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首辅-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吓坏了护佑在侧的锦衣卫。

    他们紧张的环视左右,看见那些刁民只觉得烦闷不堪。

    该不会有人隐藏其中,想要行刺吧?

    漫漫长街走起来十分缓慢,好不容易出了城锦衣卫们算是可以长出一口气了。

    而在銮驾之中朱厚照兴奋的冲侍候在侧的谢慎道:“先生,朕想不到百姓们如此钦慕朕。”

    谢慎那个瀑布汗啊,这可该怎么回答?

    “陛下乃是天命所归,百姓们想要一睹天颜也在情理之中。”

    “嗯。”朱厚照满意的点了点头,一挥手道:“看来以后朕要多多出巡,给百姓们见朕的机会。”

    “。。。。。。”

    这话就不好接了啊。

    谢慎心道您当这是出去玩,满朝文武可不这么想。

    光是沿途府县的接待就得耗去不少库银,更不必说动用锦衣卫所造成的影响了。

    虽然推行新政能将朝廷财政状改善,但毕竟不可能立刻收到成效。以大明朝现在的财力,维持九边军费都有些捉襟见肘,要是天子时不时的再搞一次出巡可真是要了亲命了。

    但朱厚照不会管这些,在他看来既然天子富有四海,就应该四处巡视。

    至于钱的事情自然由户部拨款。户部如果拿不出钱来,就是户部的问题,他反倒是要问责户部尚书了。

    这种“蛮不讲理”的方式也体现了朱厚照一贯的行事作风,谢慎早已习惯。

    不过习惯归习惯,谢慎还是要加以劝阻的。

    “陛下,出巡这种事情还是不宜太多。”

    “为何?”

    朱厚照微微有些不悦。

    “难道先生也认为这是劳民伤财吗?”

    “臣不敢。”谢慎心中暗暗叫苦,略定了定神道:“臣的意思是,陛下既为天子,便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一睹天颜的。”

    谢慎被逼的实在没有办法,只得搞起了心理学。

    谁知这一招还十分管用,正德皇帝十分受用的点了点头道:“嗯,朕明白先生的意思。”

    朱厚照从小受到的就是帝王教育,听到最多的话便是天子受命于天。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朱厚照是信了。

    “陛下宣府距离京师不远,应该很快就可以到。”

    京师距离宣府驻地宣化有三百五十里,如果急行军的话三天就可以到。不过考虑到天子銮驾移动缓慢,估计要五天才能到宣化。

    “嗯,朕看奏疏上总说宣府宣府的,可朕却从来没有到过宣府。这次朕要好好看看宣府是多么的雄伟!”

    说完朱厚照眯上眼睛靠在软榻上,享受着难得的惬意时光。

    马车外是冰天雪地,马车内却是暖意洋洋。

    火盆内噼啪噼啪的声响是那么悦耳,不知不觉间正德皇帝竟然睡着了。

    谢慎总算可以松一口气。

    伴架实在是太累了,不但不能休息还得陪着皇帝搭话,且每一句话都得经过深思熟虑,不能出格。

    谁说天子近臣好当的,眼下看来这才是最难的差事。

    谢慎现在担心的是宣大一线的安全问题。

    鞑靼人经常在宣大之间劫掠。

    宣府、大同本身固然固若金汤,可沿线却有许多坍圮的长城。

    大明朝廷国库空虚,不可能拨款把长城的全部坍圮段都修复,这就导致鞑靼人经常从这些缺口绕道而行。

    这苦了沿途百姓,往往鞑靼人一来就把村子抢的鸡犬不留。

    不过鞑靼人面对宣府高耸的城墙却是无可奈何。

    这就像堵在京西的一处闸门,彻底封死了鞑靼人东进的希望。

    但谢慎怕会有零散的鞑靼人在宣府之间劫掠从而惊扰了圣驾。

    他之前已经修书一封给杨廷和,叫杨总督早做准备。

    如果在天子北巡的过程中出了什么问题,别管是杨廷和还是谢慎都担不起这个责任。

    谢慎掀开黄色车帘,望着窗外光秃秃的树木心中不由得一苦。

    兴百姓苦,亡百姓更苦。

    要想让百姓安安稳稳的过日子,还真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

    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一名锦衣卫千户前来禀报:“小阁老前面就到了驿站了,要不先歇息一晚?”

    谢慎看了一眼马车中熟睡的皇帝,点了点头道:“好吧,你且去安排。”

    叫天子连夜赶路是不现实的。反正又不是急行军,五六日赶到宣府就可以了。

    。。。。。。

    。。。。。。

第四百六十三章 投怀送抱

    那锦衣卫千户得了命令,双手一抱拳打马前去安排了。

    大明在九边重镇一线都设有重要驿站,可容纳数百人投驿。按照一般情况来说,这个规模足够大了。

    当然,天子北巡仪仗加护卫就有几千人,除了极少数的亲随重臣、锦衣卫高官可以随天子投驿,大部分的兵卒还得扎营过夜。

    当正德皇帝朱厚照住进驿站后,他所住的那间房间立刻被锦衣卫层层围住,端是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谢慎作为伴驾臣子中品级最高的,理所当然的住到了驿站中第二好的房间。

    虽然在谢慎看来这房间放在京师也就是寻常,不过在荒郊野外能有这么一处干净的过夜地已经不容易了。

    大明朝九边之间的驿站两两间多为半日马程,不过因为路况的关系,距离并不固定。有的驿站间相隔七八十里,有的则只有二三十里。

    但这二三十里因为是山路十分难走,真的走下来并不比那七八十里快。

    乘坐马车的行进速度是骑马的一半,故而这本来半日马程的距离天子车架足足走了一天。

    谢慎除下外袍走到里间。

    驿站早已给他准备好了热水,谢慎心满意足的除下衣服跳入了木桶中。

    不得不说,在大明朝坐船绝对是最舒服的交通方式。尤其是在大运河中,河水的流速并不快。坐在船舱中和三五好友吟诗作赋,品茶饮酒,望着两岸美景简直是人生一大乐事。

    但走陆路便不同了。不管是骑马还是坐马车都免不得颠簸。大明的官道虽然修的还算平整,但毕竟是土路,磕磕碰碰的这么一天下来,骨头都能摇得散了架。

    谢慎真担心天子吃不消啊。

    热水浸润着皮肤,谢慎只觉得周身毛孔全部张开,真是舒坦啊。

    这热汤之中似乎浸润着花露,一股清香萦绕在木桶周围,谢慎大肆的吸着空气,享受难得的惬意时光。

    便在谢慎神游之时,屋门突然被推开,吓得谢慎猛然睁开了眼睛。

    “是谁!”

    我靠,这驿站明明是官方旅舍,怎么安全性这么差啊。

    而且他的房间周围应该也有锦衣卫巡视的啊,怎么可能放任人闯进来?这些锦衣卫的业务水平也太差了些吧?

    谢慎本能的沉下身子,只露出一个脑袋。

    现在跳出去换衣服明显来不及了,谢慎只得祈祷这人不要绕过屏风来。

    可往往是事与愿违的。

    谢慎只听见细碎的脚步声越来越响,那人明显更近了。。。。。。

    苍天啊,这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正当谢慎攥紧拳头准备和来人拼了时,一个身着唐式鹅黄色襦裙的妙龄女子闯入了他的视线。

    这女子梳着坠云髻,眉间点着一抹朱砂,正似笑非笑的盯着他。

    “大人,奴家来服侍您吧。”

    怎。。。。。。怎么是个女人。

    谢慎一脸惊诧。

    “咳,咳咳。是谁叫你进来的?本官不用服侍,你出去吧!”

    那女子却是摇了摇头道:“这天气这么冷,大人一个人擦背会着凉的。还是奴家来替您擦背吧?”

    “不必了。本官不习惯沐浴的时候有生人在。”

    “一回生二回熟嘛。”

    那美娇娘却是完全没有觉悟,又向前迈了几步。

    “出去!”

    谢慎怒声道。

    天子北巡是一件无比重要的事情,其路线早已规划好。沿途的驿站也都得到了消息,故而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准备美女。

    正德皇帝好美色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谢慎可以想象此刻天子的房中应该有数名美人,迷的天子神魂颠倒。

    而他谢慎作为内阁大学士,待遇自然也不会太差,这个美娇娘应该就是福利吧。

    谢慎没有道德洁癖,更不是圣母婊,他之所以拒绝这美女投怀送抱不是因为他要装清高,而是不想给人留下把柄受制于人。

    要知道他现在身处高位,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他,盼着他犯错。

    毕竟内阁的位置一共就那么些,有人想入阁就得有人退出来。

    天知道这美女会不会是朝中哪个大佬安排的。

    如果这是个陷阱等谢慎往里跳呢?

    要知道文人整人从来不用刀子。

    他们要是想整死一个人,一定会先占据道德制高点,把那个人搞臭。

    譬如私生活不检点啦,再如喜好男风啦,再不济也得搞出个贪墨来。

    总之,整人的套路很多,但归根到底就是‘不要脸’三个字。

    一个官员一旦不要脸了,就不能称之为官了,甚至连能不能称之为人都得打上一个问号。

    至于政绩本身,却是缺少可挖掘的点。

    位置越高,摔得便会越惨。

    要想不被人算计,就要经得住诱惑懂得拒绝。

    诚然,这个美女可能只是驿站方面为了讨好谢慎送出的礼物,但亦可能是政敌埋下的陷阱。

    面对这种模棱两可的情况,谢慎的选择是稳妥起见。

    “大人,何必这么绝情呢。”

    那美人作出一脸娇羞的模样,试探性的又进了这一步。

    “来人啊,把这个荡妇给本官拖出去!”

    谢慎再也忍不了,大喝一声吩咐道。

    立刻便从屋外冲进来两个锦衣卫校尉。

    “大人,有何吩咐!”

    “你们是怎么当的值,竟然放这样一个荡妇进来。不知道本官正在沐浴吗?好在这屋内是本官,如果惊了圣驾,你们担待的起吗?”

    二人被谢慎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通,直是唯唯诺诺的称是。

    谢慎叹了一声道:“快把这荡妇拉出去,还留在这里碍眼吗?”

    二人对视一眼,便催步上前架起美人往外拖去。

    “啊,你们放开我!你们不能这样,不能这么对我!”

    美人一边高呼,一边挥着粉拳朝两名锦衣卫校尉的胸膛砸去。

    小阁老发了话,那两名锦衣卫校尉如何敢违抗,完全无视美娇娘的捶打,粗暴的将其拖了出去。

    待美人的声音淡去,谢慎方是松了一口气。

    好险,真是好险。要是那女人再往前一步,可就。。。。。。

    。。。。。。

    。。。。。。

第四百六十四章 九边之首

    谢慎不是风流成性的人,自然不希望处处留情。尤其是这种一夜之欢,带来的麻烦远比那片刻欢愉要多。

    好兴致全被这突然而来的闹剧搅了去,谢慎自然再无心沐浴,便跳出木桶擦干身子换上了一套崭新的中衣。

    对着铜镜照了照,谢慎发现他面颊和脖子已经通红。

    不应该啊,不应该。。。。。。

    再怎么说他也是和三五女子有过肌肤之亲了,怎么今日竟然表现的像个雏儿一样。

    谢慎摇了摇头,罩上了外袍系好绸缎腰带,蹬上靴子匆匆朝外间走去。

    。。。。。。

    。。。。。。

    昨夜突发的事件让谢慎疲惫不堪,一夜辗转反侧,就是不能入寐。

    故而翌日一早,当其伴架离开居庸关驿时整个眼皮都在打架。

    好在天子隆恩,谢慎能够乘坐銮驾,可以稍稍补补觉。

    一连四日,御驾过岔道、榆林驿、怀来卫、土木驿、保安卫、鸡鸣驿,凡总三百里终于到了宣府镇。

    宣府完全是为了拱卫京师而建造的一座军事要塞,其东据黑山,南距紫荆关,西据积儿岭,北据西高山,东南距居庸关,西南尽顺圣川,西北跨德胜口距野狐岭,东北据独石。广四百七十里,袤八百六十五里。

    谈起宣府,就不能不提宣府的官制。

    正是因为宣府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让大明天子对其极其重视。让任何一个人独揽大权,天子都不能放心,故而此处官员间的制衡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总的来说,在正德朝之前,宣府的势力一共有三股。

    第一股是巡抚。

    大明定制,巡抚必身兼都御使、副都御使之职,故而其必是文官。

    但文官毕竟不能亲自领兵作战,故而还需有总兵。

    总兵的全名叫镇守总兵官,其下还有副总兵一人,游击将军两人。除此之外还有分守北路独石、马营等处左参将一员,驻独石城。分守北路独石、马营等处左参将一员,驻永宁城。分守西路万全右卫等处左参将一员,驻万全右卫城,分守南路顺圣、蔚广等处右参将一员,驻顺圣川西城。分守中路葛峪堡等处左参将一员,驻葛峪堡地方。

    基本上高级将领就是这些,当然其下还有些守备官。

    光是文臣武将互相制衡天子还不放心,这才有了镇守太监。

    如果说一般地方的镇守太监最多是捞钱,此处的镇守太监则关系到防区安全。

    别管是巡抚还是总兵只要得罪了镇守太监就没有好下场。毕竟镇守太监可以直接陈写奏疏送抵京师,呈由天子御览。

    笔在太监手中,他们想怎么写就全凭心情了。

    除了这三股势力,正德朝又增添了大同、宣府、辽东三镇总督,与陕西方面的杨一清相互呼应。

    这三镇总督便是大名鼎鼎的杨廷和。

    因为宣府的地位实在太重要,杨廷和大部分时间还是驻跸在宣府镇的。

    这样宣府一镇便出现了四位大佬,其间勾心斗角可尽情想象。

    按下这些暂且不提,却说御驾抵达宣府城外,总督杨廷和、巡抚魏煌、总兵于韫、镇守太监戴全部出城跪迎。

    由于提前得知了天子北巡的消息,杨廷和将接驾的一应事宜准备的十分妥当。

    这让正德皇帝十分满意。

    要知道他之所以北巡就是因为受不了京城的逼仄,到边关来散心的。

    要是边关守官还和京中的那些老顽固一样,可真是毁兴致。

    天子銮驾缓缓驶进城中,杨廷和总算长出了一口气。

    他当然不想做一辈子的总督,如果有机会他还是希望返京的。

    天子北巡在他看来是个十分好的机会,若是抓住了其前程将一片大好。

    因为天子北巡的太过突然,修筑行宫显然是来不及了,杨廷和能做的就是把总督府让出来供天子驻跸。

    而魏煌的巡抚衙门自然让给了杨廷和,他搬到了总兵府。至于于韫,实在是没人欺负了,只能搬到一处私人别院暂且将就一番。

    他只期望天子玩够了可以早些离开宣府。。。。。。

    。。。。。。

    。。。。。。

    圣驾驻跸在总督府,一应护卫也都由随行锦衣卫负责。

    正德皇帝只觉得疲惫不堪,早早歇息了。

    谢慎由于在銮驾上补了补觉,反倒是来了精神。

    正巧杨廷和请他到巡抚衙门一叙,谢慎便欣然前往。

    宣府的巡抚察院是弘治四年建立,原先是副总兵署,故而看起来稍稍有些寒酸。

    不过这是与总督府相比的,单单看这巡抚察院还是比一般富商宅邸阔气不少的。

    “小阁老大驾光临,下官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巡抚察院正厅之中,杨廷和冲谢慎拱了拱手轻声道。

    “石斋公说这话叫谢某如何自处?”

    谢慎走到近前笑了笑道:“某还要感谢石斋公呢,要不是有石斋公坐镇宣府,谢某在京师哪里能睡得那么舒坦。”

    杨廷和那个汗颜啊。

    这小阁老是真会夸人啊,夸得他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下官做的这些都是份内之事,当不得小阁老如此夸耀。”

    由于天子还没有赐宴,故而杨廷和也不敢擅自设宴接待谢慎,只备下了点心茶水,叫仆人小心伺候着。

    谢慎端起茶杯酌了一口,欣然道:“石斋公好口福啊,这茶叶的味道比之苏杭也不予多让。”

    “小阁老说笑了。”

    杨廷和挤出一抹笑容道:“都是陈茶,哪里有什么味道。”

    “哎,陈茶有陈茶的味道嘛。”

    谢慎用茶盖刮了刮茶末,笑声道:“不然朝中的那些老臣岂不是都可以上书乞骸骨了?”

    杨廷和笑容一僵,不知该如何接话。

    小阁老这番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难道小阁老这是暗示朝中有些恋权的老匹夫该去官返乡养老了吗?

    还是说,小阁老有心思保举他杨廷和入阁?

    。。。。。。

    。。。。。。

    ps:这一章写的好累啊,老坤查了无数资料,看在老坤这么考据的份上,诸君赏赐几张推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