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朝的八月十五,其热闹程度远远及不上后世。在这个时代,还是上元节和中元节更为深入人心一些。而圆月所象征的团圆之意也直到宋朝以后才渐渐成形。所以现在的中秋节不过只是一个大家聚在一起赏赏月说说话的小节日罢了。
“那是肯定了。婢子已经事先打听过了,崔府的八月十五,可比慕家的热闹多了!”红豆忙道。
“是吗?那我就拭目以待了。”慕皎皎笑道。
到了八月十五这一天,慕皎皎居然收到了一张拜帖,帖子来自郭刺史府,是郭敬之亲自给慕皎皎下的,道是再过两日他要亲自上门来找她,有一件要事同她商议。
慕皎皎本还在想以后有什么机会和郭家多来往来往,最好能见见那位在唐朝中期撑起一片天的大将郭子仪呢,没想到郭家人就主动找上门来了!她连忙将此事禀报了崔夫人,崔夫人见了帖子不过思虑一会便点头:“郭家虽然门第不高,但家中子弟都是有勇有谋之辈。郭刺史也是人品方正之人,他既然说有要事找你,那就一定是真有要事。到时候让六郎陪着你一起见他就是了。”
“媳妇也是这么想的。”慕皎皎忙道。
崔夫人点点头。又问道:“这两天六郎他还在书房睡?”
慕皎皎点头。
“哎!”崔夫人不禁摇头,“你也不能太惯着他了。一个儿郎,都成亲了,便是大人了。哪里还能耍这样的小脾气?你这两天就别再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他,让他吃点苦头,他自然就老实了!”
“没事,今晚过后。他肯定就会回来了。”慕皎皎笑道。
崔夫人眉梢一挑,旋即颔首:“既然你心里有计划了,那我就不多说什么了。我和你阿舅都是盼着你们俩和和睦睦的。”
“阿姑阿舅的苦心,媳妇心里明白。我这些天只是给六郎一点时间,让他好好把事情想想明白。现在时间差不多了,我也不会再让他继续在外面混日子了。”慕皎皎道。
“嗯,你心里有主意就好。”崔夫人对此不再有过多的表示,只又问道。“对了,今晚你会和她们一起拜月么?”
慕皎皎点头。“大好的日子,这么有趣的活动怎么能少了我?不过我是不能陪大家待到夜深了,我这幅身子骨受不得凉。”
“你有这个心就好。其他的我会和你大嫂说。她到时候会关照你几分的。”崔夫人道。
“媳妇多谢阿姑关爱。”慕皎皎感激得不行,连忙屈身行礼。
是夜,月明星稀,一轮皎洁的圆月高高挂在天上。崔府内院外院皆摆上了酒席。男人们在外头赏月吟诗。女人们也在后院摆上甜点果品等物,对月参拜不提。随同妯娌小姑们拜完了月,慕皎皎坐下来,陪着大家聊了会天,便借口身体不适告辞了。
她一向是个病怏怏的模样,天黑之后更是几乎不见踪影,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她这幅模样。虽然还是有人在心里骂她装模作样,但表面上大家都还是一副笑吟吟的表情目送她离开。
十五娘子也站了起来:“六嫂。我送你吧!”
“不用了,你在这里和她们一起赏月不是更好?”慕皎皎笑着拒绝。
但十五娘子坚持道:“我正好有几个问题要问六嫂,只是前些天不得空,今天既然有时间,不如就在回去的路上问问你好了。”
自从见识过慕皎皎的本事后,十五娘子对她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些天她除了牢记住魏王世子妃的指点勤加练习烹茶技艺外,也搜罗了几本粗浅的医书看了起来,时不时的也来问问慕皎皎问题。
听她如此说。慕皎皎不好再拒绝,便将头一点。“那咱们就一起走走说说话好了。”
“嗯!”十五娘子连忙欢喜的站过来,亲亲热热的挽上她的胳膊。
眼看两个人有说有笑的走了,一个小娘子突然问道:“这两日十五娘是不是变了许多?刚才看到她。我第一眼差点都没认出来。”
“是呢!我刚才也是,还在想这是谁家的小娘子来咱们家过十五了。后来仔细分别了一番,才发现这不是十五娘吗?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这才几天功夫,她就变了这许多……其实样貌似乎也没怎么变,就是那种给人的感觉……好像变得更高傲、更自信了!”
“对,就是自信了!也高傲了!那后背挺得笔直笔直的,一下子精气神都上来了。我就说呢。她是怎么搞的,原来是这么一回事!现在我终于弄明白了!”
几个小娘子小声说着,其他人也都加入了这个话题。又一人不解问道:“以前看她畏畏缩缩的,在人前话都不讲几句。今天却落落大方。和我们所有人都说了几句话,还主动烹茶给我们喝了!而且还在人前主动和六嫂搭话……是谁教的她这些?”
“还用说吗,那自然是你们的六嫂了!这些日子她也只同慕氏来往。上次和慕氏一起去乐游原看了一次落日,回来她就变成这样了!”五少夫人李氏酸溜溜的道。
大家一想——果然如此!十五娘子最近的确和慕皎皎来往颇多,动不动就往慕皎皎身边跑。而且自从和慕皎皎开始来往后,她就越来越自信了,今天在她们这许多人里头她也仿佛一个发光体,虽然还不至于到一眼就能让人注意到的地步,但也已经和以前相差甚远。须知以前的她就跟只小耗子似的,扔在人堆里就根本看不到了。
想及此,大家都不禁对十五娘子嫉妒起来。当然,她们更羡慕的还是慕皎皎。天知道要有多大的本事。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将一个畏畏缩缩的小娘子给调教成这副模样?早知如此,她们就该抢先去和慕皎皎拉关系才对,不然现在享受到这个待遇的人就该是她们了!
十五娘子还不知道她已经开始被人嫉妒上了。
她玩着慕皎皎的手,姑嫂二人一面说着话一面往前走。不知不觉便进了院子。
留她喝了一杯茶,慕皎皎便道:“时候不早了,你快回去吧,我也要休息了。”
十五娘子却还不想走。这些天她一直在想慕皎皎那天给她说的那些话,钻研慕皎皎的一举一动,越想越觉得她深不可测,也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个和慕皎皎一样出类拔萃的人!只是这些天,因为慕皎皎和崔蒲夫妻俩闹不和,她每次来了也不敢多待。今天好容易又有机会过来,她还有许多话要和她说呢,可为何慕皎皎却主动赶起她来了?以前她可从没有主动赶过自己的!
心里虽然觉得有些难过,但既然慕皎皎都这么说了。她也不好多待,便磨磨蹭蹭的起身往外走。
慕皎皎更是不等她走远,便连忙回了内室。
十五娘子到了外头,突然察觉到一丝古怪——不仅慕皎皎刚才的表现奇怪,现在这个院子似乎也安静得过分!主子都还没睡呢,丫头们怎么就都没影了?
她下意识的停下脚步,便听到身后传来咚的一声闷响,仿佛什么重物坠地的声响。这声音分明就是从她方才离开的地方传来的。隐约间,她似乎还听到红豆叫了一声娘子!
怎么回事?
她下意识的折返回去。绕过屏风,她便看到红豆抱着慕皎皎,主仆二人倒在地上。而地上的慕皎皎面色铁青,双眼紧闭,唇角缓缓淌下一股鲜血……
“啊!”
见状,她不放声尖叫起来。
名满长安 第134章 发病
崔蒲今晚有些心神不宁。
坐在人群里头,他看着兄长叔伯们对月饮酒,且诗且歌,其他人也乘兴应和,笑意盎然,到处都是一派风流不羁的景象。换做以往,他也会兴致盎然,跟着胡诌上几句小诗。可是现在,他却一点心情都没有。
“六弟,你和六弟妹还没和好?”崔家三郎君崔葕突然靠过来。
崔蒲立马精神紧绷。“她去找三嫂告状了?”
为什么想到这个的时候,他的心情突然有点小激动?
但崔葕立马就往他头上浇了一盆冷水:“怎么可能?你那媳妇你还不知道吗,都把你当宝贝一般捧在手里了。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你想干什么她就放手让你干什么,她哪里舍得说你一句坏话?你三嫂去她那里,她还不住口的说你好好好。你三嫂说要来说你几句,她还赶忙帮你说话来着。”
崔蒲扯扯嘴角。“你们都被她给骗了。”
崔葕一手搭上他的肩。“哎。我说六郎啊,你怎么就不肯睁大眼睛好好看看呢?你这个媳妇真是很不错了。你信不信,要是换做你三嫂,只要我敢指着她的鼻子说一个不字,她就能把我打出门去,连着一个月都不许我上床睡觉,饭也不给我吃好的!你这个媳妇还这样好吃好喝的供着你,那就是存着讨好你的意思呢,你就知足吧你!”
崔蒲扁扁嘴。“你是不知道她悄悄做了多少坏事!”
“有吗?你说来我听听?”
“她……”崔蒲想了想,却又摇头,“算了,不说了。都过去的事了。说了又有什么用?”
“你呀,就是被她给惯坏了!”崔葕无奈摇头。
才怪!她明明一直在欺负他,何曾惯过他了?崔蒲愤愤在心里大叫。
但是他心里明白,这样的话他说出来了也没人相信。既然如此,他还是不要在这大好的日子自找没趣了。
便低下头,拿着一只玻璃酒杯把玩起来。
崔葕见状,便知道卢氏给他交代的任务没有完成,也只得无力叹气,摇摇头别开脸去。
这个时候,却见小四儿悄悄走了过来。
“郎君,娘子那边出事了。”他凑到崔蒲耳边道。
崔蒲的小心肝立马一阵乱跳!可他却依然绷着一张脸:“她那里能有什么事?”
“娘子生病了。”
“她不是老生病吗?又不是什么稀奇事了,叫红豆给她吃点药就行了。”崔蒲状似不在意的说着,可屁股却眼看着坐不住了。
小四儿一脸为难。“这次似乎和以前不同。十五娘子说,娘子这次发作得特别厉害,人都已经晕过去了。”
“什么!”
崔蒲立马站起来。
他的叫声太过响亮,竟然压倒了前头吟诗的崔阁老。崔阁老冷冷回头,崔蒲赶紧作揖:“阿爹,儿突然觉得身子不适,先告退了。”
都等不及崔阁老发话,便连忙转身跑了。
崔阁老见状眉头微皱烦:“这个逆子,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崔葏忙道:“阿爹息怒,或许六弟是果真身体不适,忍耐不住了。便让他去找六弟妹看看吧!六弟妹现在一个人在屋里歇着,他去陪陪她也挺好。”
崔阁老冷哼一声。不再多言。
崔蒲穿过前院,来到垂花门内,便见十五娘子正站在那里,一双眼红红的。眼中还有泪珠在打转,明显就是已经哭过而且现在还在哭。
“阿兄!”见他来了,十五娘子连忙便拉上他,“你快去看看六嫂吧!她病得好凶险。我刚才都快被吓死了!”
“到底怎么回事?”崔蒲忙问。
“我也不知道啊!”十五娘子说着话,眼泪又掉了下来,“今天晚上我是觉得六嫂情况不对,却又不知道怎么一回事。刚才她非要赶我走,我才走出几步就听到屋子里头传来声音,赶回去一看,六嫂就已经倒在地上了!四肢抽搐口吐鲜血,吓人得不得了。偏偏红豆还不许我出来找人。说等明天就好了。六嫂都这样了,还怎么等明天啊?我本来想去找大嫂的,可是红豆死活不同意。我好说歹说,她才放了我出来。我现在也不知道找谁帮忙才好。就只能来找你了。”
“竟然这么严重?”崔蒲闻言大惊,忍不住瞪了眼小四儿,“那你怎么不早说!”
“我说了呀!是你一开始不当回事的。”小四儿好委屈的道。
崔蒲早没心思和他多说。听了十五娘子的描述,他现在满脑子都是慕皎皎躺在地上口吐鲜血的模样。一颗心都急得不得了,连忙便拔腿狂奔起来。
好容易回到院子,他发现外头院子果然如十五娘子所言空空荡荡的,几乎看不到什么人影。进到屋子里,才听到叮叮咚咚的水声,以及低低的抽泣声传来,这又叫他心口一揪。
快步绕过屏风,他目光一扫。立马便被眼前所见给镇住了。
只见慕皎皎躺在床上,一张本就没有多少血色的小脸现在已经满是青灰之色,双目紧闭,双唇紧咬,两边唇角都淌下触目惊心的鲜血。她的身体也在微微颤抖着,四肢呈现不自然的扭曲。
红豆跪坐在床前,一手拿着帕子,一边给她擦着血迹。一边带着哭腔小声道:“娘子你忍忍,再忍忍,等天亮了就好了。”
红豆的阿娘和阿妹跪在后头,分别按着慕皎皎的双手和双腿。几个人都在低低的抽泣着。
“这是怎么一回事?”
见到此情此景。崔蒲只觉他的心脏被一直大手攫住,大手拼命揉捏着,疼得他几乎快要受不住。
“郎君!”红豆母女几个回头,见到他吃了一惊。
崔蒲大步走上前去。“她怎么了?出了这么大的事,你们为什么也没派人去告诉我一声?”
“郎君请息怒,这是娘子的老毛病了。她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发一次病,看似凶险,但其实无碍。只要熬过今晚就好了。”红豆忙道。
“你说她这样无碍?”崔蒲指着慕皎皎依然在淌血的嘴角,气得嗓音都颤了。
红豆两眼含泪,咬唇不语。
崔蒲忍无可忍一把将她拉开。“你们还愣在这里干什么?还不赶紧叫人去请大夫!”
“请了大夫也没用。从小到大,十几年了。娘子之前哪次发病没请过大夫?这新唐王朝上上下下,几乎所有的大夫都被老爷请来给娘子看过了。就连波斯那边的大夫也来过,可是大夫来了又怎样?大家一样是束手无策,娘子每次都是靠着自己忍过来的!”
崔蒲心猛地一沉。“所有大夫都没用吗?或许宫里的太医……”
“太医老爷也花大价钱请过了,没用。”红豆摇头。
崔蒲眼前一片黑云飘过。
他看着床上几乎了无生气的慕皎皎,慢慢走过去,掏出自己的帕子给她擦去血迹。但才刚擦完,鲜血又从嘴角溢了出来,怎么擦都擦不完。
“为什么会这样?她为什么会流血?她到底得的什么病?”崔蒲低叫,却发现他的嗓子里像是堵了一团棉花,叫他发音都觉得困难无比。
红豆流泪不语。红豆的阿娘和阿妹也都垂头不语。
崔蒲也不由长出口气。
“现在没有别的法子了吗?”
红豆摇头。“没有。”
“好,我知道了。”崔蒲点点头。便对下头的红豆阿娘阿妹道,“你们都放手吧,我来陪着她就行了。”
“郎君,娘子一会发作起来很严重。您一个人怕是不行。”红豆阿妹小声道。
“我说行就行!你们快放手!”
红豆阿娘和阿妹被吼得一个激灵,连忙乖乖放手。
崔蒲便将慕皎皎抱到自己怀里,一手护着她的头,一手继续拿帕子给她擦血。红豆默默的端上铜盆,给他替换帕子。
在这期间,慕皎皎的身体明显扭动得越来越明显,手脚也越发的不受控制了。崔蒲一只手按着她也越来越觉得吃力。
“郎君……”红豆想来帮忙,却依然被崔蒲冷冷一瞪,“不许乱动,做好你们该做的事情就行了!”
虽然被教训了,红豆还是小声提醒他道:“马上娘子的症状就会加剧了,您小心些。”
崔蒲低应了声。双眼都放在慕皎皎身上,也不知道听到了没有。
过了不久,慕皎皎的身体开始抖索得极为厉害,牙齐也咯吱咯吱的磨了起来,。
“她又怎么了?”崔蒲吓了一跳,连忙抬头问红豆。
“娘子她这是……郎君小心!”
红豆忽的一声大叫,崔蒲忽觉手腕上一痛。低头去看,才发现慕皎皎不知何时居然一口咬上了他的手腕。
红豆赶紧伸手往慕皎皎下巴上一捏,慕皎皎便软软松口,红豆阿妹迅速将一支拇指粗细的人参塞进她嘴里。红豆一放手,慕皎皎便又死死将人参咬住,牙齐和人参摩擦,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崔蒲见状又是大惊。“她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红豆摇头。“婢子不知,只是娘子每次发病都是如此。老爷每次都是用一支百年参来给她咬着——也只有百年参能有此等效果。”
崔蒲这才想起来,慕皎皎的嫁妆里有满满一抬的百年参。当时看到时,他还在心里暗叹慕家果然有钱,给女儿的嫁妆都是如此任性。只不过,这炫富的手段也太低劣了些,为此他还暗地里鄙视过这一家子。现在他才知道,原来这些百年参是有用处的。
“现在呢?该怎么办?”他连忙又问。
红豆又低下头。“现在,只有等着了。”
“等?”
“等天亮了,这个病就算过去了。”
那就是还有大半夜!她身体本来就弱,这么折腾一夜,她受得了吗?崔蒲心里大叫。低头看看怀里的慕皎皎,她的牙齐明显都已经陷进了老参中,却还在止不住的颤,可想而知她有多痛苦。从头至尾,她双目都没有睁开过,但他却明显从她的眼角看到了一抹湿迹。
其实她心里是清醒的吧?只是身体却根本不受心的控制。所以这样的感觉才更痛苦,但她现在也只能流几滴泪了。
空有一身好医术又如何?这么些年了,她却对自己的病束手无策。
想及此,崔蒲心口又是一缩,忍不住将她抱紧了几分。
名满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