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人考虑,又因能力所限,面对很多事情都未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一个最恰当的方式来处理,所以在他父亲看来这个儿子实在太窝囊。
折允武考虑了好久,忽然想:“何不去找四叔想个办法?”便来寻欧阳适。欧阳适见折允武主动来找他倒是很高兴,叔侄俩聊了好久,折允武这才转入正题,请他帮自己找林舆。
“林舆?”欧阳适奇道:“你找这小子怎么跑我这里来了?该去相府啊!”
折允武便将林舆失踪的事情说了,欧阳适笑道:“原来如此,这小子向来好作怪,大有老七当年的风范。哈哈。”也不问折允武什么事情,先派人去寻林舆,然后再回来问起缘由,折允武也不隐瞒,照直说了,欧阳适喜道:“是这件事啊!这事大嫂和我提起过,哈哈,说来该由我来做这个媒!”
折允武道:“还不知道他乐不乐意呢。”
欧阳适骂道:“不乐意?我大汉的驸马啊!他敢不乐意我打他屁股!”忽然想起当年撮合折彦冲完颜虎的事情,面露微笑说:“你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公主这么好的女孩,天底下哪里找去!”
寻找林舆的事情欧阳适本以为半日便成,所以留了折允武边坐边等,闲聊中道:“狄叔叔要隐退,这事太子知道么?”
折允武微微讶异道:“有这事?”
欧阳适一笑,说:“听说狄叔叔有意推举皇后来做元国民大会的总议长呢,你说皇后肯不肯出宫担任这一要职?”
折允武摇头苦笑道:“母后多半不会答应的。”
欧阳适心中的欢喜迸了出来,脸上也透露了些许,问道:“那是为什么?”
虽然欧阳适是叔叔,但折允武也不太想在他面前提父母间的事情,只是说道:“母后她最近不是很开心,昨晚还跟我和雅琪说以后外面的事情不要再和她说了,她不想知道,也不想管。”
欧阳适哦了一声,连称可惜,心中却暗暗得意,招待得折允武更殷勤了。两人一直等到黄昏,欧阳适的手下还是没找到林舆,办事的人个个少不了一场痛骂,折允武担心道:“林舆可别出什么事了吧。”
欧阳适摇手道:“出事?放心放心!他老子是什么人,真要出事老七早把京城翻过来了。”
折允武道:“既然这样,不如我就先回去,若找到了林舆烦劳四叔派人进宫和我说一声。”
欧阳适答应了道:“放心,至迟明日我定能把这小子揪出来!”谁知整整花了两天也没摸到林舆的影子,欧阳适心中奇怪,心想:“难道这小子也和老大当年一样,怕娶公主,竟来个逃婚?”想到这里勾起当年的往事,心里一甜,觉得若能来个历史重演,那倒也是一件大大的趣事,便动了更多的人去找,结果还是没找到,欧阳适心中恼火,觉得找不到林舆有损自己的脸面,以后在折允武面前难以抬头,又想:“小羊羔还不到二十岁,能有多大的道行?能瞒过我的耳目?多半是老七在背后帮他!左右我也要去见老七探探他对那件大事的看法,干脆两件事一起办了!”就直接跑到相府来问杨应麒。
杨应麒见到欧阳适来并不奇怪,等欧阳适开口说他是来找林舆的才反而感到有些出乎意料,问:“四哥你找舆儿做什么?”
欧阳适笑嘻嘻道:“我给他找了个老婆,要推他入洞房。”
杨应麒脸上的神色变得十分奇怪,过了一会笑了起来:“四哥,你就喜欢干这等不正经的事情。”
“这怎么不正经了?”欧阳适道:“我这是帮你找儿媳妇,若是顺利,说不定明年你就可以抱孙子了。”
杨应麒一听张大了口合不拢:“孙……孙子?我当爷爷?天,我有这么老了么?”
欧阳适笑道:“你以为你还很年轻啊。小麒麟小麒麟,再过十年就变成老麒麟了。”
杨应麒忍不住感到一阵失落:“是啊,我都快变成‘老麒麟’了……”说到这个老字,不禁恍若有失。
欧阳适拍了他一掌道:“先别感慨了,先把林舆交出来再说!”
杨应麒苦笑道:“这个……他不在。四哥我实对你说,我也在找他,不过还没找到。”
欧阳适盯着杨应麒看了半晌,杨应麒道:“你干嘛这么看我,难道我还骗你不成?”
“谁知道!”欧阳适道:“你和老大在成亲的事情上都不大干脆,也许……也许你不想做这门亲事呢。”
“那怎么会。”杨应麒道:“我和大嫂亲如姐弟,和大哥……那也不用说了。舆儿能做他们的女婿,我能有雅琪这个儿媳妇我高兴都来不及,怎么会不愿意……唉,感觉怎么这么奇怪呢,我总觉得自己不像是快做人公公的人。”
欧阳适却不管他的感叹,奇道:“我都还没跟你说女方是谁,你怎么就知道是雅琪?”
杨应麒笑着反问:“难道不是?”
“是倒是。”欧阳适道:“那这门亲事你赞同不?”
杨应麒道:“我这里没问题,就不知孩子们怎么想。”
欧阳适大喜道:“若你也同意那就成了!婚姻大事,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现在双方父母同意了,又有我这个大媒在此,他们还敢不同意?就算他们不答应我也要绑他们进洞房!”说着哈哈大笑,就要离开,忽然想起什么,回头道:“对了,这次来本来还要和你商议一件公事的。”
杨应麒道:“是狄叔叔要退隐的事情么?”
欧阳适啧啧连声,道:“跟你说话就是省事!没错,就是这事。狄叔叔本来要荐举大嫂接他的班,不过我听允武说大嫂最近心情不大好,不想理会外边的事情了。还有,大哥好像也不同意由大嫂来接任。”
杨应麒哦了一声道:“大嫂最近心情不好么?那是为了什么?”
“那我就不知道了,允武好像不大愿意说,大概是又和大哥闹什么别扭了。”欧阳适顿了顿,赶紧把话题扯回来:“我说老七,要是狄叔叔去意已决,大嫂又不肯出来干这累人的活儿,那你说这元国民会议总议长该由谁来当比较好?”
杨应麒想了一下,说:“我一时想不出来。”
欧阳适忙道:“你想不出来也得想啊!你是宰相,到时候也得荐举一个人的。”
杨应麒不紧不慢地道:“如果我拿不定主意,貌似也可以放弃这个提名的。”
“这……”欧阳适有些急了,话到嘴边却还是沉住了气吞下,另外换了一句:“难道你心中就一个合适的人都没有?”
“那倒不是。”杨应麒道:“我心中觉得或能胜任的其实不止一个,但就因不止一个,所以才觉得麻烦啊。”
欧阳适忙问:“你心目中觉得合适的人都有谁?”
杨应麒反问:“四哥心目中呢?”
欧阳适被他这么一问反而一时说不出话来,过了一会道:“你先说!”
杨应麒微微一笑,说道:“其实我也同意狄叔叔的看法,觉得大嫂挺合适的。”
欧阳适摇头道:“允武不是说了吗?大嫂自己不想做。”
杨应麒叹道:“是啊,所以……四哥,你觉得三哥来当这个总议长怎么样?”
“那怎么行!”欧阳适道:“他现在掌管枢密院,这是多大的责任,怎么能分身出来做总议长?”
杨应麒微笑道:“三哥这枢密使,也不能做一辈子啊。等他卸了枢密使的差使,就能做总议长了。三哥文武兼通,人望又够,足以接狄叔叔的班。”
由杨开远来做这总议长,这一点欧阳适从未想过,这时被杨应麒一提,忽觉杨开远确实很合适,甚至比自己合适,但还是道:“现在南方的局势虽然稳了些,不过还是不能掉以轻心,我觉得元国民会议召开之前老三应该不会卸任,要不局势怕会有所动荡。”
“嗯,那说的也是。”杨应麒支颐良久,说道:“如果大嫂不愿出任,三哥又无法分身的话,那……那就只有四哥了……”欧阳适眼睛一亮,杨应麒却已摇头道:“不行,不行。”
欧阳适颇为失望,问:“为什么不行?”
杨应麒见他如此,失笑道:“四哥,你很想当这个总议长么?”
欧阳适被他道破心思,一时颇为尴尬,但他毕竟是在大风大浪里翻滚了几十年的人,一阵尴尬之后便坦然承认道:“不错,我是有这个意思。”
杨应麒对他的这份坦诚颇为欣赏,便不拐弯子了,说道:“四哥你名望、能力、资历各方面都是够的,不过如今我大汉不比当年了,要办好这元国民大会的事,不但要有能耐、有主张,还得说得、做得、写得!我说句实话,四哥你这些年虽然也有读书,但毕竟公务繁忙,没能在这上面花太多的心思,所以在文略上稍嫌不足。若四哥真有心接狄叔叔的班,那除非……”
欧阳适问:“除非怎么样?”
“除非能寻到一个好帮手。”杨应麒道:“若四哥能寻到一个得力的人来做元国民大会总书记,以其所长,补己之短,文武兼济,动静结合,那这件大事必能克成!”
欧阳适沉吟道:“我对那些文人关注不多,谁高谁下也搞不清楚,要不老七你帮我推荐一个?”
杨应麒道:“胡寅如何?”
胡寅归汉已久,当初意气风的青年才俊这时也已经成为名满天下的汉廷重臣,当年为了对付赵构欧阳适兵临建康逼赵构签订合约时曾和胡寅合作过,双方倒也算是旧相识,相处得还算融洽,所以欧阳适一听便道:“胡寅不错!他的文采那是不用说了,难得的是不迂腐!是个人才。”
杨应麒道:“没想到四哥对他的评价居然这么高。”
欧阳适道:“有才能的人,我总是喜欢的。”
杨应麒微笑道:“不错,我也喜欢。”( )
第三四一章 聚首(上)
华元一六八八年,春末,酷暑未到,年初的湿气已经退去,天气正佳。大汉京城外西山脚下忽然响起了马蹄声,两支纯骑兵部队,一支从东北而来,一支从西南而至,同时以极快的度冲向对方。眼看就要接锋,双方忽然默契地放慢了奔驰的度,只有跑在最前面的两骑度不减,马上男子同时向对方伸出了手,两骑碰头时两只极有力的手“啪”的一声握在一起,同时放声大笑。这两个人,便是大汉皇帝的弟弟、大汉帝国的元帅萧铁奴和阿鲁蛮。
这次大汉帝国建都后的第一次元国民全国会议,军方四大元帅萧铁奴、杨开远、欧阳适、阿鲁蛮全部到齐,此外上将中刘锜、王宣、曲端、耶律余睹也都到会。杨开远仍领枢密使衔,去年宗弼势力灭亡后南方局势渐稳,他布置好了南方的防务便从大名府回到京师,欧阳适则从上次奉召入京后就没离开过。按例,边疆将帅入京是不能带兵的,但折彦冲这次却特例允许刘锜和曲端各率精锐三千入京以供检阅,至于萧铁奴和阿鲁蛮更得以率领精兵万人扬威京畿。王宣所部本属中央军系,这时西北局势渐定他的人马也调了回来,刘锜、曲端两支人马十日前就已6续到齐,由杨开远主持安置,萧铁奴和阿鲁蛮却约好了今日会师西山脚下。
两军相见自有一番亲热,而兄弟两人见面更是感触良多,萧铁奴指着阿鲁蛮的大肚子说:“老五,我和老大在漠北西北打生打死,你倒好,呆在黄龙府养尊处优,养得肚子比大肚婆还大!”
阿鲁蛮摸了摸肚皮道:“谁不想打仗谁是孙子!整天吃饱了睡睡醒了吃,那是我愿意的?你把功劳都争去了还在这里说风凉话!回头见到大哥我得跟他说清楚了——以后再有仗都让我去,你就呆在后面享清福吧!”说着看看萧铁奴半脸僵死,比之往日阴郁更甚,叹道:“六奴儿,上次去漠北可苦了你了!”
萧铁奴哈哈大笑道:“苦个鸟!男子汉大丈夫,就该这么活!”
两人在西山下比试武艺兵阵,把这片地皮踩得好像真打过仗一般,兴致正浓,部属来报:杨元帅到了!
萧铁奴叫道:“儿郎们!摆开阵势让枢密使看看我们的威风!”数千人齐声吼叫,阵势方定,便已望见了杨开远,萧铁奴见他只带着十几骑,叫道:“老三,怎么不带火器营出来?凑个三军齐乐!”
杨开远驰近了道:“京畿驻军又不是我家养的,没什么事情能随便调动的么?倒是你们,玩够了赶紧让他们回营地去,现在京师是非常时期,可别添了乱!”
萧铁奴啐了一声叫道:“扫兴!扫兴!”对阿鲁蛮道:“你看看!这人全身上下就没半点洒脱劲!”阿鲁蛮笑而不答,萧铁奴又道:“老大让我们带他们来,难道就是为了躲军营里闷着不成?不成,回头我还要带他们到华表坛溜达溜达去,既让京城的人看看我萧字旗的威风,也让我旗下这群土包子看看京城的花花世界!”
杨开远脸色一正道:“老六!你可别胡闹!这两万人一个也不许进城!”
萧铁奴跟阿鲁蛮道:“别理他,我是大汉大元帅,我给大伙儿做主,待会我们一起进城乐乐。”
杨开远眉头皱了皱道:“老六你就是大元帅也没用!那只是个衔头!我只要一天还是枢密使便是你们的上司,进不进得城得听我的!”
萧铁奴嗤了一声道:“老大给我传的口信里却说可以的。”
杨开远道:“大哥是有说过,不过枢密院没通过,我后来不是特地给你补了一道枢密帅令么?里面可说的清清楚楚的!”
萧铁奴拍了拍手道:“枢密帅令?我没看见。”
杨开远修养再好,听到这句话也忍不住怒上眉梢,萧铁奴横了他一眼道:“你盯着我干什么!老大明明已经答应了的事你作什么梗!咱们大汉到底是皇帝大,还是你枢密大?”
杨开远哼了一声道:“天大地大,规矩最大!”
萧铁奴抽了坐下宝马一鞭,指着杨开远叫道:“你没带兵马来,现在我对你动手是欺负你!你这就回去带你调教出来的中央军来,咱们就在这西山脚下打个清楚,看看是你大,还是我大!”
杨开远怒道:“老六!亏你还是大元帅,怎么越活越回去了!你道我们还是流寇马贼么?动不动就打打杀杀!我跟你说,你的人要不赶紧回营我马上缴了你们的兵器马匹,叫你们哪里来哪里去!”
萧铁奴冷笑道:“来啊,你试试!”左右见元帅作色一起起哄,杨开远半点不惧,和萧铁奴怒目对视。
阿鲁蛮朝那些起哄的兵将喝道:“你们造反么!两位元帅说话,有你们闹的地方?”压住了萧字旗的兵将后又对萧铁奴道:“老六,别胡来!这里不是战场,真犯了法被调去问是很有面子的事情么!”又对杨开远道:“老三,老六只是开个玩笑,你也太当真了!”
萧铁奴心里一掂量,忽然笑道:“就是,他这个人就是这样,紧张得什么似地;半点玩笑也开不得!我真要造反闹事也不会只带这么点人来!行,这些人我不全带进城去,但你至少要放几百个跟我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进城乐乐,我答应过他们的。”
杨开远见他服软脸色稍缓,略一考虑道:“好,不过他们不能带兵器。回头我让安塔海派人带他们去找乐子——你的人才从西北来,人生地不熟的,没人带着也不知哪里好玩!”
萧铁奴手一举,对将士们叫道:“听见没?三将军要派人带你们去找乐子了,还不快谢谢三将军!”
数百人一起叫道:“谢谢三将军!”
兄弟三人这才下马握手,相携进城,至于军队安置的事情,自有三人的部将分头处理。到了城下,远远便望见欧阳适在日头下等着了,萧铁奴和阿鲁蛮见到赶紧下马,三人就在一干文武部属面前抱成了一团,半点也不顾忌。欧阳适坐镇京畿已久,这时便作在家兄弟迎外出兄弟状,带着萧铁奴和阿鲁蛮进城,沿途指点介绍。
这座新都萧铁奴和阿鲁蛮都还没来过,他们虽然见识过津门的繁华,但作为汉部展初期的海边港城,津门的气象究竟不能和混一了大漠南北、东海黄河的帝国都相比。作为汉帝国的行政中心,大汉京师的商业其实远不如塘沽达,城市布局以政治挂帅,商业也只是政治的附属,但此时适逢元国民大会召开,各地大臣、属国王公以及入京赴会的元国民代表齐聚都,这些人在地方上哪个不是呼风唤雨的?消费力之强可想而知,加上他们带来的随从、朋友、亲戚,以及想入京投机各路神仙,便将整座都城的服务业带得空前旺盛,尽管各路商家早有准备但还是经不起这等季节性繁忙,各处酒楼无不爆满,后来者找不到地方只好住进在京朋友同僚家中,若是京城里没有亲朋好友的便只好入住京城官员给他们预备的官衙宿舍。
四大元帅进城以后直奔皇宫,宫门外是太子折允武带着折允文站立迎接,见面后折允武兄弟要给四人行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