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首辅-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姐,你还是用这支簪好看!”

    婢女团儿从锦盒中取出一只彩簪,笑吟吟的说道。

    “这支颜色太艳了,还是用这支银簪吧。”

    团儿闻言一努嘴道:“这可是花魁会啊。小姐你不是要争花魁的吗,选用这么素的簪子风头可就要被人抢了去了。”

    沈雁这才想起来这次花魁会对她来说是背水一战。若是败了可就要万劫不复了。

    叹息一声,沈雁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你便把那只彩簪替我换上吧!”

    婢女团儿笑声道:“奴婢这便给您换上,再配上这副妆容,小姐真是跟仙子一般呐!”

    。。。。。。

    。。。。。。

第一百六十七章 花魁会(二)

    “你个小妮子,恁得油嘴滑舌!”

    沈雁嘴角微微扬起,笑声道。

    “奴婢说的是实情啊,小姐可要拿出夺魁的势头来!”

    团儿侍奉了沈雁多年,自然一心为沈雁着想。最让她感动的是,沈雁并非把她当作奴婢,而是姐妹相待。

    假使沈雁真的被镇守太监刘文赎身,团儿肯定会被老鸨转派到其他歌妓那里继续做婢女。

    可像沈雁这般好脾气的歌妓整个杭州城打着灯笼都找不到。便是为了私心,团儿也不希望沈雁被老太监赎了身去。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沈雁对团儿也是依舍不得,这次花魁会她定然要全力以赴,奋力一搏了。

    以往花魁会都是在画舫上举行,现下突然换在岸边,颇叫人不适应。

    不过这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更多的读书人可以近距离目睹花魁会盛况。不然若是像以往那样在画舫上举办,能上画舫与美同游的都是身世显赫的富家公子,哪里有寒门子弟,普通读书人的份。

    湖畔的长廊已经拥满了士子,谢慎和一众余姚士子也在其中。

    望着不远处亭子中莺莺燕燕的诸多丽人,谢慎直是摇头。

    这便属于典型的外行指点内行,刘太监想来花魁会过眼瘾那便过吧,偏偏还要指点江山,把花魁会的形式改了。

    在岸上举办花魁会确实能够吸引更多的关注,但也更容易出乱子啊。

    人多眼杂,万一真出了什么意外,一晚上的好心情不就都被搅和了吗?

    相较而言,谢慎还是更喜欢画舫游湖的形式,只不过这样普通士子参与的可能性就小了。

    长廊距离众歌妓拥坐的亭子不远,谢慎能清晰的看到沈娘子在对着铜镜梳妆。希望她能好好记住自己写下的诗词,真正能决定花魁归属的便在这一首诗词上了。

    便在谢慎怅惘之际,忽然听到一阵叫嚷声,不少士子被兵勇一边训斥一边往长廊这边赶。谢慎寻着声音望过去,只见一众人等浩浩汤汤朝亭子而去。

    正中便有一顶轿子,看装饰极为豪奢,谢慎猜来轿子中的人便是镇守太监刘文了。

    对刘文的做法谢慎颇是有些不理解。

    难道说刘太监真的是来过眼瘾的?

    轿子在亭子旁落下,身着便袍的刘文在仆从搀扶下缓缓走出,环视一周哼道:“人都到齐了吗?”

    “回刘公的话,都到齐了!”

    “那便开始吧!”

    刘太监显然已经有些不耐,大手一挥说道。

    刘太监发话,那便是天条律令,花魁会的督头和声道:“遵刘公之命!”

    一时间丝竹管弦四起,连烟花也放了起来。

    西子湖畔被烟花点染的如同白昼,士子们纷纷叫好。

    读书人就是这样,前一刻还在跳脚骂娘,只要你稍稍给他们几分好处,他们就会立刻改换嘴脸,念起你的好来。

    便在一片叫好声中花魁会正式开始。

    此次参加花魁会的都是杭州府知名的歌妓,自是各怀绝技。有的长袖善舞,有的巧言善辞,有的容貌姣好,有的精通音律。

    不过花魁会是一项综合的比拼,不能以一技之长裁度之。

    故而众歌妓便依着规制一一展现才艺。

    谢慎他们因为来的早,抢占了有利地形,现在可以清晰的看到亭中佳人的一举一动。

    这些歌妓当真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虽不一定达到顶级,但秒杀九成的女子还是很轻松的。

    前几轮无非是抚琴,起舞,唱曲。佳人们吃的就是这碗饭自然是信手拈来。

    但众人皆强势就很难分出高下来。

    几轮过后,便是芍药居的沈娘子,红袖添的苏娘子,若水居的刘娘子最为出挑脱俗。

    接下来的一轮便是重头戏了,那便是作诗。

    内容是早就定好的,所作诗词须得表达闺怨。这倒也符合歌妓的身份,还算得体。

    歌妓大多文采不俗,因为他们接触的都是士子公子这样的高端客人,若是诗词都不懂,谈什么共同语言。

    当然,就诗词而言佳人们的水平差距就体现出来了。有的歌妓只是略通诗词,作出的诗比打油诗强不了多少。

    但有的佳人所作诗词便是本省大才子毕名辉都会称赞几句。

    故而花魁会最容易拉开差距的一轮便是作诗了。

    若水居的刘娘子先出场,一首《雨霖铃》可谓开了个好头。

    不少士子都赞叹刘娘子文采卓越。

    之后出场的红袖添头牌苏小娘子也是丝毫不示弱,以一首《苏幕遮》还以颜色。

    至于其他歌妓所作的诗词与这二人比还有明显的差距。众人也看出来了,如果芍药居的沈娘子不能后发制人,花魁最后估计就出自这两位中。

    沈雁最后一个出场,压力自然不言而喻。

    她施施然走到亭子正中,先冲上首的刘太监行了一礼,继而吟诵道:“春浅,红怨,掩双环。微雨花间,昼闲。无言暗将红泪弹。阑珊,香销轻梦还。

    斜倚画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记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

    吟诵完这首词沈雁并没有直接回到坐席,而是向刘太监礼道:“不知刘公以为此词如何?”

    刘太监眉头微皱,陷入沉思。

    作为常在陛下身边执差的太监,他不仅识字,文学功底还不差。这基本的诗词鉴赏力还是有的。

    沈娘子的这首词细节之处见功力,那一句‘记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更是神来之笔。

    从此词中,刘文听出了沈娘子的弦外之音。这小娘难道已经心中有人了吗?可他受人所托岂能因为沈娘子一番诉苦就改变了心思。

    至于这首词本身确实是极好的。刘文正准备说出一番赞美之词,将沈雁推为花魁。可转念一想,这样他再去为沈雁赎身是不是就太高调了?

    正当刘太监犹豫不决时,一翩翩少年郎不知何时来到亭中,冲他拱手见礼。

    刘太监定睛一看,这少年不正是那日在巡抚衙门宴会上随提学官陈方垠向他见礼的谢慎吗?

    。。。。。。

    。。。。。。

第一百六十八章 花魁会(三)

    (ps:推荐一本同组作者的书《这个天国不太平》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刘公,方才沈娘子所作曲词甚是惊艳,小生正有雅意,想要附作一首助助兴。”

    刘太监和谢慎不过一面之缘,对谢慎并没有太多的印象。只是以为这少年想借着花魁会出一番风头。

    念着提学官陈方垠的面子,他便轻点了点头道:“甚好。”

    谢慎酝酿了一番,便一甩袍袖朗声吟诵来。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静默,死一般的静默!

    如果说之前沈娘子吟诵词作只是惊艳,谢慎作的这首便是震撼了!

    而且在场皆是肚子里有些墨水的,如何听不出这两首诗词间的内在关联?佳人在前,才子在后一唱一和间颇有琴瑟和弦的意味。

    “好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才子佳人,才子佳人呐!”

    “沈娘子那句斜倚画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与谢公子这句人生若只如初见真是绝配啊!”

    “啧啧,怪不得谢公子要在花魁会上出手,依某看谢公子这是要和沈娘子诗词传情呐!”

    “你难道听不出吗,沈娘子和谢公子是故人,说不准早就结识,二人说不准是青梅竹马呢。”

    “青梅竹马?这不可能吧?沈娘子看样子是二九年华,谢小郎君应该最多不会超过二七年岁吧,哪有年岁相差这么多的青梅竹马?”

    “你懂什么,在真情面前年岁根本不是问题。你没听谢公子在诗中说吗,比翼连枝当日愿!”

    “你这是曲解,谢公子的本意肯定不是这样的。”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又不是谢公子,你怎么知道谢公子不是这么想的?”

    “。。。。。。”

    短短片刻,亭子外的长廊间便人声鼎沸了起来。

    不少士子都开始忖度二人先后作诗词的用意,更有好事者呼和着要求谢公子给沈娘子赎身!

    嘶,谢慎也没有想到一首词的轰动效应这么强,只能说这首词赶上了花魁会这一特殊时期能量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

    原本他还有些肉疼,就这么把一首好词送给了沈娘子。但现在看来,这首诗作沾了曲词的光,影响力要比单独拿出来吟诵大了不少。

    换句话说,这是典型的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

    谢慎的这一决定为他赢得了无数目光。当然这还得感谢沈娘子的配合。

    不远处的士子们近乎疯狂了。

    谢公子是何许人物?那可是余姚后进学子中的翘楚,和严州府遂a县大才子毕名辉齐名的文魁!

    而且谢公子比毕公子更出色的地方在于年纪轻轻的他已经是科举小三关的案首。这种成就可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在众士子看来谢慎更是下科乡试解元的有力争夺者!

    到了那时,谢公子可就比毕公子实力更强了,这样的才子在花魁会上吟出惊世诗作如何能让人不喜!

    “沈娘子当为花魁!”

    “沈娘子当为花魁!”

    谢慎的诗作也在很大程度上帮了沈娘子。不管旁人怎么想,这一诗一词间的联系是板上钉钉的。

    刘太监不是瞎子,不可能听将不出。

    谢慎之所以敢这么表现,是因为他对明代宦官群体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明代的宦官群体也分为好几类。最顶尖的莫过于司礼监的那些太监。这些人常伴圣驾,自然心思活泛,而且学问也是极好,不然怎么阅览奏章行使批红之权?至于稍差一级的便是镇守太监了。这些太监才学可能稍不如司礼监诸太监,但也不是不识字的白丁,基本的诗词鉴赏水平是有的。

    故而谢慎才会选择让沈娘子先吟词,他再出来作诗。

    这当然是作给刘太监看的。但效果却是很好。刘太监如果对众士子的称赞无动于衷,证明他自己是个草包。如果刘太监赞同众士子的看法,那就必须点选沈娘子为花魁。

    而且在这种热烈的氛围下,还传出了才子佳人的美名。刘太监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横刀夺爱,为沈娘子赎身,估计会被读书人的唾沫星子淹死。

    太监本来就不太讨读书人的喜欢,再作出这等人神共愤的事情,那就当真是万劫不复了。

    刘太监也许不怕杭州各司衙门的主官,可却不能不怕这些读书人。

    三人成虎,何况数百上千人乎。他好不容易才觅得美差外放到杭州府来享清福,可不想再被这帮杀千刀的读书人联名参奏。

    当然,才子佳人的呼声虽高,却不一定指的就是谢慎。谢慎虽然作了一首诗与沈娘子的词呼应,但实际上什么都没有承认。

    只要谢慎不承认,众士子就不能把帽子扣在他头上,最多也就是起哄一番,换一个文艺说法是表达美好的希冀。

    谢慎这般安排自然有他的道理。一来他现在所有行为都是为了科举铺路。在进士登科前绝对不能有任何不利于科举的行为发生。

    倒不是谢慎看不起沈娘子的出身,实则是要慎重考虑。

    才子佳人这种东西也得看跟谁,如果是跟一个歌妓,那对科举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毕竟弘治朝刚刚从肃杀的风气中转换过来,不似隆庆,万历年间奢靡。士子虽然狎妓不会受到官员那样的严惩,但多少会污了名声。

    所以谢慎是绝不会为沈娘子赎身的。

    最重要的是谢慎与沈娘子完全没有感情啊,他之所以出手是因为看不惯右布政使薛举的为人,不忍见一弱女子掉入魔窟。

    谢慎和沈娘子萍水之交,能够帮到这里已经是很不错了。

    谢慎毕竟是个穿越客,对感情是十分看重的,故而他不会因为士子们的瞎起哄就改变原有的计划。

    相较而言,窈娘倒是让谢慎有种一见倾心的感觉。只是窈娘此时不知浪迹何处,倒真是可惜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众人其实不知谢慎这首诗实际是作给女刺客窈娘的啊。

    。。。。。。

    。。。。。。

第一百六十九章 花魁会(四)

    (ps:推荐一本好友的书《一拳唐僧》,诙谐搞笑路线,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能够从众多宦官中脱颖而出,成为杭州镇守太监,说明刘文的能力和决断力都没有问题。事实上,作为内监政治敏感性才是最重要的素质。

    就在当下,刘文迅速作出了判断。

    花魁会本就是众星捧月的,也许众歌妓实力在伯仲之间,但最终花魁只有一个。满城的士子都会为了新花魁欢呼,会为了新花魁挥金如土,却不会有人正眼去瞧那些落败的歌妓。

    也许要很长一段时间,等花魁会的热潮平息后,这些世家公子才会想起被自己冷落的旧人,才会意识到杭州城中的名妓不只有花魁一人。

    眼下决定谁是花魁完全在刘文的一念之间。

    如他逆势而行,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失,但肯定会背负骂名。而如果捧沈娘子做花魁,不仅顺应众士子所望,还可以卖谢慎一个人情。

    刘文与谢慎并不熟,但他能感觉到少年是一个极有天赋的人。这种天赋不仅仅指吟诗作赋,也不仅仅指作八股文的文章。刘文真正惊叹的是谢慎的胆识。

    试问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敢于在花魁会上大出风头,敢于面对众人凌厉的目光,这得是一种怎样的气魄。

    这样的人简直生来就是为做官的。

    官场艰险远超常人想象,这一点混迹内廷多年的刘文自然十分清楚。他亲眼目睹文官们为了升迁相互倾轧构陷,为了博得圣宠绞尽脑汁去写马屁文章。

    如果没有过人的胆识和极强的决断力,即便身居高位也坐不安稳。

    眼前的这个少年如此年轻,具备极强的天赋,若是能够施以恩惠,为己所用,绝对是一件受益无穷的事。刘文当然看得出来谢慎是在刻意的帮沈娘子,倒不如卖他个人情。

    至于薛举那里。。。。。。

    哼!

    这个糟老头子,眼中除了女人还是女人,在京师时便是如此,想不到来了杭州还是没有丝毫的改变。

    女人不都是差不多的吗?这个沈娘子也没有什么出奇的嘛。

    凭借他刘文的手段,要想给一些歌妓赎身还是不难的,只要不是沈娘子,他薛举想要多少都行。

    “咱家宣布本次花魁会的魁首是。。。。。。”

    刘文特意拖了长音,眼睛紧紧盯着不远处的谢慎。四目相对,自然是一番较量。

    刘文从谢慎的眼中看到了希冀,他很满意。

    “是沈雁!”

    刘文终于说出了众望所归的名字,谢慎总算松了一口气。

    太难了,真的是太难了。

    旁人也许不知,但他从刘文眼中看出了狡黠的意味。刘文知道他在帮沈娘子!

    谢慎还是低估了刘太监的实力,这厮洞察人心的本领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好在刘文做出的决定是捧沈娘子做花魁,不然谢慎之前的铺垫布置都是瞎忙活了!

    但不知为何,谢慎竟然有一种落败的挫败感。面对刘太监的犀利眼神,他总有一种任何心事都被洞悉的感觉。

    “沈娘子当得起魁首二字!”

    “不愧是才女啊,恭贺沈娘子了!”

    “沈娘子可不要忘记谢公子啊!”

    称赞声如潮水涌来,沈雁面色一红,下意识的垂下头去。除了谢慎,只有她知道这首词不是她作的。拿谢公子事先作好的词夺得了魁首,怎么看都有些不光彩。

    但是沈雁却不得不这么做。为了不被刘太监赎身,再转赠给薛布政使,她只有夺得花魁这一条路。

    想到这里,沈雁心中稍安。可谢公子的这个人情却是欠下了,一时她真不知道该如何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