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意正笑着跟她解释了一番,接着又道:“旧朝的时候,这东西挺多的,咱们家应该还有一些。如今新朝,就只有发通告和电报,没有邸报这个东西了。”
齐意欣恍然大悟。原来这里旧朝大齐朝的邸报,就是跟她前世那些内参高参差不多的东西。可惜,也是在上层人士之间流传的,跟她说的“报纸”,还是有些不同。
齐意欣便对他们解释:“报纸,是一种跟邸报差不多的东西,但是是面向普通老百姓,让一般人家里都能看得起的一种出版物。就是跟这些书本差不多,但是没有这么厚,也没有这么小,出版的频率也更频繁一些,可以每七天出一次,也可以每天出一次,就看你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齐意欣知道,新朝设立了很多学堂,让一般的老百姓都能上学念书,识字的人越来越多,已经奠定了报纸等现代传媒传播的基础。
可是齐意欣说了半天,看见屋里的人都瞪着她,似乎还是听不明白的样子。
齐意欣一着急,拿了一张宣纸过来,道:“喏,就跟传单差不多。——传单你们知道吧?”
顾远东从齐意欣手里接过那张宣纸,瞧了半天,突然道:“我见过你说的这个‘报纸’,不过不觉得有什么大的用场。”
这次轮到齐意欣吃惊了。——不是吧?难道还有一个穿越的?
看着齐意欣瞪大了圆圆的眼睛,顾远东忍了笑,道:“东阳有个严先生,办了份东西,好像叫《新闻报》,我记得有人跟我提过,说是一份报纸。”又道:“听说快倒闭了,一直在寻买家接手,要卖掉他的报馆。”
齐意欣心里激烈地跳动起来,赶紧问道:“那严先生有没有说,他是从哪里学来的这个东西?”
顾远东不以为意地道:“严先生是从外洋留学回来的,说这种东西,在外洋已经很常见了。”
齐意欣愣了,有些结巴起来:“你……你……你说什么?”脑子里飞快地转着,觉得有些东西在脑海里面一闪而过,她想抓也抓不住。
叶碧缕也想起来,笑道:“我也明白了。那东西啊,在外洋现在是挺常见的,newspaper吗,在咱们新朝还是稀罕物儿。”
齐意欣猛醒过来,心里怦怦直跳。她突然明白过来,现在这个时代,是新旧交替的时代,也是各种文化风潮和工业大发展的时代。她虽然来自一个更发达的时代,可是在她那个时代习以为常的很多东西,都是在现在这个时间段,出现那些东西的雏形的她就算是出来主持这份报纸,楚霓裳也不一定会把她往同路人这方面想因为这份报纸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不是外力造成的揠苗助长齐意欣真正高兴起来,一把抓住顾远东的手,兴高采烈地道:“带我去找严先生,我要买他的报馆”
顾远东下意识探了探齐意欣的额头,道:“你没发烧吧?——没发烧说什么胡话?”
齐意欣拨开顾远东的大手,胸有成竹地道:“这种东西,在严先生手里,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东子哥,让我来接手报馆,助你一臂之力”
第112章造势铺路下(粉红180+)
顾远东没想到齐意欣居然这样说,脸上的笑意愈深,点头道:“好,妹妹若是想试一试,我明天就带你过去看看。”
齐意正张大了嘴,对顾远东问道:“你说真的?——意欣突然异想天开,你也跟着瞎胡闹?”
齐意欣脸色立刻变得有些难看起来,悻悻地道:“哥,不用说得这么难听吧?怎么是异想天开呢?——是吧,表姐?”说着,齐意欣看向了叶碧缕。
叶碧缕忍住笑,点头道:“嗯,表哥,就算是事实,你也不能说得这么直白啊。表妹也是也一番好意。”
齐意欣的脸涨得通红,却还是耐心地对他们劝说道:“真的,你们别不信。报纸这玩意儿,用好了,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齐意正听了,有些奇怪地看着齐意欣,问道:“你怎么知道报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齐意欣一时语塞,结结巴巴地道:“我……我……”心里却急得不行。是啊,报纸这东西虽然已经出现了,可是它的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她要怎么让他们相信,她能够用报纸帮助东子哥造势呢?
这里的人当然不知道,在后世,报纸曾经一两百年里,都是在舆论导向上起主导作用。直到后世出现了网络,才打破了传统报纸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
不过那是更遥远的事情,在这个连电都还没有普及的地方,说网络就更是空中楼阁了。
齐意欣的脸憋得通红,却不知道该怎么说服他们。她想说,给我一个机会,我证明给你们看。可是她马上想起来,这位齐姑娘,今年才十五岁,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连这东阳城里的新式学堂都没有去上过。又怎么可能让人放心地把一间报馆交给她来经营?
齐意欣心里转过千百条主意,却没有一条说的出口。
屋里一片静默,只听见院子里的秋虫唧唧的声音透过半开的南窗窗口传了进来。
叶碧缕有些不安地看了齐意正一眼。
齐意正低着头,不知在想些什么。
齐意欣的脸色由红转白,又由白转青,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过了良久,顾远东把手放在齐意欣的手,连她手里的帕子一起握住,沉声道:“好,既然妹妹愿意出力,我求之不得。——需要多少银子,回头跟顾平说一声,让他去给你送来。”
齐意欣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呆呆地看着顾远东,下意识地反问了一句:“你真的相信我?”
顾远东点点头,没有一丝敷衍和勉强,一双黑不见底的双眸紧紧盯着她的眼睛,温言道:“我不信你,还能信谁?”
那一瞬间,齐意欣以为自己已经失聪了,因为她再也听不见屋里的人在说什么,只觉得满心的欢喜都要溢了出来。
有这样一个人,无论你做什么,无论你提出什么匪夷所思的要求,他都愿意相信你,支持你,给你机会证明自己。是不是就可以说,此生无憾了呢?
齐意欣怔忡了半晌,才听见屋里的声音在耳边又渐渐清晰起来。
先是齐意正的声音,有些高亢愤怒,“二少,意欣年纪小不懂事,你还纵着她”
然后是叶碧缕的声音,婉转而温柔,“二少,这件事,是不是再商议一下?让表妹好好想一想,拿个章程出来,我们大家再来看看,可不可行?”
再后来是顾远东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不用了。既然妹妹说行,就让她试一试。我回去跟顾平说一声,明日再过来,带妹妹去严先生的报馆看一看。”说着,顾远东拿起自己换下来的军服,转身要走。
齐意欣不知不觉跟着顾远东出去,一直送他到院门外头。
顾远东回身对着齐意欣挥了挥手,道:“你别着急,慢慢来。想做什么就去做,要银子要人手,跟我说,或者跟顾平说,都行。”
齐意欣感激地连连点头,道:“你支持我就行。至于银子,不用你出。我有钱。”
顾远东挑了挑眉,有些不悦地道:“跟东子哥还客气?——我的银子就是你的银子,你那点子私房钱,就自己留着吧。再说,买个报馆,就算是要倒闭的报馆,也要不少银子,你的月例银子哪里够?”
齐意欣笑着摇摇头,坚定地道:“东子哥,这你就不懂了。这件事,你一定不能插手。不仅不能插手,而且要完全置身事外。明天我要去接裴表姐,不能跟你去报馆。你告诉我地儿,我后天跟大哥一起过去。”
顾远东的眉头打成了结,看了齐意欣半晌,正色道:“你为我出人出力,我还要你出银子,我还是男人吗?”
齐意欣听了顾远东的话,以为顾远东生气,忙不迭地解释起来:“东子哥,不是这样的。你听我说,报纸这种东西,想要起作用,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有一个中立的立场。特别是我还是用它来专门给你造势的,所以你更是得置身事外,不能插手。——如果你插手,被别人知道了,这报纸的公信力就打了折扣,我的心血岂不是就白费了?”
顾远东听了半天,有些明白过来,又忍不住笑道:“若是别人知道是你办的,也不会相信你是中立的立场。”
顾远东把齐意欣当亲妹妹一样疼,整个东阳城的人都是知道的。
齐意欣含笑道:“这是不一样的。我到底是齐家人,以后也是要嫁到上官家,跟顾家没有实质上的关联,还是可以持中立的立场的。当然,这件事要怎么展示出来,还有很多别的事情需要考虑,目前还想不到那么多。”
顾远东的笑容淡了下来,默默地看了齐意欣一眼,转身大步往齐家的二门上去了。
齐意欣看着顾远东远去的背影,知道他有些生气了,可是她也没有办法。她想帮他,就必须同他划清界限。
叶碧缕从齐意正屋里出来,对院门口出神的齐意欣道:“很晚了,我们回去吧。”
齐意欣点点头,被叶碧缕拉着手,走出了齐意正的院子。
齐意正从后面追上来,对齐意欣道:“意欣,我有些话,想跟你说。”
叶碧缕皱了眉头道:“大表哥,不能明天再说吗?今天已经很晚了。”
齐意正抿了抿唇,看着齐意欣道:“就两句话,说完我送你和表妹一起回去。”
齐意欣又点了点头,跟着齐意正走到院墙边上。
“意欣,你要记得,你是上官七少的未婚妻。顾二少,是你的结拜大哥。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齐意正想了半天,以自己觉得的最委婉的口气说了出来。
齐意欣有些恼怒地抬起头,低声叫道:“你说什么呢?我怎么摆不正自己的位置了?你倒是说说看?”揪着齐意正的衣袖,大有他不说清楚,就不放人的打算。
齐意正啼笑皆非地看着齐意欣一副气恼的样子,还是一副孩子脾气,遂怜惜地拿手摸了摸她的头,道:“跟个孩子一样,二少也太宠你了。——只有做哥哥的,才这样宠自己的妹妹。”
齐意欣心里像堵满了大石头一样,闷闷地放下了齐意正的衣袖,又用手帮齐意正捋了捋被她弄皱了的衣袖,小声道:“……知道,我就当他是我亲哥哥。”说完这话,声音里都带了哭腔。
齐意正叹了口气,拉着齐意欣的手,慢慢往叶碧缕那边走过去,一边走,一边道:“今儿太晚了,我就不说了。过几天,找个机会,我们兄妹俩好好聊一聊。我有很多话,要告诉你。”
“什么话?如果还是今天这些话,大哥就不必说了。——说一遍就够了,不用再说第二遍。”齐意欣有些执拗地道。
齐意正摇摇头,道:“不是今天这些话。是有关我们的娘亲,还有顾伯母和上官伯母的往事。”说着,齐意正的声音又冷了几分,“当然,还有我们的好爹爹和好继母的往事,都是时候让你知道了。”
齐意欣方才有了几分兴趣,转头看着齐意正道:“嗯,那大哥后天陪我去看看严先生的报馆,好不好?”
齐意正笑着应了,道:“你的结拜大哥都答应了,我这个做亲大哥的若是不同意,岂不是比不上你的结拜大哥?”
齐意欣勉强笑了笑,便跟叶碧缕一起回自己的院子去了。
齐意欣的院子虽然不大,但是器物家私都很精致,不比在顾家和公主府的差。
齐意欣从顾家带回来的丫鬟蒙顶正在堂屋跟齐家的丫鬟婆子说笑,看见齐意欣进来,都住了嘴,给齐意欣行礼。
齐意欣摆了摆手,有些疲倦地道:“你们下去吧。——翠袖和蒙顶留下来。”
屋里面的婆子丫鬟陆续下去了,只留下翠袖和蒙顶在堂屋里面站着。
齐意欣用手撑着头,闭目养了一会儿神,问道:“翠袖,我这些年来,积存下多少月例银子?”
翠袖吃了一惊,没想到三小姐一回来,就问银子,不由对齐意欣很是鄙夷。——到底是商贾人家出身,出口就是铜臭气熏人。
第113章银子哪儿去了上
※一更送到。二更下午两点。三更晚上八点。
齐意欣撑着头,在东头的梳妆台上等了半天,也不见翠袖说话,抬起眼扫了她一眼。
翠袖压下心底的不屑,陪笑道:“三小姐,您等着,奴婢去给您把月例银子取过来。”说着,翠袖掀开湖水绿软缎撒花帘子,出到外间,对着外面吩咐了一声:“去请赵妈妈过来,三小姐有话要问呢。”
此时已是夜半时分,齐家的各方各院,早就睡过去了。只有齐意欣这里,因为主子不睡,这些下人也都不敢睡,都强撑着守在外头。
齐意欣以前温和怜下,未免对自己院子里的下人多有放纵。这一次,她又有一个多月没有在家里面,她院子里的下人,早就习惯了那种主子不在的日子。
这一次,齐意欣居然深夜都不睡,还要叫了人过来问话,这些下人未免嘀咕起来,觉得三小姐怎么突然变得严苛起来了。
赵妈妈是齐意欣院子里的管事妈妈。自从齐意欣以前的管事妈妈,也是她的乳娘齐妈妈,在她受伤那天,被顾远东亲自击毙之后,齐意欣院子里的帐目就归了赵妈妈管。
赵妈妈是齐意欣的继母齐赵氏的陪房。当年齐赵氏嫁进来的时候,齐意欣年幼,她的娘亲齐裴氏给她和齐意正留下的下人,都被齐赵氏给了恩典,连身价银子都不要,放她们出去了。
虽然这些下人对齐裴氏忠心耿耿,可是新夫人愿意除去她们的奴籍,给她们自由,还给了她们一笔安家费,这样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不吃的人是傻子。所以都陆陆续续离了齐家出去了。
只留下齐意欣从小的乳娘齐妈妈,跟着她在身边照料。
现在连齐妈妈和她女儿翠纹也不在了,齐意欣的身边,没有一个下人,是她娘亲留下来的人手。
齐意欣坐在屋里面,慢慢整理着自己的思绪,一边想着这个赵妈妈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可是她的记忆里面,对这位赵妈妈,真是所知不多,只记得她以前是管着齐意欣院子里的小厨房的,专门负责给她做各种汤水。
这位赵妈妈,倒是煲得一手好汤。就算是大厨房里面的厨娘都不如她,逢年过节,齐家需要请客的时候,都会把赵妈妈叫到大厨房去帮忙去。
齐家后院里面,齐家大老爷和二老爷算是两房人,再加上齐老太太,一共三个主院,各有一个小厨房。
齐意欣本来不够格有自己的小厨房,是齐赵氏怜她自幼丧母,齐赵氏又进门头一年底就生了齐意娟,没有精力亲自照顾齐意欣,所以专门拿自己的私房银子,在齐意欣的院子里给她建了一个小厨房。这个小厨房的份例和人手,都是齐赵氏亲自挑选的。
齐老太太本来不想齐赵氏插手齐意欣的事,可是齐赵氏这样大张旗鼓,弄得人尽皆知,齐老太太反而不怎么怀疑她了。
毕竟那时候人人都知道齐意欣的吃穿用度,是齐赵氏一手打理的。若是齐意欣出了茬子,大家头一个就要怀疑到齐赵氏头上。——齐赵氏会不会这么傻,自动将把柄递到别人手里呢?
因了齐赵氏的殷勤小心,齐大老爷对她很是满意,也放心让她照管自己过世的发妻生得两个孩子。
齐赵氏的贤名也传遍了东阳城,给赵家的门楣很是添了些光彩。东阳城的高门都说赵家教女有方,也都愿意同赵家人结亲家。
想起这些事情,齐意欣轻轻叹了口气。这位齐赵氏,十年如一日,可真是不简单呢。
蒙顶站在齐意欣身边,也听到了翠袖在外面吩咐小丫鬟的声音,走到齐意欣跟前,轻声问道:“三小姐,要不要奴婢去问问?”
齐意欣摇摇头,指了自己身旁的位置,道:“你就站在这里,给我壮壮胆。”
蒙顶的眼珠转了转,对齐意欣建议道:“要不,奴婢去给三小姐铺床去。这些天没在这屋里住了,总得收拾收拾才行。”
齐意欣的床就在北墙底下,青花绸的床帐放了下来,把里面挡得严严实实的。
齐意欣回头看了看那床,皱眉道:“谁给换的这床帐?这不是我以前挂的。”齐意欣记得,这位齐姑娘的床帐,明明是烟霞色鲛绡纱的,是以前顾范氏送给她的生辰礼物。
蒙顶当然也不知道,只是笑着劝齐意欣:“三小姐,我们今儿刚回来,不如凑合一晚,明儿再细问问吧。”
齐意欣点点头,听了蒙顶的话。
这边赵妈妈睡眼惺忪地跟着翠袖进来,对着齐意欣福了一福,道:“三小姐有什么事?”
齐意欣上下打量了赵妈妈一眼,见她穿着家常蓝色粗布短襦,下面穿着同色宽腿撒脚裤,头上绾着圆髻,眉眼温和,倒是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便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因齐意欣是遣了翠袖去问话,现在翠袖却直接把人带过来了,齐意欣不免看着翠袖不说话。
这种事,本来就是翠袖这种大丫鬟的职司,根本就不需要齐意欣来亲自问话的。这些大丫鬟平日里,充当的就是小姐们的耳目和喉舌。
大家子小姐都讲究贞静贤淑,从来没有咋咋乎乎,遇到事情,就自己光着膀子上的。都是有事吩咐自己贴身的大丫鬟,然后大丫鬟再去跟别人去打交道去的。
可是翠袖端庄地立在那里,眼观鼻,鼻观心,娴雅出尘的样子,比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