给她依靠啊!

她心里憋屈得不行,给家人哭诉,却反倒被骂,说她矫情。结果谁知道,真正懂她的却是武立新死对头的妻子!

心中一震。她默默扭开头去:“崔夫人说的什么话,我听不懂。我又不像你这样柔弱得连路都走不动几步,也不需要男人怎么关照。”

这言语中的怨念可不是一般的深呢!

慕皎皎闻言会心一笑,便回头又和黄夫人几个攀谈起来。

到了山顶,进入一片紫竹林中,大家就在这里暂时停下。将酒菜摆好,男人女人们各自围坐成两圈,便又开始谈天说地。

新年一过。马上又是一年的重头戏——春耕。身为知县,大家最关注的自然就是甘薯种植的推广问题。

酒过三巡,黄知县赶紧就抓住崔蒲的话头道:“崔县尊,上次你邀请我和你一起种甘薯。因为我胆小错失了一次天大的好机会,这事我不对。不过看在咱们两县相邻、你我之间诸多合作也异常顺遂的份上,我少不得还得厚着脸皮求你分一些甘薯苗给我们。我们也不要多的,够县里一半的旱地种的就够了!”

“行啊!等回去后我就叫人开始准备种苗,到时候再配上一个懂行的人一起送过去指导,你觉得如何?”他不拐弯抹角,崔蒲便也爽快的应了。

黄知县大喜,连忙点头。“还用你们送什么啊!什么时候种苗培育好了。你通知一声,我叫人去取就是了!”

“那也行。不过送去指导的人的吃住你们都要包圆了,如果做得好的话,最好还给人一点辛苦费。毕竟人家也是要丢下手头的事情去给你们帮忙。”崔蒲笑道。

“那是自然!你就放心吧。你只要肯送人来指导,那就是给了我天大的面子了。这样的人才,我们如何能不好吃好喝的供着?”黄知县心愿达成,当即哈哈大笑。

其他知县见状眼红得不行,连忙也纷纷出言要求一样的待遇。

崔蒲全都爽快的应了。

和大家一一将事情粗略的说了一遍,他的目光又落在正在埋头喝闷酒的武立新身上。眼中一抹精光流转,崔蒲唇角顿时又扬起一抹浅笑:“不过,想必海陵县就不需要了吧?我听说你们那里去年底的甘薯收获得也不少?既然你们自己已经掌握了培植技术,那么今年再培育出一些种苗来推广到全县去一定不是什么大问题,你说是吧?”

武立新生啃了他的心都有了。

崔蒲这个混蛋!他可害苦他了!

去年底,海陵县乡绅们悄悄种的甘薯的确收获还不错。一开始他也好生得意,打算借此再狠狠打击崔蒲一场——叫你得意。这个东西我们海陵县现在也有了,分量还不少!我看你还怎么拿这个东西来我跟前显摆!

结果谁知道,崔蒲不知道怎么和户部的人说的,居然让人只运走了二百万斤。余下的四十多万斤全都留下了。他把零头给其他人分一分,自己留下了四十万斤,然后就和他的连襟风风火火的开起酒楼来了!

十文钱,就能点一份甘薯。这则消息一经推出,甘薯就成了全扬州城内比较平民的消费品——只要肯花钱,谁都能吃到这个东西。那这还算什么稀罕物件?

尤其天长县上上下下,那几乎家家户户必备的主食。而这个东西在海陵县却是有头有脸的乡绅们才能尝到……这不是说,他们海陵县的一众乡绅——包括他这个县太爷在内——才能勉强同天长县的百姓们相提并论?

更别说,天长县的甘薯做法五花八门,每隔上十天半个月的还会推出一样新做法。而他们这里,除了煮和烤,其他的都少得可怜。便是有人学着魏记酒楼的做法做出来了,那味道就是差了别人一大截。

他们又被人给狠狠的比了下去。而且,还是被天长县全体比了下去!

崔蒲这一巴掌,扇得又狠又重。虽然听不见响声,却生生让他疼到现在。

而现在,眼看‘天长县甘薯’的名头越来越响亮,他们海陵县的乡绅们都已经羞于将好容易种出来的甘薯拿出来见人了。毕竟谁不知道他们的东西都是从天长县偷来的?这东西拿出来,也会被人指出是赝品,那就更丢人了!

所以。这个年他也过得分外纠结。虽然才初四,可是他已经可以想象得到接下来的日子,他在海陵县里吃的春酒会有多尴尬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