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核武皇帝-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板车,尽可能的凑了两百匹马力的大车队,也从仙人沟秘密前往铁山屯汇合。

    其他都好办,就是过仙人洞的时候太要命,马车都是靠人力抬过去的,粮食也是靠人挑过去。

    宋彪将时间掐算的非常死,必须在三天内出发,临时招揽不到足够的马力,加上还要随队驮运一批军火物资和帐篷,最后就只运了八百五十担的粮食,只当是先去沈阳城里探个路了。

    正因为时间太紧,这天深夜,眼看按照西元纪年就是元旦了,四百八十余人的牛家堡弟兄在铁山屯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饭后,这就跟着薛长庆和老金头领头的大马帮一路沿着马鹿沟子向西而去。

    急急匆匆的,宋彪这就踏上前往黑沟台会战的第一步,临行之前,他特意去找了那几名俄军伤员,但他们并不愿意乘着这个机会归队,宁可留在牛家堡继续“养伤”。

    夜色黑的像是墨水一般,黑压压的伸手不见五指,负责带马队的老金头眼神不行了,薛长庆带着两个徒弟在前面打着灯笼,沿路尽可能的少点灯笼,接近七百人的大马队只点着四十盏灯笼,大家脚下都是一抹黑,高一脚,低一脚,坑坑洼洼的沿着山沟路向前摸索。

    宋彪走在队伍的前面,牵着自己的一匹黑马,背着他的零三步枪,其余所需要的物品也都在他的马背上,整整两百多斤,注定他这一路也大多数是得靠腿走了。

    他这匹马是老金头挑出来的青壮好马,全身黑油油的光亮,毛色是一流的,腿力一流,性子也很温顺,适合他这个刚会骑马的人。

    在宋彪的身边,李富贵拎着一盏灯笼,附近三十余号人都是警卫哨的弟兄,包括李大运和李大憨等人,大家紧紧跟着宋彪,将他保护在中央。

    赵庭柱的第一步兵中队在前,胡大林的第四队在中间,张亚虎的第三队殿后,因为时间上来不及了,宋彪最终放弃了分两次出发的打算,让胡大林和张亚虎的两个中队一起出发。

    如果算上老金头带着几十名后勤队弟兄,宋彪这一下子就在夜色之中从牛家堡抽走了五百多名弟兄,只留给杨铁生一个中队的力量孤守牛家堡,确实是冒了非常大的风险。

    即便杨铁生手里还有新编南甸屯子中队和四百多号人的巡防中队,并且是人人手里有枪,实际战斗力到底能有多少,那就真的不好说了。…;

    宋彪其实也担心自己一手赌错,所以将一大部分银圆卢布也带在身上,如果牛家堡不幸丢失,那四万担粮食又便宜了别人,他就只能另外想办法重新找个新寨子了。

    夜是如此的深谙,宋彪借着李富贵手里那盏灯笼的光芒,一脚深,一脚浅的走在雪地里,牵着他的大黑马,心里琢磨着很多事,他希望自己这一次的冒险能获得比较好的回报。

    东北的深夜是如此孤冷,走夜路实在是很糟糕的选择,大家早有防备,每个人都穿的很厚实,狗皮帽子的耳朵都拉下来护着脸颊,很多跑惯路的人都带着手套。

    马鹿沟是一个又细又长的大沟子,蜿蜒曲折,最宽的地方也不过百米,很多地方近乎是一线天的几米宽,而且有十四里路之长,不是熟悉路的马帮基本找不到头绪。

    时不时的,宋彪都能听到附近山林里传出一阵悉悉嗦嗦的声音,惊起一阵鸟兽奔腾,如果遇到一群狍子,或者是马鹿,那可就更欢腾了。

    话说再欢腾也不如遇到东北虎啊。

    别看人多势众,万一有东北虎潜伏在某个角落里忽然跳出来叼走一个人,就凭这地形和山势,几百个人一起上阵都追不上。

    话说比遇到东北虎更欢腾则是走错路,东北这个地方都是山沟子对山沟子,一沟连着八沟,走错路是最常见的事,这条路上最有经验是老郭头,这是大家公认的,其次才是薛长庆。

    老郭头的伤还没有好,就留在寨子里帮杨铁生看家护院,干一些出谋划策的事。

    至于这条路要怎么走,老郭头、薛长庆、老金头当着宋彪的面讨论过,他们连地图都不划的,就是嘴里叽叽咕咕的说着,说的像一本天书。

    宋彪反正是一点念想都没有,就跟着薛长庆和张亚虎他们一起走下去吧。

    十四里路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这一夜走到天色渐亮的时候才过了马鹿沟的南岔口,从南岔趟过冰面就是北葫芦套,为了防止消息走漏,大家是连着赶路,在天色大亮之前过了北葫芦套子,进了闹枝沟。

    中午稍作休息后,继续赶路翻山越岭,晚上才在一个叫辛家村的地方休息,七百多人的大马队在东北堪称是前所未有,村里只有一家客栈,根本住不了这么多人,还好地方的老辛头很热情,将宋彪等人都招待到他们家的大院子里住下。

    此后这一路就大体是这样,白天紧急赶路,晚上找个大甸子住下来,因为这一路的队伍太庞大,附近偶尔遇到一两窝土匪也只能干瞪眼的看着他们过去。

    从元旦前一天出发,薛长庆一路在安全和捷径之间找平衡,基本都是比较好走的路,过了三源浦直接抄了二道沟的近道,少了三十里的路。

    这一路的运气倒是不错,没有遇到雪天,一路走下来都是在老郭头交代的点住下来,很是安全,都有熟人可以关照,不仅在1月18日的正午就到了抚顺县,沿路还招揽了一批新弟兄,有途径各地的流民,有沿路各村的青年,也有附近山林的土匪队伍,见他们阵势大,就带了弟兄过来投奔。

    过了抚顺县,他们就在浑河南畔的吴家堡住下来。

    马帮一般是不进城的,因为进城得交税,所以在抚顺县城南岸的吴家堡就成了周边最为热闹的商贾汇聚之地,薛长庆将马队带到吴家堡北的一个叫武家屯的地方住下来,这个屯子的屯长叫武荣山,早年也在淮军当过兵,和薛长庆是莫逆之交。…;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中午到了武家屯正要先将各路弟兄们安顿下来,武荣山这就要给驻扎在附近第一个俄军骑兵团运送粮食和豆粨,宋彪也是赶时间,连午饭都没吃,直接带着薛长庆、赵庭柱等十几名弟兄一起跟着武荣山的马队去俄军团部。

    这个俄军骑兵团驻扎在武家屯东侧的黄家沟地区,相距一里的路程,因为要运送过去的粮食和豆粨很多,这一路上也需要十多辆马车。

    武荣山是老把式,自己领头驾了一辆马车,屯子里的乡亲们跟在他后面,薛长庆也帮个忙,带了晖春马帮的一些弟兄帮忙驮运一些粗麻口袋,宋彪带着十几个弟兄就乘坐在马车上,摇摇晃晃的一路向着俄军团部驻营而去。

    宋彪坐在车上吃着**的粗面饼,仰头看了看碧空如洗的蓝天,历经十七天的长途跋涉,他总算是赶在黑沟台会战爆发之前到了奉天府,只是后续会如何发展,他自己心里也不清楚。

    弟兄们倒是挺乐观的,总觉得只要和俄国人搭上关系,他们库房里的那四万担粮食就能运进奉天府卖个好价钱,从今以后就能吃香喝辣了。

    一路匆忙赶路,弟兄们甚至没有来得及在武家屯休息一晚,吃顿热乎饭,中间最辛苦的那十天,弟兄们就跟着宋彪露宿在山野里,嚼雪吃饼,撑到抚顺县的时候都瘦了一圈。

    真的很幸苦。

    宋彪也但愿弟兄们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离俄军营部渐近,周边出现了几拨俄军的巡逻马队,他们的军服很有特点,和宋彪此前在浑江所见到的东西伯利亚步兵团的军服又有着截然不同的地方。

    如果你对军装有特殊的嗜好,沙俄时代的俄军军服一定是最好的收藏题材,各种各样的军服都有,仅仅是哥萨克骑兵就存在着十几种的不同军服。

    眼前这些骑兵的军服就很特别,他们穿着一种具有红色坎肩的敞胸灰呢子大衣,大衣胸前缝着十六个传统式样的子弹袋,不仅坎肩是红色的,皮毛筒帽的顶部也是红色的,这似乎是一种地域性的特征。

    他们所有人都皮毛筒帽都是斜着戴,这显然是哥萨克骑兵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哥萨克骑兵和俄军近卫骑兵团、莫利莫尔斯骑兵团等的最显而易见的外观差别。

    因为打着俄军发放的专用旗号,沿路岗哨和巡逻队的俄军士兵都没有阻拦马队,让马队进了俄军营部的仓库站。

    这股俄军应该在这一带驻扎了几个月的时间,他们霸占了黄家沟屯子中过半的房子,在周边的田地里又占了几垧地建了几十栋简易的马棚,只看他们的驻营规模,大致应该是个满编的骑兵团。

    仓库站这边并不是只有武家屯在送物资,周边的其他几个屯子也都有马队在这里贩运粮食和马料,也有运茶叶、盐、油等等的商人,十几名俄军士兵在军需官的指挥下逐一清点货物。

    宋彪这批人离的还很远,他就从马车上跳下来,走到马队领头武荣山的那里。

    武荣山正很有耐心的坐在马车上抽旱烟,见到宋彪就主动打招呼道:“哎呀,彪兄弟啊,怕是要你们再等着一会啦,据说他们要上前线了,其他屯子也运了粮草过来,咱们来晚了,怕是要等会儿。你别急,要不……抽两口?”

    说着这话,他将手里的旱烟管递给宋彪,很痛快的呵呵笑着。…;

    这个人四十来岁,面色黑黝黝的,穿着一身黑粗布袄子,外面有一件狍皮背心,带着很蓬松的狗皮帽子,笑起来两眼放光,满嘴黄白牙,一看就是那种挺精明的老富农。

    据薛长庆说此人很是仗义,在周边十里八乡都有名气,有不少拜把子的弟兄,甲午战争之时曾在吴家堡一带组织过千余号人的团练队伍,跟着庆军在旅顺打过一仗,队伍被日军打散之后,他就继续回屯子里种地,家里有几十垧的大地,在东北也能算是富农。

    宋彪从口袋里摸出一包日本洋烟,散给武荣山一根,问道:“俄国人是不是开了很高的价码,大家都这么热心将粮食卖给他们?”

    武荣山嘿嘿坏笑的接过宋彪的洋烟,却低声呸道:“他们那价格就是个坑死人的狗屁价,可咋办呢?亏了咱们的口粮也得卖给他们,要是他们买不着粮食,那就直接动手抢劫,吴家堡和黄家沟不都是被洗劫过吗?他奶奶的,咱也是不能不卖啊,挨家挨户都吃点亏吧!再说了,咱卖的都是老陈粮,旧高粱米掺豆粨,吃不死人,这么多的粮食堆在一起,谁知道哪一包是咱们卖的?”

    宋彪呵呵笑着,他第一眼就觉得武荣山这老家伙也是一肚子的坏水。

第三十五章 投奔俄军

    当宋彪意识到这个俄军哥萨克骑兵团有可能在近期就抽调到前线时,他就愈发清楚黑沟台会战就在眼前,而这一战在理论上就是他在日俄战争之中捞一票的最佳时机。

    在武家屯前面大约有六十多辆马车和百余辆手推车的货物要清点检查,宋彪估计至少还要等半个小时左右,他左右看了看整个俄军军营。

    在离仓库站不足百米的地方有一栋土楼,周边进出的人很多,在那里竖立着多面哥萨克骑兵军旗,罗曼诺夫王室的标志和金色的双头鹰在红蓝色的旗帜中展翼高翔,迎风飘荡。

    宿舍营区和操练场、物资处都围绕着土楼设立,看起来,那栋土楼就应该是这个哥萨克骑兵团的团部所在地。

    宋彪返回到薛长庆等人身边,半道上招手让赵庭柱过来,吩咐道:“你去那栋土楼一趟,找几个人问一问,就说咱们有一千余号人的马贼队伍来投奔他们,要是有消息,你就回来找我。”

    “知道!”

    赵庭柱立刻点头答应下来,扶了扶腰上斜挂的那支驳壳枪,这就匆匆加快脚步走向土楼,因为他身上挂着枪,又是靠近对方团部所在,离土楼还有十几米远就被俄军哨兵拦住了。

    宋彪就坐在马车上看着,赵庭柱和对方的基层尉官交流几句后,那名军官似乎是有点惊讶,就带着赵庭柱去土楼的大院子里汇报,没过多久,赵庭柱便满脸坏笑的匆匆跑回来。

    宋彪一直等着他跑过来,这才低声问道:“怎么样?”

    赵庭柱挺兴奋的一把扯下自己的狗皮帽子,道:“真他娘的容易,见到了一个自称是高级参谋官的家伙,那家伙很欢迎咱们投靠他们,还请咱们过去仔细商谈具体的条件。他说了,只要咱们要求不太离谱,他们是很乐意招揽咱们的。”

    宋彪嘿的笑出声,道:“废话,他们现在缺的就是人。”

    赵庭柱问道:“大当家的,您要去吗?”

    宋彪问他:“为什么不去,咱们不就是为了这个才来的嘛!”

    说着这话,宋彪就从马车上跳了下来,他事先也没有想过到了抚顺就会和俄军军官会面,穿着一身很暖和的狍皮大袄子和马鹿毡靴,戴着很蓬松的狗屁帽子,在东北的大雪地闯日子,只要有点钱,这样的一身行头是最滋润的,比什么灰呢子大衣都扎实。

    这样的行头倒也更像是土匪马贼。

    俄军团部的这栋土楼分明是俄军在黄家沟本地强占的民宅,很地道的东北民居,院子很大,方便冬天之前在院子里囤积足够的干柴和粮食。

    就在宋彪一行十几个人走进院子的时候,从土楼东侧的一个大青瓦房里走出一名三十多岁的俄**官,那人的体格并不算高,至少在俄国人中算是比较矮小消瘦的类型,大约比宋彪要低大半个头,却蓄着很夸张的上翘的黑色八字胡。

    这个人穿着一身海蓝色的毛料呢子制式大衣,黑色镶红边的领子、斜背的银色皮质背带和深灰色的望远镜筒皮套都更像是俄军高级参谋军官的配置,和这个哥萨克骑兵团有点格格不入,他的黑色高筒帽有着更为漂亮的蓬松毛色,毫无疑问是私人购买的高等手工制品。

    他站在走廊里打量了宋彪等人一眼,忽然招了招手,用洋味十足的关东话问道:“喂,你们是不是前来投奔的土匪部队?”…;

    宋彪很不耐烦的斜过脸看了这名俄**官,心想,的哪只眼看到我们是土匪了?

    “是啊,是啊!”赵庭柱很兴奋的用俄语回答一番,又指着宋彪道:“军爷,这位就是咱们寨子的首领。”

    俄**官很喜欢卖弄自己的关东话,继续招手道:“你们的首领过来,其他人在那边等着。”

    大家相互看了一眼,还有点不放心,赵庭柱也看着宋彪,问道:“大当家的,要我一起去吗?”

    宋彪懒散的摇了摇头,解开狍皮大褂的中缝纽扣,很有一股强悍气势的大步流星的走过去,到了走廊里,他也故意卖弄自己更为流利标准的俄语和俄**官说道:“我是从晖春地区过来的马贼,路上杀了一个日军中队的中队长,从他那里拿到了一些情报,想要告诉你们,如果你们答应我们的条件,我们也想继续帮你们杀日本人。”

    发现宋彪这个土匪头子居然能说一口很地道的俄语,这名三十多岁的身材消瘦矮小的俄**官很是惊讶,这个人忍不住带着那种惊诧的神色再次打量宋彪一眼,好奇的问道:“你有多少人,又有多少步枪?”

    宋彪应付自如的答道:“我原先有六百个弟兄,步枪不多,半路上杀了一个日军中队,又杀了一窝土匪,抢了他们的物资,现在手里有整整八百杆步枪,一大半都是日本从美国买来的霰弹枪。咱们到抚顺之前,这一路上又招揽了两百多个弟兄,加上运输队,差不多有一千号人,你们要是给我一些枪械弹药,我立马就能在抚顺组织一个团跟着你们一起杀日本人。”

    俄**官更为惊奇,又用关东话和宋彪问道:“这位山爷,你到底是哪一路字号的?真的和日军交战过?”

    宋彪一听这话就知道眼前这个俄**官应该是常年在东北活动,类似于花田少佐和青木宣纯之类的间谍军官,不仅是很熟练的掌握了关东方言,对东北的土匪特征和大致概况也有一定的了解。

    宋彪就道:“我叫宋彪,咱们原先是晖春马帮,咱们这一路上的很多老弟兄都是清军士兵,甲午战争之后散落流离到晖春,咱们也有操练,只是按照清军的方式而已。不管怎么说,咱们也能算是有过正规训练的,要不然怎么能杀了一个日军中队。我想直接找你们指挥官,因为我手里有很重要的军事情报。”

    俄**官挺奇怪的抬头看着比自己高出半个头的宋彪,半信半疑。

    宋彪顺手继续摸出那包日本洋烟,散了一根给他,划着火柴的时候给自己也点了一根,道:“你别不信,咱这包洋烟就是从小日本挫子手里抢来的,杀了他们一个中队长,我手里有不少日文信件,我读不懂,不过他们手里也有俄军信件,我倒是读得懂得。另外呢,我们还意外抓了一个从事间谍活动的日军少佐,从他嘴里撬了一些情报。”

    俄**官似乎是渐渐相信了宋彪的话,这时才主动和宋彪握手道:“我是远东军司令部参谋部的屠瓦涅尔少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