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边戎-第2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橘儿神色沉静下来,说道:“爹爹,娘亲、哥哥,我们一家子的事情,既是家事,也是国事。我既叫爹爹、娘亲、哥哥,而不叫父皇、母后、皇兄,你们便当猜到外面的局势了。”

    三人面面相觑,赵佶叹道:“也罢也罢,我们在那地狱般的地方过了这么些年,什么荣华富贵早也不敢想了,只愿他们折家能待柴家般待我我们便是过望了。”

    赵桓听了点头,韦后却道:“若是你九哥没有基业,那便罢了,可我听说他在南边还有半壁江山,这……”

    赵橘儿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娘,九哥是有基业,可他那半壁江山,说好听些是偏安,说难听些,便是汉部寄放在那里的!等北边的事情一了,这半壁江山焉能长保?”说着便述说她南归后的遭遇,又分析了眼前的局势。赵橘儿此时所掌握的军政情报,比起折彦冲、杨应麒来也是不遑多让,她说话又极有条理,见识亦甚高明,这时只是说了一个概观,便听得赵佶、赵桓、韦后三人暗暗纳罕,均想:“橘儿才离开我们几年,怎么变得如何知情达理,再没半分当年的小女孩儿模样了。”

    赵橘儿一番话说完,又道:“爹爹,依我看来,新汉之一统天下,只是迟早的事情。且不说汉部这边断不容你们南下,便是你们能侥幸南下,看九哥哥那般待我,你们便回去了,也非卷入纷争不可。便是纷争争赢了,新汉大军压下,那时又要再亡一次家国么?不如便留在这边,橘儿侍奉你们安享余生。”

    赵佶点了点头,说道:“只是在这边……橘儿,你的位子可安稳么?”

    赵橘儿微微一笑道:“只要我们不求黄袍加身,折大哥、虎嫂子他们不会对我们怎么样的。如今天下和以前大大不同了,我估量着,大哥、大嫂他们应当有这个器量!”

    赵佶想了一会,说道:“只是……万一他们要拿我们去对付你九哥,那可怎么办?”( )

第二七七章 亡国余思随风散(上)

    就智商而论,赵估绝不是个傻瓜,他在位期间的种种倒行逆施,一来和他不能节制嗜欲有关,二来也和他的生长、生存环境以及整个皇朝体制有关。虽然他败坏了整个国家,但就帝王权术而论也不算差,这几年来痛定思痛,尤有长进,所以这句话一针见血,问了出来连赵橘儿也难以回答。

    赵桓见赵橘儿不答,问道:“妹妹,他们……他们还会用我们来对付老九的,是么?”

    赵橘儿叹了一口气道:“爹爹,哥哥,这……这事情我也说不准。不如等七郎来了,他和你们说好不好?总之我答应你们,只要爹爹、哥哥你们不图谋复辟,有我在一日,便不容你们再受这北狩之苦了。”

    赵估、赵桓、韦后三人对望一眼,都点了点头,韦后道:“好了好了,孩子,我们也知道你难做。如今你能救得我们出苦海,我们己经是庆幸上天赐给我们一个好女儿了。”

    一家人心里虽然还有些疙瘩,但想最坏的情况,当不会更甚于北迁之苦,所以渐渐地收拾心情,展颜且欢。

    过了几日完颜虎来到宁江州,虽然她心情很不好,但为礼貌起见也到这里来拜访。虎公主是何等身份这些日子来赵估等早己深知,所以对她这次来访看得极重,心想若能得她一诺,那将来便算在新汉政权下买了一道护身符。但完颜虎却片言不及公事,只是以亲家之礼与赵信、韦后相见,说了一会客气话便去了。

    赵估见她神貌恍惚,不禁有些惴惴不安,以为完颜虎不喜他们,赵橘儿忙告诉他们完颜虎闷闷不乐是因为别的事情,与赵氏一族无关。尽管如此,赵估等还是不能放心,直到那天听说杨应麒进城。

    “杨相进城了——姑爷进城了!”

    这是一个让整座大房子都有些振奋的消息,如果说赵氏一族此时己完全倚赵橘儿这个女儿为靠山,那杨应麒便是这座靠山的靠山,他们赵氏一族将来在新汉政权下的祸福,几乎都要依靠这位姑爷宰相,这是赵估等都心知肚明的事情。如果说韦后因为赵构在江南还有几分窃望,那么赵估、赵桓便都更倾向于留在新汉一一如果杨应麒能保护他们的话,因为杨应麒这个女婿就亲缘来说虽比赵构这个儿子来得远一些,但对位高权重的家庭来说,关系远一些有时候反而更安全,赵估赵桓这两代皇帝都深知在目前的情形下,跟着女婿也许会更加安稳。

    不过,杨应麒进城后并没有直接来见岳父岳母,而是先到各处巡视,处理了半日政务,晚间才上门来拜见泰山泰水。

    翁婿相见时,赵估偷偷打量杨应麒,心道:“这可怪了,这个麒麟婿,似乎哪里见过。”

    杨应麒见到赵估,却只是笑笑,并不多说什么。他是晚饭时间来到,赵橘儿也安排得很简单,并无大排场,席上也就至亲数人,便如富贵家的家常便饭,席上杨应麒多吃饭,多吃菜,少吃肉,不喝酒,话也不多,只是和赵估议论些诗词,讨教些书法。

    酒足饭饱,杨应麒便要去别处下榻,赵估道:“贤婿,何不留下?此处颇有安暖被褥,是橘儿她娘亲自安排下的,不比外边仓促之居。”

    此时也无他人,杨应麒笑了笑说:“岳父大人,我不好留在这里啊,你应该懂的。”

    赵估听了,说道:“贤婿你……你顾忌的是。该小心些的,该小心些的。”

    杨应麒见他有些吓怕了模样,安慰道:“岳父大人,你也不用如此。我如今谨慎,乃因眼下是多事之秋。待过了这一阵,让大家都知道岳父大人的坦荡,那便不要紧了。”

    赵估问:“坦荡?”

    “嗯,坦荡。”杨应麒道:“不贪无劳之功,不居无功之位,这便是坦荡。”

    赵估默然良久,说道:“贤婿的意思,我知道。我们父子在北国日久,早不存这份心了。不过……”

    杨应麒问:“岳父大人还有什么顾虑?”

    赵估叹道:“若天下己经一统,那我们反而放心些,但现在南方……”

    杨应麒早料到这位岳父的顾虑,见他犹疑,便替他说了出来:“岳父大人是怕因为南方的事情受到为难?”

    赵估点了点头。

    杨应麒道:“岳父大人放心。只要岳父、桓兄胸怀坦荡,那勿须有之罪名便落不到赵氏头上。至于两国相争的事情……”

    赵估忙道:“如何?”

    杨应麒笑道:“若是事情由我来操刀,我便是做什么,最多用用岳父大人的名义,但用其名,不及其身,岳父大人将房门一关,外边的事情大可不作理会,事情过后自然消解。若是事情由我大哥来操刀,嘿嘿,他可不干这等事情!所以岳父大人尽管放心好了。”

    赵估将杨应麒的话慢慢品味两番,便大致明白了他的意思,然而他将杨应麒左看右看,忽然道:“贤婿,听说汉部的政务,都是你在理。”

    杨应麒点了点头道:“是。怎么了?”

    赵估道:“那汉部之权……”

    “我从不过问。”杨应麒道:“希望岳父大人也不要过问。”

    赵估道:“我只是担心你只知坦荡之事,不知龌龊之事。”

    杨应麒呆了呆,随即笑道:“龌龊之事,知道来干什么!”

    赵估道:“我知道贤婿坦荡,不过有些事情总得知道,知道了不一定要去做,但可以拿来防。”

    “谢谢岳父关心了。”杨应麒笑道:“我只希望这世间没龌龊事,那我们就不用去操这心了。”

    赵估道:“世间没龌龊的事情?古往今来有过这等时候么?”

    杨应麒又呆了呆,眼中掠过一丝黯淡,说道:“没有。”

    赵估点了点头说:“所以……”

    “行了。”杨应麒打断他道:“总之岳父你放心吧,我会有分寸的。”

    赵估听他这么说,只得道:“好,好。”

    杨应麒又道:“宁江州这边终不是久居之地,我在辽阳己经准备了一所大房子,内里全是这些年汉部以倾国之力搜集来的书籍、金石、画卷等物,听橘儿说岳父最好这个,所以我准备了这些给您把玩,以娱晚年。等我们收了燕京,再请岳父到更南边住去。等我们统一了天下,那时岳父去哪里都成。”

    赵估听了哪里会不明白杨应麒的意思?心想能如此却也是个好归宿,当下展颜道:“好,好。什么时候去?”

    杨应麒道:“等岳父见过了大哥便去。”

    “大……你大哥?”赵估讷讷道:“折……折……折大将军?”

    “不错。”杨应麒道:“大哥过两天就会来,无论如何,他总要见你一见的。”

    赵估有些局促,但他也知道折彦冲不可能不见他,说道:“这……不知大将军性情如何?”

    杨应麒笑道:“岳父不用担心,我大哥虽然是个武人,但通情达理,不像宗望、宗翰。嗯,岳父你应该见过他的才对。”

    赵估说道:“见过,不过当时他还……还不是九五之尊。不知到时候我该用什么礼节。”( )

第二七七章 亡国余思随风散(下)

    杨应麒哈哈一笑道:“他现在也还没登基。虽然胡人都叫他大汗了,但汉地那边还没登坛受命呢。嗯,若是私下见面,岳父便用亲家之礼和大哥相见就好。若是公见,则用主客之礼。”

    有时候,环境变了,地位变了,人也会跟着变。折彦冲变了么?

    他坐在一座高台上,凌风下望,远处的走卒奔马,都如虫豸一般。三日前,折彦冲就是在这里为吴乞买的级和阿骨打的残骸举行了葬礼,跟着接见东北、漠北的王公酋长,萧字旗、安东军等胡汉将领,接受他们的参拜和臣服,然后北国所有人便都知道,天下已经产生了一位新的都勃极烈,一位新的大汗!金国灭亡了,新汉政权则踩着金国的残骸走上了高台。

    “大哥,我们成功了!”

    萧铁奴站在折彦冲背后,指着天云地土说道:“天下大势已定,假以时日,这片大地,还有这片天空,就都是大哥的了!”

    折彦冲微微一笑,萧铁奴又道:“我们窝火了这么些年,今日才算是真正的扬眉吐气!以后的日子,我们终于可以随性所欲了!”

    扬眉吐气,不错,是该扬眉吐气的时候了。至于随心所欲……

    “禀大汗,旧宋降帝赵佶、赵桓求见。”

    折彦冲点了点头,传令官自去宣召。台阶共有三十六级,赵佶和赵桓提着袍摆,低着头弯着腰一步步走上来,从高台上望下去甚是笨拙。

    看着他们这个样子,折彦冲忽然感到一点怜悯,亡国之君,便是这个样子!当年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今日折彦冲只要手一挥就能将他们抹杀。

    “这便是帝王么……”

    下视苍生,有如蝼蚁,下视万物,如在囊中。

    “可惜啊……应麒不能和我分享这种快感。他只知道忙碌,却忘了这么忙碌是为了什么!”在这一刻,折彦冲现萧铁奴的想法和自己更加贴近,“千辛万苦来到这个世界上,历尽这许多磨难,自我约束了这么多年,今日该得到的终于都得到了……以后……”

    “拜见大将军……”

    这声音打断了折彦冲的思绪,他回过神来,见赵佶和赵桓都已经跪在自己面前,在北国这么多年,他们的膝盖已经不矜贵了,当初既拜得阿骨打的灵牌,今日也拜得折彦冲。赵佶在高台上一跪下,高台下的旧宋臣子望见也跟着跪。折彦冲没有就让他们起来,他倒不是故意要羞辱、折磨他们,只是一时又想到了很多事情,涌起了很多感想。

    “当年你登基的时候,是什么感觉?”折彦冲忽然问赵佶。

    赵佶听了这话,竟然不知该如何回答,萧铁奴在背后笑道:“大哥,且让他们起来吧,怎么说也是老七的岳父,该给他点面子。”

    折彦冲哈哈一笑,对赵佶抬了抬手,萧铁奴道:“起来吧!”赵佶这才起来,有些瑟缩地道:“臣赵佶率赵桓及一干臣子前来参见大将军,一来是感谢大将军救臣等于水深火热之中,二来则是献上薄礼,以贺大将军登极。”说着掏出一本薄薄的:“此为臣连夜所书,请大将军赐览。”

    折彦冲接过,打开一看,封面四个字却是楷书,写的甚是端正,并非赵佶名闻于世的字体,那四个字写的是《劫后余思》,便问赵佶是什么内容。

    赵佶道:“此臣北迁之后,回想臣所以亡国之事,缩略为十二事,故名之为《劫后余思》。”

    折彦冲听了不禁皱了皱眉头,萧铁奴见到,斥道:“我新汉正是开国立朝之际,你献上这亡国之论作什么!”

    赵佶大惊,慌忙跪下道:“这、这……大将军恕罪,大将军恕罪。”

    折彦冲淡淡一笑道:“好了,我不怪你。起来吧。”

    虽然只是两句话对答的功夫,但赵佶父子已是汗流浃背,

    折彦冲道:“应麒已经去见过你了?”

    赵佶忙点头道:“是。”想起了什么,忙道:“不过他只是陪我们吃个饭,并没有什么,并没有什么。”

    “你紧张什么,他去见你们,又不是背着我去。”折彦冲笑道:“不过看你这么回护他,那是真将他当作亲人了。”

    赵佶忙道:“赵宋气数早尽,我等能蒙折氏荫庇,免于餐风饮雪之苦,已是过望。从今往后,自当谨守臣分,如昔日柴家之侍赵氏。杨相与橘儿结亲,那是我们赵家沾了杨相的光彩,我赵家虽有已亡之国号,其实却无增于杨相。”

    折彦冲笑笑说:“你能这样想最好。虽然我也不怕你起乱子,却怕你万一走上了邪路,到时候我不动你时不合律法,要动你却会伤了应麒。若你们父子能安分做人,我便保你们安享晚年,泽及子孙。”

    赵佶父子连忙道:“是,是。”

    他们磕头之际,折彦冲看着赵佶鬓边的白,看着赵桓未老先衰的容颜,颇为感慨道:“一朝权柄失去,便成俎上鱼肉……这个世界可真残酷呢。”

    赵佶听得全身一阵颤抖,萧铁奴却笑道:“然一朝权柄在手,那便风雨任左右了。”

    折彦冲一听哈哈大笑,对萧铁奴道:“行了行了,我虽然喜欢你不似应麒那样迂腐,可也别给我太放纵!”

    萧铁奴微笑道:“大哥你这是什么话!我便放纵,也是在外人那里放纵,在大哥跟前,从来都是极老实的。”

    “你老实?”折彦冲笑道:“你若老实,天底下便没凶险的人了。你可知道这次……”说到这里顿了顿,挥手示意赵佶父子可以离开了,赵佶赵桓赶紧起身告辞。

    等他们下去后,折彦冲才道:“你可知你这次在这边大肆杀戮,中枢有多少人弹劾你?”

    萧铁奴问:“那些腐儒的话,我就当它是耳边风。不过……大嫂那边是不是还在怪我?”

    折彦冲眼中闪过一丝愧疚,说道:“你大嫂什么话也没说。”

    萧铁奴哦了一声,又道:“应麒那边呢?”

    “他也没说什么。”折彦冲道:“老七毕竟是明白道理的人,知道什么叫不得已。”

    萧铁奴哈哈笑道:“若是连老七也知道这是不得已,那大哥就更应该明白我是不得已啦!只要大哥明白我,那其它人怎么说,由他们去!”

    折彦冲作势敲他的额头,不过并没有敲实,只是作个样子,微笑道:“漠北那些人你可得看紧些,现在还用得上他们,不过可别让他们窜入腹地为乱。”

    “是,是!”萧铁奴道:“我向来都是这么办的,大哥你不用担心了。不过……大哥,你到底什么时候登基啊?老叫大将军,不够威风!”

    折彦冲微微一笑道:“我都不急,你急什么?在关外登什么基!等进关内再说吧。”

    “也是,也是。”萧铁奴笑道:“等我们打下了燕京、汴梁,大哥再登基,那才是实至名归。然后我们再到漠北去,让大哥称天可汗!”

    折彦冲哈哈大笑,手一挥,那册《劫后余思》脱手而飞,随风不知落到何处。( )

第二七八章 无望之城竖降旗(上)

    东北的重建工作,杨应麒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全面安排了,他能做的就是定下大方针,抽调能够信任的重臣来执行,之后的事情,便只能靠杨朴等人的努力了。不过让杨应麒放心的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培养锻炼,新汉政权早拥有了一个庞大的人才库,加上国家气象正新,所以很多事情交待下去都进行得非常让人放心。

    折彦冲登台接受众王公、将帅的朝见后,杨应麒便匆匆赶往辽阳,在辽阳停留了几日,又匆匆赶往辽口,五日后又到达津门——接下来的中原大战,将有许多事情要准备!

    在宁江州时,折彦冲便和杨应麒、萧铁奴定下了攻略燕云的全盘计划。对于金军的路线,军方参谋本有人建议渡海奇袭,折彦冲却反对这样做,他认为汉军无论兵力还是兵势都已经大大优于金军,由于燕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