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核武皇帝-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距离整个南侧防线的一百米范围内,利用深夜的黑暗时间,俄军悄无声息的埋设两百多个诡雷,用手榴弹的引信包裹更多炸药包的方式埋设在前沿阵地上。

    为防万一,北线阵地前沿也有类似的布置,有三千名哥萨克士兵持着铁矛留在北线,只是机枪大部分集中在南侧,弥补人力上的不足。

    黑暗仿佛是无声的杀手,预感日军即将发起总攻,每个人的心情都无比紧张,像是被无形的手紧紧握住心脏,以至于难以喘息。

    凌晨之前的那一场雪再次掩埋了战场上的尸体,即便是被机枪扫射而造成的尸堆也仿佛重新变成了一个雪丘,如此之平静,看不见血,看不见尸体,有的只是一望无垠的洁白。

    只是世界里没有一点灯光。

    唯一的光明只在宋彪的眼睛里,透过墨绿色的视野,他继续盯着对方的每一点动向,而这种动向也是越来越频繁,当日军的第一排士兵爬出战壕,缓缓向前爬行时,宋彪下意识的看了看时间。

    1905年1月29日凌晨4点22分。

    他知道,这将会是载入历史的一刻,从这一刻开始,他将真正的改变历史的车轮。

第四十七章 克制日军的大屠杀

    (召唤三江票,非常需要,已经很丢脸了,原来不拉票真的不行,此前真不想麻烦书友们的。)

    (一百张三江票换一章爆发,不过是在新书期结束后的第一天哦,因为新书期的20万极限就要到了。)

    (希望大家多多帮忙吧,真心很丢脸,三江成绩倒数了啊。)

    宋彪用一种简单的方式来传递消息,他拍了拍身边的李大运和李富贵的肩膀,说了一句土匪的暗语,随即,弟兄们一个接着一个传递下去。

    大家紧绷的心仿佛像是突然找到了一个窗口,害怕、恐惧、期待、狂躁之情纠葛在一起。

    宋彪至少明白自己赌对了,日军上了当,将主攻阵线对准他的南侧阵地,在漫长的八百米南侧阵地前方,日军一万余人分成超过四排逐批次的匍匐前进,由于战场上有一层薄薄的积雪,除了第一批次在匍匐前进的过程中略微有声音外,后面几个批次的前进几乎是无声无息,即使是第一批次的声音也极其微弱,但整个过程是异常残酷的。

    在这一点上,宋彪必须佩服日军士兵的坚忍、严格统一的纪律和那种狂热的奉献精神,作为一名中士,他必须承认日本兵是极其好的兵,就像蒙古马一样。

    唯一的纰漏是日军的深蓝色军装,如果日军指挥官再谨慎一点,提前让所有士兵更换上灰色系的军装,在这种雪地和黑夜的环境里几乎是无法察觉的。

    深蓝色的军装在黑夜里极其容易被忽视,但在雪地上,即便是在墨绿色的微光观察中也可以清晰的辨别出来。

    按照这样的速度,日军大约需要十分钟左右才能匍匐前进两百米,最后的一百米就是全速冲刺,这是日军的惯用策略,在整个日俄战争期间屡屡得手,杀的俄军夜不能寐。

    十分钟是很关键的。

    这十分钟里,米舒钦柯将军已经紧急将预备在北线的三千名哥萨克预备队抽调回南侧,并且保留了两个师的兵力囤积在黑沟台,以防止南侧阵线的失守。

    此时的日军实际上是在向枪口上撞,而且是一万人集体自杀,哪怕他们此前做的再好再谨慎,再顽强再坚忍,最终的结局也是残忍的。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公平可言,并不是付出就能有回报,特别是像日军这种孜孜不倦的试图侵略他国的卑鄙国家。

    黑暗的那一刻即将到来。

    宋彪为自己准备了两支枪,一支是最常用的零三式步枪,另一支是零五式冲锋枪,分别放在自己的左右,他就是将零五式当轻机枪使用,此时此刻,多一挺机枪就多一个希望。

    即便他一个人拥有三支步枪和一支手枪,他也没有将步枪借给别人使用的觉悟。

    和前洞岭伏击战一样,宋彪首先在榴弹筒里塞入一枚照明弹,这是统一的信号弹,在他的坚持下,米舒钦柯将军从第二集团军那里抽调了两百枚76mm榴炮照明。

    随时时间的流逝,宋彪已经能清晰的听到那种沙沙的声音,而日军相距阵地恰好仅有一百米远。

    昏暗的环境里很难判定距离,通过微光镜就更不能了,视觉误差极大,而宋彪的评测标准是六个尸堆,这是他刻意让李大运他们在深夜的战场上调整出来的估算标尺。

    宋彪有点犹豫,但他发现有一部分日军已经开始站起身,猫身蹲在黑暗的雪地里,相互略显拥挤的排成更为整齐的一排。…;

    这一刹那,宋彪也不由得突然紧张起来,他立刻扣动扳机,噗的一声向正前方的天空打出一枚照明弹,湛蓝色的光芒宛若一道流星划破黑暗的夜空,然后在小伞的支撑下,光球缓缓飘落,恰好位于日军的正上方。

    相对于漫长的战线,这颗照明弹还是过于渺小,却已经能照亮前线,让足够多的士兵看到日军的身影,虽然大部分的日军士兵又下意识的忽然趴下去,但也晚了。

    就在这一瞬间,十多枚76mm照明榴炮弹打向天空,因为都是一战此前的那种早期的非伞式照明弹,虽然在瞬间照亮了整个战场,却不能持久的照亮,短短几秒的时间里,阵地上忽然爆发出极其一致的呐喊。

    各种枪械同时爆发,机枪轰鸣,疯狂的子弹在黑暗里照亮出璀璨的火线,真正如暴雨一般扫射向日军。

    此时的日军已经没有退路,随着日军指挥官一声声的高喊,绝大多数的日军士兵都义无反顾的端着刺刀直冲而上,一百米的距离只是十几秒的时间而已。

    日军前赴后继的狂冲而至,前排只是后排的防弹墙,即使倒在地上,他们还会顽强的歇斯底里的呐喊,这种声浪足以使人疯狂。

    由于在北线和苏麻堡依然保留了多挺机枪,宋彪所在的南侧阵地总计有十二挺机枪,包括他的六挺私货,这么短暂的距离里无法完全阻止对手,但足以像电锯一样撕裂开整个人墙,他的零五冲锋枪也能算是一挺。

    黑暗是最大的敌人,俄军的早期照明弹几乎只有五六秒的照明时间,偶尔又打出来的零星几发并不足以驱散所有黑暗。

    就在这时,在阵地后方布置的那些铁锅里忽然燃烧出熊熊的烈火,桐油和棉絮一起混合燃烧,将整个阵地照亮,几十米的范围内,至少双方都能看清楚谁是敌人,谁是友军。

    这才是最重要的一点。

    八百米长的阵线并不算长,却将有一万多人聚集在这里厮杀,看不清对手总是最糟糕的事情,但在烈火熊熊燃烧的同一瞬间,阵地前沿的所有诡雷也纷纷拉响。

    眼看大量日军士兵即将冲上阵地,在各位中队长的率领下,满洲步兵团的“土匪”们忽然操起早已准备多时的温彻斯特m1897霰弹枪,连续对准前沿爆射。

    疯狂的弹雨爆发开,简直像是烈火之雾,密集覆盖着整个前沿八百米长,五十米宽的范围,就像是从黑暗中冲出去的无数条火舌。

    啊。

    你绝对不能想象那种集体的惨叫声是多么疯狂和惨烈,那种数千人同时发出的惨烈嘶喊是多么恐怖。

    在火焰照亮的一刹那,宋彪亲眼目睹十几名日军士兵被炙热的火光和无数霰弹击飞,像是被炸药轰飞一般,更糟糕的一幕随之来临,越来越多的诡雷被拉响,已经损伤很厉害的日军士兵在这时更是惨遭重创。

    直到这时,持有长矛和霰弹枪的士兵才冲出战壕,对准几十米内能够看清的日军疯狂刺杀和轰击。

    最后一道作战指令才是最为残忍的,冷兵器时代的原则就是一寸长一寸强,几千根十四英尺长的铁矛出现在战场上时,一切便仿佛是注定的惨剧,日军处心积虑所设定的战术最终变成了一场针对他们的屠杀。

    所有人都已经杀红了眼,数千根铁矛组成的矛阵冲出去的这一刻,时代又仿佛是回到了17世纪的西班牙大方阵,横冲直撞,瞬间撕裂开前方几百名日本士兵的身体,噗噗哧的声音连绵在一起,宛若一声声闷雷。…;

    结局终于注定。

    宋彪短暂的停止了射击,另类的他此刻却有一种怜悯,因为他也是一个人,可他很快就将这种廉价的怜悯抛之脑后,再次举起枪,瞄准远处一名试图逃跑的日军士官,砰的一枪,弹丸从对方的后脑勺上击穿出一个血洞,爆出一簇血花。

    在冰冷的天气下,爆出身体的鲜血在溅落地面之前就被冻至零摄氏度以下,化做一蓬血色霜粒散落在雪地上,诡异的超乎出人类的想象力。

    连续击毙了数名日军士兵后,宋彪意识到日军后侧的那些士兵的逃亡已经难以阻止,前方的尸体堆积在一起,早已阻止的机枪的射击,宋彪根本不打算让任何人逃脱,他亲自带队上阵,用铁矛戳开和挑开那一堆尸骸,试图恢复机枪的射击范围。

    实在没有办法,他们就直接用夯堑壕的木槌砸过去,这种极其费力的活总是少不了李大憨,可就是这样还是太慢。

    宋彪直接扛着一挺火热的马克沁机枪,将它重新架在那堆已经冻硬在一起的尸体上,对准远处的逃兵扫射,跟在他的身后,其他各个机枪组也冲了上来。

    立见尚文处心积虑的从最初就设计好的战术,最终让他的部队陷入了被屠杀的大结局中。

    终究还是一些日军逃回战壕,但在战场上留下的大量来不及处理的尸堆就成了最好的掩体,宋彪带着赵庭柱的第一步兵营上阵,四个中队相互掩护,根据他的指挥逐个批次的向前冲锋。

    宋彪倒是有意识的先锻炼他的第一步兵营,将几个中队长都喊过来,临时加上花豹子的中队,一边下达具体的进攻命令,一边临时告诉他们该如何组织进攻,

    一切都是按照宋彪的意图在作战,执行的水准虽然很差,可日军此时也没有多少作战意志,正是最好的练兵阶段。

    突击到日军前沿阵地时,大家都是用霰弹枪开道,几乎是在第一波的强攻中就将整个战壕里仅剩下的数十名日军消灭掉。

    霰弹枪一度被称之为战场上最为残忍的武器,被它击中正面,那必将是生不如死。

    战争之中,残忍总是必须的。

    第八师团在前沿阵地上挖了四道战壕,每一道向前延伸百米左右,密密麻麻,沟壑纵横,宋彪亲自带队,一路进攻下去,直到将日军的炮兵阵地也夺取下来。

    这时,天空终于照出黎明之后的第一道光芒。

    人们再回过头去看这片战场,似乎没有一个人能相信这就是战争的本质。

第四十八章 战利品非常多

    (召唤三江票)

    等到天亮的时刻,一眼望去,整个战场上密布着日军的尸体,场面惊骇,怵目惊心,令人不敢再看一眼,上万的人命被割倒在这片狭小的战场上,几乎每一寸土地上都有几具冻僵硬的尸体。人们甚至无法相信拂晓时分所发生的那一切,一万多名日军士兵就像是自杀般的冲过来。

    谁能相信,被视作英勇善战的日军也会有这样糟糕的一刻,在几分钟内损失掉大半个精锐师团,而且是用这么愚蠢的方式?

    那些所谓的千古名战具体到现场也都是一样的不堪入目,满洲步兵团的弟兄们都是很穷困的,大家甚至连日军的军靴都不放过,稍微有点好东西都一起搜集了,特别是水壶和钢制饭盒这种小物品恰恰是大家所急需的,军刀、步枪、皮带都是好东西,一律收刮干净。

    宋彪的眼里则只有机枪和火炮。

    短短几个小时之后,战场上的所有日本兵都被扒光了,丢弃在尸堆里,泼上桐油点一把火烧起来。

    滚滚的浓烟在战场上萦燎四散,宋彪冷漠无情的抱着步枪坐在日军阵地的一个掩体前,为自己点上一根洋烟,淡漠的看着远方苏麻堡地区,那里依旧枪炮轰鸣,战斗还在继续。

    李富贵这些马帮弟兄和关东猎户组建的警备中队的弟兄们就坐在宋彪的身边,花豹子和赵庭柱的队伍也在周边一带散乱的坐着,站着,大家已经缴获了一大批物资,每个人都捞了一笔现银,就不和别的弟兄去抢那些不值钱的货色了。

    那些俄国人还是有点身份和钱财的,他们至少犯不着和满洲步兵团抢日军的军靴、帐篷、饭盒这些东西,俄国人喜欢要日军的军刀,特别是将领的东洋刀。

    最好的一柄东洋刀是张亚虎第二步兵营的一个新兵抢到了,为此差点和其他弟兄打起来,最后被张亚虎夺了过去,缴给宋彪了。

    这是立见尚文的和泉守兼定,不知道是第几代,反正是日本的名刀,至于立见尚文的尸体,宋彪并无太大的兴趣,他根本不在乎这位先生究竟长着什么模样,只是让人单独用破被褥裹起来,以后准备和日本人卖个好价钱,让他们送到靖国神社供起来。

    宋彪的这根烟还未抽完,科尔尼洛夫少校就匆匆带着人跑过来找他。

    见到宋彪,科尔尼洛夫少校很高兴的笑道:“宋,我们回指挥所吧,将军阁下要给予你最高的奖励!”

    “是吗?”

    宋彪半信半疑,心想最好拿点实际的奖励,如果是什么狗屁勋章之类的,那还是算了吧。

    他点着头,道:“那就回去见米舒钦柯将军阁下吧!”

    说着这话,他招了招手,带着一直跟随在他身边的警备中队返回阵地,反正该抢的都抢的差不多了,十一挺早已没有半粒子弹的哈奇开斯机枪都是他的。

    回到阵地指挥所,还是在那间略显拥挤的掩体中,米舒钦柯将军正笑呵呵的和其他几名俄军将领讨论着拂晓时分的那场突击决战。

    他们谈的眉飞色舞,仿佛每个人都身临其境的经历过一般,更仿佛是他们的功绩。

    见到宋彪,米舒钦柯将军亲自起身迎接,笑道:“我们的高级参谋官凯旋而归,收获不小吧?宋?”

    宋彪嘿嘿笑着,答道:“还是不错的,有几门日军三一年式的速射野炮,就是没有多少炮弹。”…;

    米舒钦柯将军微微颔首,笑道:“我已经让副官给总司令部汇报和赞扬你这支满洲步兵团的奇兵作用,可以说,你简直是日军的天敌,特别是在应对日军夜间攻势上有着非常高明的手段。我想,经历过这一次的战斗,我们的经验要全面向整个远东军推广,如果日本人还以为他们在夜里的攻势是无敌的,那我们一定会继续这么凶狠的教训他们。”

    宋彪应付道:“是啊,是啊,只要找对方法和策略,日军的夜间刺刀攻势还是很容易破解的。”

    米舒钦柯将军笑呵呵的请宋彪坐下来,又道:“我已经做出决定,本次战斗结束后,主要的战利品都归属你的满洲步兵团。另外,我想继续将你留下来参与后续的作战,我也会专门派人去和马德尼道夫准将解释了,在此之前,我希望能听到你自己的想法。”

    宋彪想了想,道:“我部毕竟是刚组建,还缺乏足够的训练,只有少部分力量可以参与直接的战斗。如果继续留下来,我部还是只能尽可能的从事工事建设和运输工作,不宜过多的参与战斗。”

    米舒钦柯将军答道:“你完全可以放心,我一定会非常注意优待你部,毕竟是刚组建,也不急于参加大规模的战斗。如果你不排斥的话,我打算将西伯利亚第二塞乌丁斯克步兵团调配给你指挥,这个团主要是由西伯利亚和外贝加尔地区的猎人组成,具有很强的野外作战能力。”

    宋彪猜想米舒钦柯将军还是有意要发挥满洲步兵团的作用,将第二塞乌丁斯克步兵团调过来也是要弥补满洲步兵团在作战能力上的不足。

    他稍加思量,点头同意道:“这样显然会更好一些。”

    米舒钦柯将军很愉悦的笑道:“这样就好,我此前还很担心你会立刻带着部队离开前线。既然你要留下来,继续和我们一起作战,那就说一说后续的想法吧?在你开口之前,我想先申明,我们的任务是优先要解决沈旦堡地区的防军,至于日军在苏麻堡南线布置的新力量,暂时还不是我们主攻的方向。”

    宋彪还不清楚南线是否就真是日军第五师团,作战地图就在桌子上,他细看一眼,拿起一支铅笔在沈旦堡后方划了一道圈,道:“我军目前应该将部队迅速重分为了南北两线,南线留守黑沟台、苏麻堡和头泡屯一带,要加大工事建设,务必要以较少的兵力和日军长期拖延,北线则作为主力部队,迅速插入沈旦堡防线的后方,和第二集团军在柳条口一带布置的两个步兵师合围沈旦堡,想要攻下沈旦堡,炮兵是必须的,这就需要第二集团军统一调配。我的想法还是一贯的,战争永远是欺骗,要让柳条口的两个步兵师加强攻击,尽可能的三面合围,迫使日军兵力分散布置,再用强大的炮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