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核武皇帝-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日的两大头条新闻则分别是东北科学研究院的飞机于昨日首飞成功,从1907年开始,东北科学研究院就赞助美国华裔工程师冯如在旧金山奥克兰研制飞机,此后又和美国人g。h。寇蒂斯、格伦。马丁、罗马尼亚工程师亨利。科安达分别达成合作协议。宋彪二次访美之后,冯如带领从美国招募的团队回到沈阳新区建立沈阳飞机公司,负责建造第一架国产飞机“神鸢号”。…;

    虽然只是在空中飞行了12分钟和14公里。对于中国而言也算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第二个大新闻是东三省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丰收年,又到了每年的秋收时节,东三省全年收获粮食万吨。人均粮食1113公斤,正在达到了美国1870年的水平。此时,就在宋彪看报纸的这段时间里,东北的大豆、甜菜、小麦、马铃薯、玉米正源源不断的沿着8220公里长的东三省铁路系统运往各地和港口。

    宋彪以前看过一篇报道,说马铃薯和牛奶加起来就能满足人类正常所需要的所有营养元素,而且马铃薯是东三省唯一能够一年种植两季的粮食农作物,这是宋彪在东三省大力推行种植马铃薯的主要原因。

    东三省今年在水渠建设、化肥使用、大规模马耕、农业机械的推广颇有成效,农业人口增加的也非常迅速,这些都是东三省粮食大丰收的一个主要原因。

    《东北日报》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在同一个版面上大规模报道东三省农业大丰收,同时报道关内各地的饥荒灾害和欠丰。一边报道东三省农民收入如何高,税收如何低,一边报道关内农民生活举步维艰,苛捐杂税沉重,特别是将四川拿出来全面对比。四川个别的一些县州的一亩地平均税收加起来有14两白银,老百姓根本没有办法生活下去,而东三省每亩耕地的平均税收在1。5两银子左右,比往年小幅提升了一些,但和关内的比起来还像是天堂一般幸福。

    (欧阳锡实际上纠正了宋彪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农业税太低也不都是好事。而政府收税的基本原则也应该是只要人民能够接受,那就尽可能地多收一点。)

    《东北日报》现在是两张纸的八个版面,专门就有一个版面报道农业,对关东地区是报喜不报忧,对庞大的关内则是报忧不报喜。

    这一招还是很毒的,《东北日报》不公开反满,但它专门报道满人督抚治理地区的各种苛捐杂税和荒唐事件,加上东三省地区的各种幸福报道,两边一对比就是在反满。

    潜台词就是满人昏庸无能,盘剥汉人,只有汉人治理汉人,国家才能富强,百姓才能富足。

    看完今天的《东北日报》和秘书局的《每日资讯纪要》,宋彪给财政厅打了一个电话,让外贸科将中日和关内经贸的对比资料提交过来,由副厅长欧阳锡过来做这方面的汇报。

    现在的情况就是东北的日子好过,日本的日子还凑活,关内就和地狱一样。

    宋彪上午的第一个电话打出去,新政局那边陡然一震,全部的人都跟着忙碌,学者出身的欧阳锡只能急忙将所有资料都抱在怀里去三楼。

    到了宋彪的办公室,欧阳锡带了六百多页纸的资料。

    宋彪很奇怪的看了欧阳锡一眼,心想你这十五分钟内能将六百多页纸的资料都说一遍吗?可他还是先让欧阳锡坐在他面前,善意的提醒道:“有问题的话,那就简单的说一说,如果没有整理好,我们下午另外约时间。”

    他这个人很现实,既然要倚重对方治理东三省,总还是要显得特别亲切,毕竟对方不是军人。

    欧阳锡匆忙答道:“整理好了,截止10月份,东三省在宣统元年的含关内市场的外销总额是5。3亿清圆。预计年底之前能达到7。5亿清圆,后面两个月主要是看大豆和其他粮食的外销,以及煤炭、钢铁、羊绒、砂糖等主要外销品在12月之前的外销额。”…;

    说完这话,欧阳锡就将外贸科的统计和预测报告提交给宋彪。

    宋彪将这份报告拿过来仔细翻看着,东三省现在的外销基本情况和日本差不多,对国际市场出口大豆、煤炭、矿产品、羊绒、砂糖、木材、毛皮,对关内、东南亚、朝鲜外销砂糖、纺织品、钢铁、玻璃、煤油灯、火柴、大小五金、钟表、铜制品等初级工业产品。对关内还大规模的销售粮食。

    中日经贸大战就是东三省和日本之间的战争,双方目前也就是在茶叶、生丝、大豆、砂糖、羊绒这些领域没有冲突,其余各个方面都大面积的冲撞。特别是煤铁和纺织品领域的冲击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基本上是东三省煤铁领域占据优势,而日本在纺织品领域占据优势。

    东北大豆依然是东三省外贸出口的主力产品。今年预计外销大豆175万吨,占据国际市场需求总量的60%,第一次有望突破四千万英镑的单项外贸额,煤炭预计外销2470万吨,钢铁预计外销185万吨,其余粮食预计外销550万吨,砂糖预计外销92万吨(这一点真是远远超出了宋彪和远东财团的预估,因为甜菜的产量真的很厉害,这玩意的产量是用吨来计算的,而且利润巨大。宋彪根本没有想到砂糖厂的利润率会超过钢铁厂、纺织厂,这真是太匪夷所思了),纺织品对关内、朝鲜、东南亚外销预计1400万银圆,此为东北六大外销类。

    就在宋彪看报告的时候,欧阳锡试探的问道:“中堂。财政厅这边正好有两个问题要和您通报,一是今年的煤炭税是直接上报总帐,还是继续另外开帐纳入特别税中?二是纺织业今年全亏,各家都亏的厉害,正好一些大厂的税收优待都到期了,和日本纺织业拼的血本无归。纺织协会提议总督府能否将税收优待再延迟两年。”

    宋彪想了想,问欧阳锡道:“今年的税收总额和财政总收入的估算值出来了吗?”

    欧阳锡答道:“出来了,东三省今年的税收总额预计在1。75亿银圆的规模,财政总收入则约在2。5亿银圆规模,农业税和矿业税的总贡献超过70%,煤炭税在矿业税中又占70%的规模。我们目前的东三省国民总收入值大约是日本的两倍,但我们的平均税率大致和英国相当,比日本低一半,比美国略高。至于东三省纺织业的营业增值等各税总额倒是真不多,全年预计在1100万银圆左右。”

    宋彪在心里大致盘算一番,道:“煤炭税和矿业总税一并纳入财政厅所税收表中,该公开的总是要公开。至于纺织业嘛,日本那边的情况如何?”

    欧阳锡答道:“日本纺织业协会也在积极游说政府采取对纺织业的特殊优待政策,据说可能会减免一半的营业税,对外出口部分还能减免所有营业税,也就是正常所谓的出口退税。咱们在这方面比较吃亏,因为我们的纺织业对外出口主要是对朝鲜和东南亚,以及香港和新加坡等英租区,总额并不大,我们和日本纺织业重亏的地方主要是在关内,双方血拼的太厉害,从棉布到棉纱,一律重亏。这一点确实超出了大家都预料,主要是日本纺织业前几年的盈利率都在10%之上,如三井、内外棉的净利率甚至高达28%,日本八大纺织社不仅在国内扩产,在国内也积极设厂,其中仅是在东三省开设的日本纺织厂就有二十多家,东三省本地纺织企业和英法美俄等国资本纺织商也在扩张,大家的产能扩张几乎全部集中在这一年里开始爆发,每一家都是库存量巨大,日本在我国已经是大规模的倾销,东三省本地纺织企业只能以更低的价格迎战,以求保住得来不易的市场份额。”…;

    说到这里,他继续劝说道:“中堂,我个人认为政府恐怕要出面了,如果东三省总督府现在不紧急救援各家本地纺织企业,虽然日本八大纺织社今年注定重亏。可他们毕竟在日本本土市场盈利丰厚,我们的企业是撑不住的,那我们之前所计划的纺织业振兴大计划就只能是全面溃败,等这些企业被迫破产,日本纺织社肯定会全面熬过这个难关,明年就会反扑的更凶狠。”

    宋彪默默颔首,道:“容星桥已经和我汇报过这方面的事。今天下午,东三省纺织业协会的会长虞洽卿和副会长潘斯炽、张弼士三人也要同我会面请愿。当初你说我们东三省不能靠纺织业,必须要靠煤炭工业。此前真的不假,幸好你提议及时,否则今日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我原则上的意思是营业税继续减半。同时想办法筹集一部分资金缓解各厂的资金困难问题。”

    欧阳锡道:“中堂,我个人觉得即便是营业税全免也不能治本,现在的问题是日本企业已经构成了对华的倾销,我们应该效法德国和法国制定《反倾销法案》,对日本纺织品征收巨额关税做惩罚。”

    宋彪还是微微颔首,道:“涉及到关税领域的法律总还是要受制于清朝廷和各国列强签署的不平等条约,东三省在这方面几乎也是无能为力的,现在只能是想其他办法。东三省和日本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冲突是绝对无法避免的,也许在未来的十年中,中日经贸大战都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唯一主题。除非我们能从根本上直接改变中国的关税,将国内市场保护起来。”

    说到这里,宋彪也只能是苦笑一声。

    欧阳锡安慰道:“从总的贸易局势来看,总体还是我们占优势,虽然日本纺织企业在华大规模倾销。可他们也没有赚到钱,本土再赚也挡不住这种程度的半价倾销。日本去年对华纺织品出口总额接近7千万银圆,今年暴跌至2300万银圆,不仅销售数量下滑了40%,价位也大幅重创,正常企业都挡不住这种亏损幅度。我和潘斯炽算过账。日本纺织业八大社去年唯一未亏损只有摄津纺织会社,其他七家都至少有三十万日圆的亏损,最厉害的是在华投资和扩产规模最大的三井物产,重亏超过一百万日圆,等于是将前面几年在华纺织业营销利润总额都吐了出来。东三省纺织业亏损最厉害的是远东纺织总公司,全年预计重亏120万关东银圆。”

    宋彪默默地盘算片刻,随手将今日行程表抽出来大致看了一番,上午并没有重要的安排,他就直接和欧阳锡道:“你去通知虞洽卿、潘斯炽和张弼士三人,9点钟以前到我的办公室来商量对策,这个问题就不要再拖了,今天上午直接处理掉。”

    欧阳锡立刻起身,道:“是,我这就去安排。”

    说完这话,他就匆忙离开了办公室去通知东三省的三位纺织业巨头前来参加面谈会。

    中日经贸之战从1872年《清日通商条约》签订之后就已经开启,《马关条约》签署之前,中日经贸一直是华商占优,此后则是日商逐渐占优,可这之前都不能算是真正的贸易战争,从1909年开始,中日经贸大战终于从纺织业开始大打出手,双方拼的都非常惨烈。

    东三省的工业水平目前相比日本肯定是低一个层次的,但是双方的工业产品基本重叠,东三省外销每上涨3个百分点,日本对外出口就要下滑1个百分点。…;

    中日经贸大战之所以会在1909年之中突然间大规模爆发,也就是大清国的宣统元年和日本明治四十二年,这里面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八大纺织社在本土和中国市场都在扩大生产规模,东三省民族纺织业和外资纺织业同样疯狂扩张,在1909年就突然出现了市场过分饱和的局面。

    由于对华出口首先受到冲击,日本八大纺织社和各家中小纺织社的产品在日本本土市场大量积压,被迫在日本本土掀起降价潮,随即,这股降价潮迅速波及中国市场,东三省市场反应最为剧烈,此后在天津、上海、青岛、济南、武昌的争夺战则更为惨烈。

    1907年的中国纺织业市场总额在1。2亿清圆左右,70%是进口。日本在这70%的进口额中又占70%的份额,巨头企业非常多,到了1909年,东三省纺织业快猛发展,加上日本在华投资纺织厂的数量激增,纺织业进口总额占市场总额的比例急速下滑到33%。

    截止1909年4月,东三省纺织业的纱锭总量已经增加到了158万锭。达到了日本1904年的水平,而日本同期则增加到273万锭,关内其他各纺织厂的纱锭总数也增加到152万锭。纺织业大战已经无法避免。

    按照东三省财政厅给出的数据,在1909年5月份之后,日本纺织品价格指数下滑了7。4%。关东纺织品平均价格指数下滑了13。3%,朝鲜仁川市场的纺织品平均价格指数下滑了9。2%,关内上海、青岛、济南、天津四地更是平均下滑23。5%。

    因为纺织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8%,高于这个数值算是非常好的企业,比如日本的内外棉、三井、大阪、钟渊、摄津等八大会社,低于这个数值就算是经营的不太好的企业,这么一跌下去,几乎全行业集体重亏。

    三井物产因为在上海投资了最大的上海纺织会社,而上海又是价格暴跌的重灾区,三井物产的亏损自然就是最厉害的。远东纺织总公司的亏损总额则比三井物产还厉害。

    亏又能怎么办?

    宋彪站起身,站在窗户前点上一根卷烟注视着总督府大楼之前的广场,在心里权衡着他所应该做出的决策。

    其实他根本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再亏也得撑下去,现在就看谁能撑得更久。现在的情况就在眼前,要么是日本企业破产,要么是中国的纺织企业破产,只有两边各死光一半,价格战才会停止。

    难道就因为今年亏钱,明年、后年可能还会继续亏钱就彻底放弃中国纺织业吗?那远东财团这些年为了搞好纺织业所做的各种努力。在学校培养的人才,在外国培训的职员,在染料行业投资的经费、设备,培养的人员,推广优良棉种,改建水利灌溉系统,从法德美各国买入的专利技术……等等成果都要白白送给日本纺织八大社吗?

    不可能,没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中国有四亿人口,纺织业一定要抓好。

    退一万步说,连纺织工业都搞不好,中国还能搞什么现代工业?

    时间一秒秒的过去,虞洽卿、潘斯炽和张弼士三人原本预计下午才能见到宋彪,此时都住在沈阳万国饭店,接到电话才急忙匆匆乘坐一辆马车赶过来,正好抢在上午9点之前抵达宋彪的办公室,就这样还诚惶诚恐的生怕自己来晚了。

    现在的宋彪一贯是对待任何人都显得很是冷漠,对他们三位稍微还客气一些,提前让勤务员都准备了茶水,他们三位就这么心情忐忑的在欧阳锡的陪同下进了办公室,和宋彪作揖问礼之后,才听宋彪的吩咐坐下来。…;

    潘斯炽一触勤务员送上来的茶杯,手温还是温热,心里不由得松了口气,知道自己和虞洽卿、张弼士两人算是赶过来的很及时,要是再晚五分钟,哪怕见到宋彪也是得哆哆嗦嗦的进来先陪罪。

    宋彪其实并不喜欢做一个严厉无情的人,但是中国的情况总是很奇怪,不严厉无情的话,政府和军队的效率总是很拖沓,那他只能去做这个坏人。

    他要是做好人,大家都会做好人,中国就完了,别看东三省的法律体系已经日渐完整,其实还是一个人治社会,所有的法律权威都建立在宋彪是否严厉推行新法的基础上。

    宋彪也不便于和三位商人说“你们不要怕我嘛”之类的废话,他只是将财政厅此前统计的纺织业物价数据表给了潘斯炽三人传阅一番,等了片刻才问道:“你们现在是怎么想的?”

    潘斯炽看张弼士,张弼士看东三省纺织协会的会长虞洽卿,虞洽卿只能硬着头皮和宋彪请求道:“中堂大人体察民情,厚恤百姓,如今的关东纺织业是艰难度日,举步维艰,此都是日本纺织社在华倾销所致,如今之计唯有请中堂大人体谅我等艰难,请免纺织业各厂营业税两年。以避免我等各厂重亏破产啊。”

    宋彪感叹一声,答道:“中国不能没有纺织业,靠关内是不可能了,也就咱们东三省还能想办法继续撑着这些事。今年是亏了,明年可能还是亏,可我的志向没有变,我希望你们的志向也不要变。中国不仅需要纺织业,还需要做亚洲最强的纺织业。中国有四万万人口,如此庞大的市场不可能白让给洋人和日本人。那我们一年要流失多少白银给日本?”

    大家一听这话都显得特别激动,知道在这关键的时刻里,宋彪这位东三省总督不可能袖手旁观。

    宋彪不喜欢用几天几个月的时间去处理一件事。和欧阳锡吩咐道:“财政厅和新政局要尽快拿出方案应对东三省纺织业重亏的局面,中日两国的纺织业大战在未来三四年间都不太可能轻易消停,日本要补贴是再所难免,咱们的纺织业营业税首先可以豁免三年,出口退税的章程要加紧制定和实施,银行这边同样要想办法,因为财政政策肯定是要公平起见,对日本八大社在东三省投资的企业也是一致的,不一致的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